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最终五篇)
编辑:醉人清风 识别码:69-1002830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5-20 22:33: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傅雷家书》教学设计

引导语: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傅雷家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前,阅读《傅雷家书》,了解傅聪所写信的内容,并对傅雷有整体的了解。布置预习作业,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准备一封自己的或记忆深刻的书信。

2.第二课时前,了解傅雷的艺术观,准备傅聪弹奏的钢琴曲磁带,阅读《傅雷之死》。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前,完成预习作业。查找傅雷、傅聪父子的资料,有条件可以欣赏傅聪的钢琴曲磁带。

2.第二课时前,熟读课文,思考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可以成为朋友。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一)整体把握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第二封信,起因于傅聪在音乐会上的历功演出。孩子的成功总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与骄傲,但傅雷与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幸福与激动还来自于艺术的成功、祖国的光荣。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作为父亲的傅雷,毫不矜持地对儿子表达了他异常激动的心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若是一般的父母,也许仅止于此了,而傅雷的伟大,就在于他借助儿子的成功之机,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他首先赞许儿子: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而这,正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里所说的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傅雷对坚强含义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寻味。坚强的最高境界,乃是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因为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这可以说已经是人生至境了!

接下来,傅雷奔放的思绪又从艺术飞到了中国的黎明。他从傅聪如流水般的演奏风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的复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华文明。他激励儿子,被这般伟大的文明之河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洋溢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书信最后,傅雷再次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第一封信里,他曾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这一次,他又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从而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让完美的地平线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二)问题研究

1.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但坚强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2.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其意旨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三)关于练习

1.此题目的是要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含义。第一封信里,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第二封信,希望儿子在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此题目的是要体会傅雷与傅聪的父子深情,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有些方面可以从《傅雷家书》的其他篇章中寻找例子。

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本课总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板书设计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多重?相信读过《傅雷家书》的人,会有深刻的了悟。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情境,把学生引入到傅雷对儿子的拳拳爱心之中,使学生理解从父子到朋友,乃至知己,这之间的飞跃在于傅雷、傅聪父子共同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境界。教师建议学生,把自己阅读傅雷家书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给父母写一封信,谈人生、谈追求、谈理想、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庸()碌 谀()词 扶掖()廓然无累()涕泗横流()枘凿()

答案与提示:yōng yú yè kuò tì sì ruì záo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扶掖 枘凿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自知之明 气吞斗牛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回答问题,并从课文中再摘抄几句含义深刻的语句。

(1)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问题,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一种情绪?

(2)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孤独的赤子创造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答案与提示:(1)这句话意在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2)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

个性练习设计

1.傅雷在家书中屡次提到要傅聪学会坚强,请结合课文,理解坚强的含义。

答案与提示:坚强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在面对挫折、成功,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时,能够宠辱不惊,得失泰然,能够平和、理智地对待现实。坚强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2.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答案与提示: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目的在于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现实c,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3.当代哲学家周国平说过:孤独、寂寞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请你比较傅雷和周国平对于孤独的理解。

4.你写过家书吗?如果没有,请你选择一位亲人,给他或她写一封信,说说你一直想告诉他或她的话。如果你曾经写过,把它找出来,重温当时的情景。

教学探讨与反思

在本文的教学中,应该避免逐字逐句地分析内涵。因为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要彻底理解艺术真谛和人生境界还有一定的困难,关键在于引导他们通过学习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获得一些感悟。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领会爱的几重境界。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创设朗读情境,把握书信内容,体会书信的情感。

2、研读赏析,质疑讨论,走进傅雷,了解其人。

3、生活链接,采用书信的形式,书写心得体会。

【教学重点】

创设朗读情境,把握书信内容,体会书信的情感。

【教学难点】

研读赏析,质疑讨论,走进傅雷,了解其人。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手段】

投影仪。

【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书信,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层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家信,家书则是家人书写的家事、传递私情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著名翻译家傅雷和儿子傅聪的家信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其中究竟书写了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的两则,来共同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感

1、投影:

明确重点字词:

庸碌 凭吊 谀词 扶掖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 气吞牛斗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教师朗读速度舒缓,语重心长。

3、提问:

⑴ 如果请傅聪为这两则家书配上钢琴曲,你会选择怎样的曲调(或怎样基调的曲子)?

讨论明确:会选择曲调舒缓的具有抒情意味的钢琴曲,这样才与信中父亲真诚、平等与儿子交流的语态相一致。师选择一首钢琴曲为背景,生结合背景自由朗读课文。

⑵ 在信中,父亲真诚、平等的语态,体现在何处?

讨论明确:

10月2日,当儿子精神消沉时,父亲对儿子没有高高在上的训斥,而是充满了理解与安慰。

理解、关爱: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那里去发泄?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尊重: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出这些信来重读几遍。

平等、真诚的鼓励: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景吗?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修养,方能廓然无痕,真正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对伤害自己的感情,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1月26日,当儿子在音乐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父亲不是简单的赞扬儿子几声,而是,娓娓地平等地对孩子道出人生的忠告。

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池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⑶ 在父亲真诚的语态中,我们看到父子间是种怎样的关系?

讨论明确:慈父情深、朋友情重。

三、研读赏析,走进作家

1、在充满深挚的情义家信中,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一个人?

讨论明确:希望儿子能正确对待情绪上的消沉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吸取前车之鑒。希望儿子取得巨大成功之时,仍能谦虚,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共同的主旋律:希望儿子无论经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家信虽小,但傅雷的家信境界高远,展现了其崇高的精神境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阅读其真诚、平等的书信时,你除了感受父子间平等、真诚的交流外,你还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光彩?

讨论明确:傅雷拳拳报国赤子心,殷殷报国志,这也是他希望儿子所拥有的品质。如: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新!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河的其实还大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小结:在《傅雷家书》两则中,我们在真诚、平等的氛围中,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对艺术、人生、对祖国有了更深的认识。

3、再读课文,体会深意。

四、生活链接,书写感受

请以给傅雷的一封信为题,谈谈你学习这两封信的感受。

【板书】

傅雷家书

家书 真情 人格

平等真诚的父子情、朋友情

真挚的爱国情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篇3

【内容简介】

1、本节课的主题:

本文所选的两封信,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把她看成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的话,那就过于简单了。表现父亲对儿子爱的文章有很多,比本文写的感人的也不在少数,如果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我想这是仅仅不够的。文章中随处可见的父亲对儿子的尊重,向儿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潜移默化的为人方式,这些是不同于以往我们见到或读到的,她体现了一种更适合现在社会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同样适应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的相处。这正是我们这些处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们应该学习的。因此,在学习此文时不仅应引导学生感悟亲情,更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作者向我们传达出的教育思想,从小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与他人相处的态度和技巧,同时为他们教育下一代做好准备,这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有着更为长远的积极意义。由停留在单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为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是本文不同于其他同类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个亮点。

2、关键信息:

⑴ 学生搜集傅雷、傅聪相关资料,播放由傅聪演奏的肖邦乐曲,班内共享,既锻炼学生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又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学习本文的兴趣。

⑵ 结合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学习文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效果。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⑶ 引导学生思考傅雷的教育思想,傅雷父子的相处方式,并适机引入傅聪写给父亲的书信,让学生来领会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双方努力的结果,并非单方面的问题和责任。实现由单纯的情感认识上升到更为深层次的理性思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很自然的会从家庭联想到更广阔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法。从而使本文跳出简单的知识学习和一般层面上的情感培养,而是以课内文章作为切入点引导到更为辽阔的课外,使语文课真正为生活服务,真正的“活”了起来。

【学习者分析】

1、学生成长的环境及自身年龄特点:

处在十五十六岁的'学生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便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各方各面的关注,形成了很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特别是在家庭中。缺少与人相处交流的正确的方式,总是单方面的接受来自父母的呵护,长久以来,把父母的爱当成了理所应当的付出,而恰恰又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又有很强的自我成长的意识,对父母全方位的“爱”看成是对自己的过多干涉,把与家人相处的不愉快更多的放到父母的身上,忽略了父母的爱。

2、学生自身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需要:

⑴ 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与他人相处中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别人更好的接受,是这些正处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学生们应该学习的。

⑵ 他们在不远的将来也会为人父为人母,因此本文的作者的一些教育观念对于将来成为别人父母的他们来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3、知识程度:

绝大部分学生对傅雷和傅聪的了解很少,所以授课前应让学生对此有一些了解。

【教学目标及相应的课程标准】

1、阅读课文,深切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款款深情。

2、探究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及人际关系。

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调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过程。

3、学习本文语言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

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学理念:

⑴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本节课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网站查找有关傅雷和傅聪的资料,在全班内进行交流;播放傅聪演奏肖邦的乐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了语文与微机,与音乐的学科相综合的特点。

⑵ 注重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节课的学习从体悟傅雷对儿子傅聪细致入微的爱入手,唤醒那些早已习惯或忽略父母爱的学生们的亲情观,这比起简单硬式的说教更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

⑶ 探究合作:

由前一点展开,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的教育方式,文中父子相处的方式等,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探究的平台。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在全班交流。

⑷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方面从文中语言入手,体会统一意思,因不同表达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本文的学习中反思自己的家庭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应如何解决,使语文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学习语言本身,同时注重与身边生活的结合。

⑸ 师生互动:

无论是在提供资料,还是探究合作学习部分,教师和学生很自然的进行交流,既有个别交流,也有小部分交流,更有全班内的交流。教师既不是单方面的问题提出者和解决者,学生也不是过去那种被动问题的接收者,而是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教师和学生不再扮演一种角色,而是多种角色的综合体,相互碰撞,相互促进。

2、教学方式:

本文的授课模式虽然人采用以往的三板块的教学模式,但并不拘泥于此,而是根据授课的具体情况,有自己相应的灵活处理。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幻灯片技术,网络资料(文字、图片、图像),音乐。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提前给学生布置好要搜集的资料内容(傅雷和傅聪的资料),并提出要求(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语言要简洁准确)。

2、布置预习内容: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3、教师同样需做好上述准备,并事先准备好傅聪演奏的音乐资料。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文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的基础上,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即可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导入傅聪演奏的音乐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感受傅雷那处处蕴含着对儿子的尊重和爱的语言,那不同于大多数家长的教育方式,都引起了学生想要讨论的欲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探究合作的平台,而教师此时引入傅聪写给父亲的信则把本节课的教学推向了高潮,更使学生由对自己父母的单方面抱怨引导到对自身的思考,从而从父母和自己两方面更为全面的考虑问题。

四人小组的划分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体现学生个性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方便了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

【具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资料导入法)

1、傅雷父子照片。

2、《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1986年),足以证明这本小书影响之大,《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3、傅雷介绍:

翻译家、文艺批评家。翻译作品,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现将其翻译作品编成《傅雷译文集》。

4、傅聪介绍:

著名钢琴演奏家,擅长演奏肖邦的作品。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兼职教授。

5、傅聪演奏的肖邦作品,例如:B大调夜曲作品9号。

说明:傅雷傅聪的介绍,可先有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介绍,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照片资料和音乐资料,既能加深印象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利用电视屏幕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口述:

1、深切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款款深情。

2、探究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及人际关系。

3、学习本文语言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

三、检查预习

给划线生字词注音:

谀词(yú)扶掖(yè)廓然无累(léi)重蹈覆辙(zhé)

涕泗横流(tì sì)枘凿(ruì záo)

说明:教师利用电视屏幕出示字词,学生边填教师边用课件出示相应的拼音。具有形象生动性和直观性的特点。

四、整体感悟

1、请认真阅读傅雷写给儿子的两封信,把信中能打动你,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标记下来,简单分析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学法指导:教师示范。

(通过句式、词性、修辞等来帮助分析。)

例如1: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分析:作者用反问的句式加强父母对儿子无微不至、广阔包容的爱。

例如2:……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分析:作者通过“安慰”、“鼓励”两个动词,表达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2、学生四人小组内简单交流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两封信中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朋友式的相处。

五、赏析

请观察体会下面两句话,看看它们的表达效果相同吗?哪一种儿子更愿意接受?对你有哪些启示呢?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改为:我说的这些话都是对的,对你是有帮助的,不信的话,将来你遇到困难时就会明白的。

教师小结:相同或相近的意思,我们使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尊重和爱。我们可以将它运用到我们平日的写作和与人交往中。

六、探究合作

课件出示:

傅聪写给父亲的信出现较多的语言有:

1、亲爱的爸爸妈妈。

2、挂念。

3、收到你们的来信,很高兴,知道大家都平安,心里也就安了。

4、我最近在练习什么;我准备做什么;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提问:通过傅雷父子朋友式的相处方式,你都从中获得了哪些启发呢?

(结合课文,小组研读交流。)

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内容(提要):

1、傅雷父子的相处方式使我们明白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双方努力的结果,并非单方面的问题和责任。

2、推想到与他人的相处应注意的问题和采用的技巧。

七、谈谈你通过学习本文,你都有了哪些收获

教师总结:落实教学目标。

八、作业

1、试着将《傅雷家书》介绍给自己的父母。

2、请用书信的形式和你的父母亲进行一次朋友式的谈话。

【课后的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破了传统教学对课文的处理观念,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特别是在处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更关注学生的长期成长,并不简单的停留在对课文本身的研究,将课文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去,这对于目前的学生们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如果说本文的学习只停留在对父爱的挖掘上的话,那是不全面也是不深刻的,因为表现此类题材的优秀文章不在少数,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而傅雷对孩子的教育思想,潜移默化的为人方式,都是值得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学习的。另一方面,本节课的学习,如果能有家长的参与,效果会更好。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3篇

1.《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方案

2.《傅雷家书两则》课文优秀教学设计

3.《傅雷家书两则》的优秀教学设计

4.《傅雷家书两则》最新教学设计

5.关于《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

6.《傅雷家书两则》优秀教学设计

7.傅雷家书两则课文教学设计

8.《傅雷家书两则》名师教学设计

9.《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第二篇:傅雷家书 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

榆中九中 项丽

〘教材分析〙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设计理念〙

本文所选的两封信,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把她看成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的话,那就过于简单了。文章中随处可见的父亲对儿子的尊重,向儿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潜移默化的为人方式,这些是不同于以往我们见到或读到的,她体现了一种更适合现在社会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同样适应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的相处。这正是我们这些处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们应该学习的。因此,在学习此文时不仅应引导学生感悟亲情,更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作者向我们传达出的教育思想,从小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与他人相处的态度和技巧,这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有着更为长远的积极意义。由停留在单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为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是本文不同于其他同类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个亮点。〘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字词,整体感知两份家书的内容和风格。

2.品味饱含哲理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舐犊深情和恰当的教子方法。3.培养同学们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与他人相处的态度和技巧。过程与方法

1.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2.自主合作探究法、行动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的父子之情,珍惜美好亲情。

2.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教学重、难点

1.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味、对儿子的殷殷期望。2.逐步理解坚强的含义。〘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1.课前学生预习课文,阅读《傅雷家书两则》,自主学习,积累字词,了解作者,完成导学案。

2.反复朗读,比较两则书信的内容与风格。〘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整体感知两封信的情感。2、研读第一封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品味浓浓亲情。

2、家书本是家事私情,然而著名翻译家傅雷和儿子傅聪的家书却变成了社会的财富。那一封封家书,似一曲曲流淌着慈父爱、朋友情的交响乐,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这感人的旋律吧!二.走进傅雷、了解家书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他毕生翻译巴尔扎克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傅雷一生创造了三个第一: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章中国当代翻译界第一人;培养教育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傅聪;文革中以死抗争的第一名人。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主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34部。

二、预习反馈,检查读音。

庸 碌 谀词 扶掖 枘凿 相契 廓然无累 涕泗横流 羲皇上人 灰烬

三,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

2、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这两封家书,作者分别以什么样的风格展现出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5、从这两封信,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四、选读课文,品读家书。

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提示:写回信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生活状态等)明确: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2、傅雷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告诉儿子怎样面对消沉苦闷的?(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明确:⑴是宽慰儿子,不必为父母担心。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

⑵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

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五、探究课文,感悟家书。

找出本信中的两处比喻,体会其作用及含义。

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明确:

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过与不及都不好。

2.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六、小结:

当遇到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时要能够坚强面对;当迎来成功时,更要能够正确面对掌声、赞美,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坚强,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七:体验反思,情同家书。(小组合作,选代表发言。)

傅雷是伟大的,傅聪是幸运的。其实,天下绝大多数的父亲都一样,都有一颗慈爱的心,一份无私的爱,都期盼着自己的儿女能够健康顺利成长。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你们感受到了父亲对你们的爱吗? 请仿照下面形式,用“父爱是……”也写三句。父爱是一片天,让我的理想放飞;父爱是一盏路灯,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父爱是一架梯,助我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仿句: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文拓展,理解“父子如朋友”。

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位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十、课后作业,学写家书。

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你有苦闷时向父母倾诉吗?他们是怎样对待你的?你现在最想和他们说什么?以《给爸爸的建议书》或《有话要对老爸说》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以书信的形式写)。余音袅袅:

著名学者傅雷在儿子傅聪远赴欧洲学习音乐后,从父亲、朋友、师长的角度出发,用笔记录下分别的日日夜夜,诉说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体会,寄托对儿子的惦念和牵挂,给儿子留下了动人心弦的文字。今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一封家书中流露出的父爱。请同学们课后研读下一封信。板书设计:

儿子消沉苦闷时 和风细雨、款款相慰 浓浓舐犊之情

正视挫折、泰然处之

教学反思:

第三篇:傅雷家书(其一)教学设计专题

傅雷教书(其一)教学设计

罗州乡初级中学 李才

教学目标

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才是真正的“坚强”。

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3、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4、知晓隐私权,并学会在生活中保护别人的隐私权。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本封家书,体会到其中期望和情感。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3、品析文章中在重点语言。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教师引导分析,学生合作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学生谈感受。家书指的是家信,说到信件,我们要明白,别人的信件没有经过允许是不能随意翻阅的。因为这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我国很多法律都对此做了明

确规定。(《宪法》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权责任法》将“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在以前,通讯工具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书信则是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他的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写得多了,经过整理,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一封信,感受父亲对孩子的牵挂。

二、整体感知

1、检查“读一读,写一写”:

庸碌 凭吊 谀词 扶掖 大惊小怪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 自知之明 气吞斗牛

2、阅读课文,说说这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可以看出,这封家书应该是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从“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在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可知,傅雷此时写这封信想鼓励儿子振作起来,以平和心态去面对人生重点挫折,乐观地迎接情感的创伤,做一个勇敢的人。

作用: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3、从这封信中,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融会贯穿于信中的主旋律,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三、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提示:写回信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生活状态等)

明确: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

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2、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明确:⑴是宽慰儿子,不必为父母担心。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⑵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3、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古战场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过与不及都不好。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引用克利斯朵夫的故事,既是和傅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面对,学会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五、品析语言

选择学生朗读第一封信,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划出所受感动最深的句子。可以是讲道理的,也可以是表达感情的,关键是能够体现父亲对儿子的涓涓教诲。

如:“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指导学生掌握赏析的方法。著名学者傅雷在儿子傅聪远赴欧洲学习音乐后,从父亲、朋友、师长的角度出发,用笔记录下分别的日日夜夜,诉说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体会,寄托对儿子的惦念和牵挂,给儿子留下了动人心弦的文字。今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一封家书中流露出的父爱。请同学们课后先研读下一封信。

六、布置作业

摘抄所受感动最深的句子。(可以是讲道理的,也可以是表达感情的,关键是能够体现父亲对儿子的涓涓教诲。)

七、板书设计

庸碌 凭吊 谀词 扶掖 大惊小怪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 自知之明 气吞斗牛

第四篇:傅雷家书 教学设计

发布者: 王昕 发布时间: 202_-1-3 22:17:59 《傅雷家书》两则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傅雷家书》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书所附的名著之一,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自己远在海外读书的儿子傅聪的家信,一封封家书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拳拳爱子之前跃然纸上。课文所选的两则是儿子傅聪在情绪低沉和演出成功之时父亲给予的不同的温情。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介绍傅雷后,梳理书信的内容和结构,然后重点解读“赤子之心”。一番努力之后学生往往兴趣不浓,且上完后收效甚微。我设计这节课主要围绕“舐犊之情”展开。课前补充了傅雷的逸闻趣事及文革期间遭受的迫害,然后研读书信中对于傅聪的鼓励技巧里蕴含的舐犊之情,以此引导学生和自己父亲的沟通,并用下水作文引导,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悟父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书信格式,了解傅雷;

能力目标:理解傅雷家书的舐犊之情及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父爱,加强与父亲的沟通。教学重难点:理解傅雷家书的舐犊之情,体味父爱。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提示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书信格式简单讲解。

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书信无疑是沟通两地相思的最好使者,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其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自己的惦念。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感受一下那份牵挂。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让学生熟悉书信的格式,并熟练运用书信格式写作。而且以此导入自然,不费太多时间,使授课目的更加明确。

二、补充作者资料,辅助学习。

1、学生介绍傅雷。

2、教师补充。

傅雷一生翻译作品达34部,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名著,如《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欧也妮·葛朗台》等现在我们拿到的版本大多是参考傅雷最初的版本,因为他能把名著的精华翻译出来。文革期间,傅雷因翻译外国作品,且因为傅聪在国外留学,被定为“走资派”,遭炒家,红卫兵在傅雷家已是家徒四壁后仍企图找出点“证据”,便拔花刨土,挖地三尺,傅雷不堪忍受人格上的屈辱,含冤自尽。傅聪在国外求学期间,傅雷以一封封深情的书信对孩子进行艺术和生活上的引导,《傅雷家书》因此也成为许多父母教子的范本。

(现在请大家速读课文,读时注意生疏的字词,并看看这两封书信分别写于儿子什么样的状况)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傅雷,对《傅雷家书》有更清楚的认识,在此环节的引导之下,学生会更加踊跃地阅读此书。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书信大意。

1、强调“舐犊”;

2、思考:

(1)这两封信分别写于儿子什么境遇时?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阅读课文,并勾画。

消沉苦闷时

欣喜成功时

(2)作者写这两封信,目的何在?

劝慰儿子要坚强

要儿子保持谦卑,要坚强

(3)遇到挫折,消沉时要坚强,为什么成功了还要坚强?

不为胜利冲昏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

小结:这两封信,是傅雷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他希望儿子把感情的创伤,要“当作心灵的灰烬”,不为胜利冲昏头脑,拥抱“对艺术的谦卑”,也就是希望孩子败不馁,胜不骄,宠辱不惊,做一个坚强的人。

3、从这两封信可以看出傅雷是个怎样的父亲? 慈爱 博学 教子有方(学生谈)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使学生对本课有个整体把握,对课文内容更加清晰,并对课文主旨准确认识。

四、请在这两封信中分别找一处最打动你的句子。(学生寻找并说明原因)

五、沟通与交流 体味父爱

当儿子情绪低沉,情感受到创伤时傅雷给予温情的安慰,当儿子沉浸成功的喜悦时要求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艺术的高峰。既是孩子艺术上的知音又是孩子生活中的朋友。傅聪有一个好父亲,你有一个怎样的父亲呢?当你遭遇打击或者被鲜花簇拥时他给你怎样的指导?

1、(师生沟通)

2、欣赏《父亲的心声》 【设计意图】情感的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学会迁移情感,从而升华主题。

六 小结:

现在的人们,更多地选择了用电话、QQ、Email进行沟通,但总让人觉得少了一种实在与亲切,真怀念写信的日子!今天,下课后,我们能否用自己的心,通过自己的手给父母写一封家书,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关怀呢?

七、作业:用自己真诚的心灵之语给父亲写封信。教学反思

父爱是一个久远的话题,任何时候提及都不陈旧。小学时有小学时的理解,中学时有中学时的感悟,成人后有成人后的解读。所以在第一课时我主要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入手,并“如乎其内”“出乎其外”,从傅雷的舐犊深情中感悟自己存在于身边但一直未觉察的父爱。文中难点“赤子之心”及“孤独”,还有文中一些精彩的句子,我专门列在第二课时与学生共同学习。

本节课的亮点是情感的导入,教师下水作文一直是近两年作文引导的热点,我所写的下水作文以真人真事为题材,以我个人真挚的情感体验为线索串联,深入到学生内心,打动学生敏感的情弦。也为学生习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课上完后,我感觉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给学生所留时间较短,过于仓促,因此稍欠扎实。

第五篇:傅雷家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信》,同学们从歌中听出些什么?(同学纷纷说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2。同学们谈得都很好,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书信成为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今天我们也一起来读读两封家书,感受一下亲人间那浓浓的牵挂之情。(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生字词,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和风格。

2.品味饱含哲理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舔犊深情和恰当的教子方法。3.学会正确地对待挫折和成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

三.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先由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老师再点拨。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我国朱明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上海市南汇县人。1927年赴法留学,1931年回国后,致力于法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介绍工作。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他一生翻译了500多万字,著名的有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以及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名人传》等。

四.检查字词

五.速读课文,读懂家书的主要内容

这两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什么?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而写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风格?

第一则

(1954年10月2日)儿子消沉苦闷时,劝慰儿子如何正确地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的鼓励。

第二则

(1955年1月26日)儿子欣喜成功时,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成功。满怀欣喜、激情洋溢的勉励。

从这两封信,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融会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六.选读课文,品读家书 ;954年10月2日

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第二封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 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注意写回信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生活状态)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给他以感情上的慰籍。

2、傅雷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告诉儿子怎样面对消沉苦闷的?

从两方面写怎样面对情绪上的跌宕的:

(1)、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2)、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彻底感悟,吸取教训,引为借鉴。七.探究课文,感悟家书

1、找出本信中的两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体会其作用及含义。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引用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2.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他的用意何在?

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说明任何人和事情都要掌握分寸,过与不及都不好。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否则只会适得其反。3.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又是什么?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 ——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4.作者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有何目的?作者为什么要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而不举其他人的?

文章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既是和傅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面对,学会解决问题。“不能栽了筋斗爬不起来”,希望儿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样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傅雷的翻译的,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是以贝多芬为原型塑造的,是父子二人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傅聪从小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勉(见下一封信)。作者举他的例子更容易被儿子接受。八.课文归纳,回顾家书

这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父爱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

父爱是一片天,让我的理想放飞;

父爱是一盏路灯,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父爱是一架梯,助我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请仿照下面形式,用“父爱是„„”也写三句。仿句: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九.课后作业,学写家书

“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你有苦闷时向父母倾诉吗?他们是怎样对待你的?你现在最想和他们说什么?以《给爸爸的建议书》或《有话要对老爸说》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以书信的形式写)。

十:结束语:傅雷先生不仅是一位译著颇丰的文学翻译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儿子受挫,他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儿子取得成绩,他谆谆教诲,激励鞭策,让他向更高的意境迈进,要其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感谢傅雷先生,因为他的家书不仅是傅家的财富,它已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对后代的教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音乐激情

师:世上有一座特殊的桥,连接上下辈的心灵,传递着美好的情感和期盼,这便是孩子的成长之桥,它是父母用青春搭起的一座生命之桥,用希望和奉献搭起的通向成功和幸福之路的桥。傅雷和他的夫人也为自己的两个儿子搭起了这样一座桥,大儿子傅聪成为世界一流钢琴家, 小儿子傅敏是北京第七中学英语特级教师。让我们在傅聪的优美的钢琴声中再次感受傅雷对孩子深深的爱,正是这爱成就了一个钢琴家。

二.研读课文,探究质疑。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傅雷家书第一封家书的内容,明白了人无论遇到遇到挫折要有正确的态度,要处之泰然。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封家书。出示问题,合作探究

1、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2傅聪的成功,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的信中是否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上,他还写了什么?

除了喜悦,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指出这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

3、当儿子成功之时,做父亲的一定非常高兴激动,那么傅雷究竟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为孩子赢得了成功而感到高兴;为孩子能替祖国争光而高兴;为孩子演奏的音乐能使更多人快乐而高兴。

4.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 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 术的探索和追求。

5、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找到吗?

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6、“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的一天!”“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三.词语推敲,深入家书

1、两封信中都提到了“坚强”,找到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 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

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 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当遇到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时要能够坚强面对;当迎来成功时,更要能够正确面对掌声、赞美,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坚强,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

“坚强”的最高境界是能够无惧孤独,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2、怎么理解“赤子之 心”? 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三.内容小节,总揽家书

如何面对 所达目的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四.小结: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同学们或许羡慕傅聪有这样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父亲,抱怨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对自己总是那么严格,总是那么挑剔,其实天下的父母心都一样,都有一颗慈爱的心,盼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只是我们有时候忽略了亲情。

有这样一段话,说我们在小时候崇拜父母,他们在我们眼里无所不能;在十几岁的时候开始怀疑父母;在二十岁时开始鄙视父母;在三十岁时开始慢慢发现父母是正确的;在四十岁时发现老人的话咋就这么对呢?到五十岁时发现老人的话简直就是至理名言。而那时我们的老人却已年迈亦或不在„„同学们,从现在起,学会理解珍惜,学会用心去爱自己的父母吧。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最终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