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读《德米安》有感[样例5]
编辑:心上人间 识别码:130-1019195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6-02 09:23: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德米安》有感

读《德米安》有感

读《德米安》有感1

这本书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所说的两个世界,两个世界光明的世界被倡导,而黑暗的世界则是被遗弃。我们在一开始和主人公一样都是在一个充满光明的世界。世界的阴暗面都被隐藏了起来。可是我们的成长,一定与黑暗有关,当开始接触黑暗的那一刻我们也就慢慢地长大了。就像植物一样白天积蓄养料,夜里慢慢地生长。可能在我看来世界根本没有所谓的光明与黑暗,我们意识中的光明黑暗不过是人为地引导我们去这样认为的。当我开始自我思考的时候,发现世界上的是非对错都是很模糊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要用爱去面对存在,从而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书中所讲的孤独在我的理解中是鸟从蛋中飞出的那一刻。那一刻上一个人们为你塑造的世界已经崩塌,而新的世界却也没有到来,这时是孤独的。迷茫,痛苦会在这个时刻不停地出现。也就是这个时刻,我们慢慢地走向了自己,与自己和解,与外界和解,从而认同自己,慢慢地寻找自己的路。这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很多人因为恐惧未来而放弃,有些人却坚持内心最终飞向属于自我的蓝天。在我看来风险固然可怕,但是害怕风险更加可怕,因为那为数不多的可能性都已经没有了。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有一个非常大的疑问,那就是我们的想法什么不是被引导的呢?国家的统治,最基本的就是建立统一的价值观。而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我们所接受的一切几乎都是在引导我们形成这个国家基本的价值观,来维护祖国的稳定,自由的思想或许也是看似自由的,因为那也有可能是被引导的。我用我自己对于哲学的理解进行了猜想,我们的命运与生俱来,不论我们的人生如何都是这苍茫宇宙运行中的一环,我们生而为人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此生的终极,那是我们到来的一切的意义,所以书中追求的自由,可能是在“道”中我们的最根本的使命,那种我们与生俱来的观念。就像书中所说的夏娃小姐,我的一切都源于她,最终却又归于她。当我们与使命接轨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将会快乐充实。这是我的一点小猜想,也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的,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交流交流。

读《德米安》有感2

初读黑塞时是高中,一本《悉达多》让我明白了这个作家的风格。时隔多年,仍能清晰地记得那时的阅读体验很戏剧化——是一种被欺骗的愤怒。即将成年之际本来是缺乏实际的丰富经历的,所以阅读时总期望书籍能提供各种答案作为人生的参考,而《悉达多》的故事昭示着好像我只要去人世间游历,大胆经历一切,然后就能“悟”了。尽管黑塞详细写了悉达多游历的内容和心境的变化,可是由实践到彻悟,这中间似乎漏掉了一个关键的环节。《德米安》中的辛克莱有着明确的寻找并成为“自我”的意识,可是那个自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黑塞也没有写。诚然,黑塞从心理角度揭示了很多关于人类的秘密,可是他没有写到的能催生人生质变的神秘之处显然更多,而那个,就是属于每个人独有的、个性化的、隐秘的思维链,那是靠理性逻辑所无法探测、预知、概括的领域,因为理性是有限度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如是说。

辛克莱和悉达多最终都做到了使自己满意,也许这就是黑塞想表达的人生的终极意义:勇敢而坚定地走一条追寻理想自我的道路,历经坎坷、挣扎,在现实的和精神的磨难中一次次自我突破,最终成为让自己满意的人。这个已完成的自我未必就是完善的,关键在于他的内心是和谐的,他终于能够与自己和平相处,平息内心的躁动、迷惘和恐惧,就是说达到了汉语中的“心安”.《德米安》在情节安排和处理上不如《悉达多》成熟,但是它比后者更为动人。在辛克莱视角下,它所描写的几种有瑕疵的人生道路也是充满温度的,并没有被冷酷批判,只是人生境界有所不同而已,并无优劣之分。种种选择可以共存于世,正所谓“大道无门,千差有路”.西方现代小说总是恰到好处地给一些东方智慧结晶做了详细阐释,正因为如此,所以总是因为洋人作者准确而细腻的心理剖析而惊异,对他们的结论却感到平淡无奇。我们各自站在不同的巨人的肩膀上,惊鸿一瞥之日,会心一笑之时。

读《德米安》有感3

拿到《德米安》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十二月三十号的晚上,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漫天的雪和吹得很烈的风,我在外面走了一圈,不知道又思考了些什么,然后一无所获地回到了宿舍。莫名迷茫的时候,我翻开了《德米安》。

《德米安》主要讲述的是少年辛克莱的成长故事,主要是取材于黑塞个人的九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这是四十岁的黑塞写下的故事,我倒没有期待其中的故事是真的,但在我读完此书时,我相信那些少年辛克莱所经历的心路是真的,因为我也正在那条路上走过。本书书名为德米安,他是辛克莱的朋友,陪伴着辛克莱走过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阶段。但是德米安真是存在的吗?

书中的辛克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因为受到坏孩子克罗谟的敲诈勒索而开始认识到这个世界是由两个世界组成的,一个是有父母的爱和教会的爱共同铸就的纯洁天堂,而另一个则是充斥着谎言、欺骗的世界,他的心灵备受冲击,他也因为隐瞒父母而干了父母不允许的事而独自承受着心灵之罪。第二个阶段是辛克莱和德米安相遇了,德米安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两个世界的不同,并逐步引导他接受这个世界的复杂性。第三个阶段则是辛克莱离开了德米安去远方上学,在经历了一段放浪形骸、虚度光阴的日子里,他在自己的女神碧翠丝的感召下进行了自我的心灵净化,并与琴师皮斯托里乌斯建立了友谊,共同度过了一段心灵艰难的日子。而第四个阶段则是辛克莱与德米安重逢了,他们的思想在此时达到了相互的交融与认可。而由于德国与俄国进行战争,辛克莱与德米安都去了战场上,由于负伤,辛克莱与德米安都躺在了病床上,最终,辛克莱躺在病床上与这个名为“德米安”的幻觉告别,成为了德米安。在最后,我明白德米安可以被理解为少年辛克莱的内在创造出来的一个引领自我的形象。他可以是少年辛克莱成长之旅路途上很多智者形象的箭垛式人物,因为他太过于完美,完美到失真,也可能是少年辛克莱创造出的陪伴自己成长的伙伴。我的理解倾向于后者,所以我认为全书讲述的实际上是少年辛克莱的孤独之旅。

我记得有一句话叫“为了成长,我们必将成为精神上的孤儿。”我觉得这种孤独感在一开始就伴随着少年辛克莱,在他开始意识到“两个世界”的时候他就已经远离了那个温暖的家庭了,在面对自我心灵的受苦时他也曾有冲动向自己的父母忏悔以求得原谅,但是他一直忍耐着,自己消化着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其实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认知失调”.而在他内心达成一种风平浪静的时候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这其实就是对父母权威的巨大挑战,他不再相信曾经父母给出的解释和父母想要塑造的他了,再到后来他听闻了圣经关于亚伯与该隐的故事之后,他不再循着父母和老师的思维来理解这个故事,而是借德米安之口说出了对故事的另一种理解,这是对固有权威的挑衅,到后来的放浪形骸等等实际上都是对曾经约束着自己心灵的既定权威的挑战。这些权威也在一点点被瓦解,辛克莱最终成为了“精神上的孤儿”.旧的城池已经沦为废墟,新的,还未建立。——旧的权威已经推倒,新的还未建立,这就导致了辛克莱的迷茫。他开始思考自己要过一种怎样的人生,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最终自己尝试去回答——把自己交给命运,做命运让自己去完成的事情,去寻找那些与自己同样拥有该隐印记的人,和他们待在一起,摆脱这种孤独,最终他就这样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了。这种成熟可以被解读为心理学上的“自恰”,也就是自我认知失调的时候的自我调节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了。

辛克莱之后的成熟不过是孤独的延续罢了。(这是我消极的说辞)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可能在于作者黑塞的诚挚吧,即使这仅仅是本小说,但我也相信那就是他曾经走过的路,而我个人的迷惘被他表达了,我觉得有种被理解的慰藉。当然,我也还是那样的观点,辛克莱的人生并不是升级打怪,并不意味着他的这个阶段取得了某种成就或者必将低于他的未来或者高于未来,人生不是线性的发展的,不存在规律可言的,也无法比较,在这团破布乱絮样纠缠不清的唯一能够确定的存在就是孤独。

读《德米安》有感4

步入奔三的年纪,似乎已经没有少年时犯了错误,生怕被人发现,藏着掖着的恐惧心理了,有的只是犯错自责懊悔,接着接受,下次还会再犯。哈哈哈,题外话。黑塞的这篇小说便是以少年辛克莱成长的历程为线索,一丝不苟地勾勒出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迷惘、纠结以及最后的豁然开朗式的解脱。通过辛克莱的视角,向我们传达出一种主题:成长,无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而因为选择的繁冗芜杂,从而导致选择过程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恰恰是自我存在的一种指证,更是尝试接纳多面自己的必由之路。

正如开篇所说:“我只是尝试着过自己要的生活。为何如此艰难呢?”这便道出了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在选择自己的道路时,从来不曾有人真正成为他自己。所幸的'是,在我们不知如何抉择时,总是有引路人给我们指引方向,从而让我们不至于迷失。

小说开始于辛克莱的小学时代,10岁左右的孩子已体会到学校、家庭和教会所描述的世界与客观社会的巨大差别,知道自己的目标是要进入“光明而纯洁,慎重而有秩序”的世界。“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的路还很长”,在这个过程中,他受到很多煎熬。比如,在开始受到克洛摩的威胁挑衅,还有把钱偷给克洛摩,以期堵住他的嘴,去圆自己偷苹果的事实。然而,这种举动不但没有缓解他的焦虑,反而使其内心更加忧虑、纠结、痛苦,以致快精神崩溃。这个时候,精神导师德米安出现了,使得辛克莱慢慢从自身愧疚感中解放出来,也慢慢试着接受自己,从以往家庭、宗教所设置的“好孩子”形象之中解脱出来,明白两个世界的存在是合理性的,并且接受了它们。不管是光明还是黑暗,只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

在某种程度上,德米安可以说是作者灵魂的工程师与指引者。他从反面去论证该隐的故事,从而打开了辛克莱认知的新大门,让他慢慢认识到内心两个世界存在的真实性。一方面,他深受出生环境的影响,被束缚在光明世界的一端,另一方面,他内心潜意识又有向恶的倾向。但由于世俗的圭皋,使得他不能正视自己内心的魔性的一面。也正因为种种限制,辛克莱在自由选择做自我的成长路上举步维艰,内心挣扎痛苦不堪。如果在善与恶之间进行选择,更好地做自我,这是黑塞给辛克莱的选择,又何尝不是给我们的选择?

所幸的是,辛克莱在自我与他人的引导下,慢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成为自我。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黑塞用鸟和蛋壳的比喻来揭示选择过程中人与世界对立的艰难处境:“鸟从蛋里挣脱出来。蛋即世界。谁要想出生,就必须摧毁一个世界。鸟飞向上帝。上帝叫阿卜拉克萨斯。”这个比喻其实道出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若想真正做好自我,体现自身个性,那就要从这个固有的凡俗世界挣脱出来,在不断的历练当中丰富自我。这个过程意味着很多艰难的选择,这也是黑塞对于成长过程问题的思索。

这一小说之所以风靡世界,不仅仅是在于黑塞揭示了少年辛克莱人生路上蹒跚的艰难,更主要的是生动刻画了人在面临纷繁芜杂的世界时,做选择的焦虑与彷徨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哲学思考。从更实用的角度来说,它引导着广大青少年在成长路上要艰难历练,拥有智慧,进行正确的选择,做最真实、最自我的自我。

读《德米安》有感5

这是我第三次看赫尔曼·黑塞的书。充斥着全书的自我独白,或者说内心戏,就是黑塞目前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悉达多》如是,《德米安》也如是,《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也不例外。与其说《德米安》是小说,不如说它是心理散文。《德米安》有情节,但黑塞的侧重点不在讲故事。他的小说像一本文学化的哲学书——不依靠环环相扣的论证,而依靠心理感受来传递哲理。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德米安》,那我的回答是这样:一部在“同道者”帮助下剖析和寻找自我的“梦游者”成长散记,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青春成长是它的外衣,追寻自我价值的哲思是它的内核,宗教意象和梦境是它的血肉,而变化,是它的骨骼。

哲理性、象征性、寓意性甚至梦幻性都是《德米安》给读者留下的特质。这些特质来源于主人公大段的内心独白,来源于大量宗教意象的运用。这让我想起了但丁的《神曲》(黑塞对神曲中的“贝亚特丽斯”也有化用,把她作为理想情人的象征)。当然,主人公辛克莱眼中的宗教并不是传统的充满光明的基督教,而是以阿布拉克萨斯(天使与恶魔的集合)为代表的,集合了善与恶、传统与叛逆的全知全能的上帝。在《德米安》里想要完成而没有完成的,就是把光暗世界的整合。

翻一下《德米安》的目录可以发现,本书的结构是由宗教意象串联起来的,非常清晰。这既是由《德米安》的半自传性质所决定的,又源于它大段散文化的内心独白。一方面,黑塞本人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响,信仰与救赎问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在一战过后迷茫的欧洲青年(The1lost1generation)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另一方面,一部文学作品要供人阅读,就不可能全是个人心中的自言自语,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清晰的逻辑将它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往往发挥了这一功能。因此,宗教意象一方面充当了串联全文结构的清晰线索,另一方面,也为解读作品寓意提供了一个相对明确的切入点。

《德米安》的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环,光明与黑暗两个世界的象征着普遍的人生图景,我们要做的就是尝试融合它。当世界的分裂日益明显,当少年辛克莱遇见了恶霸克罗默,从充满光明的伊甸园里出来的时候,故事就开始了。小说,哪怕是散文化的心理小说,也是开始于变化的。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不会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德米安,就是那个引导变化的人。他解决了克罗默的麻烦,把该隐塑造为一个被人尊敬的反叛者,推崇死不悔改的强盗,把辛克莱的三观刷新了一遍:尽管在理智上并不完全认同,辛克莱的梦境反映了这些话对他的深刻影响。在“鸟奋争出壳”这一个经典的章节之前,辛克莱都充当了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他依靠外力(克罗默、德米安、皮斯托留斯)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怀着成长的困惑、青春期对性爱的迷茫,像一个梦游者一样,慢慢找到自己的信仰,并形成一套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直到他破壳而出,他虽然不知道自己应该走哪一条路,但是他知道自己应该走的路不是他父母的,不是皮斯托留斯的,和德米安也不一样。这是一条代表着变化的路,极端到需要跳下悬崖和天上的星星融合。的确,辛克莱爱着德米安和夏娃夫人,那是一种混杂着情欲和信仰的迷茫的爱(在小说结尾,我曾一度以为辛克莱要和夏娃夫人上床),但他的人生还要前进,他不能停留于此。所以,在最后的最后,德米安像一阵幻影似的消失了,消失在战争中,消失在他扮演“正常人”的尝试中,消失在变化中,消失在辛克莱的记忆里。德米安是辛克莱经过美化的手制的偶像,似真似幻,因此独一无二。

读《德米安》有感6

与其说,这是关于《德米安》的读书感悟,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对黑塞及其重要小说作品的介绍文,并推荐书友试试阅读《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

事实上,当我在大二的时候,第一次阅读赫尔曼·黑塞的作品时,就被这位有着诗人气质的才人吸引了,了解后才知道,与他的小说作品相比,黑塞的诗歌价值同样不可小觑。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黑塞其人。

赫尔曼·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主义的最后一位骑士”,其小说作品不仅仅是排遣黑塞自身内心的痛苦,同样也使得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心理治愈。尤其在他的中期小说创作中,黑塞特别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剖析,致力于探索复杂的人性、寻找内在的自我。我们这次所分享的1919年出版的《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讲述了少年辛克莱在他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不断找寻通向自我的艰难旅程。1922年出版的《席特哈尔塔》讲的则是婆罗门之子席特哈尔塔漫长的修行之路。1927年,小说《荒原狼》出版。在这部作品中,黑塞通过对哈勒尔这一独立个体的精神疾病的叙述,展示出现代社会中人性遭受分裂的恶果。而1930年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通过展现少年歌尔德蒙寻找人类之母的路径,勾勒出人物(人类)复杂的心灵结构。可以看到,赫尔曼·黑塞的作品,不仅是创作主体即作家本人排遣其内心痛苦的工具,也是引起读者共鸣并得到心灵净化、安宁的良药。文学具有类似心理学的疗治作用,文学应当承担起疗治那些饱受痛苦之人的责任,而事实上,黑塞的一生都在试图通过文学创作践行这一伟大的理想,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人们,找到自我,完成涅槃。

这或许某种意义上能够解释,黑塞的作品为何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甚至在战后的日本、美国掀起“黑塞热”.黑塞在文学创作尤其是中期小说作品中体现的疗治倾向实际上受到了荣格及其精神分析学的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从1916年到1926年的十多年间,黑塞曾多次接受荣格及其学生朗的分析心理治疗。他曾对一位同病相怜的病友说“另一种治疗方法就是精神分析疗法,病人接受治疗的时候会感到很沉重,也要做出一些牺牲,它提供了治愈的可能,也没有危险。”在给好友胡戈·巴尔的信中,他说“当我们在见面的时候,我希望可以给你看看两至三封匿名读者的来信,这样你就可以知道我的文章对别人究竟是有什么影响……我的传记,肯定会说到精神治疗,以及这个时代的灵魂所受到的创伤。”而在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所接受的颁奖词里提到,黑塞的内心经常处于痛苦和危机之中,而促使其创作发生深刻变化的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毫无疑问是一战。而第二个则是由于他所遭受的精神危机。由于患病,加之满腹狐疑,他从精神分析学中寻求医治方案,而这在黑塞的著作中一直留有痕迹。

这里,我想简单从“阿尼玛”这一精神分析学上的原型做一些思考与探讨,并从黑塞的另一部作品《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的主人公进行阐释,然后简要分析《德米安》中的辛克莱及有关女性。

阿尼玛作为重要原型之一,被荣格称为“内心中的女人”.顾名思义,阿尼玛指的就是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心理倾向的意象。通常,这一内心人物(第二性的象征性人物)在阴影的背后出现。诸如模糊朦胧的心绪、关乎未来的预感、非理性存在的接纳性、个体之爱、成熟之感等等。在荣格看来,阿尼玛能够去引导男性进入其灵魂的深处,它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创造性动力源泉。

分析心理学认为,阿尼玛形象总是首先投射在母亲身上。由于母亲这一角色在歌尔德蒙童年的缺失,母亲形象在他心里是模糊的,因此他只能通过与异性的接触来填补空白,以此唤起对母亲的记忆。在黑塞的另一部作品《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当歌尔德蒙第一次接触到了少女,这位美丽的女孩便激起了他内心的阿尼玛意象。那一刻,他感受到一直以来的全部生活理想受到了彻底性的破坏。而纳尔齐斯指出在这背后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原因就是夏娃,即人类之母。此时,歌尔德蒙的童年记忆被唤醒,那个早已遗忘的母亲重新被想起,她指引着他来到一个全然陌生又神奇的世界,一个既充满温柔感动,有充斥压抑阴暗的世界,一个满是欲望和罪孽的世界。而在歌尔德蒙的梦境之中,人类之母往往又与母亲、各色女子交融在一起,他深深沉溺于这样一个隐秘未知的世界之中难以自拔。而这一阶段其实是阿尼玛原型发展的最初级阶段——带有男性天生的母亲情结的夏娃形象。它代表动物最原始的性本能、性冲动。而当他离开修道院,真正开始接触到女性开始,阿尼玛发展道路第二阶段——作为性爱的对象的海伦形象。从第一个少妇莉赛开始,之后的各色各样的女子,有的纯情少女,有的浪荡的妇人,歌尔德蒙全然无视她们的身份,放纵本能的性欲,就好像这是他活着的全部价值所在。从心理学上看,在性欲得到满足之后歌尔德蒙开始追求心理、情感上的爱。而与善良圣洁的丽迪娅的相遇、相知和相爱让歌尔德蒙得到了满足。此时,阿尼玛的形象进一步发展到带着爱恋中的神性的玛利亚阶段。甜蜜的初恋让歌尔德蒙沉醉不已,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早已超越原始欲望的灵魂契合。事实上,在此前的漫长的流浪路途中,歌尔德蒙始终在追寻心中的人类之母,而这个人类之母的形象也在不断变化。母亲“既是幸福之源,也是死亡之源……她已变成一种比喻和神圣的象征。”人类之生命短暂无常,唯有艺术之生命能够永恒长存。至此,阿尼玛到达了第四阶段——索菲亚——智慧和内在创造力的化身。然而,在现代人的心灵发展过程中,索菲亚形象几乎是不可能有人能够实现的。

《德米安》中,进入寄宿制男校的辛克莱逐渐走向堕落。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园里与女孩贝雅特里斯邂逅。贝雅特里斯成为拯救辛克莱重回天堂的指引者。即将成年的辛克莱始终不愿承认原始的性欲冲动,一直压抑着。一方面,辛克莱与狐朋狗友厮混,一方面又渴望重回正常生活,两者之间难以调和的冲突使他绝望。贝雅特里斯的出现,点燃了他内心深处“对敬畏爱慕的渴望”.因此,越过阿尼玛的初始阶段,在辛克莱这里,贝雅特里斯成为类似圣母的形象,她是圣洁的带着神性的,她让辛克莱开始尝试摆脱叛逆的处境,祛除内心黑暗阴冷的东西。在贝雅特里斯这儿,他的性欲不再是原始冲动,而是升华成为类似精神信仰的存在。女孩贝雅特里斯的脸上却带有男子气概,明明是一位成熟的淑女,却又透露着孩子气的一面,而这一切竟然神奇地融合了。因此,贝雅特里斯代表的是更高级的灵魂整合,是心灵的指引。

而除了贝雅特里斯,小说中所出现的夏娃夫人等形象也有其作用和价值。

第二篇:读《米》有感

读《米》有感

文/白钰宁

在全书中,所有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米依旧散发着不变的清香,也是五龙一直不变的支撑。仿佛书中的一切,都是为了 五龙想衣锦还乡的结果,只不过过程比较残忍罢了。

在看书的过程中,总会对五龙的残忍而心生怨恨,甚至不忍直视,不敢触碰那无情的目光,但越往下看,恐惧就慢慢地减少了,渐渐地便产生了一种恻隐之心。五龙的报复心源于米店一家的自私,他原本打算真心对待积云,原本打算踏实地为米店工作,原本以为米店一家是真心接纳他的,但当五龙知晓这一切都是米店老板的阴谋,他只是想等五龙娶了积云后杀了他,让积云名正言顺地生下六爷的孩子,解决一桩烦心事,此刻五龙的心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的,一切美好的愿望都被摔得粉碎。至此以后,他才真正意识到米店里每一个人的自私,为了自己而不顾他人,甚至这里面充满着谋害。五龙不希望自己为他人所谋害,便开始了有谋害他人的心机,他觉得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慢慢地,报复心便填满了五龙的内心。

其实五龙这一心理的转变是很贴近生活的,生活虽没有小说这么戏剧性,但小说人物的心理还是很真实的。在生活中,当你朴实地对待别人,并未有过什么一丁点伤害人的心思,但最后竟然发现别人居然在算计自己的时候,你受到的是人心的摧残。它也许会让你失去对人的信任,失去了对人性中善的相信,突然觉得世界一下子就黑暗了起来,还会让自己觉得从前的自己很傻很天真。现在社会将这一打击称为某种“成熟”的途径,当小年轻深信社会的一片光明的时候,一堆自以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站出来指其稚嫩。在他们的眼里,真正成熟的人是了解社会黑暗社会复杂的人。那要怎样才能成为?那就是受社会的打击,宁愿相信寒夜的刺骨,也不愿相信冬日的温暖。在这个社会的趋势下,小年轻便踏上了走向“成熟”的道路,推着他们前进的不再是信念的追求,而是心中那份不安的危机感,觉得自己身边处处有陷阱,自己随时有危险。但当他们有一天醒悟的时候,他们也许会在某个深夜痛苦泪流,为什么自己要每天生活在泥潭的挣扎中,到底是生活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生活。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放下逝去的年华从头开始。每当我们看到一些关于报复社会的新闻,我们总会唾弃他们的残忍、无情和冷漠,总会无奈地感叹:人性何在?其实我们只是忽视了他们的人性不再摧残的痛苦中一点点被磨灭的事实。

五龙的报复心在他丧失人性的生活中表现出来,这一表现也深深地影响到他们的儿子柴生。柴生为了妹妹打自己小报告一事便杀死了她。自己到看这一段的时候,心里的确很震惊,一个本应天真的小孩竟是这般的残忍,报复之心怎会如此强烈,其实那一刻只是自己忽视了当年的狼孩。可见,身边的环境是多么的重要,以前总会安慰自己:我不会这样的,可是到后来还是发现当年的自己已经死了。以前总相信只要人心正,一切都不会这么轻易被改变,最后还是会发现自己的心不再清澈,并且是前所未有的浑浊。尽管柴生只是一个小孩,小孩是没有足够的判断力的,但小孩子的天性怎会这个轻易被改变呢?言传身教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人性的丧失可以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承受不了打击而造成的,也可以是被“传染”的。在感叹五龙父子人性的冷血时,也渐渐懂得了心善的可贵,感恩自己还拥有一颗温热的心,身边的人还散发着阳光的味道。从不一样的视角看《米》,总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三篇:读《米》有感

读《米》有感

小说的背景设置在20世纪初期,主人公五龙因为家乡的饥荒通过火车流徙到城市,最后被一家米店老板收留,做一名伙计。最后又通过火车“荣归故里”的故事„„

小说实际是在写一个关于欲望、痛苦、生存和毁灭的故事,作者直视人性的阴暗面,对其进行赤裸裸的描绘,书中人物荒诞却又真切„„

这是一部涉及欲望的灰色小说,其实小说名“米”本身就是主人公欲望的集合。书中对人物性格的描写有些荒诞甚至是非伦理的。书中人物形象性格特色鲜明,作者无一例外的都把他们描绘成一个“坏人”,读这部书的时候,真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压抑与窒息。小说中几次对天气的描写都是灰蒙蒙的,故事发生地也设置在多雨的南方,因此读者心中也是灰蒙蒙的,阴沉沉的。(不知道是不是故意配合书中的环境,我读这本书的下午,天也是阴沉沉的)

这是我第一次读苏童的作品,在图书馆看到说这是一部对人性思考的小说,所以就借来“深沉”一下。读这部书的时候真的很感慨,这是怎样的一部旷世邪典啊,书中的人物是各种邪恶的化身,在这里你找不到任何和美好,幸福有关的词汇,昏暗的天空,扭曲变态的人性,畸形的人际关系。人性中所有的阴暗面都被无情地暴露。

如果这一部书仅仅是对灰色的描述,那它算不上是一本好书,我们不妨抛开其他人物不管,单独的分析主人公五龙的成长历程。五龙在进入城市之前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和大多数农民一样,他

对土地对粮食有一种特殊的热爱,五龙的家乡在枫杨树,那里出产大米,因为那一场洪水,毁了他的丰收美梦,他也被迫走上乞讨的道路。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作者很多次描绘五龙的梦境,对梦境的描写也是书中唯一明亮的地方,如果没有那一场洪水,那一切都不只是梦。“米”这一形象在书中有两成含义,一是五龙作为一个劳苦大众对于土地最本质的向往;二是他作为这个社会最底层最普通的一员,对人类最原始欲望的宣泄。这两层含义看似独立,却又交织在一起。这一点可以从五龙对那位妓女所做的事中看出来。

文中有几次对城市的描写,“城市的北段是贫穷而肮脏的地方,空气中莫名的混有粪便和腐肉的臭味,除了从纺织厂传来的沉闷的机器声,街上人迹稀少,一片死寂”“五龙转过脸去看墙上花花绿绿的广告画,肥皂、烟卷、仁丹和大力丸的广告上都画有一个嘴唇血红搔首弄姿的女人”“五龙不由得笑了笑,这就是乱七八糟千奇百怪的城市,所以人们像苍蝇一样汇集到这里,下蛆筑巢没有谁赞美城市但他们最终都向这里迁徙而来”或许是城市改变的五龙,谁知道呢,重点是来到城市的五龙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文章的结束也是五龙生命的终结,得势后的五龙,更加是无忌惮的运用自己的权利来宣泄自己的欲望,到此,文章进入最后的高潮,一个具有如此纯洁美好梦想的人所表现出的欲望是那么的令人生畏,成为码头帮老大的五龙,竟然把满口的牙敲碎,忍着剧痛换成金牙!文章最后由于疾病的原因,五龙的眼睛看不见了,身体也不能动了,他躺在满载大米的列车上始向家乡。

一个逃离饥荒的农民通过火车流徙到城市,最后又通过火车回归故里,完成灵魂的归乡!

第四篇:读《细米》有感

有梦想就要坚持

——读《细米》有感

《细米》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少年细米,是个爱脸红的小男孩,他和表妹红藕两小无猜,一同长大,日子就像清水一样自由流淌。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飘来一叶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飘来了一群仿佛天国的女孩。这些来自苏州城里的女知情,给平静的乡村带来了一股新鲜而迷人的气息,而其中梅纹姑娘以她纯净而温柔的情感与精神力量,使细米这和桀骜不驯的乡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长历程。其中,我最喜欢这几个情节:情节一:细米勇追梦

细米从小就十分喜欢雕刻,他的家人都不支持他,而他却一致坚持着。今天在桌子上的刻刀被妈妈没收了,明天找回来继续雕刻;今天,妈妈把刻刀扔向小河里,明天,再买一把;今天,妈妈把刻刀扔向了麦地,明天就去秘密基地拿刻刀„„

他这种勇于追逐梦想的精神,令我敬佩。我觉得自己很懦弱,有梦想却不敢说出口,更别谈追逐了。唉,看来我得多想细米学习学习了。

情节二:梅纹不放弃

梅纹是苏州城来的最漂亮的一位姑娘了,同时,她也娇嫩,好像一束风,就会把她吃掉似的。在割麦子的时期,她可受了不少罪呢!

开始割麦子,稻香渡的姑娘们用镰刀这么轻轻一拢,就将一小片麦子拢到了臂弯里,随即镰刀往麦子的根部一沉,就听到“咔嚓”一声,这麦子便纷纷倒在了臂弯里,再用镰刀轻轻一勾,一捆麦子就放到在地上。这么几刀下去,便堆成了一堆。而梅纹呢,她想一刀下去多割点儿,可就是拢不住,好不容易拢住了,却是其他人的十分之一。别人鼓励她,她慢慢就会拢了,也会割了,可就是速度特别慢,看着前一片“金海”,梅纹有点沮丧。红藕和细米一放假,就来帮忙,三人一起努力,终于完成了!

这本书特别有趣,让我明白有梦想就有动力,有梦想就必须坚持,有梦想必定出彩!来吧,一起看书吧!一起进入细米的故事吧!

高钰雯

第五篇:读《三袋米》有感

五(4)陆明捷

读完《三袋米》,我的眼泪早已“哗哗”的流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特困的家庭,父亲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儿子.儿子考进了重点中学,每月要交30斤米,可母亲患有风湿病,不能下床干活,懂事的儿子知道家境的贫困,生活的艰难,虽然渴望上学,却决定退学.贫病交加的母亲狠心地用一巴掌把儿子“打到了学校”.后来母亲瞒着儿子,去讨饭,来给儿子交米.这件事最后让校长知道了,校长二话不说,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高分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的那天,校长把这件事讲了出来,接着请了儿子的母亲上台,儿子猛扑上前,紧紧地搂住母亲,号啕大哭.听了这个故事,你一定被深深地打动了吧!是啊!母亲是伟大的,它的爱比大海还要深!就像是大芭蕉把它的营养给了小芭蕉一样,而自己却枯萎了.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她们是多么的伟大,无私.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伟大的母亲,我们该用什么东西来报答她们呢

文中儿子是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亲.对了,母亲的付出不都是为了儿女能取得好成绩,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吗

所以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报答母亲那伟大无私的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德米安》有感[样例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