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总结 > 其他总结
X市财政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推荐5篇)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36-411578 其他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4-16 10:23: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X市财政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2020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局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财政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财政局紧扣积极财政政策落实落地,战疫情、强保障、促发展,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财政新的贡献。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政治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树牢政治根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提升理论学习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推动理论武装工作。二是深入推进警示教育,紧绷纪律之弦。组织X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X次集中学习,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深入学xxx省纪委有关案件的通报。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形势,加强舆论监督,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四是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开展换届选举。组织召开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和机关纪委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机关委员会,成立了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了新一届机关党委委员和第一届机关纪委委员。五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疫情防控期间,市财政局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身体立行,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疫情防控以来,市财政局共组建X余名党员志愿者储备队伍,选派X人次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局属X个支部共X人次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协助疫情防控工作。

(二)聚焦疫情防控,全面落实财政职能作用

一是统筹保障防控经费。市本级财政共拨付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专项经费X万元,安排工作性经费X万元。二是建立资金支付“绿色通道”。成立市财政局春节期间疫情防控经费支付保障小组,加强与人民银行、国库代理银行协同配合,对中央、省、市县疫情防控资金即到即办,确保疫情防控资金第一时间支付到位。三是建立采购“绿色通道”。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绿色通道”相关要求,确保防控物资及时到位。截至目前,我市通过绿色通道采购负压救护车、防护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共计X万元。四是配合部门落实政策。积极与市卫健委会商制定方案,及时分配下达中央、省疫情防控补助资金。截至目前,已拨付各县市区及市卫健委中央、省疫情补助经费X万元。配合人社、卫健等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落实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临时性工作补助和一次性慰问补助X万元。五是加强市县财政联系。牢固树立财政一盘棋思想,切实加强对县市区财政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力度,及时传达省、市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和工作部署,督促县市区财政做好本级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和各项政策落实工作。

(三)聚焦收入目标,不断加强收支管理

今年以来,受疫情、减税降费等因素叠加影响,我市财政收入呈低位运行态势。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市财政局积极主动作为,加强财税协同,采取强化收入调度、加强包保服务、全面堵漏挖潜、严格督查考核等各项措施促增收、保增长,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复工复产稳步推进,我市财政收入累计降幅逐步收窄。我市财政收入完成X亿元,同比下降X%,较去年同期,累计降幅(-X%)收窄X个百分点,较X月份累计降幅(-X%)收窄X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总量居全省第X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X位,增幅较一季度提升三个位次。受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影响,短期内我市财政收入仍将低位运行,但累计降幅将逐月收窄。

(四)聚焦“三保”任务,全面落实“六保”工作

面对财政减收影响,按照“保主、保重、保基”的原则,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统筹盘活存量等方式,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需求。一是建立县级“三保”动态监控反馈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和约谈机制,切实压实县级“三保”保障责任。二是强化县级“三保”预算管理,预算安排时打满打足、不留缺口(X年我市县级“三保”支出预算安排X亿元,超支出需求X亿元);

强化县级支出预算审查,市级对县级“三保”支出预算审查实现全覆盖;

预算执行中“三保”支出优先保障,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三是强化县级“三保”库款监测,密切关注县市区库款规模和保障水平,对过低的地区及时提示预警,协调加大库款调度规模。制定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工作方案,着力提升财政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保障能力。同时,加强与职能部门工作协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切实做好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工作。

(五)聚焦重点任务,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1.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一是抓好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等问题整改。根据牵头整改的X项问题,细化X项具体整改任务,采取“周统计、月分析”方式调度日常整改工作。X月中旬和X月上旬,市财政局分别对县市区财政局牵头的X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督导和验收评估。目前,X项牵头问题、X项配合问题已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二是持续加大财政脱贫攻坚投入。X年全市安排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亿元,其中:中央资金X亿元、省级资金X亿元、市级资金X亿元、县级资金X亿元,较上年投入X亿元增长X%。计划统筹整合资金X亿元,已整合X亿元,计划整合资金数较上年X亿元增加X亿元。三是提升资产收益扶贫民生工程。截至X月底,X年全市资产收益扶贫投资规模达X亿元,开展资产收益扶贫的贫困村X个,村均增收X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人,人均增收X元。

2.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第一生命线。严格规范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截至X年X月,我市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并对外公布的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落地项目投资额X亿元,落地率X%。国家示范项目X个,投资额 X亿元。并及时办理了颍州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工程PPP等X个变更、入库及退库等项目。践行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突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导向,统筹安排X万元对全市符合条件的X家秸秆产业化利用企业进行奖补,3.坚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第一要务。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健全债务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加大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全市债务余额低于债务限额,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与此同时,抓住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债务资金,X年,我市已有X批次非标专项债纳入省财政厅项目库管理(含X年项目),涉及机场、铁路、医疗卫生、教育、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共计X个项目,总投资X亿元,已发行非标专项债券资金X亿元,其中,X年发行债券资金X亿元,X年发行债券资金X亿元。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编制第三批非标专项债入库材料。

(六)聚焦复工就业,推进经济持续发展

结合市委市政府“优良作风建设年”“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定X项政策,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力争将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一是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围绕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新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X-X月份全市新增减税降费X亿元。二是及时办理产业奖补资金兑付。建立政策奖补指标办理“绿色通道”,及时办理奖补资金指标手续,支持转型升级发展。截至目前,市级共兑付工业、农业、服务业、创新创业及人才发展奖补资金X亿元,正在公示的还有X亿元。三是组织审核,积极争取贴息资金。全市共X家企业申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资金贴息,贷款金额X亿元,申请贴息资金X万元。四是加强续贷过桥资金管理。截至X月底,我市续贷过桥资金投入X亿元,共为X家企业累计提供周转贷款金额X亿元,资金周转率X,自开展使用续贷“过桥”资金以来,我市共为X家企业提供续贷过桥资金,累计周转贷款金额X亿元。五是积极组织直接融资及科创板省级财政奖励资金申报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功能,鼓励企业直接融资,积极引导我市企业申报省级直接融资财政奖励资金。截至X月底,共获得直接融资省级奖励资金X万元。六是加大就业创业资金支出力度。X年度统筹安排就业创业专项资金X万元。截止X月底,已拨付市人社局就业创业专项资金X万元。七是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会同市人社局出台X年“接您回家”系列活动方案,保障“接您回家”系列活动经费X万元。

(七)聚焦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与去年相比,今年民生工程新增X项,完善X项,调整和退出X项,继续实施X项,仍然实施X项民生工程。X年,经县市区、市直部门测算,我市民生工程财政投入预计为X亿元。X-X月份,全市各级财政共到位民生工程资金X亿元,占计划投入X亿元的X%。其中:中央资金X亿元,省级资金X亿元,市县资金到位X亿元。全市累计拨付资金X亿元,已拨付资金占到位资金的X%。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政收入形势严峻。受疫情停产停工影响,我市税收收入减收明显,尤其春节前后是批零住餐、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消费旺季,由此带来的减收是不可逆的。加之我市第三产业税收占比相对较高(X%,比X、X等市高出近X个百分点),所以减收影响与其他地市相比更加明显。疫情期间的减税降费政策带来新增减收。从往年度收入情况看,一季度我市财政收入规模约占全年的X%以上,今年一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目标的X%,低于往年X个百分点以上。二是支出保障能力减弱。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减收明显,地方可用财力大幅下降,支出保障压力逐步增大。从全市看,各县市区也面临同样的压力,个别县区形势可能更为严峻,部分县区库款低于警戒线,市直和部分县区接近警戒线。

三、2021年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收入调度。依托全市网格化、全覆盖的收入分析财税库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判收入形势,依托客观实际,做好科学精准预测,合理制定收入计划,依法依规科学调度,确保财政收入符合我市经济发展预期。

二是加强包保服务。建立包保联系机制,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建立重点税源包保机制,市财政局建立班子成员“一对一”包保联系县市区工作机制,税务部门建立纳税服务包保机制,支持企业加快生产,及早达产达效,夯实财政收入增长经济基础。

三是全面堵漏挖潜。协调配合税务部门,深入开展税源摸底排查、及时掌握税源变化;

强化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税收管控,加大房地产及土地出让市场服务保障;

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快涉税案件(尤其是X涉税案件)办理,力争税款及罚没收入及时入库。强化非税收入征管,深入开展非税收入征收单位银行账户专项检查;

对年初预算确定的非税收入任务,倒排时间节点、量化责任,确保非税及时实现。

四是严格督查考核。开展收入工作督导,协同税务强化征管。客观分析、评判阶段性工作成效,对责任落实明确、推进措施得力等好的做法给予肯定。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指导督促。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强化收入管理考核,确保各项增收措施落地生效。

第二篇:市财政局下半年工作打算

市财政局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是全面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攻坚期,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关键期。根据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和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策部署,下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坚定不移的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

(一)积极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培植壮大高效财源。立足财政职能,灵活运用财政支持、引导手段,支持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外部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深入探索财金结合的有效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投入效应,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大对石油装备等特色优势产业、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和试点强镇建设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发展,把保增长、促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财源体系。

(二)着力抓好增收节支,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坚持强化征管抓增收,完善税源控管体系和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机制,加大稽查稽核力度,确保税费收入较快增长。抓好国有资产和政府资源监管运营,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注重绩效抓节支,加强预算管理,认真落实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继续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费用支出,突出抓好公务用车专项治理,集中财力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

(三)提高民生保障,大力促进和谐城市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改善和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与就业能力。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加大教育投入,支持实施教育惠民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建立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支持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支持未利用地集约高效开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拓展空间。整合支农资金,重点加大对示范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完善惠农补贴政策体系,加强农民就业培训,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村级基础公益设施工程建设,探索开展乡村公益性债务试点,多措并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四)强化基础工作,全面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部门预算年初到位率和批复率。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合理加快支出进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科学制定国有资产企业经营计划,抓好财务总监派驻制度落实,夯实管理基础。探索建立重大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机制,将财政评审纳入预算管理环节。严格财政监督,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抓好长效机制建设。继续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着力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第三篇:市财政局2012年工作打算

市财政局2012年工作打算

2012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速、提升、增效”总体要求和对财政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拓展财政职能、转变理财观念,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管理绩效为依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加快构建科学理财机制,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一)创新政策措施帮扶实体经济发展。通过贷款风险补偿、信用再担保、支持银企合作、鼓励金融业务创新等财政政策措施,促进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入。落实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延长对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环境,帮扶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加大对高新技术孵化器建设和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支持外贸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探索组建重点产业投融资平台,扶持股权投资发展的财政补贴办法,放大财政投入的乘数效应,支持关键产业和关键环节,孵化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吸引配套产业跟进。设立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吸引聚集各类资本,支持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

(三)积极支持重点区域建设。建立土地收益、国有资产等政府资源统筹运营、集约使用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市财力项目资金的统筹配置机制,全力支持西海岸经济区、蓝色硅谷、大沽河高效经济生态区、世园会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项目建设。设立市级蓝色经济区建设专项资金和引导基金,重点支持蓝色硅谷建设和海洋产业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预算内建设性支出,减少生产性转移支付,腾出更多财力用于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大幅增加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平度、莱西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大沽河流域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化条件。完善和强化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支持实施农村公路、农村饮水安全、户用沼气、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能力,大力支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二)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2012年全市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7%,重点支持学前教育、校舍安全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文化青岛建设,确保文化支出增幅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逐步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三)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加大对城乡医疗救助投入力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支持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机构,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和医药费用支付制度。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自谋职业扶持金、创业带动就业补贴资金、创业培训资金和孵化基地建设运行资金,大力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确保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规定费用后全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比例不低于10%。

三、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探索建立财政投融资机制。逐步将政府掌握的资金、资产纳入财政统筹管理范围,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实行资源统筹、集约使用,加大对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的财力支持力度。

深入推进政府“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纳金融贷款和社会资金推动城市建设,推动我市走出一条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生城的路子。

(二)深入开展财源建设。逐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适当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扩大协税护税内容和范围,完善财源建设信息平台,实现涉税信息全覆盖;打造政策洼地,全力推动我市拢聚大企业外围税源工作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激励引导企业将外地税源汇聚我市缴纳;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区市、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地铁、世园会等大项目税收征管;进一步提高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效率。

(三)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车辆、接待、出国(境)等行政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在行政经费中的规模和比例,从严控制庆典、研讨会和论坛等支出。严格控制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对没有明确政策依据和补助标准的,原则上不予安排。

四、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深化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扩大预算评审范围,重点做好项目标底的评审,做实、做细、做准项目支出预算,把有限的财力真正用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深入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安排挂钩,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绩效管理模式,促进财政资金高效配置和有效使用。

(二)调整完善财政分配体制。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将各区市辖内一般预算收入,按照统一的范围和标准划分收入级次,共享收入实行市与区市按统一比例分成,促进我市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同时建立税收增长激励机制,引导区市由单纯依靠政策刺激向主要依靠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市对区市的补助制度和专项资金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区市在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区市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能力。

(三)全面实施公务卡改革。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预算单位的差旅费、招待费和会议费等公务支出,凡具备刷卡条件的,一律使用公务卡结算,切实提高公务卡使用率。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手段实现对预算单位公务卡消费信息的动态监控,将公务消费充分置于阳光之下,扫除行政事业单位现金支付管理的“盲区”。

(四)积极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公开经人大审查批准的财政预决算,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增加部门预决算公开表格数量,逐步将可公开内容细化到项级科目。做好“三公经费”、行政经费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大民生方面的专项资金公开力度,使财政资金使用更规范透明,让公共财政取信于民。

(五)大力加强财政监督。建立覆盖各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和专项资金网络监管体系,对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加强预警。进一步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管机制,确保市委市政府施政目标的落实。建立重大工程财政现场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项目的管理。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准备金管理,强化还款保障机制。加强企业国有资产重组后特别是在出现重大危机时的风险预测和预警。

第四篇:财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财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一、工作总结(一)财政预算执行概况

由于2013年省、市对财政管理体制均进行了调整,从2013年7月起执行新的财政管理体制,经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同意2013年市本级财政收入按新体制实际执行数报告。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63.8亿元,同比增长1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7.2亿元,同比增长2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93.49亿元,同比增长14.39%。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完成100.03亿元,同比增长19.11%。市本级实际可支配财力116.85亿元,市本级经常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6.16亿元,实际支出113亿元,为预算的99.97%,同比增长10.85%。年终滚存结余3.85亿元(其中:剔除结转下年上级专款后净结余为1.21亿元),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2013年市本级教育投入同比增长15.28%、农业投入同比增长13.85%、科技投入同比增长14.02%,均高于市级经常性财政收入12.7%的增幅。市级民生投入69.03亿元,占实际支出的61.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二)2013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培植财源、狠抓收入,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一是着力支持产业发展,夯实财源基础。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支持我市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投入技改资金5.5亿元,主要用于企业创模攻坚、公益性企业贴息补助0.37亿元,扶持工业结构升级、技术改造等补助2.33亿元,对“5个100工程”产业园区标准产房等投入0.47亿元,拨付微型企业财政补助资金0.97亿元、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专项资金0.33亿元。二是协控联管,加大社会综合治税力度。通过加快涉税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税收稽查力度,大力清缴欠款,规范税收秩序。已通过验收的XX市综合治税信息服务平台二期完善了平台功能,并将XX区、XX区、XX市作为试点。对我市申报免税资格认证的54户非营利组织进行审核认证,通过认证28户,补充认证上免税资格10户。同时做好省支持贵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政策兑现工作,对13户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月进行核实,并按月向省申请办理税收返库。

三是严密监控财政收支进度,特别是在省对下财政体制调整后,为适应新的“属地征管”的需要,在企业划转、收入调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新旧体制的顺利衔接。同时,加强财政收入监管,分析财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合理调配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收支的稳定、可控。

四是强化并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实行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缴入市级国库的“一个池子进出”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净地”出让,有效提高土地增值收益,增强政府调控土地资源的能力。制定《XX市土地出让成本和收益资金拨付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对资金的管理责任。并为保障“疏老城、建新城”计划实施起草《关于调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市区两级分配体制的意见》。

五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质量。建全非税收入征管网络系统,创新非税收入征管新模式,同时加强对非税收入的分析,对重点非税收入来源适时监控。进一步扩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面,清算并将属于我市的0.54亿元交通罚没收入划入市级国库。组织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减轻企业、社会负担的各项政策,全市实际执收的由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78项1.44亿元、省级收费基金项目1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0.25亿元、地市级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1项(价格调节基金)5.27亿元,要求相关部门取消40项、免收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降低4项涉企服务性收费。继续实行非税收入票据登记、核销制度,清理、撤销26个政府非税收入(零余额)账户。

2.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不断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一是统一认识、建立机制。按照《XX市争取上级资金奖励办法》分解任务并实行考核、兑现奖励,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共同做大财政支出规模,共争取到上级资金119.77亿元(其中:市级84.77亿元、县级35亿元)。

二是积极协调、多方筹资。各部门、各单位通过主动与国内外各金融机构对接、协调,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牵头对各融资平台公司报审的12例融资项目进行组织评审,报经市政府审核同意融资150亿元。

三是在城市轨道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作中,通过盘活土地,提高土地运用收益,引入社会资金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及学校、医院等公益性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四是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债务的核实、统计和管理工作。为切实防范财政风险、摸清“家底”,积极配合作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调查审计工作。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借、用、还”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维护好政府筹资信誉。市级财政承担的经济建设方面地方性债务已归还各银行贷款本息28.91亿元(其中:本金14.47亿元、利息14.44亿元)。结合项目进度及还款预算,市本级财政安排外债还贷准备金0.41亿元。3.把握重点、围绕目标,全力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全面支持“9+3”义务教育项目实施。压缩市本级行政机关经费的8%共0.2亿元用于支持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确保教育投入不低于全市gdp的4%。

二是市本级多方筹集到位保障房建设资金20.7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2.56亿元),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是积极协调,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保障XX市“12319”数字公共服务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四是市级已根据批复项目下达资金计划0.78亿元推进“新型社区·温馨家园”社区公益事业项目,涵盖全市各社区的环境整治、照明、文体设施、安保、道路改造等。

4.整合资金、规范管理,保障“5个100”工程的顺利推进。

一是推动产业园区发展。市级财政在技改资金中安排0.47亿元专项用于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及基础建设,并积极配合争取到上级资金0.65亿元对园区内企业给予扶持。

二是通过建立竞争立项机制,加强存量资金整合、园区建设推进机制、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对25个农业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投入1.7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4.94亿元。

第五篇: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打算

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打算

xxxx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市县全会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顺利完成财政各项目标任务。

一、xxxx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xxxx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xxxx万元,增长x.xx%。加上级补助收入xxxxxx万元,特殊转移支付xxxxx万元,新增债券收入xxx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xxxxx万元,调入资金xxxxx万元,上年结转xxxxx万元,债务转贷收入xxxxx万元,收入总计xxxxxx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xxxxxx万元,增长x.xx%。加上解支出xxxxx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xxxxx万元,债务还本支出xxxxx万元,支出总计xxxxxx万元。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滚存结余xxxxx万元。扣除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的项目结余后,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xxxx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xxxxxx万元,增长-xx.xx%。加上级补助收入xxxxx万元,抗疫特别国债收入xxxxx万元,新增专项债券收入xxxxxx万元,上年结转xxxx万元,债务转贷收入xxxxx万元,收入总计为xxxxxx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xxxxxx万元,增长x.xx%。加上解支出xxxx万元,调出资金xxxxx万元,债务还本支出xxxxx万元,支出总计xxxxxx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滚存结余xxxx万元。扣除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的项目结余后,政府性基金预算当年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xxxx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xx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xx万元,收入总计为xx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xx万元,支出总计为xx万元。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滚存结余xx万元。扣除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的项目结余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当年收支平衡。

二、xxxx年主要财政工作

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县各部门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和昂扬斗志,迎难而上,打出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组合拳”,财政各项工作平稳运行。

(一)坚持人民至上,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取得“双胜利”

一是优先保障疫情防控。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共争取抗疫特别国债xxxxx万元、特殊转移支付资金xxxxx万元。及时启动财政应急预案,开辟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简化资金拨付流程,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资金xxxx万元,保障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和救治资金。整合各类财政资金xxxxx万元,支持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新建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二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提升了核酸检测能力,确保全县所有三级医院建成了符合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标准的临床检验实验室。加快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及时采购医疗设备、新冠疫苗等抗疫物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

二是全力支持经济复苏。组建x个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稳产满产服务专班,深入企业一线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宣传《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等疫情期间各级出台的一系列帮扶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费xxxxx万元,筹集各类补助资金xxxxx万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产满产。全年经济总量跨过xxx亿台阶,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第xx位、较xxxx年上升x位。

(二)坚持民生优先,支持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民生大事实事急事难事精准发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全县民生支出达到xxxxxx万元,占比xx.x%,较上年增加x.xx个百分点;省市民生实事投入xxxxx万元,完成计划的xxx%。

一是财政投入xxxxx万元,支持“优教大邑”建设。落实全学段的教育资助政策,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惠及学生xxxxx人次。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改扩建职高附属幼儿园、回购北街幼儿园及沙渠中心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xx.xx%。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xxx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xx%。新建大邑中学沙渠分校、改扩建韩场学校,新增学位xxxx个。加快推进大邑中学创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落实财政对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设立职教发展专项资金促进职教教育特色发展。

二是财政投入xxxxx万元,支持“健康大邑”建设。拨付医疗保险县级财政补助资金xxxx万元;医疗救助资金xxxx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xxxx万元,人均标准提高到xx元;计划生育服务资金xxxx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提升工程资金xxxx万元,对 x个卫生院进行提档升级、xx个村卫生站实施公有化标准化建设;投入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资金xxx万元。

三是财政投入xxxxx万元,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拨付养老保险等社保基金县级财政补助资金xxxx万元;就业创业项目资金xxx万元;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xxxx万元;及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标政策,发放低保金xxxx万元;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x.xx万困难群众发放价格补贴xxxx万元。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支持创建全新发展格局

一是围绕产业功能区,做好要素保障。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xxxxxx万元,财政投入资金xxxxx万元,助推产业功能区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升级,有力提升了产业功能区的承载能力。支持安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西岭雪山旅游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天府旅游名县、安仁xA级景区、西岭雪山花水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推动王滩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未来生态城”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县域内市政道路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更加优化完善,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极大提升了“文旅大邑”形象品质。吸引了世界xxx强企业五矿集团,中国xxx强企业华侨城集团、兴城人居等企业投资落户,全年新增规上企业xx家,天邑股份成功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xx家、位列近郊区(市)县第三位。

二是财政投入xxxxx万元,支持“文旅大邑”建设。成功举办森林文化节暨南国国际冰雪节、中国网络电影周、x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安仁论坛和文化城镇博览会等活动xx余次,支持建川博物馆综合馆文化地标建设加快推进,x家酒店和高端民宿获评携程五星级。开展全民健身、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继续支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促进了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城市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四)坚持品质为重,支持建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一是财政投入xxxxx万元,支持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低碳城市建设工程,深入实施“三治一增”,整治黑臭河渠,打造美丽宜居生态环境;持续实施蓝天保卫战,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xxx天、优良率xx.x%,空气质量优良率和综合指数均排名全市第一,xxxx年xx月,被国家气象局命名为“中国天然氧吧”。

二是财政投入xxxxx万元,支持完善交通体系。拨付成温邛通行费xxxx万元,公路养护资金xxxx万元,旧危桥改造资金xxxx万元,城乡村组道路养护资金xxx万元,保障交通运输网正常运转。拨付公交运营补贴xxx万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继续实施公交惠民。支持x.xx灾后重建项目、大金路提升改造工程、干线公路维修整治及黑点整治工程,支持天新大快速路、二环路北环线建设工程PPP项目推进,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对全县经济建设的支撑保障作用。

三是财政投入xxxxx万元,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拨付粮食规模化生产奖补资金xxxx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xxxx万元、农业生产发展相关资金xxxx万元、动物疫病防疫检疫及扑杀补助xxxx万元、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xxxx万元、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资金xxxx万元、稳定生猪生产资金和生猪生产大县调出奖励资金xxx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xxx万元、都市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基地(园、带)建设资金xxx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xxx万元、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保补贴资金xxx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xx万元。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x.x%。

(五)坚持务实创新,支持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是加大政府采购政策运用。推动“政采贷”政策落地落实,积极协调银行、采购人、中标供应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金融机构成功申请贷款xx笔,金额xxxx万元。扩大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份额,政府采购中小企业合同额达xxxxx万元,占政府采购总额xx%。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县完成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交易总额xx万元,完成预留采购份额的xxx%。

二是着力纾解民营经济困难。大力支持“科创通”、“农贷通”、“壮大贷”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科创贷”规模提高至xxxx.x万元,“壮大贷”累计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xx笔共xxxxx万元。

(六)坚持绩效为要,全面增强财政管理能力

1.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制度。构建了绩效目标管理、预算执行、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结果公开全方位的绩效目标考核体系。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对全县xx个预算部门xxx个民生保障等专项类项目进行了绩效目标批复,批复总金额达xxxxxx万元。三是通过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部分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评价,完成污水处理等xx个重点项目支出,大邑县司法局等x个部门整体支出,专利资助金等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xxxxx万元,较上年增长x.xx%。四是建立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实现县级预算部门(单位)绩效目标监控管理全覆盖,监控项目xxx个。

2.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一是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xxxx年非重点和非刚性支出压减达到xx%、实现“三公”经费预算x连降。二是严控政府债务规模。采取有力措施,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和增长速度,确保债务率处于合理范围。xxxx年政府债务率为xx%,风险等级为绿色,退出风险提示地区。

3.切实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一是加大财政督查力度。进一步落实法治财政建设责任,推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立中央财政直达资金监管机制,切实保障基层运转。全面开展直达资金、会计信息质量、疫情防控资金等领域的专项检查。二是完善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全流程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政府采购内控管理、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三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节约政府项目建设资金。全年累计完成评审项目xxx个,其中:工程预算项目xx个,审减金额xxxxx万元,审减率为xx.xx%;工程概算项目xx个,审减金额xxxxx万元,审减率x.xx%。

三、xxxx年的财政工作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提高支出效益,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坚持深化改革促进创新,以产业化思维抢抓市场机遇,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底线思维确保财政运行更可持续,突出重点加强财政管理;深化预算绩效改革,全力防范化解风险,加快建立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

(一)强化财政支出保障能力

1.全力抓好收入组织。充分考虑经济运行态势和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科学预测、合理确定收入增长预期,统筹谋划提出预算安排建议。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科学把握财政收入征管的“时、度、效”,强化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动态监控,做到“依法依规、应减尽减、应收尽收”。

2.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一是厉行节约“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二是加强各类别、各层次财政资金的统筹力度,探索建立转移支付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三是优化专项资金投向,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资金投入。

3.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进一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战略机遇,把握中央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等政策机遇,继续加强对上沟通交流,力争更多资金、更好政策落地,力争新增政府债券规模持续增长。

(二)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1.支持产业发展壮大。创新产业投入方式,进一步发挥产业扶持资金放大作用,重点扶持文旅、工业、服务等行业企业,支持企业扩大产能,促进转型升级,壮大骨干财源。一是实施优势企业倍增计划。培育支持以天邑康和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企业,以圣诺科技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以蜀之源等为代表的白酒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延长整个产业链,不断培育纳税大户。二是培育新兴财源。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我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三产税收增长主力军的重要作用。三是扎实推进项目招引。加大招商力度,引进长效财源,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优质税源性企业和总部经济型企业的招商力度,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力争引进一批品质好、质地优的企业落户我县。

2.推动政策落地实施。推动“壮大贷”、“科创贷”、“农贷通”等财政金融产品发挥更大效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动能;切实做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做好“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办事创业环境,增强企业活力和新动力。

(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

1.突出风险防范,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科学制定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工作方案,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将隐性债务监管纳入常态化机制,提高管理工作实效;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从严审批政府投资项目。

2.突出政策功能,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一是强化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需求管理制度机制。二是健全政府采购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对创新创造的支持力度,有效提升政府采购政策实施效果。三是强化三级联动管控。进一步做好采购信息发布审核工作,加强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政府采购专家的行业规范管理。

3.突出财政职责,依法规范开展会计监督。一是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发挥财会监督基础性作用,并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的贯通协同。二是建立审计、纪检监察联席共商机制。充分履行各自监督职责,强化事前统筹协调,加强事中沟通反馈,重大事项及时通报,逐步实现“计划、实施、成果”三个统筹。

(四)持续纵深推进预算绩效改革

一是全面实施新增重大增资政策、重大项目事前绩效评估,狠抓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三个重点环节,严格落实绩效责任。二是健全全过程管控体系,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强化考核监督体系建设,将预算绩效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完善考核结果通报制度,健全绩效管理监督问责机制。

X市财政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推荐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