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关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论文(大全五篇)
编辑:岁月静好 识别码:130-887805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1-26 21:36: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论文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在父亲的教育下完成全部知识学习和训练,最终成长为杰出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学家。穆勒的成长过程,反映了一代思想家对知识和精神进步的执著追求。一个思想家的成长,也留下了那个风云际会、波澜壮阔的时代的痕迹。

(一)早期教育

约翰·穆勒是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的六个孩子中的长子。当时的詹姆斯·穆勒是一个自由撰稿人,靠给杂志写文章获得不稳定的稿酬养家活口。在艰苦的条件下,詹姆斯·穆勒一边写作《印度史》,一边亲自教育小穆勒。对小穆勒的亲自教育实际上是老穆勒在实践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他是其父按照边沁的教育法培养出来的。”①

在父亲的指导下,穆勒童年就学会希腊文和拉丁文,读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不少古典历史名著。8岁起攻读几何和代数,12岁开始系统学习经院派逻辑学。13岁时小穆勒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学。先后学习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4岁时,小穆勒完成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早期教育。他的知识水平达到了一个在正规教育环境接受了全部高等教育的人所达到的水平。“他正像他父亲所希望的那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的学识就像40岁的人那样。”②

(二)功利主义思想的形成1821年,小穆勒开始学习法律。当小穆勒打开边沁的《立法论》,一个新的思想世界向他开启了窗口。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从行为的效用来判断人的行为的道德性,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来判断立法的正义性——给他提供了思想和行动的指南。此前,经过长期的艰苦学习,穆勒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整理,他所继承的人类知识仍然象一盘散落的珍珠,他需要一根红线将它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当我读完《立法论》的最后一卷时,我的思想完全改变了。……象边沁在三卷《立法论》中那种方式运用的‘功利原则’,确实成为把我分散零碎的知识和信仰融合一起的基本原理,使我对事物的概念统一起来。”③

自此,穆勒成为边沁功利主义的信奉者和传播者。1822年冬,穆勒组织成立了功利主义学会,宣扬边沁的思想。1824年,边沁创办了宣扬功利主义思想的《威斯敏斯特评论》,穆勒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正式的学术论文。1824年底1825年初,穆勒在工作之余协助边沁编辑出版了《司法证据的基础理论》。一个有远大前途的青年学者已经崭露头角。

(三)精神危机:生命的意义和情感的陶冶

穆勒面前呈现的是灿烂的学术前景。有着学术界权威的鼎力支持、有着无与伦比的丰富的人类知识、有着一个蓬勃向上的充满友爱的学术圈子,这一切将为穆勒铸就成功之路。但是,学术上的成功甚至功利主义意义上的人生的辉煌又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幸福的意义在于人生目标的实现,那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1826年秋天,这些问题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穆勒袭来。

穆勒陷入精神危机之中。“自从1821年冬天我第一次读到边沁的著作起,……我对生活可以说有了真正目标,就是做一个世界的改造者。我把这个目标看作个人幸福的所在。……但是到1826年秋天,那样的时刻终于来到,我犹如从梦中醒来。……我不禁自问:‘假如生活中的所有目标完全实现,假如你所想望的全部制度和思想的改变就在这个时候完全实现,你会觉得非常快乐和幸福吗?’一种不可遏制的自我意识明确地回答‘不’!至此,我的心下沉,我生活所寄托的整个基础崩溃。我全部幸福原是对这个目标的不断追求,现在这个目标已失去吸引人的力量,追求目标的手段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生活对我似乎是一片空虚。”④功利主义强调行为的结果是行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在否定动机的评价意义的同时也否定了过程即行为本身的意义。于是,生命本身的意义受到怀疑甚至否定。这是穆勒精神危机产生的关键。其实,作为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生活本身就是意义所在。但是,在穆勒所接受的教育中,这重意义被父亲粗暴地否定了。

对于一个以学术为志向的人来说,穆勒早年所接受的教育是成功的。但是,即使是一个学者也不可能成为一台学术机器。尤其是在以人为对象的人文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对人的关怀必然以自身的人文情怀为前提。因此,自然的情感陶冶是人的成长的一个必要的过程。在老穆勒对小穆勒的早期教育中,他否认并刻意贬低了情感的价值,代之以生硬的逻辑和分析。“分析的习惯会磨灭人的情感;……分析的习惯对深谋远虑和洞察力来说是有利的,但对热情和德行来说却永久是根部的蛀虫;更重要的是,分析的习惯可怕地破坏由联想引起的所有希望和所有喜悦。……我所受的教育未能建立起具有足够力量以抵抗因分析带来的瓦解感情的影响,……我的人生航程就这样在刚开始时就搁浅了,因为我驾驶的装备良好的船有舵无帆。”⑤正是情感陶冶的缺失使穆勒陷入精神危机之中,最终怀疑生命的意义。穆勒精神危机的结果是对边沁功利主义的怀疑。穆勒对边沁不再盲从。他将从自己的体验出发,给功利主义注入了更有人性化的内容。

(四)思想的发展(I):穆勒与圣西门学派

对边沁功利主义的怀疑使穆勒急于寻找新的理论基础。圣西门学派的理论不仅为穆勒提供了整理其丰富而复杂的人类知识的有效工具,也成为指引其走出精神苦海的灯塔。1829到1830年间,穆勒先后读到圣西门学派的几本著作,对他们的新颖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圣西门学派对穆勒思想发展的影响首先表现其历史主义的方法论上。“当他们第一次向我提出人类进步自然秩序的那个与我有关的观点时,我感到大为惊讶,尤其是他们把全部历史划分为建制时期和批判时期更使我兴奋。”⑥建制时期和批判时期理论揭示的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建制时期人们接受某种政治纲领或思想理念,随着实践和人类认识的发展,既有的纲领和理念失去对现实的解释和指导能力,于是进入批判时期。人类的认识就这样周期性螺旋推进。“这一套理论与我的思想十分合拍,它使我的思想更具有科学性。”⑦

圣西门学派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及其空想社会主义纲领对穆勒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对自由主义一般理论的批评,在我看来充满着重要的真理;我看清楚旧政治经济学价值的局限性和短暂性,部分也是受他们著作的影响。”⑧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沿着圣西门学派的思路,穆勒将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归结为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公平,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可能性提出怀疑。“如果要在具有一切可能性的共产主义和具有各种苦难和不公的现今的社会状态之间作出选择;如果私有制必定会带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后果,即劳动产品的分配几乎同劳动成果成反比——根本不干的人拿得最多,只在名义上干点工作的人居其次,工作越艰苦和越讨厌报酬就越低;而最劳累、消耗体力最多的劳动甚至无法肯定能挣到足以糊口的收入;如果要在这种状况和共产主义之间作出抉择,则共产主义的一切大小困难在天平上都将轻如鸿毛。”⑨

(五)思想的发展(II):穆勒与哈丽特·泰勒

穆勒精神危机的直接原因一方面是其理论支点的动摇,另一方面是由于其早期教育中情感陶冶的缺失而导致的感情空虚。前一个方面,穆勒从圣西门学派那里得到了支持;而后一方面的支持则来自哈丽特·泰勒(哈迪)的友谊。穆勒家族与泰勒家族是世交。处于精神危机中的穆勒认识哈迪时,她已经是泰勒夫人。“就在我达到心智发展的这一时期,我得到一位女士的友谊,它是我一生的荣誉和主要幸福,也是我为人类进步所奋斗或希望今后实现的大部分事业的力量源泉。”⑩在穆勒灰暗的生命中,出现了一缕亮丽的色彩。穆勒在与哈迪的思想交流中体味者生命的价值,丰富着人生的意义。泰勒先生去世后,1851年,穆勒与哈迪结婚。1857年哈迪去世于法国阿维尼翁并葬于此。此后穆勒长期生活在阿维尼翁直到去世。

哈迪给予穆勒的,决不仅仅是情感的慰籍。在穆勒看来,哈迪不仅是他思想上的同行者,甚至是他思想的启迪者。认识哈迪后,“我的思想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以前有进步,懂得更多事物,过去懂的东西,现在理解得更透彻”⑾。认识哈迪前,穆勒的理论偏重于思辩而对现实的关照不足,正视在哈迪的影响下,穆勒此后的著作具有了明显的现实性。“人们认为我的著作比大多数同样善于大量概括的思想家的著作有较多的实用性,因而我常常受到称赞,其实我应得的称赞只有一部分。那些被称赞的有实用性的著作不是我一个人思考的产物,而是两人合作的结果,其中一个人对当前事物的判断和认识是非常切于实际的,对预测遥远未来是高瞻远瞩和大胆无畏的。”⑿

(六)成就和评价

自1824年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后,穆勒就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1936年,穆勒担任急进派刊物《伦敦和威斯敏斯特评论》主编并成为主要撰稿人。穆勒1843年的《逻辑学体系》一书长期以来一直是这一课题的主要著作;1848年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被奉为经济理论的圣经,政治经济学必读的教科书,一直到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问世其垄断地位才被取代;1859年的《论自由》一书迄今还是关于人类权利的经典著作; 1863年的《功利主义》是功利主义学派最好的代表作之一。穆勒的其他重要著作还有:《论政治经济学中几个未解决的问题》(1844年)、《论述和讨论》四卷(1859——1875年)、《代议政治论》(1861年)、《汉密尔顿哲学探讨》(1865年)、《孔德与实证哲学》(1865年)、《在圣安德鲁大学的就职演说》(1867年)、《英格兰和爱尔兰》(1868年)、《论妇女的从属地位》(1869年)、《自传》等等。

对穆勒对人类思想文化的卓越贡献,思想家们给于了高度的评价。

“自从穆勒去世后过去的五十年中,还没有出现一位学者,对同代人的思想的影响有象他那样深远。……对于变革,除了达尔文外,他比任何其他思想家发挥了更大的影响。……没有人能怀疑,穆勒提高了与他同时一代人的精神境界,这是同代人中没有其他人能做到的。”⒀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学术界享有的持久地位,稳如磐石,能做到这一点的科学著作为数甚少。固然,亚当·斯密更具有启发性,马尔萨斯更富于独创性,李嘉图更有条理性,可事实依然是,穆勒知道如何总结这三个人的发现,知道如何把这些发现首尾一致地联结在一起,使普通人对其有所了解。他的伟大不在于为后人发现了真理,而在于充分表达出了当时人们所信赖的那些真理。……不管整个经济理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穆勒的著作都将永远具有不朽的重要意义。”⒁

第二篇:穆勒传读后感

穆勒传读后感

昨日跟老同事聊天,同事说照片中的人更美了,回到:美丽的妙诀——保持心灵的纯净”

他在Skype打出:同意,心中莲花盛开,自然清香扑鼻,温柔待人。

续道:不是莲花,是忍冬花,朴实而芬芳,小小的花,却弥漫成一幅幅白色的锦缎…若是一朵忍冬花,就不去羡慕一旁的杜鹃,而满足于做一朵纯净的小花。

忍冬花就是陪伴我整个初夏的小小金银花,我何等欢喜它的芬芳,只要有忍冬花的地方,就会闻到扑鼻而来的香气。这并不馥郁的香味,却能沁人心脾,还可作药材,母亲经常采摘用来泡茶下火。而读《穆勒传》时,忍冬花的芳香扑面而来,当老当益壮的穆勒千里迢迢从世界的另一半球宣教回来的时候,他那一万名只单单凭借祷告而养育了的孤儿中的一位,给穆勒师母献上一大把的忍冬花,以示敬意,原来这朴实的小花竟穿越过国界在书写上帝对祂儿女的爱情。原本我们都在罪恶过犯当中,是不认识父的孤独的灵魂,活在魔鬼的爪牙下,却蒙耶稣基督的拯救,成为天父家中的儿女,既然蒙受此种大恩大德,穆勒就一生只为上帝的荣耀而活,靠着祷告过信心的生活,将一万名孤儿的衣食起居和教育都完全交托给全能的主,他的信心堪称上帝的杰作,因没有信心不是出于上帝!

不要做一朵玫瑰,只要安安静静做朵小小的忍冬花吧,陪伴我的有天上的甘露和地上的肥土,还有树林里的小百灵在初夏的微风中动听的歌声,原来天父无时无刻不在看顾着这朵小小花。

第三篇:《小老鼠斯图亚特》读后感

《小老鼠斯图亚特》读后感

弗里德·里克·C·利特尔先生生下来的第二个儿子名叫斯图利特,那为什么又叫小老鼠呢?因为斯图亚特一出生就非常的小,所以叫小老鼠。他妈妈用了一个香烟盒和四个夹子就给他做了一张小床。但是他和别的婴儿不一样,斯图亚特一生下来,就可以顺着灯绳爬到灯的上面去。

《小老鼠斯图利特》讲的是一天利特尔太太的戒指掉到了排水孔里面,斯图亚特跳进了排水孔里,成功的把戒指拿了出来,我明白了: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虽然小老鼠斯图亚特非常的小,可是,小老鼠斯图亚特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帮助妈妈找到了戒指,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长处,让我们来找一找吧。

我有一次和朋友在一起踢足球,结果,我一踢,足球就被我踢进了一个树洞里面,我听说水有浮力,便找来一些水,倒进了树洞里面,不一会儿,足球便“跳”了出来。

我们要学习小老鼠的一些精神,如:聪明、乐于助人„„我喜欢小老鼠斯图亚特。

第四篇:穆勒五法读书笔记

对“穆勒五法”的浅薄认识

摘要:

“穆勒五法”是古典归纳逻辑的最高成就之一,其所蕴含的方法论及科学研究方法,至今都对实验探索以及科学假说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本文仅是对“穆勒五法”通读理解后的一点认识。关键词:

穆勒五法、归纳、演绎补充、因果联系

正文:

所谓“穆勒五法”,也就是传统逻辑所讲的“求因果联系五法”。她是英国逻辑学家穆勒(J.S.Mill,1806—1873)在《逻辑体系》一书中系统讨论过的实验探究的五种方法,即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具体的“穆勒五法”的内容在这边也就不多做赘述,这些内容相信大家也已经看过很多遍了。本文在此就开始直入主题。

不可否认,穆勒五法属于科学归纳这个客观基础,这说明它是一种科学的概括方法,但既然是归纳得出的方法,那么可以得出,这种方法就必然有其不严谨的地方。

在这五种方法中,穆勒本人认为,求同法和求异法是两种基本方法,其中以求异法最为可靠,剩余法是对求异法的修改,共变法是对求同求异并用法的补充。

即便是其中最可靠的求异法中,我们也可以在其中发现不妥之处。简单的来说,在因果关系中,因导致了果。

【我们假设(因A、因B、因C)→果,通过求异法得出因C是导致果的原因,但我们无法否认,尽管因C是我们得出的结论,但就在这因C中也会蕴含着其他的因子,假设(因a、因b,以及因c)是因C的组成部分,我们得出的是因C导致了果,但介于现今的技术条件我们无法将因C分离成因a、因b、因c,而在其中真正导致果的,可能只是其中的因c,而非因C本身,这个简单的逻辑关系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

从上面的这个假设中,我们可以发现,穆勒五法是在归纳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方法,所以即便配合着其他的排除非相关因素的理论,比如培根消除法,也无法消除其本身固有的缺陷。

虽然如此,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否认穆勒五法的价值,这种方法对于科学假说的推理,以及实验探究的证明,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穆勒五法是以演绎思想为补充的求因果归纳法。穆勒在构建实验探究方法理论时,虽然夸大了归纳法的作用,把归纳法是为由已知进到未知的最好方法,但他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看到并运用了演绎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说,穆勒五法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得益于演绎思想的渗透,或者说演绎思想对归纳方法作了重要的补充。

从上面我们就可以知道,穆勒五法虽然一直是归纳法的经典理论,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逻辑演绎的影子。毕竟归纳的基础是在一定的实验或是事实作为佐证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并非实验或是经验事实能够穷尽的。当然这里我们又需要指出的关

于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在穆勒的理论中,普遍规律性的存在是可以为实验探究归纳提供理论支撑的,并且还可以保证其自身的可靠性。

只是在自然界虽存在齐一性和普遍因果律,但实验探究方法并不必然找到因果机制,即在某些场合所作的推论是真实的,但部分场合的真实性不一定具有普遍性。④

而且普遍规律性的对立面必然存在着特殊性,这里的普遍与特殊只是相对而言,我们并不知道普遍是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普遍,特殊是不是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所以既然无法穷尽所有的可能,那么对于普遍与特殊的真正意义也无法界定。那么这个能够提供的理论支撑以及可靠性,也是需要斟酌的。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既然本文已经将“穆勒五法”批得体无完肤,那么这个“穆勒五法”又有什么用?这里需要解释清楚的,本文只是对穆勒五法的不足之处稍微提了一下,也仅仅只是有不足,并不能就此全盘否定;穆勒五法的价值作用早已经被历史时间所证明了,而且还将继续发光发热。

2010120134

吴凡

PS:

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穆勒五法与其说是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不如说是确证假说的方法。

穆勒五法的确认价值就在于:为了验证关于某现象与另一现象存在一种恒定关系的假说,人们就可以诉诸实验,并将这些实验探究方法所得的结论作为假说的证据。⑤

引自《逻辑学教程》(第三版)何向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④⑤引自《论穆勒五法的方法论特征与价值》,张大松(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孙国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中图分类号:B81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456(202_)06-0019-04

第五篇:约翰 肯尼迪

约翰 肯尼迪(1917-1963), 美国第35任总统, 民主党人。这篇演讲是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在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国第35届总统时发表的, 是美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总统就职演说之一。他演说中的部分段落由于激发了当时美国公民的想象力而经常被引用,已经变得家喻户晓。作为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演说对象是全球性的, 不仅针对美国公民,而且针对国际团体的不同国家和民族。为达到就职演说的目的,演讲者力求在文章的布局和遣词造句上标新立异,凭借着娴熟的驾驭语言的技巧, 采用大量的修辞手段,使他的演说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他的演讲技巧在1961年的就职演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演说言辞华美, 立意高雅,气势雄伟,极富感染力, 一直被认为是一篇演讲中的经典之作。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是美国第35届总统。任内实施“新边疆”构想,振兴美国经济,全力维护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展示了其卓越的政治才华。而他的演讲口才也不同凡响,他的演讲技巧在1961年的就职演说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演说言辞华美,气势雄伟,极富感染力一直被认为是一篇演讲中的经典之作。本论文将从文体学的角度对该演说进行分析,揭示其文体特征。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肯尼迪的演讲艺术,并学习一些演讲中的语言技 巧,提高演讲水平。

政治演说的目的主要在于向听众宣扬政治主张,使他们信服并按演说者的意图采取行动。这样的演说、必需有力、且具有强烈的煽动性。为达此效果演讲者常常借助于修辞手段。

修辞格作为重要的语言修饰手段,可增强语言的气势。肯尼迪就职演说中运用了 8 个隐喻、25 处排比、9处重复、4 个对偶、27 个头韵。其中既有结构修辞格,也有词汇修辞格和音韵修辞格。这些修辞格的综合运用能更好地宣传思想,吸引鼓动听众,使之产生强烈共鸣,增加演说的说服力。

本论文将从文体学的角度对该演说进行分析,揭示其文体特征。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肯尼迪的演讲艺术,并学习一些演讲中的语言技巧,提高演讲水平。

修辞手段的运用不仅突出了演讲的意图,还为其内容创造了形象美,气势美和韵律美,从而让这些演讲成为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演讲、研究美国历史的必读作品。如今,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演讲能力,已是大学生及每一位领导必须具备的素质,正如《交际与领导》说的,“无论你的人生目标如何,你的成功取决于你的交际能力。一个能用语言表达思想,并让人们倾听、理解并产生行动的人具备一个领导的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高等教育者的职责之一,演讲者如果能够熟练运用修辞手段,可以增强其演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认真学习、分析英语演讲的精品, 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欣赏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艺术、演讲技能,理解演讲的深层含义, 对提高学习者英语理解、欣赏、运用能力大有裨益。

本文选取这三篇,从修辞的角度对这些演说进行定量分析, 阐述了就职演说中常用的修辞手段,揭示其语言特征,以帮助学习者能从就职演说词的文体风格、篇章结构,特别是修辞格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头韵含蓄陈述平行结构重复回环层进法同源修辞格矛盾修饰法移就格等

张汉熙,王立礼.高级英语修订本第二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_.胡曙中,英语修辞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_.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_.刘德强.等,世界演讲名篇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_.Cockcroft, R,Cockcroft, S.Persuading People: An introduction to Rhetoric..1992

Michael Osborn &Suzanne Osborn1Public Speaking [M]Boston: HoughtonMifflinCompany, 1988 Thomas B.Farrell.Norms of Rhetorical Culture.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关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论文(大全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