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课件
渔家傲
编辑:浅唱梦痕 识别码:72-715621 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9-26 07:46: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渔家傲

一、说教材:

本文是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最后一课中的最后一首词。本单元以古诗文为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文化,提高学生学生的文学素养。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首李清照的词作。李清照本是宋朝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而这首词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二、说教学设想:

“韵律、内容、情感、语言”是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本课教学抓住这四个要素的学习来进行。以初读把握韵律切入,进而再读感知内容,接着三读体味词中寄寓的情感,最后四读赏析词中优美的语言。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李清照词作的基本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定本文教学的目标如下:

1.了解有关词、李清照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品味细节和关键词句,领会朴实的语句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

3.体会词人希望挣脱束缚,寻得光明与自由的理想与愿望。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难点:通过朗读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深入理解作者复杂情感,从细节和关键词语感悟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五、说学生

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地处偏远山区,学生课外阅读量少,古诗文接触较少,古文生僻难懂,故在理解文本的基本意思上仍有一定的困难,故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梳理文本的意思,初步读懂课文,再通过关键字词及语句的分析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朗读、范读、品析、合作探究、点拨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有一个人有旷世才情;

有一首诗享誉古今;

有一个梦诉说着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渴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个人,这首诗,这个梦。”

导语的设置,为下文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做好情感铺垫。

(二)整体感知

1、以朗读为主,初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章的意境。

这个过程,以朗读为主,有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锻炼、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研读课文

1、找一找:你体会到了作者哪几种情感?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用“_____(词语)写出了/体现了词人_____的感受。”句式说一句话。

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题。

(四)品读赏析

展示课文重点需要理解的字词句的意思,让学生更进一步把握作品感情。

封建社会中,女子生活于种种束缚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那样有高度修养和才华的女词人也不能摆脱这种命运,这无疑会使她感到烦闷和窒息。她作了两首《临江仙》词,都用欧阳修的成语“庭院深深几许”作为起句,这很可能是借它充分表达出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在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的妇女群中,这是很少见的。

第二篇:渔家傲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整体把握:

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而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乃是湖北黄冈的赤鼻叽,所以说杜牧此诗只是借相同的地名,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写自己的感慨。宋代苏轼在黄州所作的《赤壁赋》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也是类似的情况。

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颇有情致: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出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数百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锈迹斑斑的断戟,无疑带有极强的沧桑感,能令人联想的战争的残酷,甚至“神游”于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也显示出他对这一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后两句发议论,抒感慨,深刻警策。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反说其事,设想“如果当年没有东风的帮助会怎样”,可谓“无中生有,死中求活”(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翻出新意。末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更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

古人写咏史怀古这类题材,往往不止于就事论事,而是有着明确的现实指向,或托古讽今,或怀古伤己,《赤壁》一诗也不仅仅是故作奇谈、驰骋议论。杜牧是宰相之孙,自视甚高,喜好谈兵,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负,怀抱用世之心,却始终郁郁不得志。“东风”一语,除了实指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孙权对他的信任。细细品味诗意,不难读出诗人对周瑜的那一丝不屑与嘲讽,还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

题型示例:

(一)整体把握:

这首诗属于咏史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物抒怀。作者借“折戟”这一古物引出前朝周瑜和曹操的故事,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写法),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二)赏析名句:

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原句以两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改句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是曹操,历史将会重写。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相信自己只要有机遇总会有作为,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请从写法上和内容的角度,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女子的命运来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整体把握:

《渔家傲》大约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大多沉痛愁苦,而这一首却充满了浪漫幻想的气息。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词的一开头便写梦中所见景象。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这样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作者在梦中穿过云涛、晓雾、星河,来到天帝居住的宫殿,用一个“归”字,好像她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这大概是她经历了人生道路的流徙奔波之苦后,希望的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潜意识促成的吧。她不仅回到了“帝所”,还听到天帝对她讲话,关心她想要回到哪里去。经受了人间的冷漠之后,听到天帝殷勤的垂问,多少心愿,终于得到了诉说的机会。于是自然引出下阕。“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上句是说作者回告天帝:我所走的路很漫长,天色却已黄昏,前程遥远,难以到达。一个“嗟”字,生动的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下句是说我学习作诗,空自写出惊人的诗句,又有什么用呢?这一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感慨自己空有才华,但毕竟是个弱女子,能有什么作为呢?二是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这一句有怨嗟,有感慨。现实如此,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看,大风刮起来了,那搏击长空的大鹏正乘着风振翅高飞。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她大声疾呼:大风啊,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去吧!她为什么要去海外仙山?这并非消极游仙思想。从前面两句可以看到,她尽管有才华有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处于日暮途远、孤苦无依的困境中,她想去那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境。这正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但仙山毕竟是不存在的,她只能在自己创造的理想境界中求得暂时的安慰。

李清照后半生遭遇国破家亡的变故,只身漂泊江南,过着孤寂困窘的生活,但她又是一个有才华有理想的诗人,不甘忍受这样的现实,却又无能无力,只好借助想象去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这首词正是通过记梦,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内心的苦闷,也表现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这首词在写作上突出的特点就是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所描绘的梦幻境界丰富多姿,使人神往。李清照本是宋词中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家,这首词却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在她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题目再现:

1、《渔家傲》大约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大多沉痛愁苦,而这一首却充满了浪漫幻想的气息。

2、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写梦中所见景象,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这样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3、一个“嗟”字,生动的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4、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看,大风刮起来了,那搏击长空的大鹏正乘着风振翅高飞。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她大声疾呼:大风啊,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去吧。,她尽管有才华有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处于日暮途远、孤苦无依的困境中,她想去那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境。这这正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4、赏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我所走的路很漫长,天色却已黄昏,前程遥远,难以到达。我学习作诗,空自写出惊人的诗句,又有什么用呢?这一句有怨嗟,有感慨。现实如此,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5、这首词正是通过记梦,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内心的苦闷,也表现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6、这首词在写作上突出的特点就是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所描绘的梦幻境界丰富多姿,使人神往。李清照本是宋词中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家,这首词却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在她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课后习题: 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答案:杜牧的《赤壁》,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李清照的《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第三篇:渔家傲

《渔家傲》教学设计

原阳县官厂乡第一初级中学

郭丽丽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词的内容,感知词作中的豪放词风; 2.抓住“梦”,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对理想生活追求的情感,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梦”,深入领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提升学生对作者人格魅力的认识。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词史上有一位女词人,她叫李清照,历经战乱,国破家亡,终在词史上留名,有“千古第一才女”“一代词宗”之称,幸耶?否耶?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同走进的李清照的词作《渔家傲》。(板书)

(板书课题)

二、读梦,疏通字句

(一)解题

渔家傲属于词牌名,在《花庵词选》中题做《记梦》,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作者的梦。

(二)读梦,疏通文句

1.学生小声读,要求读准字音,一学生读,同学评价。

2.歌不讲节拍就不能唱,诗没有节奏就念不上口,诗歌要有鲜明的节奏才具备韵律美。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的自由朗读一遍,要求读准节奏,读不准的可参考所给节奏。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九万里”是泛指,“风”是指征程中的风雨.“九万里风”就是万里征程中的风风雨雨。“鹏”是大鹏鸟,也是作者自喻.“正举”是鹏鸟正在奋飞.全句的字面意思是说大鹏鸟正冒着万里征程上的风雨奋勇前进。象征着作者正顶着各种坎刻毫无畏惧地奋勇拼搏。

3.同学们比较一下,小声读读和大声读哪一种能更好的表达情感。下面,我们再读这首词时要把声音敞开,声音要洪亮,好吗? 4.学生齐读,老师评价。(字正腔圆,节奏鲜明)

三、译梦,理解文意

(一)互说大意

1.课文读通了,才能更好的读懂大意。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一人主发言,其他人补充的方式,结合课下注释,将词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给对方听,有疑难的小组交流。班上交流。

2.代表小组的观点来说出大意。

(二)判断词风,加深理解

1.我们都知道宋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之分,请你们根据刚才的理解和两种词风的特点来判断这首词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2.总结。为什么是一首豪放词呢?因为上阕展现出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阕写借问答抒发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所以,它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哪个小组愿意来读一下这首豪放之词。

四、绘梦,描绘意境

(一)小组合作,总结方法一:感受雄奇瑰丽的画面

好一个“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他们已经初步的感受到了词的意境,下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词中最能触动你的词句画面。

(二)全班交流总结方法二:品味生动传神的词语

1.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描绘,很精彩,文中 哪些字能描绘出词作所表现的豪放意境? 2.学生交流总结: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五、梦归,读透情感

(一)探讨梦归,感悟情感

1.思考:作者在这样的仙界中遇到了仙帝,问答中,作者梦归何处,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

提示:梦归三山,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

插入背景,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前期,作者的生活美满,词中多为爱情的歌颂,离别相思与伤春悲秋的叹息虽时有流露,但情调仍是欢快的,风格是爽朗的。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李清照南渡,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获9日狱行,从此,她只身漂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梦归。这是作者唯一的一首豪放词。

2.三山是什么地方呢?在这梦归三山是消极的吗?此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不是消极的。用典。

“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意思是,大鹏鸟要去南海了,翅膀拍击水面激起的波浪有三千里那么高,乘风盘旋而上可以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后人都拿大鹏来比喻志向远大,前途不可限量,比如成语,鹏程万里。扶摇而上更是用来形容读书人当官后飞黄腾达。庄子写大鹏鸟,就是希望能像大鹏鸟一样自由飞翔于天地。

词中抒发了作者追求理想社会、寻求幸福自由生活的愿望。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六、总结情感,读懂作者

(一)作者借梦境都抒发了自己的哪些情感?从中你认识到了一位什么样的女词人?

学生自由交流

(二)一代词宗李清照,是幸运还是不幸的?

七、结语

宋高宗绍兴25年,即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孤独、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讽诽谤中走完了一生,享年72岁。没有子嗣,国破家亡,一生悲戚,却勇于追求,不言放弃,用她的行动与诗篇留给后人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词,来表达对李清照的敬意。

八、作业延伸

同学们读出了瑰奇雄伟,读出了苦闷不满,读出了坚强乐观,读得真好。推荐阅读《醉花阴》李清照

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感受雄奇瑰丽的画面、品味生动传神的词语、探究简洁凝练的典故,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板书设计

第四篇:渔家傲

渔家傲(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译文:

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浣溪沙(周邦彦)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一番春信入东郊。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译文:

春来潮涨,鱼儿浮起,潮水拍打着柳桥。墨云行雨,起色如鸠,在江水之上,给郊外带来了春的消息。我闲坐在屋内,沏一杯风团茶,想提一提神。看燕子飞来飞去重新筑着巢,日头升起,又看到了花的影子,每天空对着春光,时光白白流失。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蹴(cù):踏。[2]慵整:懒整。[3]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4]袜刬(chǎn):穿袜行走。

译文:荡了会秋千,懒洋洋地整理自己这纤纤玉手,露水重了,花都显得瘦了;出一身小汗,内衣湿透,看见有客人过来,但袜子松了,钗子也要掉落,不由得含羞欲走,靠着门回头看去,梅花香扑鼻。

【简析】春日,清晨,花园内。绿杨掩映着秋千架,架上绳萦还在悠悠地晃动。年轻的女词人刚刚荡完秋千,两手有气无力,懒懒地下垂。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花与人相衬,显得格外的娇美。蓦然间,进来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连金钗也滑落下来。客人是谁?词中未作正面描写,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知道,他定是位风度翩翩的少年。词人走到门口,又强按心头的激动,回眸偷觑那位客人的丰姿。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她嗅着青梅,边嗅边看,娇羞怯怯,昵人无那。

第五篇:渔家傲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难点:品味赏析体悟 学法指导:

诵读品味法。通过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讨论—质疑—点拨法。质疑解难,合作研讨,互动探究,教师随机诱导点拨,引导学生鉴赏词作。

描述法。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面,品味词作的意境美。竞赛法。通过同学间的竞赛,打破古诗文教学单调沉闷的格局。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让学生欣赏激昂 豪壮和婉转 阴柔不同的两首古典音乐,用合适的词形容它们的风格

师:古曲可婉约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可.豪放如大江东去,暴风骤雨令人品尝回味,词也拥有与古曲同样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通过学习《渔家傲 秋思》来进一步体味

板书课题:《渔家傲 秋思》 二:新课

(一)读 听听

1.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 感情 意境 试试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一遍 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看看注释 处理好字音 节奏 感情)

个人表现读(生品评:„..)

理解性的齐读一遍(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二)品

1.同学们读的时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

雁去 长烟 落日 边声 千嶂 城闭 我看见了一幅------图(落日归雁,长烟落日 边声四起 古城落日 归雁孤城 戍边图)

2.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 ”而写的?异在何处呢? 明确:异寒 异声 异势

3.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明确:荒凉 萧瑟 肃杀 4.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

5.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我从------中感受到-------(浊酒一杯 思乡 思亲)

(燕然未勒 使命 责任 爱国 忧国)(悠悠羌曲 无奈 凄凉 别愁)(人不寐 焦虑 苦闷 悲愤 担忧)(白发夫泪 悲怆 苍凉 壮志难酬 痛心)

教师小结:.在寥寥几十字间,描写了景融入了情,将宏达广博浓缩在咫尺之间,真可谓是:古诗词哪!想让我不爱你可不容易!6.同学们带着此情此意来配乐试背一遍

(三)拓

根据你对词的理解领悟,用你能想到的句子将《渔家傲》(1)赏析本首词中的任何句子,赏析时要首先注意: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例如: “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景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也无计”的慨叹。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

“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泪落“征夫”。“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2)用白话文改写,拓写上片或下片内容 例如:

1)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丛山峻岭之间,落照将尽烟雾飘动孤城紧刚。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悠悠笛声在严霜的夜空回荡,谁能安然入睡,将军白了头发士卒泪流不尽。2)一队人马在边塞的戈壁滩上缓缓前行,满身铠甲的将军猛地勒住枣红色的坐骑,马仰头长啸,嘶鸣声在狭长的山谷中激荡回响。众人抬头,疲惫的眼神中顿时闪过熠熠的光彩。将军古铜色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震颤的肌肉似乎要抖落满面黄沙。“就地休息!”将军一扬手中的长鞭,雄浑的声音震荡着两面山上的碎石。黄黄的斜阳,染黄了将军灰白的胡须,也给整个队伍洒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仿佛突降在这荒漠边缘的一队天兵天将。站在秋天包裹着的西北边塞,天地仿佛在此相接。边塞的苍穹似分外开阔空旷,寂寥深邃,没有浮云的嫌碍,只有荒凉而不透明的成熟。南飞的大(3)学生习作交流: 三:作业 课外积累 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补充:赏析

赏析: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 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其感受定有不同] 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突出“异”:总写] 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衡阳雁去无留意:[特写] ① 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条件艰苦。] [视觉上悲凉] “塞上燕脂凝夜紫”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风掣红旗冻不翻”

四面边声连角起:[单调孤苦的生活] ②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萧杀。[听觉上的震撼] “角声满天秋色里”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想象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势,体会战士的感受] ③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来犯。[又一次写出战士身处荒凉边塞,但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壮阔的景象恐怕无心欣赏] 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赏析:下阕抒写征人思乡之情:[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 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由生活细节进入人的内心刻画]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起。[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

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浓霜满地的夜晚,[由白天---黄昏----夜晚],一片萧寒景象,而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凉。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这样的夜晚,钩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

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

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渔家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