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观摩“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比赛心得体会
编辑:紫云轻舞 识别码:65-781985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1-03 22:27: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观摩“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比赛心得体会

精彩纷呈

各有千秋

——观摩2015清远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暨“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比赛心得体会

连南县 曾松新

2015年11月23—25日,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们一行7人有幸到英德市观摩清远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暨“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比赛。在两天半的时间里,欣赏了8位教师的粉笔字,朗诵,才艺展示,课堂教学展示,观摩了8位教师的“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比赛,这两个大赛不仅充分展现了各县区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给与会教师奉上了一道精彩“视听盛宴”,参赛教师的表现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让我们大开眼界,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也给我的心灵带来一次洗礼,它启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素养。

一、写字诵读功底厚

选手们的写的粉笔字书写规范、字体美观、大方,笔画明亮度高,力量感强,朗诵的普通话标准,语速恰当,富有情感。

二、才艺出彩心目悦

选手们或歌或舞,或书法或绘画,或演奏或朗诵,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他们的展演,仿佛在观看一场文艺汇演,他们的表现让我们感到赏心悦目,也赢得全场雷阵阵掌声。其中令人难忘的是:连南的曾伟强老师在5分钟内画好一副莲花的中国画,令全场震惊,还有连山的女选手选手展现笛子独奏串联壮族舞蹈和书法展示,让人佩服之极。

三、巧妙导入学趣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景,1 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赛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六年级《夸父逐日》用有关太阳的有关诗句以及古代神话图片导入;六年级的《怒吼吧,黄河》以演唱视频导入,四年级《小兵张嘎夺抢记》视频展示张嘎的电影片段导入。

四、各式朗读成效显

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人物的形象等等,采取各种方式的朗读,学生读得兴趣盎然,例如《怒吼吧,黄河》中描写光未然的声音段落,设计了教师范读、师生合作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朗诵的抑扬顿挫和作者的情感。又如,《小兵张嘎夺抢记》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张嘎子的勇敢形象,教师指导学生回声朗读。通过多形式的朗读,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达成了教学目标。

五、双线主题切入准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大赛高年级所呈现的课例都为1+x或群文阅读课,这些课例中,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都有个共同点,都是围绕着人文性主题和工具性主题确定教学目标,例如连南的甘连珍老师教学的《詹天佑》+《文天祥》,通过学习让学生发现《詹天佑》与《文天祥》两篇文章在写作上的共同点,学习开头点明人物精神品质,并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体会人物的爱国精神。三年级的“大爱无声”单元中《倾斜的伞》中,授课教师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亲人的爱”这个语言训练点,在品读人物内心世界、人物语言中,促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在《小兵张嘎夺抢记》和《鸡毛信》课例中,授课教师则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六、目标达成快且实

《武松打虎》中,一开课,老师强调老舍先生的名句——只2 有描写行动,才能让人物站起来。然后直奔重点,抓住武松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武松打虎几个回合中动词描写的妙处,然后让学生观看“消防员从火场抱走煤气瓶”的图片,写一段话描写消防员的动作。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有效扎实地进行了语言训练,实现一课一得。《倾斜的伞》教学中,授课教师展示表现亲情的爱的图片,然后直接引入课文,学生阅读课文,画出描写外公对我的关爱的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

七、学法迁移生为本

无论是素养大赛还是主题学习课堂大赛,我们都看到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学法迁移的一大亮点:以全体学生为本,让学生有方法可循,学以致用。例如四年级的《寓言两则》课例中,教师先教给学生复述故事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复述,学生评价,掌握复述方法后,再进行对另一则寓言故事的复述,学以致用。印象深刻的是五年级《桥》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找课文前半部分环境描写的句子,认识到什么是环境描写,然后学习、体会这些环境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学生掌握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课文后半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烘托人物形象),并进行环境描写的小练笔。

八、教学语言亲且简

在这次赛课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亲和力强,评价的语言简练又富有激励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例如评价朗读的语言:“你真会读书”、“读得真不错!”、“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又如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真是聪明的孩子”、“你积累的知识真多”、“你的表达真清晰”、“我相信你能写得更好。”“你说得对极了,掌声送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来,让我们给他大拇指。”“你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棒!”这些多样、灵3 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学生在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时就会产生积极表现自我的欲望,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这样形成的。可以说,准确生动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九、读写结合梯度妙

所听的16节课中,大部分的课堂都有小练笔这一环节,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进步,训练的梯度就要照顾全体学生,我们看到,很多的练笔设置的梯度巧妙,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十、板书设计精巧美

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高度浓缩,是教材内容的高度提炼,是灵魂,是精髓。板书设计既要科学准确,体现教学的重难点,又要有美的视觉和感受。好的板书设计,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一目了然,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在比赛课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学设计别具匠心,内容精炼,设计巧妙,效果美观,不但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而且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素质,这些巧妙的板书也凸显了课文的重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第二篇:语文主题学习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潍坊“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

学习心 得 体 会

—沂南县界湖街道中心小学

赵荣东

4月18日至20日,我非常荣幸参加了潍坊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学习活动。经过两天的学习,近距离观摩了9位国家特级教师的授课实况,听取了三位专家的专业报告。通过观摩学习,我深深折服,确实认识到国家级特级老师就是不一样。

梳理整个观摩学习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浅得:

一、语文主题学习与传统课堂整合策略花样百出,令人耳一新。如: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于学敏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紫藤萝瀑布》,采用“思维导图课”的形式,整堂课由四个小组自己根据课文文本提取信息,画出图画,小组讨论、汇总完成本组最终思维导图。然后小组派代表对本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同学们根据展示内容进行质疑“挑刺”,提问并修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两组导图展示、质疑、争论完,课文文本内容全部都解析完毕,下课时间也到了。“这样的语文老师真好当,一堂课都说不了几句话”,主持人调侃说。整个过程老师很少干预学生,让学生自己掌控局面答疑、释义。让学生面对面思维碰撞,归纳课文思想、写作意图、写作方法。既训练了学生把握图文内容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台上语言表达能力及面对学生“挑刺”质疑的应变能力。比较彻底的把课堂时间交给了学生,老师退到了幕后。本课的最大特色在于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每个同学都抢说自己的观点,引用课文句段剖析写作意图、写作意识、写作方法。

潍坊市实验小学耿艳丽执教的绘本故事《獾的礼物》课型策略也很独到。以整本画册作解读对象,提取诗歌信息,训练学生融入感情现场作小诗。

潍坊市幸福街小学王安存老师也把整本《三国演义》作为品读对象,解析书中的人物形象写作特点,采取让学生根据描写猜人物、说评书、打快板、评说三国人物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人物的印象。引导归纳出写活人物要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入手。王老师的一段“评书秀” 动作、神态有板有眼,说书中又有互动,深深吸引学生,惊艳全场。

二、注重了与传统文化的整合,体现了教师深厚的国学功底。潍坊市奎文区宝通小学的孙云霄老师在讲三年级《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整合拓展进了《论语》中的“仁”、“贵己”,三字经中“孝悌”,《伯牙绝弦》中的“朋友”、“知音”等国学思想内容,区分“仁爱”与“善良”。对儒家文化中的“仁”进行初步形象辩认感知。组织学生辩论,用《论语》里的论据讨论课文《她是我的朋友》中阮恒该不该视死如归,为“朋友”舍弃生命。经过激烈争论总结出:一个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国家的庇护、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导之恩还在,轻视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自私,即便为了朋友。对课文思想内涵作了颠覆性认知,升华了主题。

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的王欣香老师执教的神话故事《会唱歌的石头》在设计上把中国经典古代神话与石头有关的故事作了梳理。从《盘古开天地》、《共工怒触不周山》到《女娲补天》再到《石破天惊美猴王》、经典名著《红楼梦》,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一路走来,衍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王老师把中国经典神话用一块“石头”前后关联,引导学生领悟中国神话的一脉相承。

潍坊市幸福街小学王安存老师的整本书阅读《品三国演义》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在对比中体现名著如何写人。在指导学生学习写人物的同时,把国学精华曲艺形式渗透给学生。王安存老师设计的表演、曲艺诵读、评书说唱、快板创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名著的兴趣,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上台表演。王老师又给予指导,亲自说一段评书,语惊全场。学生兴趣大增,也模仿的有板有眼,千余观众无不佩服王老师强大的国学功底,现场掌声雷鸣。

三、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观摩了九位教师的精彩课堂,他们无不都重视有感情的朗读这一环节。用专家的话说“语文是读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每位教师都讲得少,都力求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课文。其他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学习、阅读、发现、感悟。

无论是思维导图课、整本阅读课,还是品鉴外国文学课,无不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书作为重中之重。或“开火车”读,或男女分别读,或分角色读,在读中品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小组合作交流占相当大的比重。

小组合作交流的好处在于让全体学生都有开动脑筋锻炼思维的机会。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群体协作精神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全面的好习惯。

九节观摩课都注重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的于学敏老师更是把小组学合作交流这一手段运用到极致。整堂课老师只有几句台词,其余时间全部由学生分组交流、质疑、解答,归纳写作方法。在思维导图课《紫藤萝瀑布》中,于老师就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交流碰撞观点,在互评互学中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轻松掌握了,学生自己教会了自己。连主持人都惊叹“这样的老师真好当”。

五、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创造了愉悦课堂氛围。课件制作精美绝伦,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应用更是锦上添花。

潍坊市幸福街小学王安存老师在《品三国演义》中,学生模仿官兵抓曹操时大喊:“那那那个长胡子的就是曹操”、“那那那个戴帽子的就是曹操”“那那那个„„”王老师纠正到:“原著里没有那么多“那那”,虽然是少数民族的军队,普通话说得不是很好,但也不至于是结巴”。全场师生哄堂大笑,课堂氛空前愉悦。

九位老师及专家们的PPT演示文档都用了PPT美化大师作了美化,制作的课件精美绝伦。国学经典吟诵部分都加了主题音乐、背景音乐,使课堂增添了诗情画意,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六、专家报告也让我受益匪浅 特喜欢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校长汤善香《伴随悦读成长》的报告。报告首提“悦读”概念,说“读书是愉悦的心灵感受”。“教孩子读书的同时把自己也教好了”。她们北海学校非常重视孩子“悦读”工程。顶层设计了“阅读能力提升工程”、“九年一体化阅读套餐”、“国学经典诵读工程”。组建阅读团队,注意四个环节、五个个坚持。充分利用课堂主战场、采用课时连排、营造阅读氛围、注意利用各种阵地这四个环节。坚持名师个性课堂、坚持海量阅读、坚持发放学生“稿费”、坚持落实晨读暮读、坚持举办聊书会旧书交易等活动,抓住孩子好为人师的特点聘用不同领域有特长的孩子当“小考官”,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成功与快乐,打造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汤校长在会上也反思了联网时代如何读书?她说互联网时代我们是“移民”,孩子是“原住民”。他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两三岁就会下载安装手机游戏。也指出了当前阅读存在的问题:手机微信、QQ等信息来源碎片化、浅层化、低俗化。信息碎片化,不统一性,让人无所适从,知识不系统,于孩子成长益处不大。当前,小学生读书浅层化,只喜欢小人书、漫画,与名著相比缺少营养,不应提倡。汤校长关于阅读的观点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传统文化不能丢,民族化的根不能丢,系统阅读+碎片化阅读相结合。汤校长的报告用主持人的话说“激情四射、神采飞扬。”

这次观摩活动深深的打动了我,震撼了我的内心,颠覆了我以往对语文主题学习的认知。专家老师们花样翻新创造语文主题学习新策略,立足课堂,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真正实现了海量阅读。彻底颠覆了以往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他们每一节课都代表着一种课型,都设计的那么精彩,让在场的一千多全国各地来观摩的老师大开眼界。也让我感觉离他们差距太遥远,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过去是“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需要一桶水”,现在是“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需要有一江水”。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观摩学习随感

语文课堂教学观摩随感

昨天上午在八完小听了两节语文课,有张力老师执教的《灰椋鸟》,孙艳萍老师执教的《石灰吟》, 两位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无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张力老师支教的《灰椋鸟》,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和有趣,在此基础上用第一人称形式安排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这一过程的教学处理很好。首先张力老师紧紧围绕“壮观”一词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并结合灰椋鸟归林时的画面让学生真切体会到鸟儿归林时浩浩荡荡的壮观场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读画出的词语从而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尤其是在理解“应和”一词时,张力老师的引导学生扮演小灰椋鸟对话很是有趣。如果能把这一环节的教学放在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就更合理了。

孙艳萍老师的古诗教学更是精彩纷呈,给我很大的震撼,先不说她的语言魅力,单就她教学的思路的三步法(音律、形象、情感)很值得我们借鉴,在教学《石灰吟》一课,首先引导学生读诗要做到节奏明快,停顿的轻重缓急,注意韵脚的拉长。(在她的引导下学生对诗句的朗读很快就上了一个台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石灰的形象。这一训练过程不但是对石灰形象的再现,更重要的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的启迪。而后老师出示于谦的资料,让学生在了解人物的基础上,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自然就水到渠成。最后安排的写话训练称得上一个“收官之作”,它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更是对古诗的进一步理解,让学生的思想境界有了升华。

在理解石灰的形象时,如果孙老师的视角能从生产石灰的困难上,落到石灰所承载的艰辛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石灰的实用价值就更棒了。

“吾日三省吾身!”。近距离的观摩与聆听,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语文教学理论,认真的学习课标、深入的钻研教材,准确的把握年段目标和教材编排意图,尽力简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教学水平,探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好地服务。

2015-5-13

徐慧

第四篇: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育师启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2102年9月22日、23日这两天,我们几人有幸随校领导前往哈尔滨参加了‘育师启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因为来的都是在全国语文界极富盛名的专家、领导,所以这次学习对我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可以给我的‘教育教学浅渠’注入新鲜的源头活水,同事让我的教育思想得到充电,叫我记录本变得沉甸甸的厚重。所以,无论从对待教学的精神层面上,还是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的物质层面上,我都是收获巨大的。此次外出学习,我从诸位教育专家的教学与讲座中汲取和借鉴的东西实在很多,在这里,我只就著名特级教陈延军所讲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来谈谈我切身的体会。陈老师作为名师讲课态度和蔼,平易近人。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在他朴实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他深厚的语文功底。他的这节散文科的教学并没运用太多幻灯、课件,没有丰富的游戏、表演,教师的说教也并不是多么的激情满怀,但课堂却能深深的吸引着听者。回头想想这节课,陈老师把这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实现的真真切切,恰如其分。可以这样说,陈老师真正做到了是语文课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基本性质。陈老师的这节课更好的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统一。陈老师的课,可以概括为以下特点:

一、他把语文上成了语言文字的揣摩课

汉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人类的文化,也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应牢牢地装着语言文字把语文上成语言文字课,让孩子们逐渐发现语言文字的精妙特点,并且学会运用他们。

课的开始,在学生读了课题后让学生讲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换个说法。这样就有了‘别人的花是让自己看的’、‘自己看的是别人的花’、‘别人看的是自己的花’几种不同的说法。又将‘自己’换成‘我’,‘别人’换成‘他人’就有了‘我的花是让他人看的’,‘他人的花是让我看的’这样的说法。这样看是简单的揣摩文字的活动,为后文学习体会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做了很好的铺垫。陈老师说“语文是有眼睛的,每个段落,每个句子都有眼睛。陈老师引领学生找到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深入体会。抓住‘四五十年以前’、‘今天’这样的词语了解文章写作顺序;‘家家户户都养花’、‘他们时都把花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这几句话中‘都’字的揣摩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语言文字有是有依托的”抓住‘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中的‘真切’、‘吃惊’,‘美丽的东西很多’中的‘很多’,‘多么奇特的民族,多么奇丽的景色’中的‘奇特’、‘奇丽‘这样的词语找到文字依托,体会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和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变的民族美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课文中每一处关键词,老师都领着学生走一步踏三步。理解一篇课文确实是这样,语言文字揣摩的越深,文章的感情也就理解得越透。

二、陈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读书训练课。

我们经常要求孩子们多读书,但我们的语文课如果缺乏了读书的训练,孩子们不懂的读书的技巧,怎么会爱读书。每一节语文阅读课都可以当做很好的读书训练课。这节课的课堂从始至终都灌输着读书方法的指导。比如要求学生用眼睛和心灵共浏览;边读边圈画;边

读书边找到重点文字的依托;出声朗读加深理解的读书方法。

三、陈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生动活泼的情感课。

宇宙万物,有情才是美的,文章更是如此。文章中精准的语言会很好的表达作者的感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究文字,文字探究了,情也就出来了。师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情感的熏陶,课堂生动,完美。

四、陈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良好习惯的养成课。语文新课标修订版中增加了‘每节语文课十分钟鞋子训练’的要求。听了陈老师的这节课,我找到了如何在课堂实现写字训练的有效方法。陈老师把这十分钟的写字训练贯穿整堂课的讲解中,这样的写字训练,及练习了字的写法,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避免了集中写字的枯燥。陈老师强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查字典习惯的培养,词语积累习惯的培养,以及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

另外,陈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说‘不’既不伤害孩子的内心,又鼓励学生灵活思考。善于抓住标点符号,修辞方法,写作方法来引领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师的引导很到位。例如在学生理解四五十年后的一天,季羡林老爷爷又回到德国时,老师及时补充季老当时与四五十年前相比较的不同地位,不同社会阅历,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容易的从季老今日与昔日看花的同样吃惊的态度中感受德国人那恒久不变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之高尚思想境界。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像是想不到这么深刻的。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会会使学生的自主思考积极,有效率。没有或是缺乏引导的课堂,则等同于自己学习,自由学习。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乳交融的关系,在陈老师的这节课中被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学生将语文知识掌握得透,情感体会深入。这不禁是我把自己的课堂与之比较,发现我们的课堂在教学改革历程中,或是犯了左倾的错误:即之中是工具性,在语文课堂上,一味的让孩子们读字写词,理解生词,概括文章中心,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然后就是读、背、写,没有别的花样。后来,逐渐强调了人文性,强调了要运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时间,在优质课评比中,幻灯、课、游戏、表演满天飞,老师上的激情满怀,学生学的兴趣盎然。而我们也一度被这样的课堂气氛沾沾自喜,沉醉其中。。今天,我们再静下心来与陈老师的课对比却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因过度借助多媒体而渐渐忽视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工具性薄弱,重度轻写,重视轻说,都是现今语文优质课的弊病。而我们真正的课堂上,不少教师则多用原有的旧办法,每节课都一个样子,学生都能猜得出老师每一步要做什么,目中无学生,重教不重学,以一遍遍的让学生抄写,做题来提高语文成绩。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不可忽视的是我们教师地语文本质性的东西没有深刻的认识,不能用创新的思维进行教学设计,这与当今弘扬的‘培养创新性的人才’的形式及不相称。

语文是比较纯净的课程,阅读教学更是纯而又纯的课程。但现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语文味道淡泊,远离灵动的语言文字,上沉了索然无味的说教课,分析内容课,难怪有的课堂让人听了觉得不是在上语文课。其表现是语文教师没有从语文的根本上钻研教材,不是从学语文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多从无关紧要的内容上下功夫。一个肤浅的东西充斥着整个课堂,结果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样远离文本的过度分析,正是缺乏以人为本,从语言文字入手的语文观。把学生当成了静止不变的容器,凭主观愿望灌输,以教师个人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其结果比是学生想的死,想得少。久而久之,会使学生消极,停滞不前。

陈老师的课,让我更多思考自己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心做好与文人,明明白白教好书。更让我深深感感受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应该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了。篇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甘肃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2009年 9月18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兰州市教育局举办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三位老师的阅读课,小语会专家崔峦老师的现场评课,关于阅读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两位老师的作文课和作文专题报告,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谈一谈本次听课的一点体会:

一、带给学生“爱”的真情

上课的几位教师都是知名教师,但他们放下权威,带着激情,带着爱心,带着尊重走进课堂,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真诚可信的微笑来吸引和激励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李芳老师课前的一句“孩子们,你们好”的亲切问候,徐世赟老师的“同学们,你们喜欢怎么样的老师?请你们说说我的优点,好不好?”让学生如沐春风。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情,产生一种愉快、向上的求知欲,实现学生由“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的质的飞跃。

二﹑留给学生“读”的时间

学生语言的品味是“读”出来的,情感的感悟也是“读”出来的,留给学生读的时间,以读带情,以读悟情。可见,“读”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对于朗读指导总感觉有些困难。这次,听了这么多名师的课,受益非浅。他们采用的方法虽然也是我们平时常用的自由读、老师范读、学生感悟自读等,但是怎么就有那么好的教学效果呢?几位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切准可读处让学生读出

感情;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老师们在课堂上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快慢急缓的语速,把语言中包含的音﹑意﹑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吸引学生,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如李芳老师在《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词串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小柳树是什么样的?小枣树是什么样的?”学生读:“小柳树是绿绿的。细细的,小枣树是弯弯曲曲的,光秃秃的。”教师相机指导叠词的读法,并美美的范读,令孩子们陶醉。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快乐地,入情入境地美读,读出了词的韵味。如徐世赟老师在上《白鹅》一课时,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白鹅样子的词语 “历声呵斥”“大模大样” “三眼一板”,然后又让学生找出三种描写白鹅样子的句子,让学生反复品读。教师范读突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学生再读,学生越读越好,通过多层次的读,学生读出了白鹅吃饭时的高傲和有趣,读出了情趣,读出了情境。

三、还给学生“讲”的机会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讲,通过发言。让学生在对话中相互启发,促进,形成清楚有序的表达能力。如:张祖庆老师的作文课,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童话?谈一谈。”同学们畅所欲言,兴趣高涨,接着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想一想,图上有什么?并发挥想象编故事,经过老师的巧妙点拨和引导,激发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激起

了孩子们强烈的表达意识,使孩子们在兴致盎然中不知不觉融入作文教学,画面上的面包时而是一朵白云,时而是一朵雪花,时而是一团棉花,孩子们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丰富故事的内涵。此时,孩子们不再觉得说话是一种负担,他们争相发言,急于表达,达到了“情动辞发”,“不吐不快”的境地。

走近名师,走向成熟

——赴双流“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听课感受

邻水二中王遗锐

一、会议概况

2009年6月18日至21日,“东升杯”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四川双流县隆重举行。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语会)主办,四川双流县中学承办,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东升小学协办。大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和谐、高效”为主题,本着“以课会友,切磋教学技艺;以课促研,融会课改成果”的精神,突出“双基、语文、汉字、规律、效率”重点,推动汉语教育健康发展。

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金明,全国中语会委员会委员、著名特级教师、张富教学法创始人张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中语会读写训练专题研究组组长、总课题组组长李一行等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语会、教科所(院)的负责同志、教研员,部分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盛会。

双流中学唐文莉《相信未来》

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刘春芸《囚绿记》 成都树德中学袁学民《哀江南》

川师大附中赵琳《遥远的幸福》

牡丹江市一中张奕《江南的冬景》

新疆八一中学蒋舟《定**》

江苏张爱丽《一种离别,千般风情》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许艳春作文教学示范课《感知——作文之根本》

天津庞海鹰《想象作文》

陕西西安曾琦《秋天之美》

大连孙俊《陈情表》

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金明专题报告

河北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尤立增《教学素质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张富专家报告《语文交际教学研究》

二、专家讲座

本次大赛,除课堂教学赛课(含展示)与专家点评外,还有三堂精彩的专家讲座。在陈金明的专题报告《让文章本身教育学生——也谈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中,他旗帜鲜明地批评了时下语文课中流行的“泛人文教育”。他认为,这种“泛人文教育”

课脱离语言、远离文本、提问荒谬、架空分析,贻害无穷。譬如,在《荷花淀》教学中提问,假如水生嫂被日军强暴了,她该怎么做?教学《促织》一课,讨论蟋蟀怎样斗?陈金明认为,“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张志公语);人文教育的大旗无论举多高,都不过分,关键是如何实施。“读写本领、人文情感、思想教育应该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他指出,语文教师在实施人文教育时,应该“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即依据语文自身的规律,循文求义,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把语文课恢复原生态,还其本来面目,上出真正的“语文味”。他还谈到,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是要教会学生读课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以读悟文、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导练,一定要学会揣摩语言,揣摩就是反复想,会想是会听说读写的前提。

在尤立增老师讲座《教学素质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主要强调了“素养”与“能力”两关键词。他认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素质就是要有“教学生学会,教学生会学”的本领,把客观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他大力主张“本色语文”(素课),认为语文学科本身要求语文教师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广泛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语文老师应该多读书,现代化工具只是服务于课堂,老师不能成为信息技术手段的奴隶。要利用假期外出学习,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起深厚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方案,从事教学工作。要提高自己吃透教材的能力,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把参考书真正放在参考的位置。要了解学情,尊重学情,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把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从预习作业了解学生认知的起点,尊重学生读的权利,说的权利,讨论的权利。课堂上教师要进入文本角色,更要转变教学角色,变知识霸权者为知识分享者、变指导者为学友、变一桶水为一眼泉、变提问者为应答者、变蜡烛为果树、变统治者为平等的首席。要锤炼语言:科学、准确、精炼、艺术。要“门门通”,还要有“一招鲜”。组织教学要突出点拨的作用。“点”——点要害;“拨”——拨疑难,排障碍,答对了要肯定赞扬,错了一定要委婉指出、及时指出。

在张富专家报告《语文交际教学研究》中,主要强调了语文教与学交际过程中要“高进快出”,“重对象、重内容、重场所、重目的”,“听说读写并重联动四位一体”,认为“学重要,习更重要”,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帮助每个学生走向相对意义的成功。

关于课改精神,综合各专家报告和现场点评,主要有二:考试的指挥棒性质不变,教学就绝不能与高考脱节,这是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的问题;阅读教学要注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 建议。

三、关于赛课

本次参赛或展示的课共有11堂之多,分为诗歌鉴赏教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现代文阅读教学、作文指导教学。可谓门类众多、精彩纷呈。但在此我不打算全部复述,因学校订了一套教学实录光盘,等寄回后挂载在校园网可自行观看研究。重点说一下作文教学。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中华杯”全国语文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河北的许艳春带来了一节快乐与智慧交织的展示课《感知——作文的根源》。这节课由“送礼物”开

始——教师送给全班同学每人一片树叶,并让他们观察树叶写一段文字。然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即兴创作的这段文字,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学会从外形、功能、气味、触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去感知、观察、思考、描写、联想、感悟,最后提供了课本中用感知来写文章的范例——朱自清《春》、张爱玲《明天》。整个教学过程,共分为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趣味、搭建智慧展示平台、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第二次学生习作展示五部分。教学意图集中,步骤设计科学合理,课堂节奏明快,巧妙自然,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智慧“井喷”,互动踊跃,以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学设计、清新的教学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得到了大赛评委及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一代名师的方家风范!

天津的庞海鹰老师在《想象作文》一课中,借助对一个简笔画展开的古铜钱图案,借助多角度的想象与想象组合来启发展开学生思维,从而合理地构思作文,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想象的丰富、合理和集中,最后以经典题目——“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大森林的小木屋中,突然响起敲门声??”收尾,引导学生培养作文想象能力。整堂课,设计精巧集中、实施严谨有序,方法传授快捷高效,不失为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陕西西安曾琦执教了《秋天之美》。老师首先向学生播放了自己拍摄的秋景,让学生感受秋天之美,激起学生对秋山秋水秋风秋雨秋花秋果等秋景的兴趣;引入本堂课题《秋天之美》后,询问学生由秋天想到了什么,又引发了什么情绪。教师明确观察角度后,又以“如何用文字把这些景象生动再现,让没去过、没看过的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神,如闻其声?”设问,二次激发学生的探究与表现欲望,进而点拨描写(含修辞)、联想、抒情等技巧,拓展写作教学的广度、深度;最后要求学生整理成文。

三堂作文课中,都特别重视学生写作前的心理准备与思维开启,重视想象和情感在文字表达中的作用。教师的引导点拨大同小异,都遵循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二是通过引导明确感知、观察角度;三是借助联想拓展学生思维领域;四是指导学生运用描写、抒情、感悟等技巧;五是动笔写作;六是展示、交流、修改、提高。

四、观摩感受

感受之一:关于教学预设与效果生成的问题。

这个感受主要源于牡丹江市一中张奕老师《江南的冬景》一课,张老师在整堂课中,从情景导入、主体教学、讨论分析直到最后小结,99%都是按其印发的教案在复述,课中有几处学生偏移了教师设计却有价值的思考提问情形出现,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她运用教师智慧因势利导引领学生探究,而是按自己想法硬生生把学生思路拉回了教师预设,课堂民主气氛较为欠缺,教师为主体的套路化色彩明显。听完该课,当时第一个感觉,这个老师可能与大奖无缘了。

事后,我反复听录音、看笔记,将该课与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刘春芸老师执教的《囚绿记》等10堂课进行对比,想到了预设与生成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学肯定是需要预设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备课。备者,准备也。没有准备,也就是随意为之,无论教师资质多么聪慧,经验多么丰富,其课堂教学肯定“不是少了必要的,就是多了不必要的”,最终免不了“信口开河、想到哪说到哪、胡乱敷衍、乱侃一番”的莫大嫌疑。

所以教学常规严格要求老师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法,也要备学生,还要备自己。前三者是基本原理,最后一点是个性特征。正是因了这个个性,同样一堂课,同样一群学生,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技巧;不同的名家有不同的风格特色,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共性的、适合自己的可以借鉴吸收,个性的东西学不来也不必学。教学,不备自己,就是不尊重自身学识涵养与教学水平的客观实际,自然不会扬长避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如果一味盲目模仿某某大家某某名师,那肯定是画虎不成,自我尽失,最终也只能做个技艺并不算高明的教书匠。可以说,一堂堪称成功的课,其预设一定是十分详尽周到且又有所侧重和取舍的。

但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时,除了要讲有针对性的教学预设外,更要讲体现教师智慧的灵活性,能针对那些不曾预设的课堂临时情形进行合理引导调整,而不是搞“一言堂”,因为专制、独断的教学浸淫只会引来学生的枯燥无趣、心生反感或者盲目屈从,自我意识与创新思维火花尚未点燃就被无情掐灭了。这显然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夸张点说等于戕害,于心何忍?因此,我们需要教学预设,更需要随机应变。这也是我校所主张的“和而不同”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运用实例。只有课堂和谐,师生沟通配合默契,教学生成效果也必然最佳。

感受之二:关于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的灵活运用问题。

本次大赛,包括专家讲座,无疑全部使用了体现现代化气息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加大信息容量、表现形象直观、图文音频视频素材完美结合、增加教学趣味、吸引学生注意力等诸多好处。但它毕竟只是为教师所用、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种辅助手段,运用得当,自然生成效果很好;运用不当,则会对教学的有效性构成很大伤害。在孙俊老师阅读课《陈情表》、曾琦老师作文课《秋天之美》中,两位老师都于课堂结尾要求学生思考完成作业时,播放了冲击力较为强劲的音乐和视频,据说是为了启发。我个人认为,应属节外生枝、画蛇添足,严重干扰了学生思考或作业的有效注意,结果适得其反,预设实现不了,反成无意中的伤害。

感受之三:关于课堂导入的问题。

课堂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引入主要教学内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初始环节。常言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然。通常,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是单刀直入式,用时减省并且有效。但赛课就不一样,那是出彩的一个高地,往往需要巧妙迂回。本次大赛的十一节课,在导入上都是各尽其妙和十分成功的:有的是用音乐营造气氛进入情境,有的是用师生互动游戏或学生表演拉近心理距离,有的是用朗诵(朗读)相关文本驳接教学内容,有的是抛出新奇问题引发学生联想,有的是检查预习发现问题引入,有的是教师娓娓讲述导入,还有的讲笑话造幽默出对联送礼物引入??不一而足,都是为了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铺垫。此外,个人认为,这里有个时间限制的问题,标准是“合理、有度”,决不能毫不相干、喧宾夺主甚至虎头蛇尾的遗憾式精彩。

感受之四:关于课堂旋律与节奏的问题。

本次大赛,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参赛教师几乎都有超时拖堂。这又不得不回到我谈的第一个感受——教学预设与课堂操作问题。我想,在有限的40分钟里,老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各自任务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时间如何分配,执教者心

头应该有个预设的通盘考虑,可以根据经验或戴手表控制课堂的旋律与节奏。这里我说的旋律,特指教学内容的主次多寡;节奏,特指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按照“三主”教学思想,教师是主导者,有这个调控权或曰调控义务,一定要有灵活性,既要遵从教学预设也要讲个临时调整,力求二者的有机统一。大家熟知的电视剧《霍元甲》中以霍氏拳法为主体兼集各派精华的迷踪拳,它其实也是有预设套路的,但在临场的高手比武时,它又是不讲套路只凭眼快手疾随机出招的,所以它总是赢家。课堂旋律与教学节奏的控制与之同理。

本次大赛观摩,还有很多思考与感悟,鉴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值得思考的是,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成熟、成功?学无止境、教无止境,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和不断提升。

第五篇:语文课堂教学观摩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课听课感想 2011年3月16日到18日,“益阳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既观摩活动”在益阳桃花宾馆举行,承蒙学校领导关照,我有幸聆听了这11节的优质语文观摩课,真是受益匪浅!老师们上的这些课,让人赏心悦目,感觉老师们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他们的课堂师生情绪饱满,气氛和谐,非常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平等交流,给学生创设了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听了过后,让我感想颇多,现在简单的谈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这次讲课,大部分老师都在努力将自己由教学的主宰和中心地位,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前氛围必不可少。几位教师在上课前都作好了充分准备,有做游戏导入的,有观看视频导入的,有和孩子们交流导入的。有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出了一个绕口令,让孩子们练习,孩子们兴趣十足,加上教师语言风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位老师在上新课前让孩子们观看了一段《北京亮起来了》的视频,让孩子们对熟悉而又陌生的北京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为新课授课打下了基础。总的一点,就是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先让孩子们了解你这个朋友并愿意和你做朋友继续交流下去。

三、孩子们学习轻松,愉快。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老师很好的把语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现了蝙蝠探路的方法。整个课堂上孩子们非常踊跃的表现自己,从而达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新理念。《晏子使楚》中,老师通过一句句幽默诙谐的语言,引导大家迅速的找到当楚王侮辱晏子时晏子的三次反击,在轻松而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了解到了语言的艺术。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老师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导演,在导演电视剧的同时来理清课文思路,开放的教学设计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大家兴致很浓。

四、老师的激励无处不在。当孩子们的回答对时,老师会用“你真聪明!”“你爱学习!”“说得很不错。”“你的想象力很丰富。”等等语言来激励,甚至还有老师事先准备了小奖品,如:笑脸、大拇指来奖励回答的很棒的孩子。及时的鼓励,让孩子们获得成功感、自豪感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思考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五、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密切。其实很多的知识点都来源于生活,可以说都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就联系到同学们熟悉的桃花仑小学,从讲述桃花仑小学的来由引出课题。在《蝙蝠和雷达》这堂课中,老师先让同学亲身体验蒙上眼睛走路会有怎样的感受,再引出蝙蝠探路的方法。《动手做做看》就抓住我们人的惯性思维,认为有影响力的人说的话就是对的,面对老师还没做实验就得出结论,孩子们想也不想就赞同来引出本课主题,凡事都需要自己动手做做看。老师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感受生活中的知识。我也深深的感受到,只有从生活出发,教学才会更具特色。

六、较强的应变能力。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是老师无法预料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在《动手做做看》和《难忘的泼水节》这个课堂上,二年级的小朋友由于自控能力较差,面对诱惑力极强的投影仪,大家纷纷把小手放到投影仪上来展示自己的“手势”。发现这一情况后,老师因势利导,巧妙的把坏事变成了好事,既没有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让课堂次序有序的进行下去。可以说是经验丰富,处变不惊。

人就是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的。听了这些课,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老师们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极其深厚严密的教学语言,以及非常精彩的教学设计。我更深深的感到自己课堂教

学的不足,通过这次听课,我觉得我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一、重视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我过分的注重课文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朗读的重要性,殊不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次听了桃花仑小学学生的朗读,我才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小学语文就该在朗读中体会文本、理解其意。

二、必须不断学习。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水源来自哪里,就需要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地充电。每次和大家探讨问题时,我就会感叹自己知识量的严重不足。如此狭窄的知识面怎么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特别在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新课程理念的践行者。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次看到学生上课不认真的时候,我就会非常生气,甚至有时还会因为学生的一个小举措而大发雷霆。现在我开始学会反思:我的课堂够吸引人吗?如果够,那为什么还会有学生开小差呢?答案很显然,我准备的还不够,教学手段的大同小异让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没有新鲜感的课堂,学生当然没有喜欢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教者丰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新颖化。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构建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

四、做个有心人。在大部分老师和学生的眼里,我是非常“凶”的,这种感觉让学生望闻生畏。在这次听课中,有位老师让我印象深刻,她整堂课都是以“笑”来贯穿全场,声音的柔感让我连想也不敢想。正是由于她如此,整堂课学生异常的听话,基本上没有孩子做小动作,大家都在认真的倾听。那一刻,我似乎知道了,学生要的是什么。今后,我也会努力,让自己把爱心、耐心、用心结合起来,真正让自己做到以“理”服人。2011-3-20篇二:小学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

这次国培我有幸看到老师们绘声绘色的精彩课堂,使我受益匪浅,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

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情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总目标的一部分。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落实“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对一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上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明确,传授那些知识,进行那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读、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落实读写训练。

二、新课程概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还有范读、指导读等,在读中悟,悟中读,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找出自己疑惑得地方??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谭雪梅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结尾中抑扬顿挫的朗读和激情昂扬的总结,到现在让人记忆犹新,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每位教师都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语言训练严格扎实。

三、教学过程,要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删繁就重,从容指导。

以前我存在这样一些教学误区:总感觉一堂课给我的时间不够,时间到了却还有好多的内容没有传达给学生,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并不是给你的时间不够,而是你没有充分利用好和把握好时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并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在你这堂课上他掌握了多少、吸收了多少?而我们很多老师常犯一些认识性错误。

所以我认为应删去很多多余的知识,做到敢于有所放弃。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追求“简洁”的心理,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即应充分体现“简洁”的原则,选取较小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讲课有章有法,“以小见大”,突出重点。

3、使用多媒体,以“趣”带“动”

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个人认为我的教学总目标就是一个“趣”字,而不是灌输式或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还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学。“趣”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呈现课文内容,学的人是否乐“趣”,就要看你的教学策略问题,然而其终极目标就是达到读、说、写的能力。如果你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千篇一律,那么这时学生对你,对这门课的兴趣就会减弱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反感。这时就需要老师不断的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生简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课堂中,鼓励性语言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四、教学艺术。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多媒体设计教学的效果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结构环环相扣。总之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的教学。篇三:听语文观摩课学习心得体会

听语文观摩课学习心得体会

坪头小学郭丽霞

2月25日在县教委组织下,我有幸到固隆小学观摩学习,此行上午我听了李沁阳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只捡儿童多处行》,并参与评课交流,课改研讨。下午听了张江霞老师《让评价与课改齐飞》的讲座,经过一天的学习给我很深的触动,感受甚深,不虚此行,收获很大。非常感谢县教委给我们提供的此次学习机会。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本人的感受。

激情课堂,我心飞扬。我听了一节语文课,这节课让看到了我想看到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合作探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课堂上仅仅扮演的是一个导演的作用。学案设计巧妙,学习目标简洁明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设计学习问题,针对性很强。自主学习问题比较容易,一般学生自己就能够完成,这节课学生学习主动性强,人人参与,看不到一个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这种学习氛围让我们这些听课的教师也无形中也被融入到课堂之中,随着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漫步在知识的海洋。

精彩的讲座,引发无尽的思考。张江霞老师由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成绩进行了深度分析,把存在的问题一一列出,真真正正的说到了我们平时教学中的许多不足和误区,究其根源,我个人认为,还

是对课标精神不了解,对阶段性目标不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应该好好研究思考的。

总之,此次去听观摩课让我收获很多,让我学习的地方也很多。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环境,实际的学生,学生现有的水平,借鉴别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方案,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去做,让课改真正融入课堂,让课堂从此变得真、善、美。

观摩“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比赛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