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篮球教学设计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69-1066478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7-15 15:57: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篮球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篮球·运球 + 接力跑)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复习直线运球,学习变向运球)和迎面接力游戏,均选自省编中学《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教材内容。

球类运动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选择变向运球技术作教材,是依据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

本次课是篮球运球的第1课(共3次课),学生对第1次课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直线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为本次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一(3)班和初一(4)班的男生,共40人。该两班男生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篮球运动,篮球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他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只是有些过于好动,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因此要设计好课的组织工作。

三、教学理念

贯彻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两手触球部位与力度;难点是:左右手交换时的衔接。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直线运球与变向运球的区别,以及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变向运球动作;通过接力赛跑,发展腿部力量。

3.情感目标: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和遵纪守法的品质。

六、教学方法

1.讲解法与示范法: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直观优美的示范,让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球的反弹角度与手按(拍)球的部位有直接关系”等技术原理,建立清晰的变向运球的动作表象。

2.探究法:对比较难的快速变向运球动作,分小组讨论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归纳。

3.竞赛法:迎面接力赛跑游戏的教学采用竞赛法,营造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氛围。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9分钟)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持球全身关节操——原地熟悉球性——绕球场直线运球——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习(练习图示:略)2.设计意图: 活动关节,熟悉球性,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基本部分(32分钟)1.篮球·运球(20分钟)(1)教学步骤:

①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习②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习③集中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讲解:右手斜下压,左手斜上接;换手同样做,交叉向前进。④找一学生试做,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总结。⑤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习⑥前进5-6步变向运球练习⑦分组讨论:怎样变向运球快速前进?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左右手衔接快,推压球的后上部位。⑧前进运球到篮下投篮(如下图示)←×× ←×× ←×× ←×× ←×× ←×× ××→ ××→ ××→ ××→ ××→ ××→ △ 要求:中场开始,半场运球投篮,每人3次以上。

(2)设计意图:利用诱导性练习,逐渐让学生掌握动作;选择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动作要领,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接力跑(12分钟)(1)练习顺序 ①试跑体验 ②讲解规则要求 ③赛前试跑

④迎面接力比赛(如下图示)

×××××→ ×××××→ ×××××→ ×××××→ ←××××× ←××××× ←××××× ←××××× △ 要求:5局3胜,教师裁判,犯规无效。(2)设计意图: 首先,试跑体验是为正式比赛所做的身体上、心理上和路线上的准备。其次,赛前试跑,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规则。比赛中犯规无效,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

(三)结束部分(4分钟)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放松走——游戏(笑与不笑)——小结与鼓励(练习图示:略)2.设计意图:

安排放松走和“笑与不笑”的游戏,都是为了身心放松,同时有利于让学生养成锻炼后整理放松的习惯;最后的小结,在对本课的效果进行讲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八、效果预计

本课能够较好地达成事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此外,本课的平均心率预计为130~135次/分,练习密度预计为30%-40%。

九、课后延伸

布置课外作业,自己在课外练习。

第二篇:篮球教学设计

篮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按照水平四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学校教学场地设施以及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设计;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个别差异,分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教学中充分发昏评价和激励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求知欲强!尤其男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女生若显羞涩,不愿剧烈运动!同时,此阶段学生又是很容易出现浮躁的心情,缺乏耐心和恒心,这对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堂课之前80%以上学生能够在我威胁情况下完成高手运球和三步上篮的技术。学生学习兴趣较高,学习态度认真主动学习意识较强,学生之间技术掌握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科采用分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发挥体育骨干作用。

三、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运动表现形式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同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好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树立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和公平竞争的观念。本课以高手运球三步上篮作为主要内容,运球上篮技术作为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组合,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不高,相对交易掌握,趣味性强,有利于发展学生球性和专项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学习情趣和自信心,为后继的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本课根据教材特点、课程水平目标以及学生的的身心特点指定一下几个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95%以上的同学能够说出V字运球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运球上篮技术的重要性及影响V字运球上篮的关键影响因素(节奏变化、重心移动)。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认真学习、反复练习,教师的指导使75%以上的学生能够在无威胁条件下(慢速/快速 根据学生差异)顺利连贯地完成(单向)V字运球上篮动作。

(3)情感目标: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导。引导学生培养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球及上篮的步伐节奏变化和重心移动变化的掌握 难点:从高手运球到三步上篮的衔接协调一致的掌握

重难点解决方案:通过教师诱导教学、循序渐进,由简到难,分层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在学生反复练习和学习中掌握重难点。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引导启发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并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互帮互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放手学生思考、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教师完整示范讲解

七、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分钟)2.基本部分:

1)准备练习:高手运球折返跑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自己的运球方式和速度

2)V字运球上篮学习

①学生自由复习三步上篮

②导入内容,教师完整示范讲解

③学生依次三分线(中线)(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自主选择出发地)运球做三步上篮动作,球不出手,教师观察指导纠错

④学生(三分线)中线后运球上篮练习,球出手,教师观察指导纠错

⑤学生V字运球上篮练习,教师观察指导纠错

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掌握情况选择是否进行折返练习,教师仔细观察知道 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

3)结束部分:常规集合 课堂总结评价 师生再见

八、场地器材:

1、场地:篮球场2个;

2、篮球6只

九、教学评价

通过教师对学生表情、神态、技术动作的观察和分析、以及课堂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掌握程度。

本堂课主要一学生的联系为主,练习密度控制在40%以上。

学生运动强度以中等强度为主,最高心率不超过180次/每分,预计平均心率为:135次/分左右。

第三篇:篮球教学设计

篮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教学程序]

一、开始部分(3’)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整理服装。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学生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如街球王阿尔斯通的动作相关视频: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335810o1p5.html)的动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要求:动作到位,不能投篮。

三、基本部分(32’)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8’)(观看迈克尔乔丹

年总决赛最后一投http://)

组织教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进行半场教学比赛,由学生担任裁判,裁判可轮流

担任。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讲评。

4、素质练习(6’)组合练习:(1)俯卧撑8次;(2)加速跑;(3)“火车前进”

练习方法:由队伍排头同学开始在起点做俯卧撑8次后向前加速跑到对面端线,与此同时,下一位同学便可开始做俯卧撑练习,与此类推,依次进行。待全组同学都跑到端线后用游戏“火车前进”返回起点。先到的队为胜,最迟到达的队集体做俯卧撑5次。

四、结束部分(4’)

1、放松练习

组织教法: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听教师口令进行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地点。

4、安排值日生还器材。

5、师生再见。预计心率:130~140次/分

运动密度40~50% 姓名:孙东东

学校:昌邑市都昌街办西永安初中 联系电话:0536-7892611 电子邮件:sdd81913@sina.com

第四篇:篮球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篮球的基本知识。

2.知道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和传切配合的要点。

(二)技能和素质目标:

通过篮球活动,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和传切配合的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运动机能。

(三)情感和品质目标:

在从事篮球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勇敢、果断,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变向运球时动作要快,运球高度降低,蹬跨、转体探肩迅速,注意保护球。

2.切入者切入时应抢在防守前侧身看球切入,传球者传球时应结合投篮、突破等假动作,及时准确将球传给同伴。

三、教学难点:

1.传球落点控制不好,有时传球到攻防队员之间,没有远离防守队员。有时偏前或偏后,同伴不易接球。

2.运球变向时蹬跨、转体探肩慢,护球不利。

四、教学策略:(1)尽量采用有攻防的游戏方法练习传切配合。开始时可采用简单的游戏方法,逐渐提高难度。如开始时可采用二攻一守传球游戏,以提高有防守情况下传球落点的控制。再用三攻二守传球游戏提高传球选择能力和开阔的视野,再用半场控制球游戏提高传切配合成功率。然后在教学比赛中提高传切配合的实用能力。

(2)配合练习中要注意集体意识的培养,针对目前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鼓励学生应以集体利益为先,以全队的胜负为重,不能只顾自己进攻而失去良好的进攻机会。在传球时应考虑同伴的需要,要培养为每一个球,为全队胜负,而负责任的态度。

(3)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累和总结传切配合的经验。如怎样摆脱防守,什么时候切入,什么时候传球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4)传切配合练习要让学生动起来,不管是游戏还是基本练习,都要使学生保持一定的移动时间。练习形式的安排应有连续性,应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尽量多的接传球和跑动。

五、教具学具: 篮球:学生数除以四个。多媒体(几面大黑板),划场地的器材等。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整队,清点人数,安排见习。

2.做准备活动。可跑一跑,做几节操等活动身体的练习。3.知识讲解。

4.老师示范,个别学生练习。5.分组练习,老师指导。6.整队小结,做放松活动。

七、板书设计:

篮球基本知识:

今后的发展新趋势将继续向着“高”、“快”、“全”、“准”、的含义目标迈进,从而使人感受篮球竞赛的球场越来越小;竞赛的时间越来越短,篮架越来越低;篮圈越觉越大;球场变化越来越快;攻守队员身体接触越来越近;比分越来越高;女子与男子的对抗形式越来越难分的新趋势。

传切配合要点(教学重点)

切入者切入时应抢在防守前侧身看球切入,传球者传球时应结合投篮、突破等假动作,及时准确将球传给同伴。

游戏要点:进攻方频繁移动,距离拉开,反复传球,控制传球落点与时机。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教学难点)

易犯错误:传球落点控制不好,有时传球到攻防队员之间,没有远离防守队员。有时偏前或偏后,同伴不易接球。

纠正方法:讲清控制传球落点的方法,在有防守和移动的情况下练习传接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点(教学重点)

变向运球时动作要快,运球高度降低,蹬跨、转体探肩迅速,注意保护球。游戏要点:运球不要盲目奔跑,在对手过来抢球时利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使球移到远离防守一侧。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教学难点)

易犯错误:运球变向时蹬跨、转体探肩慢,护球不利。纠正方法:原地做运球变向和蹬跨、转体探肩动作。

第五篇:篮球教学设计

篮球——行进间变向运球教学设计 商州区中学西校区

岳文军

教材分析

《篮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七—九年级全一册。体前变向运球是篮球中应用最广泛的运球变向技术。它简单实用,经常练习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提高手控球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程度。在本节教学中、手脚协调配合与保护球动作是关键。

教学背景

篮球运动很普及,有着广泛综合性很强的健身娱乐游戏。它能有效培养参与者的高度协作精神和默契配合意识,它是在规则约束下进行的,有利于养成遵规守纪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因此,篮球运动是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可塑性大、好奇心强。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发展还不平衡。他们对篮球较感兴趣,但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体育锻炼习惯尚未形成小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有待培养。

设计理念

新课程中的体育教学应“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设计思路

1、情景导入。通过“破坏球”游戏,使学生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合理的布局,结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2、身心准备。通过“跟我学”感悟运球的变向,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的准备,为下一阶段学生打下基础。

3、技能学练。从原地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到行进间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从无人防守下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到消极防守下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最后安排小组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循循善诱,环环相扣。

4、整理放松。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结束新课。

教学内容 :

1、篮球: 行进间变向运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本课的练习方法,明确行进间变向运球的技术原理及作用。认识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

2、技能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直线运球技术,75%以上的学生在一定速度中能正确运用行进间变向运球技术,提高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2)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爱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师生相互问好(2)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破坏球”游戏

方法:在半场内运球,在保护好自己的球的同时尽量将别人的破坏掉。

三、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

(一)篮球步法移动练习

(二)复习原地运球:

(1)原地左、右手运球(2)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三)行进间变向运球

重点:运球时按拍球的部位 难点:能控制球 教法:

1、引导学生尝试性练习

2、讲解、示范、组织练习。

3、巡视指导

4、强调抬头目视前方

5、个别辅导。学生练习:(1)尝试运球过人(2)相互运球过人(3)慢跑连续运球过人

注意事项:

1、及时改进、提高运球技术动作;

2、让学生有成功体验;

3、体会球的反弹规律;体会正确的击拍球的部位;解放目光。

4、体会身体姿势和脚步动作协调配合。若干次

四、变向运球接力游戏: 创设情境:

“开启胜利之门”接力游戏。

1、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教师鸣笛开始,队员依顺序进行,回起点时将球双手递交下一位同学,直到全队完成,先者为胜。

2、强调规则

3、督察、判定胜负。组织教法:

1、活动有序、气氛活跃,积极练习,团结协作。

2、让学生有成功体验,3、加强集体主义观念,相互鼓励树立信心。

4、遵守规则、确保安全。

五、放松与课堂小结

1、放松活动随教师提示完成放松动作。

2、小结本课,引导指挥学生、参与活动。表扬,提出今后注意事项

3、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篮球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