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战老兵先进事迹材料
抗战老兵先进事迹材料
在我县村乡村有一位老人,叫。如今101岁高龄的他,虽说很多事已忘记,但一提到当年浴血奋战打鬼子的峥嵘岁月,老人显得劲头十足。老人,是一位曾经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抗战老兵。1931年闹灾荒,16岁的外出乞讨,赶上国民党招兵,就报名参军。1936年,他所在的部队划归国民党军第13军,驻扎内蒙古。那时他已担任班长,参加了著名的百灵庙战役,这场战役共击毙、俘获日伪军4000多人。七七事变后,13军转战北平,在南口战役中,和所在部队防守居庸关,同日军激战三天三夜,屹立不退。不幸的是在日军的飞机大炮轮番轰炸下,中弹负伤。
这次战役后,23岁的升任国民党中央军13军89师上尉连长,1938年春天开赴台儿庄作战。当时,带领的6连,任务是死守县城的一角。那是一场拉锯战,打了5天4夜,几进几出,双方死伤惨重,最后全连只剩下了8个人,但官兵们没有退缩一直坚持到援军到来,彻底击退了日寇。
70多年过去了,和老人当年一起参战的老兵,大都离世了。如今还健在的他,虽然已年过百岁,耳朵有点聋,但精神矍铄。即便是坐在松软的沙发上,也是两腿并拢,双手搭膝,目视前方,身上总洋溢着军人那一往无前的精气神。
或许正是有着这些令人悲伤而难忘的抗战记忆,老人格外珍惜晚年的安稳日子,与儿子、儿媳过着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
采访中多次听到老人提起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足,他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抗战的不易,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生活。
第二篇:抗战老兵
关于抗战老兵的调查及思考
——以援越抗美老兵为例
摘要:抗战老兵是历史的见证人,是活着的纪念碑。寻找抗战老兵是对历史的铭记,寻找抗战老兵也是对战争精神的一种继承与传播。他们一心立志报国,把国家战的胜利看得比自身的安危更重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深深地刻在每一个老兵的脑海里,印在每一位战士的心中。
关键字:誓死卫国;一视同仁;爱国情怀。
前言
实践时间:2015年2月16日
时间地点: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
实践人员: 编导1431班 文飞兰 余纯纯 李淑媛 申小洁 邓子翔
实践内容:寻找抗战老兵,寻找活着的纪念碑。
实践方式:采访
一、老兵叙述当年中越关系
(一)采访援越抗美老兵,老兵热情接待
走访各家后找到了一位78岁高龄的老兵,当我谈及要同他做采访时,他一口答应了我的请求,随后便呵呵呵地大笑起来,十分的开心。他叫陈长根,出生于1937年1月20日,汉族,湖南常德人,家住农村,老伴刚去世不久,我们小聊了一会后便进入了正题。说起抗美援越的事迹,老兵便与我侃侃而谈了起来。
(二)老兵谈及中越关系,神情严肃。
据老兵回忆,当时中越关系十分密切,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越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中国一诞生,就把支持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作为自己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1950年初,越南的抗法战争正处在困难之际,毛泽东主席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无私的援助。
二、老兵讲述从军作战经历
(一)战前学习,几次转移。
老兵说他1959年十月在安乡报名入伍,十一月步行至阳县,在常德县学习中央文件和党的精神指导,后来他换上了部队的军装,两月后便前往长沙军分区参加入伍培训,培训一星期后又转到福建新兵团培训,在新兵团接受二次体检,并且在那学习军事科目,有时候会集体参加生产劳动(比如种植橡胶)。入伍培训结束后,他又进入到福建师部广州军区63师接受新兵训练,后被分配到627团2营4连3班当炮手,一年后成为二炮手,再后来他又当上了侦察兵。老兵一边点头一边慢慢地回忆着,一脸的认真,这更能说明老兵身为一名战士的自豪和骄傲。
(二)炮轰金门,开启作战生涯。
我询问老兵说:那您是什么时候去越南帮助越军的呢?老兵连忙说道:“这个不急,等我一一讲给你听。”我点头回应,他便接着说道;“当时是1964年,我回家探亲,在那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5年我们团队便转到了台湾,当时是中共交战,上级下命令炮击金门,誓死保卫厦门。在年底我们又转战广西,在广西凭祥市待命。就在1966年,中央下命令11月去越南与美作战。当时情况很紧急,我们换上越南军服,秘密出国支援越南。
我又问道;越南人民都应该很激动吧? “那是当然,接待我们的越南百姓都热情似火,给我们送吃送喝,那可谓中越一家亲呀!”老兵回应道。
(三)驻扎越南北江,敌方偷袭失败。
老兵说:“那是我是炮手,在北江团队改名为8255部队,我是54分队。我们是炮兵,为了更好地射击敌人,为了不殃及百姓住房,我们通常把部队驻扎在山上,山底便是越南后勤部(也就是求助伤员、处理尸体的部队)。当时我们整个部队都节约用水,早上洗脸的水留着晚上洗脚,当时在山顶上,山上用水都得去山下挑,生活十分艰苦,环境恶劣。我记得到了夏季,有一天轮到我值班,正午时整个部队都在休息,我一人在外站岗。当时气温达到40摄氏度,山上石烟滚滚,太阳光十分强烈,再加上气温又高,所以眼睛都不能贴近望远镜,一靠近便会有种被火灼烧的感觉。在山顶上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被分为叫做1、2、的、4、号,平日里2号(东)和1号(北)是上级指定观测的重点,当时我想到这是上级的指示,并且责任重大,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就在这时,2号(东)的山区间出现了浓烟,于是我立即拿望远镜对准东面观察,果然不出我所料,浓烟有所移动,后来我仔细一看在远处的山区的河面上出现了一架飞机,随后我拉响了警报,我锁定了敌方进攻的方向,接着全团紧急就位。飞机从湖面上飞来,高炮和机枪都不能向他射击,因为飞机离地面太低,如果攻击它地上的居民都会跟着遭殃。我记得当时一个团的兵力驻扎在此,飞机没有直接向我们出击,而是冲向了我们身后的大海,在海面高空中旋转一圈后便快速向我们进攻。于是我们立即转过身去应战,飞机迎面而来,这时的飞机飞的很高是射击的最佳时机,当时我是一名侦察兵,负责测距离,我们把距离锁定在2.8公里处开炮,但是由于阵地上硝烟太重,而且太阳太大,让飞机侥幸逃脱了。我至今仍记得敌方的飞机型号是RF-5C侦察机,在这次事件中我荣获了三等功。”
我听到这里便问道:立下三等功您一定特别开心吧? 老兵笑了笑说到:“能有多开心?当时就是觉得大好时机飞机却没打下来,太遗憾了!”
(四)敌方狡诈,我方顽强抗战。
“在我脑海里犹记得两件死伤惨重的事件,一件是在越南外素保卫越南铁路桥,当时我们部队组成了火力点,有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高射机枪,我是第二防线,使用的是37炮,第三道防线是58炮,第四道防线是100炮。)后来飞机往我方飞来,在第一防线处扔下了几颗炸弹后狡猾逃跑。高射机枪连死伤无数,后三道防线因为距离不到位无法射击,我们都束手无策。此事件过后,我方军队调整方案,在外素山顶成立了一个假阵地,我们在阵地四周斜插上许多竹竿,用铁片包裹住竹竿口点上蚊香成大炮,并且安排我连的副班长去假阵地上扔手榴弹虚张声势。而真阵地上却伪装严密,四处都铺满树枝杂草,并且个个士兵身上都披上树皮麻草。到了晚上我们便走到山下的后勤部队站岗,记得但是风特别的大,弄得人心惶惶的。第二件是607团一营第一次打了胜战,随后上级就命令他们立即转移,可是他们不听指挥执意认为那个地方很适合埋伏,因为一营的侦察兵一般都埋伏在那里的树上,后来敌方再次攻击,把那个地方的一营所有侦察兵都炸死,一个活口都没留。又因为侦察班离高炮班有一段距离,所以当侦察班全军覆没的时候,后方高炮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方炸弹威力强大,一颗炸下来三辆汽车都填不满那个坑。那个时候越南军队没有我国军队那样现代化,他们没有无线电而我国有,发现敌方都以砍树为准,敌人从哪个方向来,他们就砍哪个方向的树。”老兵一口气说了很多,最后拿出了他所有从军所获得的荣誉证书,从他脸上激动的神情可以看出当时战争情景都还历历在目,他为祖国感到骄傲,为自己感到自豪!
(五)班师回朝
我听了这么多就急着问到:那您是什么时候回来的?那些士兵的遗体都运回国了吗?老兵听了后就激动地说:“我们是1966年回的国,回国前我们都去了战场辞行,只见战场上横尸遍野,血流成河,血腥味非常的刺鼻。后来我国战士的遗体都被葬在了越南的烈士纪念塔下。回国后我们又参加了几年生产劳动,当时正值文革,我直到1968年3月才正式退伍。”
三、结束语
(一)老兵退伍的感言:
我当了九年的兵,退伍后国家给我每月350元的抚恤金,并且每年都会有一封慰问信。这点钱在现在这个社会根本不算什么,一分钱一分荣耀,我要的不是国家的钱,国家就是给我一分钱我也接受,但是我要的只是一个名分。同样的兵同样的从军历史得到的抚恤金却不一样,这对我来说不是钱的问题,是荣誉的问题,国家就应该一视同仁。当时誓死卫国的我现在也会永远一颗赤胆忠心向祖国,因为这是战争精神,是每个士兵的一种爱国情怀的体现。
(二)我的感受和建议:
经过这次的采访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我也只是听他说,只能想象到当时战争的情景,当时我看不到的是那些为国捐躯的士兵的心思,那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情感可以让人放弃自己的生命,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爱国情怀。我很自豪的是我的祖国是一个善良而又高尚的国家,无私地援助越南。但是,中国以巨大的牺牲帮助越共在一九七五年实现一统江山的野心,而讽刺的是四年后当年的生死战友却兵戎相见,不少当年援越的军人再次进军越南。这次不是打”美帝”,而是教训”忘恩负义”的越南小兄弟。当年风靡一时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对此就有过生动的描写:“敌人丢弃的阵地上,到处是成箱的弹药和横七竖八的枪枝,而且全是中国制造...大米倒不少,一麻袋一麻袋的,麻袋上全印着‘中国粮’的字样。”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中国的善良最后换来的却是越南的背叛,对此我也深表痛心!
现在中国的很多老兵都找寻不到了,有时候还要从外国人的口中听我们中国的历史,抗战老兵是活生生的纪念碑,我希望国家以及政府能够重视抗战老兵的晚年生活,他们不是历史的弃儿,而是国家的功臣。在此,我向所有的抗战老兵致敬。
第三篇:抗战老兵采访稿
抗战老兵采访稿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一|
我们在山西的候马、降州一带,开始和日本兵接火,我们这个营在第一线。我正式成为一线救护站负责人。本来有两个护理,团里支持一个担架排(二三十个人)、一个医生。救护战在连部后这、营部附近树底下插一个十字旗,备下止痛、止血药、止血带、夹板、绷带。那年四、五月份,我们已经换了单衣,先开始接到命令,团部发来相关的物资和支援的人手,营长在开会时就交待了救护站的位置和相关的安排及作战时间。我就在营部附近设了救护站待命。当时所有的药都是国产的西药,没有美械美药。
第一次是拂晓时分,我们部队开始攻击。没有炮兵支援,也没有迫击炮支援,只有机枪。第六连步兵开始进攻日本人的阵地。救护站离第一线有三百米左右,不光打枪听得清楚,子弹嗖嗖地往身边飞,我们都找了地方边掩护边工作。我们进攻时日本人不出来,只是叫援兵。拂晓作战到中午,日本人的援兵到了,受伤几人,没有死亡。第一次作战没有太多的伤亡。
日本人的援军到了以后反击得非常凶,团里无法顶住,撤到附近的高地,在高地上打得很凶。我的救护站也跟着撤到山头,离第一线还是三两百米。这个时候日本人和我们开始打得十分激烈。日本人的山炮打得很凶,一打就是排炮打,一条线来回扫着打。部队伤亡很大,连着一两个月冲杀声、肉搏声、枪炮声听得清清楚楚。营部一吹冲锋号,兄弟们带着刺刀往前冲。四川兵的喊声特别清楚,“格老子的往前冲啊”。重伤的一般只能抬下来,轻伤的扶下来。腿上受伤的把绑腿剪开,手上受伤的剪军衣,然后止血、消毒、止痛。一面包扎一面开伤票,让到后方医院入院。填了伤票,止血包扎后轻伤的指个方向,赶紧让他走到团救护站,重伤的抬到团求助站,一级一级往后送。日本人的山炮打得很凶,飞机也很凶,在地上都能看到日本人的脸清清楚楚,往地面扔炸弹、打机关枪,一点也没有把中国人放在眼里。我们也往天上打枪,但没有打下来的。
冲锋战是吹号的,肉搏战就没吹号了,和日本人拼到一起,看谁刺死谁。叫骂、哭喊声就在不远的地方,一群人绞成一团,兄弟们都没什么说的,所有人都拿勇气在上面打,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打死的埋都没有法子埋,就丢到那里的也有。好多报阵亡的连抚恤也没有,都是陷命沙场的。山头战打得十分惨烈,救护站只有两个医生在救护,有时一天三十个人,有时一天二十个人,反正来了人赶紧救,然后送团部,团部治不了再往师部送。日本人一定要歼灭我们,我们始终不让它歼灭我们,就是轮流拉锯战。团里没有粮了,买不到,只好到地方去征粮。老百姓也苦,没吃的,有的也会把粮埋起来,不让拿走。打仗时大家都吃干粮袋里的炒米,平时买点菜,再采些野菜。老百姓后来也对我们好了,知道我们打日本人,杀猪给我们吃。日本人非常残暴,平时躲在据点里,要乡公所给女人,出来就四处强暴妇女,污辱完了还要用刺刀捅下体杀死。老百姓十分愤慨。
当时老百姓淳朴得让人奇怪。作战以前,一个卖菜的来部队卖菜,部队十分奇怪,哪里有这样卖菜的,就报营部,抓来问他到底干什么。结果对方就说,皇协军让我来卖菜,顺便看看你们有多少人、是什么番号的。营长大怒,说,你这不是探子么?就抓出去枪毙了他。我还问营长,一个好好的人你就这么杀了么,营长气愤愤地说,我们的探子他们抓到了不也是杀么?就这样,一条三十来岁的老实汉子就这样死了。现在想起来还是不该。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二
我叫刘海波。我的老家是祖国河南省延津县,我是一个乡下孩子,在乡下长大。我是家里的老大,外祖母只有我母亲一个,所以对我很疼爱。我幼年的生活、求学都是在外祖母家的乡下里。家里有些地可以种,靠天吃饭,不能说小康,但是能保证吃饱。十五岁那年我才回到家乡。家乡本来有弟弟妹妹,今年一个妹妹过了。
在七七事变以后,我家乡有一个少尉军官,叫周道明,他是我临近乡村的一个人,到家乡说,日本人侵略中国,要我们亡国灭种,说三个月亡中国。如果爱国就要当兵。这样约四五十个人,都是二十岁上下,同学同乡一伙在九月二十号离开了家乡。我当时带了家里的三块银元和一个饼,经过了新乡集合,制定了时间、地点,搭车上火车到了汉口。那条铁路当时叫“平汉路”,现在好象叫“京广线”了。我们坐船到武昌,在武昌的一个中学里面正式入了伍,剃了头、换军衣。那时我还穿着妈妈给我缝的长袍,在武昌剃了光头后,就把长袍卖了三块钱,穿上了军衣,分在当时在陆军预备第五师六五四团,直到此时我们才知道周道明是我们连的连长。当时只发了一套军衣和帽子,没有鞋,枪也没有。编组后成立一个连,开到武昌一个郊县叫“葛店”,是靠江边一个镇,开始集训。此时已经过了一两个礼拜,每人又发了一个毛毯。集训是徒手训练:跑步、拨慢步(一种不实用又特别累人的步法,现已不再有此项目)、正步、分列式等。不到一个月,还没领到饷,北方战事已经打得很激烈了,上海也失陷了,上面有命令挑医兵(就是医务兵)。连长知道我读过书,就让我去当了医兵。这样,参军一个月左右我就离开了连队,到团里报道,去了训练班去当了一名医兵。
当时训练班主任姓范,训练时还会打人,我没挨过打,但别人有挨过的。我们在训练班里讲卫生常识、急救教育、环境卫生等。过了两三个月,我们整个师都归了一百零九师(该师的底子是原东北军的部队,才从台儿庄战场上撤下来,由两个打残的师并起来,再加上新兵,才凑齐一个师,给了新番号。师长记得原来叫赵毅,从前张学良手下的旅长,我们一来就换成了中央派的,叫胡松林)。接着部队从葛店去了江西,我们团到了新余,我在卫生队当看护兵,一面受训。那时已经开始照顾部队里的病人了,还碰到四五个军人得了天花,但是老百姓却没有得天花
第四篇:抗战老兵资料
1.赵振英(抗日英雄)
赵振英,男,1917年生,黄埔军校14期学员,原国民革命军新六军14师40团第一营少校营长,1945年9月9日南京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会场警戒工作负责人。1950年考入南京大学。“文革”期间受尽折磨,1975年特赦。2010年9月,注册个人认证微博。
1939年加入54军,1944年任中国驻印军第14师40团1营营长。1945年9月9日,在南京的对日本法西斯受降仪式中,他所在的第14师40团1营,作为受降仪式的警卫营,见证了受降仪式过程。
1945年9月9日早晨,受降地中央军校,大礼堂正门上,悬挂着中苏美英的国旗。正门上方的塔楼上嵌着一个巨大的红色“V”字以示胜利之意,下面悬着一块红布横幅,上面贴着“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会场”14个金字。
8时52分,悬挂在受降席和投降席上方的4个大型水银灯突然放光。时任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由礼台后方休息室走进来,全场迅速肃立,摄影记者纷纷拍照。
时任新六军14师40团第一营少校营长
8时58分,由军训部次长王俊中将引导日本投降代表、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及小林浅三郎等7人,自大礼堂正门步入会场。日军军官们都是低着脑袋、哭丧着脸,呆呆地任由中外记者拍照。受降席居中座的是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左为海军上将陈绍宽、空军上将张廷孟,右为陆军二级上将顾祝同、陆军中将萧毅肃。投降席上有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驻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茂三郎、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7人。参加受降仪式的中国方面,还有国民党将领汤恩伯、王懋功、李明扬、郑洞国等。盟军将领有美军麦克鲁中将、柏德勒少将,英军海斯中将等。9时04分,何应钦命冈村呈验签降代表证件。接着,何应钦将日本投降书中日文本各一份交中国陆军总参谋长萧毅肃转交冈村宁次,冈村用双手捧接,低头阅读。小林则在一旁替他磨墨。冈村阅毕,取笔蘸墨,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从上衣口袋内取出印章,盖于名下,低头俯视降书达50秒钟。
左上角的军官疑似赵振英
1945年9月9日9时07分。因为紧张,冈村的印章盖歪了,他面露难色,又无可奈何,只得让小林将他签名盖章的降书呈交何应钦。随后他立即起身肃立向何应钦深鞠一躬,骄横跋扈的日本侵略军在这一刻,终于无条件宣告投降。
9时10分,中国战区日本受降仪式完毕,日本代表退出会场。随后,何应钦向全国及全世界人士发表广播讲话,宣布南京受降仪式顺利完成。他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东亚及世界人类和平与繁荣亦从此进入到一个新纪元。”
2.李云龙(中共将领)
李云龙(1919-1965)福建长汀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参加了长征及抗日战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5年因病逝世。
李云龙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宣传员,八路军115师教二旅5团营教导员,鲁南军区5团政治处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8纵特务团、教导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34军100师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33军100师副政委等职,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高炮第63师政委,舟嵊要塞区岱山守备区政治委员、舟嵊要塞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3.杨剑达
杨剑达,梅州籍远征军老兵,16岁参加中国远征军,1973年坚持中国国籍,终生未加入缅甸籍。73年前,梅州人杨剑达坐小船离开家乡,辗转到了印度,参加中国驻印军远征缅甸。战争胜利后,他滞留当地,一留就是67年。2011年8月29日中午1时许,流落缅甸密支那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杨剑达,终于抵达云南腾冲猴桥口岸,全体边防官兵在“向抗战英雄敬礼”的命令下,用最庄严的仪式,欢迎这位90岁的老兵回家。
杨剑达,男,1921年出生于广东梅州梅县区,客家人。
1937年,16岁的杨剑达坐着小船到了汕头,再到香港,经过马来西亚,最后到达印度,杨剑达
和姐姐在加尔各答做牛皮生意。20岁时他加入当地华侨自卫团,义务是保卫华人华侨的安全。他们的自卫团有50多个人,教官是清华毕业的马来西亚华侨钟山。
1944年,抗战进入最艰难阶段,杨剑达放弃了富足的生意,加入中国驻印军。加尔各答上万名华侨欢送他们50多人入编驻印远征军。因为杨剑达会说印度话,专门给长官当翻译。他还同连长钟山到医院探望过孙立人将军。
之抗战胜利后,一些士兵不愿意回国打内战,杨剑达也留在密支那。梅州市梅县区小山村成了他回不去地方。
2005年6月云南日报集团几名记者到缅甸寻访史迪威公路,通过腾冲对外友好协会驻密支那联络处的联系,他们找到杨剑达。那一天,云南记者中有位客家人,听到乡音老人眼睛里闪起泪花,拉着对方手用梅州客家话说:“都是客家人、都是客家人哪、我六十多年没有回过家乡了!” 在2011年8月31日晚7时30分,杨剑达在接机口,面对志愿者欢呼,老人缓缓挥起了双手致意,口中喃喃“谢谢各位”。他胸襟前挂着勋章,其中一枚为2005年胡锦涛向抗战英雄颁发的纪念章。
杨剑达随身带外侨证,一张破皱纸,是他在缅甸唯一身份证明。即使给生活造成诸多的不便,但他67年来坚决不加入缅籍“我永远不会加入缅籍,杨剑达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一名中国军人。”
2011年9月3日,杨剑达将携两儿一女回梅州认祖归宗。
4.黄百韬
黄百韬(1900—1948),字焕然,号寒玉,国民党军将领。初在江苏省防部队任排长、连长。被奉系军阀张宗昌俘虏后,投靠奉系,升任旅长。张宗昌被蒋介石消灭后,投靠蒋介石,任国民政府军第41师师长、国民党冀察战区参谋长、国民党政府军司令部高参、国民党第三战区参谋长、陆军中将、国民党陆军第二十五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1948年11月22日在淮海战役中身亡。
国军陆军上将,兵团司令官。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汉族客家人。直隶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中学部毕业后,投北洋军阀李纯部从军,1920年10月,在江苏省防部队任职。后投靠张宗昌,历任营长、团副、参谋、团长、旅长等职。1928年随张宗昌部第六军军长徐源泉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八师参谋长,同年12月任第四十八师第二八四团团副。1929年任团长。1930年任第一四二旅副旅长。1931年5月任第四十一师第一二三旅旅长。1932年2月任第一四四旅旅长。1935年6月升任第四十一师师长。旋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学习。1936年1月30日任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长、冀察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军事委员会高参、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等职。1943年4月26日任中将,同年10月5日调任第二十五军军长。1947年任第一兵团第四纵队司令,率部进攻山东解放区。1948年8月任第七兵团司令官,率部参加淮海战役。11月11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于碾庄地区,22日全军覆灭,本人阵亡。1949年1月被追赠为陆军上将。
解放战争爆发后,黄极为积极,先后与粟裕战于高邮邵伯,因友军不利,加上黄的轻敌,此战黄被粟裕挫败。此后25军陪着国军主力扫荡苏北,最终进入山东与解放军作战。因为在孟良崮国军被歼灭了74师,虽得到顾祝同等力保,黄仍被处以撤职留任的处分。此战争议很大,黄普遍被认为积极增援,且黄与74师师长张灵甫关系较好。
在不久之后的南麻、临朐战役中,黄曾拼死增援,但黄部在此战中的表现并未能冠全军,当时黄国梁的64
黄百韬
师刘镇湘部同样有很好表现。同时,此系列战斗中黄部损失也远没有外间传闻所谓上万伤亡。
胶东扫荡成为黄军事生涯上一个光辉的亮点,当时25师雄踞胶东,胶东解放军几乎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当时25师和64师等齐头并进,重创了胶东解放军。但时因国军在中原战场失利,蒋不待25军将胶东扫荡完毕,即调往中原,此后25军与刘伯承部多次遭遇,均有不俗表现,战功显赫。
5.张灵甫
张灵甫(1903—1947),男,汉族,陕西省长安县人(现西安市长安区),抗日名将。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因杀妻案改名张灵甫,字钟麟。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参加过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曾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1947年5月16日,阵亡于孟良崮战役,终年44岁。
黄埔新星
1903年8月,张灵甫生于西安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那座备受争议的“张灵甫将军陵园”便修建在他出生的村子里。张家家境尚好,很早就送他到省城西安读书。青年张灵甫酷爱书法,每逢节假日都带上纸笔到西安城内的碑林临摹碑帖,他的书法很快远近闻名。此事被陕西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听说,张灵甫当着于右任的面挥毫泼墨,连写五幅字。于右任惊讶之余大喜过望,连连道:“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抗日名将张灵甫
中学毕业后,张灵甫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张灵甫也积极参与,但他深感学生的软弱无力,愤而投笔从戎加入了河南军阀部队的军官训练团。1926年张灵甫听从于右任的建议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四期学员,与后来的同僚胡琏、李弥,以及对手林彪、刘志丹是同学。
“文北大,武黄埔”,张灵甫可谓文武双全。后来,带兵打仗之余张灵甫还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写了《遭遇战研究》、《山地战研究》、《日军作战心理分析》、《在劣势装备下如何实施河川战》、《我带兵的经验》等众多文章,堪称军事理论家。
黄埔四期毕业后,张灵甫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21师任步兵排见习官,不久见习合格升任排长,开始参加北伐战争。北伐结束后,张灵甫调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在这个有“天下第一师”之称的嫡系部队中,张灵甫升迁至团长。[1]
古城杀妻
张灵甫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一直在蒋介石的嫡系第一军任职。不仅如此,张灵甫所在的第一师是第一军里的王牌,可谓嫡系中的嫡系。第一师师长胡宗南对张灵甫十分器重,视为心腹。1933年,年仅30岁的张灵甫就当上了第一师独立旅第1团上校团长。
张灵甫所部在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交战,经部队朋友介绍,张灵甫与吴海兰相识。1933年冬,两人在四川广元拜堂成亲。—年后,女儿张清芳出世,一家人其乐融融。不料1935年竟发生了“团长古城杀妻”的惨剧。
张灵甫究竟为何杀死自己的妻子?据张灵甫的后任妻子王玉龄回忆,张灵甫曾说:“她拿了我的东西,我问她又死不开口。”但张灵甫并没有解释吴海兰到底拿了他的什么东西,以致他痛下杀手。直到张灵甫死后多年,当年与他私交甚笃,曾经长期在他手下任职的刘光宇透露了玄机:“吴海兰偷了张灵甫的文件。” 当时胡宗南的部队一直在川陕一带与红四方面军激战,当地也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活动,张灵甫担心妻子可能沾了共产党的边,但在事情没搞清楚之前又不便声张,于是就暗地里向妻子盘查,不料吴海兰对此保持沉默,惹得他气急败坏。他的性格又容不得“背叛”二字,不能接受吴海兰有通共嫌疑,对爱妻的“背叛”行为极为震怒,拔枪的瞬间,眼睛里已经没有爱妻,只有“共党”了。
第五篇:8慰问抗战老兵
慰问抗战老兵 彰显阳光大爱
——九三学社城南支社一行慰问抗战老兵
感恩铭记心头,感动充盈心海!这是个寻常的日子,又是难忘的一天。
10月14日,秋高气爽,阳光明丽,在王爱萍女士的率领下,九三学社城南支社一行八人带着大米、食用油,羽绒服等慰问品辗转蒲城、临潼两地,行程三百余里,看望了三位国军抗战老兵。他们分别是蒲城县92岁的刘正运、87岁的姚丰顺,以及临潼区88岁的邢文华。他们三人在抗战时分别在自己所在部队当过步兵连长、机枪手排长和通讯兵,当年和他们同去参军的陕西乡党多数已经战死,解放后带着伤病回乡的老战友,能活到现在的已是屈指可数。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渭北高原显得愈发苍茫辽阔,路边的苹果树、柿子树上挂满金灿灿的果实。汽车行驶在颠簸的乡间土路上,车里人怀着无比崇敬感恩的心情,凝望着窗外壮丽的高原秋色渐渐靠近目的地。
车行两小时,一行人首先来到蒲城县大孔乡玉丰村抗日老兵刘正运家里,和他的家属简单寒暄之后,我们搀扶着老人坐在门前太阳下,聊起那段烽火连天的往事。
老人生于1923年4月,此际年事已高,耳朵有些聋了,我们问话时总要在他耳边大声喊话他才能听到,但回忆起当年战争情景仍然思维清晰,精神亢奋。据老人讲,那一年他14岁,日军打到了山西,眼看要过黄河,他和同乡许多半大小子都被抓了壮丁,入伍在在国民革命军61军72师,215团3营8连,隶属卫立煌将军麾下,在山西临汾县抗战三年。期间打过游击,炸过碉堡,虽年少,然而天生是块当兵的料,胆大心细,枪法精准,在游击战中打死不少日本兵,按他的话说叫不打空枪,后来他的连长战死,师长让他当连长,他那时17岁,他不识字不想干,师长不从,枪顶着脑壳子让他接了连长的班。后来老人随部队转战河南,拒日军于秦境以外。后来解放战争打响后返回原籍,耕田种地,粗茶淡饭,安度晚年。
告别刘正运老人后,我们第二站来到蒲城县大孔乡晓光村姚丰顺家里。老人于1927年生,1944年当兵,入伍国民革命军22军,在河北省石家庄与日寇交战,任机枪手排长,打仗机灵,歼敌若干,后负伤。内战后,于1949年归乡务农,在农村当干部20多年,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子女能干,家庭幸福,晚年安闲,勤劳一生,饮誉乡里。老人虽87岁高龄,但身体硬朗,生性乐观,说话幽默,十分健谈,虽然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但对社会,对生活充满了感恩和希望。
第三站来到临潼区代王镇李河村邢文华家,老人1927年8月生,17岁参军,服役陆军装甲第二团,任通讯兵,随部队开赴河南战场,主要从事后勤通信维护工作,解放后回乡务农,过着简朴的田园生活。如今老人身体日渐老迈衰弱,虽有众多子女,却与老伴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望着老人搭建在菜地边上的茅屋寓所,我们颇感心酸,只能留下一点心意,怅然离去!
往事渐行渐远。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映照着当年的苦难生活,含糊其辞的言语讲述着一段不容遗忘的历史,他们似乎与今天高度发达的社会距离很远,但又与这现代化的国度又有着那么坚牢的因果关系。令我们感动的是,尽管三位老人晚年生活都比较艰难,但他们对社会却没有丝毫的怨言,而是心存感恩,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更是充满希望,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三位老人都是在十四、五岁自身还是孩子的时候,共赴国难,参军打仗的,在吃不饱,穿不暖和武器装备都很落后的情况下,和战友们凭借中条山和黄河天险以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牢牢守住了陕西防线,从而扼制了日寇占领大西北,入侵云贵川的战略阴谋,为我军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他们是数万忠贞战士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在和三位老人亲切交谈过程中,除了倾听他们当年抗日的英勇事迹外,王总还关切地询问了他们的生活情况。当得知刘正运老人听力不好,而且年轻时由于腿部受过枪伤,天阴时腿疼时,她立即安排随从人员回城后为老人买助听器和远红外护腿护具。当看到88岁的邢文华老人由于家境不好,还住在菜地的棚户时,王总的眼睛湿润了,临走时给老人留下三百元慰问金以补家用,几位随行人员也慷慨捐资。
在分别之际,王总表示,这些老人都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是民族的瑰宝,现在他们失去了劳动能力,日后我们还要经常来看望他们,以切实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九三七年,日寇侵华,一时山河破碎。铁血陕军东渡黄河,力挫倭寇保家卫国。陕西“冷娃”,在家国危急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捍卫了这个民族的尊严,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为我们竖立起了一座光芒四射、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纪念碑。今天,当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踏上寻访抗日老兵的道路,听他们讲述烽火连天的往事,感受金戈铁马、血泪交融的历史的慷慨和悲壮,让精神得到洗礼,灵魂得到慰藉!在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不忘民族苦难,感恩民族英雄,凝聚民族力量,振兴民族伟业,也许我们还需要做的更多!
(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