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
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_ 年 11 月
I 目录
第一章
前言.........................................-3-
1.1 规划背景
.....................................................-3-1.2 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4-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6-
2.1 现状基本情况..................................-6-2.2 “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11-2.3 “十三五”水运发展取得的成绩.................-15-2.4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汇总...........-18-2.5
存在问题....................................-21-第三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23-
3.1 WH 水运发展面临的机遇........................-23-3.2 WH 水运发展面对的挑战........................-25-第四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需求分析..................-29-
4.1 WH 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29-4.2 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水运发展趋势...............-33-4.3 WH 水运发展需求分析..........................-41-第五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战略与目标................-48-
5.1 指导思想.....................................-48-5.2 基本原则.....................................-48-5.3 发展目标.....................................-49-第六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主要任务..................-54-
II 6.1 航道发展规划.................................-54-6.2 港口发展规划.................................-55-6.3 运输发展规划.................................-64-6.4 信息化发展规划...............................-70-6.5 支持保障系统.................................-71-6.6 水上安全.....................................-75-第七章
保障措施....................................-78-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章
前言
1.1 规划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期,也是我省全面推进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动 WH 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在“十三五”时期,WH 市水运发展成效显著,水运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中重要的中转环节,在促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WH 市水运迎来了国家内河航运发展的重大机遇,迎来了国家支持湖北建设“交通强国”先行示范的重要发展契机,也必将对 WH 市水运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十四五”时期,WH 市水运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全省“一芯两带三区”产业布局,以全球化视野、系统性思维,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水运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水运示范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进全市水运业务全面发展,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 WH 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中部地区枢纽港创造有利条件。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WH 市港航管理局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要求,启动《WH 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旨在落实国家、湖北省以及 WH 市的关于“交通强国建设”和水运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
第一章
前言
-求,梳理发展基础,分析发展趋势,聚焦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明确重点任务,创造 WH 市高效、安全、绿色、健康的水运发展环境。
1.2 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
1、《WH2049 远景发展战略规划》(WH 市人民政府,202_ 年)。
2、《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2_〕39 号。
3、《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2_〕2 号。
4、《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202_ 年)
5、《WH 城市圈区域发展规划(202_-202_ 年)》(湖北省发展改革委,202_ 年)。
6、《湖北省航道规划(202_ 年—202_ 年)》(湖北省交通运输厅,202_ 年)。
7、《WH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纲要》(湖北省人民政府,202_ 年)。
8、《关于加快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武发 15 号。
9、《WH 港总体规划(修编)》(WH 市人民政府,202_ 年)。
10、《WH 新港总体规划》(WH 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02_ 年)。
11、《WH 市长江汉江干流岸线利用控制性规划》(WH 市人民政府,202_ 年)。
12、《物流局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施意见》。
13、《WH 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202_-202_)》。
第一章
前言
-14、《湖北省现代内河航运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书》,202_年 10 月。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2.1
现状基本情况
2.1.1 航道
WH 地方通航河流 23 条,其中天然通航河流有汉江、府河、汉北河、通顺河、滠水、举水、倒水、金水等 17 条,通航的湖泊水库有梁子湖、汤逊湖、马沧湖、东湖等 6 个,航道总里程为 522.8 公里;其中,全年通航里程 286 公里,占航道总里程的 55%;季节性通航里程 236.8 公里,占 45%。天然河流通航里程 392.6 公里,湖泊水库通航里程 112.9 公里(新增东湖 18.4 公里),运河渠道通航里程 17.3公里。
表 表 2 2--1 H WH 市主要河流航道情况表
河流名称
通航起迄地点
通航里程(km)
航道等级
长江 向已谭—武桥 74.5 二级 武桥—大埠 71 一级 汉江 汉口—蔡甸 33 三级 蔡甸—汉川 42 三级 倒水 龙口—金台大桥 13.8 六级 举水 大埠—城关 32 五级 滠水 江咀—陈门潭 38 五级 陈门潭—研子桥 11.5 六级 府河 谌家矶—石头河 33 七级 金水 金口—金水闸 8 六级 金水闸—斧头湖 34.5 六级 表 表 2 2--2 H WH 市航道等级概况
航道等级
二级
三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九级
公里数(公里)
77.4 163.5 80.4 125.2 1.3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内河航道(不含长江)设标里程 165km,其中发光航标里程 75km(均设在汉江),设有各类航标 342 座(其中发光航标 211 座),通航船闸 3 座。拥有 2 个航道管理机构,5 艘航标艇,4 艘航道管理趸船。
“十三五”期间,WH 市水运发展严格跨临拦河建筑物的涉航管理,严格审核程序,杜绝新的碍航建筑物,完成了 30 余项工程建设通航条件影响评价的审核、上报和复函工作,增设标 246261 座/天,江汉桥信号台共指挥 137672 艘船舶顺利通过;“十三五”期间加强行政审核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近年来汉江 WH 段无一起不按照审批要求进行建设或未批先建的跨临河建筑物工程项目。
积极开展航道行政执法工作。加强航道行政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参与打击航道非法采砂行为。对桥梁的施工现场航道进行监管。加大航道巡查和检查力度,十三五期间,共进行航道检查 250 余次,制止在航道范围内倾倒沙石泥土、危害航标、侵占航道等危害航道通航安全的行为 400 余起,实施行政执法 20 余笔,侵占、破坏航道、碍航及航道淤积等现象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航道的通航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十三五”期间,每月对汉江、府河等航道养护情况开展检查考核,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做好江汉桥船舶流量观测和统计工作;做好汉江航道断面测量工作;按时完成航道月报表编制上报工作,发布汉江航道 WH 段航道通告,并针对汉江上游来水量较小、水位持续偏低的情况增加发布航道通告。做好汉江航道应急维护工作,及时调整航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标,对易出浅的滩段实施应急抢通工程。做好每年秋汛期间航道管理工作,完成江汉桥流速测报工作,及时发布汉江水文信息,做好航道设施保护工作,保证了航道安全畅通。
汉江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航道整治工程(汉江三期,下同)202_年 12 月初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工程整治效果良好,汉江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 33 公里航道已经实行二级航道维护标准。
2.1.2 港口
WH 港截至 202_ 年共有 15 个货运港区,其中长江货运港区 10 个,客运港区 1 个,汉江货运港区 4 个;拥有 172 个码头,其中长江 152个、汉江 20 个;泊位 309 个,其中长江 279 个、汉江 30 个;已利用岸线长度 37100.5 米,其中长江 346705.3 米,汉江 2430 米。WH 港已初步形成“一港、两江、十五港区”的格局。
港口通过能力 9439 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 234 万 TEU,商品汽车滚装运输能力 57 万辆。主要有集装箱、煤炭、铁矿石、商品汽车、石油及化工品等专业化码头泊位。集装箱码头主要集中在杨泗、阳逻港区,白浒山港区;煤炭码头主要集中在沌口、杨泗和舵落口港区;铁矿石码头主要集中在武钢工业港区;商品汽车码头主要集中在沌口、军山港区;石油及化工品主要集中在武石化和白浒山港区。规模较大的港区主要有阳逻、杨泗、沌口、舵落口等。
表 表 2 2--3 3
H WH 市现状港口布局建设情况表
序号
港区
码头数(个)
泊位数(个)
已利用岸线长度(米)
主要货种汉南港区 13 20 2479 商品汽车滚装、散货、件杂货 2 军山港区 3 4 520 件杂货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3 沌口港区 7 12 1480 商品汽车滚装和件杂货 4 杨泗港区 10 15 1465 旅游客运 5 武湖港区 2 3 495 件杂货 6 阳逻港区 13 28 3838 集装箱、散货 7 林泗房港区 19 41 7456 煤炭、粮食、件杂货、石油及化工品 8 江夏港区 5 8 907 商品汽车滚装、散货、件杂货 9 青菱港区 7 16 1483 洁净类件杂货和城市生活物资运输为主 10 青山港区 24 51 6416 铁矿石、钢铁、石油及化工品 11 白浒山港区 18 26 2729 集装箱、石油化工品和件杂货 12 舵落口港区 4 12 915 件杂货和城市生活物资运输 13 蔡甸港区 2 2 200 散货、件杂货运输 14 永安堂港区 2 2 150 洁净类件杂货和城市生活物资运输为主的港点 15 其他港区 40 60 5662 公务、客运
合计 172 309 37101
注:统计数据截至到 202_ 年。
2.1.3 水上运输企业和船舶运力
截至 202_ 年,全市共有地方水路运输企业 67 家,经营各类运输船舶 378 艘,货运船舶运力规模 177.02 万载重吨,单船平均 5161 吨,其中:沿海普通运输货船 95 艘,运力 72.91 万载重吨;危险品运输船舶 72 艘,运力 23.31 万载重吨;长江普通运输货船 177 艘,运力80.8 万载重吨;另外,客运船舶 34 艘,6166 客位。我市经营长江范围投入营运的船舶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率为 100%。
2.1.4
客运 WH 市客运码头共有 28 个,其中 1 个为旅游码头,27 个为普通客运码头,具体情况如表 2-4 所示。
表 表 2 2--4 4H WH 市客运码头基本概况
序号
港口
岸别
港口企业(或码头单位)
泊位名称
泊位数
已利用岸线长度(米)WH 港 左岸 WH 市轮渡公司 晴川轮渡码头 2 100 2 WH 港 左岸 WH 市轮渡公司(国有)
WH 轮渡王家巷码头 2 105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0-3 WH 港 左岸 WH 市轮渡公司(国有)
轮渡 WH 关 1、2 码头 3 200 4 WH 港 左岸 WH 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
客运 20-23 码头 4 400 5 WH 港 左岸 WH 市江汉朝宗公司(国有)
粤汉码头 3 170 6 WH 港 左岸 WH 旅联东湖股份有限公司 WH 港五福旅游码头 1 162 7 WH 港 右岸 WH 市轮渡公司 中山舰旅游码头 1 100 8 WH 港 右岸 WH 市轮渡公司 中华路轮渡 4 400 9 WH 港 右岸 WH 市轮渡公司(国有)
红巷轮渡码头 2 180 10 WH 港 右岸 WH 市轮渡公司(国有)
月亮湾轮渡码头 2 200 11 WH 港 右岸 WH 轮渡公司(国有)
天兴洲轮渡码头 1 80 12 WH 港 右岸 天兴乡人民政府(国有)
天兴洲汽渡码头 1 65 13 WH 港 左岸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
(国有)
向阳码头 1 140 14 WH 港 左岸 WH 市轮渡公司 集家嘴轮渡码头 2 150 客运轮渡航线共 14 条,运营航线长度 180.5km,运营船数 36艘。其中旅游航线 2 条,分别是普通旅游线(晴川—黄鹤楼)、两江游览线(江滩—晴川桥—长江一桥—长江二桥)。
2.1.5 水上安全
WH 市安全监管水域包括汉江、府河、汉北河、通顺河、滠水、举水、倒水、金水等通航河流,东湖、木兰湖、木兰天池、梁子湖、通禅湖、严西湖、后官湖等通航湖泊,以及全市 56 处乡镇渡口。监管力量方面,现有东湖、蔡甸、东西湖、汉南、黄陂、江夏、新洲、东湖新技术开发区、WH 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9 个区地方海事处,及 WH市地方海事局内设的汉江一所、汉江二所、舵落口所、江北一所、检查站等 5 个基层站点,配有海巡艇 12 艘、海事执法车辆 14 台。
“十三五”期间 WH 市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良好,各项安全指标如下。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1-表 表 2 2--5 5
H WH 水运“十三五”期安全指标表
年份
指标202_ 年202_ 年202_ 年202_ 年202_ 年
船舶安全率 100% 100% 99.2% 100% 100% 船舶每万总吨死亡率 0 0 0.5% 0 0 水上交通事故 0 0 0.5 0 0 死亡人数 0 0 0.5 0 0 备注:实际发生事故 1 次,死亡人数 1 人,按责任统计为 0.5 次和 0.5 人。
2.1.6 港口经营企业
WH 市拥有港口经营企业 109 家,已办理《港口经营许可证》企业共有 76 家,除进行传统的港口货物装卸外,还从事船舶制造、维修、停泊等港口延长产业链上的服务,主要港口企业有武港集团、武钢港务公司、WH 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湖北平鄂煤炭港埠公司、华航舵落口港埠公司等。
2.2 “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三五”是 WH 水运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国家、省、市连续出台了关于支持 WH 水运发展的利好政策,国家“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战略的提出,以及“WH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战略的实施,使 WH 水运的建设力度和发展速度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2.2.1 水运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十三五”时期,WH 市水运规划项目 31 个,累计完成投资 66.28亿元(不含综合项目)。其中:港口项目 26 个,投资 48.25 亿元;航道项目 1 个,投资 5.47 亿元;支持保障系统项目 4 个,投资 12.56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2-亿元。
表 表 2 2--6 H WH 市“十三五”水运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亿元)
“ 十三五 ” 期规划完成 投资(亿元)
202_--9 202_ 年实际完成投资(亿元)
合计
65.66
46.42
65.23
一
港口
45.5
31.35
48.25WH 港阳逻港区三作业区一期后续工程 11 2 0 2 中交二航局阳逻生产基地码头工程 8.0 3.5 6.93 3 WH 宏达恒信储运码头 3.24 1 0.87 4 宇丰综合公用码头新建一期集装箱码头改扩建工程 2.75 2.75 0 5 安吉物流汽车滚装码头一期工程 2.7 0.48 0.48 6 安吉物流汽车滚装码头二期工程 0.7 0.7 0.35 7 汉南商品汽车滚装码头一期工程(陆域部分)1 1 8 武船双柳基地 2#舾装泊位工程 1.3 1.3 1.3 9 武船双柳基地 3#舾装泊位工程 0.8 0.8 0.8 10 WH 双柳基地水面产品舾装泊位工程 0.6 0.6 0.6 11 金口重件二期工程 4.7 3.7 2.25 12 旅联五福旅游码头 0.5 0.5 0.5 13 WH 港李家矶锚地一期工程 0.1 0.1 0.1 14 长江航道(WH)应急抢险打捞基地码头 1 1 0 15 WH 水务执法码头工程 0.2 0.2 0.2 16 WH 市洪山水务码头 0.22 0.22 0.22 17 WH 市渔政专用码头工程 0.1 0.1 0.1 18 80 万吨乙烯工程配套码头 6 0.1 1 19 和润物流码头二期工程 3 3 0.73 20 WH 港砂石集散中心 3 3 2.92 21 奥里油码头一期工程 1.00
1.00
0 22 WH 龙欣物流码头 0.65 0.65
0.65 23 WH 港 WH 市轮渡客运码头暨航修保障基地工程 0.70
0.70
0 24 WH 港长江海外旅游码头 0.28
0.28
0 25 WH 长江轮船公司 204 基地搬迁复建项目 0.30
0.30
0 26 其他项目
27.25 二
航道
6.8
6.8
5.475汉江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段航道整治工程(汉江三期)
6.8 6.8 5.475 三 三 支持保障系统
8.27
8.27
12.56 6WH 船舶交易服务中心项目(一期)
1.19 1.19 1.1941 29 WH 市渔政专用码头 0.78 0.78 0.0876 30 航道、港口维护管理 0.3 0.3 0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3-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亿元)
“ 十三五 ” 期规划完成 投资(亿元)
202_--9 202_ 年实际完成投资(亿元)
船舶更新 6 6 11.2735 “十三五”中期调整减少的 4 个项目包括,金口港区件杂货码头、建华管桩码头、海螺水泥码头、阳逻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十三五”规划未实施的 6 个项目包括:WH 港阳逻港区三作业区一期后续工程、宇丰综合公用码头新建一期集装箱码头改扩建工程、长江航道(WH)应急抢险打捞基地码头、奥里油码头一期工程、WH 港 WH 市轮渡客运码头暨航修保障基地工程、WH 港长江海外旅游码头、WH 长江轮船公司 204 基地搬迁复建项目。此 6 个项目都被纳入“十四五”规划。
总体来说“十三五”规划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建设投资目标完成率达到 128%。
2.2.2 水运生产完成情况
202_ 年全市地方水路交通业完成货运量 17573.73 万吨,是“十三五”期末的 2.8 倍;202_ 年 WH 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4700.8 万吨,较“十三五”期末下降 44.40%,这与 202_ 年国家开展规范航运市场有关;集装箱吞吐量突破 169 万标箱,较“十三五”期末增长59.43%。
1、港口生产 202_-202_ 年 WH 港累计完成吞吐量 26771.1 万吨,集装箱量582.6万TEU,商品汽车190.7万辆。其中202_年完成吞吐量4700.8万吨,集装箱 325 万 TEU,商品汽车 48.5 万辆。
表 表 2 2--7 202_ 5--202_ 9 年 年 H WH 市港口吞吐量情况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年份
指标202_ 年
202_ 6 年
202_ 7 年
202_ 8 年
202_ 9 年
港口吞吐量(万吨)
8455 4207.5 4521.7 4886.1 4700.8 其中:集装箱量(万 TEU)
71.5 79.79 156.31 169
商品汽车(万辆)
48 48.3 48.5 2、货运量 202_-202_ 年全市累计完成地方水路货运量 33944 万吨,货运周转量 4041.65 亿吨公里。其中 202_ 年完成货运量 6882 万吨、货运周转量 766.14 吨公里。
表 表 2 2--8
202_ 5--202_ 9 年 年 H WH 市水运货运情况
年份
指标202_ 年
202_ 6 年
202_ 7 年
202_ 8 年
202_ 9 年
货运量(万吨)
6247 6621 7065.98 7127.7 6882 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761 806.56 855.056 852.59 766.14
图 图 2 2--1 1近年 H WH 市水运货运量情况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图 图 2 2--2 2H WH 市水运周转量基本情况
2.3 “十三五”水运发展取得的成绩
2.3.1。
积极对接国家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水运发展方向日渐清晰。
“十三五”时期,WH 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 WH”、“WH2049”等重大决策,对交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层面,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中部崛起,全方位提升 WH 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国家连续出台了关于支持 WH 水运发展的利好政策。一是 202_ 年,国务院出台《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202_-202_ 年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赋予了 WH“加快推进 WH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重任和期望。202_ 年 2 月,省政府以鄂政办发[202_]10 号文发布《WH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纲要》。市港航部门“十三五”期间编制完成《WH 市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二是对接近期国家《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纲要》(202_ 年)等重点规划,进一步提升水运发展战略定位,构建高效、绿色、平安、和谐的水运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6-发展环境,为 WH 市水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三、结合 WH 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任务目标和港区功能布局,对《WH 港总体规划》进行优化调整,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2.3.2
贯彻落实全省“南北贯通,水网联通”任务目标,着力航道整治提升,干支流航道通航条件显著改善。
“十三五”期间,全省提出“南北贯通,水网联通”任务目标,WH 市水运以长江、汉江高等级航道为任务重点,为配合“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的长江航道开发战略大力开展汉江航道整治与支流河道的整体开发,进一步提高航道通行能力,缓解衔接瓶颈,促进干支联网。汉江航道相继完成汉江航道一期、二期工程,河口段汉阳至蔡甸 33 公里航道整治提升工程正在加快实施,通航条件改善显著。支流航道方面,梁子湖、府河、举水、滠水等重点支流航道提等升级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2.3.3 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加大,枢纽性港口、核心港区功能优势进一步凸显,港口综合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按照全省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进程,开展规模空前的长江、汉江沿线岸线清理整治工作,腾退清理多段岸线,既落实了沿江岸线的生态要求,又提升了岸线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港口功能布局优化,以阳逻、汉南、白浒山、江夏等港区为核心,涵盖集装箱、商品汽车、散货、石油化工、件杂货五大功能的港口枢纽正逐步形成。WH 港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水陆联运、干支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7-相联,水水中转中心,辐射长江流域的航运中心和中部地区的集装箱运输枢纽港、大宗货物中转港、外贸货物的主通道,为建设中部地区枢纽港创造有利条件。“十三五”期以阳逻港区、汉南港区等为建设重点,集装箱、商品汽车、危险品等主要货种设计通过能力进一步提升,阳逻集装箱三期起步工程、江北铁水联运二期工程、花山码头二期工程、白浒山港区乙烯三期工程、军山汽车滚装码头、林四房港区龙口煤炭码头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2.3.4
船舶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趋势更加明显,多式联运和对外航线体系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间,WH 水运大力实施干线航道船型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单船平均吨位从“十二五”期末的 4488 吨增长到目前的 5165 吨,增长 15%。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沥青船等专业化船舶比例持续增长,江海直达船舶的比例超过 40%。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率超过 70%,长江 1140TEU 集装箱船目前已建成 4 艘。阳逻港作为交通部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试点项目,集装箱运输中转集散能力进一步提升,在 WH 港的枢纽性作用进一步显现。水上运输航线进一步拓展,近洋航线网络初具规模,相继开通了一批江海联运、江海直达的品牌航线,如 WH 至上海的天天班航线,泸州-WH-台湾的集装箱快班航线,WH 和黄石分别至日本、韩国的直达航线,WH 至东盟四国的航线。铁水联运航线日益壮大,汉欧班列与阳逻港铁水联运线路已成为国内 54 个开通中欧班列城市中回程配载率最高的线路。WH 航运交易所运行顺利,作为长江中游唯一的航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8-运交易所,长江上、下游航运的重要纽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环节。
2.3.5
航运 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安全应急和绿色航运建设迈上新台阶,法制和人才建设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WH 水运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行业管理信息化网络、硬件和软件建设,推动了水运电子政务系统与湖北省地方电子口岸系统、大型港口航运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有效整合政府部门、港口航运企业信息资源。抢抓国家“新基建”建设有利机遇,以“阳逻智慧港”为重点,加强港口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水平升级。
WH 水运以 WH 航运中心建设为依托,以港航行政监管和业务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管理创新为手段,以增强安全监管、应急处理和为公众服务的能力为重点,加强应急管理水平建设。完成汉江 WH 段港航海事实时监控系统、船舶流量数据采集系统、汉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等项目。积极推进落实《WH 市湖泊水库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WH市〈船舶交易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有关工作,未发生一起因实体或程序违法而引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积极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港口岸电改造建设和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建设,港口岸线使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运输能耗明显下降。加强港航各类人才梯队建设和培养工作,行业队伍素质水平进一步提升。
2.4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 情况汇总
“十三五”WH 市水运主要完成指标和“十二五”时期对比情况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9-详见表 2-10 所示。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0-表 表 2 2--10 H WH 水运“十三五”规划完成指标情况表
指标项
“十二五”完成情况
“十三五”规划目标
实际完成情况(截止目前)
规划目标完成率
港航建设投资(亿元)
138.2 138.78 115.82 83.46% 港口设计通过能力(万吨)
9753 20000 9439 47.2% 集装箱通过能力(万 TEU)
323 500 234 46.8% 地方船舶运力(万载重吨)
180 200 178 89% 单船平均吨位(吨)
4488 4500 5161 115% 运输服务水平/ 地方船舶运力:200 万载重单船平均吨位:4500 吨 地方船舶运力:177 万载重吨,单船平均吨位:5161 吨
80% 集疏运体系 / 全面建设重点港口的集疏运公路体系,建设规模达到 200公里。建成阳逻港铁路专用线,全面实现铁水联运无缝衔接。
建成阳逻港铁路专用线 100% 绿色水运 /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平均能耗下降 5%。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平均能耗下降 5% 100% 安全保障 / 水上船舶安全面达到 98%以上,船舶每万吨死亡率控制在 0.5 人以内,船舶每载重吨直接经济损失控制在 5 元以内,杜绝水上交通安全重特大责任事故。
水上船舶安全面达到 99.2%,船舶每万吨死亡率为 0.5 人,船舶每载重吨直接经济损失为 0.5,无重大事故发生 100%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1-2.5 5
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WH 市水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但是与国家发展定位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WH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刚刚起步,以港兴城、港城互动的良性格局尚未形成,对 WH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一)航道1、航道养 护经费 不足。经汉江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汉川至蔡甸航道整治工程完工后,汉江 75 公里达到了三级航道标准,目前汉江三期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汉江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 33 公里航道实行二级航道维护标准,过往船舶显著增多,航标设置数量、器材损耗、巡航艇功率等均有所增加,汉江航道养护成本明显上升。十三五期间汉江航道养护实际支出每年约为 17 万元/公里,远远超出了省局核定的养护经费标准为 3.8 万元/公里,航道养护资金缺口较大。2、航道养护人员 不足,结构老龄化严重。由于受体制改革、人员经费限制等原因,近年来两段基本上未增加人员,目前两段在职职工为 30 人,平均年龄 50 岁,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
(二)港口1、行业政策变化和港口发展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在全省统一部署下,WH 市大力开展长江、汉江岸线清理整治工作,码头运营的规范性大幅提升,港口建设的准入门槛和标准要求显著提升。除核心
第二章
“十三五”水运发展回顾与评价
2-港区的港口码头外,大部分设施落后、竞争力不强的港口企业逐步淘汰,港口建设行业出现结构性调整,港口投资较“十二五”时期增速放缓,新建港口投资项目减少。2、部分项目配套资金不足推进困难。从当前行业政策导向看,港口投资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进行投资,部省交通部门给予补助支持的方式进行,因此港口项目所需的配套建设资金较大。此外,港口项目也存在投资回收期长特点,因此投资主体因配套资金不足,投资动力不足,造成项目推进困难。一些具有明显公益性的港口设施,如:港口锚地、污染物接收码头等,虽然前期政府拨款建设,但后期维护成本却面临后期运营困难,对港口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运输
近年来,船舶运输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但集装箱、LPG 液化气船、滚装船等专业化船舶的研发和更新相对滞后,与专业化码头迅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大型化港区依托港口、铁路、公路开展多式联运建设,但部分港区仍然存在集疏运通道“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制约了综合交通运输的效率发挥。
第三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
3-第三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
3.1 H WH 水运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为 H WH 水运发展带来新契机。WH 地理位置得中独厚,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发挥着承东启西的枢纽功能。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新特征,做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赋予交通行业新的使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发展理念提升,水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力量。202_ 年 10 月,交通运输部将湖北列入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范围。WH 作为汉江和长江交汇处,要求湖北水运需以 WH 为核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示范样板,积极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建设“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因此,WH 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借交通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发展东风,迎来的历史新发展机遇。
(二)《内河航运发展纲要》对 H WH 水运提出新要求。202_ 年 5月,交通运输部颁布《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提出到 202_ 年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根据《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相关要求,湖北水运需要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发展、安全监管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着力建设干支衔接江海联通的内河航道体系,打造集约高效功能协同的现代化港口,构建经济高效衔接融合的航运服务体系,践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方
第三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
4-式,构筑功能完善能力充分的航运安全体系,强化创新引领技术先进的航运科技保障,传承弘扬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航运文化,构建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行业治理体系。在“十四五”时期,WH 水运将积极对接国家《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目标任务,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对标水运发达地区,全面提升水运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三)打造中部地区枢纽港,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2_年 7 月应勇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加快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长江岸线是稀缺资源,WH 水运发展要加强有效保护和集约使用;要立足长江黄金水道,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打造多式联运体系,提升城市口岸功能;要加强与沿海主要港口的互利合作,提升对沿江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将 WH 新港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枢纽港;要提高各类集散货物装卸效率,降低企业物流等直接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成本、效率和服务优势吸引客户、做大体量,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空间布局、港口岸线开发利用,发展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现代物流业,将 WH 新港打造成中部地区枢纽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为 H WH 水运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提供支撑。202_ 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六大重点任务。其中,城乡统筹发展任务,要求进一步强化 WH、长沙、第三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
5-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任务,要求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产业协调发展任务,要求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为长江流域 WH水运发展提供支撑。
(五)H WH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 H WH 水运提供了经济支撑。“十三五”以来,WH 市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 WH 的宏伟蓝图,并编制了 WH2049 远景发展战略,作出了万亿倍增等重大战略部署。202_ 年提出的 WH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出了三大中心,其中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为水运发展带来利好。大临空、大临港、大车都、大光谷的四大板块布局以长江、汉江为依托,四大板块的工业总产值均在 500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医药等产业布局的明确为 WH 港区功能发挥提供了基础。WH2049 远景发展战略以国际交通门户为建设目标,作出了国内门户、亚太门户、国际门户交通三步走战略,其重要支撑是WH 航运中心的水运地位的奠定与提升。“十四五”作为 WH2049 远景战略第一步国内交通门户的决胜期,水运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对外联通便捷程度、现代服务产业等航运要素必将得到大幅提升,有效提升WH 水运发展内涵。
3.2 H WH 水运发展面对的挑战
(一)国家发展战略要求 H WH 水运承东启西、综合发展。国家要求依托长三角、中游城市圈、成渝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大力推进长江
第三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
6-上、中、下游航运中心建设,重点是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开放。东边要注重与上海的发展互动,西边主要是建设好中巴、中缅两个经济走廊。WH 地处长江中部,腹地广阔,上通成渝,下连沪宁,必须确保航道通行能力。其次,要求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完善集装箱、大宗散货、汽车滚装及江海中转运输系统,推进港口与沿江开发区、物流园区的通道建设,拓展港口运输服务的辐射范围,建设集疏运体系;要求发展铁水、公水、空铁等多式联运,提高集装箱和大宗散货铁水联运比重,加快发展多式联运;要求创新发展模式和业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航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二)交通运输部要求 H WH 水运引领发展、协同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发展纲要》和交通运输部颁布《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明确了新时代交通工作的总体目标与任务要求,指明了路径和方向。WH 新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和 WH 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WH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主要载体和核心组成部分,是 WH 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建设“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重要依托,是 WH 城市圈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和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战略资源。WH 港将发展成为以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商品汽车运输为主,兼有客运的综合性、现代化港口。WH 市域港区是 WH 新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阶段领先于 WH 城市圈其他港区,目前正处于以运输枢纽和工业活动基地为特征的第二代港口向以全球货物贸易集散中心和综合物流服务基地为特征的第三代港口发展阶段,而其他港口则处于向第二代港口过渡的发展阶段。WH
第三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
7-新港功能定位的实现需要 WH 港引领 WH 城市圈其他城市港区共同发展,以 WH 港率先发展的成功模式带动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奠定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功能。
(三)湖北省要求 H WH 水运创新驱动、提升功能。湖北省《WH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纲要》(鄂政办发[202_]10 号)对 WH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功能定位是“四大战略、八项功能”(即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港口物流功能、多式联运功能、商贸流通功能)、现代航运服务中心(传统航运服务功能、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对外开放水上门户(外贸运输功能、港口保税功能)、沿江产业开发平台(沿江产业开发功能)),打造基础支撑、港航服务和关联产业“三大体系”。与湖北省发展要求相比,WH 水运发展还有不小差距,需要在未来下苦功夫、下真功夫,尤其是在基础支撑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港航服务和关联产业体系建设,服务 WH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战略定位及功能要求。
(四)H WH 市委市政府要求 H WH。
水运支撑发展、跨越发展。“十三五”期间,WH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四大板块及万亿倍增等城市发展战略,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主动调整,产业发展集群推进,需要 WH 水运的坚实支撑。《中共 WH 市委 WH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 WH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武发[202_]15 号)指出要构建以港口为纽带,铁路、水运、公路、航空有机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物流功能,将 WH 建设成为长江中游枢纽港和中西部“海港”,到 202_ 年,全面建成“六
第三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
8-大基地、三大枢纽、一个中心”(集装箱运输基地、船舶制造基地、航运综合服务基地、物流及贸易基地、航运科技与教育基地、信息服务基地、水运交通枢纽、物流集散枢纽、港口经济枢纽、WH 航运中心)。市委市政府对 WH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给予了很高期望,要实现这一目标,WH 水运需要紧密结合 WH 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与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快港口及航道建设,坚持“基础设施”与“服务提升”并重,尽快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发展现代航运业务上来,完善航运中心功能,为跨越发展提供支撑,为 WH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建成奠定坚实的硬实力与软环境。
(五)新基建的普及要求 H WH 水运创新发展、智慧发展。202_ 年8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针对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创新基础设施等三方面提出了 14 条具体任务。明确提出,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行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立,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前瞻性技术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WH 水运应积极应对互联网对港口、航运、物流等传统行业的改造,使之带来经济运行模式上的改变。
第四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需求分析
9-第四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需求分析
4.1 H WH 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4.1.1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WH 市辖 13 个区,市域面积 8569平方公里,其中江(河)湖水面所占面积达到 25%,市区面积 3964平方公里。202_ 年末户籍人口1121.20 万人。
202_ 年,WH 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223.21 亿元,较“十三五”期末的年均增长率为 9.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1539.81 亿元、23455.03 亿元、31398.61 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为 3.025%、6.25%和 9.35%。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三五”期末的 3.3:45.7:51.0 调整为2.3︰36.9︰60.8,总体上来看,WH 市产业结构趋于平稳。WH 市“十四五”期间 GDP 变化情况及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分别见图 4-1 及图4-2 所示。
第四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需求分析
图 图 4 4--1 H WH 市“十三五”期间 P GDP 变化情况
图 图 4 4--2 H WH 市“十三五”期间三次产业变化情况
国内贸易方面,WH 市 202_ 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9.64 亿元,较“十三五”期末增长 46.01%,年均增长率为 11.50%。按行业分,商品零售额 6724.02 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8.5%;餐饮收入 725.61 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12%。WH 市国内贸易额年均增长情况如图 4-3 所示。
第四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需求分析
图 图 4 4--3 H WH 市国内贸易额变化情况
对外经济方面,WH 市 202_ 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356.91 亿美元,较“十三五”期末增长 27.14%,年均增长率为 6.79%。其中,进口总额 157.71 亿美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5.52%;出口总额199.33 亿美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7.89%。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 258.19 亿美元,“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 16.61%。加工贸易进出口 61.2 亿美元,年均减少 10.76%,说明 WH 市在“十三五”生产结构逐渐变化。WH 市“十三五”期间对外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如图 4-4 所示。
第四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需求分析
图 图 4 4--4 H WH 市“十三五” 期间外贸进出 口情况4.1.2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WH 城市总体规划》(202_-202_ 年)对 WH 城市性质的描述是:WH 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经济发展目标: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增强交通、流通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发展道路,突出商贸城市、服务业城市的职能,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扩大就业,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和
第四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需求分析
3-人民生活质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 WH。
城市规模:到 202_ 年,市域常住人口为 1180 万,其中城镇人口为 991 万,城镇化率约 84%,主城区常住人口为 502 万人。
结合《WH 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初期研究成果,对“十三五”WH 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如下判断。
(1)到 202_ 年,WH 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9 万亿元,年均增长 11.7%。
(2)到 202_ 年,WH 市常住人口规模达到 1200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 84%。
(3)到 202_ 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55%,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 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8000 亿元。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4.2 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水运发展趋势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 11 省市,面积约 205 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
第四章 “十四五”水运发展需求分析
4-4.2.1 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部 3 大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和便利的水运交通条件历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利用,其自然环境条件、资源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关系经过历史的整合,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于 202_ 年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必将进一步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长江经济带 9 省 2 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如表 4-1 所示。
表 表 4 4--1 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 9 202_ 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汇总表
地
区
GDP
((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常住
人口
((万人)...
第二篇: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第四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中共凤冈县委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精神,全面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全面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动融入凤冈县教育工委“十四五”建设大局,在上一轮五年发展规划基础上,根据学校现实情况,制定学校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基本情况
凤冈县第四中学202_年9月诞生在群山环抱的白岩塘,在县城区域内,校园环境优雅,前有清澈的溪流,后有苍翠的松林,校内干净整洁,绿化与建筑物相宜得彰,是学生理想的学园和成长的乐园。
学校总投资8.5千万元,现占地面积83333.25㎡(约125亩),生均33.3㎡,超过生均25㎡的标准。校园大致可分为: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四大部分。在校生2450人,现有50个教学班,平均班额49人,最大班额50人,最小班额47人,达到优质均衡标准每班不超过50人;学生宿舍286间,使用面积10500㎡,现有寄宿生2287人,生均宿舍面积4.6㎡,超过生均3.5㎡的标准。宿舍内置学生高低铁床1450张,能满足寄宿生一人一床的标准。专用教室与辅助用房的设置,学校设有计算机教室4间,物理实验室4间,化学和生物实验室各3间(均含一间准备室),音乐和美术专用教室各1间,图书室1间,阅览室1间,体育保管室1间,科技室1间,创客教室1间,心理咨询室1间,可容纳632人的阶梯式多功能教室1间,300人会议室1间。
学校的办公用房主要设置在躬行楼的办公区,致远楼有一小部分,共44间,完全能满足各类办公需求。学校食堂建筑面积3000㎡,有独立的操作间,另外还匹配约200㎡的洗澡间,不但设施设备齐全,而且干净、整洁。现有图书78264册,生均31.9册,超过生均30册的标准。理化生实验设备总值达67.1万元(验收当年为49.51万元,近三年来新增17.59万元),现在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127.8万元,能满足师生的各种实验操作需求。学校用于备课系统和教学的电脑317台,达到每100名学生不低于10台的标准。有54间多媒体教室,其中51间普通教室是“电子白板”的班班通模式,学校还开通了100Mbs的光纤网络,为师生共享网络教学资源打开了方便之门。音体美器材总值达28.97元,其中音乐和美术器材匹配符合(教体艺[202_]17号)配置要求,体育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修订基本标准》(教体艺[202_]5号)的要求。体育活动场地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修订基本标准》(教体艺[202_]5号)的要求,有4个硅PU篮球场(还有两个球场未铺硅PU),标准的400米环形8跑道与足球场(硬化完成,未铺胶),还有乒乓球场和羽毛球场等,这些场地面积有32190㎡,生均13.14㎡,超过生均5.5㎡的验收标准,能满足学生各种运动需求。
教职工163人(不含学校临聘工人与安保人员)。专任教师162人,专任教师合格学历达100%,本科学历157人,本科学历达96.3%。专任教师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83人,其中省级乡村名师2人,省级名校长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名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市级名班主任1人,县级优秀拔尖人才2人。专任教师学科配置合理,且师生比基本到达1:15的比例。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十年来,四中不断茁壮成长、崭露头角。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六化四园”全力推进。先后被评为市级“安全文示范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绿色学校”“寄宿制示范学校”“汉语言文字示范校”“省级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省级安全文明示范校”“省级五四红旗团委”等。县级各项比赛均获前茅,教学质量逐年提升。近年来特别在学生体艺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学生参加贵州省九运动共获得2金1银3个第三、4个第四的好成绩;参加贵州省十运会共获得3金3银2铜,1个第四,一个第六的好成绩。参加全国中长跑项目基地锦标赛,荣获男子800米第一名,达国家二级运动员。贵州省第三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初中男子1500米第一名,初中女子200米决赛荣获一等奖第二名;男子组200米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两人次在海南、三亚参加全国科技航模型比赛分别荣获全国一等奖。
第一部分 学校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一、经验与成效
在上一轮规划的实施中,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改革,把我校办成一个“比较规范、质量高、校风好,有自己特色的学校”,并完成三个规划一个巩固:一是抓好工作常规和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二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进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总之,经过五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校风优良,环境优美,教育设施齐全,教学手段先进,师生素质和教育质量较高,管理规范的县城示范初级中学。
学校领导班子和谐共处、相得益彰;校务会成员相互补台,尽心尽责,让学校管理真正实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和学生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构建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生命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培育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团委积极开展团组织工作,自建校以来,每年都荣获县级以上优秀共青团组织称号。
(一)德育
1.立德树人,构建育人体系
发挥政教处职能作用,通过五年的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备思想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中学生。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法制教育,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确保没有出现重大责任事故。
(2)要引导全校教师清醒的认识到`德育工作必须认真抓并且要积极探讨如何才能收到积极效应,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每个教师都要总结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新经验。
(3)强化升旗集会的教育功能,坚持每周一国旗下讲话。重点抓好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并使之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4)认真抓好班级建设。加强群体教育是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关键。做到每周有例会,开会必须有学生关心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从中得到锻炼,受到教益,力争做到让学生从活动中受到自我教育和激励,增强自信心。
(5)创建德育研究大环境,大兴德育科研之风,使德育工作步步为营,深入人心。
(6)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成才为目标,以学生素质为重点,以思想教育为保证,以强化管理为途径,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优良校风为依托,在德育工作中力求做到:求精、求新、求真、求实。
2.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成长
学校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一是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外请专家培训,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内强教师评价,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发展优势和存在不足,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班主任的德育意识和育德能力,培养了一支比较成熟的班主任团队。二是在中考新政背景下,学校试行全员教师育人模式,即每位班主任主要完成班级管理常规工作,科任教师参与值日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格局。
(二)教师队伍建设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铸造良好的师德风采,培植优良的教风,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质量,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根本。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本任期内的重要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苦练内功,努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人师表,以德育人,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2.完善教研组织,切实开展好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工作和新教材培训。搞好教研课题研究,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全面铺开,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3.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名班主任工程”,每培养校级骨干教师6名,校级优秀青年教师3名,校级优秀班主任6名。五年内培养县级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8-10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5名。
4.加大对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设立教研专项奖励基金,并制定有关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奖励条例,使教科育研工作有序、科学运作。
5.通过教育科研,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升教师的教育技艺。好课率达到80%以上,90%左右的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60%左右的教师有综合学科的教学能力。
6.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教师工作考核办法,根据教师的德、勤、能、绩综合评价,优胜劣汰,为教师聘用制的实施做好基础工作,每期同级同类学校考核最后一名作为召回对象。
7.建立教师研讨制度,抓好校本研修,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教科研水平。
(三)教学教研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特别是音、体、美、劳技、健康和地方教育课程。开展好社团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
2.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好对教师的备课、讲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以及听课、评课的检查和总结。
3.积极开展学科组活动,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定期总结推广教学经验。
4.落实学生作业规范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开展好写字教学工作。
5.落实学科教学计划,做好督导工作,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艺术素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6.狠抓校本研修活动,创造条件,建立教师集体备课办公室,完善集体备课和教育教学反思制度。
7.充分管理、利用好图书、仪器。加强对五室管理,保证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开出率达到100%。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8.加强各学科的竞赛,培养学科拔尖人才,开展好课外活动、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9.加强体卫工作,力争在全县运动会中获奖,毕业生体育考试成绩合格,体质健康测试达标。
10.抓好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考试、监考、评卷和教学质量分析工作。
11.加强师资培训,大力培养骨干教师。狠抓教师基本功的训练,重点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训。
12.继续巩固和扩大“新两基”工作,抓入学率,控制辍学率,确保完成“新两基”各项指标。
(四)安全工作
1.加强安全组织机构建设和安全制度建设,做到组织分工明确、制度齐全、预案科学,保证安全工作的高效,同时,能根据形式的发展不断完善制度,让安全工作始终做到有法可依。
2.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强化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让安全工作渗透于学校工作的任何一角落。
3.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意识,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班会、“安全疏散”演习、“防溺水教育”等活动,开展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节假日,学校要发放告家长书。还要开展家访,开展家长培训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
4.建立和完善防“六灾、一渗透、一恐暴”的安全预警机制,全员抓安全,全过程落实安全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5.加强校舍、校园周边环境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确保不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争创平安校园。
6.与教师签订《学校安全责任书》,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明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财务后勤
1.后勤工作树立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观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力争为提高教育质量多作贡献。
2.建立民主理财机制,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加强学校财物、财产管理,健全财物管理制度。
3.管理利用好现有资源,凡学校资产必须进入资产账。专人管理,严格借还、赔偿制度,易耗品报销审核制度。
4.量入为出,增购部分图书,添置一些教学器具。
5.规范财务管理,做到严格按预算开支,民主理财,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杜绝一切违纪违规行为。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多支笔审核,力求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报账员账务必须做到日清月结,账务清楚。
6.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学校校园规划工作。在校舍建设中,要以现代学校的理念构建布局,使得校园环境优美、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使用实惠。
7.对学校办公环境进行改善、改造室内照明线路。搞好运动场的新规划,铺设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解决学生生活用水洗澡问题。
8.不断增加办公电脑和其它办公设施,发挥现代办公系统的作用。
9.做好校舍、校产的日常维修工作。
(六)校园文化建设
1.科学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美化校园,完成绿化工程,使全校形成人景交融的文化氛围,陶冶师生高尚情操。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校少年宫,为学生的文化艺术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3.建设好走道、教室、餐厅、五室、宿舍、室外文化。
4.建设好学校舞蹈室、档案室、教师会议室等管理与特色。
二、问题与思考
(一)学校办学理念有待进一步解析
1.学校办学理念需进一步解析,让全校师生真正理解学校的办学精髓。
办学理念:求本务实,成就学生。
含义:学校的“本”是学生,学生的发展、成长、成才是学校的最终目标,因此学校必须以教师的发展为动力去成就学生的成功和成功的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学校办学目标需进一步明晰
原规划中学校办学目标: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紧紧围绕“求本务实,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日新月异,学达德彰”的校训艰苦创业、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全体教师用智慧和汗水诠释“绽放智慧,启迪新人”的教风;学生秉承“力学笃行,臻美臻善”的学风;营造“崇文尚德,自强自立”的校风。学校确立了以“一创二规范”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以强化班级管理为突破口,以教研教改为内在发展动力的办学思路,着力打造优质教育,努力创建一方名校。“内涵发展”比较笼统,需要进一步明晰,阐释清楚,凤冈县的优秀成果的推广,即“一创二规范”(创建特色学校、规范教师岗位行为、规范学生养成行为),特色教育没有真正提炼形成,需进一步细化描述和提炼特色文化。
3.学校环境文化需进一步凸显:上一轮规划已经初步成型,但是文化的含义全校师生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学校师生对原有的校园文化缺少依托感,从学校来说,在校园环境设计和活动设计方面缺少整体的规划和思考。
(二)学校办学特色有待进一步做强
学校艺术和体育是特色的支撑,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融合程度还不够强,缺乏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与学校管理、文化建设、教师队伍、课程教学、资源保障等领域协同推进,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特色提炼,与新中考接轨,做好特色发展的成效评价、经验总结和示范辐射等工作。需制定素质教育专项规划,明确从目前的“学校特色”发展成为“特色学校”的目标定位,对接结合点、瞄准创新点、聚焦发力点,推动特色创建再上一个层次。
(三)学校德育品牌有待进一步凸显
1.学校德育工作需加强顶层设计:全员、全程、全方位系统性的德育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德育机制需进一步优化。
2.学校德育课程需着力探索开发:德育工作或活动相对零散、临时、应景,需要通过资源整合,探索开发成导向明确的、影响持久的、且又可以进行有效评价的德育课程。
3.学校德育资源需加强挖掘整合:学校、家长、学生教育尚待优化,需要进一步挖掘整合各方资源,更加明确地将“孩子—家长—学校—社会”联结为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命成长共同体”。
(四)学校课程开发有待进一步深化
1.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亟待加强: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缺少比较深入的思考,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经验。由于传统教育的惯性作用,教师主动进行课程校本化开发的积极性不高,从课程任务的完成角度看,学生自主的创造性学习还缺乏内生性机制。
2.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需体现学校特色: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有些传统,不敢放开让学生大胆尝试,怕学生成绩下降而感动顾虑,所以打造“有效课堂构建”非常必要。
3.课堂教学改革要花大力气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优化方面相对不足。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完成教学内容和进度,对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度不够。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比较沉闷,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单向传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主体作用没能有效发挥。
4.教学管理的力度和精度有待加强:从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来看,较多停留于形式,没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研讨气氛欠浓厚,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单打独斗思想。需要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工作各细节,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五)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部分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有差距:师资队伍遭遇“自我满足期”,使得部分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不够,在研究课标、研究考试、研究教学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相对较少,把握教育机遇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教师整体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尽快适应中高考改革。
2.未能形成教师培训系列化教材:对教师教学规范培训、学科教学能力培训、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等缺乏层次性、系列化设计,对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缺乏培训课程资料。
三、机遇与挑战
(一)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202_的八大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中国教育现代化202_的七项原则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对学校建立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多样化的质量观和现代的教学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突破“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培养模式的桎梏,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多样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考新政带来的机遇
中考改革新政的实施既对学校办学形态提出了更高的变革需求,又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学校要将新中考体现出的人才培养要求和教育发展趋势,渗透进办学的方方面面,从目标、课程、教学到评价,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都要抓住育人的重点,一以贯之,循序渐进,以学校的整体变革和转型,助推中考改革落地生根。学校要整体设计基于特色育人目标的课程规划,重点关注中考改革背景下综合素养提升等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全面回应特色学校育人目标,并确保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实现学生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三)教育优质均衡带来的机遇
我县教育均衡在全省率先验收合格,这次在教育优质均衡中我校又有很多机遇,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特别关心,不管是什么硬件建设都首先考虑我们学校。校园景色优美,校园环境布置相对合理,这10年来取得的成绩社会认可,家长放心。教室数量、专用教室的配备、实验室、计算机室、教室班班通、录播室等的装置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办学的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养的培育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智慧校园建设为教学管理提升效能,为教育教学创设更为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师生精神振奋,有立足新起点,再创新辉煌的动力。
(四)生源质量下降带来的挑战
随着中考招生制度的改革,遵义市优质学校下县招生人数的增加,学校近年生源质量有下降趋势,我校从凤冈县育才、婉嘉、城南三所私立招的学生占每年的一半左右,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普遍较低,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安排带来了一定难度。要保持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既需要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也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五)教师队伍向老年化带来的挑战
我校教师平均年龄近40岁,都是从全县招考的教师居多。还有近5年的黄金时期,要好好把握教师的成长规律。在经历了一、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后,教师进入职业倦怠期,部分教师墨守成规,改革进取的动力不足,思想相对固化,视野比较狭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等距离时代发展、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就会存在明显差距,有的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成效就会落后于学校发展步伐。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的战略与目标
一、办学理念:求本务实,成就学生
含义:学校的“本”是学生,学生的发展、成长、成才是学校的最终目标,因此学校必须以教师的发展为动力去成就学生的成功和成功的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师生终身学习,永远追求真理,内外兼修,最终达到自立自强。
二、学校精神:日新月异,学达德彰
含义:日新月异,学校每天都有新的发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学生每天都有进步,快乐成长;学达德彰,“学”是学习、学问、知识,“达”是到达成功的彼岸、理想的境地。更是豁达、心胸开阔,含有达则兼善天下的意思。“德彰”是品德高尚,得以彰显,受到表彰,止于至善。
三、办学目标
(一)总体办学目标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紧紧围绕“求本务实,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日新月异,学达德彰”的校训艰苦创业、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全体教师用智慧和汗水诠释“绽放智慧,启迪新人”的教风;学生秉承“力学笃行,臻美臻善”的学风;营造“崇文尚德,自强自立”的校风。学校确立了以“一创二规范”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以强化班级管理为突破口,以教研教改为内在发展动力的办学思路,着力打造优质均衡教育,努力创建一方名校。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力学笃行,臻美臻善。
含义:“力”:努力,身体力行;“笃”:一、忠实,不虚伪,博学之,省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二、厚,笃,厚也。——《尔雅·释诂》;三、专一;“臻”:本义:到,到达,另有:盛,满,齐全,完备之意;学风的意思是坚定信心,矢志不移,努力去做,量力而行,追求至善至美的境地。
凤冈四中的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高尚、优雅、乐观、向上的谦谦君子;诚以待己待人待物,积极进取,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人,既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为校争光,奉献社会。
2.教师发展目标:绽放智慧,启迪新人。
含义:我们秉承的教育是用汗水浇灌未来,以智慧启迪智慧,让人格塑造人格,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四中新人,学生的成功就是我们教师绽放的生命之花。
厚德、博学、精研、乐群。打造师德高尚,学识广博,精于钻研,人际和谐的教师群体。争取在五年内,学校至少有1名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比例达到20%及以上,县级骨干教师比例达到25%及以上,且至少有5名及以上骨干教师在全县发挥引领作用、在区域内享有一定知名度。
3.教研目标:实现学校教研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全方位提高教科研质量。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会学习、会反思、会研究的教研型骨干教师队伍,力争使我校成为全县教育科研的排头兵;鼓励教师总结、交流和推广科研成果,以“有效课堂构建”突破口,探索课堂有效性。
4.学校管理目标: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组织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教代会的民主参与作用,构建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信息化以及符合学校、教师、学生自主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5.硬件建设目标:建设学生发展中心,加强学校网络云端建设,使办公厅、录播室、教室网络连接,创新实验室、学科专用教室、智慧校园建设,通过设施设备现代化实现校园数字化和办公网络化;与上级对接,完善学校足球场铺胶建设;争取“十四五”硬件工程建设,力争新建一栋科技楼,满足学生社团等创新活动;争取完善校园内食堂后面的树林中读书长廊建设,创建学生读书环境等。
6.学业质量目标:关注初中三年教学质量的整体性目标和持续稳定,强化教学环节管理的精细化,中考成绩始终站稳学校位置,并力争稳步提升,保持全县领先位次。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的任务与举措
一、党建
(一)总体目标
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强化两个工作要求,即党建基础工作规范扎实,党建特色工作体现明显。发挥三方面作用,即引领作用、核心作用、促进作用。
(二)党建特色工作要点
1.申报党建课题——《学校党组织工作有效性实践研究》。提出了学校党建1234工作思路。即:牢记一个宗旨(教育为人民服务)、突出两个重点(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抓好三支队伍(班子队伍、党员队伍、教师队伍)、打造四型党员(政治型、服务型、学习型、专业型)。
2.学习促动。一方面,充分利用“道德讲堂”、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对师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另一方面,认真抓好集中学习,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中国梦”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学习宣传十九大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党员教师政治思想觉悟。
3.平台推动。一是设置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工作室为成长平台,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发挥名师的指导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进步。二是编写读本资料。收集凤冈“红色教育”资料,编写“凤冈红色教育”读本。三是运用互联网+。充分发挥QQ群、微信群、党建网站的快速优势,传递正能量。四是开展帮带活动。每个党员教师联系一名非党员教师、联系一名贫困生、联系一名学困生,并与联系对象开展帮带活动。
4.“三创”带动。一是一线教师争创教学示范岗。二是班主任争创教育示范岗。三是中层以上班子争创管理示范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5.党团联动。党建带团建,党建带队建,充分发挥团员和少先队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科技、航模、机器人、军乐队、舞蹈、书法、体育、美术等学生社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工会、妇委会的工作,开展有实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推动“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工作。
6.增强“四种意识教育”优化学校党员教师队伍建设。一要增强政治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二要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工作争先进,服务求满意”的意识,做到胸有大局,服务全局;三要增强团结意识,团结出成绩,团结出形象,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团队。四要增强奉献意识,作为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往往是默默无闻,这更需要我们具有强烈的奉献意识和甘为人梯的精神。
7.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吸纳优秀青年教师入党。党支部不仅要教育管理好党员,而且要不断发展新党员。要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在广大青年教师中普及党的基本知识,吸引更多的青年骨干教师向党组织靠拢,储存发展的后备力量。
二、德育
当前学校工作,面临的不仅是外在的、硬件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内涵发展。只有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才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才可能成为名校、强校。为此,结合我校实际,特提出以下学校德育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德育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思想,坚持“树人先树德、成才先成人”的德育路径,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模式,坚持“日新月异,学达德彰”的德育校训。
(二)德育目标
确立“三年影响一生”的育人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我校三年中,通过学习与生活,形成可以影响一生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体魄、美好的灵魂,从而让其一生受用。
(三)德育模式
1.构建新时期德育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加强德育评价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2.关心学生,关爱生命,关注成长。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使我们的学生健康、活泼、聪明、平安向上。
3.形成各方参与的大德育网络体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打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立体空间,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机制。
4.抓好团队建设,丰富团队活动,发挥团队员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效能。
5.利用我校已有的心理咨询教师资源,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体系,做到心理教师人员、心理教育课程、心理辅导场地的三落实,建立心理教育档案,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
(四)德育载体
1.环境育人:打造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建设温馨的寝室育人环境;创建宜人的教室育人环境。
2.榜样育人:树立高尚的教师榜样;培育示范的家长榜样;发展优秀的学生榜样;挖掘典型的名家榜样。
3.活动育人:各种比赛竞赛活动;课间操活动;团队活动;升旗仪式活动;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研学旅行活动等。
(五)德育要求
1.明确四中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的深刻内涵;
2.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誉意识,践行“既是四中人,共创四中情”;
3.会唱五歌:“国歌、团歌、队歌、校歌、班歌”;
4.打造四个四中:“质量四中、友善四中、成就四中、和谐四中”;
5.规范三个行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规范教师岗位行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6.落实落地“凤冈四中学生十二不准”;
7.做到四中六个一“一群人、一条心、一直做、一起拼、一定赢”;
8.认真上好班会课,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变化”;
9.抓好内务整理六个“一条线”即(1)被子叠放一条线(2)鞋子摆放一条线(3)脸盆摆放一条线(4)水瓶摆放一条线(5)牙缸、牙刷、牙膏摆放一条线(6)毛巾挂放一条线。
三、教学教研
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是核心,为了尽快适应新中高考改革,秉持“尊重差异,激发潜能,自主发展”课程建设目标体系,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过程和方法、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成为全面发展而具有个性的阳光学生。结合我校实践,教学教研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聚焦课堂,狠抓课堂管理,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纪律情况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课堂管理的重点是加强对课堂的督查。
一是督查课前三分钟,杜绝学生懒懒散散、教师拖拖拉拉的现象,要求课前三分钟班班有歌声(读书声),学生不能迟到,教师必须在课前三分钟进班候课。
二是督查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除查堂人员普查外,值日领导也要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抽查。教导处制定具体方案,将督查的情况纳入任课教师的考核。
三是督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由查堂人员对每堂课学生的学习态度、精神风貌、纪律情况等进行全面督查,督查情况以班级为单位每日一公布,每周一小结,督查结果按月纳入班级考核和该节课任课教师考核。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模式,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一是全面推行“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确定五个教学环节,即自主预学、自主生疑、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自主测评,课堂教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训练为载体,以教学活动为核心,以提升能力为目标。
二是加入“当代好课堂”线上实验,以七年级为实验年级,以七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学科教师为实验教师,先行先试,逐步推行。
(二)立足常规,细化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高标准、严要求的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实行控辍保学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力争做到我校学生零辍学,实现整班移交。
2.抓好各种工作计划的制定,各教研组、备课组及任课教师要精心制定工作计划,计划要有目标、有措施,有工作推进进度,教研处要认真指导、督促和检查。
3.督促教师认真备课,规范书写教案,集备教案必须有执教教师的批注。课堂教学必须有教案,杜绝无教案或不带教案上课的现象。作业布置既要科学合理,又要层次分明,充分体现基础知识、能力提升和拓展训练三个层面。教导处要对教师的备课、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进行一周一抽查,一月一普查,并按月评选优秀备课和作业。
4.精心组织月考、模考、期考,确保考有所得,以考促质。
一是保证试题的质量,尤其是月考试题的命制,必须紧绕“两标”和中考导向,结合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学生学情,试题要有针对性、可测性,难易度适中,要反复审核,确保试题质量和试卷(答题卡)排版、印刷质量。各备课组要按照教导处的安排组织教师提前命制,避免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应付交差。
二是严密组织考试流程,严肃考风考纪,既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又能以考风促学风。教师要严格监考,杜绝学生的任何作弊行为,每次考试学生须考满时间方能交卷离场。
三是做好考试质量分析和试卷讲评,各组要组织教师对每次考试的情况作认真细致的分析,拟写质量分析报告,各任课教师要对本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及时做好试卷的讲评。教研处要组织开好质量分析会,总结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四是充分肯定和激励学生,凡是学校统一组织的考试,每次考后都要对学生进行表彰,重点表彰成绩优秀或进步最大的学生。
5.切实开展培优辅差工作,抓两头,带中间。各年级各班都要抓尖子生培养,重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要定期辅导、单独指导,促进尖子生快速发展;要采用座谈会、个别谈心、专题讲座等方式,激发学困生积极的精神状态,通过及时鼓励或表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困生学习的信心。此外,各班级、各备课组及各任课教师也要制定相应的培优辅差方案并认真落实。
6.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学生的错题集,由教研处制定《学生错题反思集》,设计统一模板装订成册,要求全部学生使用,各学科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错题集,对优秀的错题集要适时进行展览或评比。
7.以“早读、午唱、晚练”为主要方式,抓好对早、晚自习的充分利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早晨时间在校园里自由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早读课的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读书,做到“三有”,即有内容、有声音、有检测;下午上课学生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校园广播播放歌曲,各班学生跟着齐唱,歌曲由播音室负责精选,每周一曲不重复;晚自习以学生练习、预学为主,教师做好辅导和监督,保持安静、有序。
8.将学生的阅读作为常规来抓,语文教研组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详细的学生阅读计划,按年级分阶段拟定推荐阅读书目。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书,把阅读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学校或班级要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激励学生养成酷爱阅读的终生习惯。
(三)抓实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全面实行集体备课,变过去抄写教案的“体力活”为集体智慧的“脑力活”。教研处制定集体备课相关制度和方案,统一集体备课的教案模式,指导备课流程,规定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具体时间,间周一次开展,学校对各组开展的情况要进行督查、评价和考核。
2.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以研提质。统一安排教研活动具体时间,间周一次(与集体备课按单双周进行),各教研组要整体谋划,精心组织,内容具体,形式多样。各组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处加强对教研活动组织、开展、及参与情况的督查,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作为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的重要依据。
3.落实教师听课制度,听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是极为重要的。对全体教师实行开放式、推门式听课制度,既要求教师完成规定的听课节数任务,又鼓励教师多走进别人的课堂。同时要求教师要从五个方面听好课,即观课、听课、记课、评课和鉴课。
4.多形式开展教师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一是做学习型教师,与时俱进,学习不已。教师要按阶段制定学习的计划和具体内容,善于做学习摘要,撰写学习心得,并自觉将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开展读书活动,鼓励教师多读书,形成全校酷爱阅读的良好氛围。
二是课例研究,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听课、评课,可针对同课异构或异班授课,通过比较研究发现问题根源。
三是教师论坛,由学校组织,针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突出问题和疑难展开专题研讨,重点讨论解决方案。还可根据情况邀请专家点评引领,使研讨向纵深发展,提高质量。
四是专家引领,邀请专家举办现场专题报告,充分利用本校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平台和资源,积极争取专家、名师的跟踪指导和对口培养,增加教师更多对外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五是课题研究,根据教育教学中需要实践、探索、解决的问题,确立课题,根据课题内容和要求学习相关理论,借鉴好的做法,将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将研究活动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
六是自我反思,要求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反思的内容可多可少,关键的发自内心的真切体验、体会、感悟、想法、做法、困惑、期待等,要及时行诸笔端,形成反思笔记,甚至升华为教研论文。
5.做好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教研处要统筹安排各学科组,结合我校的资源优势、文化建设和学生特点,开发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校本教材。
6.开展初小衔接教学教研活动,重点与生源学校做好对接,针对学科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改革、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四)跟进改革,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遵义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让改革内容人人熟知。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任何学科不得被挤占或强行征用。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全部科目都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各学科教师都要高度重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
2.切实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再次组织师生学习《遵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试行)》,对评价要求和操作流程进行再培训。各学科教师要按照评价要求,对学生做好及时、准确、公平的评价,教导处要制定详细方案,将此项工作纳入教师考核。
3.尽快适应“新中考”改革,充分重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认真做好教学研究,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综合开展艺术展演、艺术周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养。抓好生物、物理、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规范实验室的管理,确定各实验室管理员,师资富余的学科可以设定专职实验员,统筹制定实验课表。教导处要加大对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督查力度,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纳入教学成绩考核。
4.教研处统筹开展好学科知识竞赛,激发我校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着力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
5.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懂一门艺术、有一个特长、会一项技能”。社团的开设要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和传统优势,努力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研处要统筹安排,优化社团设置,强化过程督导,科学评价考核。
6.充分利用“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体育阳光学校”“校园足球示范学校”等成果,继续加强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打造优质体育课堂,组织好各种运动会,做好学生体育训练辅导,配合教导处组织好毕业班学生体育中考集训及特长生的辅导工作。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磨练学生学习意志。
7.继续发挥“遵义市科技示范学校”“少年硅谷•创客教室”的优势,管理和利用好校园科技馆,引导和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校园科技馆每天定时向学生开放,也可利用时间有序组织班级学生去馆体验。
8.以省级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的申报为契机,继续抓好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倡导全体师生在校园内一律使用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强化写字教学,写字工作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将师生的写字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
9.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社团,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法名家进校园、古典戏曲、音乐、乐器、国画、传统武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等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落实“六化四园”建设,为四中发展夯实基础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单位的灵魂,校园文化对所有师生员工产生导向力、凝聚力、推动力,无声地滋育着学校师生的发展,是学校的“精、气、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创造而成的,为师生员工整体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物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物质和精神形态总和。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六化”即规划、硬化、净化、绿化、文化、信息化重点,以构建“四园”即学园、花园、乐园、家园为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基。
(一)塑造和深化学校精神文化,构建育人内涵。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与生命力,反映学校的价值观、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办学特色等。要让学校的每一项文化都能入师生员工的心、脑。
1.科学提炼学校办学文化,准确理解文化内涵,正确把握行为方向。
办学理念:求本务实,成就学生。
办学特色:“三成教育”即(成功、成才、成人)
校训:日新月异,学达德彰。
校风:崇文尚德,自强自立。
教风:绽放智慧,启迪新人。
学风:力学笃行,臻美臻善。
2.完善和创新学校制度文化,规范育人行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是反映学校的管理思想,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制订,目的是让师生的言行举止规范,从而达到外有形象,内有素质的个体,充分体现学校师生的“精气神”。
(二)发掘和拓展学校物质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1.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网线。让排水排污管道通畅、清洁;让网线通畅有规律,显美观;让电线有保障显安全。
2.进一步规范各房楼的建设。让学校的各楼层的屋顶不会漏雨,墙面不会掉磁落粉,墙柱不会断筋脱皮。为每一栋楼层冠其名、赋其义。
3.完善各绿化园。修剪校园各类林园植物,补栽林园所缺物种。
4.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后山文化,把后山打造成学生课堂学习的乐园、学园。修复后山喷水池、流水文化、后山石头文化,后山绿化完善。
5.完善学校各楼层文化。美化教室,将教师进行总体规划,预计每间教室花费15000元,总计75000元(大写:柒万伍仟元整)。
6.新建学校文化长廊。在食堂后山树林中新修文化长廊,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7.学校资金可能的前提下,在学校孔子像傍边新安装大功率液晶显示屏。让全校师生随时可关注国际国内新闻,播放学校新闻,宣传国家、地方、学校的正能量。
(三)巩固成果,使之精细化
学校统一部署了班班有电子班牌、班训、班歌、班级誓词,通过外在的显现文化逐步修炼学校师生的内在修养,提升学校品位,积淀校园文化。其次,着力打造优美教室、优美寝室,实施“五个一”文化建设工程,(即:每个学生写一幅书法作品、画一幅画、做一幅手工制作、养一株花或草、写一句励志话,学校从中精挑细选来布置走廊、教室、寝室)。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特长生、辅导待进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步的同时,我校认真开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工作,现有学校成立了军乐队、书法、绘画、茶艺、航模、笛子、田径、足球、篮球队、文学社等社团26个,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5:00-5:50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辅导和开设各科兴趣小组,七八年级学生必须自主选择一个小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特长。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设校园德育文化。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合力唱响德育的主旋律。一是注重德育宣传。二是狠抓德育常规教育。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推进德育工作。四是关注双困生,学校在“双困生”教育上,要求教师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虐待,态度上不粗暴,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点滴进步。
五、课程
1.积极推进课程开发,优化课程结构,强化课程整合,做好三类课程的顶层设计,描绘课程图谱,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支撑学校育人目标,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和艺体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推进基础型课程校本化。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加强课程常规管理。发挥各学科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作用,加强学科思想建设,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突出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加强应对中考改革的针对性。
3.丰富拓展型课程。完成教师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编制,形成相对成熟的长短课程;借助校外课程资源,加强艺术、语言、体育、跨学科等拓展型课程建设。
4.优化研究型课程。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录播室硬件平台,加强教师课堂建设打造的研究,给教师成长提供一定平台。
六、教师队伍
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发挥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名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以及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等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有计划地培养我校的名师队伍,逐年提高骨干教师的占有比例。给骨干教师压担子,组建名师和骨干工作室团队,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内容、评价标准,促使骨干教师变压力为动力,快速成长。强化教研组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主体功能,创设良好的成长竞争环境,并通过基本功练兵、教学比赛、征文大赛、校内轮岗等路径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养,激励青年教师勇于担当,主动发展,加快成长。
1.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完善师德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将师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环节,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调研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建设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师发展;以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为抓手,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引导教师将个体发展需求与学校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不断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的理论、业务学习和作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素质、思想素质、政策水平、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深化中层干部考核聘用管理制度,加大青年干部培养力度,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勇于担当、善于协调、开拓创新的干部队伍。
4.加强职员工人队伍建设。强化服务育人意识,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全力做好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岗位聘任制度,完善考评机制,以师生的满意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建设一支觉悟高、服务好、本领强、善合作的职工队伍。
七、管理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激励全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具体、考核标准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公平性,逐步探索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1.强化职能提高管理效能。狠抓工作落实和督察,加强管理精细化程度,进一步完善校级-教导处、政教处-教研组、年级组的三级管理体系,强化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各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力做好教研组、年级组管理的服务、协调工作,形成目标一致、责权分明、分工协作、层级有序、务实高效的管理体系。
2.以凤冈县教师全员竞聘机制,完善评价聘任管理。逐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教师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深化全员聘任,形成竞争上岗的良好氛围。
3.完善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完善中共凤冈四中支委会会议制度、教代会会议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完善“三重一大”讨论和监督的制度。加大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力度和家长开发周的实施,完善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
八、智慧校园
深入实施校园一卡通建设工程,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加强硬件建设,统一数字化校园入口,统一信息数据标准,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建设力度。构建家校通、师生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1.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和运用能力的培育,探索基于数字校园的开放、自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不断优化数字化学校软硬件基础环境,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工具软件,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自主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完善多元评价机制构建。加快大数据应用建设,在考务管理,学生管理、成绩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分析等方面与云平台紧密结合,在基本成型的评价机制中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管理,对学生、教师的个人发展进行必要的决策支持、分析研究和推广。
九、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牢牢把握“十四五”发展主题和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立以校长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教代会代表为成员的发展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进行决策和修订,对发展规划实施进行全程管理;成立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为主体的发展规划实施执行小组,分解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和学任务分解表,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代表、教代会代表组成的发展规划实施自评工作小组,定期开展规划实施自评工作。
2.制度保障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革和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立足于学校工作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和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原则,坚持依法治校,为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经费保障
开源节流,提高经费筹措能力,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确保学校经费支出打紧,使用规范、安全、高效。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必要的开支上,深化节约型校园建设,加强校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4.安全保障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安全硬件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和管理规定,完善各类应急事件处理预案,强化安全教育与演练,积极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巩固市级“安全文明校园”学校建设成果,为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凤冈县第四中学
202_年10月
推荐理由
这篇文档非常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能有效地指导基层学校应对未来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此,推荐给需要的同志们。
第三篇:**职业中专十四五发展规划
**职业中专“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调研的通知》等文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打造职教强县,推进科教兴县,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制定《**职专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2_—202_年)》。
一、职教工作回顾
**职专自1982年建校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走了一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走向辉煌的历程。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调整专业设置,先后开办家电维修、服装裁剪、民用建筑、电子实用技术、电算化会计、果树栽培、财务会计、焊钳、护理、计算机等10多个专业,学校现有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民族音乐与舞蹈和工业机器人专业。学校曾进行了电算化会计、工人岗前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操作学习等培训,并相继建立了家电维修、服装、裁剪、木雕加工和食用菌培植四种产业,为**经济发展培养了3.5万名技术人才,为高职对口院校输送大中专人才20000余名。其中幼儿教育专业两届毕业生全部被市、县、乡各学校幼儿园聘用,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交口称赞。
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前形势及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没有完全得到落实,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职业教育办学专业单一,办学仍以升学为目的,没形成特色办学;三是职高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这就更加显得我校职教发展以升学为主的路子将越来越窄。在这种情况下,尽快制定出职业教育近中期发展规划,迫在眉睫。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巩固小康社会成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据《**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调研的通知》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我县、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统筹,推动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实施绿色富县、工业强县、科技兴县和全民艰苦创业战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大职教投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提高职教办学水平和质量,以培养知识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相结合,努力构建与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基础。
2、基本原则
(1)适度超前原则。职业教育要适度超前,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要加强同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需求,预测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提前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做好产业工人准备,要适度超前发展职业教育,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2)创新原则。走“东西”联合办学的路子,与天津、上海、广东等发达省份积极主动地办好联办专业,采取1+1+1或0.5+0.5+0.5的办学模式,培养实用性人才。
(3)市场导向原则。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生命力所在,职业教育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地方需要什么专业人才,学校就办什么专业,职业学校要紧紧围绕地域经济和社会需求,根据市场和企业的人才供需情况,通过专业控制、强化技能培训,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4)校企合作原则。学校与企业要加强在专业建设、师资与技术、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合作。职业学校要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毕业生,并为企业培训职工。企业要为职业学校的教学与实践提供服务。
(5)开放办学原则。学校要树立大职教观念,坚持职高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在优化职业高中教育的同时,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企业职工、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及全县教师教育培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社区教育,为提高全民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
三、职教发展战略目标
1、宏观目标
总体上要
“切实明确一个信念,真正做到两个加强,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明确的“一个信念”是: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2)“两个加强”就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第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校要始终以育人为本,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这不仅是职业学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基本体现,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央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也体现了职业学校的竞争力,只有把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摆在首位,并能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会赢得企业的信任,也才能加快学校自身的发展。
第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培养和实践训练。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就是能动手,而动手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因而,职业技能的实践训练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制约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学校必须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强化实际训练,强化技能培养。我们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高素质的劳动者,一定要改变重学术、重系统知识而轻技能、轻实际能力的老观念,不要总是想让学生多学点数理化,多学点外语,而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实训实习时间一般要在半年到一年,甚至更多。这一条必须保证,要保质保量的实施。
(3)“三个转变”就是要转变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
第一是办学思想的转变,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只要学校能下决心帮助学生学到本领并找到工作,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更新观念,开阔视野,转变职业教育的对象仅仅就是学生的狭隘认识,明确职业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是一种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教育,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如教师教育培训、企业职工培训、民工外出打工培训、再就业人员培训以及各种服务行业的代理培训等等。第二是办学模式的转变,按照“订单式”培养的要求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
首先是要找准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努力实现“以升学为主”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转变。学校要有明确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这就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加强市场预测,积极配合劳动和人事部门,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劳务市场的合作。其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只有做到就业顺畅,才能做到招生兴旺。学校要建立毕业生稳定、有序、灵活的就业渠道和网络,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中介的紧密结合,探索职业学校和职业中介一体化的经验。再次,要按照就业需求配置教学资源。就业市场需要什么,就办什么专业;办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课程、请什么师资,这样才能有效集成资源,办出优势。第三是办学机制的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
一是学会“两条腿”走路(升学和就业两条路,逐渐增大就业的比率);二是走“校校联合”办学之路,与东部发达地区职业学校联手办学,相互弥补,优势结合;三是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与企业实体联合,将学习实践与就业紧密结合,走“订单式”办学路子。在职教专业设置上要突破目前专业的限制,总结过去职高专业设置的经验,再增加电子技术和机械设计两个专业,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经济需求开办一个实用性专业(如商务英语),要力争达到五个专业,甚至保持更多。2、具体目标
(1)积极争取,向北征地110米,向东征至白宜公路,约70亩,以解决校园面积不足问题
(2)继续扩大“走出去”,力争实现单招毕业生就业好。
(3)加大高职单招招生宣传力度,确保单招生源呈逐年上升趋势。
(4)近两年与发达地区联合办学,实现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的转变,为当地经济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外省和外地区培养合格人才。
(五)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计划在2-3年内,学校将修建图书楼、苹果实训楼、创业就业培训中心、体育运动中心,改造完民族音乐与舞蹈实训室和信息楼实训室。
(六)不断完善学校专业设置,加大培训力度,完善教师结构,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3、发展方向
(1)整合全县职教资源,建立全县职教综合中心。学校要主动出击,取得多方面的支持,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统筹,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通过政府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促使职业教育资源向我校集中;通过政府加强对职成教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一体化。通过统筹整合,促进我校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力争使我校成为全县的职教综合中心,统揽全县职教工作,形成全县职教工作一条龙,教育培训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2)以服务为宗旨,重点加强职业教育。要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高教育质量,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在高中教育阶段,要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坚持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协调发展。
(3)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职专办学水平和质量。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
(4)不断改革创新。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改革,要积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要注重学以致用。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作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设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
(5)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今后,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是目前国家的头等大事,我们要抓住契机,扩大面向农村初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通过广播电大、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方式,发展面向农村青年的职业教育。在政府的支持和统筹安排下,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加强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深刻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加强管理,学校要有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职教工作,并成立学校职教部,切实把职教工作摆在与初中教学同等的地位上来;
三是大力宣传职业技术教育法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技能、尊重劳动、尊重服务的新风尚和社会价值观念,尽量避免千军万马挤过考大学这座独木桥的局面;
四是不断加大职教投资,不断完善职教设备,不断壮大职教师资力量;
五是要彻底转变职教办学“闭门造车”的现状,尽快到外面去学习“取经”,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及时了解职教发展最新动态,凡参加职教会议的领导老师回校后,要及时将会议精神在全校乃至社会上传达,加大宣传力度,取得群众和社会的依赖,争得政府的支持,由政府统筹安排职教发展;
六是在实践中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职专教学中逐步弱化文化课教学,强化专业课教学,以提高实际操作水平为主,努力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
七是投入一定资金,扶持和鼓励教师主动探讨、研究职业教育工作;
八是完善职专教育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促使职业教育向良好方向发展壮大。
以今天的改变走向明天,以明天的梦想激励今天。新的五年规划即将开始,美丽的画面已经展开。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了我们心中美丽的梦想,让我们团结一心,锐意进取,用我们勤劳的汗水和聪明的才智,去开创**职业教育崭新的未来!
**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_年9月
第四篇: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02_至202_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健康治理问题强调,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十四五期间(202_年-202_年)是我医院全面发展,医院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的时期,也是医院加快发展的要害阶段,因此,科学合理安排发展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结合我院实际,提出医院五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推进区中医院建设。
遵循区委、区政府南向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医养康养综合体,着力建设中医特色专科、中医康养,区中医院立足遂宁城市南端,并辐射金桥新区、老池片区以及蓬溪荷叶、潼南米兴等周边乡镇,为遂潼一体化发展提供卫生健康保障,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分期实施建设”的原则推进,三年内建成二级甲等中医院。其中住院综合楼(一期)建设用地面积16163.43平方米(约24.25亩),拟设置编制床位240张,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计划于202_年底建成,202_年投入使用。(二)医院二级评审,以创建促发展。
202_年12月我院中医科通过2年的创建,已经成功通过遂宁级重点专科评审,为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祖国医学,建设中医特色专科医院,我院计划2年内完成二级甲等中医院创建,为中医药发展贡献力量。(三)加快人才培养,做好人才招引。
做好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医院人才培养重点围绕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分不同层次加强人才的建设培养。一是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二是遴选优秀中青年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三是做好空缺人才招引和储备。(四)培养品牌意识,树立名牌科室。
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科投入,加强特色专科创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配备一定的专业设备。(五)增添设备购置,优化科室布局。
拟在二年内通过招商引资拟引进一台CT设备,满足临床科室常规诊疗需要,门诊楼装电梯,我院中医科整体搬迁至门诊三楼,为市级重点专科复评做准备。(六)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信息化时代来临,着力网络医院建设,实行网上挂号,网上就诊,网上付费,进一步优化流程,减少就诊时间,方便辖区居民就医。(七)提升公共卫生,落实服务能力。
遵循“落实组织管理是前提,严格资金管理是保障,注重考核结果应用是基础,提高群众满意度是终极目标”的思路。高标准高质量开展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夯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做实、做细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做到纲举目张,有条不紊,成功开设催乳项目,各种公共卫生服务包。(八)家庭医生签约,提升服务水平。
家庭医生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做好健康评估,全面摸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和疾病救治需求,建立工作台账,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重点加强对已签约贫困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服务,对其他疾病给予相应的转诊服务和管理服务。二、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共抓业务创建。
加强对中医院的建设、对本院的医疗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各位副院长任成员的规划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根据规划进一步细化发展规划的各项保障措施。(二)提高业务效益,夯实发展基础。
医院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提高业务效益才能夯实发展的基础。所以,一是增加医疗服务项目,扩大服务总量,认真做好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做好扩大就诊人数;做好合理使用人才资源;做好增加医疗服务收入等项重点工作。二是加强内部治理;三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三)加强科技和人才培养,培育和开拓医疗市场。
瞄准本地区医疗技术发展前沿,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实施专科建设计划,把握住最新成果,力求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实力来培育和开拓医疗市场。树立人才是医院业务发展第一资源,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意识,拟订加速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拉大分配差距,向要害岗位和技术骨干倾斜。依靠人才、技术的优势来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四)健全实施机制,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一是健全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规划编制的民主参与、专家咨询、群众建议制度,要依据规划,认真研究制定工作计划。二是强化保障机制,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保障各项计划实施。三是完善评估机制,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监控、分析,组织开展规划中期督办评估、修订工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目标实现。(五)更新发展观念,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新的发展需要新的观念。在巩固、充实、完善现有内涵建设基础上,着重做好:一是改进医疗服务,转变服务观念。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从“病人求医”向“医院离不开病人”的转变,在服务方式上实现“单纯治病”向“综合治疗病人”的转变,在工作作风上实现“病人围着医院转”向“医院围着病人转”的服务过程转变。二是着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202_年——202_年)是我医院全面发展,医院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时期,也是医院加快发展的要害阶段,因此,科学合理安排发展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结合我院实际,提出医院五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和任务
1、继续深入开展好医院治理年活动,本着整顿提高的原则,做好持续性改进工作。
2、加快人才培养,做好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医院人才培养重点围绕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分不同层次加强人才的建设培养。一是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自修学习,二是遴选优秀中青年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培养出具有省级水平的学科带头人1——3
人,具有市级水平的学科带头人5——6
人,具有县级水平的学科带头人8——××人,三是护理骨干在省级内轮训一遍,医、护人员大专以上文凭比例占85
以上。
3、培养品牌意识,树立名牌科室,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向心脑血管科,泌尿外科、颅脑微创外科等科投入,建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配备一定的专业设备。
4、设备购置。拟在五年内通过招商引资拟引进一台核磁共振设备。
5、医院建筑规划符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筹建一栋九层,约一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病房大楼,资金从拍卖二门诊、每年的节余、吸纳社会投资、招商引资等渠道中解决。来自
头条号
公务员圈子,QQ287627102,海量热门优质材料和PPT课件。
6、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开展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术,胆管癌根治术,全髋置换术。
7、医院业务收入以每年收入基础的10倍递增。
8、申报省级文明单位。
9、发展专科护理,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五年内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室护理等开展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10、临床护理人员配置符合要求,普通病房开放床位与护士之比≥1:0.4,ICU
床位与ICU
护士之比≥1:2——2.5.二、对策和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各位副院长任成员的规划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根据规划进一步细化发展规划的各项保障措施。
2、提高业务效益,夯实发展基础。医院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提高业务效益才能夯实发展的基础。所以,一是增加医疗服务项目,扩大服务总量,认真做好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做好扩大就诊人数;做好合理使用人才资源;做好增加医疗服务收入等项重点工作。二是加强内部治理;三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加强科技和人才培养,培育和开拓医疗市场。瞄准本地区医疗技术发展前沿,加强学科建设,实施专科建设计划,把握住最新成果,力求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实力来培育和开拓医疗市场。树立人才是医院业务发展第一资源,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意识,拟订加速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拉大分配差距,向要害岗位和技术骨干倾斜。依靠人才、技术的优势来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医院综合实力。
4、健全实施机制,确保规划目标实现。一是健全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规划编制的民主参与、专家咨询、群众建议制度,要依据规划,认真研究制定工作计划。二是强化保障机制,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保障各项计划实施。三是完善评估机制,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监控、分析,组织开展规划中期督办评估、修订工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5、更新发展观念,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新的发展需要新的观念。在巩固、充实、完善现有内涵建设基础上,着重做好:一是改进医疗服务,转变服务观念。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从“病人求医”向“医院离不开病人”的转变,在服务方式上实现“单纯治病”向“综合治疗病人”的转变,在工作作风上实现“病人围着医院转”向“医院围着病人转”的服务过程转变。二是着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篇:某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某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根据《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结合某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某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基本原则
做好“十四五”时期全市审计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全市审计工作面临的发展环境,把握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发展环境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将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审计领域重大工作,为审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市审计工作有了较好的基础。“十三五”时期,全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某工作、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及省审计厅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十三五”期间,全市审计系统共完成审计项目872个,查出各类违规违纪金额70.9亿元,经审计上交财政11.9亿元,促进资金拨付到位5.9亿元,政府投资结算审计核减应付工程款28.9亿元。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党委审计委员会全面组建、有效运行,全市审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
——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新职责新使命。党的二十大作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要求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审计署、省审计厅对“十四五”审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强调要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忠实履职,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对“十四五”全市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市审计机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和审计署、省审计厅的要求上来,增强历史责任感、现实紧迫感和职业荣誉感,在开启某现代化新征程中彰显审计担当。
——我市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全市审计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一定的差距,部分审计干部的审计理念、能力素质、方式方法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审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大数据审计的运用还不充分;审计建设性作用发挥不够,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的层次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较为突出,推进审计全覆盖还面临较大困难,等等。全市审计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力补短板,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某工作、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完善审计管理制度,加强全市审计工作统筹,加快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紧扣“三高四新”战略,扎实推动“双引擎”建设,切实服务好先进制造业强市、产教融合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文明幸福城市建设,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三、总体目标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加快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制度优势。
——健全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体制机制。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不断健全完善市委审计委员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牢牢把握审计机关是政治机关的根本定位,认真履行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审计机关各项工作,全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确保上级审计机关、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及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落实下级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向上级审计机关党组述职报告工作制度。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体现在审计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实现审计全覆盖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审计对象上,在一定周期内,对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相关地方、部门和单位实现审计全覆盖,不留监督盲区和死角,体现审计监督无禁区。审计资源上,要统筹国家审计和内部及社会审计力量,形成多层次、广角度、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内容上,要坚持全面覆盖、重点审计,原则上各项审计都要设定一定的资金抽查比例,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审计手段上,要更多运用信息化技术筛选疑点、评价判断、宏观分析,进一步健全“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工作机制,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健全依法审计和科学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坚持依法审计、恪守审计权力边界,严格规范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复核审理、结果运用、督促整改等各环节工作,做到权力和责任相统一。要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谋划和开展工作都要自觉对照相关制度规定,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不断提升审计管理和运行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全面落实“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按照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审计业务能力建设,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四、基本原则
按照“全面覆盖、动态震慑、推动治理、服务发展、维护安全”的工作思路,深刻理解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新定位,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融入到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全方位各领城,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用政治眼光分析审计发现的经济社会问题,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好监督保障作用。
——坚持依法审计和客观公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恪守审计权力边界,始终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始终保持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法治的崇尚,敢于动真碰硬。同时又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立场,秉持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坚持从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入手揭示问题,推动规范管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查清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准绳,做到审计查出的问题事实清、证据实、定性准,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力求审计结论客观公正、问题处理实事求是,确保审计结果经得起实践和法律的检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进一步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把创新作为加强审计自身建设的主旋律,加快补齐补强审计工作短板和弱项,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审计机构设置,更加理顺各领域审计的职能职责关系,优化审计工作流程;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方法,盘活用好审计资源,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做到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坚持用改革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改革的思路推动解决问题,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必须一体推进。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审计工作“一盘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审计工作,强化对审计领域重大工作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全市审计机关要坚决服从和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把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与自身审计项目结合起来组织实施。把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倡导开展研究型审计,所有审计项目都要把研究作为前置准备,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审计对象涉及的部门规划、行业规划、地方规划、改革目标、重大经济决策、政策意图、预算安排等基本情况和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针对性、政治性和前瞻性,提高宏观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把审计发现的具体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审视,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第二部分
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紧扣“三高四新”战略要求,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统一部署,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五、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以促进贯落实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为目标,强化全市“十四五”规划和202_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问效,加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构建覆盖市直部门、县市区基层的全链条跟踪审计机制。对党委、政府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要顺着政策落实的全链条、各环节开展跟踪审计,扩大对县市区基层落实情况的抽审面,客观反映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坚持边审计边督促整改,推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明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职责定位。抓好审计实施,掌握被审计单位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揭示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需要上级部门完善政策措施的意见建议。
——改进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根据审计署、省审计厅的安排,结合某实际,建立健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项目库,每季度确定若干审计重点,采取专项审计与融入式审计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实施。遵循“短、平、快”原则,注重项目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审计机关各专业审计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各领域重大政策措施的深入研究。
六、财政审计
以增强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推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规范财政收支管理,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目标,加强财政审计。
——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围绕财政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重点关注预算收入统筹、预算支出管理和财政支出标准化推进、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和完整性、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及实施等情况,促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围绕部门预算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重点关注预算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以及财经法纪执行等情况,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5年内至少审计1次,重点部门和单位每年安排审计,采取“数据分析+现场核查”方式开展。深入揭示预算执行中各类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促进各预算单位规范管理,增强预算约束。
——政府债务审计。围绕党委、政府关于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总体部署,重点关注政府债务规模及利率、风险防控、化债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促进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提高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
七、企业审计
以推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强对市属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监管部门的审计。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围绕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型,重点关注国有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资产处置以及风险防控等情况,促进国有企业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做强做优做大。
——国有企业改革审计。围绕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重点关注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企业科研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核心技术创新公关等情况,促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监管部门履职情况审计。围绕“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重点关注国有企业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情况,推动相关部门职能转变、优化管资本方式,提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绩效,促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规范国有资本运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八、农业农村审计
以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加强对乡村振兴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关资金和项目审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审计。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能力提升等内容,关注规划制定、资金安排、人才保障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政策措施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等情况,推动研究建立解决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审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内容,关注资金投入保障和安全绩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重点改革任务推进等情况,推动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情况审计。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等内容,关注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任务落实、种质资源和耕地保护情况,促进农业现代化,保护种粮积极性,推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九、政府投资审计
以推动落实我市“十四五”规划重大投资项目为目标,加强对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项目审计。
——重大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围绕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及时落地,对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开展跟踪审计,重点关注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投标、采购单价、建设项目变更、建设资金筹集使用以及工程建设进展等情况。坚持边审计边督促整改,及时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
——政府投资项目概算调整和竣工决算审计。对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进行审计监督;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结算进行审计监督;对纳入计划的政府投资审计项目立项决策、勘察设计、招标采购、合同签订、施工过程、竣工决算等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加大政府投资项目严重超概算的监督力度,重点关注投资额超过原批复概算10%以上且投资额超过500万元以上的项目。
十、民生审计
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确保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促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加强对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和卫生健康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
——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围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创业带动就业等稳就业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化解产能过剩安置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提高就业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保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关注社保领域重大改革任务推进,以及社保基金使用和运行风险等情况,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残疾人补贴、彩票资金、捐赠资金、优抚安置、救灾应急等资金使用情况,关注资金申请、审核、分配、使用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特困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到位。
——住房保障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公积金和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关注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和任务完成、住房分配使用,以及住房保障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推动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改革推进情况审计。围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关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等政策落实情况,推动教育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改革,促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和改革推进情况审计。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关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医疗保障制度深化改革推进和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情况,促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健康某建设。
——国外贷援款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按审计署、省审计厅安排,对国际金融机构贷援款涉及某的项目开展外资运用审计。重点关注国外贷援款项目财务收支、项目执行和绩效以及债务管理等情况,促进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十一、资源环境审计
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按照修订完善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建立健全审计评价标准指标体系。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围绕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组织对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地方各级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促进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资源环境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围绕各级财政安排的生态环保、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等资金,关注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治理、产业绿色发展等项目实施情况,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自然资源依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围绕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情况,关注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情况、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污染防治情况,以及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推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十二、经济责任审计
以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用权、干净干事为目标,加强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优化审计计划。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充分协商,科学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对权力集中、管理资金资源资产规模较大、任职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优先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服务选人用人需要。前移监督关口,以任中审计为主,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
——明确审计重点。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次、不同地区(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的履职特点,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关注贯彻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地区(部门、单位)重要发展规划制定、执行和效果,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运行风险防范,以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政从业规定等情况。
——规范评价体系。科学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以任中审计为主,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探索完善审计指标评价体系,准确界定责任,鼓励探索创新,支持担当作为。
——深化结果运用。健全完善审计机关配合组织部门向被审计单位反馈审计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开展整改督促工作机制,将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三、督促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
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长效机制,认真落实督促整改责任,着力推动解决问题,以有力有效的整改促进完善制度。
——明确审计整改工作责任。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逐项逐条摆列清单,实行对账销号,进一步明确整改责任,被审计地方和单位对整改工作负主体责任,主管部门对其主管行业、领域负监督管理责任,审计机关对整改工作负跟踪督促责任。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各级审计机关每年都要开展跟踪督促检查,并适时开展整改“回头看”,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
——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对具有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要研究分析问题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分析可能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对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提出整改意见,既整改具体问题,还要举一反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各级审计机关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及时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积极配合同级人大加强对审计整改情况的督促检查和满意度测评。
——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同联动。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完善财政和审计联动配套实施细则,出台覆盖财政和审计联动全流程的操作手册,提升财政和审计联动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拓展联动范围,将财政和审计联动从支出绩效拓展到收入绩效,构建市县两级联动、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高度关注重大资金、新基建资金、政府债券资金、“三保”等领域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促进提升财政管理的绩效水平。
——推动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加强与其他行业监管部门的协调联动,有效运用审计整改结果。推动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的重要参考。推动健全审计整改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对拒不整改、推诿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审计机关可提出处理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请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和主管部门研究处理。
第三部分
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十四、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把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审计工作有序高效。
——健全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运行机制。全市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本地区审计工作的领导,立足区域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实际,增强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要认真履职尽责,加强研究谋划、沟通协调、服务保障、督察督办,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严格执行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对重要审计情况、重要审计报告、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其处理意见等,审计机关要首先向本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经批准后再按法定程序办理。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重大事项要向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对请示报告工作负总责。制定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实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对全市审计工作的领导。坚持审计工作一盘棋,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和管理,优化审计组织方式,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考核和干部管理。优化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增强派出审计机构力量。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依法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十五、全面加强审计业务管理
加大审计创新力度,在盘活用好审计资源上下功夫、挖潜力,向管理要效率,靠创新提效能。
——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加强计划和五年规划的衔接,在计划制定上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规划、做好通盘考虑。加强审计计划与审计资源的匹配,推进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项目计划的协调,综合考虑党委政府部署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审计计划安排、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本单位审计资源等因素,合理安排审计项目,确保审计计划高效协同实施。
——优化审计组织方式。探素完善审计组织方式,进一步深化审计工作统筹,构建全市审计工作“一盘棋”,对涉及全局的重大事项,统筹全市审计机关力量实施,实行成果共享。以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为平台,加大各专业审计项目的融合力度,提升审计工作效能,整合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形成审计监督大格局,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善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衔接配合机制,合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根据实际需要,完善审计机关购买社会服务方式,特别是在政府投资审计领域,充分利用社会专业力量来弥补审计机关力量不足。
——加强审计实施管理。以审计方案为抓手,优化审计项目实施管理,加强标准化运作。审计实施前,要加强审前调查研究,在对被审计对象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审计都围绕总体目标实施,形成整体合力。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审计现场管理各项要求,规避延伸审计行为,加强审计项目过程控制,根据审计中了解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按规定调整审计策略和重点。坚持质量和效率相统一,确保审计方案得到有效落实。
——加强审计结果利用。强化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发扬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审计报告和信息、审计公告等结果载体的层次水平和质量,更好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有分量的参考。建立健全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结果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相关审计结果跨、跨地域、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分析,深度提炼普遍性、规律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更好“治已病、防未病”。强化与其他监督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协调,健全完善重大案件线索移送和重要问题移交机制。
十六、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加强审计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锻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引导审计干部进一步提高从政治上看问题的站位和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较真碰硬,着力推进审计问题整改,既要做专业上的内行人,又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大力弘扬和践行审计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精神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审计干部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审计事业,教育引导审计干部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法治的崇尚,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力量;践行脚踏实地、扎实苦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始终保持对审计职业的操守,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教育引导审计人员按照积极推进研究型审计的要求,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努力成为各审计领域的行家里手。通过集中整训、以审代训等途径强化培训效果和提升业务技能,坚持实践是第一跑道,加强审前培训、审中交流、审后总结,在审计一线锤炼干部过硬本领,提高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的能力。
——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按规定条件、程序开展干部考录、调任、聘任、公开遴选、公开选调等工作,严把干部入口关,将政治能力、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注重在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落实和完善精准考核、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下级审计机关的考核,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切实抓住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党委、政府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开展群众性调研和理论研究活动,增强审计理论研究的前瞻性。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机关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觉接受纪检监察、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
十七、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坚持科技强审,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探索开展“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审计模式,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加快推进金审工程三期建设。按照“统一规划、两级部署、以用为本”的原则,依托市政府政务平台,积极构建审计大数据中心、审计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全面开展大数据审计提供有力支撑。建立健全电子数据采集定期报送机制,对审计工作所需的各类数据资源做到应采尽采、长期维护、定期更新,持续推进数据标准化,提高数据利用价值。
——加强数据资源分析利用。以审计实际需求为导向,以金审工程三期项目建设为契机,扎实开展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提高利用数据分析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能力,促进实现审计工作从现场审计为主向后台数据分析与现场审计并重转变。加强审计机关内部以及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的数据共享共用。
——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是大数据审计、科技强审的前提、基础和保证的理念,健全完善数据集中管理制度规范,持续加强对审计人员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持续强化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数据安全。
——加强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构建全市系统完备、层次清晰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大数据审计能力。
二十、切实抓好规划实施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积极主动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凡是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的部门和单位,凡是行使公共权力、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都要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做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县市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机关要根据本规划要求,研究制定落实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规划实施责任,抓好规划实施,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市审计局要加强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