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有效教学的理论方法、技能与应用》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方法、技能与应用》学习心得
广德县景贤中学政史地教研组
廖俊
2017.6
2016-2017学年度我认真阅读了严先元老师编著的《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方法、技能与应用》一书,在书中我学习到很多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也了解到几种有效教学模式和较大影响的有效教学案例,受益匪浅。以下是我感悟和反思,现小结心得如下:
一、要真正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实现学科智力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时,要加强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每个教师说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教学构思,谈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经验,集体确定每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商量确定某个课时教学案例,并制定出课时学案,以供全年级学生共同使用,实行教学资源共享。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材料,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然后系统地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年轻教师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有经验的教师要热心帮助年轻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让教学少走弯路,提高全组教师的备课效率。
二、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改提倡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设备,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多媒体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是标志之一。媒体的出现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学习,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它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
三、要全面建激励性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课堂评价有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而在以往的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是教师评价,压抑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体现,所以在还课堂给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还评价权给学生,他们更了解课堂评价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学生的学习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及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升学习中成就感。
四、要关注教学感悟反思,在反思中促进有效教学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首先要反思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达到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生动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用充满个性的教学风格去引导学生在参与讨论、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形成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丰富知识素养。其次要反思教学态度,当今的教育已不再欢迎师道尊严,而是建立一种师生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实践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教学投入是否充分,教学热情是否饱满,教学工作是否负责,教学准备是否得当等等。只有时刻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对待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体现“教学相长”、“教育民主,关爱学生”的原则。再次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过程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诸如备课、组织教学、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知识检测等实施全面的自我调控,抓住局部,优化整体,注重教法,努力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教、精心测试、精心批改、精心点评、来不得半点的疏忽与马虎。最后要反思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促进有效教学而创设的特定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尤为重要,能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践证明创设充满新奇、富有情趣、极具思考的探索情境,能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心理倾向,增强有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五、要全力提高学科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从有效推动和促进中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以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个性品质得到和谐发展的、德育智育潜能得到有效激发的符合素质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课堂教学实践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发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达到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我们只有学会自主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创新,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有效教学能力,才能使教育质量得到持续发展,才能察实现我们要追求“时间+策略=高效”的有效教学。
第二篇:庭审的技能与方法
庭审的技能与方法---陈晓明
发布时间:2011-11-08 01:54:23 稿件来源:本院内网
作者:陈晓明 次数
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
根据我院2011法官司法技能培训方案的安排,我负责庭审技能方面的课程。坦白讲,我参加工作以来绝大部间在综合部门工作,开庭的机会不多,在座很多法官都是我的老师,今天讲庭审技能,可谓班门弄斧。唯一有点优是,讲课前审管办牵头组织了一次全院性的庭审观摩,我自己也旁听了十多个庭审,汇总了这次观摩活动所发现的,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今天就把这些问题和思考向大家做个汇报,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讲得不好的地方,请大评指正。我讲的题目是《庭审的技能与方法》,分两部分讲。第一部分:庭审的现状
这次庭审观摩,从16位评委反馈的信息来看,绝大部分庭审程序合法、完备、准确,切实保障了当事人诉讼权利现和案件事实的查清,为案件的公正高效处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刑庭的毛月红法官得到所有观摩庭的最高分96.5分愧是经历过特大黑社会犯罪案件的考验,4名评委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法官的平均分90.1分,共有17名法官的得于平均分。中层副职以上的法官的庭审平均得分为90.7分,高于一般审判人员的平均得分,说明我们中层干部在庭驭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男法官的平均分为89.5分,女法官的平均分为91.6分。这也说明了我院的女法官确实帼不让须眉,撑起了法院的半边天。这次培训课后,审管办准备将庭审观摩的报告向全院通报,也会向各部门、每官反馈情况,因此成绩就不讲了,下面我结合本次观摩,主要讲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家都意识到了,改正应不成为问题。
一、庭审作风问题
本次庭审观摩分庭审作风、庭审程序、庭审驾驭能力三大考评模块。这三大模块中,庭审作风部分得分最高,说明法官的庭审作风还是过硬的。但也存在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在这里提出来:一是中立形象的保持问题。个别法官开庭时在着对一方当事人语气亲和,对另一方当事语气较严厉。这一点我想法官本人应该是无意的,自己可能也没有意识到当事人一般对法官的态度都会比较敏感,即便我们是无意间流露,当事人也会认为法官是在偏袒另一方,引起不必误解和矛盾,因此还是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二是开庭时间的保障问题。本次庭审观摩,没有法官迟到的现象发生,因为当事人、公诉人或者押送刑事被告人迟到导致不能准时开庭的有14件,占观摩庭审的38.9%。尤其是等待押犯如期开庭的情况较突出,这点我觉得刑庭和法警队可以进一步协调好,确实押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法官在排定时间时可以适当推迟,为押犯预留较充分的时间。另外,因故不能如期开庭的,法官开庭时应该有个简要的说明,引起当事人不必要的猜疑。三是坐姿和着装问题。本次庭审法官、书记员的着装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个别庭审专审员的便装显得过于随意。个别法官坐姿不端,形象欠佳,影响庭审的严肃性。
二、庭审程序问题
一是法官入庭问题。法官入庭后,应该先宣布全体人员“请坐”后,再由书记员“请示开庭”,但相当部分观摩庭都是员先请示开庭后,法官再宣布“请坐”。还有部分庭审是由书记员替代法官宣布“请坐”。程序上存在小瑕疵。这种情况现在初任法官的庭审较多。二是法槌使用问题。部分法官在开庭或闭庭时使用法槌时机不当,庭审中又存在应当使槌而不用,或者敲击时力量不够,欠缺严肃性。关于法槌的使用,最高院有明确的使用规则,三种应当使用法槌的,三种可以使用法槌的情形,对使用时机也有明确规定,大家可以把规则记下来,按照规则正确使用。三是权利告题。有几个庭审因为被告缺席,只能缺席审理,但有的法官未告知缺席审理的原因及适用的法条。也有的庭审原告,法官未对迟到者进行训诫和告知其他人员延迟开庭的原因。个别庭审的法官未征求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或者没申请回避的法定事由作进一步的释明,使当事人无法正确行使这一权利。如果庭审中没有告知申请回避的权利,事事人提出合法的回避事由,案件的审理程序明显违法,可能导致再审情况发生,因此应引起重视。四是休庭的问题件进入调解阶段,个别法官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法,但没有明确宣布休庭,直接让一方当事人离开审判法庭。调解方当事人重新回到原被告席上,也没有宣布继续开庭就直接进入庭审。给人感觉庭审很随意,缺乏严肃性。五是程换问题。有的法官不能合理的进行程序转换,在辩论阶段对当事人有新的事实主张的,未恢复法庭调查程序,致使辩论与法庭调查混同。这一问题在初任法官的庭审中比较突出,反映了部分年轻法官对庭审的程序掌握还不熟练。证人出庭的问题。这次庭审观摩只有一个庭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感觉主审法官的庭前准备工作还是没做细,人出庭作证的程序不熟悉。书记员未能在庭前核对证人的信息,致使证人出庭时核对信息占用较长时间。另外,法未询问证人出庭的原因及证明目的之前,就允许当事人向证人发问,致使诱导证人倾向明显。
三、驾驭庭审问题
在审判作风、庭审程序和驾驭庭审三大考评模块中,如果说审判作风、庭审程序对法官来说属于刚性的要求,那么庭审方面就是柔性的要求,也是法官个人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在庭审中的综合体现。从本次观摩情况看审驾驭模块的得分率为90.5%,低于其他两大模块,该模块项下的“总结争点(79.2%)”、“质证认证(81.4%)”也是所有庭审考评项目中得分最低的两项,说明法官驾驭庭审的能力仍有待提高。主要问题:一是语言表达问题。部分声音太小,语速过快,不能有效传达信息。部分法官不能使用粤语,致使庭审沟通困难,影响了庭审的效率和效果音太小在刑庭的女法官里比较明显,与我们刑事庭审的格调不相适应。也有几个庭审,可能是因为旁听的缘故,法点紧张,语速很快,像是在背台词,当事人听得不大清楚,反应不过来,反而拖慢了庭审节奏。二是争点概括问题面已经说了,“争点总结”在所有庭审观摩指标中得分率最低,仅为79.2%。争议焦点总结得不具体,不到位,甚至没结,是评委一致的感觉。绝大部分的庭审都将争议焦点简单总结为“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等等。争议焦点总结得否到位,对后面的庭审很关键,可以说是主线,接下来的举证、质证直至辩论阶段,都是围绕争议焦点来进行,因重要。争点总结得不好,跟庭前准备不足、被告庭前没有书面答辩等因素有关,也与法官自身的思辨能力有关。三审调查方面的问题。在法庭调查方面有的法官没有积极引导当事人双方互相发问和就关键问题向当事人发问。有的没有就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质证。有的法官没有向当事人开示证据原件。有的法官对案件事实不能依据法律要件的要求进行查明,整个法庭调查思路不清晰。本次庭审观摩,没有一名法官在“法庭调查”方面得满分,该项得分为82.9%,说明大部分法官在查明事实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查明事实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质证认证方面的问题分庭审举证逻辑思路不清晰,不能按照待证实的逻辑或者法定证据类型顺序进行举证质证,任由当事人毫无逻辑顺举证,举证欠缺规范性。大部分法官对证据不进行认证,即使认证,说理方面也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事人对的公信力。五是法庭辩论方面的问题。有的法官未对争议焦点进行总结归纳或者归纳不准确,致使法庭辩论处于无态。有的法官未对法庭辩论进行较好的引导,致使法庭辩论多重复诉辩意见或者质证意见,辩论效果不佳。有的法了照顾书记员记录,不断复述,未集中精力听取当事人陈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事人陈述辩论的权利。整体来看分法庭辩论欠缺正确引导、流于形式、效率效果不佳。六是庭审节奏控制不当。部分庭审节奏太快,草草结束,既案件事实的查明,也影响当事人对法庭的信任。部分庭审节奏缓慢,往往围绕一个证据或观点反复纠缠,浪费司法。七是诉讼引导和释明较为消极。大部分法官诉讼引导与释明合法适度,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法官缺乏引导意识,消动,不启动释明权或者释明错误,对于当事人不明晰的问题缺乏必要的引导解释。八是调解阶段方面的问题。虽然民商事案件都置入调解程序,但是仍然存在不少法官未告知调解规则,调解消极被动,流于形式,效果不佳。九是情况的应对问题。这次观摩的庭审都是法官自报的,案情一般都比较简单,大部分庭审较顺利。但也有一些庭审出突发情况,感觉法官应对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如民一庭的一个庭审,被告迟到,庭审准时开,法官也宣告案件审理。15分钟后,被告出现,法官在处理上就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原告已经举了一半证据,被告直接入座进行质证有补充答辩,也没有对庭审程序作相应的修正。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我在第二部分再讲。还有一个行政案件的庭审被告诉讼能力都极其低下,尤其是原告,整个庭审一个多小时一直神经质地整理台面的诉讼材料,估计法官说什么没有听到。法官虽然做了大量的引导工作,但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将原告的精神集中到庭审中来,处理上仍有欠缺果不佳。
第二部分:应然的庭审
应然的庭审,这种提法可能不恰当,因为庭审程序除了诉讼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所做的刚性规定以外,柔性的部分于法官驾驭能力的发挥,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因此,我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给出一个答案,供大家参考。按照理解,庭审是整个案件审理过程的核心,从法官宣布“现在开庭”起,所有的法律关系和争诉焦点都在此展开,最终在官的指导和裁判下走向定纷止争的结局。因此,应然的庭审,应该能够达到三个预期的效果:第一是查明案件事实是庭审的根本任务。第二是让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行使。在整个纠纷的调处过程中,庭审可以说是当事人唯够充分表达诉求和意愿的舞台。如果法律赋予的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行使,那么庭审就是失败的。第三是体现司法立和树立司法的权威。庭审的过程是法官直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过程,法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司的行使,当事人通过庭审,对司法的感知也是最直接的。那么,要达到以上三个效果,庭审除了程序合法,还必须技巧和方法。下面我就庭审的技巧和方法谈一些自己看法。、做足庭前准备 对法官而言,庭前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最初的审判思路,理清思路,对当事人主体、法律关系和争议事实等情况做了解,并依此开始安排庭审计划。因此,庭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不用多说。2009年我院制定整改方案时,就规定了开庭前要阅卷,案情比较复杂的案件要制定庭审提纲,但从案件评查情况来看,这项规定落实情况并不好。这次庭摩,也暴露出部分庭审庭前准备不足的问题,法官在驾驭庭审的过程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致使思路不清,庭审冗长率低下。因此,庭审前法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阅卷审查。通过最初的阅卷了解掌握案件争议的实质问题,列出主题,让自己对案件有基本的认识,为如何进一步开展审判工作做一个初步规划。在阅卷过程中,法官应当宏观地把件动向,重点审查好五方面问题。一是审查基本的法律关系。重点要弄清立案案由与争诉事实是否一致,确定双方的法律关系及其影响。我们在评查法律文书中就发现,今年4月新案由实施后,有些案件的案由已经改变,但立案决还是沿用原来案由。如果庭前仔细审查,这样的差错可以避免。二是审查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大家都知道诉讼主错的后果。上周审管办刚收到一件申请再审案,就是由于原告告错了被告,而法官在审查中疏忽,直到案件判决生才知道主体有错,这件案件最终也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来纠正。三是审查案件的主管、管辖和庭室审理范围。避属于法院主管或我院无管辖权的案件进入庭审,也避免案件在各庭室之间的移送,影响审理进度。有的案件也会因室审理范围出错而导致诉讼程序错误。四是审查起诉答辩内容。说到这一点,我有一个建议,现在很多案件被告都书面答辩,等开庭再口头答辩,这就造成开庭时法官和原告根本不知道被告对起诉是什么态度,有何抗辩理由,也在庭前对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有所把握。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里明确规定,被告应当在答辩满前提交书面答辩。建议我们法官在送达起诉书时,提示被告按规定提交书面答辩状。通过审查诉辩内容,庭前初纳案件争议焦点。五是审查证明事实的证据。包括证明起诉基础权利的证据是否提供;是否需要指导当事人补充证据否需要庭前调查的证据;证人证言的审查核实及是否需要通知证人出庭;有否需要当庭播放的视听资料并准备好播备等。上次列席陈院跟刑庭座谈时,有法官提到,因为审判法庭无法播放录音录像资料,致使案件的事实无法查清告不认罪,庭审工作被动。我觉得,如果庭前审查仔细,再怎样想办法也要确保能够当庭将录音录像资料播放,因竟关乎案件事实的查明。
二、做好证据交换
之所以要在这里提证据交换,是因为在这次庭审观摩中,有部分庭审出现了一方当事人在庭审中才提出庭后补充证问题。对当事人的要求,法官基本上都允许,限期庭后三天内提交。法官的处理方法没错,但当事人一旦补充提供,那么案件免不了要二次开庭,影响审判效率。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庭前证据交换来解决。我院由于案多人少的矛突出,现在一般的民商案件都没有进行证据交换。我觉得应因案而异,案情比较复杂,证据较多的案件,最好还是织庭前证据交换,确保庭审的顺利进行。证据交换工作如果法官确实忙不过来,可以交由法官助理来完成。
三、法庭调查的驾驭
法庭调查是庭审的重点,是法官查清案件事实的重要一环。法官在法庭调查阶段最重要的能力概括起来就是怎么审么听、怎么问。怎么审就是法官如何指挥法庭调查有条不紊的进行;怎么听是指法官既要保证耐心倾听案情,又要重复听或听无关紧要的内容浪费开庭时间;怎么问就是指法官在动态的庭审中,应把握时机询问关键事实。法庭调查具体要做好七步骤:第一步,应当由原告陈述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对诉讼能力较低的当事人积极引导其将诉请具体化、明确化。对被告及第三人确已庭前收到诉状且不要求当庭陈述诉请的,可以简单陈述诉请实和理由,或者略去此环节。这点观摩的庭审基本上都这样操作。第二步,由被告陈述答辩意见,原告可就被告答行补充陈述,第三人根据其诉讼地位陈述意见。法官要注意积极引导当事人答辩有的放矢,杜绝笼统空泛。还应当正确处理确属反诉性质的答辩。第三步,要归纳争议焦点,并宣布法庭调查的重点。争议焦点实际上就是双方当事分歧的事实。我认为法庭调查阶段的争议焦点以争议事实为主,而辩论阶段的争议焦点是更高层次的焦点,涉及一律适用的问题。因此调查阶段的争点宜具体些。可以根据法律构成要件或者法律行为待证事实归纳案件的事实焦点如离婚案件中将争议焦点一概归纳为“原被告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显然过于笼统。如果一方提出对方有第三者,而对方认这一事实,则是否有第三者就应该是争点之一,以便于双方举证。归纳了争议焦点后要征求当事人意见。要随着的深入进行二次争议焦点的归纳。第四步,举证、质证、认证。应当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依次举证,对诉讼能低的当事人要做好引导和释明。根据具体案情,既可根据待证事实的事理逻辑进行举证,也可根据诉讼法规定的法据类型的顺序进行举证。可以采取一证一质的方式进行,也可采用一组证据一质证的方式进行。在证据较多时,要避免全部证据举证完毕后质证。当事人无争议的证据或者能够当庭认证的证据应当当庭认证,认证说理应当详细准确据应当核实有关原件。应当妥当处理超过举证期限的证据,要充分考虑新证据以及举证必要性的因素,从宽审查,查清事实。这也契合“案结事了”理念。第五步,当事人就案件的相关问题相互发问。当事人相互发问是对其诉讼权保障,不应遗漏这一程序,但要积极引导发问围绕法庭调查的重点展开,避免变成谩骂和攻击。第六步,就遗漏的问题向当事人发问。法庭应当对当事人陈述和举证过程中遗漏的事实问题向当事人发问,发问应当采用交叉询问的,当事人对重要事实拒绝回答或者回答模糊的,应当及时追问,彻底查清。追问后拒绝回答的可视情况向其解释清果。第七步,强化当庭认证。对当事人无争议的证据,应当当庭认证。对有争议的证据,能够当庭认证的应当当庭,不能当庭认证的,应当在判决书中充分认证说理。
四、法庭辩论的驾驭
法庭辩论是庭审又一阶段的开始。法官在法庭辩论中以倾听为主,适当主持和引导。对有律师参加的庭审辩论一般表意见,对于法律素质低下的当事人进行辩论,则加以控制。这一阶段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宣布辩论规则于双方当事人法律素质不一,庭审诉讼技巧能力不同,思辩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有别,因此法官在辩论阶段要把衡原则,首先确定辩论规则,让当事人有章可循,也为进一步控制辩论的发展打好基础。第二,确定辩论焦点。为论能够紧扣争议焦点,法官会在辩论时扼要地概括争议的焦点,告知双方当事人先按法庭确认的焦点问题展开辩论然,法官也不能完全武断地要求当事人只围绕自己确定的焦点辩论,可以告诉当事人还可以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问表辩论意见。第三,控制辩论节奏。辩论过程中,对一些内容需要进行控制。当事人发表人身攻击的语言时,应当制止;当事人重复事实的陈述甚至和起诉意见、答辩意见重复,要加以提示;当事人在辩论中跑题,陈述与案件无事实,须打断其陈述,让其言归正题;当事人陈述内容空洞,哗众取宠,观点模糊,要适当提示;当事人长篇大论至占用大量时间陈述一些法理,可以限定其发言时间。这几种情况,辩论时法官就应当告知,在辩论过程中,如当出现这种情况,及时提示。为了控制庭审时间,法官可以提前对辩论时间和次数进行规定。
五、突发事件的应对
1、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法官要做好当事人当庭申请回避的准备,把握好申请回避的程序和回避的理由,从对和答复当事人,在其申请回避时,就要考虑如果驳回回避申请,怎么处理好申请回避当事人的工作,重新赢得当的信任。
2、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判: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法院进行审判活动,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审判制度,做到公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当事人会在开庭前或开庭时提出不公开审理的申请,也可能对某项证据认为涉及秘密等,而提出不公开审理。对申请不公开审理或依法应当不公开审理的,法官应当及时作出处理。
3、违反法庭规则的处理:审判中违反法庭规则的事情时有发生,有当事人或旁听人员不清楚法庭的庭审规则而无违反该规则,也有人故意扰乱审判秩序,置法庭规则于不顾,严重干扰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对违反法庭规则的处理官应当认真对待,处理时要掌握好尺度,不能不处理,也不能处理过度,激化矛盾。根据审判经验,我们将违反法则的情况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轻微违反规则的情况,如未经法庭允许的录音、录像,庭审中未经允许在法庭内走动现这类情况,法官应当予以提示和制止,甚至可以口头警告、批评训诫。第二类是一般性违反规则的情况,如打断程序发言提问,当事人在法庭劝阻后仍然发表侮辱性语言,喧哗吵闹干扰庭审,对于这类情况,法官可以罚款、拘留三类是严重违反规则的情况,如出现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情况此,法官必须严肃处理,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可予以罚款、拘留。
4、临时提出新的诉讼请求:庭审中会遇到当事人临时提出新的请求,使庭审不能够按法官原定的思路正常进行。工作程序的中断,难免会给诉讼增加难度,但当事人在诉讼中基于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而作出的决定,应当在程序以充分保护。对新增加诉讼请求的提出,法官不能一概准许,而要区别对待,仔细审查,合理的予以支持,不合理以驳回。审查的重点是:1)增加的诉讼请求是否可以与本案合并审理;2)新增的诉讼请求是否符合形式要求,有申请;3)新增的诉讼请求是否明确,如是否内容表达不清,不具有裁判性;4)新增的诉讼请求是否有财产内容,收取诉讼费。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涉及到原告增加诉讼请求的答辩问题。如果原告增加诉讼请求只是数额上的适当增加有改变事实和理由,法官可以不必征求被告是否需要重新答辩,避免再次排期开庭,影响审判效率。
5、开庭时提出延期举证或提交新证据:法官进行限期举证和庭前交换证据后,当事人仍然可能开庭时提出延期举提交新证据。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会进行庭前证据交换和限期举证。一些案件法官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答过后直接开庭。此时,当事人可能会基于案情的变化或一些其他原因而提出延期举证或提交新证据。开庭时,当事出上述请求,法官应当先停止案件的继续审理,针对当事人的请求做出答复。对于提出延期举证,法官经审查查明当事人恶意拖延诉讼的,应当准许,并指定举证期限。对于提交新证据,法官应当审查其是否属于新证据的范围,该范围,则允许其在庭审中出示。(观摩中,法官处理很妥当)
6、未到庭与退庭的处理:开庭时经常会有当事人不到庭的情况,法官一般都会对原告按自动撤诉处理,被告不到席审判。但这样处理有时会过于草率,因为法官在没有查明原、被告不到庭的真实理由时,有可能导致当事人诉讼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所以在开庭时,一方当事人没有到庭,应当尽快电话与当事人联系,询问其原因,如果其没有理由,法官则可宣布按自动撤诉或缺席进行审理。如果能够提出合理理由或联系不上的,可宣布待查明后再定。原对于没有送达传票,而口头通知的不宜按缺席处理。当事人在开庭时,会有因为某些原因而中途退庭的情况,对中庭的当事人,法官应当及时告知其退庭的后果,如其坚持退庭,则依法作出自动撤诉或缺席审判的处理。
六、庭审的综合控制
1、及时、准确概括庭审要点。法官在整个庭审过程中,需要具备迅速提炼主要事实和焦点问题的能力,通过把握争议,概括事实和焦点,引导当事人思路清晰地展开诉辩。这种能力可以说贯穿庭审的全过程,包括:其一,对当陈述事实的概括。当事人陈述阶段陈述的事实,若双方均无争议,法官要概括后作为裁判查明事实部分。其二,对人诉辩焦点的概括。当事人宣读了起诉书、答辩状后,会有不一致的地方,对此法官可以进行概括,让双方当事人下一步诉讼活动的重点问题,引导当事人把注意力放在重点争议内容上。其三,对当事人纠缠问题的概括。当事人在法庭上各执一词,纠缠于一些细节问题,作为法官,应对焦点事实进行概括,并指出一些当事人纠缠的细节问题知当事人并非审理的重点,以便于当事人围绕焦点诉讼。其四,对当事人举证证明目的的概括。庭审中当事人虽然,但常常不能有效表达其证明目的,仅是罗列证据,这就需要法官引导当事人说明,并概括其证明目的,让举证当认可,并让对方当事人质证。其五,对法庭辩论焦点的概括。法庭辩论常常变为当事人长篇大论、重复质证、相互的场合,这需要法官在辩论前对辩论的焦点进行概括。其六,对调解重点的概括。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常常是讨价,反复进行,法官要对调解的重点内容及时概括引导,即使固定调解成果。
2、在庭审中冷静决断。法官在庭审中要有遇事冷静,荣辱不惊的品格。在法庭上要避免三种不克制、不冷静的倾向一种是受当事人情绪的影响,以语言或行为表示出对当事人同情。第二种是被当事人激怒,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行为体现出与当事人的对立。第三种就是法官对当事人的行为和案件作过多的评判,或者参与到诉讼中与当事人,不断发表自己的观点,教育当事人。这三种倾向都是违背法官中立的职业要求的。上次审管办接到一件投诉案件诉理由就是法官庭审后把他留下,老劝说他撤诉,说了很多理由。当事人认为法官是在偏袒对方。事实上,我们的就是犯了上面第三种倾向。决断,事实上就是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决断时,特别要做到:依法。处置突发事件其是对当事人采取拘留、罚款等措施,法律依据一定要充分。慎重。庭审中的决断,是法官审判权的体现,也是树官的权威,任何判断和决定一旦作出,就难以改变,因此要慎之又慎。稳妥。根据所决断事件的可能性发展、具体、处置手段引发的后果,全面考虑预测,使决断更稳妥。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时间最为重要,一旦时过境迁,法但不能再作出处理,也会被认为能力低下。适当。就是处置要合情合理,让当事人信服。
3、体现法官的形象与权威。法官的权威要靠法官的气质、言行、诚信来树立,只有将权威树立起来,才能够赢得人的尊重,驾驭好庭审。法官树立良好形象,确立审判权威,可从几个环节入手。其一,培养法官气质。就是要从成为法官变成潜意识里自己就是法官,就是法庭的驾驭者,把自己和庭审融为一体。其二,遵守司法礼仪。其实就装要整洁,保持端庄形象。其三,注意倾听的姿态。在庭审中,当事人对法官最热切的期盼就是能够倾听他的陈述官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其四是庭审语言得体。要准确规范,语速沉稳,声音洪亮。其五,庭严的氛围。要学会借机造势,呈现出法庭的庄严、神圣的气氛。
就讲这么多,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写字技能与写字教学
写字技能与写字教学
识字与写字教学评价对于改进识字、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中基础的基础。在教学中通过趣味识字、写字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潜能,从而发展其良好个性,提高其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评价这些教学目标的依据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只有这三个维度的结合,才能使师生双方把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的发挥,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遵循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识字、写字目标安排见下表 年级
要求认识的字
要求会写的字
识字能力 一、二 1600----1800
800---1000 学习独立识字 三、四
2500
2000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五、六
3000
2500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各学段的识字、写字要求是每个学生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应按照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有阶段,按步骤的实施,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将学生困在固有的知识水平之内。我们倡导教师因材施教,鼓励突破,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写字教学要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只要抓住学生心理的脉搏,多方面引导,就会使学生产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发展。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可以用小故事、小笑话的方法,也可以用分组玩字词卡,找朋友等游戏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
要经常指导学生把学过的字进行整理,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一方面防止遗忘,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同类生字打基础,提高识字、写字能力。汉字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在识字上,如形声字的规律;写字,如提手旁、木字旁、三点水等基本上所占位置及写法都差不多,要经常帮助学生整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不能把识字数量的多少当作识字教学的全部目的,也不能当作衡量一种识字方法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识字教学的过程不是为了教学生识了字就算完成任务,学生能否自己独立识字才是关键,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二、学以致用
在学生学好课本的同时,教师应重视拓宽学生视野,注意利用课外资源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且学以致用。如认识了一点字的一年级学生关注身边的“语文”,在招牌、广告、宣传标语、商标、布告、电影、电视、电脑中主动识字,在校园文化中吸取营养,从自家门牌上学写自己的“住址”,学习认写家长姓名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名称等。第二、三学段,学生已有相当的识字基础,应指导多看课外书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给旅游景点写解说词,收集记录当地民间故事,书写名人生平及事迹介绍、校史等,也可自办小报,给报刊杂志社投稿、纠正不规范的社会用字等,把识字当成一种乐趣,一种生活之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学得活,记得牢,用得当。
三、学生识字能力的评价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识字兴趣和习惯,对低年级学生尤其要采用适合儿童的评价方式,用积极的评价,而不是消极的评价,激励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好的识字教学形式以识字为重点,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字词与事物之间的这样和那样的联系,从而对字词所指代的事物展开深层次的认识活动,在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变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记为有情有趣的看,有滋有味的想,有感有触的实践,有声有色的渲染,变浅层次的识字活动为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识字活动成为极快乐极有趣的事,很多学生的识字都是由乐趣转化为习惯,进而让主动识字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和自觉行动的。这种可贵的识字兴趣和良好的识字习惯,足以支撑他们在识字的征途中不断进取,劈荆斩棘,获得极大的成功和愉悦,终身受益。评价学生识字能力,就是对学生的识字水平多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属于定量评价范畴。通过识字能力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某一阶段内某位学生的识字水平,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实验教材对学生识字的要求分为会写、会认两种,针对这不同的要求,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识字能力的评价。
1.从形、音、义的结合上评价识字能力
这主要是针对新课程教材中要求达到会写程度汉字的评价方法。《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这说明,形音义结合是检测识字能力的最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对汉字形音义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才算真正识字。测评学生识字能力的高低就要以形音义的结合上入手。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听说读写运用。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它形、音、义三个因素本身,尤其字形内部结构关系,还要建立形、音、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评价识字能力也必须从形、音、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评价识字,就要抓认清字形这个关键。考查测试学生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听写。让学生听写学过的生字,注重每个字共几笔,第几笔是什么。
如:①“圆圈”的“圈”共几笔,第九笔是什么笔画?“风雨”的“雨”最后一笔是什么笔画?
还可以给学生语言环境。注上音填空,或辨别形近字。如:②按拼音给下列语句填空:
zhen rù
A.我班的()()同学加()了少先队。
shù hé huǒ yòu
B.()木()苗()边()把 如:③辨析形近字(说清区别即可)士──土 上──下 大──天 左──右 右──石 木──禾
检测这些题目,比较简便易行,可以即时巩固已学生字,并随时掌握学生在某一阶段内的识字情况。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考察运用能力
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加之一、二年级识字采用多认少写的原则,对要求会写的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况,而对其余只求会认的字便不能操作了。而一旦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学生可联系上下文去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汉字的实际运用,充分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规律。
如:以“商场”一词为例,农村孩子对“商场”一词的概念不是很清楚,通过“商场里东西真多。”“在商场买东西真方便。”这样一个语言环境,他们就基本了解“商场”的意思。通过一定的反复后,对这两个字的掌握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在考察时如带上这个语言环境“我在商场里买了许多文具。”要学生认读“商场”一词,学生会比较容易认出。
改换汉字出现的语言环境来检测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这是识字教学评价最基本的方法。识字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识字,并不在让学生仅能认识出现在固定的某篇课文中的字,而必须使学生做到当这个字出现在别的语言环境也能正确认读,基本了解意义。进而能独立运用,因而我们把每一单元的字编成儿歌、故事,让学生认读。在儿歌、故事的阅读中,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
如:《下雪了》一文共有雪、飘、空、窗、花、手、见等10个生字,课堂上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并初步掌握后,结合课文内容编写成一首短小的儿歌:
小雪花,小雪花,飘在空中像朵花; 小雪花,小雪花,飘在窗上变窗花; 小雪花,小雪花,飘在手上不见了。
儿歌将生字的语言环境改换了,能很好的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识字评价的有效方法,也更是汉字学习的有效途径。正是在这反复多次地接触过程中,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记忆模块,经过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认识汉字。
当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评价识字能力的形式还有很多,比较简便可行的方法是出一系列有生活气息、富有儿童情趣的语句,组成试题,让学生认读、试做。如: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想想正确的应该是怎样的。
A.放学了,我向老师说“在见”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B.今天,教师表扬我的做业作得有进步。()()C.星期天,我们一起去工圆玩。()()
四、关于写字教学的评价
为使学生写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联系学生的写字实际,对学生比较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在评价中,教师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比较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视力。《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低年级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由此可见,我们对学生写字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关注学生是否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上,更应该培养所有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特意找来一些儿歌帮忙。如“身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腿不动。”“好字好姿势,一寸一尺加一拳。”这些儿歌好记、形象,很容易就让学生了解了正确的写字姿势。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1.写字重方法指导,评价重态度与习惯。
教师充分运用一套通俗易懂、简便易学、琅琅上口的“写字十二诀”来展开,为写字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教学“三”字的时候,要求学生观察第一笔“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学“部分”的“部”字时,右半部分的“阝”起笔时要参照左半部分的第二笔“横”的位置,这样借笔定位,确定字的结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把字写端正。当这个学生“三”字写得好,老师及时补上一句,“你的观察很认真,借笔定位记得牢。”在“写字十二诀”中“主笔突出、字无双捺、笔画串门”,则告诉孩子写汉字时要仔细观察笔画的变化,笔画间的相互照应关系,老师一句“写字需要互相关照,生活中互相关照会使你赢得更多朋友”。学生饶有兴趣地牢牢记住了这通俗易懂而又生动活泼的“写字十二诀”,也在写字中获得了快乐。如:课题组教师在讲课时“上不顶天、下不立地,两边不打扰邻居”的定位法,“撇捺双臂不落地”、“字是黑狗越描越丑”等精彩生动、富有情趣的评价语言给听课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对学生正确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对于学生的写字成果,教师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即写字态度,写字习惯,写字效果。有采取画五角星的,有盖三朵红花的,还有给几张笑脸的。
2.评价形式多样,学生写字兴趣俱增。
(一)星级制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形象直观,因此,在作业批改中,我们可以慷慨的送上一颗颗鲜红的五角星,以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写字不够工整,也可以得到一颗星;学生字迹不太工整,但准确时可以得到两颗星;当学生不但字迹工整而且准确时,就可以得到三颗星了。
在日常写字评价中,得星不是优等生的特权,要对后进生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错了不要紧,要给机会改正,只要写得清楚漂亮,也可以得到三颗星。
(二)替代制
教师在批改学生写字作业时,通常是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打叉。其实,教师在批改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后,不是非用叉不可,也可以用其他的符号来代替。如:发现学生写字错误或十分不工整时,教师可以在出现问题的位置上画一张“哭脸”以示对该生作业的不满意。相反,一张“笑脸”以示对写字情况的满意。
(三)宣扬制
星级制、替代制是学生与教师的个别对话,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全班性的表扬,通过合理的竞争,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在每一次批改作业后,应该在班里大张旗鼓地进行点名表扬。如:某某同学一直很努力,得了几颗星;某某同学有很大的进步,得了几颗星。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周末评出优胜组。这样,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就更加自觉认真了。
(四)加分制
对学生评价标准应该多样化,以学生各自的起点为参照,尤其是写字,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比如:一个平时写字基础较差的学生,最近认真写了,尽管还不如一些同学写得好,但也应该选取他进步较大的作业给他个“优”或加个红五星。再如:评分制度上打破传统的百分制,在学生有较大突破时可以加分,甚至超过一百分。
(五)开放制
开放的识字、写字评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交流、多方参与的平台,参与的有老师、同学、家长和学生自己。形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己、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一类似谈论性、研究性双向互动的评价活动。
(六)鼓励制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识字、写字评价,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学生得到鼓励。鼓励的形式有口头表扬、书面表扬、作业展览、优秀作品、成果编集等。
五、识字与写字评价的注意事项
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静态的、功利性的评价观,树立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观,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但是,新课程理念对评价的重视刺激了一些教师过分重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其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评价专用时间过多
有的教师在每节课中除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外,还特意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或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专门的评价活动,过分追求评价参与的面广、评价内容的面面俱到、评价方式的齐全,从而导致因占用时间过多而冲击知识教学,或者导致环节过渡的不自然,给学生一种“硬插”的突兀感,这将会得不偿失。我们应寻求评价与知识的事例点,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这种评价将会是潜移默化的。
(二)评价专用语言过多
教师专用口头语言评价次数愈多,对知识进程的影响就愈大,学生的单调乏味感愈强。
吴刚平博士认为“教育不应是一种技巧和方法,否则它可能丢掉教育的灵魂。教育应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生——”评价应给学生一种真实地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我们认为,教师要让学生做“真人”,首先自己做“真人”。所以。在识字写字评价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概括性评价向有针对性地科学评价转换
教师要满怀真情的对待学生、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才会真正感动学生。我们语文课堂评价大多停留在一种概括性评价上。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对学生的发言不做出准确判断,一律说好;一是学生表现出色,老师评价的语言或形式单一,常用“太好了”“真不错”评价学生,或者让大家一起拍着手说:“棒、棒、你真棒!”开始,孩子们还感到新鲜,时间一长,这种评价就成了一种形式,一种机械运动。
评价不但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对一个个有不同发展需求与特点的孩子,面对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每一天的新变化,我们的评价不应该再是一个标准、一种形式,而是要具体化,有针对性。
例如:针对平常留心生活中的字而识字多的学生,老师就会给他这样的即时评价:“你是个有心的孩子,希望你能继续在生活中识字。”“这段时间你的字比以前有进步,老师真高兴。”力求评价有针对性,说到学生的心里。
2、从单一化评价主体向多元化评价主体转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评价,进而学会自我反思,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尝试在语文课教学中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评价中来,养成会评价和自己和评价别人的习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
比如读课文,一个学生读错了一个字,其他孩子就都去给他提意见。如果教师不加以调整,学生之间的评价就只能停留在给别人提意见上。这样,不但起不到改进学习和促进发展的作用,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讨论和验证: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才对其他同学评价;对其他同学的评价要先看优点和长处,然后再提不足。在这里,老师的引导特别重要。老师可以说:“你认为自己读得(写得)怎么样?”“某某同学有什么优点?你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学生就能初步学会评价别人和自己。
在学生自评、互评的时间,教师并不是旁观者,教师应对评价者进行再评价,及时鼓励他们会听、会评,激发他们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兴趣和自信。经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及时对评价者的评价进行再评价,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是鼓励学生学会评价,一是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些都是未来社会人的必备素质。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的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和促进教与学。新课程语文评价的目标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教学技能与实践
1对于教师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构成了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起点。(判)
217世纪末,教师教育机构开始萌芽。(单)3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复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单)
4教学技能的涵义:(1)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3)教学技能是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来的。
5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判)
6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不同形态。(多)
7学技能既能表现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判)
8学技能的特点:示范性、复杂性、发展性、操作性、整体性(多)
9学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体学生提问3)要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6)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简答)
38倾听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心去理解和感觉学生的各类语言涵义的智力和情感过程。(单)
39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判)
40倾听的类型分为介入型倾听和非介入型倾听两大类。(多)
41倾听的基本要求:1)创设平等的师生对话情景;2)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3)欣赏学生的独特型;4)要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5)倾听后要及时进行反馈。(简答)42对话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材料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单)
43对话不同于漫无目的的闲谈,它是教师和学生一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生成“文本”和创造“意义”的过程。(判)
44对话的特点:民主性、生成性、多边性、开放性、倾69指导的基本要求:1)要明确目的;2)要遵循学习规律;3)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4)要与学情相结合;5)促进具体操作向内在学习素养的转化。(简答)70生新型学习能力的指导主要包括信息能力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
71能力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它被誉为“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判)72的信息能力一般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多)
73学习是指学习主体在学习目标、过程、效果诸方面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的主动构建过程。(多)74学习能力指导的要求:1)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2)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3)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4)提供适当的练习机会;5)采取多种指导方式。(简)
75学习的涵义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单)
76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原则。(多)1学技能训练的常用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介入教学、教育教学实习、微格教学。
11色扮演”就是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受训者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中扮演“教师”和“学生”等不同角色,用类似演戏的方法来提高受训者的教学技能水平。(单)12教学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德瓦特.爱伦和他的同事首先建立的。
13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判)
14教学的特点: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2)技能训练针对性强;3)信息反馈及时有效。
1格教学不能替代教育教学实习和实际的现场操作练习,而只是培养和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之一。(判)
16时教学的起点和前提,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一环。(判)
17的类型:1)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2)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3)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多)
18的内容:1)备课程标准2)备教材3)备学生4)备教法5)备学法(多)
19教材的基本要求:首先是通览教材,全面理解;其次是要精读教材,深层领会;最后还要对教材进行精细加工,实现教材的再创造,使其适应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简答)
20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判)21目标的表述必须是外显的而不能是内隐的。(判)22(学年)教学进度计划一般由标题、说明部分和教学进度三部分构成。(多)
23进度计划的要求:1)通读教材;2)内容项目要齐全;3)分析要准确深入;4)教学目标要明确,进度要合理科学;5)措施要得力。(多)
24的基本内容主要由概况、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参考文献等构成。(多)
25教案是指采用电子设备和软件工具设计、制作、使用与存储的一种多媒体教案。(单)26是电子教的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判)27与电子教案有区别。(判)
28教案的基本要求:1)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2)要优选教法,精设课程;3)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4)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5)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
29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判)
30导入的作用: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多)31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单)
32讲授的基本要求:1)语言要有规范、简明、生动2)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3)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4)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简答)
33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单)
34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中关于认知目标的层次把课堂提问划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六种类型。(多)
35提问是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单)
36提问是要求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的提问。(单)37堂提问的基本要求:1)合理地设计问题2)要面向全听性。(多)
45对话的类型:1)人与客体的对话;2)人与人的对话;3)人与自身的对话。(多)
46自身的对话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对话,相当于“自省”,是指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部世界的回味、认识和探究。(单)
47质上看,自我对话就是对自我的反思性理解,对自己过去所积淀的经验、历史、思想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究。(判)
48对话的基本要求:1)营造对话的气氛;2)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3)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4)要及时知道和修正对话。(简答)
49板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配合讲授,把设计好的教学要点书写在黑板上的教学行为。(单)
50板书类型:1)文字板书(纲要式板书;语词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线索式板书;演算式板书)【多】2)图画板书3)综合式板书。(多)
51板书的基本要求:1)要精选内容,突出重点;2)要条理清晰,层析分明;3)要形式灵活,布局合理;4)文字要精当;5)书写要规范;6)时机要恰当。(多)52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激励、调控、媒介和预测四个方面。(多)
53反馈的基本要求:1)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2)要多途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3)反馈必须及时;4)反馈必须准确;5)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简答)54强化分为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四种类型。(单)
55作业的难易程度把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单、判)
56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精心选择2)难易要适中3)数量要适当4)题目要具有启发性5)形式要灵活。(简答)
57作业的基本要求:1)批改作业要及时2)批改方式要灵活3)要尊重学生4)批改态度要认真5)批改符号要统一6)批改要与讲评紧密结合。(简答)
58观察的影响因素:学习成绩、光环效应、期望效应、刻板效应。(多)
59观察的基本要求:1)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2)将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结合起来;3)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4)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简答)
60语言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口语、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语等)、体态语言(如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等)。(多)
61口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判、单)
62口语的基本特征:教育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口头性、启发性、可接受性。(多)
63口语技能提高的途径:1)提高内在修养水平;2)强化语言外化能力;3)在实践中进行训练。
64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1)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2)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3)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4)要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简答)
65语言的特征:辅助性;连续性;表情性;动作性;情景性。(多)
66语言的功能:教育功能、传递信息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强化功能。(多)
67言的类型:身姿变化;面目表情;外表修饰。(多)68语言的基本要求:身姿要稳重端庄;表情要真实自然;衣着要朴实整洁。
键。(判)
77学习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进行“问题教学法”,并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性教学理论。(单、判)
78学习的特点: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实践性。79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将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实践演习,(判)是教师面对专家和同行,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程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80是教师在阐述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的教学研究活动(判)
81的重点是“为什么这样做”。要把教学构思、教学效果及其理论依据说清楚。(判)
82的性质:说理性、科研性、工具性、交流性。(多)83的意义:1)说课有利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对话交流;2)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84说课的功能分:研究性说课、示范性说课、检查性说课、评比性说课。(多)
85的基本要求:1)语言简明,重点突出;2)关注教学创新,突出自身特色3)说理透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反思意识。(简答)
86的基本要求:要认真记录;要善于思考;听课后要及时总结交流评价。
87的基本要求:1)评课标准要多元化;2)要坚持评课之道;3)评课要有提高性;4)评课要有激励性。(简答题)
88和建立一种无伤害、无争执、无强制、无空谈的评课文化。(判)
89的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而是要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存进教师个体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师群体素质的提升。(判)
90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共识:成长=经验+反思(判)
91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判)
92反思的特点:1)超越性2)实践性3)过程性4)主体性5)发展性 93反思的作用:1)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2)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3)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简答)94学观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灵魂和指点,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判)
95的教育专业情感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自我三个方面。(多)
96专业要从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知觉和未来前景五个方面进行。(判)
97例是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教学事件。(判)
98研究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和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和类型。(判)
99学校,切不可根据档案袋内容硬性地给教师划分出等级,制造不和谐因素。(判)
第五篇:有效教学的技能与艺术考试试卷
高州市2014至2015学中学新任教师试用期培训
《有效教学的技能与艺术》试卷
班别:________ 座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
一、名词解析:(每小题4分,共20分。)
1、有效教学——
2、赏识教学——
3、情景教学——
4、探究式教学——
5、目标教学——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有效教学的特征有哪些?
2、简述探究教学评价的原则。
3、暗示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办法有那些?
4、赏识教学的功能有哪些?
5、简述系统教学的功能。
6、简述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条件。
7、形成性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有效教学的技能与艺术1
三、案例分析(20分)
案例1:“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强,把一条蚯蚓切为两段,放回土中没几天就会变成两条完整蚯蚓„„”金老师在课堂上讲到这里,一只小手举起来:“老师,如果把蚯蚓切成三段,能不能变成三天蚯蚓,如果切成四段、五段呢?”教室里议论纷纷。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是创造教育的要点,面对学生的发散思维,金老师说:“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创造性!老师一时回答不出,要靠大家一起来开动脑筋解决它。”“去翻《十万个为什么》。”“写一封信到自然博物馆请教专家。”还有同学提议干脆做一个实验来看看结果。于是教室里多了几只大口瓶,几天之后,结果出来了:切成两段的变成了两条活蚯蚓;切成三段的,中间一段不能成活。在学生们信息记录本(日知录)上,又多了一条有意义的信息。
案例2:在语文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先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听课学习:重点目标之一是“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它借到没有?”让学生读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逐段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如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可按以下步骤学习:第一步,先弄清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第二步,用笔画出讲小鱼尾巴怎样动,又什么作用的词语。第三步,抓重点词语,结合看图想一想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从而认识小鱼尾巴的用途。按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第四五自然段,老师检查学生画出的重点词语是否正确,从而引导学生弄清老黄牛不借尾巴是“要用尾巴赶蝇子”,燕子不借尾巴是飞行时“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如果学生知道了小壁虎为什么借到尾巴后,再提出重点目标之二,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开始很难过,后来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学生能很快找到答案,懂得小壁虎尾巴断了还能再生的特点,这样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请你认真阅读上述两个案例,就你对有效教学技能知识的理解,分析这两个案例在教学上的成功之处。
四、论述题(25分)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
请说明这句话对你今后的教学活动有什么启示?
有效教学的技能与艺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