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水利施工安全隐患与对策研究论文[5篇]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130-817487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3-11-30 09:49: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水利施工安全隐患与对策研究论文

在我国市场高速发展的经济带动下,我国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水利工程建设自身复杂性以及施工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行业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问题,这制约了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发出了新挑战。为此我国水利施工领域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针对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利施工的安全系数,促进我国水利施工事业的健康发展。

1现阶段我国水利施工领域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1.1水利施工领域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不够

水利施工单位更加注重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没有意识到安全施工对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工程施工进度的重要意义,在执行具体的安全施工管理任务时,安全施工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未能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施工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最终导致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各种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水利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施工水利施工建设单位的形象以及综合效益。

1.2施工单位没能够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节省投资成本,未按照国家安全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对水利施工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未能在施工实践当中为施工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的施工环境,对开展水利施工所必备的安全防护设备的配备也存在不足。此外水利施工当中建设单位将工程项目进行层层转包,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实施统一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致使施工现场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1.3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素质偏低,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现阶段从事水利施工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没有接受过水利施工方面的培训,对水利施工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识。此外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农民工在水利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安全生产意识,为此防范风险的能力也较低,由此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人员的错误施工以及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发生。

1.4对施工现场缺乏有效地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工程施工开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通常状况下施工现场都比较混乱,各种建材随意堆放,这不但不利于对水利施工建材进行合理管理,同时也不利于水利施工现场防火工作的开展,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施工场地的安全防火设备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施工现场各种安全标语、安全防范措施严重缺乏,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无法从实质意义上保障水利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1.5水利施工工艺落后、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在水利施工当中有很多劳动强度较大、风险性较高的项目都需要由施工人员进行,例如水利施工当中的孔桩工程就需要人为进行挖掘,在挖掘的过程中受土层塌落的影响,容易在挖掘过程中出现塌方,对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然而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孔桩工程挖掘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却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水利施工中落后的施工工艺不止这一项,为此若想提高水利施工的安全系数,就必须加强新型施工工艺的研发,为确保水利施工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提供先进的工艺保障。

2有效预防和控制水利施工安全隐患的主要对策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既管生产也要管安全。在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1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施工意识水利施工行业安全生产事关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是维持水利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故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一思想,始终把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提高水利施工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做好水利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明确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强化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关爱生命。

2.2不断完善施工监管制度,规范水利施工企业的施工行为

我国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已经比较健全,同时也完善了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但与其配套的监管机制并不完善,国家监督及执法人员应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确保安全工作上下贯通,左右连接,确保安全,消除隐患。

2.3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在工程施工当中,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会有他们的安全行为;有了他们的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所以,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当中,针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环节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成功的施工应该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项目。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

2.4与时俱进发展信息网络建设,规范水利施工企业的施工行为

发展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和档案库。施工安全信息资源是施工安全的重要生产力。对建设各方单位违规及不良行为,给予记载建档和公布,并在有关单位资质审查、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审查、项目经理及其他相关资格人的资格审核等方面,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确保规范行为的良性循环和发展。结语水利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影响重大,不仅对工程建设质量、工程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确保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者必须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采取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建设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梁慧钰.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大众科技,2008,(10).[2]张生莲.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预防及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唐焕芝,徐德志.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预防及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

第二篇: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

摘要:结合从事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多年的经验,就水利施工企业如何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合同质量目标的实现,从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落实质量保证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措施

对水利施工企业来说,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水利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生存、求发展、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要将质量意识深深地扎根于企业的每个员工心中;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从组织上、技术上、制度上来保证企业的各项质量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检测手段,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以壮士断腕、抓铁有痕的决心狠抓工程质量,才能确保项目合同质量目标的实现。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含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管理保证和经济保证五个方面的内容。思想保证:通过加强职工队伍的质量教育工作,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组织保证:通过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优选施工队伍,建立项目QC活动小组,实现全员质量管理,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技术保证: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熟悉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及工艺标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提高全员技术水平,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管理保证:通过加强过程质量检控,开展技术交底,实行过程“三检制”,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经济保证:通过完善经济合同,充分发挥经济扛杆作用,奖优罚劣,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2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是约束各级施工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水利施工企业,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在施工全过程中不折不扣的予以落实,按制度办事,按制度兑现奖罚,不但能充分调动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可大大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含岗位责任制度、施工复测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开竣工报告制度、材料检验制度、试验室抽样制度、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评定及奖罚制度、过程“三检”制度、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工序质量签证制度和质量一票否决制度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

3落实质量保证措施

3.1组织保证措施

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全权负责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全过程中,积极开展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建立质量责任制,落实奖罚制度,狠抓质量教育,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和素质,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3.2技术保证措施

(1)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是质量的保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工程内容、技术标准、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通过技术交底,使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及生产工人,对项目施工各项要领做到心中有数,不违规操作。

(2)做好施工测量工作:①做好现场控制桩的交接工作;②做好控制桩的复测工作,复测精度须符合规范规定;③做好施工放样工作,保证建筑物平面位置、高程与设计图纸相符。

(3)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必须坚持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上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经甲方代表、设计代表及监理工程师三方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强化过程质量控制,完善检测试验手段。任何一个项目都是由若干个分部工程、单元工程和工序构成,其中工序是构成项目的最小要素。工序质量决定单元工程质量,单元工程质量决定分部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决定单位工程(项目)质量。所以,强化过程质量控制,尤其是工序质量控制,是实现项目合同质量目标的关键。①要严把工序质量关,严格“三检制”和工序签证制,只有上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②要进一步完善质量检测手段,加大质量检查力度,用更加科学的检测试验手段来确保工序质量达标。以高质量的工序来实现项目的高质量。

(5)严格材料准入清出制度,严把材料质量关:①原材料进场必须“三证”齐全(产品合格证、抽样化验合格证和供应商资质证);②进场的原材料必须按规范规定抽样检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清出施工现场;③原材料进场后应在指定地点分类码放,并挂标牌标识,标明型号、进场日期、检验日期,经手人等,实现原材料质量的有效追溯;④原材料进场后要专人保管,并加设防护措施,确保原材料质量达标。

(6)制定并细化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明确质量控制点及质量控制要领,并要求各级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执行。

(7)改进施工工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以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3.3管理保证措施

(1)开展质量教育宣传,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全体参建人员开展质量教育,向他们宣传本企业的质量方针、政策和制度,让他们熟悉本项目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不违规操作,按规范施工。将质量意识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2)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加大制度落实力度。施工企业与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与相关质量管理责任人层层签订质量管理责任书,出现质量问题从上到下一查到底,该谁的责任由谁负责,不姑息,不迁就,严格按制度追究责任,对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处理。

总之,项目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环境及工艺任何一项的疏忽,都会给项目整体质量带来重大影响。水利施工企业只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全面推行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过程质量监督,优化施工程序,改进施工工艺和检测手段,加大狠抓落实的力度,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就一定能够确保项目质量达标创优。

第三篇: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研究论文(共)

摘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调配上、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及财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如今,社会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因此有必要不断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与管理,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改革,积极融入当代信息化元素,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等通讯设备进行施工,在为水利施工提供较大便利的同时又能有效加快工程的施工速度。另外还有效地改善了工程材料的运输,通过投入大型机械设备,能够为工程施工节省下很多的时间。文章从水利施工的特点出发,论述了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最后就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水利施工;特点;技术要点;创新应用;水利工程论文发表

1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一是水利工程具有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同时施工时间比较长,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往往会在施工过程中受到自然气候因素以及施工地质等问题,这些都是很难预测得到的。二是水工工程施工的规模都比较大,不仅包括水库、河道工程,而且还包含堤防、农业用水等工程,因而施工规模大、施工过程极为复杂。三是水利工程施工会对当地地形地貌产生较大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过后,不仅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同时,还要影响到湖泊、河道等自然环境。但是从客观上来说,是有利有弊,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留优势,对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2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2.1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为了避免因为地基施工而使得周围地基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在正式进行土方工程施工之前,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区域周围相邻建筑物进行防护。同时要确保基坑施工的快速和准确,这样能够防止地基受冻。一旦土方挖掘作业施工结束,施工人员就要马上着手采取保护措施对坑底进行适当处理,这样能够对工程进行保温。另外,基坑深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这时就要做好排水工作,这样防止基坑排水不流畅,进而导致基坑的土壁发生局部坍塌。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一定要将基坑底部的的相关杂物清理干净,这样可以使土层回填厚度满足要求,并采取必要的夯实处理措施,这样能够保障土层厚度以及土方密实度与强度满足技术要求。

2.2边坡治理技术要点分析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于岩质高边坡的处理,往往是借助于锚固技术对锚索进行加固,不仅能够为工程施工提供方便,同时施工时不会遇到较大的干扰,受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岩体并不会受到较大的损坏。因而在边坡治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当实施预应力锚索时,施工的主要方法主要是后张法。同时,还要加快研制出一种新的锚索,这种锚索除了能够对张力环节进行补偿,同时借助于千斤顶,对整体进行张拉,当然还可以选择分组单根张拉以保证锚索的平衡。另外,使用无粘结锚索往往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这种锚索的钢绞线能够提供双重保护,经过多次反复张拉后不影响其性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为了将内锚头以及钢绞线等材料注入到水泥浆材中,常见的做法就是通过一次灌入法来完成,一旦完全凝固,就可以进行反复的张拉操作,不仅施工工序简便,同时还促进了工效提升。

2.3导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而言,施工导流设计技术的要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坝址的选择。在进行施工导流设计时,必须对工程坝体的位置加以充分考虑,同时坝址的选择是在地形勘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往往要结合当地地质条件、地形地势的优缺点以及工程施工难度等相关因素做出最终判断。其次,就是水电枢纽工程的布置方案,这同样也是进行施工导流设计中所需考虑的问题。一旦坝址得到确定,就要从导流明渠进行布置作业,进而在布置好明渠后在对厂房分布加以设计,这样能够使得工程分布得更加科学合理。再者,就是施工计划编制。对于施工计划的编制而言,它是工程付诸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在编制时需要对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导流技术是否可用等进行全面综合考虑。最后,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要确保导流施工技术得以顺利实施,仅仅考虑施工当地的地质地形条件或者水能指标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考虑工程建筑物的分布、水库蓄水量的多少以及下游生态环境状况等因素。

2.4拌制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在施工材料进场前,要严格检查材料的质量合格情况,严禁一切质量存在问题的施工材料进场;在进行混凝土拌制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通知进行,对于减水剂的使用,一旦称量完毕,就应该及时将其装入塑料袋。如果需要现场进行混凝土拌制,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对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计量好,然后汇集到上料斗中,在放进搅拌筒。同时将水及液态外加剂进行准确计量后,就可以直接加入到搅拌筒中。由于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施工配料是否准确合理,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受到施工配料的影响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就是称量有较大误差,另一个则是没有根据砂、石骨料含水率的变化情况进行施工配合比换算,导致相关配合比不正确,进而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等级产生影响。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制时,要有时间限制,应该不低于混凝土搅拌所需的最短时间。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用量必须按规定进行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一定要严格按照坍落度完成混凝土拌制,绝不允许不合格的混凝土用于工程浇筑。在进行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拌制的深度,以避免拌和底部存在未拌和“素土”夹层。当拌制的混凝土符合要求时,往往流动性和粘聚性比较好,而如果拌制的混凝土不符合要求,则要找出原因并加以调整。同时还要安排专人负责土块及其它杂质的清除;在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一定要确保振捣密实,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漏振和过振情况,在整个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检查是否存在漏振的空隙,或者过振导致模板出现跑浆现象。

3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3.1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经常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坝体往往容易出现一些裂缝,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而会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水利工程的后期建设都是存在很大危害的。因此,必须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对坝体裂缝进行修复,以避免其所带来的危害,可以考虑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新型材料不仅能够使得混凝土的防水功能得到大大提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坝体裂缝的解决方法。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工膜材料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这种材料是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制造而成的,具有比较明显的防水效果,同时这种材料质量轻、施工操作极其简单方便,正是因为该材料具有如此多的优点,因而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如此,这种材料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任何污染和危害,能够满足当代对绿色建筑的要求。另外,在将这种材料应用于施工过程中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施工的劳动强度,让施工人员节省较多体力,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材料还有助于混凝土防渗能力的提升。

3.2绿色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现如今,在建设施工中使用绿色混凝土的建筑类企业的数量正逐步增多,绿色混凝土的使用技术也日益成熟。当前,新型的整体浇筑技术,其实就是绿色混凝土技术的升级和提升。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大坝护坡施工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绿色混凝土技术就是在大坝护坡以及河道工程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浅析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C]//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2015.[2]付威.浅析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26):103.[3]原婷.水利施工技术及创新探讨[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25):124

第四篇:水利施工工程施工中用电研究论文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用电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的供电条件简陋,存在大变动的用电负荷。水利工程施工多是移动式和手持式的用电设备,常在野外开展。因为环境潮湿多雨,用电设备很容易损坏,电气绝缘性也较差。多数施工工地缺少等位联接条件,用电情况较为混乱。

1.1使用三相四线制

我国多数水利工程施工用电未采取三相五线制,而是使用三相四线制。三相四线制是把零线直接和设备外壳进行连接,安全隐患较大。这是由于零线和负荷连接,点位是零。如果突发异常情况,变压器近端零线出现断线,远端零线和负荷连接就会成为火线。零线和设备外壳进行连接,等同于火线和设备外壳相连,危险性很大。

1.2设备外壳未接地线

设备外壳多和火线绝缘,故此设备外壳并不带电。某些水利工程施工时,设备外壳未接地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设备外壳未接地,外壳统一火线绝缘层会快速老化,电阻降低。设备外壳和火线连接仅仅有一盒电阻,那么施工人员一旦接触到外壳,会发生触电事故。

1.3变压器接地不规范

水利工程施工用电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380/220V的三相五线制低压电力系统,整个高压电源源于周边10千伏线路,其容量比320千伏要低,安装在电杆上。防雷接地电阻在48n之下。倘若变压器容量小于100千伏安,防雷接地电阻在108n之下。许多水利工程企业认为工期短,便将一根铁棒当做接地。铁棒的接地电阻较大,不能满足泄雷的需要。并且由于10千伏高压线路位置高、路径长,没有避雷措施,很容易受到雷击,引发安全事故。

1.5缺乏专业的电工

目前,某些水利施工现场缺少专业电工。为了省时省力,水利工程企业选派一些懂得用电知识的人员顶替。电工工作不够专业,不能按照规范的线路保护和线路设置去执行。施工用电的检查、维修工作不够,许多设备早已损坏淘汰,带电接地现场也较为常见。

1.6没有安装漏电保护

有些水利工程施工用电虽然采取了三相五线制,设备外壳接地。但是却没有安装好漏电保护装置。施工用电存在重大问题,引发了安全事故。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比较复杂,高温酷热会致使绝缘导线老化,电杆可能会倾斜和倒塌。如果施工人员触碰大火线与火线连接导线,就会引发触电事故。

二、水利工程施工用电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采取三相五线制.保证设备外壳接地

地线的终端、中间、线路长度超出500米则进行重复接地。在重复接地时,接地电阻不能超出108n。当接地线架空敷设间距超出12m,接地线应当选择大于10mmZ绝缘铜线和大于16m耐绝缘铝线。保护接地线和电气设备连接应当是大于215mm2截面的绝缘多股铜线。

2.2架设架空配电线路,做好漏电保护

架空线要采取绝缘铝线或绝缘铜线。架空线要架在专用电杆上,不能架在脚手架和树木上。架空线负荷电流要小于允许载流量。线路末端的电压偏移不能超出5%的额定电压,而相线面和单相线路零线截面相同,其三相五线制保护地线和工作零线截面要大于50%的相线截面。整个开关与短路保护的施工现场用电设备,不仅要作为保护接地,而且要在设备负荷线首端部位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如果有人触电或者线路漏电,漏电保护开关会迅速跳闸,避免事故发生。

2.3加强防雷预防工作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用电安全,才能够保证工程有序、高效、安全的进行。防雷预防工作是将避雷器安装于变压器入口,确保变压器接地满足规范要求。其防雷接地电阻要比48n小。如果变压器容量小于100千伏安,那么防雷接地电阻要小于108n。

2.4选聘专业的电工,加强员工安全培训

水利工程施工,选择的电工需是专业化的。电工上岗前要严格审查上岗资质,达到国家水利工程电工用工标准。施工现场用电的维修、拆卸需由专业化电工完成。水利工程施工时,用电人员要了解一定的用电知识,持证上岗。使用各电器设备时,要穿戴防护服,做好安全预防工作。认真检查电器设备保护装置和性能状况。设备如果停用则拉闸断电,并锁好开关箱。需要搬迁或移动的电气设备,由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好专业化处理。同时,企业还要对全员安全用电进行培训,定期检查和考核,构建奖惩体系和规章制度。

三、结束语

水利施工工程施工用电存在较多问题,威胁到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当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用电特点,采取三相五线制,保证设备外壳接地、架设架空配电线路,做好漏电保护、加强防雷预防工作、并选聘专业化电工,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用电安全,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实现最大化的企业经济效益。

第五篇:水利发展研究现状及对策

水利发展研究现状及对策

摘要介绍了水利发展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水利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发展研究;现状;问题;对策

水利发展研究要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研究水利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和社会服务,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是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是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的重要手段。

水利发展研究是水利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存在的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三大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迫切要求水利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改革和发展。为此,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紧紧围绕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和咨询参考意见,为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支撑。

1水利发展研究现状

水利发展战略研究方面,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为开展水利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示范,提出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建议,突出强调解决我国的水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并概括了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指导原则。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取得突破,从2000年起我国重点研究了水利工程分级管理、水管单位分类定性、经费来源渠道、工程管养分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公益性资产界定办法、水价形成机制和收费管理机制以及人事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水法规建设研究进展显著,近年来,围绕着《水法》修订及配套法规建设,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出台了一批新的水法律法规,促进了依法治水;我国水权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逐步深入,社会各方对建立我国水权制度、建立节水型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2水利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水利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水利发展研究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但是,水利发展研究在水利各项工作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水利发展研究的认识还不到位。“重建设、轻管理”、“重科技研究、轻政策研究”等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扭转,在一些地区和单位,水利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没有从推进水利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高度认识水利发展研究的作用,水利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机制尚不完善。二是研究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前瞻性。水利发展研究基本处于被动研究状态,系统研究、超前研究不够,总体滞后于水利发展客观实际需要。三是研究机构和人员短缺,力量薄弱。从水利系统来说,水利发展研究机构和人员数量仍然较少,部分地区研究机构尚不健全,特别是综合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研究人员缺乏,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全行业完整的研究工作体系,研究信息网络很不完整,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水利改革与发展工作的要求。四是研究经费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够,部分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相脱节,不仅使研究成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影响了研究单位自身的发展。

3对策

水利发展研究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将水利改革与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局中来全面考察和分析,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水利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能就水利论水利。研究应着力体现:坚持为领导决策服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和开拓创新的思想,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特点和本质要求。

水利发展研究必须适应新形势,吸取多年来水利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通过组建精干有力的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水利发展研究队伍,完善水利发展研究良性发展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不断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1]。加强对水利发展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把水利发展研究工作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切实解决发展研究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推动水利发展研究的顺利开展[2]。

建立稳定的水利发展研究专项资金投入机制,这是水利发展研究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积极争取扩大水利发展研究经费的资金额度,探索并建立稳定的水利发展研究经费来源渠道。同时,研究单位也要逐步走向社会、走向市场,积极探索水利发展研究的多渠道投入机制[3]。

水利发展研究机构应精简高效,明确定性为公益性(或非经营性)事业单位,政府在事业经费上予以保障。需建立起专门的水利发展研究机构,形成完整的水利发展研究网络体系[4]。

面对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积极拓展水利发展研究的新领域。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只有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才能为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发展研究是一项高智力、高强度的劳动,一流的成果需要一流的人才。要充分尊重发展研究人才,积极探索并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需要制定全面系统的水利发展研究规划,为水利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提供指导性的工作框架,保证水利发展研究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4参考文献

[1] 陈小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水利政策研究工作的新局面[J].水利发展研究,2009(12):1-4.[2] 孙宝光.水利投入机制的理论探讨[J].江苏水利,2009(12):40-41,43.[3] 朱宪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加快重庆水利城乡统筹发展[J].重庆行政,2009(2):22.[4] 行章寿,王龙.合阳县水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陕西水利,2009(6):52-53.

水利施工安全隐患与对策研究论文[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