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师德师风建设
职业教育师德总结[精选5篇]
编辑:沉香触手 识别码:66-487857 师德师风建设 发布时间: 2023-05-26 12:05: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职业教育师德总结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职业教育师德总结,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师德总结(一)

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学生也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和领导者那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应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职业教育师德总结(二)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将近20年了,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在这几十年中,所教出的学生无计其数达数,遍布全国各地。在xxx工作也将近十多年了。2xxx年走上领导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长期以来,我所形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要出自内心的爱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待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并尽己所能授业于学生。

下面是我对上述体会的粗浅解释,望不吝指教。

1.作为学生,都愿意接近有师德(道德)的教师。而作为教师,自然也都愿意与有教养(道德)的学生打交道。所以,要做一个让学生和教师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

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可见,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且有团队精神的人,你就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所以你自己就必需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学识、道德、谈吐、权力和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你的因素。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对你短暂的敬畏和顺从,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能使学生感到震撼甚至终生难忘的则是你的人格和道德的力量。因为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当然也是在给我们国家创造希望。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经过时间的推移,在其失去学术、外表和权力等等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2.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在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记不可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对学生象管家婆一样吆五喝六。学生尊你为父,你自己也千万不要把这当成是你对学生有恩。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念念不忘的。

3.在授业方面,师德师风不像其它有些事情,可以“以一挡十”。特别是在大学,越是有才能的教师,越是学术地位较高的教师,你对别人的影响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相信,对学生更是这样。学生敬重你,是希望能从你这里学到更多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耐心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把自己所有的相关知识都教于学生掌握。

现实世界是极其复杂的,你一人不可能包打世界,尤其是在理论和技术领域,总存在着大量的你不懂或暂时不懂的问题。遇到学生提问,若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一定要对学生直言你对该问题不懂或暂时不懂,允诺待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复学生或与学生一起探讨该问题,而且一定要言而有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教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做,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有助于提高威信。千万不能环顾左右而言它,支吾搪塞,因为这样不仅会误人子弟,而且实际上也是在贬低自己。

4.师德师风的传承。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极需要发扬光大和传承的,因为它往往是一个学校优良传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内外的著名高校不乏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关于师德师风的经典例子。而且,师德师风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它需要总结,需要丰富,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老中青教师间的传承,更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和传统,使学校一步步地走向更高层次。

5.在领导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件工作。同时,主动关心广大教职工,并虚心向他们学习,虚心的接受他们的批评,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师德总结】相关文章:

1.职业教育师德论文

2.职业教育师德师风心得

3.师德工作总结

4.初中师德总结

5.个人师德总结

6.学习师德思想总结

7.师德的学习总结

8.师德学习总结

第二篇:2010职业教育总结

2010—2011学第一学期职业教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以党的十七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深入贯彻国家和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一、主要成绩

一年来,我校认真组织了职业中学学生的报名和就读工作,从开学初就启动了职业中学学生升学动员工作,我校九年级教师走村串户,走访学生家长,与家长进行沟通,加深了家长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了解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单、个别谈心等方式做了职业生报名工作,并在3月份先后两次送我校55名学生进入县职业中学就读。我校乘着大力发展职教的强劲东风,抢抓职教发展机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不断开拓创新,走内涵发展之路,在办学模式、教学改革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转变了办学模式。过去受普教办学思想的束缚,因循守旧,封闭办学,忽视了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人才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目前提出了“在这里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的办学口号,不断探索符合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的模式。

(二)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相继成立了机电、烹饪等专业,并派学校教师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购置了教学光盘,为学校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条件。

(三)提高了教学质量。本着学生上职校还可以再进步的原则,学校加强了对报考职业中学学生的学习力度,使他们对学校开设的各学科都能顺利的掌握和运用。

二、具体做法

1.更新观念,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

本位”的职教理念。根据本职校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即学生将来要做什么就学什么,学生要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

2.改革校内管理模式,试行年级管理负责制。把原来的按照教研组管理的模式改为年级管理体制,按照学校实际设立了机电、计算机、书法、烹饪等兴趣小组,并规定在每周三进行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指导专业建设与发展,为今后完全转向专业科组管理打下了基础。进一步理顺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提高了管理效率,释放了专业教师的潜能,突出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职校管理特色。

3.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督查。结合县教育局出台的教学管理规范,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大了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督查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加强对教师教学计划进行检查和监督,减少教学的随意性。要求教师围绕教学改革这根主线,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学校对教学过程、教学进度、实验实训开展进行督查并及时通报,保证教学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加强教学信息反馈,不断改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并反馈给相关教师,加强师生互动和教学互动。

4.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教学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日常教学管理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对教师的“备、教、改、评”严格要求,环环紧扣,勤抓落实,不走过场,讲求实效。学期初,检查教师各类计划的制定情况;每月底,对部分教师的备课以及教学进度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导;期末再次对教学进行了全面检查,并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教师、年级长进行交流,堵住教学中的漏洞与死角,并鼓励各科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总结教学经验。

5.改革了评价制度,健全了教学质量的监督保证体系。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突出能力培养,着手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

问题及建议

(一)专业师资不足,教师结构层次亟待调整

1.我校目前开设两个专业,没有专业教师,受训教师仅有2人,因为师资的匮乏,很多专业课程的开设面过于狭窄,专业课程教学无法展开。

2.在教师入口方面,提倡普教职教分离,建立新的职业学校教师引进制度,放开学校、学历、职称等条件的限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解决专业教师缺口问题。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步伐缓慢,无法满足实习实训需求

1.我校目前虽然购置了一部分教学器材,但与职业培训和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无法正常展开职业教育课程,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

2.政府应加大资助扶持力度,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引导和协调,加大加快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政府还应拿出专项经费,建设若干个开放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园区,解决学生的实训需求。

(三)专业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标准

1.学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缺乏规范标准和具体的引导,学校往往只明晰专业大类,但在具体的课程开设和教材的开发方面,缺乏具体的指导。

2.加快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让所有职业教育资源(论文、课件、教案、视屏等)能够最大限度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教学实效。

第三篇:职业教育活动总结

随着本学期我校各项工作的结束,每周一、二、四下午两节课后的职业教育活动也告一段落,根据检查的情况和各个小组教师们的实际工作和上缴材料的检查,现将本学期各组的工作做一汇总,请校领导审阅。

1、各个小组的教师们能够根据学期初学校总的工作思路安排,写出自己详尽的工作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训练内容。

如:自理一组张维平、张玉梅、王红梅、孙彩霞、二组刘佩蓉、孙文静、关金平、赵新华几位教师,他们这两个组所面对的学生是我校残障程度最为严重的,他们有的没有语言,有的只会说出几个简单的词语,动手能力、肢体协调能力、手眼的协调能力都很差,但老师们能够根据学校提供的简单器材,如:积木、图片、玩具、彩纸、珠子、拼图、投影等载体来培养学生们参与的意识,使他们感受到与老师、伙伴在一起的快乐。

绢花制作小组的于学华、高岚、李秋云、李祥娟、韩娜几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训练积极性,在校内外的各项活动中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充分展示,如2010、12、28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的北京市首届特殊教育学校快乐运动会上绢花制品摆上了主席台,当这一切看在学生们的眼里时,激发了他们更为浓厚的学习制作兴趣。

崔保仓老师独立带领的传统工艺小组,可以用五个字概括他的努力工作,那就是“带、辅导、服务”。在崔老师的努力下,本学期能够出现泥塑作品3件、剪纸作品五件的好成绩。

王东伟、王培华老师负责的美术小组本学期以让学生学习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为己任,他们的学生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让他们参与实践,给学生以动手的机会,特别是在今年的奥运绘画比赛中展现出了他们的才华,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描绘,切身感受到了“美术来源于生活而美化生活”。

纪晓月、马春辉、曹秀丽几位老师负责的感觉统合训练的学生中有明显自闭症的、多动症的学生,他们在开学初通过向各个班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平时的表现情况、失调状况,来制定适合孩子训练的计划,应急方案。通过教师一对一的训练指导,合理安排训练强度,激发学生们的训练兴趣,他们还能够在工作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以新的训练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们的失调能力不仅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

体育小组的刘贺江、张立平、李树林、李万新、徐学森几位老师通过合理分工,明确各自职责,主要开展了以垒球、足球为训练内容的活动,他们能够针对重点队员加强指导,个别协调能力较差的学员重点帮扶,通过努力,他们训练的学生们参加了2010、12、28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的北京市首届特殊教育学校快乐运动会的表演,获得了全市同行的赞誉。

高宁、任静东、王占东、徐淑云老师负责的音乐小组把发声方法、唱歌技巧作为训练的重点,同时对学生开始了识谱和视唱、节奏的学习。通过学习训练,学生知道了唱歌时“声音要往眉心送,口腔、牙关要打开,高音用轻声,咬字吐字要清晰,唱歌要用心有感情”等方法,学会了五首歌曲。

廖茜、王淑敏老师负责的舞蹈小组本学期的前半阶段主要对过去的优秀节目进行了重新排练,如:《草原魂》、《激情似火》、《马刀》、《韩舞》等,为完成学校安排的外演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在后半阶段以排练新剧目为主要工作,现已基本成型的有一个傣族舞蹈和一个六人女子舞蹈。不论是新老节目,两位老师均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校布置的演出任务。因此在工作中不管是在动作感觉上还是表演上,都有严格的要求,正因为他们对学生的严要求,才是我们学校的拳头产品长盛不衰。

赵凤霞、侯桂香老师负责的脑瘫康复小组克服了学校脑瘫康复室被占用给训练带来的种种困难,以学校操场现有器材和简陋的活动场地为战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分别制定训练计划,实施活动内容,通过他们的努力,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使得这些学生在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上述各个小组的教师们的工作,均是在我校活动场地有限,没有专业教室,均非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完成的,他们的劳动付出才使得我校的这一活动能顺利地开展,因此应把赞誉毫不吝啬得给他们。

3、希望学校在今后开展活动时,能够为每个小组发一些专用资金,使教师们能够鼓励学生们进行更好的培训,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篇:职业教育培训总结

清华大学高效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春天里,我校正值国家示范校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职业教育的春天里,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高效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在我们的仔细聆听中,我们期盼已久的培训学习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敲响了结尾的钟声。七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经历难忘,让我亲身感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和校训,使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理念、更高的觉悟来思考职业教育教学和学校国家示范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对于这几天的培训课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了,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如滔滔之江水,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碰撞那久违的火花,更碰撞出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清华教授“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对您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成为职教的一份子而惊喜万分。我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文笔糟糕,不能够将所有的感触都通过文字显然于纸上。但是我还是尽力绞尽脑汁,以祈求能将培训完后心中所思、所想、所为能表达出来。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认识

孙雅筠老师做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的报告,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二、要有明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有思想

1.要有明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要有明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总的看法和基本信念,要有明确的教学理念、前景目标、规划,进而转化为教学思想,是教学理念的升华,才能激励自己为之奋斗。有了正确的教学思想,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每一位教师都在追求发展,但认识不同,体现不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因此,要有自己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以及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实现对教育教学的改革,积极投入到国家示范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列中去。随着职业教育改革浪潮的大好形式下,更要有自己新观点、新技术、新思想,收集、学习、整理一些好的做法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零星之火燎原之势引领、带动、辐射、示范周边的人、教师、兄弟学校,一起参入到教育事业中,就必须要制定符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去完成教育事业的美好使命,不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这新的时机。

2.混沌初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课程应从专业岗位出发,不是以储备知识做为教学起点,是对于完成产品或服务项目的专业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工作为目的,促进该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而不是学科的完整性;认识到工作过程知识必须在工作过程中获得,强调在实践中的整体性学习和社会性的学习;关于内容选择的标准是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好,采用“串行结构”的教学,更要围绕工作任务“聚焦理论知识、粘合知识”形成系统的工作过程知识。

三、准确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循规律

1.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更是核心工作。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更是核心工作。是围绕在“新式课堂”内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贯穿下去的工作,核心是教学改革,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进行教学内容对接生产内容、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环境对接工作环境、教学评价对接工作标准,进行“教”,并同时进行施之“育”,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并施之教学艺术化,使课堂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人为本的改革,形成项目课程教学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以明确工作任务、到制定工作方案、实施方案、教师过程指导、专家点评的一系列活动,因此要符合教育的规律、职业的规律、职业教育的规律,并时刻把握实践教学的动态变化,及时修正,符合学校制定并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校是工厂、教师是师傅、学生是员工”的局面,搅起一湾深水,呈现一派生机。“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

2.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来临,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四、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善研做

1.使教科研形成一种文化风气。

教科研是教育教学的成果,代表了一个学校教师的能力、水准,不是一个个人在做,而是一个教学团队在一起做,加以引导疏通使之成为学校文化风尚,是学校在建设、发展和育人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在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超越制度层面而存在的,是一个无形的“场”。它所表现的是学校大多数人在学校中体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事态度,就是要把“校长要教师如何做”变成“教师自己要如何做”。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才是应该首先考虑的文化。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师生学会为他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的团队精神,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使实操更具教学凝聚力。

职业院校区别于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最大特征是在于职业性,就是今后踏上岗位所要从事的工作,虽然在学校期间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他们会为对所教专业的教师的高超技术而赞叹,哪怕就是一丁点的技术,也会令他们神驰向往,总会聚集在老师的身边问这问那,帮他们看看是否做得更好,喜欢在操作中得到快感,让别人也体验成功的快乐,喜欢在表扬中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是展现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大大增强了专业课堂内的凝聚力。抓住这点投其所好,让他们在操作中步步为营,能够使他在操作中表现更有集中力,让学生们一颗颗心聚在一起,激励学生团结奋斗,不断进取,使课堂内更有凝聚力,每个人投入越深,体验就越深,归属感就越强,凝聚力就越大。就要求教师不但会讲还会做,而每一个实操目标的实现,都会使学生们产生自信心,产生成就感,产生凝聚力,激发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公平意识、平等意识等,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约束、控制的工具,还具有教育功能。

最后,作为中职学校,我们的课程建设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给与社会发展状况相符,由于企业需求挂钩,还要以实现学生个人价值为宗旨,以德育教育为抓手,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希望我校的课程建设工作能更进一步,也希望我能为我校的课程建设工作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高等职业教育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高职教育理念和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重在从观念上更新广大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理解,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努力改革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院的办学实际和学院立足发展需求出发,审时度势,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后,做出以下几点关于高职教育的总结: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明确培养目标。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特性,也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把精神文明教育同道德品质教育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观念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从业观念。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又培育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品和过硬的技能,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二、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是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达的源泉,是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也是青年学生成才与成功的保障,更是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灵魂。为此,要在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中,体现学科专业建设与现代职业岗位群相结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的原则,实习产、学一体化,从学科专业建设入手,精心打造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是高职教育的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如办学体制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学科专业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呼唤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职人才。三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高职人才。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事业开创能力,运用已掌握的职业技能投身经济建设的大潮,甚至能够以独特的视角、独有的技能、独立的见解在某一技术和管理领域一显身手,为经济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把实际应用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始终把实际应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途径,以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职人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四、校企合作,加大投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加大投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现代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国内外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职学生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实训—实际应用”的链式培养模式进行,充分利用现代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成长,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人才定位和培养规格的必由之路。

五、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院近十年来,经过风风雨雨,在省市各类竞赛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也面临诸多难题,尤其面临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有待进一步更新,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还存在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的情况。所以学校要严格管理制度,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把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向教学倾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注重实际应用,发挥教育信息化作用

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通过培训,教师初步学会并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但不能停留在这里,重要的是用,不用,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从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说,受硬件条件的制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方面是很不够的,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一方面,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硬件设施,为教师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听课检查和考核激励等多种手段,去促进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只要措施到位,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能力和素养肯定会有更大的提高,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七、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广义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国家教委曾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在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实践当中,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素质和人才问题。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2、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突破增多;学科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信息传播超越时空。所有这些都对未来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3、实施素质教育既是社会的要求,又是教育领域自身的要求,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一些高等职业教育只重视职业技术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轻视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严重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培养人才的质量。

八、着眼社会发展实际,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1、要更新教育观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体制和教育观念沿袭已久,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摒弃那些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的着眼,从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科技创新的要求出发,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2、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与学制。高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进一步理顺我国学制的要求。

3、是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文化基础素质。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技工学校的文化基础教育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实验和社会实践环节。

4、是要贯彻产教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高等职业教育应实行产教结合,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5、是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师资队伍。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要注意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技工学校任教,加快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6、是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要研究文化传统问题;要吸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此外,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

作为高职教育前线的一员,人人都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更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和为教学、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作出我们的不懈努力。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工程学院 二〇一七年八月十七日

职业教育师德总结[精选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