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上好二年级数学复习课
如何上好二年级数学复习课呢?这次我们师徒共同探讨。认为一节好的复习课不是简单枯燥的解题训练课,它的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提炼数学数学思想和方法,启示如何熟能生巧,体验数学情境。
一、新
“新”就是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教法的运用、习题的设计力求新颖。“炒冷饭”式的复习会使小朋友们失去新鲜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为了克服和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我和王老师觉得在复习课上力求“创新”。只有“新”才给学生更多的刺激,更多的感受,更多的收获。
二、精
所谓“精”,就是数学教师本身要精通业务,精通教材。教材中哪些是难点、重点,哪些概念易混淆?自己应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教学自如。
此外,还要按课本知识点搜集积累材料,编写精练习题,关注往年的考点及考题。这样备课时材料丰富、试题齐全,既充实教学内容,又不浪费选题时间,为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上好复习课的基础。
第二篇: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李剑红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设置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凝聚学生注意力,激起学习兴趣,引发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灵活有效地回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创设情境:教师要根据复习的内容,准确捕捉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本质联系,将“非数学因素”(颜色、声音、形象、情节等)与数学因素有机结合,创设出鲜活的数学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复习的愿望,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机地整理。
导入复习:这一步是学生由欣赏情境的非数学因素,转入关注情境的数学因素,从而进入复习的关键一步。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找准知识与生活的本质联系,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关注外部形象引到思考内在联系上,水到渠成地进入数学知识的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列举、比较、分类、整合,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关键环节,此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1、自主整理,实施创造:本步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主进行知识的整理,并在整理中实施知识的再创造。
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罗列。由于每个课题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知识点,在整理时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很快就会再现,而有些知识可能被遗忘,因而进行知识点罗列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回忆再现或看书等手段,全面地搜集出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准确地搞清楚每一知识点的具体意义,这是进行知识系统化整理的重要基础。
当学生搜集出与课题有关的知识点,并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意义以后,首先重要是要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加以整理,实施再创造,而不是通过练习去巩固。也就是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整合,使知识系统化的过程,这是学生反思学习成果、深化认识的重要环节,要给予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整理时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各纵向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二是把各横向的知识点有效地分化开来,组成一个整体。让学生所学的分散的知识“竖”成线、“横”成块,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其科学的知识网络,这些形成的“线”和“块”就是学生创新的成果。其间应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类”、“归纳与概括”等,整理形式,一般采用“树枝图”、表格、图画等学生所喜爱的形式;整理的结果:力求简单、明确,使人一目了然。
2、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在学生自主整理后,要给予他们充分交流展示整理成果的机会。交流时,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借助实物、图表和一些外显的动作行为来阐述自己的整理成果和思维过程。形式有同桌间的展示、学习小组里的交流、面向全班同学的汇报等形式,主要目的是创生更多的学习资源,让那些不一样的认识、不一样的学习成果、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不一样的思维模式进行充分碰撞,在交流碰撞中起到相互矫正、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作用。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和点拨。如果学生的整理结果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教师就完全可以用学生的“作品”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如果学生的“作品”还不能满足“形成知识系统”这一目标的需要时,教师应积极进行引导、质疑、激发、补充,不断完善,帮助学生准确地建立起各类知识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让学生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知识系统。
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系统后,教师要给他们留出一定的自主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内化吸收、自我矫正完善,实施第二次创造优化。
三、强化重点,拓展深化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释疑解难、查漏补缺,既使学生形成的认知结构稳固定型,又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此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1、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在学生知识系统已经初步形成的基础上,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整理、交流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作进一步的强化分析,帮助学生解答疑点,弥补缺漏,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可用有针对性的典型问题或典型例题进行呈现,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另一方面要根据知识的重点、难点,选择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强化练习,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认识,巩固所学,有效地增进系统的构建。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在练习内容上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在练习形式上要注意抓一题多变。同时在练习中还要注意练习题的层次性,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针对性。
2、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复习除了要重温学过的知识,强化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体现提高与发展,将旧知识进行生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复习时还要注重对知识创新点的准确把握,围绕知识的创新点,去积极有效地组织练习,强化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所谓创新点,即是所复习的知识与生活的实质性联系,与其他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以及先后知识的实质性联系。寻找这些联系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也是拓展深化的过程。在内容上,要结合复习的实际,在知识的“高度”、“宽度”上适当向外拓展延伸;在形式上要以综合性练习、探索性练习、开放性练习、解决问题练习进行呈现。拓展深化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不可任意提高标准,增加学生学习的困难。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检测,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让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评价别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此步分为两个层次:
1、自主检测
本层主要是通过一组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的题目,让学生来进行自我检评、自我鉴定。
2、评价完善
在自主检测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检测的情况进行总结,既要系统归纳整个课题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还有待加强;还要针对学生情意领域进行总结,对学生学习的状态、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等方面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主要形式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等。
第三篇:如何上好初中数学复习课
如何上好初中数学复习课
要上好数学复习课,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上复习课的兴趣,应该把复习课变成不仅仅是让学生复习知识,让学生掌握、巩固、弥补新授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它更大的空间应该是让学生在复习课上,感受它与新授不同的另外的一种风景,让他们感受复习课的魅力.从内容上,难度上来讲,都应该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第四篇: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
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一个阶段教学之后,各种考试之前都必须进行复习,比如,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等。
(1)复习课的主要任务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②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各学科大纲规定的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③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习课的一般结构①教师简要交待本节复习课的主要内容与要求;②师生系统回顾基础知识、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形成网络与结构;③教师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④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有目的地、紧张地巡视辅导;⑤师生共同小结与讲评,并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提高能力;⑥布置课后作业。
复习课通常还有一种结构是:①教师简要交待本节课复习内容与要求;②学生独立练习(课前由教师准备好“题组”),教师巡视辅导,搜集信息;③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弥补缺漏,分析解题错误原因,提示解题规律与方法,提高能力;④布置课后作业。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第③步后可再次安排学生练习。
对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班级可采用后一种复习结构。
要上好复习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复习不是炒旧饭,不是把平时学习过的内容重复一遍,而是要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部分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揭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复习时,可采用“以线串珠”的方法,把知识概括成表格式、纲要式、图示式、口诀式,便于记忆与理解。
(2)基础性原则无论哪一种复习都要抓住基础知识复习与基本技能训练。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弄清这些基础知识是怎样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应怎样叙述与证明?有何主要应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它和其它基础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基本技能训练在复习中应引起高度重视,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练习一些能直接运用基础知识来解的题目。另外,该记住的一些词语、数据、图形、定义、定理、定律、法则、公式以及一些技巧、方法都应要求学生力争记住,知识缺漏要补上。
(3)重点性原则复习课内容一般都较多,时间又有限。因此,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有重点地复习,做到:①突出重点教材的复习;②突出重点概念、重点例习题、重点解题思想与方法的复习;③突出重点薄弱环节的复习;④突出重点难点的复习。
(4)针对性原则复习课中方法的选择、题目的设计、重难点的确定等都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大纲的要求,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针对考试说明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学科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5)精选性原则复习课中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必须精心考虑,题目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典型性,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练习,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规律与方法。还可选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开阔学生思路,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
(6)主体性原则复习课应同样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要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复习过程,凡是学生看得懂、讲得来、做得出的内容与题目,都要让学生去独立完成,教师不要都包办代替,不要满堂灌。
(7)指导性原则复习期间学生要复习的内容很多,特别是中考、高考复习,学生手头几十本书,还有众多的复习资料,有的学生如坠烟海,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要帮助学生制订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落实复习措施,选好复习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课内与课外、做题与分析题目等的关系。特别对学习困难生要加强指导。
(8)及时性原则就是复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及时地反馈评价和矫正学生复习的情况,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第五篇:如何上好六年级数学复习课
如何上好六年级数学复习课
上新集镇小吴丽芳
如何上好复习课是教师们关心的问题,老师们普遍感到复习课难。我也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教学经历,真正地在教学领域里面专门研究复习课的内容也比较少。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也成为教师教学的“盲点”,我只是把自己的一点思考同在座的领导、同事们交流一下。
首先是复习目标定位问题。复习课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备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缺什么,就应该复习什么,就把复习目标定位在什么地方。我想主要是进一步的理解、记忆、总结、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网络体系,这是复习课的主要目的。让学生经历了回顾、梳理、应用和拓展,把着眼点放在知识的联系上,这样不仅引导学生回顾学了些什么,同时还利用网络图、表格、树状图等形式把各部分知识串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印象。第二是如何引导学生梳理。梳理就是指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复习不是简单地把前面所学的的知识进行练习的过程,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整理,学会归纳,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的的话,这节课就成了练习课。整理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梳理,还有方法的提升。比如用怎样的方法整理?各种方法有什么优点与不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在比
较鉴别中了解整理方法的多样性,掌握一些基本的整理方法,这不仅是本节复习课的要求,对于学生继续学习也是终身有益的。第三是知识的应用问题。即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在综合运用中体会数学是联系在一起的。一是多采取举例说明的方法;二是让学生借助网络图反思,提出问题,鼓励质疑,让学生自评、互评,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通过质疑、释疑、评价等活动,深化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仅很好地落实了“双基”,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也得以提高。
第四是拓展。复习课不能“老调重弹,机械练习”,而应该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有新的收获,达到“旧中求新”的效果。这个新的收获,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中提出或者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注重引导学生察看自己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怎样做到查漏补缺,有新的发现。对于如何上好复习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很重要:回顾、梳理、应用、拓展四个环节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形成系列,做好计划,题目或情景的设计要注意连成线,开成串,便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第五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如我在概念课的复习教学上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如果按课的类型分,可以分成计算课、概念课、平面图形课和统计课等,每种课的类型在复习时各有特色。
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体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因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们联在一起,即是一种多半为被遗忘的知识”。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我执教的《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学生在明确了学习要求之后学习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学生学习方向明确,学习要求具体,认知冲突相对集中,这样学生的兴趣浓厚了,每一位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避免了小组学习只搞形式,学生无事可干的尴尬局面。为了准备这节复习课,我已是几易其稿了,其矛盾在于学生将知识图表化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如果把这一过程放到课堂上进行,会“浪费”很多时间,但如果放在课前去完成,学生的整理只是把概念抄一抄而已,缺乏知识的系统化。经过一翻思想斗争后,我还是决定把这个过程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为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我:复习课该给学生些什么?是题海战术吗?不,应该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才能让学生一生受用。事实上,无论哪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同一门学科的不同类型的课也各有特色,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复习重在转化思想,计算复习重在计算的策略与实际运用,统计复习课重在经历统计的过程并能对统计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而概念复习课则在于选择合适的方法将相关概念系统化,学生对之整体把握,进而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我觉得“浪费”时间是值得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总之,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知识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