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编辑:轻吟低唱 识别码:69-995958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5-14 16:01:4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普定县坪上镇中心学校

黄华

设计理念:

本节课试图通过合作探索,小组交流、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抽象等数学方法,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62至63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让学生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运用电教手段,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中进行教学。教学流程设计

《方程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认识它吗?(出示天平)

2、了解天平吗?

3、说明天平用途和原理。

4、课件演示用天平来称两边物体的质量,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两个桔子和一个苹果。

(1)用天平来称两个桔子和一个苹果的质量,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想不想来猜一猜?

根据学生的回答,说明两边的质量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关系。

生1:可能会两个桔子的质量多。

师:他的意思是这样的——课件演示。这样的结果表示两个桔子的质量>一个苹果的质量。

生2:可能会一个苹果的质量多。

师:你的意思什么呢?

生:两个桔子的质量<一个苹果的质量。

生3:可能会两边的质量一样多。

师:他又是这样的意思——课件演示。这样的结果,你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两个桔子的质量=一个苹果的质量。

师:当天平的指针指在0的时候,就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就时天平平衡了。

师:看来,用天平来称物体的质量,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

二、观察现象,抽象概括

1、平衡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1)每个桔子的质量是100克,两个桔子的质量是多少克?这个苹果的质量是400克,把它们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天平会怎么样?

(2)天平平衡了说明什么?

(3)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这种相等的关系吗?

(100+100=200或100×2=200。)

(4)这个式子左边表示的是什么?右边表示的又是什么?

2、不平衡到平衡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我这里还有一个水果,不知道是多少克,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这个x是已知数,还是未知数?

把这个重x克的水果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一个20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平衡吗?

师: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状况?(生:x<200)师:那我们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生:往左边盘中加砝码)我们往水果 这边加150克砝码,观察天平平衡了吗?

师:左边盘中物体质量的可以怎样表示?(生:x+150)

师: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状况?(生:x+150>200)

师:刚才往左边盘中加的砝码多了,现在我们拿掉50克,现在天平的左边怎样表示呢?

师: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平衡状况?(生:x+100=200)

3、不确定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这里有两杯水,大杯共重380克,小杯共重350克,如果将这两杯水放到天平左右两边,天平会怎么样?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将这杯水喝掉一些,谁来?(请一位同学喝)

师:这杯水被喝掉了多少克?被喝掉的克数是个未知数?

师:可用什么来表示喝了的克数?(生:用x来表示喝了的克数,即x克)

师:这瓶矿泉水剩下的质量可以怎样表示?[生:(380-x)克] 师:如果现在把这两杯水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天平会出现什么状况?(生:可能平衡,可能左轻右重,可能左重右轻,分别用380-x=350、380-x<350、380-x>350来表示)

4、看图写式子。

三、观察分类,抽象概念

1、观察分类。

这些式子,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它们分分类呢?

2、展示分类。

①交流分类情况,说明分类理由。

第一次分类。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按“<”、“>”、“=”连接符号来分成三类

△按是否是等式分成两类

△按是否含有未知数分成两类

②揭示“等式” 的概念。

像这样的含有等号的,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称之为等式。

3、抽象“方程”的概念。

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1)仔细观察等式,它们还有不同吗?如果有,请你们再把这些等式分分类。

师:这些等式中的字母表示“未知数”,像这些“x+100=200 380-x=35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指着等式,这些为什么不是方程?

师:再指边上的不等式,这些又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师:方程必须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四、应用新知,加深理解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

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5x+24=120

x+32<47

4.3÷0.1=43

2x=0

3x÷8

6(x-20)=78

在找等式和方程的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2、看图写方程。3.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称为方程。()

(2)0.5x=4是方程,不是等式。

(3)1.5+x不是方程。

(4)等式一定是方程。

(5)4+2y =8是方程。

4、请你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小红买了5支笔,共付9元,每支x元

(2)文具店有兵乓球40筒,卖了x筒,还剩18筒。

五、总结并指导看书。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奏把握不是很好,导致内容进行得有点快,整体快了近五分钟,从而到后面的“方程讲故事”的环节时间有点长,学生会产生些许厌倦感。因此在分析“粉笔盒”的环节和“等式和方程”的区别,要放慢速度讲,以保证教学效果的内化。第二,在“应用新知,加深理解”的环节中,对学生的引导不够灵活,比如我们班潘厚越同学说,我和爸爸一共钓了50条鱼,爸爸钓了x条,我比爸爸多钓5条,教师误以为学生不能列出方程,其实可以大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将方程列出。在这个环节放手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第三,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衔接的地方有几个不是很好,练习部分衔接过快,没有恰当地过渡和引导。今后应该在教学环节中突出重点,把衔接部分处理得更细致,另外在语言方面也要加强对自己的修炼。

第二篇:方程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华宁县甸尾小学 王 惠

教学内容: 教材53页、5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数量关系。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探讨交流,培养学生抽象、归纳和概括 的能力。

3、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进一步探究方程知识的乐 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一、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式子

1、一个皮球的价格是a元,买5个皮球应付()元。

2、哥哥b岁,比妹妹大a岁,妹妹()岁。

3、小芳看一本x页的故事书,每天看4页,需要用()天看完。(二)、复习等式

以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等式的意义:数学中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二、学习新课,认识方程

(一)、创设情境,抽象数学算式

1、认识天平(称)

(1)教师演示课件,提问:①这是什么? ②天平有什么作用?天平的原理是什么呢?(2)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

(3)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天平可以用来量取物体的重量。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个天平进行演示来研究一下相关的数学问题。

2、创设情境,抽象数学算式

(1)一个天平左盘上放了一个玻璃杯,右盘上放了100 g重的砝码,正好平衡。师:请看这幅图。

思考: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生答。

师:对,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等量关系,(课件出示:1个空杯子=100g)

3.课件出示第三幅图:一个天平左盘上放了一个加约150毫升水(红色)的玻璃杯,右盘上放了100 g重的砝码,天平左低右高。师:如果我们在杯中加约150毫升的水呢?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

问:这时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能答:杯子里倒了水,水有重量,天平就不平衡了。)

问:如果水重x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结果吗? 生回答后,课件、卡片出示:100+X>100 4.课件出示第四幅图:一个天平左盘上放了一个加了水的玻璃杯,右盘上加了100 g重的砝码,天平还是左低右高。

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要使天平平衡,该怎么做?(增加砝码)对,要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师:怎么样?刚才左低右高,现在呢?(生能答:还要加砝码)那就在加100 g重的一个砝码。(课件演示:右盘上再放100 g重的砝码,天平出现左高右低。)

师:现在什么情况?(生答:左高右低)这种情况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吗?可以同桌讨论。

学生回答后课件、卡片出示: 100+X<300 问:观察列出的两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这个问题可能稍有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当天平两边不平衡,一边比一边重时,要表示两边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不等式表示。(板书:不等式)

问: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不等式吗?

(学生列出不等式,教师选择两个写在卡片上贴于黑板。)5.课件出示第五幅图:一个天平左盘上放了一个加了水的玻璃杯,右盘上放了250 g重的砝码,天平平衡。

师:下面老师把其中一个100 g重的砝码换成50 g重的砝码。你再来观察一下。

(学生看到都说:平衡了)问:谁来表示这个式子? 学生回答后课件:100+X=250 师:仔细观察以上的式子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知识方程。那么方程的什么呢? 请同学组织回答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方程,那么我们要怎样来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呢?

两个条件:一定是等式 一定含有未知数

三、探究交流,抽象概括

1、判断以下的式子哪些是方程

2、辨析

(1)100+200=100+200(2)100+x>200;100+x<300(3)100+x=250 这三组式子中哪个是方程?什么是方程?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3、思考:方程与等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方程是否一定是等式? 等式是否一定是方程? 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方程。

四、巩固提高,形成技能 1.说一说——列出方程 2.练一练

(1)你能根据已学知识写出至少一个列出方程吗?(2)你能根据下面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①王涛去商店买了3本笔记本,每本X元。他付给售货员阿姨20元,找回2元。

②张华从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分钟走60米,走了X分钟。离学校还有80米。

(3)怎样才能使两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

3、你知道吗?

课件动态显示关于方程的小知识。

你知道吗?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数学家笛卡儿第一个提倡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五、总结提升

1、什么是方程?

2、怎么列简单方程?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含义:100+X=25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 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第三篇: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文档

方程的意义

徐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关系,了解天平平衡的道理 教学准备:“方程的意义”。主题图制成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玩过的请举手,谁来描述一下 玩跷跷板时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现在呢,就有两只小熊在玩跷跷板,谁来说一说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什么?

二、探索新知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种应用平衡的工具,来家来看看

1、直观演示,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介绍使用天平工作原理

演示实例:天平左边放两个重50克的方块,右边放重100克砝码 让学生仔细观察,现在天平处于什么状态,并用一个式子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50=100

2、继续实验,自主发现

(1)天平左边放空水杯,右边放100克砝码;

学生观察天平现在的状态,知道杯子重100克

现在我往杯子里加一些水,天平会发生怎样的一些变化? 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结论 那么一杯水有多重呢?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0+x(2)课件演示:在右边增加100克砝码。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一个数学式子来描述现在的不平衡状态 教师板书:100+x>200(3)继续演示:在右边增加100克砝码,观察能否让天平平衡。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用什么式子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0+x<300

(4)课件演示:将右盘中的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砝码。

让学生随着课件演示,看到天平逐渐平衡,从中得出数额学式子。教师板书:100+x=250(5)课件出示:天平左盘有一瓶250克的果汁,右盘有一个100克砝码。组织学生活动,讨论让天平平衡的方案。

学生交流后汇报:方案一是增加砝码,方案二是减少果汁。课件演示减少果汁后天平逐渐平衡的画面。

如果减少的果汁用y表示,那么现在的平衡可以写成什么式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0—y=100 3.认识等式

学生找出描述天平平衡的式子

在数学上描述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4.整理分类,认识方程

其实说起相等,刚才我们都只是在天平上寻找相等,在我们生活中相等的例子还有很多,就看大家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副智慧的头脑,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

课件出示:小明和爸爸比身高情景。

学生找出图中的等量关系,并用式子表示出来 看来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真有很多,只要我们能找出它们的相等关系,我们就能写出很多这样的式子。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式子,它们叫什么名字吗?在我们的数学中,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方程。大家仔细看看,我们方程都长什么样啊?

学生观察方程,并找出方程与等式的异同。那么谁能给大家说说到底什么是方程啊? 指名学生总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什么是方程,什么是等式了,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用两个圈圈出我们的方程和等式。

指名学生版演

三、巩固练习

1、下边哪些式子是方程?

35+65=100

x-14>72 6×(a +2)=42

x+32=47

28<16+14

У-24 a+x=m

x=12

2、根据线段图写方程

3、看图写方程。(分组练习)

四、师生总结(学生为主,教师补充)

五、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00+x>200 100+x=250 50+50=100 100+x<300 250-y=100 6.5+6.5+x=25

第四篇:教学设计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教学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教学准备:课件、写式子的卡片、磁钉。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平,谈话铺垫

教师(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

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达,就是──等号。

二、探究新知

(一)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1.出示天平图1。

现在这种状态,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50+50=100)

2.(出示天平图2和图3)天平向左倾斜表示什么?如果水的质量用 g表示,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

3.如果老师在天平右边再加一个100 g的砝码,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式子来表示。

;别板书)

。(分

这三个式子体现在天平上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咱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3.来看看究竟是哪种情况?(先出示天平图4,后出示天平图5)用式子来表示一下。

4. ;;

。(分别板书)

5.(出示教材第63页最上面的图)这样的图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板书:)

三、课堂小结

像100+X=250 3X=2.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四、课堂练习

2.这两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呢?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五、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50+50=100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3X=2.4 像100+X=250,3X=2.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六、作业设计

练习十四

第一,二题。

第五篇:《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根据题意列方程。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

要求:

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 内交流,要说出理由。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第二种:

X+50>100 X+X=100 X+50<100 X+50=10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板书:方程的初步认识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