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芦花鞋》
部编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芦花鞋》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芦花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芦花鞋》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选自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以做芦花鞋——卖芦花鞋——送芦花鞋为线索,表现了青铜的勤劳懂事、淳朴善良。
课文用空行的形式安排内容,提示学生将课文内容分为几部分来理解把握,也是前面利用小标题的方法读长文章的延伸。教学时,一是提示观察文章的编排特点,发现空行的提示,二是要引导学生从具体事情中体会主人公的人物品质,三是引导入境悟情,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意犹未尽的描写。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3.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铜一家淳朴、善良的品格。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铜一家淳朴、善良的品格是教学的重点,后一个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学能力的平台。
2.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合作学习不仅能互通有无,更可以提高学习的幸福指数。本节课安排了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疑惑,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拓展能力。学习一篇课文,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固然重要,碰撞思想的火花更加必不可少。我采用探究学习法,将故事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课外的延伸阅读、观察了解,感受生活中的善良淳朴。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由作家曹文轩及《青铜葵花》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一来拓展学生的课外了解,激发课下延伸阅读的兴趣;二来奠定对本课主人公的初步认识,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生字词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解的词语。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生字词及朗读情况。指导正音。
对易读错的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帮助识记。
对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交流解决,教师视情况指导。
(三)初读课文,总体把握
1.资料补充。读之前先介绍作者曹文轩和《青铜葵花》,重点介绍青铜一家的人物背景。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分为几个部分,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示:课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讲述了青铜卖芦花鞋的故事。
3.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主要做了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的主人公是青铜,课文主要讲述了他雪天里卖芦花鞋的故事,青铜是一个勤劳、淳朴、善良懂事的好孩子。
(四)品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芦花鞋制作的工序是什么?为什么青铜家要做这么多芦花鞋呢?在课文第一部分中找出相关答案。
2.分角色朗读第5自然段,读完之后说一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体会到了青铜与葵花之间的纯真与美好,这一段展现了青铜与葵花的善良与淳朴。
3.积累文中描写芦花鞋的语句,感受芦花鞋的美。
句子: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课文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指名学生回答。
提示:讲述了青铜雪天主动去卖剩下的十一双芦花鞋。
2.芦花鞋好卖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提示:好卖,“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地卖了出去,仅仅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
3.想一想,青铜为什么执意在雪天出去卖芦花鞋呢?
4.家人与青铜的对话体现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提示:讲述了青铜雪天卖芦花鞋的经过。
2.青铜卖鞋的时候环境怎么样?提示:下着大雪,很寒冷,街上没什么人。
3.读第16-17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的描写体现了青铜是一个怎样的人。
4.终于等来了几个人,青铜为什么认为那几个人不会买芦花鞋?
因为他认为,城里人是不会买他的芦花鞋的,他们只穿棉布鞋和皮棉鞋。
5.当那几个人非常喜欢芦花鞋,要买鞋时,青铜有什么反应?
青铜一直疑惑着,直到人家一个劲地问他多少钱一双,他才相信他们真的要买这些鞋。他没有因为他们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
6.你觉得青铜卖完鞋之后会有什么感觉?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让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7.再次默读这一部分,说一说你觉得青铜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指名学生回答。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读这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青铜把自己脚上的鞋脱下来准备卖(送)给了别人。
2.青铜为什么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那个没有买到鞋的人?提示:因为那个人觉得没有买到鞋,觉得很可惜,青铜心里很为那个人感到遗憾,这表明了青铜心地善良,善于为他人着想。
3.青铜最后是怎么做的?(脱下了自己脚上的那双芦花鞋,去追那个没有买到鞋的人。)
4.读最后一句话,想一想青铜在雪地上奔跑的画面,你有什么感想?
(五)拓展延伸
1.分小组朗读课文,谈一谈自己学完本课的感想。
2.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课文每个部分添加小标题。
3.课外阅读《青铜葵花》,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课文小结
本文讲述了少年青铜在雪天卖芦花鞋,为了满足他人愿望甚至脱掉了自己唯一的一双新鞋卖给他人的故事,展现了青铜不怕艰苦,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本次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地概括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层次,感受人物品质。
第二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 芦花鞋【教案】
20*芦花鞋
▶教学目标
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
2.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
3.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引起阅读期待。
▶教学重难点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生字较少,学生都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掌握,不用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指导。
2.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文中感人的情节,通过阅读体验交流,走近人物,感受他们的苦难,感受他们的幸福,形成阅读期待,培养阅读兴趣。
3.表达运用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章节,把握细节并能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语言的魅力,使学生能结合课文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阅读的快乐。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歌谣导入。
(1)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歌谣,请大家仔细倾听。
(2)播放音频,同时出示歌词。
南山脚下一缸油,树头挂网枉求虾,姑嫂两个赌梳头。泥里无金空拨沙。
姑娘梳成盘龙髻,刺槐树里栽枸橘,嫂嫂梳成羊兰头。几时开得牡丹花?
(3)师:多么有意思的歌谣啊!这两首歌谣是老师从一对兄妹那儿学来的,这对兄妹是谁呢?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课件出示《青铜葵花》这本书)
(4)生齐读书名。
2.了解概括。
(1)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2)简介主要内容。
师述:一次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苇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3)简介人物。
①师引导:从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看,你认为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谁?
②示例:青铜和葵花。
③走近青铜。
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
课件出示:
故事发生在大麦地,青铜一家就生活在大麦地村,那里有一条宽宽的河,有成片成片的芦苇荡。在青铜五岁那年的一个深秋的夜晚,芦苇荡一片火海,大火过后,大麦地成了一片凄惨的黑色。青铜虽然在家人的呵护下逃离了火海,然而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本说话流利的青铜一夜之间竟成了一个听得见别人说话,却再也说不出话来的哑巴……
b.师指名读。
c.师引导:同学们,变成哑巴对于青铜来说,意味着什么?(生交流)
d.师小结:苦难降临在青铜身上,从此,他失去了语言,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快乐……
④走近葵花。
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
课件出示:
葵花三岁那年,妈妈离开了人世,她只能和爸爸相依为命。葵花的爸爸是一名雕塑家。他最喜欢灿烂的葵花。那年葵花随爸爸来到了大麦地的干校里。爸爸常常背着画夹,划着小船去成片的葵花田边画画。有一回,他为了捞起河里的一张画,落水淹死了。葵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爸爸。
b.听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4)导入课题。(课件出示:芦花鞋)
①师导入:不一样的境遇,却映射着一个同样沉重的词语——痛苦。对于这两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痛苦是何等沉重啊!也正是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一个故事——《芦花鞋》。
②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花。《芦花鞋》只是《青铜葵花》中的一个故事,要读懂课文,对整本书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课前导入歌谣,讲述主要内容,简介主要人物,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走进课堂。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l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l
想一想: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3.检查字词学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3)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比较识记。\[课件出示:憾(遗憾)撼(摇撼)\]
4.整体感知课文。
(1)了解结构特点。
①师引导: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②示例:用空行分成四个部分来写。
(2)了解每部分内容,列出小标题。
①师引导: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再读读每部分内容,想想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运用学过的列小标题的方法,为每部分列出小标题。
②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列出小标题,师巡视指导。
③同桌讨论交流,相互提建议。
④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⑤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采芦花编鞋第二部分:大雪天卖鞋第三部分:城里人买鞋第四部分:雪地里脱鞋
(3)了解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弄清了每部分的内容,将每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连起来说一说,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练习说一说。
②四人小组练习说主要内容。
③全班交流。
④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冬闲时,青铜全家精心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由青铜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以增加收入。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阻止,执意要到镇上卖剩下的十双鞋,一群城里人意外地买光了他的鞋。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人追来向青铜购买芦花鞋,看到那个后来者失望的眼神时,青铜脱下自己脚上的鞋卖给他,自己赤着脚走回了家。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文中字词、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朗读情况,主要落实一些基本功方面的巩固与训练。
板块三
自读感悟,体会语言
1.生自学品读课文,画出印象最深的内容。
(1)师引导:有人说,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得深刻;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关键词再次走进这部作品,请将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画出来,写一写批注。(相机板书:苦难幸福)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写批注。
2.情节再现,交流品味。
(1)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苦难”和“幸福”两个词语,将你读到的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待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①诉说苦难。学生畅所欲言,师引导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a.(出示课件)师指导: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青铜家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卖“一百双芦花鞋”对于青铜家来说,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从全家人的表现来看,青铜家很需要这笔钱。
课件出示:
收罢秋庄稼,青铜家就已决定:今年冬闲时,全家人一起动手,编织一百双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去卖。
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
b.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
奶奶对青铜说:“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爸爸妈妈也都对青铜说:“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葵花也一个劲儿地说:“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
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师:从“下了一夜大雪”“足有一尺厚”“门都很难推开”可以看出天气非常寒冷,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青铜依然坚持去卖剩下的十双鞋,可见生活的艰难。
分角色朗读。(师指导读出家人的关心)
c.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
师:青铜把剩下的十双芦花鞋全卖完了,可还有人要买时,竟脱下了穿在自己脚上的芦花鞋,赤脚行走在冰天雪地之中。可见这一点点钱对于青铜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师指导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出对青铜的同情)
②师引导: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苦难”?(通过写“苦难”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美”,表现了“爱”)
③欣赏美丽。
a.师引导:作者无论是写景色之美,还是写人性之美,都使人如临其境,难以忘怀。文中写景色美的句子数不胜数,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b.示例: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他们都觉得便宜,二话没说,就付了钱。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师过渡:经过同学们的阅读、交流,我们感受到了青铜一家的苦难和爱,文中故事描写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选材构段的精巧,无处不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在。
3.感悟写法。
(1)师引导:一本优秀的书籍,在写法上也总有很多地方值得读者借鉴。那么,你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有哪些收获呢?
(2)示例:景物描写如临其境。如写雪大,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
4.拓展延伸,引起期待。
(1)课件出示读书的作用的句段。
(2)全班齐读。
(3)师总结:《青铜葵花》一书中像这样隽永的文字,饱含真挚的情感的句子还有很多很多,每一章都能震撼我们的心灵。同学们,课后让我们继续阅读这本书,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在有目的的愉悦阅读中完成任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练,都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集体协作解决学习疑难,有助于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学生真正居于主体地位。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本文节选自《青铜葵花》,本课的教学是个引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对整本书的阅读期待,培养阅读兴趣。本课的设计亮点主要有: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品味、交流文中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情节,感悟他们的苦难,感悟他们至纯至美的人性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欣赏文本优美的词、句、章节,资料袋感受语言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把握文中的细节描写,从细节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嫦娥奔月”的“奔”读“bèn”。
2.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3.语言运用
本课按照“提出问题—默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出示阅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感受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坚持不懈、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先来谈论一个话题——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
(2)示例:“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等成功升空,并成功着陆。
(3)播放视频。(“神舟五号”升空视频)
师配音解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实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刻,你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4)生交流。
2.板题读题。
(1)师:现在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历程。
(2)师板书课题。(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3)师指导读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读?
(4)师指名读,指导读出自豪、骄傲、激动等语气。
3.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四字词语。
(2)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奔”读“bèn”。
(3)生再读归类。
①师引导: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生交流)
②师指名回答。示例:第一行的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4)词语运用。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积累四字词语。
①全班齐读词语。
②师引导:文中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课后找一找,并摘抄下来。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l
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3)交流第一个问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答案)
(4)交流第二个问题,理清条理。(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课前视频、图片及老师饱含激情的配音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归类,能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概述文本的能力。
板块二
梦圆成功,追根溯源
1.自读感悟,找寻梦圆原因。
(1)师引导:中华民族载人航天梦想为什么能在今朝实现呢?
(2)出示课件。
l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l
阅读方法: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批注。
(3)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批画。
(4)生汇报交流。
2.交流感悟,了解中国追寻飞天梦的历程。(相机出示课件)
l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想象力)
l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勇于探索)
l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坚持不懈)
l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l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默默奉献)
l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板块三
回顾“神五”,点燃激情
1.回顾“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点燃爱国激情。
(1)师导入:同学们,千年梦圆在今朝。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更有着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神舟五号”终于顺利飞上了天。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播放“神舟五号”升空视频,激发民族自豪感。
①师播放视频并配音朗读。
课件出示: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②师引导: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③示例:激动、自豪、喜悦……(师指名读,相机指导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读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读出敬意。
①师引导: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太空的声音!
②音频出示杨利伟下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
③师指名读,并引导:你认为英雄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
预设:洪亮的、铿锵有力的、激动的、自豪的……
(要求生交流后读出自豪的感受)
④师指导朗读: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2.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辉煌。
(1)师引导: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有哪些喜讯呢?请自由读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
(2)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3)生汇报交流。
(4)根据生交流相机出示答案。
3.展示查找的航天新成就图片。
(1)师述: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新成就远远不止这些。
(2)师依次展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的相关图片。
(3)师引导:你还知道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
(4)随机展示学生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4.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师:“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美丽而又辉煌的成果,怎能不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中华民族高兴、自豪、欢欣鼓舞呢?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5.课堂总结。
师: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同学们,就让我们满怀激情,满怀感恩,踏上圆梦之路吧!老师会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课题,会将自读后的感受以及课堂学习的感受融入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借助多样化多媒体手段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授课时,我借用视频播放、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朗读形式多样化。
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资料袋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飞船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学生的心头,让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教学目的。
第三篇: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芦花鞋说课稿
一、说教材
《芦花鞋》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一篇略读课文,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读会认“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词语,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2.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进一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说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麦地,走进《芦花鞋》。(板书课题:芦花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2、梳理情节,了解故事
(1)了解用空行标示长课文各部分的方法,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2)交流讨论,提炼小标题。
A、出示自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完善预习单上的小标题。
B、小组讨论,提炼出最佳小标题,写在词卡上,自由展示。
C、全班交流,共同评议,确定每部分的小标题。
(板书:编芦花鞋 买芦花鞋 芦花鞋卖光了 最后一双芦花鞋)
3.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小结: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小标题串联起来,就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文本,赏人物之“美”。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在卖芦花鞋的过程中,哥哥青铜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否更深?请在文中相关地方做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交流阅读感受。
3.全班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生自读,师巡视。
4.读第二部分,你觉得青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吃苦的人)你从哪儿体会到?
你从这些词语感到青铜是个能吃苦的人?(坚持、一定、更会)你认为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人物的作用)具体来说?
你能读出你对人物的理解吗?
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小结:阅读长文章时,边读边想,联系前后文的内容,就能拉近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更全面地了解人物形象。
5.从三四部分青铜卖鞋的过程中,你又从哪儿体会出青铜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自读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做好批注。
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读读这些语句,你读出了什么?(过路的城里人对芦花鞋的喜爱。)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尽管,看出了城里人对芦花鞋的喜欢,青铜又是怎么做的?
从青铜的做法中,你想给他说些什么?
(四)总结归纳,读写训练。
1.同学们,青铜葵花生活在一个苦难的年代,但苦难并不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苦难。曹文轩叔叔在封底写道:
出示: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齐读)
合上书本,想想自己,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交流。
老师希望这朵朵葵花永远盛开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驱散生活中的潮湿和阴霾,让好书永远伴随我们成长!
2.大胆想象,续写故事。
出示:他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根据自己对青铜的了解,把课文的结尾,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省略的内容写出来。
(五)阅读延伸,推荐系列书目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青铜葵花的世界,在美的世界里与作家曹文轩有了一个美丽的约会。
2.曹文轩先生的作品情节美,人性美,语言也美,他把这一系列歌颂美的作品称为“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
出示:“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根鸟》《细米》《狗牙雨》《野风车》《红瓦黑瓦》《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
3.让我们带着向往与追求继续走进曹文轩的纯美小说中,走进真善美的世界中!
(六)板书设计
20芦花鞋
编芦花鞋
买芦花鞋
芦花鞋卖光了
最后一双芦花鞋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芦花鞋说课稿】相关文章:
1.人教版《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范文
2.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
3.《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
4.青铜葵花芦花鞋读后感三篇
5.新课标人教版《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范文
6.老舍《草原》说课稿(人教版新课标第十册)
7.人教版新课标-《山雨》教学设计
8.初中数学新课标说课稿
9.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20课 芦花鞋 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20课
芦花鞋
1.认识本课“搓、葵、祈”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1.认识本课“搓、葵、祈”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课件和相关的图片。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芦花鞋吗?知道它是哪个季节的吗?这种鞋子好看吗?舒服吗?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芦花鞋》。
作者简介:曹文轩(当代作家、北京大学教授)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代表作品:《草房子》《青铜葵花》等。
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随机正音。
搓进 葵花 祈求 遗憾 污迹 雪屑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3)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冬季快要来了,青铜和葵花准备去采集芦花,他们一家子要做一百零一双芦花鞋,芦花鞋很厚实,穿的也很舒服,雨天也不会进水。
2.给这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可以是什么?
预设:
生:一家人编芦花鞋
板书:编芦花鞋
3.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一家人的谈话,体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
“今天就别去镇上买鞋了。”
“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
“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
“那你选一双穿上,不然就别去了。”
预设:
体现了一家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2.“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表现了青铜怎样的品质?
预设:
表现了青铜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精神。
2.给这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可以是什么?
预设:
生1:一家人关心青铜。
生2:青铜穿上芦花鞋。
板书:穿芦花鞋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青铜卖芦花鞋,不料有几个城里人把还剩下的十双芦花鞋全部买去。
2.给这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可以是什么?
预设:
生:青铜卖芦花鞋
板书:卖芦花鞋
(四)学习第四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买到芦花鞋了吗?(买到了)
2.说明了青铜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青铜是一个无私、舍己为人的孩子。
3.给这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可以是什么?
预设:
生:青铜送芦花鞋
板书:送芦花鞋
(五)自由交流
同学们,在这几部分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自由交流。
2.指名说。
四、总结全文。
曹文轩说过: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努力克服,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五、布置作业。
把你印象最深的部分讲给同学们听。
芦花鞋
编芦花鞋
穿芦花鞋
舍己为人
卖芦花鞋
送芦花鞋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让学生自由谈印象,从而使学生懂得人生当中有苦也有甜,我们要去追求快乐,但在这个过程中必将有苦难,我们要喜欢这些苦难,把这些事情当成一种美好的回忆。
第五篇: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21《 芦花鞋》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21*芦花鞋
【教材分析】
《芦花鞋》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一篇略读课文,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
本文讲述青铜一家编织芦花鞋,青铜冒雪坚持卖芦花鞋,最后因为一个人没有买到他的芦花鞋,他把自己脚上的鞋子脱下来,雪天赤脚追向买鞋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青铜勤劳、善良、懂事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
2.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
3.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引起阅读期待。
【教学重难点】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生字较少,学生都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掌握,不用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指导。
2.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文中感人的情节,通过阅读体验交流,走近人物,感受他们的苦难,感受他们的幸福,形成阅读期待,培养阅读兴趣。
3.表达运用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章节,把握细节并能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语言的魅力,使学生能结合课文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阅读的快乐。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歌谣导入。
(1)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歌谣,请大家仔细倾听。
(2)播放音频,同时出示歌词。
南山脚下一缸油,树头挂网枉求虾,姑嫂两个赌梳头。泥里无金空拨沙。
姑娘梳成盘龙髻,刺槐树里栽枸橘,嫂嫂梳成羊兰头。几时开得牡丹花?
(3)师:多么有意思的歌谣啊!这两首歌谣是老师从一对兄妹那儿学来的,这对兄妹是谁呢?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课件出示《青铜葵花》这本书)
(4)生齐读书名。
2.了解概括。
(1)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2)简介主要内容。
师述:一次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苇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3)简介人物。
①师引导:从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看,你认为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谁?
②示例:青铜和葵花。
③走近青铜。
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
课件出示:
故事发生在大麦地,青铜一家就生活在大麦地村,那里有一条宽宽的河,有成片成片的芦苇荡。在青铜五岁那年的一个深秋的夜晚,芦苇荡一片火海,大火过后,大麦地成了一片凄惨的黑色。青铜虽然在家人的呵护下逃离了火海,然而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本说话流利的青铜一夜之间竟成了一个听得见别人说话,却再也说不出话来的哑巴……
b.师指名读。
c.师引导:同学们,变成哑巴对于青铜来说,意味着什么?(生交流)
d.师小结:苦难降临在青铜身上,从此,他失去了语言,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快乐……
④走近葵花。
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
课件出示:
葵花三岁那年,妈妈离开了人世,她只能和爸爸相依为命。葵花的爸爸是一名雕塑家。他最喜欢灿烂的葵花。那年葵花随爸爸来到了大麦地的干校里。爸爸常常背着画夹,划着小船去成片的葵花田边画画。有一回,他为了捞起河里的一张画,落水淹死了。葵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爸爸。
b.听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4)导入课题。(课件出示:芦花鞋)
①师导入:不一样的境遇,却映射着一个同样沉重的词语——痛苦。对于这两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痛苦是何等沉重啊!也正是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一个故事——《芦花鞋》。
②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花。《芦花鞋》只是《青铜葵花》中的一个故事,要读懂课文,对整本书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课前导入歌谣,讲述主要内容,简介主要人物,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走进课堂。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l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l
想一想: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3.检查字词学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3)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比较识记。\[课件出示:憾(遗憾)撼(摇撼)\]
4.整体感知课文。
(1)了解结构特点。
①师引导: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②示例:用空行分成四个部分来写。
(2)了解每部分内容,列出小标题。
①师引导: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再读读每部分内容,想想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运用学过的列小标题的方法,为每部分列出小标题。
②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列出小标题,师巡视指导。
③同桌讨论交流,相互提建议。
④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⑤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采芦花编鞋第二部分:大雪天卖鞋第三部分:城里人买鞋第四部分:雪地里脱鞋
(3)了解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弄清了每部分的内容,将每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连起来说一说,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练习说一说。
②四人小组练习说主要内容。
③全班交流。
④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冬闲时,青铜全家精心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由青铜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以增加收入。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阻止,执意要到镇上卖剩下的十双鞋,一群城里人意外地买光了他的鞋。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人追来向青铜购买芦花鞋,看到那个后来者失望的眼神时,青铜脱下自己脚上的鞋卖给他,自己赤着脚走回了家。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文中字词、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朗读情况,主要落实一些基本功方面的巩固与训练。
板块三
自读感悟,体会语言
1.生自学品读课文,画出印象最深的内容。
(1)师引导:有人说,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得深刻;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关键词再次走进这部作品,请将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画出来,写一写批注。(相机板书:苦难幸福)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写批注。
2.情节再现,交流品味。
(1)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苦难”和“幸福”两个词语,将你读到的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待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①诉说苦难。学生畅所欲言,师引导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a.(出示课件)师指导: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青铜家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卖“一百双芦花鞋”对于青铜家来说,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从全家人的表现来看,青铜家很需要这笔钱。
课件出示:
收罢秋庄稼,青铜家就已决定:今年冬闲时,全家人一起动手,编织一百双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去卖。
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
b.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
奶奶对青铜说:“今天就别去镇上卖鞋了。”爸爸妈妈也都对青铜说:“剩下的十一双,一双是给你的,还有十双,卖得了就卖,卖不了就留着自家人穿。”葵花也一个劲儿地说:“哥,今天就别去卖鞋了。”
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师:从“下了一夜大雪”“足有一尺厚”“门都很难推开”可以看出天气非常寒冷,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青铜依然坚持去卖剩下的十双鞋,可见生活的艰难。
分角色朗读。(师指导读出家人的关心)
c.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
师:青铜把剩下的十双芦花鞋全卖完了,可还有人要买时,竟脱下了穿在自己脚上的芦花鞋,赤脚行走在冰天雪地之中。可见这一点点钱对于青铜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师指导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出对青铜的同情)
②师引导: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苦难”?(通过写“苦难”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美”,表现了“爱”)
③欣赏美丽。
a.师引导:作者无论是写景色之美,还是写人性之美,都使人如临其境,难以忘怀。文中写景色美的句子数不胜数,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b.示例: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他们都觉得便宜,二话没说,就付了钱。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师过渡:经过同学们的阅读、交流,我们感受到了青铜一家的苦难和爱,文中故事描写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选材构段的精巧,无处不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在。
3.感悟写法。
(1)师引导:一本优秀的书籍,在写法上也总有很多地方值得读者借鉴。那么,你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有哪些收获呢?
(2)示例:景物描写如临其境。如写雪大,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
4.拓展延伸,引起期待。
(1)课件出示读书的作用的句段。
(2)全班齐读。
(3)师总结:《青铜葵花》一书中像这样隽永的文字,饱含真挚的情感的句子还有很多很多,每一章都能震撼我们的心灵。同学们,课后让我们继续阅读这本书,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在有目的的愉悦阅读中完成任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练,都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集体协作解决学习疑难,有助于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学生真正居于主体地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本文节选自《青铜葵花》,本课的教学是个引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对整本书的阅读期待,培养阅读兴趣。本课的设计亮点主要有: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品味、交流文中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情节,感悟他们的苦难,感悟他们至纯至美的人性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欣赏文本优美的词、句、章节,资料袋感受语言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把握文中的细节描写,从细节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