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1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沧海》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沧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若:如同。
星汉:银河。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手法,勾画了汹涌的,耸立海中的,岛上繁茂的,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1、完成书后习题。
2、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学习古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重点: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丰富、奇特的想象;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引入《观沧海》。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2、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知诗意;(出示补充注释)
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海,渤海。竦,同“耸”,高。观,看,统领全篇。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行,运行。若,如同。星汉,银河。志,思想感情。
3、出示画面,感受形象。
4、理解诗歌大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五、品读诗歌,感受意境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赏析诗歌及名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3、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一:这四句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二: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八、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借景抒情: 实景:海水 树木 草秋风洪波
虚景:日月星汉 宽阔、博大
情:开阔胸襟 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理想
《观沧海》教学设计3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能力目标,体味各首诗歌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目标导学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写作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老师补充指正)杨树花已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三)合作探究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明确: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三、板书设计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2课时
1.学习《次北固山下》,体会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2.学习《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写乡愁的诗,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2.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3.文章体裁。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每句有五个字,叫五言。
(二)朗读指导
1.学生听读,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正音解词,学生自读。(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或音频文件)
3.理解大意。
翻译: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明确:(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2.文体简介。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二)朗读指导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大意。
翻译: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三)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可以作为点睛之笔?
明确:断肠人在天涯。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明确: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唯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呢?独自承受漫漫长夜,怎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四)比较阅读
《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在主旨方面有何异同?
明确:《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都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但作者流露的情绪不完全一致。《次北固山下》描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在异地他乡热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三、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可取之处,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古诗的写作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不足之处,课容量安排太大,课堂各环节之间时间安排不科学、不精确,导致授课时间紧张。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增加学生的课中自由探讨时间,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观沧海》教学设计4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第15课
二、教学设想:
1、考虑到七年级学生诵读古诗的通病是急于成诵:读的速度太快,节奏感不强,这就不利于感悟与理解。要改变这种状况,须从读诗的节奏训练人手。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应范读或领读一两遍,或挑选个别学生为全班领读。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2、至于串讲或启发提问,重点可放在景物描写,因为借景抒情是这首诗的特点。背景也要讲一点,切忌展开。
3、要遵照“诗无达诂”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启发、诱导、排疑解惑,要讲得精炼,讲到点子上,使学生能说出自己的体会,使学生学得有兴味,愿意多读一些古代诗歌。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通过对诗歌的具体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中如何借景抒情。
3、了解并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节奏、语速及语调等方面的),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在反复朗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启发学生像作者一样,心存远大志向,将来为促进社会的进步而建功立业。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进行诵读训练。
2、理解诗歌意思,解说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情感。
4、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本人运用适当的音乐和画面来创设情境,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教师要在必要处进行引导、点拨和讲解,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准备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二)作者作品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他写的诗慷慨、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他欲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赛,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三)、字词积累和基本技能训练。
1、首先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仔细地听,将生字标记出来,不懂意思的词加上点,仔细听这些字词的发音。
2、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认读两遍,对生字的结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识记。
3、学生一读课文,齐读,读准字音。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朗读诗歌要注意正确处理诗歌的节奏、语速及语调。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四言的节奏型是:X X/X 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四言句)(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峙”“起”“里”“志”等字,押的是“i”韵。)赏景诗一般语速较慢,诗人往往是边赏景边歌从心来。此诗的语调比较激昂、雄浑有力。学生二读课文,要读好诗歌的节奏、语速及语调。看屏幕赏读,一边欣赏壮阔的画面,一边想象诗人当时的感受。
5、理解诗歌内容,先要明白字词的意思。学生三读:自读,看注释或资料,补充注释一些字,然后释译全诗。译一句就齐说一句。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译文:(挥师)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碣石山上树木聚集在一起生长,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四)、赏析与理解:
学生四读:快速默读,然后说一说:作者观海观(看)到什么样的景?(明确“写了什么”)在文中标记一下,首先是哪些事物,请举手回答。
明确:描写了曹操登碣石山所见沧海之景:海水、山岛、草木、洪波、日、月、星辰。
讨论1:所写之景有什么特点?
海水荡漾动景山岛耸立静景实景
草木丰茂静景洪波涌起动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想象之景虚景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总结:写实景中有动有静,这样动静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威严和宏伟。常言说:世上最大的地方是海洋,比海洋还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什么?——人的心。用在这时候是不是最准确?曹操不仅看到了大海,还在想象中看到了日月星辰。那么,我们用一个什么词来准确概括诗人的心胸?——博大!“日月星辰这些亘古不变的事物,好像都是从眼前的海中出来”,意思是它们也在运动中,它们每天要从海里升上天空,在它们日常运行的位置上去,那它们有一种什么精神才可以?——昂扬奋发的精神!那么,我们用一句话概括此诗:这首诗借写所观海景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明确: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那么,看到这么宏伟的景象,诗人的心里会想什么?哪一句透露了他的心思?
讨论2:“诗言志”。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们已经知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一句:日月星辰这些亘古不变的事物好像都是从眼前的海中出来的,意思是不是大海主宰着一切?而这大海在诗人眼前,也在诗人心中,他是否在想,中国辽阔的山河大地何时为我曹操主宰,号令天下之“令”何时皆出于我曹操之口?“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不会为了写景而写景,我们透过这些景物了解诗人的情感。正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宏大抱负。)
现在,让我们带着我们的远大理想,像曹操那样很豪气地朗诵一遍《观沧海》!
讨论3:此诗分几层来写的?
明确:第一层(1—2)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二层(3—8)描写海水和山岛。
第三层(9—12)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讨论4:这首诗是怎么写的,全诗围绕什么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这首诗先写景,在写景中自然的抒情,这首诗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全由“观”字展开。“观”是“诗眼”。
(五)、小结:
“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的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用一篇小短文写出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体会。
附录一:《观沧海》教学反思
《观沧海》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篇。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文中主要通过描写波澜壮阔的大海的景象以及作者由此产生奇特的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并由此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
这次教学是依托我校“基于问题的学习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而展开的一次教学实践。教学中,意图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去走近诗人的想象世界,感悟诗人的胸襟和抱负。具体做法是结合多媒体,运用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声音,使学生与作者走得更近,从而更好地去感受诗人并在感受中把学生的“说”变成学生们的“先写后说”,在表达上是把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转换成先书面表达后口语表达的一种尝试。在思维的过程中是经历了一种先想象,再构思——组织语言,再表达的一种思维过程。从表达方式上,还是一个尝试。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想想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一点也和学生们接触到诗歌不久有很大的关系。
附录二:《观沧海》课文解读
曹操这首《观沧海》生动地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此诗不仅反映了沧海的形象,也写出了它的性格。“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时登临碣石山的时候写的。
开头两句虽纯为叙事,但言语之间也流露了第一次览观大海时的兴奋而庄严的心情,使人感到沧海不是寻常的景物:“观沧海”也不同于随意登临。
“水何澹澹”六句是对大海的直接描写,除了刻画海的博大动荡之外,也写出了有关景物的萧瑟气氛。虽然着墨不多,却使人想见整个海景,并似乎感觉到诗人此时的心情。这几句诗看起来并不是精心刻画,而只是现现成成地说出了目中所见,心中所感,但却更显得质朴自然,错落有致,了无雕琢的痕迹。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当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
特别是诗的末尾,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个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对大海的间接描写。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宇宙间的奇观,创造了一个博大宏伟的境界。前边的描写是写实,这几句是写—个想象的境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样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这几句描写使整个海景更有立体性,它不仅是在平面上向远处伸展,而是海与天空浑成一体。同时海中既有“洪波涌起”,天上的日月群星又运行不息,所以那浑然一体的海天之景又始终是处于激荡运转之中,这就是通过眼前景物与活泼想象的结合构成了一种极其雄伟的奇观。
曹操这首《观沧海》生动地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沧海的形象,同时也写出了它的性格。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作形似的摹拟,而是力求表现沧海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由于景物不是客观的描写,而着重刻画了诗人对海景的独特感受,所以诗中对于气势雄浑的沧海的歌咏,也正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壮阔胸怀和宏伟气魄。
《观沧海》教学设计5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 zhì(竦峙)
水何dàn dàn(澹澹)xiāo 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耸。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点。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5、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二、新授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
这首诗写出了3层意思。
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
(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交流点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交流点拨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水:澹澹
观山岛:竦峙(壮丽气势)实景——借景抒情
沧树木:丛生
海百草:丰茂(向荣姿态)
日月:运行—出其中虚景(奇特想象)博大
星汉:灿烂—出其里(宏伟意境)胸襟
五、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交流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观沧海》教学设计6【教学设想】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名篇,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秋。当年五月,曹操率军北片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感慨万分,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诗中描写了大海吞暗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诗歌先突出写大海边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勾画了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接着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教学时应适当介绍诗人的经历及写作背景,也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诗意,理解诗人的感情。教学时,以朗诵为载体,读中理解,解后再读。充分领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积累诗词中的字词,特别是现在很少出现的文言词。如“澹澹”,“竦峙”,“星汉”,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能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3、学习寄情于景的写法,激发为理想奋斗的豪情壮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的音乐。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我们先闭上眼想象一会儿,然后用一个词归纳你心中“海”的印象。(学生说)
引导:海是神秘的,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恬静温顺,每一个看海的人感受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会用同一个词形容海:壮阔。是啊,与海相比,人真是太渺小了。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观海抒情的著名诗篇──《观沧海》,细读这首诗,去感受诗人心灵的震颤,诗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会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1、听课件录音范读。注意字音。
2、请学生相互提醒应注意的生字生词。(暗含了找,说,练的过程,这一步不必老师提醒,字数很少,学生相互提醒,记忆更深)
3、学生自由朗诵一遍,注意看课下的注释。
4、抽学生配乐朗诵(课件展示画面)。(二至三人,抽学生点评。)
5、学生小组内讲述初步理解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还可相互提问考查字词或是诗句意思)
1、课件展示:作者经历及写作背景。
2、字词疏通。沧海,临,以,何,澹澹,竦峙,萧瑟,洪,日月之行,星汉,歌,咏。
3、内容层次理解。这首诗写了几方面怕内容。(课件展示明确)
4、学生调整自己的理解。(抽学生评价自己的理解,以“我原来认为……,现在我明白了……”的句式讲述自己理解的改变。)
5、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
6、学生讲述:我最喜欢朗读的诗句是……,因为……
1、提出探究的问题,可补充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内容方面:
⑴ 诗从看到了哪些景象?你能按照他看的顺序叙述吗?
⑵ 诗人产生了哪些联想?
情感方面:
⑴ 文中哪个词是大海留给诗人的最初体验?
⑵ 澹澹再现了海水浩渺动荡的神韵,“何”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⑶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千古传颂的绝句。
⑷ 想象诗人写作时的情景,思考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情与景的交融。边读边理解,理解后再读。
2、你曾经在什么自然景物面前产生过豪壮的情感?(意在培养学生融情于景)
师可引导自己的经历(如:在高山悬崖边,俯视山谷,看鹰在谷中盘旋,然后飞过远山,产生了要走出大山的想法)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诗歌景中有情,情寓景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你能说出古代一些写景抒情的诗句吗?说说它们都主要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课内交流或布置课外搜集)
2、写一篇表达自己豪情壮志的诗歌或散文,运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方法。
【教学设想】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名篇,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秋。当年五月,曹操率军北片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感慨万分,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诗中描写了大海吞暗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诗歌先突出写大海边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勾画了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接着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教学时应适当介绍诗人的经历及写作背景,也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诗意,理解诗人的感情。教学时,以朗诵为载体,读中理解,解后再读。充分领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积累诗词中的字词,特别是现在很少出现的文言词。如“澹澹”,“竦峙”,“星汉”,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能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3、学习寄情于景的写法,激发为理想奋斗的豪情壮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的音乐。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我们先闭上眼想象一会儿,然后用一个词归纳你心中“海”的印象。(学生说)
引导:海是神秘的,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恬静温顺,每一个看海的人感受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会用同一个词形容海:壮阔。是啊,与海相比,人真是太渺小了。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观海抒情的著名诗篇──《观沧海》,细读这首诗,去感受诗人心灵的震颤,诗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会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1、听课件录音范读。注意字音。
2、请学生相互提醒应注意的生字生词。(暗含了找,说,练的过程,这一步不必老师提醒,字数很少,学生相互提醒,记忆更深)
3、学生自由朗诵一遍,注意看课下的注释。
4、抽学生配乐朗诵(课件展示画面)。(二至三人,抽学生点评。)
5、学生小组内讲述初步理解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还可相互提问考查字词或是诗句意思)
1、课件展示:作者经历及写作背景。
2、字词疏通。沧海,临,以,何,澹澹,竦峙,萧瑟,洪,日月之行,星汉,歌,咏。
3、内容层次理解。这首诗写了几方面怕内容。(课件展示明确)
4、学生调整自己的理解。(抽学生评价自己的理解,以“我原来认为……,现在我明白了……”的句式讲述自己理解的改变。)
5、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
6、学生讲述:我最喜欢朗读的诗句是……,因为……
1、提出探究的问题,可补充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内容方面:
⑴诗从看到了哪些景象?你能按照他看的顺序叙述吗?
⑵诗人产生了哪些联想?
情感方面:
⑴文中哪个词是大海留给诗人的最初体验?
⑵澹澹再现了海水浩渺动荡的神韵,“何”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千古传颂的绝句。
⑷想象诗人写作时的情景,思考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情与景的交融。边读边理解,理解后再读。
2、你曾经在什么自然景物面前产生过豪壮的情感?(意在培养学生融情于景)
师可引导自己的经历(如:在高山悬崖边,俯视山谷,看鹰在谷中盘旋,然后飞过远山,产生了要走出大山的想法)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诗歌景中有情,情寓景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你能说出古代一些写景抒情的诗句吗?说说它们都主要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课内交流或布置课外搜集)
2、写一篇表达自己豪情壮志的诗歌或散文,运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方法。
一、导入(3分钟)
1、当冰山带着眩目的荣耀,渐渐融化,/你开阔的前额便从无边的浩淼中升起。/在这个漂泊的世界里,心像铁锚一样下沉,思考却升上浪巅,额际的皱纹,与海平线震颤,起伏。/我看见曾经雕塑过你风暴和巨浪的指纹,读海的语言,风的语言,水鸟的语言。/大海以幽深和苦涩日夜洗涤,摇撼。/生命逐渐冷却,旋涡陡然转动,雄鹰守侯崖岸,/听,大海的呢喃!(音乐:海浪声音起)
2、1800年前,一位53的老人站在了渤海岸边,凝神静想,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密语心田。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观沧海》。
4、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曹操?
二、通读(11分钟)
5、通读:
⑴ 读读诗题,读读诗。(齐读、自读)
⑵ 背背诗。(自背、查背、背给同桌听、查背3~4人、齐备)
⑶ 看看字怎样写。写诗。(黑板上8个竖线,7个人一人一句)(订正)
⑷ 吟诵。
一起读,带着感情。(在背景音乐下朗读,3~5个人)
说说读诗后的感受:印象,感觉,评价,体会,感悟都可以。(3~4个人)
6、小结:叙事、写景、感慨。
在作者的笔下,海水是多么的美呀!它摇曳不定,波浪滔天,苍苍茫茫,一片浑然。
三、解疑(20分钟)
7、学生们有不会或不懂的吗?(在前面作好标记)
(重点解决的问题:生词。翻译。)
8、连起来读,自己说说意思。(同桌互动)
9、小结:鲁迅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历史上,这是第一首山水诗。大海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穿插背景)
提问:谁能说说作者的感慨?或者感受?
总结:作者宏观纵览,所见者大。海水、川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汉。(板书)
视野宽阔、粗线勾勒。
真可谓:巨眼睥睨万物,胸中自有天下。
总结:“澹澹”蕴涵了动荡不息的力。
“耸峙”蕴涵了挺立不摇的力。
“丛生”蕴涵了竞争不伏的力。
“丰茂”蕴涵了旺盛不息的力。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更蕴涵着宇宙造化的热烈奋发的伟力。
这一切,都仿佛跃动迸发于浩淼无涯的沧海之中。不,是跃动迸发于作者广阔的胸怀之中。
四、体悟(10分钟)
10、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来谈谈感受、收获。比如:可以画简笔画、写解说词、翻译、说说作者的观察角度和顺序、或者是怎样展开描写的、改写成散文、朗读、写一段评价的文字、给曹操写一封信、给渤海风光影片写文字脚本、表演、等等。(画──翻译──朗诵──信……等等)
五、结论(1分钟)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高山也许是一种象征吧!
真可谓:
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板书)
同学们可以可后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中什么具体的时间来观沧海的呢?(下课)
《观沧海》教学设计9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习通过朗读、想像阅读诗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朗读、想像。
(三)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体会诗歌意境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录音机播放:海潮声,轻柔音乐声]
此处的导入设计,用诗化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学习情境——诗歌阅读中;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例子,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一种诗歌阅读的方法——朗读,想像,进而体会诗的意境。这里的设计也明确地揭示出本堂课的思路:以学法来指导课文阅读。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板书:海]
你们喜欢大海吗?……我也喜欢。从小,海就是我的梦。于是,读了很多描绘海的诗文。
“看那闪闪的白沙闪闪地明亮/是珠贝的摇篮/是星星的憩园/是珊瑚的梦乡/太阳的梦是红的/月亮的梦是白的/也曾有美人鱼在晒月光……”
边读边想着那些优美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突然发现,原来,我与海贴得那么近。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朗读方法一起来神游大海。
[板书:观沧海]
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______________
[板书:学习目标:给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以驰骋于诗的意境]
首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大家熟悉一下。(老师范读)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诵读,要求读准确。
请同学们一齐朗读,并展开你的想像,在眼前展现诗所描绘的图景,感受意境。(配乐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激起学生尝试探求的积极性。
我不知道你是否像我小时候一样,体会到了诗的画面和意境。如果是,那么将你最喜欢的诗句展开充分的想像,并把它描绘出来。喜欢图画的同学,画幅画;喜欢写作的同学,用三五个句子进行描绘。
四位同学一组,互相交流。然后各组推举1至2篇较好的作品。(教师巡视,预选。)
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评点同学的作品,看看是否描绘出了诗所描绘的图景,表现出诗所表现的意境。
(老师选出第一种类型的作品一份——图画类,是否扣住诗歌文辞的描述。在投影仪上显示,由本作品作者解说。)
《观沧海》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4、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手法的运用。
2、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过程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古代的山水诗又在古代诗词中占有多而大的比例,其中不少名篇佳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观沧海》。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备受非难。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为篡逆”、“巨奸大滑”。后世也有为曹操抱不平的,于冠英、郭沫若都为此写过文章为他翻案。其实对于曹操的功与过、好与坏,我们不能单凭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他。在这里呢,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就不去深究了,但是他是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可以肯定的。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它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踏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依然北上征伐乌桓。)这时,他已擒吕布、降张绣、灭袁绍、平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正可以南扫孙权、刘备、实现统一、克成宏业,建不世之功勋、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便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是踌躇满志,豪情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山水名篇、表现了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此诗有“吞吐宇宙之气象”。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综论门品藻类》中说“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宣城、盛唐王、孟、杜……诸公,搜抉寻奥,可谓至矣。然总不如曹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老殆不易及”。
鲁迅也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曹的诗是登峰造极的。
1800多年前,53岁的曹操站在沧海的岸边,凝神静望,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豪迈心田。
1、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800多年前,和曹操站在同一角度去“观沧海”。
(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诗读完了,有谁能谈一谈在同学读诗的过程中,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3、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开头两句作者交代了什么情况:
明确:交代了登山的方位和来此的目的。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以北。还有一说此山原址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南,后来深入海中)
4、“东临碣石”的“临”“以观沧海”的“以”分别作何解释?
明确:登临。“临”做“临别”讲,能看出诗人的立足之高,他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以”表示目的。
5、“观”对下文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壮阔画面。(作者的目的是“观沧海”,不是过路匆览、而是有备而来,他要“观”出一番不同前人的气象。据史书记载,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碣石山,眼下诗人步两代帝王的足迹,有幸登临碣石,俯瞰浩渺无际的大海,其心情怎能不格外激动呢?)
6、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明确:到“洪波涌起”为止。(实景)
7、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
前一句写了什么——海波动荡
后一句写了什么——山岛巍然耸立
接下来两句话写了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的。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意思:何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印象。茫茫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我们的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受。
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浪,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8、我们再往下看“日月之行”等四句诗运用什么修辞?意思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夸张手法。
日月的运行,星辰的升落,好像都没有离开大海的怀抱。
9、这四句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他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不是,写祖国大好河山。
这十六个字是历史咏海诗赋中最富感情,最有概括力的语言,既是实景,又是想象,不仅写出了大海的气势,也写出了大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在山水诗中是罕见的。(借大海具有吞吐宇宙之气象,抒发作者欲扫六合之豪情)
在《短歌行》中有一句诗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周公吐辅,天下归心”
10、作者写到这里内容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波澜壮阔,气势雄浑”。
11、大家联系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特别是“日月之行……”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12、诗的最后两句,其字面的意思是?
明确:“真是幸运极了,登山观海,唱出这只赞歌”以表达胸怀志向。没有实在意义,是乐师配乐时加进去的与师的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五:总结:
大海是没有生命的饿,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行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可真谓:“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
作者在他即将完成祖国统一的时候,以诗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假如是你,如果成功的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学年第一名,你将以什么方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心中郁闷,你又会以什么方式派遣心中的郁闷?
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胸藏日月
横批:观沧海
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之中什么具体时间来观海的呢?
《观沧海》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文修养。
4、了解诗歌情境交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5、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教学时数教学时数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有人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1800年前他统一了连年**的中原大地;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篇流传千古。他以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三国时期独领风骚。他就是三国时期的三绝之一——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什么是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等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副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观沧海》,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1、教师泛读,正音。
2、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诗词大意
3、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dàn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snssssǒ):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
峙:挺立。
萧瑟:是联绵字,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
星汉:银河。灿烂:是叠韵联绵字,光彩耀眼的意思,幸:庆幸。至:极。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咏:歌吟咏志:即表达心志。志:理想
1、《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诗的正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叙事发端,起调平稳。“观“字统领全文。是诗的线索,由以下“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东:方位名词,这里作临的状语,表示向东、朝东。临:到,这里是登上的意思。
以:连词,连接“东临碣石”和“观沧海”两个短语,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观:看,这里是远眺、眺望的意思。
沧海:东海,这里是泛称。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接着描绘登山观海所见壮丽景色。这两句写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是远景,全景全景全景全景。
水:指海水。
何:副词,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译为“怎么这样”“多么“那么”等。
竦:同“耸”,高起,高耸。峙:直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两句写,突出其林密草丰的特点,是近景,是局部。
树木:指山岛上的树木。丛生:(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这里是说林密。
丰:茂密,茂盛。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从结构上看,把海水的正面写实推向了高潮,也自然的过度到了下面的虚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写大海波涛汹涌的动态。以上六句描写,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有主有从,都是实。
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萧瑟:秋风声。洪波:巨大的波涛。洪:大的意思。涌:形容大波掀动的样子。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赏析玩全诗后,想必大家也知道这首诗的大意了吧,下面我们一起描述一下大意。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深入理解后,大家考虑这样几个问题,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观。
曹操的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点?
明确: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1、丰富奇特的想像。《观沧海》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就是诗人在表现沧海之壮观、之雄伟时,他除了直接描写大海本身之外,还从浩瀚壮阔的海景展开想像写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佳句。表现出了沧海吞吐日月蕴含群星的气派。读到这里,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宏伟景象,这一切都归功于诗人丰富奇特的想像。
2、合情合理的夸张。从表现形式上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运行不息的太阳,星光灿烂的银河,竟然蕴含在沧海之中,由于前面在描写沧海本身时,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表现了它雄壮的气势。所以这是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来突显它的这一特点,使读者在为沧海的气势所折服的同时,觉得夸张也合情合理了。
3、准确恰当的借景抒情。如果《观沧海》仅仅局限在大海气魄的刻画与表现上,这样的沧海虽雄壮但缺乏灵性。诗人巧妙地赋予大海以人的性格,它的雄浑、它的沉稳、它的动荡不安,这些无不是诗人自身真实的写照,诗文表面句句是在写景,实则时时又在抒情,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句,诗人直抒胸臆,把自己的雄心壮志与沧海的雄伟融合在一起,不仅表现了沧海的宏伟,还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是由全景到局部,由远到近来描写登海后看到的景物和感受的。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曹操的历史评价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以最终获得完全的“优越感”。由此,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对于自我的掩饰,曹操由于对自我有着许许多多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所以信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使得他可以变得极为猜疑和残忍,行为复杂多变,令人难以捉摸。换言之,人格状态不协调是曹操的悲剧。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五、总结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达到目标坚持努力,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社会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要互相谦让。做一个像曹操一样有雄心壮志、博大胸怀、远大抱负的人。不要做有目标,但是不坚持,甚至不择手段的人。
《观沧海》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简介曹操及写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疾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三、解题: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四言句XX/X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句XX/XX/X或者(XX/X/XX)
七言句XX/XX/XX/X或者(XX/XX/X/XX)
2、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五、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根据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2、交流学习成果。
参考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研读课文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诗人在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
3、哪些是作者真正“观”到的?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
4、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七、拓展阅读
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
板书设计:
动态景色波澜壮阔
实景
静态景色生机勃勃
登山观海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日
虚景(想象)月博大胸襟
星汉
第二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
zhì(竦峙)
水何dàn
dàn(澹澹)xiāo
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耸。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点。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5、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二、新授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
这首诗写出了3层意思。
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
(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交流点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交流点拨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水:澹澹
观山岛:竦峙(壮丽气势)实景——借景抒情
沧树木:丛生
海百草:丰茂(向荣姿态)
日月:运行—出其中虚景(奇特想象)博大
星汉:灿烂—出其里(宏伟意境)胸襟
五、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交流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观沧海》教学设计2
一、导入(3分钟)
1、当冰山带着眩目的荣耀,渐渐融化,/你开阔的前额便从无边的浩淼中升起。/在这个漂泊的世界里,心像铁锚一样下沉,思考却升上浪巅,额际的皱纹,与海平线震颤,起伏。/我看见曾经雕塑过你风暴和巨浪的指纹,读海的语言,风的语言,水鸟的语言。/大海以幽深和苦涩日夜洗涤,摇撼。/生命逐渐冷却,旋涡陡然转动,雄鹰守侯崖岸,/听,大海的呢喃!(音乐:海浪声音起)
2、1800年前,一位53的老人站在了渤海岸边,凝神静想,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密语心田。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观沧海》。
4、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曹操?
二、通读(11分钟)
5、通读:
⑴
读读诗题,读读诗。(齐读、自读)
⑵
背背诗。(自背、查背、背给同桌听、查背3~4人、齐备)
⑶
看看字怎样写。写诗。(黑板上8个竖线,7个人一人一句)(订正)
⑷
吟诵。
一起读,带着感情。(在背景音乐下朗读,3~5个人)
说说读诗后的感受:印象,感觉,评价,体会,感悟都可以。(3~4个人)
6、小结:叙事、写景、感慨。
在作者的笔下,海水是多么的美呀!它摇曳不定,波浪滔天,苍苍茫茫,一片浑然。
三、解疑(20分钟)
7、学生们有不会或不懂的吗?(在前面作好标记)
(重点解决的问题:生词。翻译。)
8、连起来读,自己说说意思。(同桌互动)
9、小结:鲁迅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历史上,这是第一首山水诗。大海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穿插背景)
提问:谁能说说作者的感慨?或者感受?
总结:作者宏观纵览,所见者大。海水、川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汉。(板书)
视野宽阔、粗线勾勒。
真可谓:巨眼睥睨万物,胸中自有天下。
总结:“澹澹”蕴涵了动荡不息的力。
“耸峙”蕴涵了挺立不摇的力。
“丛生”蕴涵了竞争不伏的力。
“丰茂”蕴涵了旺盛不息的力。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更蕴涵着宇宙造化的热烈奋发的伟力。
这一切,都仿佛跃动迸发于浩淼无涯的沧海之中。不,是跃动迸发于作者广阔的胸怀之中。
四、体悟(10分钟)
10、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来谈谈感受、收获。比如:可以画简笔画、写解说词、翻译、说说作者的观察角度和顺序、或者是怎样展开描写的、改写成散文、朗读、写一段评价的文字、给曹操写一封信、给渤海风光影片写文字脚本、表演、等等。(画──翻译──朗诵──信……等等)
五、结论(1分钟)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高山也许是一种象征吧!
真可谓:
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板书)
同学们可以可后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中什么具体的时间来观沧海的呢?(下课)
《观沧海》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名篇,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秋。当年五月,曹操率军北片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感慨万分,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诗中描写了大海吞暗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诗歌先突出写大海边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勾画了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接着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教学时应适当介绍诗人的经历及写作背景,也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诗意,理解诗人的感情。教学时,以朗诵为载体,读中理解,解后再读。充分领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积累诗词中的字词,特别是现在很少出现的文言词。如“澹澹”,“竦峙”,“星汉”,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能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3、学习寄情于景的写法,激发为理想奋斗的豪情壮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我们先闭上眼想象一会儿,然后用一个词归纳你心中“海”的印象。(学生说)
引导:海是神秘的,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恬静温顺,每一个看海的人感受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会用同一个词形容海:壮阔。是啊,与海相比,人真是太渺小了。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观海抒情的著名诗篇──《观沧海》,细读这首诗,去感受诗人心灵的震颤,诗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会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二、初读感悟
1、听课件录音范读。注意字音。
2、请学生相互提醒应注意的生字生词。(暗含了找,说,练的过程,这一步不必老师提醒,字数很少,学生相互提醒,记忆更深)
3、学生自由朗诵一遍,注意看课下的注释。
4、抽学生配乐朗诵(课件展示画面)。(二至三人,抽学生点评。)
5、学生小组内讲述初步理解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还可相互提问考查字词或是诗句意思)
三、精读理解
1、课件展示:作者经历及写作背景。
2、字词疏通。沧海,临,以,何,澹澹,竦峙,萧瑟,洪,日月之行,星汉,歌,咏。
3、内容层次理解。这首诗写了几方面怕内容。(课件展示明确)
4、学生调整自己的理解。(抽学生评价自己的理解,以“我原来认为……,现在我明白了……”的句式讲述自己理解的改变。)
5、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
6、学生讲述:我最喜欢朗读的诗句是……,因为……
四、品读探究
1、提出探究的问题,可补充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内容方面:
⑴
诗从看到了哪些景象?你能按照他看的顺序叙述吗?
⑵
诗人产生了哪些联想?
情感方面:
⑴
文中哪个词是大海留给诗人的最初体验?
⑵
澹澹再现了海水浩渺动荡的神韵,“何”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⑶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千古传颂的绝句。
⑷
想象诗人写作时的情景,思考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情与景的交融。边读边理解,理解后再读。
2、你曾经在什么自然景物面前产生过豪壮的情感?(意在培养学生融情于景)
师可引导自己的经历(如:在高山悬崖边,俯视山谷,看鹰在谷中盘旋,然后飞过远山,产生了要走出大山的想法)
五、小结拓展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诗歌景中有情,情寓景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你能说出古代一些写景抒情的诗句吗?说说它们都主要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课内交流或布置课外搜集)
2、写一篇表达自己豪情壮志的诗歌或散文,运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方法。
六、齐诵结束(或背诵结束)
《观沧海》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4、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手法的运用。
2、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古代的山水诗又在古代诗词中占有多而大的比例,其中不少名篇佳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观沧海》。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备受非难。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为篡逆”、“巨奸大滑”。后世也有为曹操抱不平的,于冠英、郭沫若都为此写过文章为他翻案。其实对于曹操的功与过、好与坏,我们不能单凭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他。在这里呢,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就不去深究了,但是他是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可以肯定的。
三、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它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踏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依然北上征伐乌桓。)这时,他已擒吕布、降张绣、灭袁绍、平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正可以南扫孙权、刘备、实现统一、克成宏业,建不世之功勋、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便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是踌躇满志,豪情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山水名篇、表现了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此诗有“吞吐宇宙之气象”。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综论门品藻类》中说“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宣城、盛唐王、孟、杜……诸公,搜抉寻奥,可谓至矣。然总不如曹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老殆不易及”。
鲁迅也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曹的诗是登峰造极的。
1800多年前,53岁的曹操站在沧海的岸边,凝神静望,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豪迈心田。
四、诗文赏析:
1、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800多年前,和曹操站在同一角度去“观沧海”。
(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诗读完了,有谁能谈一谈在同学读诗的过程中,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3、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开头两句作者交代了什么情况:
明确:交代了登山的方位和来此的目的。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以北。还有一说此山原址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南,后来深入海中)
4、“东临碣石”的“临”“以观沧海”的“以”分别作何解释?
明确:登临。“临”做“临别”讲,能看出诗人的立足之高,他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以”表示目的。
5、“观”对下文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壮阔画面。(作者的目的是“观沧海”,不是过路匆览、而是有备而来,他要“观”出一番不同前人的气象。据史书记载,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碣石山,眼下诗人步两代帝王的足迹,有幸登临碣石,俯瞰浩渺无际的大海,其心情怎能不格外激动呢?)
6、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明确:到“洪波涌起”为止。(实景)
7、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
前一句写了什么——海波动荡
后一句写了什么——山岛巍然耸立
接下来两句话写了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的。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意思:何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印象。茫茫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我们的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受。
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浪,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8、我们再往下看“日月之行”等四句诗运用什么修辞?意思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夸张手法。
日月的运行,星辰的升落,好像都没有离开大海的怀抱。
9、这四句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他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不是,写祖国大好河山。
这十六个字是历史咏海诗赋中最富感情,最有概括力的语言,既是实景,又是想象,不仅写出了大海的气势,也写出了大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在山水诗中是罕见的。(借大海具有吞吐宇宙之气象,抒发作者欲扫六合之豪情)
在《短歌行》中有一句诗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周公吐辅,天下归心”
10、作者写到这里内容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波澜壮阔,气势雄浑”。
11、大家联系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特别是“日月之行……”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12、诗的最后两句,其字面的意思是?
明确:“真是幸运极了,登山观海,唱出这只赞歌”以表达胸怀志向。没有实在意义,是乐师配乐时加进去的与师的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五:总结:
大海是没有生命的饿,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行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可真谓:“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
六、拓展延伸:
作者在他即将完成祖国统一的时候,以诗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假如是你,如果成功的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学年第一名,你将以什么方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心中郁闷,你又会以什么方式派遣心中的郁闷?
七、对联结尾:
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胸藏日月
横批:观沧海
八、课后作业:
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之中什么具体时间来观海的呢?
《观沧海》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学习古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重点: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丰富、奇特的想象;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引入《观沧海》。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2、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知诗意;(出示补充注释)
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竦,同“耸”,高。观,看,统领全篇。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行,运行。若,如同。星汉,银河。志,思想感情。
3、出示画面,感受形象。
4、理解诗歌大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五、品读诗歌,感受意境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赏析诗歌及名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3、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一:这四句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二: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八、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借景抒情:
实景:海水
树木
草秋风洪波
虚景:日月星汉
宽阔、博大
情:开阔胸襟
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理想
《观沧海》教学设计6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能力目标,体味各首诗歌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目标导学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写作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老师补充指正)杨树花已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三)合作探究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明确: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三、板书设计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2课时
1.学习《次北固山下》,体会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2.学习《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写乡愁的诗,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2.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3.文章体裁。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每句有五个字,叫五言。
(二)朗读指导
1.学生听读,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正音解词,学生自读。(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或音频文件)
3.理解大意。
翻译: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明确:(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2.文体简介。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二)朗读指导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大意。
翻译: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三)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可以作为点睛之笔?
明确:断肠人在天涯。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明确: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唯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呢?独自承受漫漫长夜,怎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四)比较阅读
《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在主旨方面有何异同?
明确:《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都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但作者流露的情绪不完全一致。《次北固山下》描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在异地他乡热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三、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可取之处,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古诗的写作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不足之处,课容量安排太大,课堂各环节之间时间安排不科学、不精确,导致授课时间紧张。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增加学生的课中自由探讨时间,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观沧海》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文修养。
4、了解诗歌情境交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5、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教学时数教学时数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1800年前他统一了连年**的中原大地;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篇流传千古。他以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三国时期独领风骚。他就是三国时期的三绝之一——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什么是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等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副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观沧海》,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整体感知,充分读书
1、教师泛读,正音。
2、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诗词大意
3、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dàn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snssssǒ):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
峙:挺立。
萧瑟:是联绵字,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
星汉:银河。灿烂:是叠韵联绵字,光彩耀眼的意思,幸:庆幸。至:极。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咏:歌吟咏志:即表达心志。志:理想
三、赏析品读,深入理解
1、《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诗的正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叙事发端,起调平稳。“观“字统领全文。是诗的线索,由以下“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东:方位名词,这里作临的状语,表示向东、朝东。临:到,这里是登上的意思。
以:连词,连接“东临碣石”和“观沧海”两个短语,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观:看,这里是远眺、眺望的意思。
沧海:东海,这里是泛称。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接着描绘登山观海所见壮丽景色。这两句写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是远景,全景全景全景全景。
水:指海水。
何:副词,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译为“怎么这样”“多么“那么”等。
竦:同“耸”,高起,高耸。峙:直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两句写,突出其林密草丰的特点,是近景,是局部。
树木:指山岛上的树木。丛生:(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这里是说林密。
丰:茂密,茂盛。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从结构上看,把海水的正面写实推向了高潮,也自然的过度到了下面的虚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写大海波涛汹涌的动态。以上六句描写,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有主有从,都是实。
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萧瑟:秋风声。洪波:巨大的波涛。洪:大的意思。涌:形容大波掀动的样子。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赏析玩全诗后,想必大家也知道这首诗的大意了吧,下面我们一起描述一下大意。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深入理解后,大家考虑这样几个问题,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观。
曹操的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点?
明确: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1、丰富奇特的想像。
《观沧海》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就是诗人在表现沧海之壮观、之雄伟时,他除了直接描写大海本身之外,还从浩瀚壮阔的海景展开想像写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佳句。表现出了沧海吞吐日月蕴含群星的气派。读到这里,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宏伟景象,这一切都归功于诗人丰富奇特的想像。
2、合情合理的夸张。从表现形式上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运行不息的太阳,星光灿烂的银河,竟然蕴含在沧海之中,由于前面在描写沧海本身时,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表现了它雄壮的气势。所以这是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来突显它的这一特点,使读者在为沧海的气势所折服的同时,觉得夸张也合情合理了。
3、准确恰当的借景抒情。如果《观沧海》仅仅局限在大海气魄的刻画与表现上,这样的沧海虽雄壮但缺乏灵性。诗人巧妙地赋予大海以人的性格,它的雄浑、它的沉稳、它的动荡不安,这些无不是诗人自身真实的写照,诗文表面句句是在写景,实则时时又在抒情,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句,诗人直抒胸臆,把自己的雄心壮志与沧海的雄伟融合在一起,不仅表现了沧海的宏伟,还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拓展延伸,巩固积累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是由全景到局部,由远到近来描写登海后看到的景物和感受的。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曹操的历史评价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以最终获得完全的“优越感”。由此,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对于自我的掩饰,曹操由于对自我有着许许多多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所以信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使得他可以变得极为猜疑和残忍,行为复杂多变,令人难以捉摸。换言之,人格状态不协调是曹操的悲剧。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五、总结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达到目标坚持努力,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社会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要互相谦让。做一个像曹操一样有雄心壮志、博大胸怀、远大抱负的人。不要做有目标,但是不坚持,甚至不择手段的人。《观沧海》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习通过朗读、想像阅读诗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朗读、想像。
(三)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体会诗歌意境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录音机播放:海潮声,轻柔音乐声]
此处的导入设计,用诗化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学习情境——诗歌阅读中;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例子,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一种诗歌阅读的方法——朗读,想像,进而体会诗的意境。这里的设计也明确地揭示出本堂课的思路:以学法来指导课文阅读。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板书:海]
你们喜欢大海吗?……我也喜欢。从小,海就是我的梦。于是,读了很多描绘海的诗文。
“看那闪闪的白沙闪闪地明亮/是珠贝的摇篮/是星星的憩园/是珊瑚的梦乡/太阳的梦是红的/月亮的梦是白的/也曾有美人鱼在晒月光……”
边读边想着那些优美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突然发现,原来,我与海贴得那么近。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朗读方法一起来神游大海。
[板书:观沧海]
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______________
[板书:学习目标:给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以驰骋于诗的意境]
首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大家熟悉一下。(老师范读)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诵读,要求读准确。
请同学们一齐朗读,并展开你的想像,在眼前展现诗所描绘的图景,感受意境。(配乐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激起学生尝试探求的积极性。
我不知道你是否像我小时候一样,体会到了诗的画面和意境。如果是,那么将你最喜欢的诗句展开充分的想像,并把它描绘出来。喜欢图画的同学,画幅画;喜欢写作的同学,用三五个句子进行描绘。
四位同学一组,互相交流。然后各组推举1至2篇较好的作品。(教师巡视,预选。)
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评点同学的作品,看看是否描绘出了诗所描绘的图景,表现出诗所表现的意境。
(老师选出第一种类型的作品一份——图画类,是否扣住诗歌文辞的描述。在投影仪上显示,由本作品作者解说。)
《观沧海》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简介曹操及写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疾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三、解题: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四言句XX/X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句XX/XX/X或者(XX/X/XX)
七言句XX/XX/XX/X或者(XX/XX/X/XX)
2、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五、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根据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2、交流学习成果。
参考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研读课文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诗人在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
3、哪些是作者真正“观”到的?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
4、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七、拓展阅读
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
板书设计:
动态景色波澜壮阔
实景
静态景色生机勃勃
登山观海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日
虚景(想象)月博大胸襟
星汉
《观沧海》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若:如同。
星汉:银河。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手法,勾画了汹涌的,耸立海中的,岛上繁茂的,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
2、背诵默写课文。
六、预习下一课
第三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观沧海教学设计1
一、教学准备:
相关时代背景,曹操《步出夏门行》《苦寒行》等诗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的心态。
2、结合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精神。
3、结合相关诗歌,了解诗人的气度。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描写大海著名诗篇,那么这首诗究竟有什么力量,可以让人千古不忘呢?我们来看这首诗。
2、开宗明义,直面主题:
通读全诗,说说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怀胸襟的诗句是什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什么样的胸怀?(包容万物,胸怀宏大)
3、条分缕析,渐入主题:
那么诗人在此之前描写了什么景物来衬托这一胸怀呢?请大家读诗歌的前八句,看看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归纳一下内容并思考这些描写与诗人宏大胸怀之间的联系。(学生回答,总结)
提示:“日月之行”四句描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那么现实中是什么景象?“观沧海”这一题目在诗人如何点明?诗人脚下的碣石山什么样?
“东临……竦峙”交代观海的地点及环境。
提示:①在这几句诗中,有哪些词语的含义相关?(临,登上。竦峙,耸立。均能感受到观海的地点之高。)
创作背景1:
走向人生巅峰的曹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后,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率师北征,一战告捷。
总结:此刻,站立于高山之上的曹操统一了经历了多年战乱的北方,正处于自己人生的巅峰之中。
②曹操眼前的大海什么样?(“水何澹澹”,起伏不定)为什么曹操不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去描绘大海的广阔或平静,而是描写这样的景象呢?结合背景来看。
补充材料:平定北方的战争经历了整整七年时间,虽然官渡一战获胜,但战胜袁绍及其家族还是极其艰险的。特别是在北方进军的过程,曹操甚至开挖了两条运河来运送物资。为此,他曾经写下了著名的《苦寒行》来记载这次艰苦的行军过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登上高耸的太行山,陡峭道路艰险难行!羊肠小路弯曲盘旋,车轮颠跛屡次摧折。幽幽深林冷落凄寒,北风哀号催人心碎!)
那么,起伏不定的大海与曹操的内心有什么关联?
总结:表现出曹操起伏不定的内心。
“树木……涌起”描写眼前的景物
提示:①从中你了解了什么内容?(季节,海岛的环境)
②什么季节?(秋天刚到,草木还很茂盛)
③但秋风吹来,从“萧瑟”一词中,你可以发现,眼前郁郁葱葱的一切很快会发生什么变化?(凋零)“洪波涌起”,说明此刻风很大,才能卷起巨浪,刚才还只是起伏不定的大海会在转瞬间涌起巨浪吗?(这是曹操内心的反应)那么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激起了如此大的浪涛呢?
创作背景2:此刻曹操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特别是在他获胜之后,他最重要的谋士郭嘉因病去世,年仅37岁。在官渡之战前,由于势力相差悬殊,曹操也曾经犹豫过,是郭嘉帮他分析了他与袁绍之间的优劣之势,坚定了他必胜的信心。在进军北方的时刻,面对艰难的道路他也曾迟疑过,又是郭嘉敦促他不能给袁氏兄弟以喘息之机,最终使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郭嘉的去世对曹操打击极大,在第二年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这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惨重的失败,此前他虽然也失败过但都能东山再起赢得胜利,可此战失利后,他也曾几次进兵南下但都无功而返,统一天下的机会就此失去。赤壁之战败后,曹操就痛哭郭嘉,认为如果郭嘉还在自己不会有如此之惨败。
总结:眼前的景物让曹操看到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在飞逝的时光中,曾经茂盛繁华的一切转瞬间都会凋零、消失。
4、延伸阅读,深究主题:
面对变幻无常的生命,曹操又拿出了什么态度?请大家看《步出夏门行》的另一章《龟虽寿》:(学生朗读,并依据注释理解诗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烈士:有节气有壮志的人。盈缩:指寿命。养怡:谓保持身心和乐。)
曹操以什么态度来面对无常的生命,飞逝的时间?(乐观积极的心态)
为什么他会拿出这样的心态?(统一天下的重任还未完成,他还要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我们再来看结尾的几句诗,“日月之行”,还可代表什么?(飞逝的时间)“星汉灿烂”还可代表什么?(浩翰无垠的星空)曹操胸怀博大,他还包容了什么?(时间与万物)他不在意时间的流逝,而带着包容万物的胸襟试图去建立更大的功业。
5、总结: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起伏不定的大海与曹操有什么关联?(是他心态的表现)岛上的景物让他联想起了什么?(时间的飞逝,生命的脆弱)面对这一切,曹操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怀?(包容时间万物,建立伟业的期望)
我们知道,在第二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但曹操亲历了东汉末年的乱世,亲眼目睹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因此把重整山河,再现盛世作为自己的责任。尽管在写作《观沧海》时曹操已经步入暮年(曹操时年52岁,终年65岁),但依然是昂扬的精神试图书写生命的新篇章,这才是这首诗的价值所在。
四、教后记:
《观沧海》已经教过多次,我感觉到,作为一个政治家,曹操的诗歌与他本人的政治、军事生涯是无法割裂的。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了解曹操,对于理解诗歌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曹操的诗歌的风格大体是统一的,因此引用其它相关内容的诗歌,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中,朗读自然是重中之重。在朗读时,我注意启发学生将朗读的高低起伏与诗歌中诗人心情的起伏对应,以此来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朗读效果很好。平时,我要求在早读时也要注意朗读有语调的变化,坚持下去,学生是能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魅力。
观沧海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大。
行:运行。
若:如同。
星汉:银河。
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 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 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_____________手法,勾画了汹涌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耸立海中的_____________,岛上繁茂的_____________,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
2、背诵默写课文。
3、预习下一课。
第四篇:《观沧海》教学设计-202_精选文档
《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若:如同。
星汉:银河。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手法,勾画了汹涌的,耸立海中的,岛上繁茂的,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
2、背诵默写课文。
六、预习下一课
第五篇:《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
《观沧海》 教学内容分析:
曹操的《观沧海》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必修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能使学生触摸到作为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志存高远。
计划学时: 一课时 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农村中学七年级“后进生”。特别强调后进生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目标;更没有像曹操哪样拥有远大的抱负,大部分学生对曹操了解不多甚至存在误解,认为他是个“枭雄”,欣赏诗歌的方法欠缺,知识水平有限,能力有待提高。人生的目标不是很明确。因此,应该让学生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像曹操一样有雄心壮志、博大胸怀、远大抱负的人。
教学目标、任务分析: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领会“竭、竦、澹、峙”等虚词的意义(2)回忆汉乐府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理解诗句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2)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有效的利用诵读法、情境教学法、发现法和观察法等方法。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难点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使用了哪些比喻修辞手法,感受诗文的意境。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一遍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 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
我设计的导语是世人都笑曹操是个“奸雄”却不知他有着广博的才学,尤其在诗歌上。你们可知道他的乐府诗?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作者背景介绍以及了解他所代表的乐府诗
3、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说一下自己心中的曹操。
4、整体感知,预计用时15分钟。
(1)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碣(jié),峙(zhì),澹(dàn)等等。(2)学生以他喜欢的方式读;并纠正发音有问题的字词。
(3)全班同学稍后有感情的大声朗诵诗文,解释课后练习中的词语,反馈预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或肯定或指正。
5、质疑问难和启发,预计用时5分钟
(1)在诗歌中哪些词语是能看到的,哪些是想象的?(海水、山岛、树木、百草、星辰)
(2)诗歌当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想象、夸张)(3)哪些是抒情的句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6、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以及用时12分钟)
(1)补充诗人写的其他同类型的乐府诗或者是建安诗人的诗。(2)补充一些背景介绍或者是野史上的小故事
(3)课堂总结,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胸襟抒发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7、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简论对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可参照三国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诗中有画、画中含情 ———《观沧海》赏析
(1)以”观“为字眼统领全篇(2)实景:大海、山岛、草木、水流(3)虚景:日月星辰(4)借景抒情:抒发自己满腔的抱负(5)运用想象和夸张的写作手法,动静虚实结合
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文,在本章节过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小测验 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期末的时候就本课进行综合的考核
课堂小结:
《观沧海》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实虚结合,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文如其人”,曹操绝不是戏剧中那个狡猾多疑、自私残忍的白脸奸相。今天我们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他奋发进取,他立志统一国家,他具有壮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教学反思:
优点:学生重新认识了曹操,受到曹操豪迈情怀、雄心壮志的感染,群情激昂,立志要做一个志向高远之人。学生领略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兴趣盎然,一堂课书声琅琅,跃跃欲试,畅所欲言。互联网的利用优化了教学。
不足:学生表达时语言缺少感染力,不够生动形象,因此要多读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