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推进财政管理经验交流[本站推荐]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130-1028260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6-09 09:39: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推进财政管理经验交流[本站推荐]

推进财政管理经验交流 3 篇

推进财政管理经验交流第 1 篇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农村财政管理工作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农村财政管理工作为重点,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为核心,狠抓乡镇财政管理指导,不断强化乡镇财政基础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农村财政管理职能,全县农村财政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职责、理顺关系,财政所管理取得新突破

省提出了全面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3 年目标任务。要求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我局在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前提下,以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使得我局业务工作更加精准细致,内部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初步建立了主旨鲜明、目标清晰、内容务实、运行高效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全县农村财政管理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制度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积极督促乡镇财政科学设置岗位,配备财会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了乡镇财政责任体系,将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作为责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乡镇财政岗位特点,严

格实行职责界定,做到责任落实到人、考核到人。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将乡镇财政各项岗位工作职责对外公开,实行持证上岗、亮牌办公,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在财政管理、财政服务、监督检查、信息建设、内部管理、办公设施、队伍建设、绩效考评、责任界定、财政文化等十个方面作了科学的制度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是积极推进局班子成员包联镇财政所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到乡镇财政工作第一线,开展经常性的业务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了农村财政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三是严格工作考核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争先创优活动,制订和完善了《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争先创优量化考核办法》和《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考核细则》,并坚持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严格对各镇财政所争先创优活动开展及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乡镇财政管理经费挂钩,做到奖惩分明。四是突出村级财务双代理,建立健全五项制度。我局立足强化农村集体资金和财务管理,在各镇设立农村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理,先后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委托代理制、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制、村级财务定期审计制、村级财务定期公开制和村级举债责任追究制。这五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原来村集体帐目混乱无序、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现象得到彻底改变,减少了因财务问题所引

发的矛盾纠纷的发生,使农级财务做到了账簿规范、核算有序、科目标准、结果公开、监督常态。同时从源头上预防了村干部腐败,促进了村干部廉洁自律,使村干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用在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上,用在了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上,优化了干群关系,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财政业务建设措施得力

我局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按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和工作需要,健全乡镇财政、财务和基础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细化工作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完善对重点业务、重要环节的监督制约机制,夯实财政业务管理基础,确保了财政资金运行安全和高效,乡镇财政业务建设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借信息化建设,建立县乡财政监管网络。以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契机,依托乡财县管软件平台,建立了县乡财政管理监控网络,实现了各系统有效对接和县乡财政部门之间信息数据共享。通过对乡镇预算收支和财政资金运行进行动态监管,建立机制完善、权责明晰、管理规范、运转有序、服务优质、促进发展、与国库集中支付相衔接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提高了乡镇财政管理水平。二是整合资金账户,实行专项资金核算制度。乡镇财政所统一开设预算存款户、基本支出专户、专项资金账户等三个银行账户,不得另行开设其他账户,彻底扭转了

资金管理混乱的局面。同时,明确专项资金按照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一个账户、分项核算的总体原则核算管理,必须专项用于批准文件指定的项目和用途,不得挤占、挪用、借用或随意调整、擅自改变用途,不得与一般预算支出性资金混淆管理、交互往来。三是统一核算方式,规范乡镇财务会计核算。调整核算方式,总预算会计由现行县会计核算中心代理调整为由各乡镇财政所办理,全面推行会计核算网上记账和审核,实现了管理信息网络化和会计核算电算化。乡镇财政所统一设置总预算会计、经费会计、出纳、专项资金会计、涉农资金会计、档案管理、稽核等岗位,并明确了相应职责。

二、以人为本,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我局将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作为我县财政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切实做好稳定乡镇财政队伍工作。通过考核和办理养老保险等办法转为正式人员或退休,让广大基层财政干部安心工作,乐于奉献。二是建立统一计划、分级实施的长效培训机制。紧密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财政业务培训、岗位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骨干人才培养为重点,按计划、分类别、分层次,精心开展各类培训,逐步建立具有财政特色、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三是做好四抓强队伍。在抓学习上强队

伍,采取集中统一和分片分线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农村财政管理新政策、新业务的培训,或以会代训形式,进行经常性的辅导培训;在抓规范上强队伍,着重在加强教育、正确引导上抓起色,提升能力,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出色完成;在抓奉献上强队伍,通过统一思想,强素质,使全体干部职工人人有所作为,有奉献;在抓廉政建设上强队伍。要求严守党风廉政建设纪律,树立乡镇财政队伍勤政廉洁的良好形象。四是开展文明创建。建立乡镇财政目标管理考评制度,明确考评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对管理成效突出的乡镇财政所和优秀乡镇财政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和重用;对管理成效较差的乡镇财政所,给予通报批评,并实行重点帮扶。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办事效率

一是我局下大力气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财政乡财县管应用软件系统全面建成,建立了以终端核算、实时监控、网络管理、后台服务为特点的乡财乡用县监管县乡联网系统。随着乡财乡用县监管网络的贯通,县财政对乡镇财政、财务收支实时管理,并通过查询系统进行在线查询、审核和监督,实现了信息共享;计算机自动记账、转账、生成报表,实现了信息及时传递和资料快速查阅,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了财务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合法性,消除了账务不规范、不统

一等问题,财政所业务管理日趋规范。实施以网络中心为中枢,多层次、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控,排除了暗箱操作和人为干扰,使每一笔财政资金花到实处,每一笔业务置于亮处,阳光理财得以实现。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规范化建设。我局针对乡镇财政所办公条件与设施滞后的现状,我县确立了管理制度化、核算规范化、服务精细化、办公现代化的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总体定位,制定了乡镇财政所建设标准,明确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宣传标识、统一核算办法、统一报账程序、统一发放方式、统一支付程序、统一网络系统、统一服务标准等十统一建设要求,为全县整体推进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节俭实用、方便群众、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实行宿办分离,两室一厅柜台式办公,提出六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按照两室一厅,即一个档案室、一个办公室、一个服务厅的标准建设;统一配置电脑、打印机、一体机、办公桌椅、装订机、饮水机、空调、保险柜、档案柜等办公设施;统一设计制作门头和标识;统一为工作人员配发服装,安装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服务电话和监督电话。目前,乡镇财政所办公环境和工作条件均发生了根本转变,硬件、软件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善,服务水平、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县财政管理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十七大精神,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抓一流业务、带一流队伍、树一流作风、创一流业绩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各项财政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但与兄弟县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兄弟县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在省、市等上级财政部门的领导下,扎实严谨、兢兢业业地做好财政管理工作,为开创财政管理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推进财政管理经验交流第 2 篇

财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市财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积极深化财税改革,加速财政职能转换,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市财政工作取得了新成绩。202_ 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 8.8 亿元,增长36.71;202_ 年完成财政收入 12.3 亿元,增长 39.39;

202_ 年完成财政收入 16.4 亿元,增长 33.80;202_ 年财政收入超过 20 亿元,增长 28.99,连续四年荣获省政府授予的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单位称号。

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近年来,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四年间财政收入总量累计达 58.7 亿元,年均递增 34.7。202_ 年全市财政收入与 202_ 年相比翻了近两番,占 GDP 的比重比 202_ 年提高了 4.8 个百分点;镇(区)财

政总收入突破 10 亿元,达 11.1 亿元,18 个镇(区)中,有4 个镇(区)财政收入超亿元。四年来,财政收入以每年净增 4 亿多元的规模高速增长,年年上台阶,4 年迈出 4 大步。

在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础上,财力相应增长,财政支出规模也不断扩大。202_ 年,地方财力总额为 14.94 亿元,比 202_ 年增加 10.59 亿元,增长 2.43 倍;财政累计支出 42.7亿元,4 年年均递增 35.6。财政收入的增长和财力的增强,较好地保证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并实现了收支平衡。

服务发展意识增强,支持经济发展力度明显加大

202_ 年以来,财政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按照富民强市的思路,认真研究落实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全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4 年来,安排企业挖革改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及各类贴息支出 1.65 亿元,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安排旅游发展基金 500 多万元,支持旅游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 5.5 亿元,大力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会同税务部门落实好中央、省、市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执行好三废企业和福利企业退税、出口退税、财政政策性退税等各项退税,4 年来,累计减免和退税 26 亿元,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同时,认真落实好出

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办法,为外贸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规范财经秩序,优化了投资环境。

落实三农政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年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继续保持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按照财政支农支出两个高于的政策,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的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拓农产品市场。20022005 年期间,财政对三农领域的各项投入达到 8 亿元,重点支持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农桥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外向型农业和农业三项工程等,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积极调度资金,注入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推动农业投入。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实行农业税免征政策,4 年来累计免征农业税 0.8 亿元,安排 0.25 亿元,落实对农民粮食生产实行直接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筹措农村转移支付资金 1.4 亿元,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实施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筹集资金 0.47 亿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保率达 86.5。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农村五保户关爱工程建设,提高了五保户

供养标准。完成农村改水工作,农村受益人口 66.8 万人。完成了农村草危房改造工作,改造草危房 1194 户。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成果。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全市 1499 人享受了政府奖励扶助。多方筹措资金,基本完成了农村道路建设。开展了农村三清工作。从而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按照公共财政的财政支出安排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在保吃饭、保运转的前提下,继续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安排政府的重点公共支出需求。认真落实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注重对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支出安排,促进科技进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4 年来,教育经费累计支出 9.5亿元,202_ 年,教育支出达 2.9 亿元,比 202_ 年翻了一番多。建立了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实行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积极消化义务教育负债;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教育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于此同时,相关文化政策按规定得到基本落实。

加大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促进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等社保体系建设。加大了就业再就业资金投

入;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征缴机制,确保了全市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4 年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累计达 5.2亿元,至 202_ 年底,基金累计结余 1.9 亿元,进一步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累计安排卫生事业费 1.03 亿元,安排基本医疗保障经费 1.01 亿元;建立了公共卫生应急准备基金;支持农村卫生院建设,改善了镇(区)卫生医疗条件;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坚持开拓创新,财政改革取得明显成果

202_ 年以来,市财政局根据逐步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化了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改革和完善镇(区)财政体制。202_ 年对镇(区)实行了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收支挂钩的新体制,确定比较宽松的收支基数(收入基数递增比例为 15、13、11,支出递增比例为 7、6.5、6),改进了收支挂钩方式,明确了超收财力全留的办法(除上交省 20 和所得税中央 60 部分)。202_ 年又适时进行了完善,适当提高了收入基数,进一步放宽了收支基数的递增比例(收入基数递增比例为 11,支出递增比例为 6.5 等),新的镇(区)财政体制调动了镇(区)当家理财、增收节支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了镇(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202_ 年,实行了部门预算试点,202_年全面推进了部门预算改革工作,至 202_ 年,部门、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已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部门预算编制框架体系初步形成,细化了预算编制,规范了收支行为,强化了预算约束力。

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202_ 年,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行机关事业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确保了市级单位和教师工资的及时发放。从 202_ 年 7月 1 日起,在市级机关选择 5 个部门 9 个单位进行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实行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财政管理监督,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全面建立了镇(区)财政结算中心,增强了镇级财政的调控力度,提高了镇级财政的管理水平。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202_ 年政府采购目录增加到 39 个,并将工程采购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使采购规模逐年扩大。4 年来,累计完成采购金额 1.43亿元,节约资金 0.18 亿元,节约率为 11。

积极参与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改革改制工作,规范操作,不留尾巴。20022005 年期间共完成近300 户企、事业单位改制工作,通过改制,激

活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构建预算外资金管理新体系。初步建立了新的非税收入征管制度,启用新的非税收入征管网络信息化系统,完善以收支脱钩和票款分离为核心的管理办法。

坚持以人为本,团队建设能力明显提高

加强财政队伍建设是财政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几年来,市财政局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全面推进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有力促进了财政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近年来共荣获各级授予的荣誉称号达 28 项。20022005 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先进党支部;202_ 年被市委评为全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先进集体。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几年来,市财政局硬化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强化财政干部的学习、考核、奖惩和任用机制。紧密联系财政干部的思想现状和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三个代表、服务宗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祖国、爱财政、爱岗位教育,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珍惜热爱财政工作岗位,忠于职守脚踏实地地为社会主义财政事业勤奋工作,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自觉服务于发展大局;同时,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了在 14 财政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重视制度建设。几年来,为了规范和约束干部职工的行为,制订和完善了《机关办事议事规定》、《机关工作纪律》、和《局机关考核工作实施办法》、《财政局创三优服务承诺》、《财政局机关行政管理制度》、等 5 大类共 24 项制度,强化了内部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突出文明创建。局党组把推进学习型、发展型、服务型机关建设与推进财政工作上台阶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局开展了三创三满意活动,即围绕提高干部素质,创建学习型机关;围绕促进经济建设,创建发展型机关;围绕转变工作作风,创建服务型机关,使财政各项工作达到基层满意、群众满意、领导满意的目标。全局通过开展全市经济上台阶,财政机关服务如何上水平的大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服务中心工作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争创意识和群众意识,形成人人围绕发展转,齐心协力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深化三优科室创建活动,制定了一系列服务型机关建设的措施,如《市财政局积极推进责任型,服务型机关建设意见》、《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同时,紧紧围绕风正、气顺、心齐、业兴的目标,坚持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两手抓,在干部队伍中逐步形成了重作风、讲效率的风气。几年来,全局未收到一封反映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人民来信,无一人受到党纪政

纪处理。

推进财政管理经验交流第 3 篇

202_ 年,宜昌市夷陵区继续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积极应对后危机时代的不利影响,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积极务实的理财方式,突出财政增收这个中心,牢牢抓住服务发展、改革创新、保障民生三项重点,采取五个进一步,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以服务发展为中心,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

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在企业融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配套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构筑实力强劲的工业板块。支持实施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培育一批十亿元级企业旗舰,为全区财源增长提供后续支撑。支持实施百亿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白酒、机电、磷化三大产业集群打造进程。继续大力支持稻花香集团、长江高科打造百亿强企,壮大骨干财源。加快发展大道新区和新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一区多园竞相发展,把小溪塔综合工业园、龙泉酒类饮品工业园打造成百亿元级工业园区,带动鸦鹊岭精细化工集中生产区、黄花建材园及其他园中园加快发展。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强化经营理念,大胆探索商业用地开发经营,开展 bot、bt 项目融资试点,对经营项目委托投融资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形成政府投融资良性循环机制。加

大政府投入力度,支持平湖担保公司和夷陵城投公司做大做强。

二、以组织收入为基础,进一步增强财政实力

继续加强收入的组织与协调,坚持依率计征、依法征收,强化收入分析与预测,努力弥补和消化减收因素,做到应收尽收。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重点加强磷矿税收的规范管理,堵塞税收漏洞。全程跟踪重点税源的变动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税源向外地转移,避免税收流失。以金财工程为依托,重点加强对国土收益、两权价款、矿补费等非税收入管理力度。强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把政府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招标、拍卖等收入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导向,抓紧项目包装,力争在争取项目和资金上实现新突破,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需要。

三、以关注民生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公用经费最低保障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增加财政投入,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新医改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继续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逐步落实住房货币化改革补贴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将到期就业扶持政策再延

长一年的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二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支持新农村建设。把支持循环农业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城乡统筹发展。用好国家对农业农村大幅度增加投入的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办法与措施,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巩固三园示范建设成果,推进柑桔、茶叶、畜牧三大产业提档升级;集中投入,加快建设小鸦路精品柑桔走廊、宜大路高效茶叶走廊、宜兴路林业生态走廊;大力支持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生态农庄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支持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三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力支持做好移民后扶和移民安置工作,及时足额发放移民后扶资金;积极筹措资金,切实保障政权建设需要,推进法制夷陵、平安夷陵建设;建立健全财政应急保障机制,增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财政保障能力;大力支持科技、文化、计生、城建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二篇:六规范推进财政管理精细化

六规范推进财政管理精细化

**财政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财政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规范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到位。**财政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非税收入纳入预算体系,逐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通过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透明度。按照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科学划分收入、支出功能和支出经济分类,每年科学测算公用经费等预算定额标准,人员支出、公用支出严格分开,进一步优化收支结构,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财政预算通过综合分析经济预期增长和政策性增减因素情况,协同税务部门确定税收收入计划,根据预算单位近3年非税收入情况,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足额安排部门预算计划。

规范资金流转,制度体系到位。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规范化管理,制定了《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审批制度》、《局机关内部控制制度》、《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工作程序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大数额资金安排必须集体讨论决定,行政经费指标的管理和审批,必须按照年初市人代会批准的支出预算,经主管股室分配后将指标下达到各单位。资金拨付由主管股室制定全年经费拨款计划,按计划由业务股室开具“经费拨款计划单”,报主管局长审批后,由预算股审核予以拨款。任何一项资金审批、下拨都必须做到有理有据,手续完备,责任到人。

规范平台运行,信息建设到位。不断加快信息化软硬件建设,财政内网实现了与全省各级财政的互联互通。启用网络办公系统,实现网上公文管理、资料查询,实现公文管理无纸化办公。启用财政、人民银行、专业支行等相关部门的网络互联,实现国库支付拨款系统网络的有效联接,进行实时管理,数据共享,对下达的预算指标,上报用款额度,由代理银行垫支,再进行清算资金、会计核算程序。

规范理财方式,创新改革到位。推行行政公务消费“瘦身”,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改革先行一步,共有112个单位、1131名工作人员参加车改,通过实行“领导干部分档、一般干部定额补贴,按月补贴到人,包干使用,节约归己,超支自负”的办法,根据职务、级别共9个等次领交通补贴费。正式启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纳入核算中心核算的预算单位共计149个账户,通过核算中心进行“零余额账户”管理的预算单位共计105个,逐步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财政资金通过该体系直接拨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启动工资统发系统,对财政统发工资人员进行指纹识别管理。

规范财经秩序,财政监督到位。通过开展财政资金检查活动,加强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管,严把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各个关口和财政收支各个环节,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按预算支出,硬化预算约束。加强罚没票据、收费票据管理,加大非税收入检查力度。加强会计执法和建账监管,强化会计管理。严格执行《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试行办法》和《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评审工作程序(试行)》,完成财政投入专项资金项目预、决(结)算评审工作,为政府节约了大量资金。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成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登记,积极参与资产整合和运营。

规范目标考核,队伍建设到位。近年来,财政局多任领导逐年修改完善股室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财政各项工作梳理归集到考核项目中,以目标考核为主线,贯穿财政整体工作中。将目标考核和各项工作量化分值,另设置精神文明创建、学习培训、招商引资、宣传工作、争取资金、各项文字综合材料报送、财政期刊宣传发行、民主测评等项加分项目适当加分,实行总分突破100分不封顶。年终设置文明股室标兵、文明服务窗口、文明职工标兵、争取资金实绩突出奖、优秀信息员、省财政厅“三优”评选获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表现突出奖等并予以奖励,财政队伍建设有了抓手。

第三篇:以机制创新推进农村财政管理

以机制创新推进农村财政管理

----以监利县为例浅谈农村财政的管理

肖基阶

农村财政管理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政权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税费改革后,农村财政管理工作在职能定位和工作内容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 “征管型”向 “服务型”转变,由 “收入型”向 “收支并重型”转变,由“单纯业务型”向 “综合协调型”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加强管理,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好务?近日,我们从体制创新上入手,对新时期农村财政管理工作进行了对策调研。

一、创新管理体制,实行财务科学管理

面对农村财政管理“三个转变”的新形势,需要适应免除农业税后的新形势,把农村财政管理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乡镇财政收支监管、涉农补助资金管理以及面向农民的服务上来。202_年来,湖北省监利县全面推行乡财乡管模式,乡镇财政统一由乡镇政府管理。运行的实践证明,这种体制不利于财政的管理和监督,一段时间乡镇财政缺乏有效的监管,曾存在预算失控、收支无序、政策难落实等问题,体制不顺成为制约农村财政管理的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县首先对农村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

1、实行乡财县管制度。建立“乡财县管”的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权与事权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和“收入上缴,支出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自求平衡”的原则,将原乡镇级所有收入全部划作县级收入、乡镇所有支出由县级按照部门预算的原则统一核定后给予财力转移支付补助。同时,建立“分级负担,共同消化,以奖代补”消化赤字办法,帮助乡镇消赤减债。

2、实行村财乡管制度。税费改革后,村级与乡镇财政的业务量加大,联系

紧密,村级主要收入来源的核算都必须和财政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如支农资金的拔付、财政补助支出等。把村级财务纳入财政管理,让财政对村级收支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才能从源头上治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维护财经秩序。在管理方法上要在村民自治框架内和资金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村级资金、村级帐务双代管”的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规范村级财务活动。

3、实行补贴直达制度。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力度,涉及领域越来广、数额越来越大。为解决一些地方涉农补贴发放不到位,不按规定发放等问题,监利县创新资金管理和发放模式,通过实施涉农补贴“一卡式”直达农户,财政干部直接包村包户上门送卡及外出农户补贴卡由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发放等方法,使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涉农补贴原原本本、不折不扣的落到了实处。

二、创新运行机制,增强资金调控功能

随着公共财政的建立, 财政收支结构的调整,农村财政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农村财政管理职能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征收功能退化、监管力度弱化、服务观念淡化、专业人才老化等诸多现实问题,农村财政管理走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监利县从创新财政运行机制入手,强化农村财政统管理职能政府收支职能,实现了运行机制再造。

1、预算实行统编。预算是财政管理的龙头,把推行预算统编作为深化农村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以零基预算为基础,以综合预算为主线,以部门预算为形式,推进严格的乡镇预算制度。通过实行预算统编,对乡镇财政实行规模控制、结构管理,并为乡镇财政收支活动实行源头控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账户实行统设。在乡镇全面推行行政事业经费财政统管,将乡镇财政收支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取消各个单位在乡镇金融机构的账

户,由县(市)国库收付机构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乡镇财政收支结算专户,实行收入统管、资金统拨、集中核算,对乡镇财政收支活动实行全面控管,有效遏制了乡镇财政收支混乱无序的状况。

3、支出实行统付。基层财政所有非税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支出由县级财政按预算予以拨付,对超预算部分收入由乡镇自主安排,县级财政监督使用。从202_年开始,对所有财政收支基本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除乡镇干部工资外,其他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全部实行了工资由财政统发,并直接支付到个人账户。所有项目资金全部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由项目单位负责施工进度与质量,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资金,直达最终用款单位(人)。对支付到个人的专款,也采取资金直达享受对象个人账户的办法。

4、采购实行统办。对纳入政府采购的商品购置、工程建设等,先由基层财政提出采购申请,县农村财政管理局审核后,正式进入政府采购程序。在采购范围上,将过去单纯的服务类延伸到工程类、货物类,对各类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工程、设备和货物都实行政府采购。

5、票据实行统管。对原有行政性事业收费票据全面清理核销,统一下发县农村财政管理局票据,按照“限量供应、票款同行”的原则进行管理。通过实行票据统管,较好堵塞了部门乱收乱罚、坐收坐支的漏洞。

三、创新监督机制,抓好资金全程监控

搞好资金监督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很多资金下去了,由于监管薄弱,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目前,各级财政系统和有关主管部门安排的支农项目资金日益增加,如水利、林业、农业、扶贫等等,分属各个部门,资金分散,多头管理,乡镇财政很难参与监管,往往是看得见却管不着,导致很多项目资金有利于乡镇财政监督之外,截留、挪用、挤占、滞拨专项资金的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存在。

为了保证财政资金和惠农资金的使用安全,需要发挥基层财政就地管理的优势,管好涉农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1、全过程监督财政资金。推行监督管理跟着财政资金的流向走,注重资金使用全程监控的机制建设,督促和指导资金使用部门建立健全符合财政资金管理原则和要求的内控制度,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转。针对一段时间内来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过于分散导致效益不高的现象,监利县在农村财政资金使用上采取了三个全公开:一是财政资金的分配办法、分配结果及资金使用全公开;二是财政资金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检查全公开;三是财政资金项目审计、责任审计全公开。这样,有效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全方位监督惠农资金。当前,惠农政策资金主要包括四类,即粮食直补等直接补贴农民的农业生产性资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等直接补贴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乡村道路建设等农村公共项目和公益事业“以奖代补”资金,家电下乡等国家拉动内需的项目资金。对于惠农政策资金的发放,监利县采取了三项措施予以监管。一是资金信息公开透明。统一填制发放补贴政策监督卡,广大农户通过监督卡对自身享受的各项补贴政策、依据、项目、标准、发放金额、时间和经办人等心中有数。二是资金发放封闭运行。根据补贴资金指标,按照“财政—银行—个人”的模式,将各类补贴资金直接发到农民手中。三是资金使用社会监督。对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使用实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监督、网络电话社会监督、纪检审计纪律监督等形式,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监督,有效地保障了补贴资金渠道畅通、运行规范、农民受益。

四、创新服务机制,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随着职能的转型,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重点逐步由财税征管转向服务“三农”,农村财政管理要创新工作方法,突出做好服务文章。

1、服务基层群众。完善村级财务“双代管”和“村账站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包村联户活动,基层财政员面对面搞好惠农政策宣传,确保做到阳光操作、公开透明。走村串户落实法发放惠农补贴,切实将各项惠农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农民手中。大力推行”一站式”、“一卡通”等行之有效的形式,为农民减少往返时间,为涉农补贴发放等工作减小政策落实成本。

2、服务经济发展。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县乡主体税种消失,收入日趋减少,县乡财政困难的状况加剧。农村财政管理职能由过去的税收征管逐步转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在项目争取上,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财政项目投资,培植短平快税源。在投入重点上,把发展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壮大农村财源的重要工作。在政策激励上,按照“谁发展、谁受益,发展快、多受益”和“下管一级、综合奖励”的原则,尽快建立增动力、强活力的奖励机制,变“要我增收”为“我要增收”。同时,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巧打“农业大县”和“粮食大县”两张牌,重点支持和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较好的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了争取农业项目,监利县在项目上做到了“有备而战”,积极加强项目库建设,把握政策走向,提前介入项目申报,提高了项目申报成功率。

3、服务政策落实。乡镇财政职能转变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服务农村政策的落实。从各项涉农资金的兑现,到上面各级各部门下拨的各类专项资金和扶贫资金的监管使用等,都必须在乡镇财政部门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之下,按照规定的用途和标准不折不扣的予以落实。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政策效应。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方式,将国家的惠农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减小政策落实成本。国家制定的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基层,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基层财政因人手少,工作开

展十分艰难。监利县采取明白卡的形式将所有惠农政策资金一次性告知农民,同时下发惠农政策资金“一本通”存折,农民根据明白卡上规定的时间领取惠农政策资金。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效果。采取多层次监督检查,从政策的制定,到政策的落实的各个环节抓落实。通过政全面贯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确保了地方经济在金融危机中逆中求进,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也确保了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监利县委办公室

第四篇:四项措施扎实推进财政管理精细化

四项措施扎实推进财政管理精细化

一是强化财政信息化管理。以“金财工程”建设为契机,建立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网络信息系统、部门预算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监缴系统、工资统一发放系统、乡财旗管理软件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等大型软件应用系统,基本实现了财政核心业务的信息化、系统化、自动化、现代化,各项财政性资金从征收到分配、从安排到使用,资金运行的全过程都使用计算机操作并由网络程序控制,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收付效率,为全方位监控财政资金运行提供了信息平台。

二是切实加强政务公开建设。以全旗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开通了“财政信息网”,提供了财政资金支付等相关查询;为会计考试人员提供了会计考试成绩等相关查询;定期将务业务股室财政收支、项目申报、办事程序、办事期限、服务承诺向社会公布,增强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

三是在资金管理使用上实行精细化。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确保重点,压缩一般,厉行节约,财政保障能力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是健全支出体系,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断制定完善基础制度机制建设,逐步做到事前有绩效目标,事中有绩效跟踪,事后有绩效评价,力求实现财政支出效益最大化。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作用,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评审体系,形成对政府工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将投资评审工作与部门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紧密结合,建立起先评审后预算编制、先评审后招标投标、先评审后决算审批、先评审后资产移交的拨款约束机制。

第五篇:乡镇财政管理

第一篇 第一章同步强化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立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A)。P10 A.统一政策,分级管理

B.财权与事权相结合 C.责、权、利相结合D.体制内容相对稳定

2、财政管理体制的最基本内容是(A)。P10 A.划分各级政府之间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范围

B.实行财政分级管理

C.实现体制内容相对稳定 D.实现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相结合

3、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D)。P11 A.实现体制内容相对稳定 B.做到财权与事权相结合

C.实现财政分级管理

D.处理各责任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4、乡镇财政供养的人员经费支出是(A)。P23 A.必保支出

B.必要支出 C.一般支出 D.专项支出

5、乡镇财政安排的修缮费、培训费、小车燃修费和招待费等具有较大弹性的支出是(B)。P24 A.专项支出

B.一般支出

C.必保支出

D.必要支出

6、乡镇政府机关正常运转所需支出是(B)。P23 A.必保支出

B.必要支出 C.一般支出 D.专项支出

7、乡镇财政安排的基本建设、公共设施工程、设备购置和偿债支出是(A)。P24 A.专项支出

B.一般支出

C.必保支出

D.必要支出

8、确定乡镇财政支出顺序应遵循的原则是(A)。P27 A.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保稳定 B.保稳定、保工资、保重点、保运转 C.保运转、保工资、保重点、保稳定 D.保重点、保稳定、保工资、保运转

9、作为乡镇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并且是乡镇财政预算基础的是(A)。P31 A.单位预算

B.部门预算

C.总预算

D.本级预算

10、以上一财政收支执行数为基础,再考虑新的预算国家经济发展加以调整来确定收支指标编制预算的方法是(D)。P34 A.零基预算法 B.单式预算法 C.复式预算法 D.基数预算法

11、乡镇财政整个预决算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P34 A.预算的编制 B.预算的审批 C.预算的执行 D.预算的调整

(二)多项选择题

1、乡镇财政管理的特点是(ABC)。P3-4 A.与乡镇经济管理相结合B.管理形式多样式

C.注重民主理财

D.计划性的财政管理

2、乡镇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ABD)。P5-6 A.乡镇财政的计划管理

B.乡镇财政的法制管理 C.乡镇财政的科学管理

D.乡镇财政的日常管理

3、乡镇财政非税收入包括(ABC)。P21-22 A.政府性基金收入

B.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C.罚没收入

D.财力性转移支付

4、乡镇非税收入管理的原则是(ACD)。P22 A.规范收费行为

B.实现非税收入规模最大化 C.统一专户储存

D.强化监督检查

5、乡镇财政支出管理的原则包括(ABCD)。P26 A.量入为出原则

B.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原则 C.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 D.留有余地、自求平衡原则

6、乡镇财政预算拨款的原则包括(ABCD)。P37 A.按预算计划拨款

B.按事业进度拨款 C.按核定的支出用途拨款

D.按预算对象拨款

7、乡镇单位决算报表数字可以分为(ABC)。P43 A.预算数字

B.会计数字 C.基本数字

D.真实数字

8、乡镇财政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ABCD)。P22 A.越权立项

B.搭车收费 C.管理分散

D.票据混乱

二、填空题

1、(预备费)是为了解决乡镇财政某些临时性急需和事前难以预料的开支。P25

2、(税收收入)是乡镇财政收入的主体。P19

3、(乡镇财政预算)是乡镇基本的财政计划。P28

4、(单式预算)是按照预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汇编而成的,从整体上反映财政内乡镇政府预算收支规模和方向的一种预算组织形式。P31

5、(单位预算)是乡镇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是编制乡镇财政预算的基础。P31 2

6、(编制预算收支平衡表)是编制乡镇财政总预算的中心内容。P32

7、预算调整可以分为(全面性调整)和(局部性调整)两种。P38

8、由于乡镇行政区划或企事业隶属关系改变而引起的预算调整称为(预算划转)。P38

9、在乡镇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为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在不超出预算支出总额的前提下,在科目之间进行必要的调整称为(预算科目的流用)。P38

10、(乡镇财政决算)是乡镇财政预算的总结,是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P41

三、判断题

1、在乡镇单位决算报表数字中,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人员、各类人员的比例以及反映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的数字是会计数字。解析:此概念说的是基本数字 P43(×)

2、财权与事权相结合是建立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解析:统一政策,分级管理是建立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P10(×)

3、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处理各责任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

4、零基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大,对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

四、简答题

1、我国现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存在哪些问题?P15-16 答:当前我国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乡镇财权和事权相脱节。在乡镇管理体制中,公安、交通、税务、电力、国土等部门属于直管或双管单位,其人事和财务管理权限在县级各级部门,乡镇财政难于协调,形成了财权和事权脱节,削弱了乡镇财政在农村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乡镇财政税制结构不合理,财税结构运行不协调。①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死面多、活面少”,城建税、房产税、资源税等地方财政所掌握的税种同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比较弱,收入弹性比较低,增收的潜力也很小,导致地方税收体系缺乏规模和质量。②税权高度集中,地方没有自主调控的余地。③地方财税管理体制不协调,税收成本过高。

第三,乡镇财政预算制度缺失,制约了乡镇工作统筹协调开展。目前,我国财政预算主要体现于县级以上财政,乡镇财政预算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得到严格意义的落实。受分税制的制约,乡镇的财政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是拆西墙补东墙,毫无预算可言。

2、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应采取什么对策?P16-18 答:针对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建立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今后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对策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完善地方税制结构,合理确定乡镇财权。合理确定乡镇财政的主 体税种,切实保证乡镇财政收入加强乡镇财源建设,使乡镇财政有可靠地收入来源,是开展乡镇财政工作的前提。根据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乡镇财政要积极巩固主体财源,稳定基础财源,培养新兴财源,拓展替代财源。

第二,明确乡镇政府事权。目前,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本应由上级政府承担的责任,乡镇现有的财力和责任极不对称,乡镇财政可供使用和统筹调剂的财力极为有限。因此,必须明确划分乡镇政府和上级政府的职责,协调条块在财政管理体制中的关系。

第三,规范乡镇财政预算和收支监管制度。首先,建立乡镇预算管理制度,把政府全部收支纳入预算;其次,加强财政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再次,科学界定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经费的供给范围。

第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1)规范纵向转移支付。首先,各级政府要建立本级转移支付基金,此基金原则上由本级财政在年初预算中足额安排,专款专用。其次,缩减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增加一般转移支付。(2)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要做到:第一,从转移支付模式来看,完善纵向财政平衡形式,逐步向纵向结合的财政平衡形式转化。第二,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来看,先确保农村基层政权运转与义务教育的顺利实现。第三,从转移支付数额的计算方法来看,有效收集有关第七代资料和信息,不断调整和完善转移支付计算公式,尽可能做到计算资金和所需资金相符。第四,引入特别需要拨款,主要用于满足一些乡镇的特殊需要。(3)强化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根据中央有关规范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规范一般转移支付的预算编制、分配方法、下达时间和资金使用方向。

推进财政管理经验交流[本站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