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建引领脱贫示范镇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精准脱贫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德格县委组织部安排,结合镇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努力建设符合实际、群众满意、硬件完善、软件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党建示范点,全面提全乡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不断开创镇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坚持“典型引路、规范提高、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创建思路,开展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建立一批时代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党员群众公认的基层党建示范乡。通过抓先进与抓后进、抓示范与抓整顿并举,使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农村经济有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实质性进展,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特色产业培育,让乡村“富”起来。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脱贫奔康、乡村振兴的首要前提。增强产业发展推动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补齐短板,大力引进牧业经济发展人才,健全机制体制,吸引本地人才回流的;
注重发挥牧区内生动力,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村创业就业。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村组公路硬化村内村组公路硬化全覆盖,实现通达通畅。安全饮水,确保有安全饮水点,饮用水的安全卫生。收看电视,电视讯号全部进村入户,群众均能收看主要电视频道。村容村貌全面改善。
(三)基层治理,让群众“自律”起来。注重建设强规范。将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协调中心进行整合,加强村级综治中心建设。整合乡镇社会治理力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协助配合、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实体化工作平台。同时,全面提升宣讲普法力度,预防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治安管理、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水平
(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一是实施“破成规、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围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主题,大力倡导群众自觉革除陈规陋习、改变不良风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结合法治、德治,发挥村民自治作用,进一步建立完善乡规民约,规范乡党政行为操守,引导党员干部在行动中作表率、走前列,以良好的行为操守带动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二是实施脱贫典型宣传引领活动。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脱贫攻坚励志故事、先进事迹宣传工作,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激发贫困户脱贫志气,形成群众真情实意谢党恩的社会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提升组织领导。加强班子建设,通过推选让一批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政治素质高、个人威信高的“双强”型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把党员个人致富的能力转化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二)营造创建氛围。积极宣传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力更生创业致富信心和决心,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
(三)建立挂钩联系机制。协调建立帮乡单位领导挂钩指导示范乡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县级联系领导加强对示范乡创建工作的业务辅导、督查指导,总结经验,宣传典型,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的氛围。
(四)建立政策激励机制。注重树立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带动整体建设。以农民夜校、坝坝会为载体,组织党建工作示范乡进行经验交流,通过交流先进经验,总结成功做法,着力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把握基层党建规律,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五、组织领导
(一)建立领导责任机制。把创建工作列为全镇乡建工作责任目标的重点内容,确立乡党委书记为党建工作责任人,成立镇党建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为:
第二篇:省级党建示范镇实施方案(2稿)
关于创建省级农村党建示范镇的
实 施 方 案
根据县委《印发 <关于创建省级农村党建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委发[202_]14号)精神,为认真做好省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镇创建工作,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加快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按照领导班子建设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阵地建设好、发展业绩好的“五个好”目标要求,力争到202_年底,将我镇建成省级党建示范镇,培育15户党员科技“核心示范户”、130名党员农产品经纪人和1300名致富带头人,提高全镇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三、方法步骤
农村党建综合示范镇创建工作,从202_年2月15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部署阶段(202_年2月15日——2月28日)成立农村党建示范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李兴贵同志担任;副组长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立业同志和镇党委副书记刘子云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日常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_年3月1日——11月30日)该阶段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镇村两级班子建设。要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加强学习。镇党委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每月1次的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和周学、月论、季查、年考核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各党支部要本着组织和群众“双满意”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员冬训,切实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健全和完善考评机制。严格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各村党支部实行严格考核。坚持“目标管人”和“绩效考人”相结合,实行群众评议与镇党委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三是建立村干部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四是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加大“五好”基层党组织的创建力度,对目前已经获得“五好”党支部的村,要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对于尚未获得“五好”党支部的村,要制定有效措施,加大创建力度,争取达到“五个好”标准。
2、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在切实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党员的管理 力度。一是认真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五百工程”。按照县委的要求,依托市县党校、现代远程教育等平台,对我镇党委班子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党员科技“核心示范户”、部分党员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年内分期分类集中轮训一遍。积极邀请市县农业科技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我镇村社开展“科技党课流动教学”活动,授课对象重点以党员科技“核心示范户”、党员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为主,使他们在致富助民活动中切实发挥领头雁作用。二是加大农村党员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年轻党员和群众为重点,依托市县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实施“168”劳务培训工程(每年培训农民技能工1000人,组织输转就业600人,人均年增收8000元),广泛开展电焊、烹饪、机械操作、电器维修、建筑施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党员群众外出务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三是推行“1+3”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在各村党支部大力推行“以支部为核心,优秀党员挂牌示范、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持证外出”的“1+3”教育管理模式,对离退休党员、民营企业党员实行定期组织学习,主动联系、主动宣传、主动教育的“一定期,三主动”的管理方式,引导和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搭建联系服务群众平台。重点抓好5项活动载体,推进1项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一是实施“双培双带”工程。重点把35岁以下的思想觉悟高、政治表现好、带动能力强、在群众中有威信的致富能手,纳入党组织的培养对象,落实培养责任人,把其中符合党员条件的纳为预备党员,把优秀的选拔为后备村干部。着力培养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 农业大户,并将一些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向这些人倾斜,以切实增强其致富带富能力。力争使全镇4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党员成为“双带”能手,50%以上的村干部和60%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双带”模范,7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培养党员农产品经纪人130名、致富带头人1300名。二是开展“三牵手”活动。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以“机关支部牵手农村支部、经济富裕村牵手经济落后村、富裕党员牵手贫困群众”为主的“三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在具体措施上要做到“六帮”,即在思想上帮,及时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教育引导,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下一步发展方向;在发展上帮,帮助经济落后村发展生产,帮助贫困党员发展致富项目,促进共同发展;信息上帮,及时提供各类致富信息和项目;在技术上帮,帮助困难党员、群众尽快掌握1至2门致富技术;在生活上帮,积极帮助困难党员、群众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三是实施“农村万名党员农业科技入户行动”。按照县上组织实施“农村万名党员农业科技入户行动”的要求,在全镇范围内选择15户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群众公认、乐于助人的党员户,作为农业科技核心示范户,每个核心示范户按照“自愿就近”的原则,结对培养10户农户,从而培育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户发展致富项目。四是开展“办实事,解难题”的专项承诺活动。坚持求智于民,问计于民,采取由包村领导干部深入所包村社和召开由各村负责人、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的方式深入了解广大党员群众当前最希望解决的突出问题,村两委班子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 向镇党委和广大党员群众做出承诺,即知即改,为本村切实办好几件事实,提高村级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能力。五是开展“调研一带一”活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镇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围绕思想解放、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村镇建设、第三产业、和谐社会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问题,确定调研专题,带头深入村社、企业,开展“调研一带一”(围绕一个调研专题,带出一项调研成果)活动,在倾听民意、吸纳民智的基础上,深入了解镇情,提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六是推进专业协会建设。继续推广“支部+协会”模式,各党支部要加大对协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协会在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同时积极探索“支部+基地”、“支部+产业”的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条、致富项目和产业基础上,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覆盖面。
4、增强基层党建示范点的带动能力。按照“班子配备坚强,队伍管理严格,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工作规范”的要求,镇党委要争创省级农村党建示范镇、三沟村党支部要争创省级农村党建示范村。同时要抓好市级农村党建示范点董家堡村党支部和流泉村党支部、市级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勤奋机械厂党支部的创建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各党建示范点要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切实抓好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村梅南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和该村被列为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村的契机,创新载体,因地制宜,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探索、积累经验,进一步规范基层党建的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通过发挥这些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辐射作用,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省级农村党建示范镇的创建工作。
5、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各村党支部要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各项管理。对于已基本配齐办公设施的头沟、三沟、董家堡、梅南、流泉等5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要做到办公室、图书室、党员电教室、老年协会、计生服务室、青年妇女民兵之家“六室配套”;对于办公设施还尚未配齐的郑家堡、下汤等8个村要多方争取配齐和完善配套办公设施;对于建设较早,办公条件差、设施陈旧的流泉、刘正、陈仓、朱王堡4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要多方争取资金,进行维修;对于破损比较严重的梅北、新堡子、汤宁3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项目和资金,逐步进行新建。争取到年底,全镇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部达到“八有”标准,即有记录、有牌子、有桌椅、有党旗、有电教设备、有学习资料、有活动记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规范化管理,坚持“一室多用”,使之成为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特别要加强图书室、科技服务室、远程教育站点的规范化管理,切实发挥在促进农民增收、6 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总结阶段(202_年12月1日——12月31日)镇党委和各村要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书面总结报告,上报县委组织部。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党支部要充分认识抓好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把示范点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示范点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党支部要对照示范点建设的标准,分析本支部党建工作的实际,不断完善各方面的工作措施,创造特色,努力做到有貌可观、有点可挖、有经可学,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各党支部要对照示范点建设的标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不断完善各方面的工作措施,努力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3、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要结合本村实际,创新载体、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进一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为面上工作提供新鲜经验。
4、加强督查,提高实效。镇党委将定期不定期地到各党支部进行督查指导,同时将创建工作情况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管理考核中,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切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篇: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脱贫攻坚
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脱贫攻坚
**村第一书记
**
各位党员、各位同志: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做交流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71户1078人,耕地面积2703.45亩。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369人,202_年脱贫2户8人,202_年脱贫42户180人,202_年脱贫29户126人,202_年脱贫12户46人,贫困发生率0.93%,实现整村脱贫,202_年政策兜底2户10人。全村低保户22户59人,五保户22户22人,残疾人42户53人,党员57人。针对这样的村情,我始终把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任务做为第一抓手,强化政治责任、提升党建质量、全力助推脱贫攻坚,牢固树立“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思想,结合工作实际,有四点体会。
一、抓规定动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一认真完成规定工作,积极召开党小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上好党课,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通过红脸出汗达到了排毒效果;二对流动党员做到“四个一”管理(每季度打一个电话,寄一份政治生日贺卡,写一篇党性分析材料,开展一次座谈会)模式;三对村级重大事项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
二、抓自选动作,认真落实上及本各级巡察反馈的问题整改。聚焦聚力脱贫攻坚最大的政治任务,全面整改中央、省、市、县巡视巡察问题
整改,分别完成17
条、5
条、8
条、8
条的整改任务。结合“3+3”冲刺清零行动,组织开展“我要脱贫,怎样脱贫”的大讨论,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调动了积极性,同时通过党员大会讨论,小组交流,个别座谈,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集思广益收集党建工作建议,建立台账,逐项整改,助推党建工作上台阶。
三、按照“党建+新民风建设”的模式,助推脱贫攻坚。一是积极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慰问理发、人居环境整治等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二是村党支部以“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创建”等活动为载体,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在村庄的醒目位置、张贴村规民约、悬挂标语,努力营造民风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新民风建设与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不断净化乡村黄赌毒、封建腐朽低俗文化。通过身边人影响身边人,身边人说身边事的办法逐步扭转“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让贫困户明白靠吃救济是富不起来的。
四、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要求,对照六个一批,五要四不,一户一策、精准发力。一是改善贫困户环境,针对贫困户家庭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对症下药、到户到人,同时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整修道路,清扫垃圾,切实改善贫困户家居环境。二是实施产业扶贫,实现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针对贫困户就业能力弱,难就业的问题,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积极开发环境保洁、河道整治等技术难度低的公益岗位,安排就业。三是发挥党员“排头兵”作用。逐步推行农村党员“设岗定责、评星定级”管理工作和“四帮一联”制度(即:帮摸清底数、帮政策落实、帮生产生活、帮环境整治,每周联系一次贫困户),按照“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方式对贫困户进行结对精准帮扶,促进村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五、认真贯彻主题教育学习活动。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按照“学习教育、贯彻落实、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主题教育的四个环,努力实现“理
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的目标,发扬“红船精神”时刻紧跟党的步伐,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党建“1+4”引领脱贫攻坚
党建“1+4”引领脱贫攻坚
谷里镇牢固树立基层党建引领精准脱贫的核心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核心,探索“1+4”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路子,不断强化脱贫攻坚“造血”功能,形成基层党建和精准脱贫工作的良性互动,加快全镇“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步伐。
建立一个支部,打造特色产业“促”脱贫
按照“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新型党建指导思想,建立谷里镇产业党支部,形成“多职合一”的高度负责、高效运转的产业发展专业负责机构,发挥政府部门联动性,依托“三变”改革,整合资源、农民、农业、企业一体化建设的优点,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完成老茶场升级改造3000余亩,补植补种新茶10000余亩,建成现代化蔬菜基地两个共占地202_余亩,引进贵州绿宝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2_万元开发建设八月瓜生产基地600余亩,引进贵州金锄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500万开发建设无土快繁基地1000余亩。同时,着力提升产业档次,全面进行产业升级和提升科技含量水平,形成了良好的“基地+农户+企业+科技服务”产业链发展方向,开展了八月瓜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八月瓜深度提纯利用技术、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品牌创建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推进了八月瓜基地向专、精、优、强方面发展;在经营模式上由单采果发展为以果实为主导,集育苗、种植、开发利用为一体的高效生态产业;在生产方式上由常规追求产量型向生态效益型转变;在开发模式上,由单独食用型向多种高附加值型转变。全镇新型产业202_年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带动300余户农户1000余人脱贫致富。
开展四项行动,激发党建活力“带”脱贫
一是“两清单、一平台、一示范岗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动力。结合“两学一做”,着力构建村级党建工作新形势,牢牢抓住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逐步探索出“两清单、一平台、一示范岗”(村级党组织党建责任清单、党员服务群众问题清单,党员为您服务平台,共产党员岗)的“两学一做”先进经验,制定了包含7大项25小项的村级党组织党建责任清单,为群众解决各类诉求共100余项,真正让村支部书记和村级党组织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紧抓群众最关心、意见最大、最迫切希望改变的问题,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对策,破解制约村级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产业发展、土地流转推进等制约性瓶颈,使村干部积极发挥好扶贫攻坚“主力军”的作用。
同时能逐步树立起村级领导班子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逐步凸显村级党组织的建设与服务作用,净化基层党员干部风气,进一步塑造脱贫攻坚的良好政治氛围。
二是“党员干部进万家·民情夜访促和谐”激发基层党员脱贫攻坚的活力。以促进脱贫攻坚为总目标,以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以活动为载体,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晚上时间,走村入户,深入到群众家中,进农家门、说农家话、办农家事、解农家忧。在沟通交流中,叙情交友、嘘寒问暖,讲政策谈家常、理思路、谈发展,积极为群众脱贫致富“送政策、谋思路、促发展”,经过一年来的常态化开展,“打着电筒走夜路、走进农家问民情”已经形成了镇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全年共走访群众2134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24件,化解矛盾纠纷142起。并根据各村不同现状,组织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5次,培训人员达1000余人次,为群众谋划脱贫思路900余条,协调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建立文广局、住建局等4个县直单位和镇内90户平困户的结对帮扶,做到人员精准布置、政策精准落实、帮扶精准到位,激发了全镇干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让党建扶贫在底层活力尽显,不断渗透、瓦解脱贫攻坚壁垒,实现202_年中坪、香山、新金、清明等贫困村100余户360余人顺利脱贫。
三是“三培两带两服务”打造基层党员脱贫攻坚凝聚力。以全镇十五个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农村致富带头人信息库,普查农村致富带头人各项基本情况,根据产业发展方向、运作模式等不同种类分类别建档,发挥同心返乡创业园的平台作用,通过集中讲课、考察实践、基地理论等方法,把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在其中聘任6名名誉村支书、15名名誉村主任、12名发展顾问,把陈家发、张同裕等有思想、有能力、有路子的“三有人员”凝聚在党的领导下。认真摸清各地在外创业人员情况,多次召开成功人士座谈会,把招商政策、发展优势等对与会人士进行详细介绍,成功动员王娟、张恩学等回乡投资兴业,组建绿宝果蔬专业合作社、周显军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社15个,经过组织引领,在政策、技能、信息等方面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做大做强产业,打破了村级之间理念、区域的局限,四是“百日攻坚”增强全镇脱贫攻坚向心力。紧盯全镇脱贫致富,充分发挥镇域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按照非公党建“两个覆盖”原则,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厘清全镇32个正常生产的非公企业党员、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了企业基本统计表、企业人员花名册、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信息资源数据库等相关基础数据台账,将企业帮扶意向、投资需求、人才优势、技术条件、管理经验等与地方资源有机结合,建立了新阳等6个贫困村和青龙煤矿等镇内企业的一对一帮扶。不断强化镇党委对非公党建的建设指导,以“双百双助活动”为契机,向镇域内6大企业分别派驻一名副科级党建指导员,并发挥其桥梁、引导和协调作用,积极动员镇内有能力、有意愿的企业积极参与到谷里建设中来,引导青龙煤矿捐资300万余元修建贵毕路匝道至奢香广场柏油路,引导谷里加油站等企业和个人捐资20余万元修建谷里文化长廊。
第五篇: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精准脱贫
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精准脱贫
——以前进村发展实际为例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为策应宿豫区组织部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本小组多次深入新庄镇前进村实地走访,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前进村位于镇西北,西与曹集乡接壤,北与袁庄村相邻,东至一干渠,南和新庄、朱瓦村相接。交通十分便利,距镇3公里,村内水泥路达12000平方米,宿川线、宿沭路从境内穿过。全村642户、人口2845人,劳动力1452人,外出务工1086人。通过村级评议确认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共计156户,472人,其中低保户35户70人,五保户12户12人。耕地面积5200亩,流转面积1500亩,主要种植花卉、葡萄、莲藕等高效农业。
(一)党员干部“老低弱” 全村共有党员100名。村支两委7人,组长9人,平均年龄60岁,其中主职干部两人平均年龄46岁,最年轻的村长42岁,年龄最大的是74岁。由于农村青年流动频繁,发展对象难选“苗子”,农村绝大多数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中的大多是年龄偏高、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使得发展党员时好“苗子”难选。
(二)集体收入“呈虚寥” 虽然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入驻前进村,但是基本上都是小微企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给予的部分赞助费用,对于整个村集体的运转仍杯水车
薪。同时,原来村在征收三提五统及农业税费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户”、“钉子户”、“逃帐户”、“赖帐户”长期拖欠不交,从而形成一些历史欠款,征收难度加大,部分历欠资金变成了呆帐。出现了村欠户、户欠村的现象。
(三)干部压力“显沉重” 前进村群众矛盾较多,土地纠纷、邻里矛盾、计划生育、群众上访闹访等问题非常棘手。老百姓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对待村(居)集体班子已经不那么“当回事”,而一些村干部不能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转变工作思路,仍按以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管理,与现阶段农村发展实际相脱节。加之取消农业税,种粮有补贴,所以土地如金,这与以往农民将土地抛荒的时代相比形成强烈反差。
(四)村级管理“留形式” 虽然前进村建立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但组织党员学习是务虚的,出现执行制度形式化。一些村干部在村务、财务公开上敷衍了事,村务公开不及时,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村民对村务活动的参与度和对村党组织的信任度。在决定重大事项时,支部书记很少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即使有时召开党员干部会议,但因事前没有深入沟通,群众不支持,致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五)民生状况“甚堪忧” 村民身体健康不佳,众多村民因病、因残致贫,村卫生室缺医少药,医生诊疗水平有限。公共服务建设不到位,农家书屋形同虚设,健身器材几乎为零,村民业余生活以看电视、打牌为主。村内硬化道路不均,有的小组路况较好,有的小组阴雨天难以出行,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比如前进村周刘庄组道路状况就很差,该组群众颇有怨言。
二、原因分析
(一)、精准识别有“漏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支部是精准扶贫对象识别的具体执行者,而从体制上来讲,上级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属于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每个村的贫困户数量是核定好的,在同等情况下,上报的贫困户之间会出现贫困程度不分上下的情况,作为村委会就会采取宁愿少要几个名额也不愿引起地方矛盾的现象。因此,满足条件的贫困户就会出现“漏保”的现象。
(二)、整体推进有“失衡” 区机关部门都有自己的挂钩帮扶村,有权有钱的重要部门扶贫工作开展就很很顺利,技能培训、安排就业、资金支持等扶贫措施都能正常开展,脱贫任务能容易完成,而对于一些无权无钱的单位来讲,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很难完成,最后多为采取“数字脱贫”来完成任务。
(三)、贫困农户有“智贫” 挂钩帮扶人员在走访贫困户与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的贫困户思想保守、消极,存在着“小钱不屑赚,大钱赚不来”的现象,四十刚出头就说自己老,没专业没技术,鼓励去学技术又说自己文化低,为自己的贫困找出诸多理由,总希望天上能掉下个馅饼。
(四)、挂钩帮扶有“路过” 挂钩帮扶人员在亲自到困难户家中了解情况时,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到了拍两张照片,表明自己来过,没有真正的坐下来和他们促膝相谈,真正了解致贫的原因,拉近彼此的距离,听取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出谋划策,找到真正脱贫的路子。
(五)、制定计划有“夹生” 因户制定详实的帮扶计划是“挂 3
村包户”工作推进的关键。然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雷声大雨点小”、制定计划不力或省略的现象,每逢节点送点慰问金取而代之,上报材料很“丰满”帮扶现实很“骨感”等“夹生”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机制,动态管理
1、动态监管 成立扶贫信息监测中心,按照“乡镇主体、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集中清理或取消不符合扶贫标准的扶贫对象,做到有进有出,逐年更新,并积极引导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参与扶贫工作。
2、分类管理 建立多维度贫困指标体系,根据致贫原因,在经济薄弱村中,区分出基础设施落后致贫的、产业发展滞后致贫的、村班子软弱涣散致贫等类型;在贫困户中,区分出缺乏劳动能力的五保、因病致贫的低保户和有发展能力却找不到出路的贫困户等。
3、差异帮扶 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做到“应保尽保”,并建立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性适应的浮动机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略,对因病致贫的,要在医疗治疗上给予政策倾斜,对具有工作能力的扶贫对象应纳入“应扶尽扶”的范畴。
(二)扶贫扶智,有序衔接
1、转变观念 十贫九懒,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脱贫,首先就是要盖面贫困户那种“小钱不屑赚,大钱赚不来”、“等、要、靠”的被动思想,转变故步自封的观念,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他们的工作热情,把脱贫工作由“政府要我脱贫”变成贫困户 4
“我要工作、我要创业、我要脱贫”的自觉行动。
2、扶智为先 “扶贫”先“扶智”,通过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通过发展“三来一加”等项目,使贫困群众就地优先获得就业就会,扩大收入机会。广泛调动各类培训资源,突出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做到“培训跟着产业走,课堂建在基地上”,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3、教育优位 改变目前的教育投资结构,把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重点切实转向农村,优先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加强贫困地区的师资配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政策倾斜。解决好贫困群众子女上学问题,让贫困家庭的新生代不再延续贫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盘活资金,创新管理
1、优化投向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扶贫资金为”粘合剂“将财政、扶贫、农业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起来,集中勇于扶贫开发工作。瞄准贫困贫困户,适当调配投入资金,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向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素质和基础建设倾斜。
2、加强监管 扶贫资金必须实行封闭运行,切实做到专人、专账、专户管理。建立公示制度,实行“两个公开”即公开贫困资金计划分配和使用情况,公开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报账制,资金的拨付要按鬼精的程序办理,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建立财政与扶、监察、审计等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
3、契约扶贫 对于因懒、因恶习致贫的贫困户实行协议脱贫。在扶贫的之初,为了调动接帮扶人员和贫困人员积极脱贫的主动 5
性,细化具体扶贫项目之后应签订协议,如若因贫困户的好逸恶劳而导致没有能如期脱贫的,在目标兑现时应返还扶贫资金;如若因帮扶人员怠于帮扶导致没有能如期脱贫的责任由对接帮扶人员承担;如若因不特定的第三方或意外实践导致的应纳入政府兜底条款。
(四)多方联动,产业扶持
1、特色农业 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坚持“打优势仗、走特色路、唱地方戏”。建立农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发展“一村一品一店”,选准特色产业,继续扶持,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
2、生态扶贫 围绕杉荷园、梨园湾以及新庄陈墩村薛家古井等一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元素进行挖掘,在认真梳理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根据乡村特色,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村庄、美丽乡村,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充分发挥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促进地方农民增收。
3、整合资源 积极探索创建符合当地实际的联户经营型、入股分红型、股份合作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型、企村共建型、租赁经营型等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推广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扶贫资金为股金,注入到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当中,建立起诚实守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扶 6
贫利益共同体。
(五)健全队伍,常态治理
1、选好书记 选配好经济薄弱村一把手和领导班子,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薄弱村工作,实现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全覆盖。要切实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健全完善基层干部保障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一批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带动整体工作全面提升。
2、引进中介 扶贫工作是村民自治和政府管理的工作交集,应积极引进民间社会团体作为中介调节,在政府与村居之间扮演评估、监督和服务的角色,对监督和精准扶贫的实施情况,及时向政府与村组等部门反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管理有序衔接。
3、乡贤引领 在吸纳优秀年轻人进入村级干部队伍中,发挥他们高学历、有特长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以农村教师、医生或宗族德高望重的“乡贤”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有威信和影响力,也对乡村的基本情况比较熟悉,将他们纳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有利于对贫困情况的有效把握和相关政策的宣传,便于扶贫工作的开展,推动精准扶贫的常态化。
(宿豫区委党校 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