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物理教学公开课心得体会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65-800445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1-17 16:29: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学物理教学公开课心得体会

中学物理教学公开课心得体会

德江县朱家沟学校:万明发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倡导下,我校和其他兄弟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园丁杯”交流学习教研活动。我就是这一活动中上公开课的执教人。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上好一节公开课得有充足的准备。公开课对我来说是锻炼与提升的机会,从公开课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它让我品尝着课堂带给我的那份快乐与思考。总结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理解课标要求,把握上课精神。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认真去学习、领悟上课理念,只有这样上课才能更有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开课之前,我认真阅读了本课学习目标,领会和把握上课精神。

二、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存量,增强自身课前准备的体会。我上公开课之前的准备工作由自己独立完成,如预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课堂中的材料、实验的器材准备与实验、反复尝试这一节课的课件,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关等。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就是在备课,不仅仅是在纸上备课,更重要地是在心理上、思想上备课,通过自己这样一个反复思考与准备的过程,自己对要上的课基本能做到心领神会了。当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吸取有经验教师的经验思想运用到课堂中。这样走上课堂,自己的底气就足一些。

三、树立课堂信心,完美展示风采。将它看作一堂普通的课,一堂能展示自己教学风格的课,一堂真正把自己推向前台的课,“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实力决定命运”,认真对待学校安排的开课任务,思想上决不麻痹大意,踏踏实实去做事情,强调开课的每一个细节,绝不心存侥幸,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开课实力,自己从焦虑紧张到心无旁骛的调整过程,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四、加强课后反思。教后的总结反思是组成教学环节的有机的一环,一个老师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定数”,更应该有汲取新鲜血液而融入自我的一些“变数”;不应该只有有规律的“有

理数”,还应该有不断尝试自我的未定论的“无理数”。写好教学后记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是捕捉教学灵感的有效方法,可以为撰写教研论文提供丰富素材,将看似不相干的教学后记整理出来,认真思考、分析、概括和总结,探究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今后的教学。

作为教师,不能怕挫折和困难,敢于面对。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再实践中感悟新课程理念,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第二篇:中学物理教学公开课心得体会

中学物理教学公开课心得体会

韩佐九年制学校:刘宏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倡导下,我校和其他兄弟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交流学习的连片教研活动。我有幸参加了在校尉中学举行的优秀教师听评课活动,本次听课活动的内容是“变阻器”课题。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在新课标深入实行的当今,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鲜营养,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些课总体来说,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一、上课教师“带着课标上路,依据课本上课。”

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任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对课程标准把握深刻到位,运用教材合理有度。应该说,新课标对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极大的颠覆,过去是讲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现在老师更像一名策划,看上去是解放了教师,真正发动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他们学会读书、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言。而实际上很多工作都还需要老师去引导、点拨,即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在对课标、教材深刻理解的同时,还要求老师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在学生面前展示的是老师渊博的知识面、敏锐的洞察力、教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相信这样的老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二、注重教学的启发性、主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教

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性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之中,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实验数据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又可提学生改进实验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环节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强

我注意到,本节课大部分时间教师都采用了丰富的参与式教学环节,亮点特别多。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实验新颖,而且在新课进行中有自己的设计实验,这样既增加了课堂容量,趣味性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老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热情,一但他们真正激发出对学习活动的激情,物理课上不好都难!

四、课件制作精美,实用性强

本次公开课有一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课件的制作。既体现出大家积极学习的劲头,更说明老师的课确实有过人之处。课件制作画面精美,有的用网页形式,有的用flash形式,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又与当前生活实际相连接,体现物理课的特色: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又走向生活。

通过听他们的讲课,我对新课程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台阶:(1)一堂好课应该顺畅、自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活动充分,时时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无论听课教师还是上课的学生,都让人感觉轻快、活泼、愉悦。(2)引入对于上好一堂非常重要。引入以各种方式创设情景,通过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入要新、奇、趣。(3)物理实验设计要合理。教材上的实验不一定是最合理的,要求教师能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实验设计要求新颖、有趣,具有创新性,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问题。(4)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问——学生思考、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研究的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念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教师引导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如遇到较难的问题,则需要教师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第三篇:中学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黑水县中学

毛泽林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如果天气不佳,就要考虑用强光照射或者用电炉烘烤。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毛皮和绸

布,尤其是在做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带了电荷这个实验中可以把它们绑在木棒上进行摩擦。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容易使学生信服,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例如: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和恢复形变的时间非常短,学生不易观察,课件就能够让学生较好地观察这一过程。再比如:日食、月食的成因,分子的运动,导体容易导电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等都可以通过课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我先是让学生思考设计一个电路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当检测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我指着那堆导体问: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体吗?(是)又指着那堆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马 上就有学生说:不一定,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我自己去买的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各种用电器的指示灯,学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它发光。于是我又用发光二极管检测了一遍,学生自己得出了人体、水、石墨是导体。也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4、努力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例如:在演示实验时,升高实验台,实物投影仪的利用,利用一些手段把微小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都是提高实验现象可见度的好办法。

第四篇:中学物理教学论精华

中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应当反映物理学的本质,反映中学科学教育的目的,反映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应当是物理学的本质和中学科学教育目的的统一。学科性(物理课程必须反映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教育的阶段性;

理念: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科学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目标:

1、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3、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4、发展学生探索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知识目标可以分为,知道、理解、应用三个层面,技能目标可分为,动作模仿、动作的理解、动作的组合三个层面;情感态度目标,是一种文化熏陶下的潜移默化,形成学生的价值观念,内化为品格,提升科学素养)

课程资源的种类: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文献资源,实验室资源,人文环境资源,课件、网络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社会物理资源(文本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

物理课程开发的几个原则:层次性原则、简单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人本原则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形成科学问题

2、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

3、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

4、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体:教师、学生、物理世界、媒体(教材、教学设备等)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认识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重要工具。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这四个基本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教学方法:是指在某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讲授法、实验法、学习法、基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谈话法—问答、讨论法、电脑辅助法、自学指导法。

科学探究七个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反思与评估,交流与合作 物理概念:是物理对象的本质属性在人头脑的反映,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排除片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一类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

前概念:学生在接受某个具体的物理概念之前,其头脑已经形成了与此物理概念相关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知结构与真实的物理现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学生对同一物理事实的两种不同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揭示学生的前概念,并让学生明确自己以及别人的想法;然后尝试揭示矛盾事件,引起概念冲突;最后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认知调整,建立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新的概念。

物理规律的特点:A、物理规律是通过科学探究过程而得出来的(实验探索法和理论探索法);B、物理规律用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达;C、物理规律具有相似性和局限性;D、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中诸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是客观存在的。物理文化:是由物质设备、观念形态、知识体系、语言符号四大要素构成,是世界历代物理学家在创建物理学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

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由授课教师对同行或专家、领导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教材(分析教材)、说学生(学生学习之前的知识储备和前概念)、说教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说过程(说明教学的流程)、说实验(说明实验在教学中的目的和作用)(1)说的内容课题(2)总的设计思想(3)教学目的(4)教学过程(5)教学方法(6)教学重点(7)评价这节课。

教学设计的原则:1.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相统一的原则2.整体设计和要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3.规范性和创造性兼顾的原则4.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并重的原则5.教师与学生交互协调的原则。

教学设计的内容:1.制定教学目标2.分析教学内容3.分析学生和教学环境4.选择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5.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6.制定测评工具7.教学反思和修改。

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地培训教师技能的活动。教学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解释技能、控制技能、强化技能。

课题的导入设计:导入是教师的一个基本技能,但是针对不同的课题应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要有一个设计,如复习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猜想导入、实验导入等。

第五篇:浅谈中学物理教学艺术专题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艺术

教学具有科学性,同时也具有艺术性。中学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毋庸置疑拥有独特的艺术性。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是优秀的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尊重科学事实、遵循教育规律,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所体现出的具有科学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教学活动特征。现就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特点、功能作用及创造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特点

教学艺术从古至今就是一个不朽的话题,中外不少教育家对教学艺术都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总体来看,教学艺术需要满足教育哲学所体现的“真、善、美”原理,并且具有和谐统一的内容与形式。当代中学物理教学艺术也不例外。1.中学物理教学艺术应当蕴含“真”

从哲学范畴来说,“真”是指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以及人们对这种规律性的如实反映。所谓物理教学艺术的“真”,即在教学中反映物质运动的规律性,揭示自然界的内在美,也就是物理教学体现出的科学美。物理教师通过物理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客观真理,并建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世界观,这便是对物理教学艺术中“真”的探索过程。在美学中谈到,有“真”才能“美”,因此科学性是物理教学艺术的基础,它体现在物理理论的真理性、物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物理学科学美的合理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才能体现出它所具有的科学美。以物理教学内容为例,在物理课堂上,优秀教师总喜欢用演示实验来代替画面清晰且形象逼真的计算机模拟实验,这是因为对学生来说演示实验的可信度高、真实性强,触手可及,且能够自行操作。当演示实验所展示的实验现象与学生所预设的结果不同时,学生不但不会去怀疑他所亲眼看到的现象,反而会对这样的反差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2.中学物理教学艺术应当包含“善”

“善”,在哲学范畴里是指人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关系中客观事物对人的功利性。教学艺术所说的“善”是指教育者被肯定的有目的性的教学实践,真正的教学艺术都应该对社会和个体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即教学艺术在教育性上所体现出的社会功利性。脱离了教育价值一味去追求审美价值,这样只会让教学艺术失去其真正存在的意义。中学物理教学艺术与音乐、绘画、雕刻等其他艺术有所不同,是否具有教学艺术需要以教学效果的好坏,能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评判。例如有位物理教师为了将枯燥的物理概念上得生动有趣,他在教学中使用了许多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在笑声中度过了整堂物理课。但到后来测验的时候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物理概念的掌握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听教师的逗乐言辞上了,对物理概念的记忆并不深刻。这样的物理教学是否具有艺术性?答案不言自明。虽然这位物理教师使学生听课的情绪高涨,但最终的教学效果却不佳,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就不满足教学艺术“善”的特点。一切教学艺术都应该以教育性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教师应当力争把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很好地协调起来,这就是教学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区别所在。3.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要和谐统一 教学艺术中美感的激发,都是由于教育者的智慧在形式上的显现。但对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来说,也不能只片面地强调形式,因为形式只能由内容所决定,脱离内容的形式就算再完美,也只是形式主义的东西。中学物理教学艺术应该兼顾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形式,使他们达到和谐统一。例如多媒体教学对中学物理教学来说是一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教学形式,因为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模拟许多无法在学生面前进行演示的物理实验,且能利用学生的新鲜感对其注意力进行捕获,于是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非常喜欢使用这种教学形式。但对课型繁多的中学物理教学来说,不是什么类型的课都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形式的使用取得好的效果,有些课型反而会因此适得其反。因此,不能盲目地使用那些所谓好的形式,只有当形式与内容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物理教学艺术的功能作用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鲁迅先生认为,一切人类以为美的东西,就在于他有用。教学艺术的美自然也不例外,如果不能给人带来益处,那它就难以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中学物理教学艺术与学生个体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突出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科学素养的提升。与传统教学相比,艺术化的中学物理教学以其自身散发出来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从根本上摆脱了灌输和说教,使他们沉浸在教学艺术的享受之中,无形地得到了提高和发展。中学物理教学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取精神上的审美享受。例如有位物理教师,他在讲授圆周运动课题时,不需要使用圆规、直尺和三角板,只用一支粉笔,边讲边画,画圆即圆,画方即方,堪称一绝。他用艺术性的板书征服了他的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说明,教学中的美不但能够使学生从中感到愉悦,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审美愉悦中启发智慧,发展思维,增强能力,从而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知识。这样,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导动机不单单只是为了在各项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而更多的是出于对学习活动、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和爱好。2.中学物理教学艺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改革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并没有去关注自身所蕴含的美,更谈不上对于教学美的刻意追求。然而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所体现出来的美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细细琢磨的,因为这种美不仅让教师为之着迷,也让学生为之倾倒,它将深深影响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如果一个物理教师只是像知识的搬运工或教科书的传话筒那样去教学,他将永远只是一个“教书匠”,他的课堂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也无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到快乐,甚至有可能让学生觉得听物理课是一件不堪忍受的事情。一堂具有教学艺术的物理课,教师不需要过多地担心学生会不会因为复杂的物理概念或原理而感到枯燥无味,也不用刻意强调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具有艺术性的中学物理教学无形中会存在一种吸引力,犹如鲜花对于蜜蜂的吸引,飞蛾对于光明的追求一般,牢牢地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这正是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想取得的效果和要追求的目标。

三、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创造

教学艺术的创造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教学审美观、过硬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以及浓烈的教育热情。在教学实际中,物理教学艺术通常是只属于少数优秀教师的“专利”,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由于对教学艺术所产生的神秘感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实际上,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门槛不高,教学艺术的实践离不开教师的创造。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的创作过程必须经历如下两个阶段: 1.从模仿到创新

教学艺术的创造要以模仿作为基础,教师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优秀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教学经验就是值得学习、模仿的对象,将他们的教学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这样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快的提高。当然,模仿不等于照搬。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不应该一味地追求表层的形,更重要的是要领会其中隐含的神。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不是单纯地把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机械地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只有将好地教学经验与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完美地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始于学步,终于创新。”模仿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创新。教学艺术创新的表现是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学个性和特色,它是个人教学艺术趋于成熟和稳定的主要标志。教学风格的形成是由简单的学习、模仿,再到独具特色的创新,拥有创新的教学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学。2.从构思到传达

教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是教学艺术构思活动和教学艺术传达活动的总和。中国古代画论中所提及的“意在笔先”,是指在艺术的表达之前,要先经历艺术的构思。教学艺术的创造过程与其他艺术的创造一样,也要经历从构思到传达的过程,只有当教师在课前做到巧妙地构思,精细地设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挥洒自如,真正体现出教学的艺术性。教学艺术构思涉及教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大到对学生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考虑安排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确立,小到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联系过渡,甚至教学中的表情动作的设计等都需要精心准备,不得大意。教学艺术构思仅仅是教师在头脑中对教学艺术形象的设计,要想把教学艺术构思的成果表现出来,还需要有教学艺术的传达活动。教学艺术传达,即教师通过物质媒介将头脑中的构思表达出来。因此,只有当独具匠心的构思得到超高水平的传达,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教学艺术。参考文献

[1]何齐宗.教育原理与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李如密.我国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观[J].教学与管理,1992(3).[3]张翔.试论教学艺术之本质[J].教育研究,1987(3).

中学物理教学公开课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