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1在学习《做一个生态瓶》一课中,主要是让学生探究池塘中生态系统里的水生植物利用水、光、养分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水生动物呼吸之用。此前,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熟悉,也知道水生动物的排泄物为水生植物提供了肥料。为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尊重孩子们的想法,让他们自由探究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取舍,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设计生态瓶上。《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课前导入的时间还是有些长,原计划6分钟完成,结果用了9分钟,主要是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上浪费了一些时间,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鱼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
2、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氛围,导致了课堂的后半部分学生们学的不积极,显得有些乱。比如,小组在设计制作生态瓶的方案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展开,从而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在对做好的生态瓶评价时,我忽视了评价的标准,只是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生态瓶,其实各小组做的生态瓶都差不多,这样评价一点价值也没有,反而还浪费了一些时间。我觉得:在评价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拿着自己的生态瓶,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课堂上,由于时间比较紧,因此导致提出问题后,没有给所有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的空间,没有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想法,仅仅是把发言权交给了思维活跃的学生,这种“抢答”的方式,我觉得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今后要努力改进。
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2《做一个生态瓶》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为了把这节课上好,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和同事一起去找水草和小动物,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又亲自到花鸟市场去买了水草和金鱼,还特意准备了一袋洗干净了的沙子。上课时孩子们自己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带了小鱼和泥鳅,有的带了乌龟,还有的捞了很多浮萍。虽然准备的材料不像书上说的那么丰富,但是看到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还是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时间分配上还是有一些不合理,导入的'时间比较长,出示池塘生态系统后,在孩子们探究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时,缺乏一些引导,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重难点没有突破,导致了后面设计实验方案花了一些时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问题深入研究,比如可以让学生思考“鱼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
2、在备课方面,“备学生”还做得不够。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把生态瓶做好了,而且做得非常棒。这样的小组有好几个,这样就导致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这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生态瓶做好后,再要他们来讨论设计方案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学生也失去了讨论的兴趣。如果在课前我了解了学生的状况,在做生态瓶时我就会请那些做好了的同学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再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进行改进。这样既能体现他们组的价值,又让他们有事可做,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3、在对做好的生态瓶评价时,我只是让学生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生态瓶,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评。其实各小组做的生态瓶都差不多,这样评价一点价值也没有,反而还浪费了一些时间。其实在评价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拿着自己的生态瓶,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是对他们这节课的总结,能很好地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收获了不少,让我对今后的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刻得认识。我想任何一节课只有在教师的潜心研究和精心打磨下才能使教学环节精细化,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2.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3.小学科学《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4.《改变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5.《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范文
6.《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3篇
7.《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设计
8.《魔术瓶》教学反思
9.《玩瓶乐》教学反思
第二篇: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乡镇的科学教学由于各种原因,多年来成绩都不高,要想走出这样的低谷,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认真领会课改精神,转变过去那种陈旧落后观念,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完整的学习过程,教师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探究活动中。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的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的汇报虽然有的不完整,我注意了适合补充,给他们肯定和鼓励。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学生能自己分析和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自主设计实验计划,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实验探究,得到实验结论。在实验分析和总结中知道如何使用实验器材,知道生态瓶中的生物过多造成生态失横衡,知道怎样观察和做记录。《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你们真棒!”“你们真像一个小科学家!我要向大家学习,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建造生态瓶。”这些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体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这不仅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我相信作为科学教科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课教学工作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第三篇:《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篇1在学习《做一个生态瓶》一课中,主要是让学生探究池塘中生态系统里的水生植物利用水、光、养分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水生动物呼吸之用。此前,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熟悉,也知道水生动物的排泄物为水生植物提供了肥料。为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尊重孩子们的想法,让他们自由探究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取舍,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设计生态瓶上。
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课前导入的时间还是有些长,原计划6分钟完成,结果用了9分钟,主要是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上浪费了一些时间,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鱼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
2、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氛围,导致了课堂的后半部分学生们学的不积极,显得有些乱。比如,小组在设计制作生态瓶的方案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展开,从而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在对做好的生态瓶评价时,我忽视了评价的标准,只是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生态瓶,其实各小组做的生态瓶都差不多,这样评价一点价值也没有,反而还浪费了一些时间。我觉得:在评价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拿着自己的生态瓶,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课堂上,由于时间比较紧,因此导致提出问题后,没有给所有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的空间,没有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想法,仅仅是把发言权交给了思维活跃的学生,这种“抢答”的方式,我觉得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今后要努力改进。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篇2《做一个生态瓶》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为了把这节课上好,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和同事一起去找水草和小动物,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又亲自到花鸟市场去买了水草和金鱼,还特意准备了一袋洗干净了的沙子。上课时孩子们自己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带了小鱼和泥鳅,有的带了乌龟,还有的捞了很多浮萍。虽然准备的材料不像书上说的那么丰富,但是看到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还是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时间分配上还是有一些不合理,导入的时间比较长,出示池塘生态系统后,在孩子们探究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时,缺乏一些引导,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重难点没有突破,导致了后面设计实验方案花了一些时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问题深入研究,比如可以让学生思考“鱼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
2、在备课方面,“备学生”还做得不够。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把生态瓶做好了,而且做得非常棒。这样的小组有好几个,这样就导致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这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生态瓶做好后,再要他们来讨论设计方案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学生也失去了讨论的兴趣。如果在课前我了解了学生的状况,在做生态瓶时我就会请那些做好了的同学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再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进行改进。这样既能体现他们组的价值,又让他们有事可做,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3、在对做好的生态瓶评价时,我只是让学生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生态瓶,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评。其实各小组做的生态瓶都差不多,这样评价一点价值也没有,反而还浪费了一些时间。其实在评价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拿着自己的生态瓶,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是对他们这节课的总结,能很好地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收获了不少,让我对今后的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刻得认识。我想任何一节课只有在教师的潜心研究和精心打磨下才能使教学环节精细化,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2.《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3.《改变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4.小学科学《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5.《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3篇
6.《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范文
7.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8.《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设计
第四篇:《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六课,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了生物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一)准备材料很感兴趣
《做一个生态瓶》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我布置了学生去找一个可乐瓶、一些水草、一些卵石、再去捉一些鲫鱼、金鱼或蝌蚪、龙虾、螺蛳等。我为四大组的学生提供了6个网兜。对学生强调了一些安全问题。要到农田旁边的沟渠中去捉一些水生小动物。上午布置以后,中饭吃完,我就带领学生去抓水生小动物了。共捉了有20多条的小鲫鱼,有5-6只小龙虾,还有大量的水草。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买来了金鱼、卵石等。这样的区别是这些学生失去了一次仔细观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情况的机会。学生的安全问题使我很担心。因为布置这个任务带来任何一点差错都会给学校造成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希望科学课上级主管部门要重视这个问题。)不然老师不敢布置这些是必须的却又有一定安全隐患的活动。对上好科学课有很大的阻力。
(二)生态瓶生物很和谐
把抓来的鲫鱼放几条进去,又放了几个螺蛳和小龙虾。这样一个生态瓶基本完成了。生态瓶做好以后,上课有了参考物,小鲫鱼游得很欢畅,螺蛳也爬得很安逸,那小龙虾更不用说了。这些小生命不知能够存活多久我可心里没有太多的底。开始我担心学生找不到水生动植物,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学生不仅找来了鲫鱼、龙虾,还找来了乌龟。有的组找来了很多的蝌蚪。经过学生制作以后,发现有的组还很有经验。不但在下面铺了沙子、泥土,还把水草固定在下面。这样,水草就可以成活了。水中的微生物也不用愁,因为有很多学生从小河小沟中找来了大量的水草,够小鱼们吃的了。
(三)课后的深化与拓展
建造生态瓶就是要模拟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建立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虽然与真正的生态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样做已经让学生感受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全封闭型的生态瓶制作,因为很多学生通过查资料真正的生态瓶是要全封闭的,有的学生还对制作全封闭型的生态瓶感兴趣。我就在课外与学生制作了全封闭型的生态,还选择了一个研究的课题,就是比较开放型的生态瓶与封闭型的生态瓶生物存活时间的研究。
对老师来说,做一个投入型的教师最要紧。但是,同样一节课,投入与不投入区别很大。如果投入了,还要冒学生安全问题的风险,这是很多科学教师面临的问题。我可以这样说,很多科学教师不敢让学生去捉鱼和虾等水生小动物。他们怕万一出了什么事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的名誉。科学课,关键是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学生对生态瓶感兴趣了,能够坚持观察研究生态瓶了,我认为这个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至于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生态瓶的好坏,这是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我想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实际教学过程,学生对封闭型生态瓶内生物存活时间的研究,就是学生在研究开放型生态瓶的基础上,他们自然而然想到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让学生有机会去研究这样的课题。
第五篇: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案 教科版
做一个生态瓶
一、【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制作一个生态瓶,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认识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因些,本课的学习,学生有一定基础,可以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完成这次实验活动。
二、【教学内容分析】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认识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本课是前一课的继续,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本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生态瓶,给生物安一个“家”,并通过观察,记录,知道生物在这个“家”的情况,有的“家”可能适于生物生活,有的可能不行,这时“家”中的一些生物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的表现,最后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生存。学生从这个活动中会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并让学生知道自然界的生态群落有大有小。小的如一片草地、一个池塘等,大的有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池塘里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
2、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3、能互相听取意见、共同协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对自然环境下生态系统的认识。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美丽的池塘》。在一个池塘里,有小鱼和大鱼在悠闲游来游去,有田螺、青蛙、小虾,还有蜻蜒、还有小虫子,当然也有水草和泥沙、石子等。里面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过程:
(板书课题:
6、做一个生态瓶)
1、观察池塘生态系统。
用课件展示:出示群落图片,向学生介绍。为了帮助学生思考,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你知道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2)、这些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问题。)告诉学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2、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
(1)小组讨论:
a.首先考虑我们的生态瓶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b.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得好一些,我们还要为它们考虑些什么?
(2)、记录设计方案。交流建造方案,共同完善,修订方案。(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设计,并提出不同的看法、使设计的方案更完善。)
3、做一个生态瓶。
(1)准备相应的制作材料。
(2)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生态瓶。)
4、播放光盘:《做一个生态瓶》知识拓展。
(三)知识小结:
通过观察池塘里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并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记录表上。
附:【板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
制作生态瓶的步骤:
1、先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
2、往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3、再放入小动物。
4、最后把写了本组组员名字的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七、【课堂练习】
讨论交流课堂实验中的生态瓶中食物网。
八、【作业安排】
观察家里的鱼缸里有哪些生物?分析它们存在的生态平衡关系。做好观察记录,尝试撰写分析报告。
九、【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来自网络的生物与环境的相关资料。
十、【自我问答】
如果增加生态瓶中的动物或减少水,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答,如果增加生态瓶中的动物,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被动物吃光,最后会使动物的食物链关系减少而死亡。或者减少瓶中水,会导致瓶中的植物和动物缺少水而失去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结果亦是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