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锦州铁合金小学
活动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编制课程的主要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是一门自主性课程,各个学校有利用本校的优势和特点设置活动课的自主性,学生也有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的自主性;活动课程是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它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活动课程是创造性的课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开动脑筋,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创造性地实现自己的活动。活动课程也是创生性课程,它对教学过程的关注超过对结果的关注。
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的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除具有活动课程的一般特征外,还是生成性课程,在课程开展以前一般只确定一个总的目标要求,详细的目标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在学习者与学习对象的交互过程中逐渐构建;研究性学习是发展性课程,它是变化的、运动的,具有转变性的机体模式(而不是机械模式);它是在不断组织活动中创造意义的过程;它是一个没有‘顶点’或‘底部’,没有起点(就奠基的角度而言)和终点(就终结的角度而言)的模体。”研究性学习是开放性课程,无论从课题的选择、教学形式、问题解决途径和结果等各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当然更是研究性课程,它不仅表现为研究课题结论是未知的和非预定的,连结论的获取也不是由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而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查资料,做实验,通过假设、求证,最终解决问题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另外,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而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既不可能采用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来设计教学,也不可能像一般的活动课程那样进行教学。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我们拟以主题研究型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需要分析:三位一体的观照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到学科、社会和学生三个因素。课题要满足学科、知识本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年轻一代掌握知识、发展知识,进而能丰富人类知识的宝库;课题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促进社会发展;课题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条件,其中包括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基础。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即在选择课题时,要让所选的题目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能够让掌握一定学科知识的学生感兴趣并有能力去完成,并具备必需的学习条件和资源;同时应让学生处理好当前学习与将来应用的关系、课题研究与个人兴趣的关系、理论研究与现实意义的关系等。基于这一原则,张华提出内容选择可从学习者与自然的关系、学习者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习者与文化的关系、学习者与自我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
二、目标确定:体验价值的追求
研究性学习开设的总目标是:(1)获得亲身参与科学研究的体验。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和再现来自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而是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去,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运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激发科学探究的欲望。(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实现问题的解决,并进行思想表达和成果交流活动。(3)学会合作与分享。研究性学习一般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开展平等的讨论与交流,以合作手段取得集体的成功。(4)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以认真踏实的态度去争取成功,并且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成果,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我。(5)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感受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思考人类的发展问题,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主题型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可以以体验来统领。体验包括实施流程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所要研究课题、设计和规划研究方案、收集信息、分析数据、选择科学的资料、对资料的归纳、整理和提炼、总结成果、展示和交流成果、评价研究性学习的成果等体验,也包含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渗透着的整合所学知识、培养迁移能力、学会合作研究、分享成果、面对新型的师生关系、尝试科学研究过程,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态度和道德等体验。
三、价值取向:课程指向的创生
生成性取向:研究性学习不像传统的课程那样,在实施之前就已由专家学者预先设计、组织安排好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研究性学习是在课程开展以前一般只确定一个总的目标要求,详细的目标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在学习者与学习对象的交互作用、相互对话的过程中逐渐构建,是一个自我生成的过程。
表现型和非线性取向:与一般学科课程知识本位的逻辑体系不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经验本位的课程。它的内容主要是由学生个人体验的过程构成,而不是由某些科学的概念、规则、范畴构成。研究性学习的结果也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这是它的表现型取向的一种体现。同时,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学习者的亲身体验来逐渐积累直接经验。由于经验形成的复杂性,它不像学科知识那样有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无法通过演绎推理来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使得其构成及序列难以预定和排列。因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构成具有非线性的特点。
四、操作实施:课程个性的展示
实施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在综合性学科课程中通过设置主题板块来实施;二是在单科性学科课程中以研究专题的形式来实施;三是单独设置。三种途径各有利弊,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全班集体研究三种类型。一般而言,小组合作研究是最有效、最基本,也是用的最多的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的操作程序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A、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组织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B、实践体验阶段。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搜集、加工处理信息,展开小组合作和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与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多种形式的成果。C、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或口头报告材料。当研究成果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时,参观者会提出多方面的、层次不一的问题,迫使研究者深入思考,当学生经过思考,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时,也就完成了对成果的延展性、生成性的体验。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遵循:
1.主体性原则:研究性学习要求赋予学生以充分的自由,研究课题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水平等来选择;研究方案要由学生在认真思考、反复研究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来规划;研究过程中要让学生摆脱被动、封闭的学习环境限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探索和研究;课题的最终结果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等等。
2.问题性原则:主题型研究性学习一般不是直接提供教材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而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需要学习或研究的问题;教师有时也会提供一些材料,但不能直接用这些材料来解决问题,而只是作为解决问题的某些依据,甚至只是提供一个问题解决的思路。
3.研究性原则:研究性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从课题的选择、方案的规划,到课题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展示,每一步都没有现成的答案,每一个“研究成果”都是不断尝试、创新的结果。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研究性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同时,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帮助学生去研究、去探索。
4.开放性原则:现有的学科课程为了确保课程学习取得预期成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研究性学习则为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开放的环境,包括课题内容、课程资源、学习的组织形式、研究时间、研究空间、研究结果等,都呈现出开放的态势。
五、评价科学:盖棺定论的反向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基于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理念,力图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创造性学力”,促进其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因此,在实施评价时,应该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而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最终结果的鉴定;在评价原则上,应坚持激励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在评价标准上,要体现开放性原则,不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评价功能的取向方面,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慎用总结性评价;在评价方式上,鼓励自我评价,辅以他人评价;在评价标准上,尽量使用个体内差异评价,灵活运用绝对评价,慎用相对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以分段评价为主要形式,大致包括三个阶段:A.进入前评价,指在学生具体进入研究性学习之前所使用的评价方法或策略,主要是要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或兴趣,以利于师生双方一起选题,共同制定研究方案。B.过程中评价,指在学生起初进入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评价方式或策略,主要是为了记录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并提供及时的调节。C.总结评价,指学生整理、加工、表达和交流研究性学习结果所使用的评价方法或策略,是为了总结和展示研究性学习的结果,确定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分享情感体验,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团体合作精神。
所谓自我体验报告是指被评价的学生通过反思,将自己在前一阶段研究性学习中认知、情感、能力、人际交往中的得失感受以书面的形式表述出来。这是一个描述性的定性自我评价过程。小组集体评议是指研究性学习小组集体对小组中的某个成员进行评价的过程。教师出具意见书是指指导教师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自己对学生的观察和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出具一份评价性的意见书。三方是指被评价学生及其自我体验报告、小组及小组的集体评价意见、教师出具的评价意见书。对话是指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单位,将这三份评价参考资料放在一起加以辩论、协调的过程。最终我们做的可能是针对结果的总结性评价,但在实际上,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因素和价值,因此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的结果评价也是过程取向的。
六、拓展提升:无涯学海的探索
在某个研究课题结束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整个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的表现,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拓展,提升活动的整体水平。
202_年9月2日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 第八课 洗衣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展开研究活动。2.通过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步骤进行探究分析。3.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养成热心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积极探究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活可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有很多同学的梦想都是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其实科学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等待我们去发现。
如果你能按照事物的规律去做事,就会事半功倍,你做的事就是科学的。反之,如果你不按规律办事,做什么事都会白费力气。
今天的研究性学习课,我们要研究的事什么呢?是一件生活中人人都要做,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好的事情——洗衣物。
谁还不会洗衣服呀!其实不然,清洗衣服,值得研究的问题太多了,要不然,为什么有的人能把很脏的衣服洗的洁净如新,有的人却把好好的衣服洗的没法再穿上身。那么洗衣服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衣物的材质、面料的特点、颜色 2.洗涤剂的选择
3.衣服脏的程度、污渍的类别 4.洗涤的水温 5.洗涤的时间长短 6.倡导低碳、环保、节能
根据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将班级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研究。他们设计了不同的研究方案,分别进行了探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成果汇报: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呢?
我想应该按照洗衣服的步骤来汇报才合理。
(一)1.洗涤标志研究小组进行汇报。
大家好,我们是洗涤标志研究小组,洗涤标志,是衣物洗涤的说明书。能看懂我,你就基本上明白怎么洗衣服了。
2.介绍洗涤标志
3.那么,这些表示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这些表示真的真实可行吗?我们需要用实验去验证。
(二)衣物要下水洗澡了,首先需要做什么工作呢? 1.为了做到更节能、更环保,我们小组觉得在下水洗涤之前,对衣服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研究结果。
(三)1.我们小组认为,水的温度会直接影响洗涤的效果。下面请看我们小组的研究成果。2.研究结论
(四)1.洗涤时间的长短,对衣物是否能够彻底洗干净也至关重要。下面请看我们小组的研究成果。2.研究结论
教师总结:1.不知道同学们在水温小组和洗涤时间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他们的研究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2.保持一定的条件不变化,而使另外的研究对象进行变化,从而得出研究结论,这是非常科学,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同学们,你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方法运用得非常好了。科学家们把它叫做——控制变量法。
3.历史上很多重大的科学发明、发现,都是运用这种方法。就比如说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
4.那么,接下来要汇报的小组可以现在再思考一下,你们是不是也是运用了这种方法呢?
(五)1.我们洗涤小组在探究的过程中也是运用了这种方法。2.研究结论
(六)1.我们小组负责的是衣物整理环节。但是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在熨烫的时候,并不适用,或者说我们不敢用。因为有的衣物根本不能熨烫。有的衣物温度过高会烫坏。2.另外,我们小组还发现,有一些特殊的污渍,比如我们不小心受伤的血迹、比如开车的爸爸,身上的油渍,比如婴儿身上的奶渍,都是怎么洗都不容易洗掉的顽固污渍,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处理。
三、总结、作业:
1.同学们,太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你们不光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学会了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事物的本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2.爱迪生、爱因斯坦,爱生活、爱研究。希望你们运用恰当的方法,去探究新的知识。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研究课题名称:
中国诗词中“月”与“情”的关系研究
所教科目:语文 设计者姓名:吴邦燕 参与年级:高二年级 所在学校:德卧中学高中部
202_年9月28日
第四篇:《醉翁亭记》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感受优美的语言,力求背诵文章。品析解读文章,理解其主突旨,提高语文水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分析文章,积累语言,再现美文意境的方法和能力,从而发挥创造想像,激发思维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
[学习准备]
1、从书刊、网站中查阅有关欧阳修,有关《醉翁亭记》的资料。
2、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
3、熟读《醉翁亭记》 [学习重难点] 欣赏作者构造的优美意境、感受欧阳修“山水之乐”表达出的旷达情怀,积极的“与民同乐”的思想。
[学习方法]:诵读、赏析、探究 [学习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欣赏课件,激发兴趣。
[课件一] 亭名由来:作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
[课件二 风景画: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括、点出“乐”字。(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渲染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同学们自由欣赏的基础引出话题)。
导语设计:同学们刚才自由欣赏的课件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醉翁亭记》。
二、诵读文章、整体感知
1、利用多媒体课件,配乐范读文章,学生轻声跟读。
2、学生观听课件
欧阳修早年曾协助范仲俺革新政治,触动了保守派大官僚们的利益,遭到嫉恨,被贬滁州。这篇文章是他任滁州太守时所写的。他仕途坎坷,有志难伸,于是寄情于山水,与民同乐。他虽被贬滴,却不消沉,他把滁州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乐。他自号“醉翁”,文中我次提到“醉”字,其实“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他的志趣,不只是在山水之间,更是在一州人民,他是因百姓的生活安乐而乐。他始终是清醒而自豪的。
3、自由朗读,充分调动想像,并找出文中叙事,写景、抒情的句子(大部分学生找得准确)。
(师指导朗读:a、本文共用21个“也”字,语气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3)感叹(用于其抒胸臆)。b、本文还用了25个“而”字,读时要分辨轻重,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凡连接词语而有调整节奏作用的,则可轻读。c、朗读时,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特点。注意节奏的缓急,语调的高低)
4、推荐朗读,自由评谈,进一步感受文章的美。
5、闭眼、教师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想像。
(说明:此环节的设计,意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感受文章的美,培养想像力。)
三、赏析文章,渗透美育。以下问题分组讨论,见仁见智
1、全文叙事写景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提示)作者描写景物往往带着自己的情感,景中自有作者的情感。学生a说:写亭子四周的景色,以“乐亦无穷”表现出喜爱山水的感情。学生b说:文中写道作者与人们游乐的图景,表现出人们生活安定、富足、愉快。
学生c抢着补充:还表现了滁州政治清明。师极力评点、肯定、表扬。
2、文章的主要线索是什么?
(师提示)本文是什么贯穿全文始终的,便是文章的主要线索。学生(d)说:是醉翁。(有的学生表示不同意)
学生e反驳道:文章有些内容不能用“醉翁”来贯穿,所以我认为应是“醉”字,因为文中写景的部分很多,多次提到“醉”字,(有少数同学不同意)。
学生f又说道:因为这个亭叫“醉翁亭”,自然要写出它的由来,这是必要的烘托,大家看文中有“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这其实暗寓着一个“乐”字,还有“醉翁亭之意不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全文的主线“乐”已很明白了。
学生g说:我完全同意上面这位同学的意见,还补充一点,文中描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也点出“乐亦无穷”,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都突出一个“乐”字,所以说“醉”不准确,应是“乐”(全班同学投以赞许的目光)。
3、本文的主是旨什么?
(师提示)文以载道,本文通过写景、叙事、表达出作者什么意图。
学生h说:“醉翁”治政清明,人们生活安定、富足,所以滁人都兴高彩烈出游,他们很快乐。
学生j说:太守与宾客出游,酒和菜取材于当地,极其简便,宴会上无丝竹管弦,只是行酒令,投壶、下棋,是太守的乐。
师情不自禁地说:真是“太守与民同乐” [同学们笑而赞同](说明: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发扬民主,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使学习过程更加热烈、丰富、深入。)
四、拓展深化,健全个性
(师提示)欧阳修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却不消沉,保持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像大家熟悉的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发动反清武装斗争,举行多次起义都失败了,但他不气馁,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那你们在受到挫折不幸时,是怎样对待的呢?
1、学生思考讨论。
2、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学生k说:我在一次考试成绩不及格时,后来看到了华罗庚不畏挫折的事迹给了我勇气,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学习。
学生l说:这次放假回家,爸爸妈妈吵架,对我不理解,现在我还很消沉,今天上了这课,真是雪中送炭。
师道:人生免不了要经历挫折,希望大家今后要勇敢地面对挫折,那么你定会走向成功的。
(说明:此环节设计,意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健全个性。)
五、背诵文章,积累语言
1、师指导背诵;(从内容上记忆)出示课件一至课件五,帮助学生记忆。
2、学生自由背诵(大部分同学能背诵)。
(说明:此环节的设计,意在积累语言,加强文化积淀。)[学习反思] 新的语文教学方式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求异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阳光。上课时把共性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教师不要轻意作是非判断。当学生思维驰骋起来的时候,必然会引起链式反映,这时,蕴藏在学生心底的热情、智慧,感情偕同无畏进取的求实精神源源不断地诵现出来,开创出语文学习的光彩和新局面
第五篇:五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五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第一课、蒙古族竞技体育与现代体育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看电视这一现象,通过讨论交流、辩论、课内采访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正确、科学的观看电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看电视的好与坏,学会自我选择。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电视明星:月亮姐姐、李咏、毕福剑等。
2、学生谈对他们的了解。
二、课堂调查,揭示课题:
1、内容:我们班喜欢看电视的有多少?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
2、板书课题。
三、“小小辩论台”
1、辩论话题:看电视有好处 看电视有坏
3、辩论规则:A理由要充分
B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反驳对方时要注意文明,要有礼貌。
4、学生准备一分钟后展开辩论。
四、出示家长态度统计表。
五、现场采访:学生下座位采访听课的老师,以寻求正确观点。
六、教师总结:科学收看(时间要恰当 内容要选择)
七、学生制定自己的收视指南。(表格略)学生交流
八、课后实践:策划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