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两篇
篇一: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目的 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 手电筒一个,完全相同的中间带孔的硬纸片三张,纸屏一个。
实验步骤 1、将三张中间带孔的硬纸片、纸屏排在一条直线上,(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 2、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孔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有光;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没有光。
实验结论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名称 光的组成 实验目的 研究光的组成 实验器材 手电筒一个,三棱镜一面,纸屏一面 实验步骤 将手电筒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直到纸屏上出现七色光带。
观察到的现象 纸屏上出现七色光带 实验结论 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实验名称 导体和绝缘体
光的反射
实验目的 研究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实验器材 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玻璃片 橡皮铝片陶瓷片 实验步骤 将下列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亮。
观察到的现象 能使灯泡发亮的物体容易使电通过,,不能使灯泡发亮的物体不容易使电。
实验结论 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是绝缘体。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光是否可以被反射
实验器材 手电筒一个,中间带缝的硬纸片 1 张,平面镜一个,纸和尺子。
实验步骤 将中间带缝的硬纸片、平面镜放在纸上,排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硬纸片缝隙一端向平面镜上照射,改变平面镜摆放的角度观察现象,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观察到的现象 光的传播路线不一样,被改变了。
实验结论 光可以被反射
实验名称 光是否沿直线传播 实验目的 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 笔直的塑料软管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 用笔直的塑料软管看点燃的蜡烛发出的光;软管折成一定角度时再看蜡烛发出的光 观察到的现象 软管是直的时候能看到烛光;软管折弯后就看不见烛光了。
实验结论 光是否沿直线传播 实验名称 磁极的相互作用 实验目的 验证磁极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实验器材 玩具小汽车、两个条形磁铁 实验步骤 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并把两个小汽车靠近时的两端用甲端和乙端表示。
观察到的现象 当甲端为 N 极,当乙端为 N 极,两辆小汽车向两边分开。当甲端为 S 极,当乙端为 S 极,两辆小汽车向两边分开。
当甲端为 N 极,当乙端为 S 极,两辆小汽车向中间靠拢。
当甲端为 S 极,当乙端为 N 极,两辆小汽车向中间靠拢。
实验结论 当两个磁极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实验名称 磁铁性质 实验目的 验证磁铁有哪些性质。
实验器材 磁铁一个,钉子、纸片、橡皮、大头针各若干。
实验步骤 用磁铁分别去接近钉子、纸片、橡皮、大头针。
观察到的现象 磁铁可以吸住钉子、大头针,不吸引纸片、橡皮。
实验结论 磁铁有吸引铁的性质。
实验名称 磁铁磁力 实验目的 验证磁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 蹄型磁铁一个,铁架台一个,大头针各若干。
实验步骤 用线将磁铁吊起,用不同的高度去吸引大头针。
观察到的现象 距离越近,吸引的大头针越多 实验结论 距离越近,磁力越大
实验名称 磁铁磁力 实验名称 磁铁性质 实验目的 验证磁铁有什么性质
实验器材 条型磁铁一个,铁架台一个。
实验步骤 用线将磁铁吊起,当磁铁静止时进行观察。
观察到的现象 当磁铁静止时:S 极指南,N 极指北。
实验结论 磁铁有指示南北的作用。
实验名称 物体发声 实验目的 验证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器材 小鼓、鼓槌、豆子若干。
实验步骤 把豆子放在鼓面上,用鼓槌敲击鼓面。
观察到的现象 鼓面在振动,豆子在跳动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篇二: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名称 观察植物的种子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实验目的 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实验原理 不同植物的种子特点不同 实验过程 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指导教师
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种植我们的植物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1、饱满没受伤的种子 2、玻璃杯 3、纸巾 4、土壤 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实验原理 种植凤仙花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实验过程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指导教师
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名称 研究根的作用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带根的植物、试管、水、植物油 实验目的 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实验原理 种植凤仙花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实验过程 1、(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2、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指导教师
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实验名称 观察温度计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体温计一支、气温计一支、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
两支
实验目的 认识温度计,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的刻度 实验原理 液柱的热胀冷缩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间)
年级 三年级 实验名称 测量水的温度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4 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 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
实验目的 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原理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实验名称 水结冰了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 1 只、冰块 1 杯、试管 1 支、8 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 1 支。
实验目的 了解水结冰的温度和过程 实验原理 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 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
实验过程(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 8 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水在 0℃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
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实验名称 冰融化了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 4 支,可封口的小塑料袋 1只、冰块 1 块。
实验目的 观察和了解冰的融化过程和温度
实验原理 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实验过程(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 8 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实验现象 或 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热量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融化成了液态的水。
实验结果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实验名称 水和水蒸气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凉水、两只相同的汤勺、蜡烛、玻璃杯 实验目的 研究水蒸汽的形成及怎样可以加快蒸发。
实验原理 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实验过程 1、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三分之二勺水,把其中的一只搁在桌面上,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使水不会流出); 2、另一勺水则放在蜡烛(或者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水蒸发的快慢与水吸收热的多少是有关系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实验名称 冰融化了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 4 支,可封口的小塑料袋 1只、冰块 1 块。
实验目的 观察和了解冰的融化过程和温度
实验原理 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实验过程(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 8 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热量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融化成了液态的水。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实验名称 水和水蒸汽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浅碟子 1 只、半碟清水、记号笔 1 支,大的透明玻璃杯 1 只、小杯子 1 只、1 小杯热水。
实验目的 研究怎样加快水的蒸发
实验原理 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实验过程
1、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 2/3 勺水,把其中的一只搁在桌面上,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 口呈水平摆放(使水不会流出); 2、另一勺水则放在蜡烛(或者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实验名称 磁铁有磁性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 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
实验目的 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实验原理 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2)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
(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可靠呢?(用磁铁)
(4)那我们就用磁铁来检验一下刚才的判断吧!学生实验。
(5)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磁铁接触被测的材料,观察实验结果,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实验名称 磁铁的两极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条形磁铁、回形针、铁架台 实验目的 知道磁铁有两极及各部分的磁力大小不同。
实验原理 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 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 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实验名称 磁极的相互作用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条形磁铁、细绳 实验目的 知道磁铁的两极及相互作用 实验原理 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把一块条形磁铁用细绳横着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间)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实验名称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条形磁铁、回形针、胶带 实验目的 知道增加磁铁,探究磁力大小的变化 实验原理 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1、出示一块磁铁,师演示测量一块磁铁的磁力。
2、如果再做一次实验,这块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 生猜测,师再次实验 3、探究;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 4、如果在这块磁铁上再加上一块磁铁,能吸住多少个回形针? 加上更多的磁铁,它们的磁力会有变化吗?生猜测。
5、生实验,师巡视指导。
6、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或 实验结果 同一块磁铁,磁力大小不变;磁铁相吸重叠,磁力增大;磁铁相斥重叠,磁力减小。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时间)
第二篇: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测定水分及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原理] 种子萌发,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其中水分和温度对种子萌发具有重要影响。
[材料和设备]小麦种子,培养皿,刻度尺。[实验步骤] 1.水分的影响
①取两组种子,种子生长情况,形态,重量,数目基本相同,放入培养皿中,编号A,B组;
②将A,B至于相同光照处,保证萌发温度。A组只在第一次给极少量水,以后不再加水; B组天天换水,保证水分足够。
③观察:每隔24小时观察一次,并准确测量芽长。2.温度的影响
①取三组种子,种子生长情况,形态,重量,数目基本相同,放入培养皿中编号C,D,E;
②由于不同的光照时间会使种子的温度不同,所以将三组种子置于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以观察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组置于背阴处,只有漫反射阳光,无直射光
D组置于太阳直射处,每天光照两小时,其余时间置于背阴处 E组置于太阳直射处,每天光照六小时以上 C,D,E三组给与相同水分条件
③观察:每隔24小时观察1次,并准确测量芽长。[数据统计]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A1.0mm1.0mm1.0mm1.0mm B1.1mm2.2mm5.1mm7.3mm C0.7mm0.9mm1.2mm1.7mm D1.0mm2.4mm3.7mm5.2mm E1.0mm3.2mm5.6mm7.1mm [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合适的温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与出芽。
大桥澄洋小学 汤锦文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
1、实验名称:减少空气阻力(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实验目的:
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实验现象:
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实验结论:
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注意事项:
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3、实验名称:辨认物体(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实验目的:
学会辨认物体的方法。实验材料:
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筷子。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实验结论:
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注意事项:
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体,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4、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第6课哪杯水热)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温度计。实验材料:
水温计、烧杯、水 操作步骤: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实验结论:
温度计能准确的测量水温。注意事项: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一定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5、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第7课水温的变化)实验目的:
了解水温变化的规律 实验材料:
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实验步骤:
1、将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记录下来。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实验15—20分钟。实验现象:
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实验结论:
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降到一定温度(室内温度)不再下降。注意事项: 1、0分钟的温度应该是液柱在最高点的数据,也就是液柱刚要回落时的温度。
2、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温度计与烧杯位置不变,不能将温度计拿出烧杯读数。
链接:水温变化规律形成的原因
水温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这与温差有关。
给凉水加热时,热源是不变的,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热源释放的能量相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凉水的温度是应该均衡上升的。但由于水在加温的过程中与外界出现了温差,而且温差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因此水的蒸发和热传递加快,热水对外散失的热量呈直线上升状态,温度越高(低于沸点),单位时间内散失的热量越多。所以,在热源不变的情况下,水升温的规律就是先快后慢。
热水降温时,起初温差较大,单位时间内热水向散失的热量较多,降温的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差逐渐变小,单位时间内热水向外界散失的热量也逐渐减少,降温的速度也随之减缓下来。
补充实验加快热水降温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快速降温的方法。
实验材料:烧杯、筷子、扇子、冷水、热水、水槽等。实验步骤:
1、把五个烧杯分别编上号,倒上等量同温度的热水。
2、在1号杯子上方用扇子扇,2号杯子用筷子搅,3号杯子放进冷水的水槽,4号杯子往另一个杯子来回倒,5号杯子静放在桌子上。
3、半分钟后同时测量五杯水的温度。
4、继续按原来的方法实验,一分钟后再次测量五杯水的温度。
实验现象:1-4号杯中的热水降温速度都比5号杯中的热水降温速度快。
实验结论:用扇子扇、筷子搅、放到冷水中、两个杯子来回倒都可以加快热水降温速读。其中降温最快的是用两个杯子来回倒,静置状态降温最慢。注意事项:倒热水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6、实验名称:测量水的多少(第8课哪杯水多)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量筒。实验材料: 量筒、水、滴管 实验步骤:
1、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必须选用合适规格的量筒。
2、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实验结论:
量筒能准确测量水的体积。注意事项:
1、不能加热,量筒上一般标有20℃字样,这就要求所量液体的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若相差太多,一是量取的体积有误,二是容易损坏量筒。
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若仰视,造成读数偏小,所量液体体积偏大,俯视反之)。
仪器使用方法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1、使用前先捏紧胶头,再放入液体中吸取液体。
2、取液后应注意使滴管竖直,保持橡胶滴头在上,不要平放和倒置。
3、滴液时,把它悬空放在容器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
4、用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第四单元水的科学
7、实验名称:认识水(14.认识水)实验目的: 了解水的性质。实验材料: 烧杯、水 实验步骤:
1、观察烧杯中的水。
2、用鼻子闻一闻烧杯中的水。
3、用筷子沾少量烧杯中的水放入口中。实验现象: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实验结论: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注意事项:
在老师的指导下闻和尝。、实验名称:水的浮力(第15课有趣的浮沉现象)实验目的: 认识水的浮力 实验材料:
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 实验步骤:
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实验现象:
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短。实验结论: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注意事项:
实验中,注意提橡皮筋的手要保持稳定,不要让橡皮筋颤动,以免产生误差。
9、实验名称: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第16课改变浮和沉)实验目的: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材料:
橡皮泥、牙膏皮、鸡蛋、大头针、泡沫塑料、盐、水槽。实验步骤:
1、把准备的材料放入盛水的水槽中,看那些在水中是浮着的?哪些是下沉的?
2、改变橡皮泥、牙膏皮的体积,放入水中。
3、在塑料泡沫上用大头针固定橡皮泥,放入水中。
4、把鸡蛋放入水中,向水中不断加入盐。实验现象:
1、橡皮泥、鸡蛋、牙膏皮沉入水中,塑料泡沫浮在水上。
2、橡皮泥牙膏皮浮上水面、3、塑料泡沫沉入水中
4、鸡蛋浮出水面 实验结论:
改变浮沉的规律:改变物体的形状、给物体附着浮或沉的物体,改变液体的比重或改换不同比重的液体。
10、实验名称:水面的秘密(第17课水面的秘密)实验目的: 了解水面张力。实验材料:
水、玻璃杯(或硬币)、滴管。实验步骤:
1、将玻璃杯装满水。
2、用滴管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慢慢滴水,(或往硬币上面滴水)一直滴到水溢出为止,观察水表面的变化。实验现象: 水面鼓起来 实验结论:
水的表面有张力。注意事项:
1、实验时桌子一定要平稳。
2、向装满水的玻璃杯内滴水时,注意速度要慢,水滴大小要尽量均衡。
3、最后滴入的水滴使水溢出,不计入数量。
方法二:
实验材料:硬币、水槽、叉子等。实验步骤:
1、把硬币放在叉子上。
2、小心地将托着硬币的叉子慢慢放到水的表面,然后稍向下移动叉子,并慢慢移出。
3、认真观察硬币周围水的样子。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张力。
实验11
探究毛细现象的实验(第18课水往高处走)方法一
实验材料:水槽、红墨水两块约20厘米长的透明玻璃片、一个牙签、一对橡皮筋。
实验步骤:
1、将水槽里倒上水,加入几滴红墨水
2、将两块玻璃片合拢用一对橡皮筋分别从两端套住,并用牙签将一侧的两块玻璃隔开。
3、将它的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水慢慢沿着两玻璃的缝隙向上爬升,靠近牙签的一端空隙大,水上升低;另一端空隙小上升的高。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
实验材料:水槽、布条、实心和空心的玻璃棒、各种吸管、纸片。实验步骤:
1、在水槽中到入一半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
2、将实验材料的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实验,那些材料可以让水往上爬,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水沿着布条、空心玻璃棒、吸管、制片等材料上升。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
第五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实验12
制作雨量器(第21课我的雨量器)
制作材料:大饮料瓶一个、剪刀、尺子、纸、笔 制作步骤:
1、选取一个大饮料瓶,沿瓶颈处周圈划线。
2、沿线将瓶颈剪下。
3、取一张与瓶子高度差不多相同的纸条,在纸条上画出刻度(可模仿尺子上的刻度画)
4、沿瓶底处往上将纸条贴在瓶外面(也可直接将尺子竖直放入瓶内作为刻度尺)
5、将剑侠的瓶颈部分倒置在瓶口上作为漏斗。注意事项:
1、在纸条上作刻度时,下端要留出空白,以保证从0刻度处开始测量的准确性。
2、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实验要点:
1、雨量器应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筒口离地面70厘米左右,并保持水平。
2、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降水结束后,应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相平。
实验13
制作风向仪(第20课我的风向仪)制作材料:卡纸一张、剪刀、刀子、胶带、软木杆2根、长钉子一枚、纸条若干、蜡烛一段。制作步骤:
1、在卡纸上画一个箭头,再将箭头剪开,变成风向仪的箭头、箭尾。
2、取一根软木杆,作为风向杆。用刀子在两端管口处沿中间割开约2厘米的缝。
3、将箭头、箭尾插入杆中固定。
4、取另一根软木杆作为支架,将钉子从风向杆的中心穿过,再将钉子插入支架一端,旋转几周,保证风向杆在支架上能自由旋转。
5、将装置拿到有风的地方,固定住支架。试一试,如果风向杆能随风自由旋转,说明制作成功了,风向杆的箭头指示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注意事项:
1、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2、可以做几个大小不同的箭头、箭尾,试一试哪一个更好。
3、如果风向仪不能自由旋转,要将风向杆与支架相连接处进行调整、改进。一种不支持燃烧。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之三)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之三)
实验三
实验内容:白糖的变化
实验仪器:小勺、蜡烛、火柴。
实验方法步骤:
1、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动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
2、加热持续大约5分钟,观察白糖的变化。
实验结果:看到白色固体颗粒的白糖慢慢融化成液体,接着逐渐变成黑碳化。
实验说明,白糖融化成液体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液体逐渐变黑碳化后,已经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之二)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之二)
实验二
实验内容:铁片和铁锈的比较
实验仪器:铁片、铁锈、铁锤、电池、小灯泡、导线。
实验方法步骤:
1、观察铁片和铁锈的颜色。
2、用铁锤敲打铁片和铁锈。
3、分别把铁片和铁锈接通在电路中。
实验结果:
1、观察铁片和铁锈的颜色时发现:铁片是灰白色,铁锈是棕红色的。
2、用铁锤敲打铁片和铁锈,铁片延展性好,铁锈几乎没有延展性被敲打就碎了。
3、把铁片和铁锈分别接通在电路中,铁片能导电,铁锈不能导电。实验说明,铁片和铁锈是两种不同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