首页 > 讲话致辞 > 演讲稿
演讲稿:我的成长故事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89-781957 演讲稿 发布时间: 2023-11-03 22:13:38 来源:网络

教师成长的故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一路我的成长。说到成长,许多老师可能会想到会是学校领导的指导,会想到前辈师傅的引领,会想到同伴老师的互助,有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了重要的资源----学生。好老师会把学生当成自己平等的朋友,尊重、理解和欣赏他们,不高高在上的说教和指责。好老师成就了学生的成长,好学生成就好老师的成长,互为背景,彼此辉映。怀着敬畏之心对待学生,那么我们也会获得自身的成长、丰富和完整。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行走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路上》。

第一节

教会我如何备课

时间回到2015年9月,我考上编制,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择岗到xxxx。按照学校规定,凡新教师必须在学期伊始上一节上岗课,其实也就是想看看你是“驴子”还是“马”,于是我在开课前就准备,开始上网看教学视频、看课件、查教学设计等等。我将课怎么导入,怎么过渡、怎么总结、怎么评价学生的回答都设计好,自以为每个环节都滴水不漏,一切都在我掌握之中。

说实话我当时刚毕业不久,总是觉得自己专业知识学的很硬,再加上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心理,竟然没有一丝的紧张感。此时一种“致命”的想法默默在操纵着我——总想把自己觉的很深奥的音乐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展现的淋漓尽致,想要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知道,音乐理论知识我是有的,在教学上我是过得去的。可偏偏事与愿违,整个课堂我只按照自己的思路,滔滔不绝的讲着,要把所有我想得到的都要教给学生,结果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而我的课却还没上完

……这就是我的第一节准公开课。

虽然在时间的控制上我失败了,但我依然自我感觉良好,“不知悔改”?总觉的自己该展示的都展示了,该发挥的都发挥了,心里还喜滋滋的,甚至还幻想评课时领导会说:这么多年来,我们终于知道什么是音乐之类的评价语。至于学生在这节中学的怎么样,根本不在我考虑范围。

而课后评价时才知道自己犯的错误是多么幼稚,多么低级,甚至有些不可原谅。学校的教务主任虽不是学音乐的,但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课堂实际、教学理念等方面委婉地指出一些不足,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校长显然知道我当时心态和感受,第二天找到我很耐心谈了前一天的课,没有指责半句,却一个劲的鼓励我说:讲的不错,基本功扎实,语言富有诗意,比我二十多年前的第一节课表现强多了,但如果心里能装着学生,这节课就完美了。

心里装着学生,看似一句不经意的话,却仿佛猛然被一盆冷水从头到脚淋了一遍,想想自己,一堂课下来丝毫不顾的感受,这样的教学,谈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课堂上只有教案,没有学生,这样的教案是没有多少生命力的。这节课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留下许多问题在课后深思、回味。那一年我在教务处和师傅一连串的指导和强化训练下改掉了自己一系列的坏习惯,终于,在音乐教学有点感觉时,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节公开课。

2016年10月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月,学校安排我上一节音乐课,接受任务后,带着紧张和激动的心情,我开始很认真的备课,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环节的设计,再到教学语言的艺术,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很幸运,在我师傅的帮助之下接连改了三遍、四遍、五遍、六遍······备课的同时再到每一个环节,她让我把每一句过渡语记住,甚至在说每一句话时做的动作都要让我记得一丝不差。接着,面对他一遍又一遍的试课,而师傅就扮演学生来回答问题,为了让我更好的投入装填,他从语气到神情都在模仿了,在我眼里,看到一个成年人模拟小孩子稚嫩的语言,实在是有些奇怪。但我的心里装着满满的感动?直到我不再出任何错误的时候,才让我登上了讲台。而我就在这样精心的准备下,顺利的完成了第一节公开课。

我的入门第一课,就是在这样原始的手把手的帮助下完成的。直到几年以后,我才完全从中悟出了备课之道。只有自己对教材有了全面把握的时候,才能真正了解为什么要教、教给学生、教到什么程度。而之前,我在讲课的时候之所以会忘记这些环节,就是因为我还没有做足备课的功夫,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备教材。而备课时模拟学生的发言,那就是在带着学生备课,只有预设出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哪些情况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设计,这就是备学生。那时候开始我备课就从吃透教材开始,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备自己,真正学会备课。

第二节:教会我投入

工作第二年,我被县教坛新苗,常有机会在外出听课,总觉的别人课上的很精彩。虽然那时我比较全面地备课,但是总是不知为什么课堂效果总是与备课时的预计相差甚远。在我工作第三年的时候,第二节课影响了我。

那时,学校积极倡导有效课堂教研,全组的老师一起教研,以研究课的形式展示,我们选择了六年级上册的《魔法师的弟子》这一课,由我来上课。这是首童话交响诗,是人音版十一册第五课“神奇的童话”中的一首欣赏曲。全曲分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这类课对学生来说,很难调动情绪,想上得生动活泼得绞尽脑汁,说不定还会吃力不讨好!欣赏课也我第一次接触的领域一一哪怕是失败的,我也愿意去尝试,最重要的是能够享受这弥足珍贵的开课准备过程。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这堂课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最好,教研组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指点,在他们的启发下,我对这堂课有了很多灵感,设计以语言的暗示、情境的渲染、图片和音效创设一个贯穿始终的情境。在情境的感染下,每次备课,我都感觉到自己的情绪也在随着歌曲的情节起起伏伏,这是第一次,我对公开课的感觉不是排斥,而是跃跃欲试。上课时,我在为学生创设情境,“古老的城堡里住着一位魔法师,他有一把神奇的扫把,只要他一念咒语,小扫把人什么都能干。嘘,魔法师开始施魔法了,我们来听听……魔法师的徒弟趁师傅不在,也念起了小扫把于活的咒语,小扫把此时是动还是静……”在故事的引导下,学生专注的聆听着音乐,从魔法师施展魔法,小扫把主题音乐到大水溢出、泛滥直至最后魔法师回来的音乐。自己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情景,结果,我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学生也随着我的投入走进作品所描绘的童话世界。不知不觉,便进入了聆听环节。

那节课,学生的理解和演唱也空前的出色。而我,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没有落下一个教学环节,一句话,这都是因为我所讲的都是我自己的东西,更是因为我全身心投入了,那种与学生一起沉浸在课文中互相交流的感觉真是

美妙极了,我想,只有真正投入过的人才能感觉得到。虽然这堂课并不是完美的,但看到自己的设计和自己的投入起到了效果,真得很兴奋。那一节课之后,我才真正感觉到站在这三尺讲台上,我不是在表演了,而是在用心讲我自己的感受,真正感觉到自己在焕发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应有的魅力。

第三节:教会我挖掘

一节课的成功并不代表什么,毕竟,我还是在别人理解的基础之上研究教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急需提高的还是钻研教材的能力,在工作的第三年,我上了给我深刻影响的第三节课。这是一节学区的教研课,课题是《茉莉花》,是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并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懂得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选择性。如果我们一味地照本宣科,很难令学生感兴趣,课堂就显得空洞,失去了它的光泽。于是我根据他们的特点重新思考了《茉莉花》这个题材,决定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设计一堂充满美感的音乐欣赏课。

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乐更美!

为了让学生感到从走进教室一直到走出教室,《茉莉花》的音乐都在他们的身边,一方面我收集了大量的相关音乐素材,因为如果只是让学生反复聆听同一首乐曲,哪怕该乐曲再优美,学生的兴趣也很难保持长久;另一方面,我在启发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指向十分明确,那就是音乐本身,而不是为了音乐之外的其它东西,介绍音乐之外的有关背景知识,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鉴赏音乐。

书上的内容很少,想要使其变得丰富,必须挖掘教材内容,充实教学内涵。为此,几乎与茉莉花相关的音乐都被我收集起来了,包括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女子十二乐坊民乐演奏的《茉莉花》、肯尼基萨克斯管演奏的《茉莉花》、宋祖英维也纳演唱会的《茉莉花》。

到讲课之前,教案修改了近20遍,累计写了100多页教案。结果,上完这堂课,学生们学到的,远比我最初计划的要多得多。这节课,让我站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审视教材,让我学到了分析教材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学到了教学设计的巧妙和精致,让我深深感受到,讲好一堂课必须对教材有深入地挖掘,多元的理解,才能真正走入音乐,走到孩子们的心里去。

回想起来,这三堂课恰恰是我这几年教学过程中的几个转折,就是这几节公开课,逼得我不断钻研教学的真谛,使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对教材有全面地了解,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多元的理解教材,着眼于学生的需要,才能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而上课时,也要全身心地投入,与学生一起沉浸在情境中,互相倾听,这才是一堂完美的课。当然,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距离上一堂完美的课还很远很远,但我相信,随着我们不断地钻研和学习,我们离这个目标不会太远的。

演讲稿:我的成长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