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课件
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说课稿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72-627855 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8-10 13:26:51 来源:网络

13.1.1轴对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轴对称是与平移、旋转等相关联的又一种图形变换,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渗透.初中阶段,它既是前面全等三角形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又是图形全等的具体应用,也是研究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图形性质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节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出发,通过生活中平面图形的实例,抽象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并类比得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与对应点所连线段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性质,并类比其过程,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整个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体现了类比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知道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2)探索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理解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形欣赏、观察、折叠、剪纸,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2)通过性质探索过程,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悟类比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感受轴对称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初步获得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认识过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但是对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第一次接触,在了解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具体图形,让学生获得感性认知,进而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具有初步几何知识,但他们的几何认知能力仍处于较低级的阶段,抽象概括、空间想象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设疑诱导、操作发现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欣赏图片出发,以操作、观察、想象、发现、概括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四、教学过程

为达成教学目标,我实施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感悟新知

2、抽象概括,总结概念

3、动手操作,探索性质

4、当堂检测,应用拓展

5、反思盘点,整合新知

6、布置作业,体验创造

(一)、创设情景,感悟新知

欣赏一组具有对称美的图片让学生发现这些事物的美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美景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引出课题。遵循新课标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获得对数学的理解。

(二)、抽象概括,总结概念

本环节是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

活动1:观察对称美,发现共性

抛出问题:问题1 仔细观察观察图形,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思考总结特点,师生共同归纳概念,然后学生理解概念,圈关键词

再追问:能举出其他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观察类比-概括归纳-定义概念-事例判断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增加其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活动2:类比旧概念,收获新知

成轴对称概念的学习主要建立在已获新知基础上

问题2:观察每对图形,类比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

学生自主探索特征,教师规范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再次观察类比,进行思考,仿照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形成过程,得出成轴对称的概念。

活动3合作共交流,辨析概念

本节的难点在于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因此此环节利用具体的等腰三角形获得感性认识,进而了解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讲解进行有机结合。

(三)、动手操作,探索性质

将长方形纸对折,在一侧标出三个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用笔对准三个点扎孔(穿透两面)

展开,在另一侧分别标出A′,B′,C

画出折痕MN,分别连接折痕两旁的三个点,形成△ABC

和△A′B′C′

问题4 这两个三角形什么关系?

追问1:连接AA′,BB′,CC′,那他们与对称轴MN有什么关系呢?

追问2:那如果再连接任何一对对应点呢?

追问3:由此可以概括出成轴对称的性质吗?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并说明其中的道理,学生思考回答得出成轴对称的性质

问题5:如果在动手操作中顺次连接A,B,C,C′,B′,A′,所形成的六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追问:能类比成轴对称的性质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吗?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拓展:如果老师将点A扎在折痕MN上,我们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那此刻点A的对应点呢?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ABC=∠A

B′C

B.CC′∥BB

C.BC=B′C′D.AD=DD′

【设计意图】通过“扎眼”活动,从特例出发,一图多用,让学生经历发现结论,说明结论的过程。直观的操作获得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又可以获得轴对称图形,加深概念理解,体会概念在探索性质中的重要作用。

(四)、当堂检测,举一反三

基础达标

1.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在下列交通标识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能力提升

4.下列图形中,一定是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①正方形;

②梯形;

③长方形;

④平行四边形;

⑤等腰三角形;

⑥直角三角形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5.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方式拼接,三角形4与三角形

成轴对称(填编号),整个图形轴对称图形

(填“是”或“不是”),它有条对称轴.(五)、反思盘点,梳理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想要继续学习本章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反思、归纳,培养概括能力;养成梳理的好习惯。作为章始课,教师也有必要帮助学生构建本章知识体系也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六)实践应用,体验创造

必做题:导学案课后作业

选做题: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叠、剪纸、拼接、扎眼等)设计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对称既是一个数学概念,又是一个美学概念,在本节课中,不仅要讲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能力培养。作品创作,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创新创造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后作业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在下列图形中,有两条以上的对称轴的图形有()个.

①角;

②正方形;

③长方形;

④等腰三角形;

⑤等腰梯形;

⑥线段;

⑦直角三角形;

⑧等边三角形;

⑨平行四边形;⑩圆.

A.2

B.3

C.4

D.5

5.如图,点A在直线l上,△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BB′分别交AC,AC′于点D′,连接CC′,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BAC=∠B′AC′

B.CC′∥BB

C.BD=B′D′

D.AD=DD′

板书设计

13.1轴对称

沿直线折叠

重合一概念

二性质

应用

分开

1相关概念:垂直平分线

1画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2性质:

2几何中应用

2成轴对称

整体

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说课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