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案例范文大全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65-757478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0-19 12:33: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案例

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案例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中学习的榜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做父母的我们应当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教会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成为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

我家孩子今年11岁,是新星双语学校六年级一名成绩优异、品学兼优、性格开朗的小女生。从早慧班开始,我们一直就读于这所学校,我觉得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发展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我对于孩子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学会关爱。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的人,在集体生活中会有集体荣誉感。在生活中,我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一向非常和谐,即便是偶尔闹些小矛盾,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立即化解。而且家人也都非常默契地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我家孩子的眼中,不存在家庭矛盾这样的问题。

第二,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发脾气时冷处理。孩子做对了,我们要及时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地纠正。奖励和惩罚都要有度,适可而止。虽然现在的教育提倡多称赞孩子,但在称赞孩子方面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达到目的一味盲目地夸奖称赞。当然批评要有度,如果批评过度,甚至诋毁打骂孩子,慢慢孩子就会变得叛逆。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还是坚持讲道理说服教育,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旧账。当孩子任性发脾气时,要冷静处理,让孩子自己去闹,做个旁观者,等孩子把不良情绪发泄过后,冷静下来的时候和她交流,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效果也会好一些。

第三,父母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孩子,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接触最多、相处时间最长的是父母,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所以我们无论是做事做人,还是言谈举止都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我比较重视个人修养:尊老爱幼,同情弱者,说话讲究分寸,在潜移默化中,姬楚源也成了这样一个孩子,平时遇到有困难的同学,她总是热情帮助;遇到有困难的家庭,她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第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姬楚源从小胆子比较小,缺乏自信心,上课很少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后来我与老师进行了沟通,在我的引导鼓励和老师的点名提携下,孩子慢慢开始主动回答问题了。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她兴奋地给我讲她今天上课举手回答了一个少有同学知道答案的提问,老师说回答正确,孩子特有成就感。我也借此机会给孩子讲要相信自己,要积极思考老师的提问,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一次就像一个转折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和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现在的她比起之前判若两人,不但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五,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勤于钻研的能力。对于姬楚源的教育,我一直重视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孩子应当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因此,从小时候开始,我就经常与孩子交流,问她一些简单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与孩子一起交流分析,给孩子讲解。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加深,对于孩子的培养我主要放在作业的检查、指导上,平时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会适当的给姬楚源补充一些奥数题,有空的时候,让孩子练习,目的并不是为了做多少题,我关注的是孩子的思维方式,看她会不会分析问题,然后我们共同讨论,有时甚至为了一种解法争得面红耳赤……

第六,重视平时的学习,轻视考试成绩。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甚至对老师的提醒、批评不屑一顾,可一到考试结束,就迫不及待地给老师打电话、发微信询问成绩,殊不知,这样不但会引起老师的反感,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百害而无一利。我始终认为,对于孩子学习的关注,功夫应该下在平时,所以,我对于孩子作业的检查、辅导,以及作业的质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都是比较严格的,甚至会一项一项地检查,一题一题地讲解……这样,平时知识掌握牢固了,考试就轻松自在多了,孩子不会有压力,家长更不会有顾虑。同时,对于孩子的成绩,考试结束,我就不再过多地评论,三言两语总结一下就完事,更没有进行过奖励或惩罚,所以,在我们家姬楚源看来,学习就是学生的任务,像大人上班一样自然,学好了才算是完成了本职工作。

第七,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在家庭教育好孩子的同时,我会及时地与老师进行沟通。因为孩子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远远多于我们家长,要想全面地了解孩子,除自身抽空与孩子交流之外,更好的办法是多与老师交流。在平时接送孩子的时候,我会利用老师不太忙的时间,主动问孩子的情况,一般两周和老师交流一次;而如果是老师主动找我交流的,一般情况下就是问题比较严重了,我会及时地批评教育孩子。有时孩子处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这个时候我从思想意识里更相信老师,试想:老师平时工作那么忙,主动与我们家长交流,难道会是无中生有?这个时候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替孩子开脱,袒护孩子。

总之,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既有酸甜也有苦辣,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懊悔,但是过程是美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仍会配合学校教育,摸索前行,将孩子培养得更加优秀!

第二篇:家庭教育案例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高级)全国统一

考试试题

1.由于家长忙,无暇陪孩子,造成孩子常常自言自语,请问应该怎样调整?

答:自言自语是语言从外部向内部的过度,对于6岁以下的小孩来说,这是发育过程的正常现象,对于6岁以上,甚至8、9岁的小孩,还常常自言自语的话,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

第一,不要给孩子制造狭窄、封闭的环境。可以多给孩子读书,这些好的语言会慢慢在孩子大脑里形成映象,能帮助孩子慢慢建立语言能力。

第二,家长应多带孩子外出,到处游玩,让孩子对外界有基本的了解。先让孩子认识外界,引发孩子对外面的人、事、物的关注,逐步产生想与外界交流的兴趣。

第三,多引导孩子和同龄人沟通交流,让孩子多和小伙伴玩游戏,孩子爱模仿,也会潜移默化的得到锻炼。

第四,家长要在语言和心智上做好引导,多从孩子的视角和思维来和孩子交流。

第五,经常多鼓励、赞美孩子。孩子说话时要观察孩子的表情,认真解读孩子的意图,不能打击孩子说话的信心。

总之,家长应做到有耐心,多和孩子交流,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开口说话的乐趣,体会到和人交流的快乐。2.为了让孩子把学习成绩搞好,无条件满足他所提出来的要求,造成现在只要不满足,孩子就用不学习来要挟。请问该怎么办?

答:物质诱惑能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但孩子的心灵并没有得到滋养,不利于培养孩子深层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一味的迁就顺从,更是纵容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会让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把握号孩子需要和给予之间的尺度,鼓励孩子通过恰当的方式争取自己的需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一,不要轻易让孩子尝到甜头。许多孩子在家长不满足自己要求的时候,会选择哭闹的方式。当孩子任性时,家长应学会冷处理,等事后,再向孩子说明道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家长不要让孩子尝到甜头,不要屈服于孩子的哭闹,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坚守原则。

第二,拒绝孩子的理由要充分。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是因为他的要求不合理才拒绝的,而不是因为不爱他,让他认识到,每个人都必须学习,而不能为了奖励才学习。

第三,要讲明道理,激发孩子内在动机。可以创设愉快的情境;调整对孩子的期望;正确使用奖励和惩罚;开展学习竞争。

第四,少用物质刺激,多用精神奖励。家长要多倡导精神鼓励,如拥抱、摸头、口头夸奖等。

3.请问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还动不动就哭,怎么办?

答: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哭,家长要了解孩子哭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哭得原因有以下几个: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2.哭只是获取的手段 3.语言表达力不强 4.父母的态度过严厉 5.常被父母忽视

孩子哭也有它正面的意义,但哭得不是时候就要找出原因,找出来才有办法帮助他。所以家长要做到:从小教孩子看事情的光明面,增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凡事鼓励孩子说出来,只有他用说的不用哭的,才给予正面响应;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凶、太严厉?或者太保护?当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协。最后,还要给孩子时间,协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够了,情况自然会逐渐好转。另外,哭,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大哭后,孩子可以感觉轻松、减轻压力。有些学者发现爱哭的人甚至比不爱哭的人生理与心理更健康,因此,父母不要为了清静,过于抑制孩子的哭。恰当的做法是 :

第一,理解孩子的敏感性。第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第三,不要强化孩子的哭。第四,让孩子用语言表达。第五,父母学会控制情绪。第六,多些鼓励少点批评。第七,多些温柔多些幽默。第八,别为孩子乱贴标签。

4.孩子对什么都有热情,就是对学习没有热情,怎么办?

答:有兴趣的学习是一个享受的过程,驱动力来自兴趣。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往往是这样几个因素造成的:

1.一些家长信奉早期教育,学前让孩子认识了数百个汉字,背会了一些古诗,孩子一上课老师讲的全会,注意力不集中,觉得没什么可学的,感到上课乏味。

2.有些孩子刚接触学习环境还不太适应,老师讲的课听不明白,作业成绩不好,受到家长的责备,把学习看成一件讨厌的事,兴趣开始降低。

3.在外面玩惯了刚进课堂不适应,觉得上课没意思等等。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就要求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对孩子学习动机的培养。

1.确立适宜的学习目标,对孩子进行成就动机训练。2.让孩子觉察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励孩子的学习动机。3.创设学习情境使孩子体验成功,收获快乐。4.让孩子面对实际问题,培养孩子学习动机。第二,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第三,关心孩子的学习,讲一些道理。第五,及时帮助孩子排忧解难。

总之,家长应该认识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能掉以轻心,要有足够的耐心、毅力和时间。

第三篇:家庭教育案例

爱的天平

——双胞胎家庭教育案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像我们这种双胞胎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案例背景:老大和老二是对男孩双胞胎,两人出生相差5分钟。老大因先出生5分钟,光荣的当上了哥哥。老二因晚了5分钟成为了弟弟。第一年孩子俩是由奶奶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因妈妈上班了,哥俩就分开了,哥哥在家跟奶奶一起生活,弟弟去外婆家有外婆带了一年半。弟弟从外婆家回来后,哥俩就跟奶奶、爸爸妈妈一直住在一起了,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

案例故事:老大和老二放学后都会去办公室等我一起回家。一般都是老二先到办公室。老大喜欢在教室里写一会儿作业,所以每次都会晚去办公室。老大每次只要在办公室门口出现,本来坐在椅子上的老二,就会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大。如果不让,老大就会对老二“拳脚相加”。本来我一直不知道,办公室的同事告诉我了,我才知道。我先找老二问情况,有没有这回事。老二说:“哥哥每次都叫我让他坐,不让就打我。”我本来想告诉他,不要让他,但一想这样就会引起两人的争吵甚至打架了。但一直这样下去,弟弟就会什么都让哥哥,一看见哥哥就怕他,养成了弟弟懦弱的性格。我又问问老大:“你怎么每次让弟弟让你坐?”老大回答:“他已经坐了很久了,还吃了很多东西,应该让我坐一会了。”我说:“你可以坐旁边空的座位,弟弟已经坐了,你把他赶走了,他就不能坐了。”老大就不响了。我知道,他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里是不服气的,他以为我又偏向弟弟了。

案例分析:小中见大,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老大老二的性格迥然不同,一个强势,甚至有点自私,一个有些胆小懦弱。这与平时的家庭教育有关,在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些不同,养成了孩子不一样的性格。孩子的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对父母对自己的认识,他们会带着自己的观点来评判父母,总以为父母对弟弟或对哥哥好。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对老大老二是一样对待的,可能在孩子眼里我们有差别对待,其实我们是公正公平的。一些事肯定做不了绝对公平,但我们是尽量做到公正公平。例如,吃苹果,每人一个,肯定不能保证两个苹果一样大。在以后的教育中,我们父母要特别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宽容分享的性格。

应对措施:

1、沟通的力量。多与孩子沟通,找到与孩子交流的共同语言。做朋友是需要许多共同语言的,父母们为了和孩子具有相同的语言,最好能够多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看电视。当然,更要关心孩子的心事,及时帮孩子排忧解难。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从而知道孩子需要怎样的帮助.2、爱的力量。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孩子也是有情感的,家庭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技巧是有限的,而爱是有无穷力量的。不管孩子有多么的顽劣,只要我们付出真诚的关爱,定能找到开启他心灵的钥匙。首先父母应该能够自律,能够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话里话外不能表现出对孩子的偏见,要公平处理事情。

3、榜样的力量。父母首先是孩子的榜样,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凡是要求孩子不要做得自己保证不做,努力达到一种不须说一句话就能完成教育孩子的效果,这也就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一个原因。要保证与孩子的亲情,保证与孩子的没有心理距离的状态,这是孩子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良好保证,也便于父母了解孩子,便于父母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施教。

4、故事的力量。从小要多给孩子讲故事,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作为哥哥,要做出哥哥的表率,什么事要想到弟弟,懂得任何事谦让弟弟。作为弟弟,要知道尊敬哥哥,也要礼让哥哥。像我们这样的双胞胎家庭,《孔融让梨》的故事最适合了。平时要读有关兄弟谦让分享的故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这是老母鸡也会做的事情。但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却是需要才能和广博的知识的伟大事业。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每个家长好好研究。

第四篇:家庭教育案例

父母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

陈庄镇道口小学 周晓

父母的威信是一种威望和信誉,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爱恋、信赖、尊重和肯定的态度,是一种客观的心理现象,也是家长实施教育的重要保证。家长的威信就如同家风,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这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魅力,无处不在地指引着孩子健康的成长,使孩子向着精彩出发。那么,家长们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呢?不妨看看以下的几条建议。

首先,父母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力量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作为家长,我们要走的正,行的端,光明正直,对孩子才能言传身教。在家庭中,父母的思想,见解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孩子,所以,面对一些社会现象,国家大事,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地乱发议论;对单位上、社会上的某些现象看不惯,也不要随意发牢骚,尤其是悲观的话不说,不负责任的话不说,没有根据的话不说。要说就说竞争话题,优胜劣汰;爱国家,不忘祖国培养;讲究诚信,遵守规则,增强社会责任心,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生活乐观向上,遇事不悲观失望;工作勤奋努力,不投机取巧;待人热心豁达,尊老爱幼,如此,孩子们就会从心眼里敬佩有加,同时对父母的言行予以效仿。

其次,父母要努力工作,有自己的事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掌握真实本领。没有真才实学的父母,很难让孩子真正佩服。事业不见得一定要飞黄腾达,但要让孩子看到你的努力,即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不见得非要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专长,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有其他人没有的过人之处,在工作中或家庭生活中能解决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那时孩子就会对你心生敬佩了。

再次,父母要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并在此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引导。我们要经常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掌握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及时捕捉孩子情绪上的变化,了解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对周围的人和事态度如何,在孩子遇到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才能及时地提供帮助和支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他们才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们还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家庭创造物质基础,打造一个环境优美,整洁清新的家;家庭人际关心和谐,有矛盾能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与长辈、亲友、同事建立良好的交往圈子,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在暴躁型的家庭里,从早到晚弥漫着“火药味”,埋怨、责骂、不加引导教育,极可能走上邪路;在冷淡型家庭里,谁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不大关心,在这种气氛中长大的子女,敏感、自私、冷漠;而在和谐型家庭里,家庭成员相互尊敬,彼此体贴、关心,如有矛盾,多是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这种家庭的子女,多数性格开朗,待人有礼貌,遵守法纪,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较高的自觉性,比较容易接受教育。所以我们要为孩子营造和睦团结平等的家庭氛围,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威信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一种无形的力量,它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它贯穿在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乃至一些微不足道的细小事情之中,那么就让我们家长朋友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吧!

第五篇:家庭教育案例(精选)

家庭教育案例

——让孩子当自已的老师

案例背景

此事件发生在去年秋季,孩子刚进入初一年级学习。每天放学,回到家里总是喜欢看电视,问她作业做得怎么样,她总是说,早在学校就写完了,在家里从不读书,所以,学业成绩也一般。

案例发生过程

我的孩子很聪明,但最令我头痛的是不爱读书。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我也没有找到一个好办法!

同往常一样,晚上放学后,孩子带着笑声回到家。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念头来--何不让孩子当我的老师呢?用这种方法试试,看看效果好不好。吃完饭后,忙完了家务,我坐下来让女儿当我的老师,培养她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我说:“姑娘,因为妈妈上学时语文学的不是很好,现在你来教妈妈,当妈妈的老师,行吗?”

女儿说:“不行,我又懂得不多!”

“行的,姑娘。在学校,老师教你什么,你回家就教妈妈什么,妈妈保证能学会。我的小老师,不相信你的妈妈啊?”

“那好吧,我学啥教啥,每天教你一小段。” 我高兴地说:“真是好姑娘,妈妈也会让自己做个好学生的,不会让你这位小老师失望的。”

就这样,每天我都跟女儿学半个小时的语文,虽然我学的很吃力,但看到女儿教得那么认真,而且对每篇课文都能熟读成诵,成功的喜悦于是在我的心头融化开来!

同时我还努力营造读书的家庭氛围,布置家庭的读书角,不断充实家里书架,为孩子读书提供必要条件,使她能静心读书。只要有时间我和丈夫就读读报纸,看看杂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孩子。还可经常与她在“书房”里一起读书,耐心倾听孩子的感悟、复述她认为有趣的情节和内容,交流读书体会,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这样能使孩子体验到“书房”的温暖,进而对读书产生亲切感、兴趣感和依恋感。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平时或周末有时间,我们就带孩子走进图书馆和书店。让她感受书海的浩瀚和知识的无穷。每个星期或每两个星期带孩子去图书馆选择借阅一些适合孩子看的书籍,以增加阅读量,扩大她的知识面。并定期带孩子去书店让她选购一些喜欢的书。但购买时,我们会给孩子挑选的部分自主权,以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渐渐地孩子爱上了读书,也有了一些阅读能力,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他的目标。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带给他的是一份惊喜,同时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一学期下来,孩子终于养成了一回家就读书的好习惯,而且每门功课成绩都为优秀,写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一家人都非常开心。

我想 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是不稳定的,也是不能持久的。其实养成学习的习惯很简单,主要有四条: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认真预习,认真复习。其中读书习惯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大量的研究表明:阅读能力是人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而且在中小学阶段培养阅读能力尤其重要。我在生活中重视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大胆尝试,让孩子做自己的老师,从而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理和强大的内趋力,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这种方法和策略符合孩子的心理,值得大家借鉴。不过,运用这样的方法不能凭一时心血来潮,要坚持一段时间,才有效果。

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案例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