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概念内涵与质量标准论文
摘 要:高等教育已经进入质量时代,质量话语的泛滥造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估的盲目和混乱。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出源于经济社会的压力,它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不同主体有不同的理解和诉求。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至少包含外适标准和内适标准两个层面,其制定涉及到权力主体和合法性机制,应遵循多样统一、发展性和人本性等重要原则。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质量标准;质量评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并实施的前提,是要明确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尽管人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阐释,但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导致所谓的质量评估或质量管理争论不断,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及质量标准的再审视极为必要。
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出
在精英主义时代,大学本身就意味着质量,学术声望是质量的最佳评判标准,高等教育并无所谓质量问题。在当前的社会问责形势下,这种情况正在成为历史。
① 随着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高等教育正在从数量时代向质量时代转换。
②“质量”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初源于工商业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文献还很少涉及“质量”问题。
80年代以后,学术界之所以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概念,并广为流传,一方面是受政府政策的强制,另一方面也源于企业管理中质量话语的诱导。比如朱兰在展望21世纪世界质量运动的发展趋势时就指出:“质量运动的重点将从制造业转移到教育、医疗保健和政府管理,因为这些领域是一个庞大的服务业,而在以往质量原理运用得比较少”③。可见,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源于外部世界赋予和压力,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话语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大众化被打上了“质量问题”的烙印。
正如生活质量的研究是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一样,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也反映出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特点
在准确界定“高等教育质量”之前,有必要扫描一下这一复杂概念的众多面相,以便给出一个更一般性的定义。
1982,美国联合研究理事会在关于美国研究型博士学位点评估总报告中写到:“质量是什么?你知道它,你又不知道它,它就是这样自相矛盾的”①。高等教育质量正是如此。根据已有研究和实践,本文从其矛盾性出发,归纳出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典型特征。
1.客观性与主观性
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性,是指高等教育质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或意识到什么程度,它都独立于人的意识、思想和情感而客观地存在着。正是由于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客观性,才使我们评判不同的高等学校成为可能。这是研究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
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观性,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受到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特定的主体需要,随主体的不同而改变,主体的价值判断会因主观认识的不同而有所偏重。近年来围绕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争论就是因为参与主体(大学教职员、用人单位、中介机构、政府、学生、家长等)的价值观不同所导致的。标准不同,评价及结论也就不同,这正是高等教育质量区别于物品(商品)质量而难以准确量度和取得共识的根本所在。
2.统一性与多样性
高等教育质量的统一性首先来自于政府管理的需要,因为政府需要掌控高等教育,需要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这就势必要求有一个底线标准(基准)。其次来自于社会的需要,因为公众需要了解高等教育,而呈现出的结果必须是可比较的,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除此以外,其合法性还在于,质量的统一性还可以消除或减少劣质高等教育服务供应。当然这也可能威胁到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首先来自于高等教育层次、类别的多样性要求,其次是不同学科、专业的差异,第三是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和期待。当然还有高等教育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产品(教育服务、学生)、过程、绩效等的多样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有着直接的关联,是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的必然结果。
3.学术性与实践性
一般来讲,学术性与职业性是高等教育中一组对立的概念。前者重视理论研究,后者强调实践应用。
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上,就表现为学术性和实践性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特征。学术性质量将高等教育与高深学问联系在一起,重视教育自身的规律,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术成就,反对过分追求某一领域的外适质量,如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以政治标准或经济标准来裁剪影响教育教学运行规律,而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术标准。
然而高等教育质量本质上属于实践范畴,强调学术性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确定性知识并不符合这一概念诞生的本意。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和个体生命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领域与实践形态之一。高等教育质量是这一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各种具体形式的质量的综合体现。它往往要求以各种可量度的形式,对高等教育组织的日常运行及综合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作为绩效考核、财政拨款或大学排名的依据。
4.自主性与依附性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性是知识性,知识的本质决定了知识领域许多东西难以量度和测评,因此要求高校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要求同行评估,要求评估的专业化,要求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不能有统一模式。知识的自主性最终表明,高等教育质量要由高等学校自身来保证。
① 不过由研究的不成熟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复杂性,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一种话语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
② 它在政策层面、操作层面始终受到政治意识形态和市场价值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和依附性特征。
5.发展性与滞后性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是随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而发展变化的,不能脱离发展来谈质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来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术金标准”已不再适用,重建高等教育质量观,构建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必然。
然而,教育的产品是人而不是物,其质量的显现与其他物化产品不同,具有滞后性。一般的产品出厂后,其质量很快就能测试、反馈出来。人的培养质量是不能很快测试出来的(能够测试的只是单纯的学习考试成绩)。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只有用人单位经过若干年的使用后,才能得出质量优劣、水平高低的结论。
6.系统性与片面性
高等教育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一种整体质量,而不是单一的人才培养质量。它包括教育目标的质量、教育过程的质量、教育管理的质量、教育制度的质量、教育设施的质量、教育产品的质量,以及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的质量等等,是所有这些质量的综合。
然而,系统质量仍非高等教育的全部。在社会问责情势下,高等教育外在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凸显,但其自身内在的文化功能、育人功能、独立价值依然有效,依然居于核心。将所有问题都纳入高等教育质量范畴,将所有高等教育问题的解决寄托在全面质量管理上,这是对高等教育的误解,也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迷信,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危害极大。
三、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
如何定义高等教育质量?这是中外学者公认的一个难题。无论从客体的性状还是主体的需要来讲,它都具有复杂、多维、动态等特点。范富格特等人指出,虽然质量问题成为高等教育政治日程上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但对它的解释却很不相同。
③1996年欧洲大学校长会议公布的《制度评估:质量战略》也指出,质量问题人言言殊,很难给出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④但是,“任何组织里,如果大家对质量不能有相同的理解,说着共同的语言,就是使用最好的工具和系统也不会有‘质量’;相反,还会使组织加速解体”
⑤可见给出一个明确的高等教育质量定义多么重要。
主体视角不同,高等教育质量呈现的内涵就不一样。因此如果将主体视角纳入考虑,这个问题就会变得相对明朗。虽然我们承认各个质量定义主体都会受到其他权力主体的制约和影响,但很少有定义完全没有主体价值立场而表现出中立性,更不要说绝对真理性,无论他是否意识到这一层。因此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不可能有唯一正确的终极解答。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分析这些不同的价值立场,然后进行不同的定义组合,以适应形势或情境的需要。
一般来讲,高等教育质量涉及的主体主要有以下四类:、经济组织、高等教育系统或学术组织、受教育者(学生)。因此可以从政治、经济、学术和人本四个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分别进行界定。
1.政治界定
政治界定由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政府及其代理,根据政治议程及高等教育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需要,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所应达到的最低质量(基准质量)提出要求。它一般预设一个质量标准(对不同类型的院校可能设定不同的标准),把高等教育质量与相应的标准或规格的一致性作为评判的依据,强调是否达标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中国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就将教育质量定义为“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的程度”,“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①这种质量概念往往产生于精英教育背景或强政府治理模式下,表现为一元质量观。
2.经济界定
经济界定就是按照产品质量理论,从市场供需视角,将高等教育质量理解为高等教育供给满足消费者(政府、社会、经济组织、学生等)规定的或潜在的需要的程度或能力特性的总和。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要的程度”②。英国学者格林、国内学者史秋衡等人就演绎出“所谓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的属性是否满足高等教育主体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③。这种界定更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世界教育服务贸易合法化以来高等教育公共属性及其价值观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意识和政策取向,从而外化为经济社会的大众行为和教育抉择,实质上也是一种外适质量观。
3.学术界定
学术界定就是从高等教育自身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出发,把质量定义在实现高校办学目标的有效性上。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秉持这一立场。
1995年《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给出的定义是: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和活动的多层面的概念,最终取决于教学科研人员、课程与学生的质量,以及其基础设施和学术环境的质量。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坚持这种观点。蒋冀骋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事的质量、制度的质量、文化的质量,其核心和基本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和文化等方面。④
侯怀银等人也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实践活动在实现自身基本功能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程度。这一高等教育质量内容包括培养人才、体系构建、机构创办及宏观管理四个方面。⑤
学术界定的高等教育质量往往难以量化,主要由学术同行把握,受主观理解和判断的影响较大,在质量评估的政府问责和市场压力下,具有较大的弹性,容易遭到挤压和扭曲。
4.人本界定
人本界定就是充分考虑到高等教育质量不同于商品质量的人文属性,从受教育者即学生发展和成长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界定。如卢彩晨等人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就是高等教育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最根本的是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程度。当然,应该注意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法和手段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又有具体的含义。
①这种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同样的教育施为,个体感受不同,其评价也不一样,因此在统一的高等教育规划管理中往往被剪裁,而现有高等教育建制却越来越面临人本质量叩问的问题和危机。
事实上,一般给出的高等教育质量定义,都或多或少受到这几个方面定义的影响,都是几个方面的经验杂糅。上述辨析的目的,就是试图厘清高等教育质量认识上的复杂性和混乱状态,以便透析特定质量概念的深意和本质,进而为操作性实践诸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原则。
第二篇:浅谈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
浅谈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
常 伟
(河北省邯郸县水利局,056001)
摘 要: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它以保水、保土为中心,径流调控是它的精髓。随着发展水土保持与环境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社会科学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并逐渐向非农领域和平原延伸。
关键词:水土保持 概念 内涵
水土保持是保护我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伟大工程,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近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水土资源相对匮乏,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土资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但现在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片面,人为造成水土流失,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水土保持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作为一名水土保持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但也对面临的问题感到忧心,针对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和内涵认识还比较模糊、片面的情况,下面我把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向大家阐述一下,供大家点评。
1、水土保持的概念
20世纪2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水土流失问题,40年代初,“水土保持”一词在我国产生,此后的几十年中水土保持的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水土保持的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
1.1“水土保持”的法律定义
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并在第二条中,对“水土保持”这一名词进行了解释,明确了什么是水土保持,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1993年国务院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使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了预防为主,依法防治的轨道。
1.2“水土保持”的实践含义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治理性质的建设工程,它以保水保土为中心,综合采取合理利用土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手段,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能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证,能促进社会进步。
2、水土保持的科学内涵
近几年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其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充,不断充实,但也导致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独特的内涵不甚清楚,产生不少误解。
2.1径流调控是水土保持的精髓
水土保持虽然与其它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但是它与其它学科的最大区别是能够科学调控和 1 合理利用坡面径流,按照径流调控理论,削弱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动力,在同降雨条件下,有序地聚集和分散坡面径流,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和保护水土资源的目标,而为达到这个目标不是单一的治理措施和单一的工程所能达到的,只有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使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小流域各项治理措施优化配计,形成符合水土流失规律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才能达到。
2.2水土保持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水土保持与其它学科是相互渗透、相互吸取的,它从单纯的土壤学扩大到生物、地学,近年来又与环境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交叉,与社会科学、水环境、全球气候变化联系。如:水土保持在防、治、管等方面引用高新技术,预防、监督执法采用量化的新技术;监测、预报采用遥感技术;治理采用一些新设备、新材料和引进一些适生的高效植物新品种;规划应用水保软件等。水土保持正在逐步演变成一个涉及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气象、水利、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综合学科。
2.3水土保持领域的扩充
社会上人们一般认为水土保持只涉及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是纯粹和农业打交道的工作,但现在水土保持正逐渐向非农领域和平原延伸。21世纪国家要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城市化进程。但在城市、交通、矿山等领域的开发建设中,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严重的,这就要求在开发建设上述项目的同时,还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但由于治理范围的限制,所采用的治理方式就会不同,但基本原理和基本措施还是相通的。就是疏导、分流、拦截地表径流和降雨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还要求对于边坡、矿渣、弃土石场的治理,不仅要考虑雨水的出路问题,还要考虑到风蚀的问题,在治理措施上,不仅要有坚固的水土保持工程,还要注意工程与植物的巧妙搭配,具有美感,使开发建设带来的负面效益,不仅得到治理改观和美观,有的还可以变成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2.4水土保持的作用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有效改善治理区的生态环境,降低土壤侵蚀模数,增加林草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还能有效拦蓄降水,拦截泥沙入河。同时,对于缓解山丘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减少洪涝灾害和抵御旱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能为治理区域的农、林、牧业创造良好条件,为增加群众收入,使群众尽快走致富道路提供有力的支撑。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水土保持能有效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水、旱、风沙的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统筹规划,求真务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使我国早日呈现出河流清澈、山川秀美的大好景象。
[作者简介]:常伟(1981年2月5日),男(汉),邯郸县,技术员
第三篇: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http:// 202_-3-18 济南日报
关键词:旅游文化 概念 内涵
摘要: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旅游学理论中,“旅游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它都包含哪些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业界,“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这两个概常常被混为一谈,或者被不恰当的使用。这两个概念在某些词条下各有所指,而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又被用来指称同一类事情。在研究界,这种混淆也一直存在,有些论文标题为论述“文化旅游”,文章内出现的词语却是“旅游文化”,而许多文章标题上冠以论述“旅游文化”,主体内容却是论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马波在研究中也发现,许多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论文,其实只是研究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特性,无形中将旅游文化等同于一般社会文化。本文试图首先区别“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侧重点和研究重点以及二者的学科归属,再在此的基础上,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作一些分析。
首先,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广义的旅游文化包括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也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概念,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国目前对于旅游文化的理解和西方对旅游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属于此类;狭义的旅游文化(touristculture)是指由旅游者活动而引起的文化现象;而“文化旅游”是以“旅游”为核心词,“文化”为限定词,侧重点在“旅游”上,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广谱旅游文化概念系统中的一部分"
其次,二者的研究重点不同。“旅游文化”研究广义层面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诸如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等问题,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则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问题等。
二者的学科归属也不同。按照我国目前的学科划分体系,“旅游文化”主体属于旅游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研究范畴(我国并没有一个笼统的“文化学”学科),部分属于管理学范畴;而“文化旅游”主体属于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开发规划学共同的研究范畴,从西方学术界对于学科的划分体系看“旅游文化”主要属于基础学科,而“文化旅游”属于应用学科。
进行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区别和界定,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众所周知,旅游文化实际上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三种文化综合而成的,这种综合过程必须在旅游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即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给旅游文化下这样的定义:
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下面几个涵义:
(一)旅游活动是旅游文化产生的前提
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没有旅游活动,也就不会产生旅游文化。或者说,旅游文化是在旅游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然,旅游文化的内容是复杂而广泛的,它不仅仅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表现和文化影响,它还包括了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内容。因此,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
(二)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如前所述,从本质和功能上说,旅游活动本身具有文化属性。虽然它必须以支付必要的花费为前提——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但从本质上说,“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追求的是文化享受”,经济在旅游活动中仅仅是起保障作用,“文化和精神享受才是主要目的”,“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以一定的经济支出为前提的文化行为。
(三)旅游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具有综合性
旅游文化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这种独立文化的主体包括两部分人:一是旅游者,他们是客源文化的载体;二是旅游目的地的从业人员及其他与旅游者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目的地接待人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是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的载体。二者在旅游或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生关系,共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旅游文化。因此,无论是从旅游文化的内容,还是从旅游文化的形成过程来看,它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四)旅游文化是一种冲突文化,具有矛盾性
旅游文化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中产生的,而且即使是在旅游文化内部也同样存在着矛盾冲突。旅游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其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和行为规范等都必然带有其民族特色。在旅游过程中,他们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东道社会的某些习俗和行为规范,但从根本上说他们不可能真正完全脱离自己的传统文化习惯,实际上他们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所接触、观察到的各种文化现象,把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矛盾的习惯和信仰视为不开化和野蛮,而赞扬和接受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吻合的习惯和信仰。因此,旅游者及其自身的文化是不可能完全融入到东道社会中去的,他们在东道社会永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同时,为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满足他们的不同要求,东道社会——即使是最落后、贫穷的接待地也要建设一定的适应外来旅游者要求或国际标准的接待设施。这样的设施,可以向旅游者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不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准。在服务方面也要求标准化,并与旅游者的需求保持一致和相似。这样一来,就逐渐地使旅游系统从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和自然生活中脱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阶层——旅游业从业人员阶层。这部分人由于长期地在特殊的环境里工作,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当地社会的行为规范,如有较超前的意识,见多识广,注重仪容仪表,因有较高的收入而追求高消费等等,都会与当地的生活习惯形成很大的反差,从而使他们成为当地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并产生与当地传统文化习惯的冲突。
在旅游文化的主体内部也存在矛盾和冲突,这主要表现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中。旅游文化主体内部的两部分人——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人员,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别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虽然由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国际通行的惯例,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此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差异,东道社会的物质文化也会与客源地有很多不同,这就必然导
致旅游活动中两个主体之间围绕服务被服务的关系而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波及到旅游文化的各个方面。
(五)旅游文化因主体的背景而异,具有多样性
旅游者来自世界各地,分属于不同的文化区域,同时,他们的足迹又踏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与各种不同的东道文化相融合,因此,虽然说旅游文化在空间上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但不同区域的旅游文化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同时,由于旅游文化有着不同的主体,而且不同的主体在旅游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通过不同主体表现出来的旅游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些情况都体现了旅游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六)资源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
资源文化作为东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旅游文化直接的内容。这与通过旅游者和旅游就业人员体现出来的旅游文化有所不同,后者是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服务与被服务以及旅游过程本身体现出来的,而资源文化却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被挖掘、整理、建设而显现出来的。其中,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为艺术性和美学价值,人文旅游资源则体现着接待地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反映着东道文化的区域性,对旅游者最能起到文化的诱导作用,也是东道文化与客源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内容。
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既与东道社会或接待地的区域性和民族性有关,也与资源的种类有关。例如同样是民俗资源,但在不同地区却有不同的表现。以我国的春节为例,北方的过节习俗与南方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的过节习俗就有很大的不同。再如园林艺术,我国的江南园林与北方园林无论在结构布局上,还是在艺术特征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这既取决于民族的差异也取决于地区的不同。而不同种类的旅游资源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更大,如上述的园林资源,江南园林体现的是江南人富于浪漫的人生情调和文化品味,将世间美景都集中于自己的园内,守着自己的妻儿老小,时而学着陶渊明的样子把酒东篱,醉卧菊丛,何其风雅。而宗教旅游资源则不同,无论是深邃、幽暗的殿堂,还是深沉、悠扬的经声佛号,都能给人以超脱凡世的感觉。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院门两侧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其诱导人们超俗遁世的喻意十分明显。
人文旅游资源的这种文化倾向性或诱导作用也告诉人们,人为的开发过程——对旅游资源种类的选择、开发的质量及开发者的观念等对旅游文化的形成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甚至可以影响区域旅游文化的整体内涵。总之,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关系;它既是一种融合文化,具有综合性,也是一种冲突文化,具有矛盾性。是在旅游和在为旅游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
城乡一体化定义和内涵
一、定义
城乡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二、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等方面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提出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从国民经 济社会全局的角度提出的城乡共同发展战略,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此后,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都按照这个战略的要求,跳出“农业”解决农业问题,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出现松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并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同时,从制度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全面总结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客观、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 略思想,同时从现代农业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进行部署规划。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质内容的再一次深化,是一次质的飞跃。第一,由“三化同步”深化到“四化同步”。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将农业农村发展真正融合在国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之中。第二,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第三,从制度建设上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
第五篇:市场定位概念的若干内涵
市场定位概念的若干内涵
1.市场定位概念的若干内涵
从市场定位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对市场定位内涵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① 定位不在定位对象本身,而是在消费者心理
即定位不是对产品本身作实质性的改变,而是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据一个合适的位置,是对市场的发现--这是市场定位概念的核心观点。在对现有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进行定位的营销活动中,可能要求更改产品的品名、价格、包装,但这只是形式的改变,是为了占据消费者心智而作出的修饰性变化。
② 定位的关键在于找出消费者心智上的坐标位置
定位是“攻心之战”,取胜的关键是要在消费者的心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坐标位置。在此,坐标轴变量的选择至关重要,而我们经常性地采用产品定位图作为我们对产品定位进行直观分析的辅助工具(如下图)。
③ 定位并不一定基于竞争优势,但好的定位却可以形成竞争优势
在竞争优势与定位的关系上,不能简单地将两者等同。一方面,定位不一定要基于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有时弱点也可以成为定位依据(如汽车出租公司Avis“行业第二”的定位,德国大众甲壳虫汽车“丑、小”定位);另一方面,一个好的定位一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能使企业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而这一优势往往是产品质量、价格优势所难以达到的(如七喜“非可乐uncola”的定位)。
④ 定位不应仅仅局限于产品营销,它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
艾尔·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最初是将定位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理论而提出的。在他们所著的《定位》(202_年版)一书中就有专章论述多领域的运用案例,如给比利时定位(第十五章)、给天主教会定位(第十九章)乃至“给你自己和你的职业生涯定位”(第二十章)。
2.市场定位的类型
市场定位是个多维的概念,它有着各种各样的类型:产品定位、品牌定位和公司定位;新定位与再定位;功能定位与心理定位;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与市场利基者等竞争性定位。在此,我们主要分析前两个类型的定位。
① 产品定位、品牌定位、公司定位
这是企业市场定位问题的三个层次。
产品定位是将某个具体产品定位在消费者心中,让消费者一旦产生类似需求,就会联想到本企业所生产的某种商品的产品。它是企业市场定位的基础,企业必须作好产品几个层面的文章。
当某一知名品牌代表众多产品时,产品定位就与品牌定位有所区别。品牌定位必须以产品定位为基础。但一旦品牌定位成功,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就会与产品脱离而单独显示其价值(其价值甚至远高于产品本身的价值),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产品市场销量的保证。
公司定位处于企业市场定位台阶的最高层。企业必须先定位它们的产品和品牌,然后才能在公众中树立公司美好的形象;同时,公司定位的成功对前两个层次的定位也起到促进与强化作用。
② 新定位、再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