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其实人教版也有录用,不过题目是“钓鱼的启示”,内容也略有不同,可见这篇文章文质俱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育训练点:
1、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自主预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课题上有一个引号。)
2、对,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引号呢?(因为它是爸爸说的话。)
3、能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一读吗?(“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4、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坚定)
二、体会坚定。
自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了爸爸的坚定?
1、(多媒体出示)“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你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坚定、斩钉截铁)
(2)再来看看这句话,你可以从哪儿体会到爸爸的坚定?
(必须、感叹号)
(3)指名读,齐读。
2、(多媒体出示)“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1)了解一下这个背景:这是爸爸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爸爸说得从容而又如此坚定。
(2)练习读。重点强调“现在”、“还有”。
3、(多媒体出示)“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1)没有理由,必须遵守规定。联系“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理解这句话。练习读。
4、把三句话连起来对比读,再次体会坚定。
三、体会鱼大
1、爸爸如此坚定,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
不就是一条鱼吗?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吗?
(这是一条大鲈鱼)
2、鲈鱼,说到鲈鱼,我就想起了一首诗,《江上渔者》。鲈鱼的味道是那么鲜美,难怪汤姆舍不得放掉。更何况这是一条(大鲈鱼)
3、这是一条大鲈鱼,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多媒体出示)
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
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
4、指名读,齐读
5、放?不放?
6、是呀,这么大的鲈鱼,味道一定异常鲜美,这是我钓上来的!然而,爸爸却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7、汤姆舍得吗?(不舍得。)
四、朗读感悟
1、同学们,阅读文章就是让自己的情感不断贴近文本、贴近文中人物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2至11自然段,这里讲述了汤姆钓大鲈鱼、放掉大鲈鱼的过程,这里有一段这对父子的对话。
2、同桌合作读,指名读。
3、要走进一个人物,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才能知其心。除了课文里写的,这里还蕴含了一些潜台词,能把你读出来的潜台词加进去吗?
五、合作讨论,指名读。
1、从爸爸坚定的语气中,从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中,汤姆(引读——知道已经)
(多媒体出示)
他只好……这么大的鲈鱼了。……这么大的鱼。
2、指名读。(从你的朗读,我听到了一丝遗憾。不舍……)
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多媒体出示):“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4、这似乎更加让人遗憾了,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六、迁移明理
1、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之中,我们有的时候也需要这一份坚定,比如,(多媒体出示)
当你看到有人在学校的花圃里摘花的时候,你应该()的对他说:_____。
当我看到()的时候,我就()对他说:_____。
2、让我们也坚守这份“坚定”,去收获更大的“鱼”,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一些大鱼的时候,我们也能坚定地对自己说(齐读课题)。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二、复述课文。
1、简要复述
2、详细复述
三、思考。
1、结合文中的语句初步认识一些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练习运用这些描写方法。
板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二)一、教材解读: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文章。课文中描写了一对父子在月夜垂钓,儿子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以未到钓鱼时间为由让儿子放到了鱼的故事。
文章文字优美,以父子的对话和心理活动为描写对象,细致深入的刻画了人物的情绪变化。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到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教学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生字,朗读课文。(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叙述顺序,学习复述,内化语言。
2、聚焦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品味,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读懂父亲的话,明白时时处处自觉遵守规定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回忆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七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会了生字,并且一起细读了课文的1~4自然段。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把这件事分为两个部分,是哪两部分?如果每一部分都用一个词概括,你会吗?(板书:钓鱼放鱼)
二、学“钓鱼”--练习复述,内化语言。
我们已经学了第一部分?还记得汤姆钓鱼的过程吗?下面老师考考你们。看谁能把这个过程讲出来。
出示几组词语:
夜幕初垂、一轮明月
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察觉动静、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拖出鲈鱼
三、学“放”,品味词句,明晰道理。
汤姆正在为自己钓了一条大鲈鱼兴奋不已,而这时耳边传来他父亲低沉的声音:“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读仅仅是低沉吗?还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还有哪个标点?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学习提示:自由读5至12节,将找到的答案划出来,进行交流。
出示课件1:爸爸指指手表:“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1、同学们,从12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鲈鱼的禁捕期是几个月?
2、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难道就在乎这最后的两个小时吗?
难道这条大鲈鱼就一定会在鲈鱼禁捕期最后的两个小时里产卵繁殖吗?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3、爸爸对自己和儿子的要求怎么样?读出严格
还有哪句话也回答了必须放鱼的理由。
课件2: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说说这句话的理解。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请你再读读这句话。
4、面对父亲斩钉截铁的命令,汤姆愿意放掉这条大鲈鱼吗?
出示问题2:汤姆愿意放掉这条大鲈鱼吗?
学习提示:划出有关句子,读读想想从这些句子,你读出了汤姆当时怎样的心情?
生品读、交流。
5、师生合作表演:让我们再次走进父子俩,分角色朗读读他们的对话。同桌互读。
刚才汤姆讲了哪么多理由,却没能让父亲改变决定。汤姆带着无限的遗憾,放走了哪条大鱼,从哪以后,他再也没有钓到这么大的鲈鱼。但是他后悔了吗?读最后一节。找答案
哪句话?--再读: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用四个字概括:(板书:遵守规定)
四、关注生活,学用链接。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中少不了各种规定。想一想:平时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自觉遵守哪些规定?用“不管……都……”写话。
全班交流
板书: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自读自悟,交流品读,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感受汤姆心情的变化。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教学难点:
梳理文脉,整体感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品读课题
1、介绍作者,引入新课。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
顺势引导:爸爸为什么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品读课题
爸爸说的这一句话,就是课题!连感叹号和双引号都完整地保留了!
读好课题,是我们读好这篇文章的第一步,请试一试!
交流读题:(评价、分享读题方法。学生先评,再由老师小结:特意强调了“必须”和“!”,读出严肃,读出不容商量的说话语气)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在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品读课题”中,为了达到“课伊始,情亦生”的境界,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二、有效初读,整体把握
(一)出示自读要求: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词串。(准备好了,我要开始寻找爱读书、会读书的同学了!)
2、指名读、齐读。
你发现了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写钓鱼的过程)
3、这些词放到句子里,会读得更好!“夜幕初垂,一轮明月从湖面上慢慢升起。”读一读,理解“夜幕初垂”。(告诉我们汤姆和爸爸钓鱼的时间,也描写了环境。)
①指导学生观察“垂”。(“垂”哪种笔画最多?横画都有什么特点?哪一横最长呢?“横”画最多,这个字共有四个横。小结方法:横画多的字,多横变化一横长,间距相等更稳当。)
②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及每一笔的特点。学生书空。
③在田字格里范写。(起笔平撇先写千,第一横画莫要长,一竖挺拔立中央,中间长横两边伸,两个短竖往里斜;下面两横依次短。)
4、小试牛刀:练写“垂”。
5、“汤姆把鱼饵套上鱼钩,然后甩起鱼竿,把钓线抛向远处。”(动作不同,用词也不一样,多么准确呀!)出示“鱼钩”和“钓线”。
①“钓”与“钩”是两个极易混淆的字。要想区分它们,就要牢记它们细微的差别。
②老师编了则“顺口溜”,帮助你们区分。“小金钩,细又弯,包字头下撇折点(钩);金勺儿,亮闪闪,钓鱼可要耐心点(钓)。”指名读。
③小试牛刀:继续练写“钩、钓”。
6、提醒学生提笔即练字,注意写字姿势,落实课标提出的“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的要求。
(三)检查课文朗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思考题:“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这句话的起因是什么?结果又怎样?
谁愿意交流自己的想法?
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这也是我们写叙事作文时常提到的“六要素”中的三要素。写一件事情,一定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张庆先生多次强调指出:阅读教学应强化初读,书不读熟不“开讲”。以疑促读,以评促读,以读促读,真正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自读自悟,体会惊喜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体现汤姆的“惊喜”?
2、汇报体现汤姆的“惊喜”的句子。
预设1:“鱼竿弯成了弧形”“一阵惊喜”“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
预设2:“微笑着”“赞赏的目光”
预设3:“哇!”“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3、引读句子。
可还没来得及高兴,耳边就传来了爸爸低沉的声音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爸爸的声音不高,但却很威严
——“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爸爸的语气非常坚定
——“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听了爸爸的话,汤姆只好
——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在默读中,让学生学会沉思。老师体现导的价值,引导学生抓主线,品细节,穿插合作朗读、体会朗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并适时板书,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体会汤姆的心情变化。】
四、总结回顾,引领下文
1、总结:看着大鲈鱼游向湖心,汤姆心中有些遗憾。那么他最终后悔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5—12自然段,再去共同探讨!
2、布置作业:完成写字纸上的作业,再仿写2遍。
第二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说出汤姆钓鱼的过程。
2、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不管„„都”进行造句训练。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从字里行间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读出感情,读出味道,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懂得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体会汤姆钓鱼、放鱼的心理变化。教学难点:体会爸爸的话,懂得必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师生共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发现了吗?今天的课题和我们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交流。)
3、猜猜老师为什么用红笔写“必须”两个字?
4、对,这是一个人说的话,一般在说的后边加上冒号。(板书:)这是谁说的话?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主初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放生声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看看课文后的生字表,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让老师听到你读书的声音。
2、出示生字词:必须 汤姆 铭刻 允许 从未见过 钓鱼 鱼竿 遵守规则 夜幕出垂 小心翼翼 斩钉截铁
3、反馈检查生字、词语读音反馈检查生字、词语读音(指名读、齐读)4.指名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利,如果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
三、指导写字:
1、下边我们来写写这些生字。有几个字容易写错,我们一起看一下。(师范写:钓、钩。写到点时师特别强调,这个点就表示鱼饵。又写钩字,写到撇折和点时强调撇折表示鱼钩,点还表示鱼饵。(学生书空写这两个字)
2、生字中哪些字也容易和我们学过的字混淆起来,你能用这种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来说说这些字吗?(学生交流)
3、指名把字写到黑板上,学生相互评价。
四、布置作业:
1、自主描红,抄写生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出示生词,指名认读,齐读。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练习: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谁能在这句话中的横线上加一个词,来说明爸爸是怎样说的?(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2、出示练习:____________ 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___________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了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请你在前后横线上各加一句话。快速默读课文。
3、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自己的看法。
4、小结学生的发言: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件事情,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了解钓鱼过程,品味朗读:
1、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汤姆是怎样钓鱼的?课文哪几小节写汤姆钓鱼?(学生回答)
2、自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要把它读好了,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放声读课文。
3、朗读指导:(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提醒 “明月”、“慢慢”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2)、指名读第二小节:什么是涟漪? 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钓鱼高手?
(3)、生读第三小节。有一个词必须要读好,是哪个词?(一定)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欣喜)
(4)、指名读第四小节。
4、自由读一到四小节。
5、出示四字词语: 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察觉动静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 拖出鲈鱼
(1)读读这几组词语,看看有没有联系,快速把它记住。(生积极记背这几组词语。)
(2)谁能用上这几组词语,说说我是怎样钓鱼的?
6、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我钓鱼 你会写吗?要注意什么?
7、小结;写一件事情一定要写清楚动作,还要有周围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心情,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
四、布置作业:
了解有关钓鱼的知识。有条件的可以亲自体验。
第三课时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汤姆是怎样钓鱼,这一节我们重点研究汤姆是怎样放鱼的。
二、品读汤姆的心理变化:
1、指名读读课文6至12小节,其他同学要注意描写汤姆、神态、动作的句子,用线段画出。
2、课文中一共几处写到汤姆的心情? 这三处描写汤姆心情的句子在课后练习中,让我们读读这些句子,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3、学生交流:
(1)“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句话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不情愿。)
(2)“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无可奈何)(3)“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遗憾、非常失望、可惜)
4、指导学生演一演汤姆和爸爸的对话:朗读和背诵爸爸的话。师请出一名学生和老师对演。
三、情感升华,再悟主题
1、汤姆把鱼放掉,他后悔吗?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生齐读最后一段。
2、理解“铭刻”。如今的汤姆已是纽约一位出色的设计师了,事业有成的他时时会遇到像大鲈鱼一样的诱惑,但是每当他进行道德抉择的时候,他的耳畔总会响起父亲曾经告诫过的话。爸爸的哪句话会铭刻在他的记忆里,回响在他的耳边呢?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有许许多多的与汤姆钓到鱼又放回湖中相类似的情况发生,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呢?
请你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
4、小结: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让我们永远记住汤姆爸爸对我说过的话: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要自觉遵守规定。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只要人人都讲公德、守规则,我们的生活就会井然有确良序,就会更加的温馨美好!
四、布置作业:
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写一写自己遇到的与汤姆钓到鱼又放回湖中相类似的情况发生,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的事例。
第三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教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题:
1、(指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课。
2、题目中“这条鱼”是一条怎样的鱼呢? 自读1-4自然段。自学后讨论、学习。
①“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出示)A、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惊喜)B、指名读,学生评议,再指名谈。
C、如果你钓到了这样一条大鲈鱼,你会怎样?
②文中3、4自然段还有哪些句子,说明这条鲈鱼很大?读一读,找一找。A、“„„鱼竿变成了弧形”,从哪些词看出。B、“小心翼翼地„„换„„” C、指导朗读。
③齐读3、4自然段,钓到这么一条家伙时,爸爸是什么态度?(赞赏)板
设疑激趣,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朗读体会当时的心理,为下文的变化做铺垫。
二、看图
1、同学们,你们来看课文中的这篇图,汤姆急忙把大鲈鱼提到岸上,仔细观察图中汤姆和爸爸的表情,动作,想一想他们在说什么?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一齐来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充分利用书本资源,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课文5-12自然段。
1、自由读5-12自然段,把爸爸的话用“——”画出来。
2、讨论、学习。
①指名读爸爸的话。(出示)
②联系课文和句子,想一想,爸爸说这三句话分别是什么样的语气? A、第一句,用低沉、坚定、命令的语气。指名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指名、评议,“必须”是什么意思?
B、第二句,这句话爸爸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 指名读,评议。
C、第三句,这句爸爸的语气是怎样的? 出示:斩钉截铁,指名读,评议。
③读到这,我们知道爸爸一定要让汤姆把鱼放棹,为什么呀? 用一组关联词将这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3、小汤姆满心欢喜,钓到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而爸爸却说他必须放掉。听了爸爸的话,汤姆会怎样想的?
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板:不情愿)指名读。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出汤姆当时的心情吗? ②可是现在是______(爸爸的第二句话)小汤姆还说了什么?
(出示话)“这个时候”指什么时候? 指名读
汤姆这时的想法是什么? ③汤姆这种想法可取吗?为什么?
将爸爸的两句话连起来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爸爸希望汤姆能够从小____(遵守规定)这是一段多么令人难以忘怀的话语呀,同学们愿不愿意像汤姆一样将它们牢牢记住?
4、分色色朗读(先同桌练习)再指名
5、引读第11 自然段。板:无可奈何
(引读)小结:看着大鲈鱼摆动着_______,汤姆叹了口气,心想_______。汤姆把鱼放了,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此时的心情?从哪儿看出来的? 的确,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那么大的鱼。
6、现在,我们同学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辩题就是:汤姆是应该把鱼放掉呢?还是把鱼带回家?
(赞成拿回家的一组,赞成拿回去的一组。)辩论过程:先推选一位选手进行观点陈述。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选取、讨论自己的论据,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句子。
小结:从各位同学刚才激烈的辩论中,我们知道爸爸要求汤姆把鱼放掉走,是希望汤姆能够遵守规定,但他更希望汤姆能够()地遵守规定。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辩论,是希望学生能够由彼及此,从文章到现生活。文章来源于生活,生活又加深了文章的理解。在彼此的争辩中,进一步明白公共秩序是需自觉遵守的。
7、爸爸的这些话深深地影响着汤姆,即使长大后他也没有忘记。虽然,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______(引读)
四、拓展延伸。
1、可就在这时,汤姆的鱼竿动了,一条肥美的大鲈鱼上钓!他抬起手表一看,11点多钟了,这时,汤姆会怎么做呢?
2、自由发言。
学贵自觉。只有当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才能真正的成为自己的。在此,设计的拓展练习,就是检验学生的自觉性,也就是学生是否真正学懂了文章。板书: 20 我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惊喜 赞赏 不情愿 反对 无可奈何(自觉)遵守规定
第四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教学目标:
指导理解5至13自然段,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感受汤姆的心理变化,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重点:多种形式品读父子的对话,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遵守规定的必要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细心的同学一定可以发现黑板上这个题目与书上有所不同。
对,少了标点符号。在课文的标题中加标点的不多见,为什么要加引号呢?——表示人物的语言。还有感叹号,可以加句号吗?从哪个词语发现非加感叹号不可?——必须
二、新授:
1.这句话在课文中是谁说的?——汤姆的爸爸。请划出文中的这句话(第6小节)
揣摩应该怎么读这句话。提问:可以更改吗?读出坚定,不容更改。结合提示语:低沉,说明是认真地说,郑重地说,不是商量的语言。换句话试试:你把这条鱼放掉吧!好不好?
2.看到这句话,同学们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例如:(1)这是条什么样的鱼?(2)为什么必须要放鱼?(3)舍得放鱼吗?(4)鱼放掉了吗?……
3.解决疑问:
(1)是啊,老师也很好奇,这是条什么样的鱼呢?找出相关自然段的内容(第4小节)汤姆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想象一下此时的汤姆是什么心情?写到P100页第4题中(兴奋、激动)。并读出这种心情。
还可以从哪个词看出他兴奋而又珍惜(小心翼翼,生怕丢了鱼,格外珍惜。)(2)这么少见的大鲈鱼汤姆愿意放吗?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是啊,无论是谁遇到这事都不会愿意放的,如果这会谁让你把鱼放了,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此时汤姆的心情可想而知,是怎样的呢?书后第4题。(不情愿、生气、反抗)
虽然只有三个字加一个问号“为什么?”但却不太容易读哦。提示语中有几个词提示了我们该怎么读。(“不情愿”“很”“嚷”)
(3)是啊,为什么?为什么要放掉这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呢?(读6-10小节父子俩的对话)
不就相差区区两个小时吗?汤姆实在是不情愿啊!好不容易钓到的鱼怎么能轻易放弃呢?他开始反过来做爸爸的思想工作了,试图说服爸爸不要他放鱼。(第9小节)
爸爸被说服了吗?然而听到的还是爸爸那不可更改的,不容商量的话:“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句话前后都没有明显的提示语,你能这句话加一个提示语吗?爸爸……地说?(斩钉截铁、坚定、坚决、果断,毫不犹豫、不容商量)
在第11小节有个词表明了爸爸的语气和态度:斩钉截铁。就是果断、坚决、坚定的意思。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练习读出爸爸坚定的态度。
练习分角色读对话。第1遍,师读提示语部分,第二遍,省去提示语。从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读完之后,教师扮演“汤姆”,学生扮演“爸爸”。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蕴涵的道理来说服教师。教师故意“刁难”学生:
A.不就是区区两个小时吗,何必当真呢?
B.如果我把鲈鱼放在竹篓里,浸在湖里,过两个小时再拿回去,这可以了吧? C.我可是你唯一的儿子啊,一点亲情都没有?
D.在学习上我听你的,钓鱼可是娱乐活动,就不要这么认真了吧? E.这么大的鱼,你舍得放掉吗?以后钓不到怎么办?
(4)遇上你们这些“爸爸”,鱼最终肯定是放了。放是放了,但是这样放的: “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这时的汤姆什么心情?从哪些词读出来的?(慢吞吞,只好——矛盾既不想放又必须放,无可奈何、失落)怎么读才能把汤姆这种既不想放,又必须放的矛盾、无奈的心情读出来?)
看着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汤姆这时会怎么想?(觉得可惜,失望)
最终汤姆把有生以来钓到的最大的一条鱼放了,可是他并不后悔。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太大了,从课文最后一小节有这样一个词:铭刻:铭记、牢记。爸爸那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这坚定的话语是哪句话:“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板书这句话。
生活中的规定、规则、规矩、规范有很多,同学们都能自觉遵守吗?
比如:1.夜深人静时,你来到十字路口,红灯亮了,上面显示还有69秒,周围一个人一辆车也没有,显然是不允许闯红灯的,但你会等到绿灯亮起再走吗?
2.在火车车厢里是不允许抽烟的,别的旅客都下车了,只剩下你和爸爸两个人,你爸爸喜欢抽烟,他会忍住不抽烟吗?你会阻止他吗?
3.学校花圃里有一条小路,平时不允许从花圃中穿过。放学后,学校里一个人也没有,你会从花圃中抄近路出校园吗?
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规定的例子吗?用上“允许”这个词。
三、小结
总之,让我们一起铭记这句话: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要化为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这句话可以在“遵守规定”前面加两个字“自觉”.根据心情变化,沿着“钓鱼——放鱼”的思路练习复述课文。
第五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册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记事课文,主要讲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到湖里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课文语言浅显,层次分明,叙事清楚。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学情分析] 通过学生反复的读书,要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要用心体会,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在朗读中让人感受到那种喜出望外的神态和心情。同时要认识到:虽然汤姆感到很遗憾,但他并不后悔,爸爸坚定的话语给他以深刻的教育。[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教学重点] 在读中感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你 把这条鱼放掉”
2、生质疑,少写了“必须”两个字。
3、啊?是吗?不就是两个字吗,意思不是一样的吗?都是把鱼放掉嘛!
4、有了“必须”是说一定要把鱼放掉,和没有必须是不同的!
5、齐读课题。
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6、生回答。
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
4、指名读,齐读
1、是呀,这么大的鲈鱼,味道一定异常鲜美,这是我钓上来的!然而,爸爸却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汤姆舍得吗?(不舍得。)
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2至11自然段,这里讲述了汤姆钓大鲈鱼、放掉大鲈鱼的过程,这里有一段这对父子的对话。(课件)
4、同桌合作,自由读。指名读。
五、得与失
1、从爸爸坚定的语气中,从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中,汤姆(引读——知道已经)
2、指名读。(从你的朗读,我听到了一丝遗憾。不舍……)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 出示:“真的……”
3、汤姆非常遗憾、不舍得放掉了大鲈鱼,他得到了什么呢?
4、学生谈体会。
六、迁移明理
1、是的,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之中,我们有的时候也需要这一份坚定,比如:
过马路时,不管(),都()。自习课上,不管(),都()。在公园里,不管(),都()。……
2、好,让我们也坚守这份“坚定”,去收获更大的“鱼”,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一些大鱼的时候,我们也能坚定地对自己说(齐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