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
一、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出示导学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教材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口算乘法的组成部分:
口算乘法分位两块内容:教材第68页的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由小精灵向学生提问:“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
第69页例1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 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
3、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地教学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注重适当的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是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本课学习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巩固表内乘法的知识,还要注意沟通本课新知与表内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把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算。教学时,让学生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
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学生就能够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能正确口算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
数学思考方面: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主动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解决问题方面: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方面:对计算以及相关实际问题是否感兴趣,是否乐于与同学相互合作并积极进行交流。
五、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难点都是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主生和形成的过程。
七、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背诵表内乘法表。
教师准备:教材第68页的主题图、第69页例1的两幅插图。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伏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⑴ 组织学生听算练习。
6×4 9×3 5×3 9×7 8×5 7×5 4×8 6×8 ……(教师报题,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直接写答案,再集体订正。)⑵ 组织学生口答练习。
①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 ②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必要的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1.教学主题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玩,高兴吗? ⑴出示第68页主题图。
谁能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图上有很多游乐设施,有游乐项目价目表…..你都玩过什么游戏? ⑵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再指名汇报)
⑶哪些算式是你会计算的?把你会计算的算出来。学生计算出会算的算式结果。观察不会计算的算式。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学生读课题,了解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 2.教学例1。
⑴出示例1中的图⑴及题⑴。从图和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你能列式解答这两个问题吗?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指名汇报)
学生列式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全班交流,说说你的算法。
甲:2×9=18 想9个2的和是18。
2×10=20 想9个2再加1个2就是10个2,18加2等于20。乙:10个2相加是20。
丙: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2个10相加等于20。⑵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第1题第一行。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⑶出示例1中的图⑵及题⑵。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谁能列式解答这道题? 你是怎样想的?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计算。指名汇报算法。⑷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第二行。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与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3.小结
谁能说说怎样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谁能说说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归纳算法。
【设计意图:探讨发现知识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学习。】
三、学习效果测评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三行。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出来。2.指导学生完成第69页“做一做”。20×7= 200×7= 202_×7= 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下面我们再回到游乐场去边玩边算吧:
(1)乘激流勇进每人6元,10人要多少钱?20人呢?(2)乘登月火箭每人8元,30人要多少钱?(3)坐过山车要10元,10人要多少钱? 可以让学生1人提问,其他人回答。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第2、3题。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怎样列式解答?做完后和同桌交流解答方法。批名汇报。
【设计意图: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通过练习,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
九、板书设计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例1 2×9=18 做一做 20×7= 2×10=20 200×7= 202_×7=
十、作业设计
1、做对一题给自己奖励一颗☆,看谁得的☆最多。
30×5= 50×10= 230×3 400×8= 130×5= 3×900= 240×3= 202_×3=
2、完成数学课堂作业第30页。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可能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
1、例2以及108页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活动让学生体验一定、不可能与可能的概念。
(2)借助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合作,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判断理由。
(3)培养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准备:幻灯片,卡片,彩球,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做游戏吗?谁能告诉老师,平时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 生:我们都喜欢。。。
师:这么多游戏,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先来做个游戏,你们高不高兴? 生:高兴。
师:今天第一个游戏——转硬币。请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1元硬币。
师:一枚1元的硬币。印有1元的这面是正面,印有国徽的这一面是反面。请大家看,(转硬币,盖上)你们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谁来回答?
生:我觉得是正面/我觉得是反面。
师: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结果,有猜对的吗?也就是说,在转动硬币之前,我们只能猜测,转动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这就是一种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师:大家一起读一下!
(二)探究新知。
师: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盒子,还有一袋红球,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师:(把红球倒进盒子,摇晃均匀)请问,在盒子里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谁来说? 生:红色/我觉得也是红色。
师:谁来实际摸摸看?谁愿意来?(找同学摸球)师: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再请同学来摸,会是什么颜色呢? 生:红色。师:为什么?
生:因为老师放进去的都是红色的球,所以摸出来的“一定”都是红色。师:(板书:一定)请大家再注意观察,老师还带了什么?
(拿出一袋彩球)这些彩球包含哪些颜色呢? 生:红色,黄色,还有绿色。
师:下面请大家接着看,(把彩球倒进这个盒子里,摇匀)请问,在这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球吗?
生:我觉得不一定能摸出红球,因为老师刚到进去的有黄色,绿色和红色的球,所以不一定能摸到红色的球。
师:你回答的非常完整。也就是说,在这个盒子中,装有黄色,红色和绿色三种颜色的球,摸得时候,可能摸到一个红色,可能摸到一个黄色,也可能摸到一个绿色,所以我们只能用“可能”来描述这件事情,同意吗?
(板书:可能)
师:请问,在这个盒子中可能摸到紫色的球吗? 生:不可能。师:为什么?
生:因为老师没有把紫色的球放到这个盒子里。
师:同学们同意吗?因为老师没有把紫色的球放在这个盒子里,所以我们不可能摸到紫色的球。那么我们只能用“不可能”来描述这件事情。
(板书:不可能)
(三)组织活动,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师:(幻灯片)同学们,喜羊羊看我们玩的这么高兴,他也要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你们欢迎吗?我们看,它来了。
喜羊羊:嗨,大家好!
题目要求:我这里有三个杯子,1号、2号和3号,里面装有不同颜色的球,请大家仔细观察!(1号全部装红色球,2号装红色和绿色,3号杯子里装绿色和黄色的球。)
师:如果你观察好了,就坐好了。
现在老师把喜羊羊的眼睛蒙上,请问,喜羊羊在哪个杯子里一定能摸到红球,生:喜羊羊在1号杯子里一定能摸到红球。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第二个问题,他在哪个杯子里可能摸到一个红球? 生:喜羊羊可能在2号杯子里能摸到红球。师:为什么?
生:因为2号杯子里有一部分是红色的小球,有一部分是绿色的小球。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第三个问题,喜羊羊不可能在哪个杯子里面摸到红球? 生:喜羊羊不可能在3号杯子里摸到红球,因为里面没有红球。
师:同学们,你们回答的真棒!现在我们通过“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游戏中的各种情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会发生的,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会发生的。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幻灯片:课本上)
师:这个例子,每个小组都有一份,听老师说要求
1、如果你认为某个事件是一定发生的,就在方块里画对勾。
2、如果你认为某个事件是可能发生的,就在方块里画圆圈。
3、如果你认为某个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就在方块里画叉。
师:现在请四个同学一起来合作,研究研究,一边判断,一边说理由。看哪个小组最快,开始。
师:好了,讨论好了吗?那咱们这样,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结论(逐个解决)(资料:找学生读。据调查,唐山市每天大约有58个婴儿出生)师:这六种现象,你们都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刚才在小组里,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解决了六种现象,老师这里还有三种现象,想不想自己来解决?
生:想。
师:好,来我们看一下这三种现象,(课后题)
第一种:对这种现象有三种描述,请你默读,选出认为最合适的一种。(1、花一定是香的。(2、花可能是香的。(3、花不可能是香的。
第二种:我们再看第二个事件,如果选好,请举手。(1、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2、月亮可能绕着地球转。(3、月亮不可能绕着地球转。师:这是一种自然想象,是一定的。
第三种:来我们看第三种现象,石狮子在天上飞。请你用一个合适的词来描述这个事件。师:这个小男孩在放风筝,如果石狮子在天上飞,那么这个小男孩还站得住吗?
所以石狮子不可能在天上飞。因为它太重了。
师:看来我们都能解决不少问题,不过,我们只是说一说,那么如果让你画一画,你会不会呢?
生:会。
师:(课后第二题)
第一题:摸出的一定是红色,如果是你,你怎么涂? 生:我会把盒子里的方块全部涂上红色。师:同学们同意吗? 生:同意!
第二个:摸出的不可能是蓝圆。
生:摸出的不可能是蓝圆,说明盒子里面没有蓝圆。所以除了蓝色,你可以涂任何颜色。第三题:摸出的是黄三角。
生:意思是盒子里不能都是黄三角,有一部分是黄三角。但是不能都涂上黄色,要不然就是一定摸出黄三角了。
(四)拓展延伸。
师:好,同学们回答的真棒,老师这还有一个题“猜猜看”,你们想试试吗? 生:想。
师:下面卡片下分别是1——5五个数字,请你猜一猜,每张卡片下会是什么数呢?
师:说的非常棒!同学们想不想来一个即兴表演? 生:想!
师:即兴表演的题目是:请你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三个词中的一个,来描述一下你身边的事情。看谁想得快。准备,开始!生:我们班同学不可能都是男同学。。。
师:如果,离开咱们班,想想周围的事情呢,有没有? 生:。。。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关可能性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从今天起,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收集资料,有机会我们搞一个交流会,看谁收集的最多,最棒!好不好?
生:好!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达某件事情的发生,使我不禁想到了一个成语——守株待兔。结合今天学习的“可能性”(手指向课题)你有自己的看法吗?
生:农夫可能抓到兔子,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很难等到。
师:农夫一定是没有把《可能性》这一课学好,才会犯这样的错误,相信同学们一定比农夫聪明,学好了《可能性》,就不会干这种傻事了。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大王店镇西黑山小学
陈建照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点:
一、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周长的意义,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紧密围绕生活实际,动手实践,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建立周长的概念,学习难点是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需要学生经历由大量的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除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强感知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整个学习过程分了四步:导入新知、认识周长、探索方法、课堂练习。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有四点,一是创设儿童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探索新知。二是在重视学生的感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二是在多媒体的运用上,把重点和难点的地方用动态的课件加以突破。三是注意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环环相扣,自然过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大王店镇西黑山小学
陈建照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课件,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16张。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还知道了多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围成
多边形的各边长度加在一起。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例4.师:你能算出下面图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
生1: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列式为6+4+6+4=20(厘米)6+4+6+4=20(厘米)
生2:因为长方形有2条长和2条宽,所以可以分别计算2条长的和为6×2=12(厘米),2条宽的和为4×2=8(厘米),最后再相加,即6×2+4×2=20(厘米)
6×2+4×2=20(厘米)
生3:先算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再乘2,即(6+4)×2=20(厘米)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即可,不强求算法的统一。师:你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的想法。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加,即5+5+5+5=20(厘米)
也可以像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那样列式(5+5)×2=20(厘米)。依据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的特征,也就是4个5厘米,所以可以写成是4×5=20(厘米)
对于以上方法都给予肯定,表扬解答正确的学生。
师:说一说,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呢?跟小组的同学先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总结归纳: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1)根据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依次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把围成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2)结合图形的特征:长方形的特征有对边长度相等,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的 长度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2、教学例5.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拼图游戏,用手中的16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拼出多少种不同 的图形,完成下面的表格。跟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吧!长
宽
周长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拼图结果:
(1)长16分米,宽1分米,周长34分米。
(2)长8分米,宽2分米,周长20分米。
(3)边长4分米,周长16分米。
师:还有别的拼法吗?周长最短是多少?
生:只有这三种拼法,周长最短的是拼成正方形,周长是16分米。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课堂作业。
1、长方形的长是16分米,宽是6分米,如果增加15分米,周长增加多少分米?
2、小丽有一条红丝带,用这条红丝带正好围成了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条红丝带围成一个正方形,会围成一个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反思
大王店镇西黑山小学
陈建照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九义教材第五册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也为今后学校其它图形的周长奠定基础,因而正确理解周长的概念非常重要,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周长的概念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最优化计算方法。
整节课我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觉得这节课突出以下几点:
1、根据第低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心投入学到习中。
2、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育学家波利正指出:学习任何新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理解长方形的周长的最优化公式时,我给学生提供充分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分工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并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总结,全班交流、汇报后,才得出长方形的周长的最优化公式。
3.综观整节课,教师和学生都是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中一起学习,学生乐于学,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有缺憾的过程,在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也不足,没能对学习有困难生。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物回家的画面展示数学信息,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2、3、4、5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计算、自主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乘法口诀”的相关内容。难点:面对繁杂的情境图,怎样提取信息、有序而全面的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小结合作交流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情景导入。
教师边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课件出示小动物放学回家的主题图。
师: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动物学校放学了。瞧,谁背着书包从学校里走来?它们在回家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回家路上
2、观察画面 引导学生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谁在干什么?
二、生生互动,合作探究
1、编故事、收集信息
师:请同学们看图,编一个故事。学生展示他们编的故事。
师:你们从他编的故事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从这幅图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你都会解答吗?
3、你问我答
同桌两人一组进行“数学游戏”——你问我答。教师注意调控游戏中的“全面有序”和“角色互换”
3、活动反馈
通过抢问抢答的形式检验活动效果。在反馈时要注意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述的条理性。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比赛,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哪一个小组解决的问题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1)关于小动物 ①船上一共有多少只猫? 4×4=16(只)
②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5=15(只)(2)关于花 ①一共有几朵花?
5×2=10(朵)或2×5=10(朵)„„
三、实践应用
1、说一说
算式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请你再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四、拓展性练习
小组合作,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学说一说。
五、作业:
课本41页第一、四题。
六、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4+4+4+4=16(只)4×4=16(只)口诀:四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