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读魏其武安侯列传有感
编辑:紫芸轻舞 识别码:10-1074533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2 15:13: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魏其武安侯列传有感

读魏其武安侯列传有感

-----如何处理职场关系

鲁迅曾经称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在漫漫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像一坛老酒,历久弥新。每每读之,都像与一位老者对话,每次都能够从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受,懂得不同的道理。这一次,在阅读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之后,魏其侯与武安侯最后的结局,引人深思,让现在的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下,四年后的我们,该如何处理职场关系?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 “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

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都是汉初权重一时的外戚,都贵为皇亲国戚,都曾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汉朝丞相。两人在追逐权力的路上明争暗斗,最终却落得两败俱伤。职场关系,究竟该如何处理?

累积实力,隐忍待发。窦婴为人刚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进谏。在一次宴会上,太子酒酣之后说将来把皇位传于梁孝王,窦婴引卮酒进上,说:“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一句话之后,不仅得罪了窦太后和梁孝王,也为其以后坎坷的职场之路埋下了祸根。在窦婴显赫之时,田蚡还是个郎官,没有显贵,来往于魏其侯家中,陪侍宴饮,跪拜起立像魏其侯的子孙辈一样。后来,田蚡想做太尉,也是委婉的通过太后暗示皇上当上了太尉。田蚡为人相对于窦婴较为圆滑,在发迹之前,还算懂得隐忍,这也是他能够在后来平步青云,势力大增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最初两人不同的性格来看,职场之上,无论是对上司还是同事,都要学会忍,而这种忍并不是懦弱的阿谀奉承,而是要用合适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不宜锋芒毕露。

培养人脉,广交朋友。最初,窦婴被免官之后,闲居在家,梁人

高遂劝说窦婴:“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间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同样的,田蚡在他的背后也有很多宾客为其出谋划策,在田蚡当上丞相之前,籍福对武安侯说:“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在这之后,籍福和韩御史大夫都给了武安侯很多有用的建议。最后,窦婴和田蚡落得悲剧收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宾客尽散去。由此可见,在职场之路上,交得到能够为你出谋划策的朋友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朋友,会在危难的时候救你于水火之中,在危急的时候给你一个中肯的建议。

平易近人,不骄不躁。田蚡在平步青云之后,焦躁的性格便慢慢暴露出来,不仅如此,田蚡为人傲慢无礼,最终还是因穿短衣进宫,犯了不敬之罪,被废除了封爵。在最初当上丞相时,就想把皇帝的权力转移到自己手中,这种做法引起了汉武帝的不满。田蚡急于想给窦婴和灌夫冠上罪名,因此在辩论时出言毁谤,太急功近利,反而留下了他自己不自爱的一面,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而田蚡对于失势后的窦婴也是傲慢无礼,愚弄别人,招人厌恶。相反,窦婴礼贤下士,平易近人,才会在失势之后,依然有像灌夫这样的人留在他身边,为他肝脑涂地。因此,在职场之上,无论是对上级还是下级,都应谦和有礼,笑容以对。不要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今天你轻视的那个人,明天会不会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一文,每一个故事都在为我们讲述一个道理,这些道理需要我们在品读时细细体会,从中习得做人做事之道,职场关系只是我们要面对的许多关系中的一种,然而,无论是何种关系,都需要我们自身有一个良好的品性去支撑,这些品性的培养,也是需要我们在阅读史记的过程中,从古人身上吸取有益的部分,为我所用的。

第二篇: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范文)

皇权的通病,历史的必然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在政治挂帅下,中国史书成为文字欺诈大本营。好不容易有个不畏强权的太史公,也未得上的嘉奖。为了完成心中的郁郁之志,也须有所“讳”,或语焉不详,或成了没嘴的葫芦,倒是哭煞了好奇心害死猫的泱泱后人。虽是如此,后人如你我,若想要了解前史密经,还是少不得查阅那些在强权监督下书写的产物。

你我处于现代的小民,赤条条来去了无牵挂。若弃于古代,一旦得罪了尾大不掉之辈,就人人得而“诛”之。管它罪出有名或是无名,即便是忠诚义士,得罪了当权者,威胁了掌政者,入狱的入狱,杀头的杀头。想人家淮阴侯虽授上将军印,且念“汉王遇我甚厚”,终因“欲发以袭吕后、太子”而斩于长乐钟室。

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其霸业、建立刘氏政权,离不开西汉三大开国功臣萧何、张良、韩信的辅佐。然三人之中,为韩信被中央集团斩杀宫中,这又是为哪般?

其实,对于这三位西汉功臣,自认为张良最为聪明。他深谙帝王心理,明白刘邦为人。于是乎,他采取不争称病的应对之法。张良言“吾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位列侯,封万户,布衣至极,此生足矣,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最终归隐,成为山野散人。至于萧何。汉高祖刘邦死后,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死的尚算早,不知是否有内幕。

刘邦,生于沛县,曾任泗水亭长,当地有名“无赖”一枚。其本身并无多大才能,幸得萧何、韩信之辈在其畔出谋划策。而韩信曾事项王,“管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韩信乃胸怀大志之人,执戟郎中终不是他的追求。而项羽身侧,能者居多,想要短期上位,恐怕难度挺大。于是,在萧何的引荐下,“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于韩信而言,刘邦对其有知遇恩。都言项羽败于刘邦。但若是没有韩信,项羽如何能败?公元前202年春,楚汉两军于垓下决战。韩信独当中军。他令两翼部队对楚军进行侧击、合围,再四面楚歌皆起,终令项羽于乌江自刎。

韩信坐拥天下三分之一的兵力,且是西汉开国功臣,威望自在,功高盖主。假使韩信造反,刘季小儿显然胜算不大。我自以为,韩信是内心充满对人性幻想的诗人。在他灵魂深处,或许想要报答刘邦的知遇恩情,故而即便是能言善辩的蒯通也不能说服他反汉立王。但韩信自立为齐王,让刘邦觉得他是有野心的。因此在项羽败亡后,夺其兵权,徙为楚王,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自己身边。虽其羽翼伤损,但爪牙尚在。刘邦的皇位坐的仍不十分安稳。“飞鸟尽,良弓藏”。天下大势既定,武将的存在只能是皇权稳固的威胁。于是,刘邦的内心一直闷闷不舒,但又恐朝臣向背,世人指责,背上那千古骂名。于是乎,“贤内助”粉墨上场。“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无论事实真相如何,还是以刘邦的心终安宣告结束。

刘邦为何欲除韩信?只能说是人心、局势逼迫,权力、欲望驱使。一代名将,死其非所,实堪哀伤。但回头想想,这似乎又是历史的必然性,不必深究。若非要知其所以然,不如归去,问那森森白骨。

----大学语文结业论文

第三篇:读《史记》有感 淮阴侯列传

读《史记有感》-------淮阴侯列传

秦汉之际能称得上是军事家的只有两个人,一是项羽,一为韩信.项羽用兵如火,千里奔袭,简洁明了,以一当十,勇猛阳刚。韩信用兵如水,因物赋形,无孔不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正如孙子所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的“汉中对”,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司马迁也称赞他“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人称他为“兵仙”,理固宜然!

作为秦末风云一时的人物,韩信的成功不是偶然,看完《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感慨颇多,时势造英雄,韩信不愧为国士无双。

韩信成功因素有很多:第一:运气好。淮阴侯列传里记载: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適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我读的时候想,假设当时韩信没有恰好碰到滕公,或滕公没有惜才和识才之能,韩信也许就成了刀下亡魂,也就不会有他后来波澜壮阔的一生。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第二:脸皮厚。韩信年轻时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然后被亭长之妻逼走后,又在漂母那竟漂数十日,当淮阴屠中少年侮辱韩信后,韩信又甘心忍受胯下之辱,只为成就一番大事业。这无一不体现韩信的脸皮厚。第三:有真材实料,善于谋略,屡出奇兵。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乡以报“,为刘邦的称王天下立下了汉马功勋。第四:知人善任,礼贤下士。在攻克赵军后,听说成忆君有谋,以礼待之,向他诚心地求教攻齐之策。第五:心胸宽广,知恩图报。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连对曾让自己受胯下之辱的人,韩信成功后都能放过他,看到这不由感叹韩信的心胸之宽广。

按理说,他有这么多的优点和长处,结局应该很完美,不应该很悲惨,然而命运就是这样的无常,这当中,最主要的是他没有能够抓住机会,错失良机,而在最后,则又逆势而为所造成的。千载之下,仍让人嘘唏不已。

我想说一下自己对韩信悲惨结局的一些想法:第一:脸皮厚却心不黑。这是李宗吾《厚黑学》里对韩信的评价,也是从根本说明了韩信最后结局悲惨的原因。当时,当韩信攻下齐之后,项羽和刘邦打得难解难分,双方处于相持阶段,齐人谋士蒯通出奇策建议他“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然后内修明德,养其民,招贤纳士,外封侯,自己来称霸天下。更何况你功高震主,刘邦将视你为威胁,肯定会想方设法夺你的兵权和地盘,更举了战国时代的文种,范蠡的前车之鉴来告诫他。可惜,韩信心不够黑,因为刘邦曾经给的小恩小惠而错失良机。第二:功高震主,却不知收敛。我在想韩信为何不效萧何自污以自保,或效张良从赤松子游?而当韩信被贬为淮阴侯的时候,本该吸取教训,可是他却“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最后轻信知己萧何的话,以致身死。第三:政治上过于天真。韩信失势前没有完全看透刘邦这个人,认为刘邦会念在自己功劳上厚待自己,失势后,韩信却心有不甘,不识时务地和陈豨一起起来造反,计将不成,反为吕后设计所杀。第四:轻信于人。最终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代人杰,就这样陨落。

如果历史可以改写的话,那么至少会有以下两种结果:第一,如果当时,韩信能够相时而动。在楚军和汉军相持不下之时,采纳蒯通的建议,能够保持独立,两利而俱存。让他们两个斗的你死我活,而信则从中取利。内修其民,广纳人才,外封诸侯,说不定称王的就是他了。即使,项王败下来,韩信至少也会成为刘邦强有利的对手,汉王的天下也不会那么容易就安定下来。第二种结果,在后来失势之后,若能保持淡定和从容,应势而为,辞官。我想,汉王肯定难很高兴的应允,因为他始终视韩信为威胁,真怕他会起来造反,早就想除之而后快。如果,自己能抢先用行动打消他的顾虑,也不至于被他人所害,遭受夷三族的惨痛后果。

当然历史不能重新改写,只是他的经历,或许能给自己一些启迪。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取其优点而学之,观其缺点戒之。

第四篇: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原创: 洛洛

从大二第一学期末开始去了解韩信,到现在了,有个人对于韩信的一些看法。可以说认识韩信真的很幸运了,了解他之后才明白什么叫相见恨晚。回想一下,其实我应该很早就认识他了,却没有在那个时候深入的了解他……

看完了一整本书,有关韩信最后到底有没有谋反,我个人认为是没有谋反的。具体疑点和理由如下:

1、手下犯了事被韩信困起来了,那个人却自己逃了,并向吕后报告韩信谋反。(那么问题来了,韩信的手下什么能力,居然能轻易见到吕后?!又为什么偏偏找到了吕后?!这难道不是因为吕后有心想杀韩信最好的证据吗)

2、重要人物,陈豨,陈豨是刘邦非常信任的、重用的人,但此人同时是韩信的迷弟。陈豨离开京城时去找了韩信,韩信让身边所有人退下,和陈豨商量谋反:你在你的封地谋反,我在京城谋反接应你,陈豨答应了。而史书上说韩信谋反的计划是:把京城里面所有监狱里的人放出来,让这些人去攻打吕后和太子住的长乐宫。(问题又来了:(1)韩信为什么居然可以傻到和刘邦信任的人讨论谋反问题,不怕被告发?!有可能吗。而且陈豨作为刘邦信任的人居然还答应了,有可能吗。(2)如果韩信和陈豨聊天让所有人退下,那么史官是怎么知道谈话内容的?(3)古代通信如此不方便,如果要谋反,那怎么交流,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谋反?!(4)韩信是兵仙,军事可是非常厉害的人,但是正因为这样他才知道怎么可以,怎么不可以,他现在可是被刘邦软禁在京城,没有兵权,没有权利他拿什么去释放监狱里的人?又怎么能有方法让这帮乌合之众听自己说的去攻打长乐宫?)

3、陈豨谋反,刘邦御驾亲征杀陈豨。萧何却来韩信府上让韩信进宫去庆祝,骗韩信说刘邦胜利归来,韩信去了,进长乐宫,两边早就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抓韩信,斩于长乐宫钟室。(没有经过审问也没有任何谋反的实物证据,这样的到底是谋反还是谋杀啊?)

其实,有权谋在官场混得开,不是什么罪过,我也从不会对这样的历史人物有多么批判;但是,让我感到不平的是,为什么没有权谋就成了罪过?

在很多的平台上看到过一些黑韩信的人,有很多还是高级黑,对韩信的历史不太了解的人就会很容易被带偏。一个军事家,一个不世出的军事统帅,老被人拿来当评价别人的垫脚砖头,跟张良比功成身退、跟萧何比后勤为政、跟陈平比阴谋迎奉、跟刘邦比为君得民心。这是在干什么呀?怎么偏偏韩信就非得十项全能不可?韩信一生,一没流露过称霸天下、各据一方的野心;二没想过自己运筹、他人征战,博了帝者师的超然名位;三没想过靠出阴谋整治别人来封王拜侯;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从来就是将军、是军人,怎么白起、卫青这些名将们一生就是将军,也没人说他们志向太小,偏偏韩信想着拜将封王就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拜将封王怎么就目光短浅了、怎么就不算大志向了?古今名将,有几个人有称帝的野心,但什么时候这些名将被认为是活该遭祸遭冤的?偏偏韩信,他不称王独立,而继续效忠刘邦,就不是忠心的表现反而是咎由自取。一个虽据有高位和左右天下的能力的人,始终仍然不改初衷,即使不是多么令人赞扬的事,但也不至于是多么令人贬低的事吧?嫌韩信的志向小,古往今来又有几个能达到韩信的成就,哪怕只是他官职方面的成就?再说贪功,这个我也很不明白。汉初时,有几个功臣如张良一般隐退?怎么就韩信叫贪功、叫贪图富贵?韩信的名爵也罢,封地也罢,既不是偷来抢来的,也不是靠排挤别人占据的,那是他自己一刀一枪拼杀、一战一役指挥出来的,怎么就成了“贪”呢?

若韩信是“贪”,那我还可以说萧何也“贪”恋丞相之位、身后英名,否则他早早若归隐,怎能遭刘邦的囚禁?我还可以说樊哙是“贪”恋侯位,他若在开国之初就休了老婆、辞了侯爵、回去买他的狗肉,哪有日后的杀身之祸?即使真死于刘邦之手的其他几个异姓王,也没像韩信一样,落个什么“贪图富贵”的恶名,难道只有韩信一个人是有功不该赏、赏了也得像烫手山芋一样扔掉才算明智?韩信是功大不假,但怎么在后人嘴里,韩信就非得是刘邦的义务劳动力才算有智慧呢?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人的妒忌心在作怪吧。

这时候很多人肯定又说了,为什么韩信不学张良一样归隐山林呢?其实如果了解了当时的权利在哪就知道了,原因如下:

1、众所周知,韩信是名副其实的兵仙,练兵又快又好,()试问如果真的归隐了,以刘邦多疑的性格是不会放过他的。

2、当时韩信、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韩信有兵权,萧何有政权,所以刘邦会对他们俩有疑心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张良是没有权利的,他只是在出谋划策,并没有实权,所以刘邦何必去担心张良会不会造反。

3、韩信的性格让他不会去归隐,他很喜欢金钱和地位。

我很喜欢天涯作家“锐圆”说韩信的这段话:

“韩信,能忍胯下辱,敢逐当世名,他的名利思想比常人更自觉。这么说吧,有的人在名利的路上是渐进的,得一福,享一福,既得陇,再望蜀;有的人则是少有大志,给自己猛加压力,最信的就是六个字”有志者,事竟成“,这种立不世奇功的使命感一直鞭策着自己。《红楼梦》开篇讲到人有秉赋正邪二气者,兵法也讲以正合,以奇胜,正奇相倚。韩信正是这种天生有一股”邪气“的”奇“人。少年壮志不言愁,提三尺剑,率百万兵,封万户侯。所以,在韩信来说,功名就是一切。”-----节选自《大汉英雄管理说》第十六集 韩信将兵。

当钟离昧出现让韩信选择他还是刘邦的时候,就已经走向了悲剧,无论韩信怎样选择,都总会有一个受到最大的伤害,而且无论韩信怎么选择,给那些所谓有道德的后人各种中伤,选择留下钟离昧,那就是要反刘邦了,那他韩信就要被贴上大逆不道的标签,选择刘邦杀钟离昧的话,那他韩信又成了背信弃义杀害好兄弟的人。无论怎么做,都是错误,都是那个靶子,都总有人以此来说韩信的人格有问题,汉无人替韩信平反,因为他们都怕,他们都不敢去指责刘邦,不敢说他们的先人,以至于韩信成为了最终背锅的那一个……

我想当钟离昧看到韩信的状态,拔剑自刎,想说:韩信,醒醒吧,为什么要去相信一个根本不值得相信的人,却不为自己多想想。其实钟离昧也如同武涉、蒯通一样看的透,那个执迷不悟的韩信却不为所动。

还有我觉得他是个很念旧情的人,像成为了楚王马上找到漂母千金答谢,给亭长百钱,给曾经欺负过自己的混混一个官职,收留四处逃命的钟离昧,都很明显的看出他很念旧情,甚至去和蒯通谈论不反刘邦的理由是“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而不是说他给我多好的官做,更加重要的是,蒯通是自己手下的人,他没理由在他面前演自己多么相信刘邦,完全没必要。韩信会因为刘邦的小小恩惠去记住,甚至说出那样的话,先不谈刘邦值不值得他相信,光是他说的那两句话,我就很感动,真的非常的触动我,这里面不排除刘邦在演戏在收买人心,戏演着演着也有点真心吧,所以其实虽然在史记中刘邦有很多的做法真的对韩信很不友好,但没记录下来的细节很可能就是刘邦真的有那么一点点真心,发自内心的去对韩信好,而这个肯定不会只是短期的,才会让韩信,如此相信他不会动自己,以至于不听蒯通,钟离昧的话,最终成为了悲剧英雄。

参考:百度百科,百家讲坛,贴吧,LOFTER等

第五篇:读《魏公子列传》《冯谖》后有感

俄读后感

论及春秋战国,七雄五霸的名字早以为大家耳熟能详。无论是史书演绎的连天战火,亦或是传记上留名的诸子百家,这段历史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感慨:是什么样的力量导致了这样激烈的碰撞,以致千年后的我们依然为那段历史而心潮澎湃?答案有很多,但无论是那种观点都不得不提及这样一群人:“门客”。

何为“门客”?通过《冯谖客孟尝君》与《魏公子列传》的阅读,我于此有了初步的了解。门客也叫食客、舍人,战国时期一种特有的现象。门客是具有相当身份的贵族所养的一批待用之人,不乏贤士、能人、有特殊技艺之人。他们在关键时刻往往为主人效力,为国家效力,起到寻常人起不到的作用。门客的多少,往往表示人才的流向。门客越多,国家越是兴旺。君不见,苏秦、张仪纵横捭阖搅动天下。文中的孟尝君、信陵君正是这样集天下英才之人,相传孟尝君门客三千,可见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虽不及国家的实力,但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想必也极为容易。两篇文章正是讲诉了这样两对君臣之间的故事,文章不长,各有主次,但字里行间都给人不小的感触。

一、为臣之道

何为臣子?文章中依稀可见“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表现。无论是行事放荡的冯谖,还是大隐于市的侯生,他们在认定自己侍奉的君主之后,无一不是为君主之事出谋划策。冯谖者,可以在数年之前便可借“收债”一事为孟尝君打下民生的基础,之后更是奉上狡兔三窟的计划,稳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所作所为不可谓不是绞尽脑汁。而形如侯生者,更是可以为了主上的事业、人生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以“向北自刭”为代价,换取了主公信陵君行动的成功。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大抵就是这般了。

但,这种“为君死”并非盲从,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天下的“良木”又有几位呢?观春秋战国历史,诸侯何其多,但能名留千古的,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冯谖、侯生亦是在几番考察后才确定自己侍奉的君主。冯谖者,三番五次地以所食不佳、出行不便、养家不能为由刁难孟尝君,以此了解孟尝君为人、品德之道,亦为自己日后的行为做好准备:如若不是看准孟尝君的宽容大度,礼贤下士,冯谖又岂敢改传其命令呢?侯生在决定成为信陵君的门客以前,亦是通过让公子为其驾车一事看出信陵君的仁德,遂为公子客。

可见,为臣之人,不仅仅是要做到忠心耿耿,为主公出谋划策。更为重要的是要选择一名足够让你为其鞠躬尽瘁的人,纵使,冯谖、侯生有天人之资,若非侍奉于明主,亦会沉淀于历史之中。

二、为君之道

这两篇故事不仅仅讲诉了两名名士,更展现了战国四公子之二:信陵君、孟尝君的风采。这二人的之所以能名垂千古,不仅仅是其门客数千,其个人德行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魏公子以虚怀若谷,仁德待人而闻名,他可以为有才之人驾车,亦可以在他人危急之时,不顾自己的前途和安危,毅然前往救援,一切不为钱权,只是为自己的内心。这样的君主又如何不能得到侯生的侍奉呢?与之同名的孟尝君亦有着过人的品德风尚,面对冯谖的回答“客无能”时,他并未表现出不耐,相反“笑而受之”,在面对冯谖的种种要求时,孟尝君一一满足,即使是得知冯谖假传命令,烧掉了债券时,也仅仅一句:“诺,先生休矣”。正是这样的宽容大度,才使得孟尝君得到了冯谖的帮组,度过艰难。

孟尝君和信陵君相比,得到名士侍奉的方式并不相同,一个以宽容见长,一个以仁德为先,但结果却是相同的。如此,可知,上位者不仅仅要有强大的能力,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品行道德,只有这样才可能聚集到更多的有用之士。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最佳的途径是聚众人之力。只有在共通努力的情况下,才最有可能成功。

当然,文章中所能得到的东西不仅仅是文中所谈,更多的感悟还埋藏在字里行间。每一

次细细研读,都会得到不一样的感悟。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以精练,传神著称,更多的东西有待我们去思考。

读魏其武安侯列传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