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波跃)
编辑:梦回江南 识别码:69-995555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5-14 10:13: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学设计(波跃)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材简析

《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课文第一部分写了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可怕的东西,第二部分写富兰克林通过亲自进行的“风筝试验”,终于揭开了“天火之谜”,最后一部分写富兰克林根据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文章用词丰富、描写精彩,而内容中又涉及到较深奥的物理知识,因此,读懂课文,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孩子在复述中生长语言!二.、教学目标

根据此教学重点及其课文本身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课件和板书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核心目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难点都是对“实验过程”这部分内容的复述。突破这一重难点的策略主要是先弄清实验的经过,再按照一定的顺序,紧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复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天火之谜》,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天火之谜的天火就是雷暴,在天火之谜未解之前,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让我们再次来感受这可怕的天火,可怕的雷暴。

2、播放ppt(雷暴视频),谁来给这段视频配音,请一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二、新授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是呀,长期以来,这雷暴一直被人们视为天火,一直是个谜。

2、ppt出示:第二自然段

3、师质疑:同学们,这段没写解谜,我觉得是可有可无的?

过渡段——承上启下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天火之谜的谜是如何揭开的,是读者最关心的,也是作者要重点写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3、4自然段,既而思考:这个谜是怎样一步步被富兰克林解开的呢?

2、师生交流:

师:读书说先要把书读薄了,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这两段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解谜

师:解谜分几步?哪三步? 观察——推测——实验

(谁能用上这三个词来把这解谜过程简单的说一说)

过渡:这样说虽然简单,但不能吸引读者。会读书,还要把书读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将这个过程写详细,写生动的。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Ppt出示自读要求:自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富兰克林是如何观察和推测的,从中你看到一个这样的富兰克林?(2)师生交流: 观察的仔细

推测可否换成猜测,为什么?Ppt出示两个句子。对比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4、学习第4自然段

(1)ppt出示自读要求:自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在写“风筝实验”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师生交流:

过程:准备——实验——成功

师质疑:同学们,“风筝实验”四个字,作者却用了写315字的大篇幅来描写,但其中大都是跟风筝实验没什么直接关系。你找到了吗? 交流:

A、Ppt出示: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

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师生讨论:这些语句这文中有什么作用?

是的,这些环境描写说明当时天气的恶劣,从而更加突出了风筝实验的不容易与危险性!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师板书:环境渲染

B、ppt出示: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全都直直的竖了起来。

说一说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为什么? 师板书:形象 生动(画面感)

C、ppt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什么叫“欣喜若狂”?从哪里看出他的“欣喜若狂”? 成功了当然欣喜若狂,关于三个“!” 关于短句子。短而有力!

Ppt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我的实验成功了!我的实验终于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语言是情境的真实表达!)★D、复述,表达

师:同学们,我们要想把“风筝实验”说完整,就得抓住顺序说过程;我们要想把“风筝实验”说得绘声绘色,还得抓住环境渲染,生动形象的语言。

谁能来用自己的语言将“风筝实验”绘声绘色说个大家?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听听富兰克林是怎样向那些嘲笑他的人庄严宣告的吧!出示并齐读: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听听富兰克林是怎样向全世界的人庄严宣告的吧!出示并齐读: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Ppt出示:富兰克林人物图片

师:他认真观察,大胆推测,勇于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震惊了世界。然而,在荣誉和成功面前,富兰克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又经过20多年的实验,富兰克林终于发明了避雷针。他就是这样对科学不懈的追求。

Ppt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

(五)关注写法

Ppt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后部分(对比烘托手法)

课文用过去人们对雷暴的害怕,来烘托富兰克林为了探索自然奥秘而毫不惧怕的精神;用别人的嘲笑来烘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和决心!

三、拓展迁移 绘声绘色说故事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伽利略的学生在人们的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师:同学们能根据所给的故事梗概,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发挥你的想象,将这个故事说的绘声绘色!你打算用上哪些方法?

第二篇:马跃琼--《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 》教学设计 白水镇中心小学

马跃琼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后查字典理解词语。

1、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做人的道理的写作手法。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体会做人的道理。

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1、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做人的道理。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读通读顺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十自然段。

3、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懂得做人不应该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一、开门见山引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落花生,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课后的资料袋里有对作者的简介,读一读,你从资料袋里了解到哪些知识?

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次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二、自学生字新词。

半亩

品尝

吩咐

茅亭

榨油

石榴

居然

1、这些词语中你们容易读错写错的是哪几个?

2、用画线的词造句

三、默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2、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花生最可贵的地方。

五、达标测评,出示小黑板。

shōu huî

fēn fu

zhà

yïu

máo

tíng

()

()

()

()

ài mù jū rán tǐ miàn kě ɡuì()

()

()

()

我会选。

1)这种布价格便(pián biàn)宜,质量又好。.2)我家楼下是超市,买东西很方便(pián biàn)。.3)改天吧,我明天没空(kînɡ kōnɡ)。.4)山里的空(kînɡ kōnɡ)气真好。.

六、背诵课文第十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提到的做人的道理;

2、了解文中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写。教学过程:

一、直入主题,导入新课。

1、这个单元我们是围绕“生活的启示”来展开学习的,那么作者从花生的 身上体会到什么启示呢?(板书: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课文是怎样来写作者从花生身上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二、通过认真读课文,与同学交流你对文中这两句话的理解 a、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①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谈一谈父亲在这议论花生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子女做心灵美的人,能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

②有感情的朗读句子,背诵句子。

b、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①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花生的议论之后得到的感悟。作者虽然年纪小,但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主要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没有好处或贡献。)

②有感情的朗读句子,感悟作者的理解,背诵句子 三,默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主次和文章的写作手法: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略写?哪些内容是详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写,“议花生”是详写。)

2、说说这样详略分开写的好处。(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3、文章采用的是借花生比喻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手法称作什么?(借物喻人)同时用落花生来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清洁工、送报工、修理工等)

4、出示小黑板: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5、以此展开辩论。

正方: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都好。反方:桃子、石榴、苹果不好,花生好。(目的让学生懂得生活中我们不要只注重外表美,而忽视了内在美。但内在和外在都美且不是更好。)

四,拓展提升。

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事物中,许多都代表着一种高贵的品质,请你也试着说出一种,并描述一下它做代表的品质。

五、小练笔。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如:赞美你(像花生那样的人)颂(小草、蜡烛、青松„ „)

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

↓ 启 示 ↓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落花生》

教学设计

黑龙小学:马跃琼202_年11月14日

第三篇:李林波教学设计)

九年级《思品》新课 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第八讲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丹凤县商镇中学 李林波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展示分析,使学生了解目前的国际形势、时代主题,并分析对我国的影响。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理解我国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2、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及材料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所处的环境,激发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国热情。【教学重点】:我国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我们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 【教学过程】:

导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我们先来看看当今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板书)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活动一:学生翻阅课本和内参等资料,搜集各国和地区之间密切往来的事例和现象。

归纳: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已经发展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活动二:展示资料和课本相关结论观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显著特点。(板书)

一、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归纳:(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

注意点:影响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是否改变了目前和平和发展主题?

问题:中国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大背景和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板书)

二、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活动一:翻阅查找资料,条理化整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注意观点的条理性、准确性、正确性和用语专业性)

(一)地位和作用(板书)

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地区性大国

中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作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 的重要力量,在世界上树立起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人的大国形象。

(二)机遇和挑战

学生依据课本条理化整理;

教师做完善强调归纳;

提问:中国面对机遇和挑战的来源,与和平、发展主题有什么关系?

活动二:5分钟理解性记忆,比谁的记忆更全面,表达更准确。

活动三:中国为了迎接机遇和应对挑战,战胜各种国内外困难获得更大发展,制定了哪些发展战略、基本国策和政策措施?

结论:中国应该清醒的认识发展道路上的困难挫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板书)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

国家角度:清醒认识困难和风险,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坚持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个人角度:树立全球观念,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

树立平等、开放、竞争、合作、参与意识;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本领。

注意点: 这两个知识点属开放性问题,应该紧依课本,全面深入思考,灵活作答。

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复习,我们了解了目前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时代主题,了解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在国际大环境中面临的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应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使命和责任。

板书设计:

一、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

二、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地位和作用

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地区性大国

中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作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 的重要力量,在世界上树立起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人的大国形象。

(二)机遇和挑战

三、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

国家角度:清醒认识困难和风险,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坚持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个人角度:树立全球观念,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

树立平等、开放、竞争、合作、参与意识;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本领。【学习自测】 1、202_年4月,金砖国家峰会在我国海南举行,我国政府表示,将致力于进一步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彼此间的互利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这表明(c)a.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我国已经迈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c.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德国媒体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世界重大议题均无法获得解决,从气候保护、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到联合国的改革等等。”这说明(b)

a.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

b.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中国已跻身为世界强国 d.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3、让世界感受“中国行动力”

材料一:德国时间12月4日,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系列边会在德班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次在大会期间举行“中国角”活动。

材料二:据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新奥集团仅就推广天然气应用131亿立方米计算,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6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55万吨、二氧化硫38万吨、氮氧化物23万吨。此外,英利集团、比亚迪等众多国际知名的中国民营清洁能源企业,也都是节能减排的积极践行者。通过此次“中国角”活动,有分析人士指出,国际社会将深入了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行动、成就和进程。而中国企业与中国政府的通力配合和卓越贡献,让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一种“中国行动力”。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首次在气候大会上举行“中国角”活动,说明了什么?

(2)中国政府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办?

第四篇:刘波嫦娥奔月教学设计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语言文字训练学生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3.在语言文字中了解人物特点,鉴赏人物形象,感受意境美,培养审美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感悟人物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人物心情的准确把握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

一、吟诗赏月,引入课题

1、激趣:同学们,老师将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在人们的眼里,这个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它有时代表着团圆、美满,有时又代表着忧愁、分离,还有时代表着寂寞、凄凉┅┅它就是“月”字。(板书:月)看到它你想起了哪些千古名句或故事呢?

2、老师现在播放的是《明月几时有》,它的歌词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月亮的图片)月明星稀,风清月朗,这样的月夜多么迷人呀!于是,关于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就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其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嫦娥奔月(板书:嫦娥奔)齐读课题

3、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嫦娥奔月》这篇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个人物?(相机板书:嫦娥、后羿、逢蒙)

4、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吗?快速默读1----6自然段(板书:力大无比,美丽善良,奸诈贪婪)

二、精读课文1---6 1、后羿是个力大无比的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2段,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2、学生回答

(出示: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3、再读你划出来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语,注意突出后羿的动作。

(重点抓住这一句来体会:“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一连串动作的描写体现出了后羿的力大无穷、机智神勇,也写出了受老百姓敬重的原因。)我们在读时应该突出这些词,读出壮美。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4、总结学法并出示:我们刚才是通过抓住词句的方法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的。

5、自学课文3----6自然段,请同学们思考:逄蒙的奸诈贪婪表现在哪些地方?嫦娥又是怎样美丽善良呢?边读边动笔,圈画出文中有关的词句。

6、分析逢蒙

(1)“奸诈贪婪”什么意思?(虚伪狡诈、不知满足)

(2)原来逄蒙是这样一个人,那么他的奸诈贪婪表现在哪些地方?

有个叫逄蒙的人,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

(“一心想”说明了什么?——逄蒙是早有预谋。

为什么逄蒙一心想得到“仙药”?)

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

“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闯进”、“威逼”说明了什么?——逢蒙虚伪狡诈,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可以不择手段。)逄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翻箱倒柜”、“四处搜寻”说明什么?)

7、嫦娥又是怎样美丽善良呢?(出示)

(1)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很感激她。(理解“接济”:在物质上援助。)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

例: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却一块布来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

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2)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解释:a回旋,盘旋。b交际应酬,打交道。c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解释?)

嫦娥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想”)当周旋失败后,她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步强化“心想”)

(3)嫦娥急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可以看出什么?——为民着

想,为了不让老百姓受苦,宁愿牺牲个人幸福)

多善良的嫦娥啊!我们一起将第5自然段读一遍,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配乐)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是呀,这一吞,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嫦娥的那颗善良美丽的心,这一吞,便吞出了一个天上人间的离别,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出示动画课件

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的心美。你能体会到嫦娥此刻的内心吗?你愿意成为的嫦娥的知音吗?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1)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2)遗憾——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

(3)留恋、不舍——留恋人间的生活,这人间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无比的后羿。

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她的内心是多么的不舍,多么的依恋,因为她是多么爱朝夕相处的乡亲们呀,她是多么爱患难与共的丈夫呀!再读第六小节,读出凄美。

三、升华情感

后羿呢?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请同学们圈画出后羿找妻的词语。

出示:(“焦急地冲出门外”、“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等词语)指名读

2.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谁能把后羿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读出来?(配乐朗读)

一个一口气能射下九个太阳的勇士,一个深爱着妻子的丈夫,如今,只能看着心爱的人却无法相见,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痛苦?“嫦娥!嫦娥!”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但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

3、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我们再回过头读读第六自然段,(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内容),现在再读这段话,你的心情怎样?(交流后)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这段话吧。

4、现在,谁能来说说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以怀念之情,读最后一节)

5、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摆上”、“祝福”等词表明乡亲们想念好心的嫦娥)——大家会说些什么?

四、引疑探究

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指名学生讲偷药的故事。

讨论: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纯洁的月亮,纯洁的嫦娥——美)那么,根据我们今天学的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老师把李商隐这句诗改一改:出示投影:嫦娥因逼吃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齐读)

五、总结拓展,倾述,升华美。

投影出示月亮图片,音乐。

人们常说,美的力量是永恒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

因为一个(动人)的传说,因为(美丽)的嫦娥,因为英雄后羿心头的泪,便有了一轮(多情)的月:让我们心怀千年前裙袂飘飘的广寒仙子,让我们共同祝愿美好的情感永驻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有月的夜晚,如果我们仔细聆听,也许会听到千年前的思念之音——后羿于月下徘徊低吟,嫦娥月中传来锦书,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在这月圆之夜,嫦娥有多少话想对后羿说;后羿又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家人欢聚一堂的乡亲们,想到了后羿和嫦娥,千言万语不禁涌上心头„„

六、投影出示作业:请选择某一个人物,揣摩他的内心,写一段话。

第五篇:鼓浪屿之波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鼓浪屿之波》教学设计

西滨中学

汤文耀

一、教学内容:欣赏、学唱歌曲《鼓浪屿之波》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鼓浪屿之波》,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鼓浪屿之波》的介绍、欣赏、分析来提高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使学生能完整地、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增强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鼓浪屿之波》,提高学生的乐感和划拍视唱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鼓浪屿之波》。

2、难点:准确掌握附点节奏、弱起节奏、高音的科学发声。

四、教法:欣赏法、听唱法、示范法、图像法、创设情景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音响

六、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几张图片,猜猜是哪里?

2、播放多媒体课件,播放鼓浪屿风景视频,介绍鼓浪屿的得名。

3、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鼓浪屿有关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

1、播放《鼓浪屿之波》MTV,这首歌曲的演唱速度是怎样的?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情绪来演唱?

2、简介《鼓浪屿之波》的创作背景:1981年,词、曲作者张藜、红曙、钟立民一同去福建沿海深入生活。在鼓浪屿共登日光岩,极目远眺、遥想当年郑成功从这里领兵渡海,拼死战斗,终于赶走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思及今日,台湾与大陆尚处在隔离状态,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于怀,便共同写下了《鼓浪屿之波》这首歌。

(三)、学唱歌曲《鼓浪屿之波》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划拍视唱简谱

3、学生跟着音乐用“U”模唱旋律,教师提醒学生“U”的正确发声,要求学生自行找出歌曲的难点,并由教师示范,解决难点。

4、教师范唱,学生跟唱旋律(一遍),然后进行填词演唱。教师提醒学生歌唱的正确姿势、呼吸、正确地咬字等。

5、歌曲演唱情感处理:师生讨论后,课本中标出p----mp---f---p

6、学生完整演唱《鼓浪屿之波》,教师及时给与肯定、表扬。

7、欣赏合唱《鼓浪屿之波》感受多声部的音响效果。

(四)、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介绍有关台湾的名胜古迹及歌曲

2、表演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大陆组、台湾组),大陆组表演诗歌朗诵《乡愁》,台湾组介绍《阿里山的姑娘》视频等

(五)、课堂小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海隔不断海峡两岸同胞的骨肉情深,海峡两岸的人民日夜盼望着祖国统一,同学们,为了实现祖国早日统一,为了民族的昌盛,我们共同努力吧!

(六)、布置作业:

1、背唱《鼓浪屿之波》

2、课后收集与海有关的音乐作品

教学设计(波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