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先进事迹材料
吴庄村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编辑:梦回江南 识别码:124-555138 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 2023-07-02 18:08: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吴庄村先进事迹材料

吴庄村先进事迹材料

吴庄村位于陈集镇中部,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440户,总人口为1311人,村两委成员共5人,共有党员30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300亩。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通过调整发展思路,整治村容村貌,落实村民自治公约,该村经济发展、精神文化等各项工作均步入全镇先进村行列,实现了由乱到稳的大转变,村班子由三类跃升为一类。现在群众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村容村貌显著改观。

一、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2006年10月,镇党委派人与吴雪存谈话,三天后,他接任了村支部书记。当时吴庄村五年时间里,已经换了五个支部书记。工作没人干,村务无人管。他上任后,首先着手组建新班子,其次从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增强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的战斗力。坚持认真开好支部民主生活会,始终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党组织、党员承诺、“三会一课”等制度,不断将群众培养成致富能手,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将优秀党员培养成村班子成员,改善了党员和干部队伍结构,加强了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

二、调整思路,促生产。发展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发展思路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新班子组建后,他们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入手,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村民收入。村两委把种植山药作为该村的支柱产业,引导村民进行规范化种植,提高科技含量,不仅提高了产量,保证了质量,而且降低成本。在抓好支柱主业的同时,还引导村民进行规模养殖、加工,两年多时间,全村从事养猪、养鸡及各类农副产品加工的农户达20多户,每户年收入在三万左右。

三、整治有力,使村容变新样。“兜里有钱,房屋乱建、脏水乱泼、垃圾乱堆、苍蝇乱飞”这是吴庄村以前的样子。为改变这种状况,该村组建了整治小组,深入农户,对旧房拆建作好了村庄规划图,对卫生死角进行清理,村委还拿出资金,对道路进行硬化,对路两旁进行了绿化,如今,村内呈现楼房有致,村道整洁,绿树岸然,童孩嬉闹的景象。

四、加强素质教育,促乡风文明。为规范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该村注重加强法制建设,以《村民组织法》、《村民自治公约》为重点、以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近年来,该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或打热

线电话反映问题的事件。村民团结互助、民风淳朴。该村近年来先后有130余名人考入了高等院校,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

五、办实事,赢得民心。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他们多方争取资金,先后投资40余万元,硬化水泥街道和围村路共1300米。在硬化街、路的同时,投资10多万元先后疏通河道2600米,并安装改造了路灯。目前,他们正与县水利局联合,实施村内自来水工程,该工程投资60余万元。下步这个村还计划投资10多万元修建农田作业道8条、生产桥8座;计划投资30万元,新修沥青油路1700米;计划投资5万元新打深水井8眼。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吴庄村群众正向着小康村的目标迈进。

第二篇:亚庄村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李树敏同志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群众,他在汪洋洪涝中进进出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他就是亚家庄村李树敏同志,南屯乡亚家庄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在抗洪救灾的整个过程,始终冲锋在前,战斗在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感动了身边所有的人。

身先士卒 冲锋陷阵战洪魔

2012年7月21日,南屯乡连降特大暴雨一天一夜,雷雨灾害交加、山洪咆哮,据老辈人回忆,1936年以后,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雨,暴雨引发了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灾情,致使房屋倒塌、墙垣断裂、地基下沉,水利、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性破坏。南屯乡受灾十分严重,亚家庄村便是本乡的重灾区之一。

7月21日后,暴雨倾盆而下袭击南屯乡,下午4时许,河水汹涌猛涨。因为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洪水,许多村民都在看大水,村民都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洪水不会冲进房屋,可能会退。在这千钧一发时刻李树敏发现情况危急,迅速向前对围观的村民说“河水来得特汹猛,大家迅速转移”。说完后立即向村庄低洼处跑去,呼喊还在家的村民迅速撤离,最后一名村民刚刚撤离完,就听“轰”的一声,山洪夹杂着巨石呼啸而下,瞬间河水已迅速涌进自家部分村民房屋,物品往外流。李树敏看到情况十万火急,他顾不得抢救自家物质,迅速沿河岸往上跑,阻止想回家抢救物质的村民。

临危受命 不惧危难尽显本色

到夜晚,李树敏同志主动找到与村干部值班,要求巡逻察看灾情,走访受灾村民。在一农户的屋后,他发现一面残破的墙,墙角早已斑驳不堪,此时雨水已漫过墙角,墙身雨水淋漓,虽已是废弃多年,但是墙壁前后紧邻几户农户住房,夜里一旦倒塌,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即向支部书记、乡党委汇报险情,组织人员连夜拆除。危险排除了,但是天也露出了微白,又整整一天一夜不眠不休,他始终坚守岗位,奋勇在前。抢救受困人员和物资,深入地质灾害点巡查排查,细心劝导群众转移,安置重灾户,特别是为了防止人员回流,他挨家挨户巡查。“累点,没啥,只要能安全挺过今晚就好了。”李树敏同志说,多么质朴的言语啊。在灾难面前,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拳拳的赤诚之心。

连续作战,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7月22日,洪水开始退去,亚家庄村内满目苍夷,树干、碎石等杂物,淤泥堆积达2米,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李树敏等人组织抢险自救小分队,再次发挥骨干作用,不等不靠,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清理杂物、淤泥,修复道路,寻找水源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在做好生产自救工作的同时,组织20 多名村里精兵强将随时候命等待乡领导的指示,做好迎战新一轮的抢险救灾工作的准备。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面对洪灾,李树敏同志凭着不屈不挠的毅力,始终身在一线,奋不顾身,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抢险斗争中谱写着共产党员的徽章。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民生命财产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彰显了一名普通党员的本色。慰问灾民、摸排安全隐患、通道路、清河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这一桩桩、一件件防汛抗洪的除险实录,虽说算不上惊天伟业,却展示了一名党员干部公而忘私、不惜生命、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英雄从平凡的人中诞生,只要多一些道义和担当,多一些坚强和毅力,平凡人就会成为英雄。我们不但要讴歌英雄,呼唤英雄,更要培育诞生英雄的土壤。在肥沃的土壤上,会诞生更多英雄,创造更多奇迹,以后不管有什么大灾大难,我们都能够挺过去。要发扬好新时代的“党员精神”,努力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家园、培育新农民、营造新生活。

中共南屯乡党委 2012年7月24日

第三篇:老营庄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桥头镇老营庄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老营庄村位于桥头镇的东南方向,全村共305户,现有人口1235人,共有党员26名,入党积极分子10名,耕地面积420亩。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争创“五好”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经济,走致富共富之路,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全镇党支部的先进典型,党建工作、计划生育、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等始终走在全镇先进行列。老营庄村党支部一班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团结战斗,开拓创新,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村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

(一)狠抓党建,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基层贯彻执行。老营庄村党支部抓住党建这个关键不放松,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上做文章,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筹集资金建设一个好阵地。老营庄村原来办公场所狭小危旧,2009年通过争取项目资金6.5万元,建成了一幢二层的标准化办公大楼。进一步改善办公环境,党支部活动有了阵地,党员群众开会有了场所。群众说,来到村委会,就像看见了党,党在,群众就有了主心骨。

二是团结奋斗形成一个好班子。近年来,老营庄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赵兴文的带领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度。凡涉及人、财、物及关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党员及

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如在实施环境卫生整治项目中、村道硬底建设工作中,村党支部都坚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研究讨论,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使大家达成共识后再实施。所以该近年来所实施的每一项工作都十分顺利,成效特别显著。党支部书记对任何工作都不搞一言堂,都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集体智慧,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支部班子逐步形成了“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的工作原则,大家都自觉维护着班子的团结,村两委干部工作中互相支持补台,互相信任,在生活中情同手足,营造一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严格管理健全一套好制度。村党支部始终认为只有建章立制、照章理事,用制度管好人,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做好各项工作。因此,村党支部制定了详细的《村党支部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村民委员会工作制度》、《村级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村级财务账止审计制度》等各项制度,并分类制作成展板上墙。

(二)明确思路,增加集体收入做好民生工作。近年来,老营庄村党支部认识到只有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能力,党支部才会有凝聚力、号召力和吸引力。为此,该村对发包的20亩集体土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建成苗圃育苗基地,预计为集体增收达5万元。同时,针对老营庄村人多地少实际情况,村党支部制定了发展劳务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的路子,成立了老营庄村劳务输出队,组织300余名村民到青海桥头铝电公司务工,群众年收入达500余万元。

近年来,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热难点问题得到了解决。2007年11公里小巷道全部硬化,解决了历史以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难题;争取项目资金23万元,复修建了农田灌溉抽水机设施;2009年到2010年争取资金100万元实施了环境卫生整治村项目,在县能源办的指导下,修建沼气池202个,卫生厕所202个,配备抽粪车一辆,垃圾车一辆,垃圾箱288个,组织清理了道路两旁多年来积攒的垃圾,沙石,完成主道路两旁土墙改砖墙400米,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观;2010年争取资金27万元,修建了2.2公里的抽水机灌溉水渠,为抗旱工作打下了基础;2010年,投资8.5万元,完成人畜饮水改道工程,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2011年实施221户危房改造项目,其中低保户危房改造8户,困难危房改造农户63户,奖励性住房农户150户,共争取项目资金153.36万元,现已全面动工。

(三)加强文明建设,打造和谐民乐幸福村庄。老营庄村党支部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加强引导,培育新型农民。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村民法制意识和法律知识。结合市、镇司法部门的送法下乡活动,宣传和学习一系列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法律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使村民能够运用法律解决一些矛盾问题和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农民的种养知识和科学技能。结合“科技下乡”等载体活动,有针对性地邀请种养能手以及科协、工商、劳动等部门的专业人士对村民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同时,逐步完善培训设施,不断充实村级图书室实用技术类的图书,组

织党员外出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教育村民克服“等、靠、要”思想,做勤劳致富、富而思进的现代农民。二是弘扬新风,营造文明氛围。开展发扬优良传统、倡导文明新风活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把教育活动与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村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守法经营、公平竞争。经常性地组织举办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引导村民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培养村民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依法治村,创建良好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立了本村治安联防队伍,打造出连续多年“平安村”、“无毒村”的品牌,维护本村的治安稳定;健全村事调解组织,落实人员、措施,定期培训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村党支部成员坚守“禁赌、禁毒、禁黄”原则,坚决打击赌博活动,抵制非法宗教活动,杜绝吸毒现象的发生。

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连续2年,老营庄村党支部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年终目标考核一等奖,该村党支部一班人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在今年开展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部实现了连选连任。如今,村党支部一班人正带领全村群众向着早日实现富裕型小康目标奋进。

第四篇:段园镇大庄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段园镇大庄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段园镇大庄村位于段园镇南部,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5560人,有党员92名,党小组8个。2002年前,由于管理不善,班子较为涣散,村集体经济空乏,村里负债累累,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2007年通过村级换届,新的领导班子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重新拟定了发展思路,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村由原来的“空壳”村,一跃成为全镇先进村。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是新时期农村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的有力途径,也是加强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几年来,村党支部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学习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作为实现农村奔小康大事来抓,以实施党员“双培双带”工程为抓手,通过党员冬春训、党员电教、组织党员外出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使全村党员干部进一步弄懂了党的政策、理论,掌握了一些科技知识,逐步树立了懂政策,有本事,善致富的党员队伍新形象,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政策的传播者,致富的领头人,农民的贴心人。2003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

1下,通过党员示范改良成功后,对全村的葡萄品种进行了改良,并形成规模化种植,经村委会组织成立了富源果业合作社,并在国家注册了“大庄牌”葡萄,建立了无公害产品基地,形成集产销一条龙的服务,切实解决了农户在葡萄种植过程中的产销困难的现象,实现了每亩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创下了农业种植效益的新高。目前已形成面积达3000余亩新改良葡萄种植基地,带动了全村农户的共同致富,极大的促进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0年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党支部还从关心群众生活入手,通过党员示范,大力推广生态富民沼气工程,共建沼气池15口,同时成立了沼气协会,为用户年均减负400余元,通过党员带头参加的实用技术培训和阳光培训工程的实施,举办大小培训班46次,培训1200人次,使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户和80%以上的党员至少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科技致富的进程,也使党员队伍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威信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加强经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强发展是迫切要求”。几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以此为信念,一直坚持以经济发展为抓手,改变观念,盘活资产。经“四议两公开”决定将村闲臵一处小学旧址果断拍买,新建一座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面粉厂,既增加了集体资产,又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委会充分利用土地复垦项目,开发鱼塘450亩,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村集体带来了90000余元的收入,既盘活了集体资产,又偿还了债务。在产业发展上,完成新栽培高效优质葡萄基地450亩,新建养鸭场小区20亩;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沟渠实施配套整治3000米,架设桥梁24座,机井20眼,对500亩基本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完成1200户安全饮水工程,实现了尖庄、大庄、油坊、蔡园四个自然村的自来水入户工程;同时完成3200亩的国家土地复垦项目,新增耕地1600亩;完成了8.3公里的“村村通”工程,实现了四个自然村的道路贯通,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油坊自然村

1.5公里的道路改造工程正在建设中;在公共服务建设上,实施农户庭院绿化5000㎡,建设垃圾池(箱)50个,进一步促进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乡村。

三、加强规划建设,美化人居环境

2006年党支部结合新农村建设,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委会针对蔡园自然村的搬迁问题,采取了逐户走访、个别谈话及针对困难群众特别安排等形式,形成了新的搬迁方案,新方案的实施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拥护,解决了菜园自然村搬迁的问题,搬迁之后的菜园自然村实现了美化、亮化、绿化的农村新面貌,成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2008年党支部从节约用地,改善居住环境入手,对中心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大大促进农村城镇化居住的水平。同时在全村范围内进行改水、改厕、改厨,切实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使村民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如今段园镇大庄村村党支部正以一股不甘落后的昂扬斗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真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勤奋努力,扎实工作。

段园镇大庄村党总支2011年5月3日

第五篇:两庄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

两庄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

两庄村地处中越边境,位于下冻镇政府西南面。该村有7个自然屯,共有409户1621人,全村耕地面积4840亩,主要种植甘蔗,2009年村民人均收入3500元。两庄村党支部共有38名党员。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文明和谐村庄”为奋斗目标,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力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村级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端。

一、坚强堡垒聚民心

有没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有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事关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两庄村党支部充分认识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始终把支部建设作为事关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党支部一班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章、十七大精神,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把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真正发挥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在工作中,村支部针对长期以来党员队伍素质不高、觉悟低、思想涣散、缺乏活力的现状,强化措施,切实

加强对党员的学习管理。一是针对党员长时间不集中学习,不重视学习,党性原则淡化,思想不统一的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党员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三次的学习教育,转化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党性和责任意识。二是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结构不合理,老龄化日趁严重,缺乏生机活力,支部加大了青年的培养教育力度,每次党员学习,村支部都请年青积极分子参加,征求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同时,找他们交心谈心,关心他们,团结他们,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经过两年努力,已有5位青年积极分子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三是注重培养能人入党,大力实施“党员双带促发展”工程。四是以远程教育网络为载体,加大对党员的培训。支部上下焕发了新的活力,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二、为民谋利暖民心

两庄村党总支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促增收。

两庄村是一个边境民族村,受历史和教育条件的限制,村民所掌握的农业实用技术不多,种养的科技含量不高。为了实现全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村支部认识到了要解决好农民增收的问题,必须得有致富的门路。关键是培养文化农民,加强技术培训、大力开展科技扶贫。

2009年,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组织了2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争取到后盾单位2.5万元资金支持,在广西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两庄村第一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班”,组织两庄村驻村干部、种养骨干共36人到南宁,聘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给他们授课。通过培训和产业支持,两庄村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得到了提高,种养积极性大为提高。在“两庄村第一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结束当天,就有一位参加培训的村民在南宁买了600只鸡苗回村饲养。半年时间,两庄村养猪30头以上农户增加到6户,养10头左右的则在全村成为普遍现象;养鸡300只以上的农户增加到4户,大多数的村民也都圈养或放养几十到上百只。

甘蔗是两庄村的支柱产业,村党支部通过积极联系后盾单位,争取落实了50多万元资金,购买甘蔗良种提供给群众种植。此外,两庄村党总支还通过开展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带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进模范作用,成为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模范。

三、争取资金和项目促发展

基础落后一直是制约两庄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两庄村群众长期以来热切盼望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两庄村党支部多方奔走,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落实,改善两庄村的基础设施。道路建设方面,先后争取到上级资金了60多万元,修建了左庄屯、右庄屯和板排屯的进村水泥路;修建了谷龙屯的甘蔗运输水泥路。在水利建设方面,落实了两庄农田水利灌溉建设项目资金55.84万元,修建水渠6条,解决了困扰两庄村多年的“雨水多时内涝,雨水少时干旱”问题。在沼气池建设方面,争取落实

2.25万元,修建了15座沼气池。去年,村党支部通过新农村指导员后盾单位协调资金300多元,给村委办公楼铺设了电路,结束了该办公楼建成10余年却没有通电的历史。村党支部的努力使两庄村的每一户乃至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以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四、文明民主创建乐民心

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村党支部还本着公正、公开的民主原则,大力加强和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认真坚持了村务公开制度,村内的财务和大小事情及时向群众公开,村内重大事情都由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及全体党员共同商定办理。加大民主管理力度,规范程序,阳光操作,让百姓心里明白、亮堂。真正实现了党员群众广泛参,使百姓气顺心平,减少了决策失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该村党总支认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让群众能快富,还要让群众过上更好、更健康的精神生活。因此,两庄村以创建文明村为抓手,着力营造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安居乐业好环境。保持了村容整洁,提高了村民素质,确保了全村稳定,该村多年无上访户,无打架斗殴现象,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两庄村党支部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如今,两庄村1000多名群众在党旗的召唤下,在村支部的领导下,正朝着小康之路阔步迈进。

吴庄村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