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乌塔教学设计
《27.乌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乌塔。
1、自由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生字和新词,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解课文围绕乌塔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说乌塔
1.默读课文,思考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汇报
3、课文中哪些内容反映了乌塔在生活上的独立自主? 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预示:
一个14岁的孩子,独自一人游欧洲。(独立自主)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独立意识)反驳:指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逻辑:指事物客观的规律性。
四、正反辩论,评乌塔。
1、自由读一读7—9自然段,思考的乌塔的说法和做法。
2、组织学生讨论。
3、正反辩论。
五、学以致用,学乌塔。
1、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
2、说说你打算从哪件事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3、教师小结。
六、作业(二选一)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回家干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板书:
27、乌塔 独自游历欧洲
独立生活
自主 精神
第二篇:《乌塔》教学设计
27、《乌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文章情节明了简洁,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来的梦想。多么令人感动的乌塔,多么令人敬佩的乌塔!
这篇文章的思想性重与文学性,文中的外国小女孩乌塔是独立自主,聪明勇敢的象征和化身,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乌塔理念,学习乌塔精神,才能说让本文的意义得以充分体现和落实。【教法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方面已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能较准确地抓住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并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但在生活方面还缺乏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2、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学习重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游?是和谁一起去的?
2、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
3、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很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她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遍了全欧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乌塔)对,她的名字叫乌塔。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这位小姑娘怎样独自一人旅游?
【设计理念:谈话内容有机地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文本学习结合起来,顺其自然地过渡到文本学习中去。】
二、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2、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设计理念:明确学习目标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学生应该习得的学习能力。】
三、整体入手,把握课文。
1、是啊,乌塔才14岁,为什么能做到一个人独自出国旅游?她旅游了哪些地方?请快速在文中找出来。
2、全班交流,相机出示欧洲地图。
【设计理念:出示欧洲地图,让学生明确欧洲的大,而让乌塔独自一人出旅行的事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明白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四、领悟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
1、为了这次出国旅游了,她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再一次读课文,画出乌塔为了出国旅游所做的准备工作。
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1)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2)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3)她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4)她还自己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小结:乌塔花了三年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才能到欧洲旅游。她可真不简单呀!
3、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佩服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我们中国小孩做不到这样?
4、师生互动交流。
【设计理念:紧扣文本内容,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将乌塔的经历与自己的经进行对比,领悟乌塔的人物形象——独立、自强,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五、拓展活动。
1、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设计一次旅游计划。
2、小组代表反馈。
3、讨论: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事例你准备怎样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品质?
教师总结:是啊,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将来走进社会才能适应各
种环境的生存,成为生活的强者!
六、布置实践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请你用书信的形式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
2、联系自己的成长故事,写一篇读《乌塔》有感的读书笔记。
第三篇:《乌塔》教学设计及评析[推荐]
《乌塔》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三和小学 陈丽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与文本展开自由对话,让心灵与心灵碰撞出鲜活思想,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只有让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大放光芒,才能在语文课堂中使学生个体精神世界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一、教材分析
《乌塔》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文章情节明了简洁。这篇文章的思想性重与文学性,文中的外国小女孩乌塔是独立自主,聪明勇敢的象征和化身,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乌塔理念,学习乌塔精神,才能说让本文的意义得以充分体现和落实。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并能正确运用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三、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2)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课文出现了几个生字词?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他们的?课件出示七个词 语。
2、这篇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二)问题预设
1、乌塔一个人旅游了这么多国家,她父母不担心吗?
2、我为什么不能和乌塔一样,父母为什么对我不敢放手?(三)展示欧洲风光 了解乌塔
师:有这么一位小姑娘一人游历了这些美丽的地方,大家一想认识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了不起的小姑娘———乌塔(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了激发学生接近文本,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四)合作学习走近乌塔
1、乌塔游历了哪些地方?画出有关语句,谈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一个14岁小姑娘,独子浏览了这么多地方,你认为这一做法好不好?请先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观点,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句子读一读,准备小性辩论会。
(将自己的观点和课文内容有机结合,不脱离课本,注重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3、由乌塔一人独游欧洲这么多国家这件事,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从中你想到了什么?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
(个性自读,充分尊重孩子,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培养学生自学确定了方向。从而给他们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1、交流汇报
(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辩论。
师:同意乌塔做法的请举手?不同意的请举手?(根据学生的观点随机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根据学生的辩论的深入老师要随机引导、启发是辩论步步深入。)(通过此环节,让孩子们正确看待中外儿童的做法,有什么想法就大胆地表述,不必受别人思想的影响。这对现代孩子的发展很重要。)
2、辩论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辩论,我们知道由于乌塔用了三年时间充分准备,所以他的欧洲之路非常惬意,同时身临其境的游历也是她感受到了欧洲更真实的美。
(五)走进乌塔 赞美乌塔
通过辩论你认为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 ?(1)预设: 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记张名片。(乌塔多么胆大细心!)(2)预设: 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个国家的有关书籍。(乌塔多么坚定智慧!)(3)预设: 乌塔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助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里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乌塔多么独立自主!)
师;乌塔是一个多么让人佩服的孩子,当然由乌塔一人独游欧洲这么多国家这件事,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从中你想到了什么?(小组合作讨论并交流。)(这是这一单元的作文训练话题之一,以乌塔这篇课文为引子,以乌塔这个外国小姑娘一人独游欧洲这么多国家这件事为契机,引发学生心里的不平衡,此时的学生有了一吐为快的欲望,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1、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乌塔是独立的象征,是自主的使者!乌塔的种种优秀品质都体现在她的思想和语言上。
教师引导学生想开来„„
预设(1):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提炼出:我们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理念缺少乌塔意识。
预设(2):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的,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她的美丽才深深地打动了我。
提炼出:我们中国的孩子缺少乌塔思想。
2、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从而懂得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说是写的基础,有了说的欲望才能产生写的源泉。我们就是抓住了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的不同点展开讨论,于是学生把自己与乌塔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进一步有理有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师:这篇课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我想如果大家有了本领,等到羽毛丰满的那一天,一定会像乌塔一样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七)作业设计
由《乌塔》想到了„„(写完后读给家长听听,让爸爸、妈妈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这节课,在设计教学时给足学生读书、合作、交流的时间,并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交流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感染与提高。并将语文教学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设计了小小的辩论会,这一设计不仅训练了学生“阅读有自己的主见“同时对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思辨能力等品质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乌塔》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三和小学 陈丽
202_年12月24日
第四篇:乌塔教学设计
《乌塔》教学设计
思茅第六小学:杨鸿简
文本解读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三维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学法引导(-)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些地方呢?让我来猜猜:法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都不是,没猜准?那有一样我百分之百能猜准——都不是一个人去旅游的,对吧!
2、可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 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这个勇敢的人是谁呢?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第一次看到“乌塔”这两个字,你会有哪些想法?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乌塔》,看看乌塔靠的是什么周游欧洲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弄清不理解的生字新字词的意思。(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她为这件事做了哪些准备?
(3)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应向她学习些什么?
(4)思考: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一个人远行,好不好?(从文中找理由)
2、(环节一)学生根据“自学建议”独立自学课文。
3、(环节二)组内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1)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2)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3)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等国所在地?汉堡、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波恩所在的国家?(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班级交流,教师点拨。
1、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不理解的字词(略)
(2)交流:课文讲了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她为这件事所作的准备:(教师板书、学生朗读)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 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给家里打电话或寄明信片 为旅行准备了三年
2、交流: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1)自理能力强。
如:小姑娘已经起身,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外出。(2)热情、活泼。
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3)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4)有责任感。
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5)做事有条理,有计划。
如: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3、组织辩论,引导深究。
(过渡语:那你对乌塔的行为是赞同或是反对呢?我们来一次小小的辩论。学生的思想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一个人远行,好;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一个 人远行好不好?独自出行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增长见识;反方则认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一个人远行,不好”,担心独自出行的安全、经济负担、时间、价值等问题。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应注意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引导辩论的双方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反驳对方。正方的同学找出的重点语句,足以解决反方同学的担心,如:
(1)反方观点:“小孩一个人出行多不安全啊!”正方反驳:“乌塔说她在家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2)反方观点:“小孩子一个人外出,没有大人指导,会增长见识吗?”正方反驳:“乌塔为这次旅行准备了整整三年,读了很多有关国家的书籍”,看来反方同学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乌塔已经用自己的亲生经历告诉了我们,小孩子独自出行不再是遥远的梦。但是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呢?
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做起,从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入手,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应充分肯定,只要能说出自己的见解,都予以鼓励赞扬,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又有利于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养成勇于发表独立见解的习惯。
4、教师小结,提出自己的建议:(1)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2)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四、练习作业:
1、从括号中划掉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洗漱.(sù shù)蒙胧.(lóng nóng)惬.意(qiè xià)语塞.(sāi sè sài)逻.(luó nuó)辑.(jí j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乌塔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3、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话。
题目:从《乌塔》想到的
五、板书设计:
乌 塔 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 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给家里打电话或寄明信片 为旅行准备了三年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首先抓住了单元重点,通过谈体会进一步感悟乌塔身上的那种可贵的自立精神;其次是领会了教材的意图,学课文不是唯一目的,更主要的是学习课文所揭示的实质,所反映的内在思想。我们要的是乌塔那种精神品质,而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模仿他人行为。这里更需要的是人文的,非智力的东西; 其次,要充分利用教材,当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时能及时为学生问题生成创造条件。如:学生揪着‘能不能一个人出去’这个问题不放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重新回到课文,通过再学习打开思路。也防止了《学记》中所说的“学者有‘四失’”中的“浅尝辄止”的现象,培养了学生深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
最后,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与启发,面对自己的同龄人,面对她的所作所为,自己有何感想?学生将在学习中不断进行自省,心灵一次又一次地撞击,情感得到不断升华。用好教材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研究的问题,如何使用教材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影响到语文的感染作用。因此,我们应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用好教材,灵活疏导,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篇:乌塔教学设计(模版)
《乌塔》教学设计
于娟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加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的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了哪些地方,是和谁一起去的?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出远门或去旅游,你们敢不敢去呢?
2、孩子们,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3、看地图了解乌塔都到了哪些地方,让孩子们知道欧洲一共有43个国家。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乌塔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
二、自主学习▲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独立解决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方法步骤:
1、自读课文,给自然段表上序号,读准带拼音的字词,理解生词。●连一连
qiè
bó
mǎ
shù
jí
luó
漱
驳
逻
辑
码
惬 ●读一读
洗漱
蒙眬
书籍
逻辑
反驳
惬意
号码 ●填一填(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不知道怎样回答对方的问题。()很满意,很舒服的意思。()
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事物客观的规律性。()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根据自学情况在小组内按1---4号的顺序交流。
三、合作学习▲学习目标:
知道乌塔去了欧洲的哪些国家,对乌塔独自游欧洲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乌塔为了这次旅游做了哪些准备。了解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方法步骤:
1、默读课文,根据问题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乌塔趁暑假游历了欧洲,已经去了()、()、(),在()去了()、()、(),最后还要去()。●说一说你对乌塔一个人游欧洲有什么看法?
●为了这次旅游乌塔做的准备(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我从中体会到
●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乌塔是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看出乌塔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
可
以
看
出
乌
塔
_________
2、根据自学情况,小组内按1---4号的顺序交流,最后小组长推选代表汇报。
3、全班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我与乌塔比童年》,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该怎样做?
2、根据所说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内容步骤
1、补充阅读《我与乌塔比童年》
我与乌塔比同年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名叫《乌塔》。
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个单独旅行的外国小姑娘向“我”介绍她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赞扬了她的活泼、独立、机智、勇敢等个性,给我们很大的启迪。
出读完课文后,我对乌塔真是羡慕的不得了。哇,乌塔仅仅比我大两岁就可以独自一人游欧洲了!她的家人居然同意她这样做!我就不同了。
我的家人把我看得比古董的玻璃还要容易受伤。不小心摔了一跤就马上把我拉起来,问了我许多遍“有没有受伤?”才肯继续走;过马路时一定要牵着我的手过,从来不让我单独行动;晚上三更半夜时还老打开我的房门,说是怕我有危险;三年级的时候,她们还总是以为我晚上怕黑,非要两个人睡在一起睡在一起··家人很疼爱我,这点我明白,可是等到那一天,家人离开了我时,我的后半辈子就天天晚上哭着说怕黑不成?
我的家人很爱我,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准我独自出远门呢?于是我通过读文章和咨询家长终于明白了原因:这不是家长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比如我们对地理了解的并不多,而且常常丢三落四,所以家长才会对我们不放心的。只要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相信家长一定会答应我们独自出远门的!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需要自己来试一试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我不是跟着别人走,也不是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的人,上帝之所以给人类不同的嘴巴就是为了能让我们有不同的见解,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方法步骤:(1)快速阅读。(2)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该怎样做?(3)同桌交流。(4)指名汇报。
2、、以“从《乌塔》想到的”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