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202_年乡镇扶贫专干脱贫攻坚事迹材料范文合集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130-1038161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6-16 21:49: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年乡镇扶贫专干脱贫攻坚事迹材料

陆积龙,白银纳乡政府办副主任,一名优秀的扶贫专职干部。自参加工作以来,就第一时间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勇挑重担,敢为人先,满心为民,任劳任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诠释了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责任。

他是同事心中的“大行家”。“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坚决把工作做好”,这是陆积龙接到扶贫工作任务后的庄严表态,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万事开头难,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陆积龙来讲,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理解还是一片空白,扶贫工作怎么干?应当怎么帮扶?扶贫政策有哪些?是他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困难,也是必须战胜第一关。很多人面对工作困难踌躇不前,习惯退缩,但陆积龙没有,在接下来的日子,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奔走于村民家中、穿行在田间地头,详细了解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深入专研每一条扶贫政策,认真倾听每一份脱贫意愿。每日晨曦,陆积龙办公室的灯第一个亮起,每夜日暮,他的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熄灭。从起初对扶贫工作懵懂未知,到后来得心应手,陆积龙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现在的他能够说清白银纳乡所有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无论是致贫原因、收入状况、身体现状、脱贫诉求等等,他全能娓娓道来。久而久之,他成为了扶贫帮扶人心中最可靠的帮手,成为了同事口中深悉扶贫政策的高手,群众眼中助力扶贫的行家里手。

他是群众心中的“暖心袄”。“致贫原因很多种,各家状况不一样,脱贫路上更应当突出精准,提高效率”这是陆积龙帮扶工作的心得体会。他经常与贫困户、村干部一起讨论贫困户综合情况,针对劳动能力、身体年龄、个人意愿、政策兜底等先后为全乡68户贫困户制定了详细精准的脱贫方案和帮扶计划,完善了贫困户脱贫措施,最大限度提高了扶贫工作效率。红光村贫困户程远莲,眼睛残疾,无儿无女,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这样一个残疾人的肩上,脱贫路上有心无力,找不到出路。陆积龙了解情况后,主动承担起了帮扶工作,一有空闲就扎到他的家中,既做思想工作,又主动帮助研究力所能及的脱贫办法。202_年、202_年,陆积龙帮助程远莲购置了鸡雏,找到了专业师傅指导贫困户养鸡,临秋末了,又帮助销售笨鸡,程远莲的收入一下子增长了一大截,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又重拾了生活的希望。“没想到我一个残疾人也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让人瞧得起自己。”程远莲对现在的生活格外的满意和珍惜。陆积龙不怕苦累、不怕麻烦,积极帮组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引导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群众有事愿意找他,就好像只要找到了陆积龙,他就一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是村官心中的“参谋长”。扶贫产业项目是脱贫的重要保障,只有扶贫产业项目符合本实际,才能使产业项目获得更大的收益,帮助贫困群众实现长效的脱贫。陆积龙十分重视扶贫项目建设工作,经常与各村书记共同研究本村扶贫项目,有时一聊就聊到到深夜。由于陆积龙对各村情况、扶贫政策、群众意愿等十分了解,往往在项目谋划上能够提出更加合理的实施意见,各村的村书记、村干部都愿意与他探讨、共同研究。在经常走访中,他发现很多村民培育蔬菜秧苗出售,拥有成型技术,于是他探索提出了“组织贫困户种植万寿菊、孔雀草、小丽花等观赏花卉”的项目意向,通过种植高价值作物,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得到了村干部的高度认可和支持。项目实施后,白银纳累计栽种各样花苗15万余株,带动40余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大幅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也为产业扶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成效显著,更是受到各村书记、群众的一致好评。他淡然地表示,“扶贫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是一个为民服务、办实事的岗位,它让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所以我一定要做好!”

他是家人心中的“大忙人”。作为一名扶贫专干,陆积龙无疑是称职优秀的,在作为妻子眼中的丈夫和孩子眼中的父亲,更是有所亏欠的。陆积龙心中却始终有着一丝遗憾:那就是没有关心好妻子、照顾好儿子。由于基层扶贫工作的特殊性,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他虽初为人父,但却很少在家中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职责。他也常说:“身为一名基层的扶贫干部、党员干部就要有为扶贫工作牺牲一切的政治觉悟,百姓的生活疾苦放在首位,自己的儿女柔情放在身旁”。特别是今年疫情防控紧要时期,他更是加班加点奋战在基层,一边承担防疫工作任务,一边积极帮助贫困户参与疫情防控,增加收入,避免出现因疫致贫。疫情期间,他积极组织雇佣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脱困户,将环境整治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疫情临时务工的方式,贫困户合计实现增收13.4万元,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扶贫工作稳定,切实巩固和提高了扶贫攻坚成果。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道陆上,陆积龙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基层扶贫干部的本色与坚守,用一颗赤诚之心点燃了扶贫陆上的初心和使命。

第二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扶贫教育)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扶贫教育3篇)

01

xx,女,生于19xx年x月,x族,中共党员,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任xx民族小学支部副书记,现在xx小学支教。

xx是xx民族小学的一名教师,于20xx年x月自愿到xx小学支教,近一年的工作中所教学科成绩由上学年全县排名第xx名上升到第xx名。她把帮扶的对象当着自己的亲人一样,走访慰问近百次,她的事迹让人为之点赞。

胸怀一片情,她把学生家当亲戚走

她倾力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又满腔热忱地扑到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第一线。2名帮扶对象是她本班学生。接到任务后,她立马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这两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家,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并向家长宣传国家对建档立卡家庭孩子的教育扶贫政策,鼓励他们好好培养子女,积极发展产业,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她细心询问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学习情况,与家长一起商讨教育孩子的具体帮扶计划和有效措施。并主动联系该家庭的部门帮扶干部,了解他们采取的帮扶措施以及取得的帮扶效果,学习帮扶的渠道和方法。她把学生家当做亲戚来走,逢年过节她进村,周末假日她入户,这样的走访每个星期至少一次,每个月达到了四五次。在她多次的走访下,走得帮扶对象家的狗见了她就摆尾巴,走得贫困户和她拉近了距离,待她热情得像妹子。

心拥一盆火,她把贫困生当亲人待

xx(化名)同学家庭情况特殊,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和8岁的妹妹寄居在大伯家。长期下来,xx同学不爱学习、也不懂得感恩。xx(化名)一个腼腆的男孩,父亲老实本分年岁已高,母亲腿部残疾行走不便,哥哥在外打工。家里缺技术、少劳力,使得他家一直在贫困线边缘徘徊。了解这些情况后,她在课堂上对他们更关注了,经常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一次次地体验成功的滋味,树立学习的信心。课后把他们找到卧室,端来水果,亲切地促膝谈心。她像妈妈一样,一次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她像知心姐姐一般,一次次地鼓励他们树立目标,学会与命运抗争;她牺牲休息时间,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辅导他们的学习。看到孩子深秋还穿着断了鞋面的凉鞋,她利用周末回城帮他们买了新鞋袜。xx同学头发长了没有修剪,课后带孩子去理发。现在两个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了。

捧着一颗心,她把扶贫当暖心事做

在一次次的感化和帮助下,xx同学现在在食堂吃完饭后,能主动帮着食堂阿姨收菜、收碗、打扫卫生。同学感冒呕吐在教室里了,他立即扛拖把进行清扫,见到老师能主动向老师问好,课前到办公室帮老师抱作业、拿课本,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xx也认识到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命运,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了许多,同学学习上有困难还能主动帮别人讲解、分析,回到家也不再到处疯玩,而是主动学习、积极帮妈妈做家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爱力无限,看到孩子们摆脱了贫困的阴霾,开始阳光自信地成长,她坚信孩子们离成功不远了。

教育脱贫,我们一直在行动!

02

xx,女,汉族19xx年x月出生,20xx年x月参加工作,现任教于xx镇中心幼儿园。

挽起袖子树信心

脱贫攻坚路上行

自20xx年开展教育扶贫“一帮一”工作以来,在县教育局、幼儿园的统一安排下,xx开始了她的扶贫工作之旅。xx很荣幸自己能参加这项工作,为了尽一己之力,她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除了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之外,她和幼儿园许多的老师一样都被安排了入户帮扶。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扶贫工作对她来说是一片空白。她想,自己是一名幼儿教师,教育孩子还行,但是让我去帮助贫困户脱贫,我该怎么做,怎么去解决他们的困难呢?困惑在她心中一直挥之不去。一次学校组织的贫困生家访活动,看到贫困生充满希望的眼神,她打消了心里的畏难情绪。她暗暗发下誓言,一定要为贫困生做点实事。

家访撒播爱心

精准帮扶渐入佳境

xx(化名)便是xx的帮扶对象。xx的性格胆小、内向,他不愿意与同伴及老师交往,不主动参加班级活动。但是xx自理能力很强,一点不挑食,吃饭总是班上的第一名。通过家访,xx了解到xx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共五口人。因为要养家糊口,xx全家在xx医院附近租房住。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爸爸由于双腿静脉曲张、血管堵死,不能干重活,长期靠药物维持。一家人的开支,主要靠妈妈打零工维持,每天还得照顾xx上幼儿园。正因为家庭经济上的困难,每天愁于生计的父母根本就无暇顾及到孩子的教育,导致了xx沉默寡言的性格。

第一次去xx家,xx爸爸正好在家。xx走进xx家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不足20平米的房间,发黄的墙面,破旧的家具,家里有点零乱。xx爸爸行走不便,xx妈妈在厂里打工,没时间接送xx上幼儿园。为了多赚点钱,xx妈妈还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在家装配打火机。xx望着xx说:“爸爸生病了不舒服,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多照顾爸爸,看我给你带什么东西来了!”xx特别喜欢画画,xx就拿出水彩笔和蜡笔送给孩子。从xx家回来之后,xx立刻根据xx家的情况,制定了帮扶计划。依据

“一周一谈话、一周一学情辅导、一月一家访”的全程帮扶机制,xx开始对xx进行了心理疏导,并请老师同学对他多加关爱,xx在生活中处处照顾xx。慢慢地,xx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在集体活动中还主动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有了自己的好朋友。

行动显示真情

搭建孩子成才路

xx觉得xx妈妈目前最需要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这样既能照顾家里又方便照顾孩子。于是,xx积极联系园领导,最终在园务会议决定下,为xx妈妈安排了一份保育工作。这样一来,xx家也就有了一份收入,更方便孩子的照看和接送。六月中旬,xx又来到了xx家。“xx。”随着xx一声呼喊,xx飞快地从家里跑出来拉着xx的手,把她拉进屋里。xx妈妈赶忙给xx倒水喝。xx拿出给xx买的玩具送给他,xx高兴得跳了起来。

看着xx高兴的样子,xx爸爸妈妈忙说:“谢谢、谢谢”。他们还告诉xx说:现在幼儿园的这份保育工作,帮助他们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妈妈既不耽误工作又可以每天接送孩子,周末也有时间陪伴孩子了,不像以前周末的时候xx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出去玩,因为他还要陪妈妈上班。现在孩子也变得开朗了起来,全家人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03

xx,男,中共党员,xx民族寄宿制中学政教处副主任,体育教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一代诗圣杜甫的美好愿望。xx老师和杜甫相似,都有着感人的悲悯情怀,在教育扶贫路上,他风雨兼程,驰而不息......自20xx年xx侗族自治县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勇挑重担,在负责管理全校xx名建档立卡帮扶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帮扶x名贫困兜底资助学生的教育帮扶任务。xx时常对同事们说:我肩上有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着责任,我靠履行义务领份薪水谋生,责任却让我明确使命,催我奋进,点亮我的人生。

xx(化名)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虽然出身贫寒,但她的志向远大而又坚定,她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从没有停止过。易老师深深地懂得:贫困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xx,易老师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每个周末,易老师都会到xx家中走访,这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事。这次买水果,下次送油盐......虽然只是“微风细雨”,却传递着扶贫路上的人间大爱。学校里、办公室、亭台边,与xx同学谈人生,谈理想,辅导作业,分析考试得失,制定学习计划......xx点点滴滴的进步都伴有易老师辛勤的汗水。

xx(化名)同学是易老师另一名帮扶学生。xx的父亲迫于生计,长年外出务工,母亲也因身体欠佳,不能干重活,xx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任。风里来,雨里去,通向xx家的小路留下了易老师深深浅浅的足迹,都已经数不清了。殊不知,易老师家里还有需要照顾的七十多岁、常年多病的老母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易老师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坚定和执着,诠释着新时代教育精神的真谛。只有用爱去温暖冰冷的心,才能唤起孩子对新生活的热爱,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勇气。

一次,有人与易老师谈起教育扶贫的艰辛,他淡然一笑:“我们赤手空拳地来到人世间,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能留给这个世界什么呢?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翅膀早已给了我可爱的学生。我相信,在每一次雏鹰展翅的日子里,我会听见理想扣击天堂的回响,这就是他——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第三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教育扶贫)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教育扶贫)6篇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1)(教育扶贫)

xx系xx民族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自20xx年x月参加工作以来,年轻的她,用真诚温暖着学生,用激情点亮着学生。在教育扶贫、控辍保学、结对帮扶工作上,她身体力行甘做学生的引路人。

她把贫困生的事当作自己的大事

20xx年x月x日晚,微雨纷纷,贫困生xx(化名)因骑车不慎摔倒。xx趴在地上的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了她的x老师。那天,接到xx电话的x老师正生着病,饭也不想吃的她头昏脑胀四肢无力躺在床上休息。刚接完电话,x老师心里像着了火,她马上皮披衣起床,摇摇晃晃地赶赴医院。她带着xx从一楼到三楼,挂号、拍片、一通检查下来,她出了一身的汗,几乎要被累垮了。办好住院手续后,她给xx买来水果,还帮杨某垫付了所有的医药费。事后,x老师高烧了一场。当有人说她傻时,她微笑着说:学生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贫困生的事就是我更大的事。

她急贫困生之所急,想贫困生之所想

20xx年暑假,因父亲在工地上不幸去世,xx(化名)产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得知xx的想法后,x老师把xx约到自己家里吃饭,她和xx一边洗菜做饭,一边聊家常,试着慢慢解开xx的心结。饭后,她给xx到了一杯茶,让他品尝茶那种淡淡的苦涩,从茶叶的采摘到泡制,结合茶道和他聊人生的起起落落。她不断地给予xx情感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励,校园里、操场上,枫树下,留下了x老师和xx许多的背影。在x老师多次耐心开导和鼓励下,xx终于放弃了辍学的念头。20xx年x月,xx的家也发生了一起类似xx家的事故;同年xx月,xx的母亲又在外地去世。面对学生家庭接连发生的变故,x老师总是第一时间给学生提供赖以依靠的肩膀,鼓励学生们要学会坚强走出阴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她把贫困生家当作第二课堂

在结对帮扶工作中,x老师通过开展座谈、家访等工作方式,对其名下结对的xx(化名)和x(化名)两位贫困生给予精心地帮扶。为了让两名学生甩掉思想包袱专心学习,最初的几个月,x老师几乎每周都开展家访活动。在平时的学习中,x老师会因材施教,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每次月考后,x老师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耐心地讲解,还免费并提供学习资料。为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致贫原因,x老师多次与家长电访沟通。20xx年国庆节、20xx年春节和清明节期间,顾不上休假的她利用节假日走访学生家中x次,为贫困生家庭送去价值xx多元的文具礼品和生活用品。

大半年多的结对帮扶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位学生性格逐渐变得开朗活泼,成绩也都取得相应的进步。对此,x老师说,教育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将不忘初衷,继续带领学生进步成长,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2)(教育扶贫)

xx,女,现任xx镇中心幼儿园园长,19xx年毕业于铜仁民族师范幼师专业,同年参加教育工作。

她园长、扶贫工作小组组长一肩挑

自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以她为中心的工作组,迅速对xx镇中心幼儿园及镇幼教点xx名学生进行认真摸排。精准识别,她采取了“三步走”模式:一是主动和xx镇政府对接精准扶贫工作,掌握镇政府提供的名单;二是结合镇政府提供的名单与幼儿园的名单进行一一核对;三是把家长提供的精准扶贫资料,拿到镇政府再次核对。她还实施六个一模式,把建档立卡生记在心坎上。依照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建立“一生一卡、一生一师、一生一策”的全程帮扶机制,她还自查了学校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目前,xx镇幼儿园(含幼教点)共有建档立卡学生x人。

对帮扶对象,她知根知底如数家珍

xx老师主动帮xx幼儿园身怀六甲的杨教师承担起教育扶贫的工作。你如果问起她的帮扶对象xx(化名)家的情况,她会一溜烟地脱口而出。第一次到贫困生xx家开展帮扶工作时,xx老师自己不会开车,就把家属拉来开车,夫妻两人一起做工作。她主动联系文广局的工作人员深入地了解xx的家庭情况。xx家住在枇杷荡的村口,她家住的木房子,偏房由于年久失修,漏雨非常严重。加上没有隔板,冬天冷夏天热,实在不宜居住。木屋吊脚楼的一侧,一根柱子撑起,摇摇欲坠的样子。xx家致贫的主要原因是爷爷、奶奶害了大病后,治疗无效去世了。在医治爷爷奶奶的5年时间里,家里欠下了沉重的债务。她的爸爸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做临时工,她的妈妈靠种菜卖维持生计。家里除了要还之前的债务,还要供姐姐、妹妹读书。这样的家庭境导致了xx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流。

她把贫困生当孩子,孩子把她当妈妈

xx老师多次去xx的家,每次去她家时,送了糖果还送学习用品。在学校里,xx老师经常和xx亲切交流。还请她们班的老师要多呵护关爱xx,让她能感受幼儿园里的温暖,多表扬鼓励xx,让她鼓起自信的风帆。那是秋天时节,xx老师牵着xx来到朵朵班,对xx的老师说:“我发现xx感冒并伴有轻微发烧现象,她妈妈要去集市上卖菜,家里没有人照看她,只能托付给我这个帮扶老师了”。这一天,xx老师来班上照顾她多次,还喂她吃药,看着xx无力地依偎在xx老师的怀抱中,像是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午睡起床后,xx老师来帮她穿衣服、梳头发。不论工作有多忙,xx老师都会找个空闲和xx亲近一番,一起看看书、做美工、刺绣、唱侗歌、讲故事、抱抱她、亲亲她。还和她做游戏,捉迷藏,用多种形式的爱温暖她的心灵。在xx老师一点一滴的关爱下,原本胆怯,内向的xx彻底地变化了,现在她能主动和小朋友、老师交流,非常地阳光自信了,经常能看到她的笑容绽放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

帮扶孩子不算,她还要帮扶家长

在对贫困生家庭的帮扶上,xx老师费了很多的心思。每次xx的父母来接送她的时候,xx老师总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她的父母亲拉拉家常,问她爸爸最近在建筑工有没有活干,一天能挣到多少钱。得知xx的爸爸有活干,能正常的维持家庭的生时计,她和xx爸爸一起乐呵呵地笑着。xx老师主动帮助xx的妈妈,想安排她在xx镇幼儿园当清洁工。xx的妈妈含着热泪说:“谢谢徐老师对我家的帮助,也谢谢你对我女儿的爱护。我每天早上去菜园打理蔬菜还要上街卖,不能来做学校保洁了,因为赶不及呀”。xx的妈妈还兴奋地告诉徐老师,这几年种蔬菜卖,一年也有个万把块钱的收入。xx老师竖起大拇指说:“脱贫主要是靠自己,相信你们家会越变越富裕的”。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3)(教育扶贫)

xx,女,生于19xx年x月,x族,中共党员,xx中学语文教师,现任xx中学办公室主任。

自20xx年x月参与教育扶贫工作以来,x老师由开始的不理解,不情愿,被动地接受,到后来的帮扶之路上,逐渐与帮扶学生建立了感情,且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她不仅主动联系帮扶学生,而且多次与帮扶学生的班主任一起关心和帮助学生,把自己在帮扶路上的点滴感动,分享给同事朋友,让大家都能引起共鸣。

x老师的帮扶对象有x个,而且在不同的村子,这给她的帮扶工作整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在学习,对比,询问等过程中她坚持一事一记,每月的家访、谈话都实事求是地做好日志,坚持书写,从不间断。一事一记,一生一档,真实,及时记录帮扶路上的点点滴滴。

将近一年的帮扶时光,她用真情一次次走在帮扶的路上;她用真心一次次温暖帮扶孩子的心,也温暖了自己。xx家里父亲早些年出车祸,生活根本不能自理,家里重担全部落在妈妈的身上,他也变得内向起来,为了让他乐观开朗,积极面对中考,x老师多次用自己并不娴熟的驾车技术,把车停在村子对面,步行一段小路去他的家里,和他谈心,和孩子的妈妈谈心;还有一个帮扶的对象是德江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孩子叫阿同,一个人居住在政府分配的房子里。通过多次交流谈话,x老师对这个孩子有了很深的惦记,看出了他对亲情的渴望,于是,利用周末的时间,x老师带上自己的爱人和小孩,买上食材,在阿同家的厨房里,为他做晚餐,与他一起共进晚餐,让自己的小孩缠着他,让他感受家庭的氛围。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x老师帮扶的重点,多次交流指导。现在,内向的xx正在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主动和妈妈沟通;孤独的阿同也认识了很多同学朋友,一起在老师的帮助下备战中考;xx也特意地梳理数理化不懂的题目,按照x老师的要求,去找相应的老师咨询,恶补理科,争取理想的中考成绩。三个帮扶对象的转变,确实给x老师带来不小的慰藉,她坚信:任何人,任何事,只要用心了,就能做好,定有收获。

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党员,一名普通的教师,“扶贫”路上,她把握住了方向,坚持了初心,把帮扶学生放在了心里最重要的位置,用自己的真心真情,诠释了帮扶,诠释了大爱,诠释了教育的力量。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4)(教育扶贫)

xx,女,生于19xx年x月,x族,中共党员,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任xx民族小学支部副书记,现在xx小学支教。

xx是xx民族小学的一名教师,于20xx年x月自愿到xx小学支教,近一年的工作中所教学科成绩由上学年全县排名第xx名上升到第xx名。她把帮扶的对象当着自己的亲人一样,走访慰问近百次,她的事迹让人为之点赞。

胸怀一片情,她把学生家当亲戚走

她倾力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又满腔热忱地扑到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第一线。2名帮扶对象是她本班学生。接到任务后,她立马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这两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家,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并向家长宣传国家对建档立卡家庭孩子的教育扶贫政策,鼓励他们好好培养子女,积极发展产业,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她细心询问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学习情况,与家长一起商讨教育孩子的具体帮扶计划和有效措施。并主动联系该家庭的部门帮扶干部,了解他们采取的帮扶措施以及取得的帮扶效果,学习帮扶的渠道和方法。她把学生家当做亲戚来走,逢年过节她进村,周末假日她入户,这样的走访每个星期至少一次,每个月达到了四五次。在她多次的走访下,走得帮扶对象家的狗见了她就摆尾巴,走得贫困户和她拉近了距离,待她热情得像妹子。

心拥一盆火,她把贫困生当亲人待

xx(化名)同学家庭情况特殊,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和8岁的妹妹寄居在大伯家。长期下来,xx同学不爱学习、也不懂得感恩。xx(化名)一个腼腆的男孩,父亲老实本分年岁已高,母亲腿部残疾行走不便,哥哥在外打工。家里缺技术、少劳力,使得他家一直在贫困线边缘徘徊。了解这些情况后,她在课堂上对他们更关注了,经常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一次次地体验成功的滋味,树立学习的信心。课后把他们找到卧室,端来水果,亲切地促膝谈心。她像妈妈一样,一次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她像知心姐姐一般,一次次地鼓励他们树立目标,学会与命运抗争;她牺牲休息时间,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辅导他们的学习。看到孩子深秋还穿着断了鞋面的凉鞋,她利用周末回城帮他们买了新鞋袜。xx同学头发长了没有修剪,课后带孩子去理发。现在两个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了。

捧着一颗心,她把扶贫当暖心事做

在一次次的感化和帮助下,xx同学现在在食堂吃完饭后,能主动帮着食堂阿姨收菜、收碗、打扫卫生。同学感冒呕吐在教室里了,他立即扛拖把进行清扫,见到老师能主动向老师问好,课前到办公室帮老师抱作业、拿课本,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xx也认识到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命运,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了许多,同学学习上有困难还能主动帮别人讲解、分析,回到家也不再到处疯玩,而是主动学习、积极帮妈妈做家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爱力无限,看到孩子们摆脱了贫困的阴霾,开始阳光自信地成长,她坚信孩子们离成功不远了。

教育脱贫,我们一直在行动!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5)(教育扶贫)

xx,女,汉族19xx年x月出生,20xx年x月参加工作,现任教于xx镇中心幼儿园。

挽起袖子树信心脱贫攻坚路上行

自20xx年开展教育扶贫“一帮一”工作以来,在县教育局、幼儿园的统一安排下,xx开始了她的扶贫工作之旅。xx很荣幸自己能参加这项工作,为了尽一己之力,她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除了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之外,她和幼儿园许多的老师一样都被安排了入户帮扶。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扶贫工作对她来说是一片空白。她想,自己是一名幼儿教师,教育孩子还行,但是让我去帮助贫困户脱贫,我该怎么做,怎么去解决他们的困难呢?困惑在她心中一直挥之不去。一次学校组织的贫困生家访活动,看到贫困生充满希望的眼神,她打消了心里的畏难情绪。她暗暗发下誓言,一定要为贫困生做点实事。

家访撒播爱心精准帮扶渐入佳境

xx(化名)便是xx的帮扶对象。xx的性格胆小、内向,他不愿意与同伴及老师交往,不主动参加班级活动。但是xx自理能力很强,一点不挑食,吃饭总是班上的第一名。通过家访,xx了解到xx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共五口人。因为要养家糊口,xx全家在xx医院附近租房住。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爸爸由于双腿静脉曲张、血管堵死,不能干重活,长期靠药物维持。一家人的开支,主要靠妈妈打零工维持,每天还得照顾xx上幼儿园。正因为家庭经济上的困难,每天愁于生计的父母根本就无暇顾及到孩子的教育,导致了xx沉默寡言的性格。

第一次去xx家,xx爸爸正好在家。xx走进xx家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不足20平米的房间,发黄的墙面,破旧的家具,家里有点零乱。xx爸爸行走不便,xx妈妈在厂里打工,没时间接送xx上幼儿园。为了多赚点钱,xx妈妈还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在家装配打火机。xx望着xx说:“爸爸生病了不舒服,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多照顾爸爸,看我给你带什么东西来了!”xx特别喜欢画画,xx就拿出水彩笔和蜡笔送给孩子。从xx家回来之后,xx立刻根据xx家的情况,制定了帮扶计划。依据“一周一谈话、一周一学情辅导、一月一家访”的全程帮扶机制,xx开始对xx进行了心理疏导,并请老师同学对他多加关爱,xx在生活中处处照顾xx。慢慢地,xx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在集体活动中还主动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有了自己的好朋友。

行动显示真情搭建孩子成才路

xx觉得xx妈妈目前最需要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这样既能照顾家里又方便照顾孩子。于是,xx积极联系园领导,最终在园务会议决定下,为xx妈妈安排了一份保育工作。这样一来,xx家也就有了一份收入,更方便孩子的照看和接送。六月中旬,xx又来到了xx家。“xx。”随着xx一声呼喊,xx飞快地从家里跑出来拉着xx的手,把她拉进屋里。xx妈妈赶忙给xx倒水喝。xx拿出给xx买的玩具送给他,xx高兴得跳了起来。

看着xx高兴的样子,xx爸爸妈妈忙说:“谢谢、谢谢”。他们还告诉xx说:现在幼儿园的这份保育工作,帮助他们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妈妈既不耽误工作又可以每天接送孩子,周末也有时间陪伴孩子了,不像以前周末的时候xx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出去玩,因为他还要陪妈妈上班。现在孩子也变得开朗了起来,全家人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6)(教育扶贫)

xx,男,中共党员,xx民族寄宿制中学政教处副主任,体育教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一代诗圣杜甫的美好愿望。xx老师和杜甫相似,都有着感人的悲悯情怀,在教育扶贫路上,他风雨兼程,驰而不息......自20xx年xx侗族自治县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勇挑重担,在负责管理全校xx名建档立卡帮扶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帮扶x名贫困兜底资助学生的教育帮扶任务。xx时常对同事们说:我肩上有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着责任,我靠履行义务领份薪水谋生,责任却让我明确使命,催我奋进,点亮我的人生。

xx(化名)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虽然出身贫寒,但她的志向远大而又坚定,她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从没有停止过。易老师深深地懂得:贫困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xx,易老师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每个周末,易老师都会到xx家中走访,这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事。这次买水果,下次送油盐......虽然只是“微风细雨”,却传递着扶贫路上的人间大爱。学校里、办公室、亭台边,与xx同学谈人生,谈理想,辅导作业,分析考试得失,制定学习计划......xx点点滴滴的进步都伴有易老师辛勤的汗水。

xx(化名)同学是易老师另一名帮扶学生。xx的父亲迫于生计,长年外出务工,母亲也因身体欠佳,不能干重活,xx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任。风里来,雨里去,通向xx家的小路留下了易老师深深浅浅的足迹,都已经数不清了。殊不知,易老师家里还有需要照顾的七十多岁、常年多病的老母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易老师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坚定和执着,诠释着新时代教育精神的真谛。只有用爱去温暖冰冷的心,才能唤起孩子对新生活的热爱,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勇气。

一次,有人与易老师谈起教育扶贫的艰辛,他淡然一笑:“我们赤手空拳地来到人世间,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能留给这个世界什么呢?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翅膀早已给了我可爱的学生。我相信,在每一次雏鹰展翅的日子里,我会听见理想扣击天堂的回响,这就是他——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第四篇:脱贫攻坚事迹

脱贫攻坚事迹

脱贫攻坚优秀事迹 55 篇

脱贫攻坚优秀事迹 5 篇

**,男,**市政协委员,任**徽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旗下**徽记食品作为豆制品技术研发中心,主要销售豆制品系列产品,是**工商联现任执委企业。该公司创建于 202_ 年 8 月,总占地 200 亩,注册资金 1000 万元,20**年完成股份制改革,系**徽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公司,拥有员工 1000 余人,固定资产 1.2 亿元。

一、以建立大豆种植基地带动脱贫

自“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开展以来,**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行动中,联系帮扶**街道东堂村,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经营,农民主体,市场运作收益的帮扶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以建立“**省大豆育种栽培与制品工程实验室”的形式,建设东堂村大豆种植基地,项目整体规划投入产业扶贫基金 90 万元,用于建设生产用房、道路、电力等配套设施,带领整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助推脱贫

**通过与区脱贫攻坚办、**街道办事处、村支两委座谈商议,确定了通过与**市**区东堂村联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开展帮扶,为东堂村村民搭建脱贫致富平台。

一是流转东堂村土地 400 亩进行集中大豆基地建设,**徽记食品投入生产资金,统一种植技术服务和田间管理指导,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等,解决贫困户资金和技术困难问题。20**年公司免费为全村农户提供大豆种子 4000 斤、有机肥

料 100 吨、农药 4000 元、专业技术培训 7 次。

二是签订劳务合同,**徽记食品实行劳务服务费总额包干,每年劳务服务费19000 元,优先聘用贫困户到产业基地进行播种、施肥、锄草等大豆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其中男性劳动力80元∕天,女性劳动力70元∕天,每月由合作社给贫困户务工人员考勤考核,造表造册发放劳务报酬,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问题。

三是鼓励村民种植大豆,以 2.5 元∕斤的保护价格回收,合作社统一收购,20**年**徽记食品从合作社整体收购幼稚大豆 10000 余公斤,有效解决群众销售之忧。

三、以“基地+村集体+农户”模式带动增收

东堂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共有 6 个村民小组,325 户,总人口 1230 人,其中贫困户 46 户,共 145 人。截止去年底,大豆种植基地带动东堂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 万余元,贫困户年收入增加 3500 元。安置贫困就业人口 6 户 11 人。家住东堂村 6 组的贫困户张家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膝下无子女,且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家中较为贫困。在**徽记的帮助下,流转土地 2 亩,平时夫妇二人在合作社对玉米和大豆进行日常管理,每日务工收入 150 元,月收入 202_ 元,于20**年经省、市、区验收,顺利脱贫。

**,中共党员,于 202_ 年 4 月由**县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选派到**乡**村委会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并于 7 月底担任**村委会扶贫驻村“第一书记”。

**村委会位于**乡南部,是**乡 11 个深度贫困行政村之一,距乡政府驻地 15公里,属于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国土面积 49.84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传统种养、甘蔗种植、外出务工为主。全村辖20个村小组376户1818人,有党员45人。通过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后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475人(截止目前已脱贫 84 户 402 人,未脱贫 17 户 73 人,贫困发生率**.*%,202_ 年预脱贫 12 户 51

人,还剩 7 户 33 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

赤心向民,情系百姓身上

驻村以来,他经常走村串户,深入各村小组认真摸底调研,对本村基础情况、经济现状、道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掌握了**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短板问题,真正做到找出问题症结,找准致贫原因。并根据查找出的问题,跟乡工作组、村两委和其他驻村队员一起多次召开会议,进一步规划研究,细致分析,最终确立了本村的扶贫工作思路,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感染和带动着全村扶贫工作者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全村的工作氛围温馨和谐,工作作风严细深实,所有工作人员都坚持将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贯彻到底,扎实开展好各项群众事业。

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上

自今年 7 月 25 日以来,按照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乡工作组和挂钩帮单位的支持下,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村委会干部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工作。他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进村入户宣传补短板政策 10 余次,经多次动员,群众反映良好,积极支持补短板工作。至10月底,全村共拆除旧房15间,完成危房重建或加固 8 户,新建厨房 28 户,新建卫生厕所 26 户,水窖补漏 24 口,新建水窖 10 口,庭院硬化 120 户,安装门窗 31 户 205 扇,搭建楼梯顶棚 25 户,全村短板问题被逐渐消化,补短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组织动员群众硬化庭院

**同志还热心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建房缺少物资,无钱安装门窗,他积极向民营医疗机构协调捐款,动员**协和诊所和**富州中医医院分别捐款10000 元,共计 20000 元。**将这些资金分别捐给其挂钩的五户贫困户各 2**元,其余 10000 元交由单位同事捐给他们的挂钩户,解决了贫困户燃眉之急,助推了脱贫攻坚事业。

责任心思,用在党建田上

**村党支部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他坚持把建强村“两委”班子,带强村支部书记,夯实村级组织作为硬任务硬指标来抓,切实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一是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决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从严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二是抓好党员培训工作。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组织召开农村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学习教育中悟初心、守初心,在检视问题中勇作为、践使命,全力抓好全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三是选优配强基层队伍。及时撤换不胜任的小组长,并从思想觉悟好、政治素养高的优秀党员中重新选举了 6 个村小组长,不断优化基层人才,推动以党建促脱贫取得实效。

创新才思,落在环境整治上

针对农村脏乱差突出现象,**同志每到一个村小组都动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并多次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委会干部、乡驻村工作人员到村小组帮助群众打扫卫生,教育宣传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志提出并推行“村五清”“户五清”行动(“村五清行动”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道路杂草杂物、清沟塘、清理禽畜养殖粪便污染、清理残垣断壁;“户五清行动”既清庭院、清客厅、清卧室、清厕所、清厨房)。还带动**村委会推行了环境卫生有奖评比活动,不定期对农户的室内卫生和室外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并将评比结果予以张榜公布。通过奖优罚懒的形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农户人居环境意识明显提升,村内脏乱差现象得到较大改观,村容村貌得到了美化。

不忘初心,心中有责

真心为民,民必理解;诚心为民,民必拥护。**用他的真情服务、诚心付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护。村民们常说:“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来到我们村以后,道路变宽了,房子变漂亮,群众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他在用一名普通党员的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平凡中坚守,在砥砺中奋进,朝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奋斗,开创着属于**村的幸福华章!

**,男,汉族,**县**镇人,现年 38 岁,中共党员,202_ 年 12 月参加工作。20**年 2 月至今任**县县纪委监委案审室主任。202_ 年 3 月任孟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202_ 年 8 月任**镇党委副书记,工作队长。

个子虽然不高,但厚厚的眼镜后面折射出的除了文静,更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劲。这就是**县**镇党委副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给人的第一印象。

急抓学习:什么都可以等,但学习不能拖。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2_ 年 2 月,**同志被组织从**县纪委监委选派到**镇孟村村委会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面对组织的安排和群众的期盼,**同志没有一句怨言;面对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工作挑战,**同志就一个字:学,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为此,**同志随身带着党章和精准扶贫知识读本,带着《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每天空闲下来就翻书温习;晚上再晚,回到村委会,他的第一件事也一定是打开电脑,通过省委组织部的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听党课 1 个小时以上。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规定每周一为固定学习日,由驻村工作队员轮流组织大家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内容涵盖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准扶贫、基层党建等知识,既增强了大家的理论水平,又锻炼了队员的胆识,有效提升了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的综合能力。

急助脱贫: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

驻村工作不久,**同志就结合孟村工作实际,提出了“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认识我们到喜欢我们”的工作目标和“走村串寨识民情,多管齐下抓增收,反复宣传提满意”的工作思路,用 1 个月时间带领队员走遍了全村 12 个村小组,掌握了全村 411 户户主联系方式,对全村 105 户档卡户特别是 43 户未脱贫的档卡户信息作了全面调查和了解,对主要致贫原因、脱贫措施及成效做了细致研究,将 43 户未脱贫档卡户的脱贫退出责任按户按人量化到驻村工作队员身上,有效压实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扶贫责任;并根据走访情况组织编制了孟村村情手册,将全村各村小组水、电、路三通,群众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经济林果,主要收入

来源,档卡户及边缘户群众信息等一一列出,并要求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人手一份,随时带在身上,及时学习掌握,遇有信息变动及时更新,有效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主动性。

为有效解决建档立卡户贫困群众的增收难题,**同志在组织队员和村干部动员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同时,主动到当地企业中开展走访,努力帮助群众寻找新的就业点。经过努力,协调到**润嘉药业有限公司就业岗位 7 个,**宏朝鞋业就业岗位5个,**湘桂糖业就业岗位7个,有效拓宽群众的就业渠道;通过动员种植大户带动群众种植甘蔗、葡萄、杉木等产业 1000 余亩;积极向镇党委政府争取到复合化肥91包、仔鸡1000只,鸡饲料补助2.5万元,免费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让务工群众月见收入,在家群众天天有盼头,真实到达了多手准备、多措增收、多有成效的目的。

“扶贫成效好不好,关键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我们工作做了,群众如果不认可,那也是等于零。”为此,**同志专门制定了详细的群众满意度提升方案和计划,每周到2至3个村小组群众家中进行入户走访,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精准扶贫政策中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让广大群众特别

是非建档立卡户群众明白党和国家的良苦用心,明白“扶贫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责任人”的真正涵义,从而主动支持和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通过反复走访,达到“让群众从认识我们到喜欢我们”的目的。目前,孟村、**两个村委会绝大部分群众都对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有了一定的认知,并经常主动帮助工作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驻村扶贫工作队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群众能不能长久致富,关键看有没有成熟的产业支撑。为切实帮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致富的愿望,**同志积极向派出单位领导汇报,组织人员外出多方考察,积极引进资金和人才,成立了**中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燕窝果种植产业,并采取“挂钩单位+政府+村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农户(档卡户)”的模式,先行在**镇发展 100 亩燕窝果实验示范种植,力争 3 年左右时间发展到1000 亩规模,将燕窝果真正打造成**一张亮丽的产业名片。截至目前,合作社已争取到各类扶贫资金 600 余万元,与孟村、**313 户档卡户和**镇 15 个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利益联接;完成了 100 亩燕窝果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燕窝果苗长势良好,预计 202_ 年 4 月份左右即可开花,202_ 年 8 月左右即可结果并生产效益。

急树新风:社会主义新风尚不树立,群众素质提升都是空谈

当前,农村各类酒席宴请层出不穷,群众吃请负担居高不下。如何遏制农村酒席宴请攀比之风,切实让群众从各种吃请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发展生产,寻

找致富路子中来,是孟村驻村工作队面对的又一大难题。为此,**同志充分发挥自己从纪检监察部门下派的优势,与原单位领导多次汇报沟通后,决定在该村选取 1 个相对成熟的村小组作为试点,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共同商量制定了婚丧喜庆事宜公约,并组织群众讨论通过后开始实行,规定除了自己或自己子女结婚,与自己共同生活的亲属过世外,一律不得以新房搬迁、小孩满月满

周岁、升学就业等其他形式和理由操办酒席,发放请柬并收受礼金。同时,正常婚丧喜庆事宜操办宴请原则上不得超过 200 人,收受单个礼品礼金价值不得超过100 元。而面对农村卫生脏乱差,群众张望不愿带头管的现状,一是积极向镇党委政府申请争取资金为每个村小组建设2至3个垃圾处理池,二是组织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带头打扫村委会所在地村组道路卫生,通过以身示范带动群众自觉打扫门前卫生,自觉处理好自家垃圾。目前,当地群众卫生习惯有了极大改善,并有群众自发参与到驻村扶贫工作队组织开展的卫生大扫除活动中。

面对过去的成绩,**同志总是不愿再被提起,面对新的挑战,他却总是信心满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同志心里想着群众,经常为群众的幸福所急,他终将也会带领群众在精准扶贫征程上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群众发展致富的路子来。

**,女,汉族,1987 年 3 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2_ 年参加工作,202_ 年 4 月至今,受组织选派从县审计局到**镇**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女,汉族,1987 年 3 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2_ 年参加工作,202_ 年 4 月至今,受组织选派从县审计局到**镇**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村,距离镇政府12公里,总面积31.48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人口 725 户 3225 人。由壮族和苗族、瑶族、汉族组成,壮族 2368 人占**.*%,瑶族753人占**.*%,苗族87人占**.*%汉族17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为发展动力不足、缺技术和因病等。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47 户 582 人,其中:已脱贫 137 户 556 人,已脱贫退出的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已得到完全解决;未脱贫 10 户 26 人。未脱贫 10 户中,1 户住房未达标、9

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达标。

派驻到村后,该同志迅速走遍全村的常住户716户,重点入户走访147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通过走访调研,她同志深刻认识到:该村的脱贫关键,即紧紧

围绕发展**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

二、抓党建,重宣传,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为解决**村基层党建薄弱、扶贫缺乏带头人的问题,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抓党建。其一,组织带领村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鼓励大家在扶贫攻坚战斗中,做标杆,树榜样;落实成立了 4 个联合党支部,定期召开“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并按组织要求,做好党员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其二,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工作中,她以开展活动为契机,很好的将党员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一是带领广州大学学生开展启梦义教、惠民电器义诊、探访革命老党员、党团知识宣讲等“三下乡”系列主题活动。在进村入户为村民提供免费的电器义诊中,共收到村民各式电器 140 件,为村民维修好 80件,成果维修率达**.*%;其三,在“七一”建党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 6户贫困党员送去米、面条及慰问金,并组织全体党员召开党员座谈会,重温入党誓词、知识抢答、观看文艺节目表演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8 周年暨脱贫摘帽”系列主题活动。

三、解民困,构建和谐。

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该同志始终心系群众,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村民陆炳忠患肠系膜破裂,三级肢体残疾,邓文兵患结核性脊柱后凸、肺结核、黄顺发患有肺结核、黄广肆妻

子突发脑溢血、黄仲金右脚骨折、周贵明脉管炎、李国兴妻子患癌症、黄朝兴患脑梗、李兰患肾炎、李廷培患肺癌晚期等 10 户村民花费了大量的治疗费用,她想方设法帮助申请大病救助资金减轻其家庭负担,帮助协调解决临时困难救助资金36000 元。她组织村干部及驻村队认真调研摸底,严格按照低保政策重新调整低保户对象符合条件的家庭重新调整上报,经过民主评议、上墙公式,共上报低保户87户152人,同时解决了25名残疾人低保待遇。帮助申请物资建造垃圾处理池9 个,部门协调解决村委会工作经费 3 万元,办公电脑 2 台。

四、当好政府“助手”,积极参加、开展、完成基层任务。

一是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组织驻村工作队为村民讲解农耕地确权工作的重大意义,帮助完成村民土地确权登记,累计完成登记表填写 300 多份,配合完成了农耕地草牧场确权工作。二是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共发放宣传手册520 余册。

五、真诚倾注,结成了“帮扶亲”。

针对贫困户情况,该同志积极向挂钩单位领导汇报,组织帮扶队伍到 147 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感恩等活动。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面条、菜油、鸡鸭仔、生活用品等。倾注了单位的真诚关怀,结成了“帮扶亲”。

该同志认真践行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了驻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了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履职尽责,勇做先锋,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岁的**,皮肤黝黑,不善言辞,脸上总挂着温和而腼腆的笑容。谁能想到,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曾是**村小组自暴自弃的贫困户呢?如今,说到**,**村小组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都对他赞不绝口。

连遭变故,无奈变成贫困户

一提到**,村里的老人总是感慨良多。年轻的时候,**是村子远近闻名的“二杆子”,偷鸡摸狗的事情没少干,又嗜酒如命,20**年,因请人到家中吃饭,饮酒过量失手导致客人死亡,老伴一气之下改嫁他乡,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连亲戚见了都要绕道走。好不容易熬到儿子李海万成年结婚,儿媳妇却因忍受不了贫穷艰苦的生活,在生下 2 个孩子后,就跑了,这下子,**父子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整日浑浑噩噩、晕晕叨叨,谁劝都不听,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20**年,**被群众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重塑信心,决心摘下“贫帽子”

作为**的挂钩帮扶责任人,州总工会干部马金荣多次到他家中走访,与他拉家常、讲党恩,省科技厅、州总工会驻村扶贫干部和镇村干部也经常给他送政策、送服务,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的心坎上。面对挂钩帮扶责任人的真情关怀、省州驻村扶贫干部以及镇村干部的全力帮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出来”的思想悄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我和儿子都有手有脚,完全有能力让全家过上更好的生活,以前我太死脑筋了,只会怨天怨地,今后我要好好奋斗,不辜负全心全意帮助我的好心人们!”**感叹道。在那之后,李海万告别父亲孩子,背着行囊,踏上了广东佛山的务工之路,**也一改往日懒散拖沓、无精打采的形象,把丢荒多年的地种了起来,鸡鸭猪牛养了起,还主动加入日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20**年,在镇党

委、政府的帮助下,**把家里危旧房推倒,重新建了一桩小平房。入住新房的那一天,**抹着眼泪说道:“住平房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以为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感谢党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一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报答这份恩情。”20**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主动到村委会申请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心怀感恩,贫困户成村干部

**所在的**村小组共有 22 户 118 人,其中档卡户 4 户 18 人。以前,这个村是令当地党委、政府最头疼的村小组,群众会议难以组织,公益事业难以推进,争当低保户、档卡户等现象突出。看着朝夕相处的左邻右舍为了一点利益争得面红耳赤,对党和政府的帮助不知感恩,甚至不屑一顾,**非常着急。为了扭转村民的思想,他以自己为例子,挨家挨户讲政策、说党恩,在这个过程中,他不知道穿坏了几双鞋子,吃了多少闭门羹,受了多少白眼,但都没有动摇他要把党的声音传到各家各户的决心。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的思想慢慢转变了,他们按时参加村小组会议,积极参与村里的公益事业,邻里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村里一片欣欣向荣。由于踏实肯干、认真负责,202_ 年 8 月,**被村民推选为**村小组组长,从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为了村里的“领头雁”。

不忘初心,实际行动报党恩

成为村小组组长后,**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带领村民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当中,组织村民制定以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扫黑除恶、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为主的村规民约,并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建设文化墙 160平方米、活动场地600平方米,栽种行道树 300 余棵。他还结合本村实际,以哨声为召开村民会议、集中打扫村内环境卫生的信号,只要哨声一响起来,村民动起来,大家听到哨声都会自觉的到活动室参加会议,或者自觉按照村规民约划定的本户卫生清理区域打扫卫生。同时,他还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卫生评比,对于评比不合格的农户,立马责令整改,不整改或者整改效果不理想的,在村民大会上点名批评,久而久之,村民们都形成了自觉打算卫生的常态。现在,走进**村,道路两旁整洁干净,各家各户物品摆放井然有序,村民个个精神抖擞。“有哪个在我们村路上发现牛屎或垃圾,我立马把它吃掉。”伴随着阵阵哨声,**拍着胸口自信的说道。

**既平凡又不平凡,这位马上步入**之年的老人,正以自己的方式,为扶贫事业贡献着微薄的力量。“当选这个村小组组长,我就想着,不管怎么干,要务实和踏实,要忠诚于党,要服务于人民,要对得起群众。”**说,他说,此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只图乡亲过得好,唯愿村庄早振兴”。

第五篇:省庄镇脱贫攻坚事迹 乡镇扶贫工作先进事迹

不忘初心 凝聚合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省庄镇扶贫工作事迹

省庄镇地处泰城东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辖37个行政村,人口6.2万,其中少数民族占11.2%,大河峪、亓家滩、贝家庄为3个省级贫困村,202_年全镇在册贫困户592户、1117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扶贫指示和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历史责任、政治重任和民生工程,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镇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脱贫率为100%,202_年、202_年被评为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乡镇”。

一、高位推动,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一)健全组织机构。按照市、区两级的扶贫工作要求,我镇立足实际,成立了由镇级领导班子、管区书记、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扶贫办公室,专门负责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日常管理等工作,并充分发挥市派、区派“第一书记”的指导帮扶作用,全力推动精准扶贫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加大培训宣传。组织管区书记、部门负责人和帮扶 — — 1 责任人、村“两委”干部进行政策业务培训,提高了扶贫干部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充分利用宣传横幅、电子显示屏、微信等传播平台,广泛宣传各项扶贫政策,充分调动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积极性。

(三)精准摸底排查。深入贫困村户,实地摸底排查,按照“一户一卡、一户一册、一村一档”的要求,为全镇592户、1117名贫困人员全部建立台账,实施挂账销号,确保有案可查、不出纰漏。

二、突出精准,完善脱贫攻坚工作举措

(一)精准产业脱贫。坚持全域发展,按照全镇“一心、一轴、两带、六组团”的发展思路,将3个省级贫困村纳入沿博阳路现代旅游产业带和特色种养殖组团,发展相关产业带动脱贫。其中,大河峪村成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入股集中经营,并以猕猴桃采摘游为核心,发展四季观光采摘,预计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将达到10万元;为加快“脱贫摘帽”进程,亓家滩村利用老旧房屋资源进行改造,建设农家乐和绘画写生基地,引导村民参与艾条加工项目,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万元;贝家庄村发挥村民养羊的传统,与鑫科牧业公司合作,做大做强养殖产业,贫困群众收入逐年提高,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由202_年的2万元增加到202_年的4.2万元,今年年底村集体收入将达到7万元以上;另外,叶家庄村通过“那一叶”女儿茶基地、“小地主”采摘农场等项目,吸纳7户贫困户、11亩土地进行集中运作,增加了群众收益。小津口、— — 2 刘家庄、安家庄等村依托“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商,进一步扩大了贫困户收入来源。其他各村也根据资源特色,积极发展适合当地的“一村一品”脱贫项目。

(二)精准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道路管网建设。投入1500余万元完成了23个村、32公里的农村道路建设任务。其中博阳路北段大修工程打通了北部贫困村发展瓶颈,实现了贫困村主要道路的全硬化;实施少数民族帮扶工程,加大东孙、芝田、岳庄等7个少数民族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硬化道路街巷20000平方米、整修排水沟1040米、铺设自来水管道1000米,大大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强农业设施建设。通过建设投资956万元的北部山区饮水工程、投资900万元的标准化茶园项目、投资70万元的农田水利维修项目等工程,进一步夯实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实现脱贫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推动村民生活条件改善。争取资金34.5万元完成了24户贫困户、1500平方米的危房改造,对大河峪、宦家峪、张家庄三个村级卫生室升级改造,对接住建局争取贫困村、户农村改厕优惠政策,在22个村完成共计4800户的改厕任务。

(三)精准政策利用。积极对上争取,利用上级扶贫政策,为大河峪村申报“省级美丽乡村”、“省级旅游特色村”,202_年4月份成为泰山区唯一一家“国家级旅游扶贫村”,给大河峪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政策资金;协调区农业局,扶持3个省级贫困村落实产业化脱贫攻坚项目8个,补助资金100余万元,176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协调区国土局为大河峪、亓家滩、— — 3 贝家庄争取了土地整理项目。此外,33个区局帮扶部门与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有效增强了扶贫脱贫的针对性。

(四)精准开展多种形式扶贫。一是开展技能培训。先后协调市科协、市区农业局、区旅游局等部门在大河峪、亓家滩、叶家庄等村,举办新型农民培育、专题贫困人口培训班10余次,累计培训1200人次。目前,全镇48户贫困户、55名贫困人口通过技能培训分别在旅游、建筑、种养殖等行业就业,使贫困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开展教育帮扶。为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投资1300余万元,改扩建省庄一中和德惠希望小学综合教学楼;加大贫困生经费争取力度,对全镇家庭经济困难的15名学生免除高中段学杂费;开展雨露计划,为12名贫困家庭学生申请资金36000元。三是开展社会救助和政策兜底。积极整合社会救助力量,通过开展各类社会救助活动,争取救助金80多万元,覆盖贫困户170余户。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的,通过实施政策兜底,确保特殊困难群体的顺利脱贫。

三、完善机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完善工作机制。详细制定扶贫脱贫计划,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量化细化考核指标,通过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管区、部门联系村、机关干部联系户”和“包方案、包协调、包落实”的“三联三包”工作机制,增强扶贫脱贫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完善资金管理机制。严把扶贫项目审批、资金拨付 — — 4 等关口,确保资金使用阳光透明。

(三)完善考核机制。把扶贫工作实绩纳入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考评内容,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扶贫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02_年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关键一年,下一步省庄镇紧紧围绕“稳中求进 巩固提升”的基调,继续精准施策,凝聚合力,聚焦重点,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办法、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巩固和提升脱贫效果,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建设富强和美泰山区、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5

202_年乡镇扶贫专干脱贫攻坚事迹材料范文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