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加快中心村建设思考建议
编辑:星月相依 识别码:10-238236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9 03:17:16 来源:网络

加快中心村建设思考建议

在农村村落的建设中,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有新时代居住特色的创新。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行中心村建设,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中心村建设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

村落的形成,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成因素。古村落的形成一方面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刀耕火种、肩扛手提,农产品绝大部分自给自足,产品商品化程度低,不需要长距离运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易少,故而古人一般选择在适合农业生产、依山傍水的地方建房居住,如今天我们可见的很多农村村落大多是这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为躲避战乱而建,古人为了躲避战乱,选择一些不易被发现的地方或易守难攻的地方居住,如四川、云贵等地的山顶村、崖壁村、岩洞村等。所以古村落的形成,是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客观历史因素决定的。

发展到今天,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科学化水平越来越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易非常频繁。

为此,人们越来越渴望在交通便捷、通讯通达、交易便利的地方集中生活,以前那种分散的小山村、山顶村、崖壁村、岩洞村难以满足现代农民生存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今天不能再在过去的认识水平上来认识农村村落的建设,而应该在当前和今后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和需求上来认识和考虑农村村落的布局和建设。

推行集中、便捷、秀美中心村建设,符合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一是有利于农村宅基地改革。中心村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对农村住宅建设性用地进行规划规整,避免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超限超标。二是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布。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已达X.X%,人口城市化是国家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满足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人口的过渡城市化也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的社会管理问题、就业问题等“城市病”,以及造成的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农村农业劳动力科技力不足等问题。高标准农村中心村建设,优质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广阔的农村就业创业空间,有利引导和吸收有志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人口(特别是农村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知识群体)留住农村,提升农村资源要素的科学合理利用,推动农村社会的充分均衡发展。三是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中心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提升,村民集中居住,服务性行业增加,从业范围扩展,农民转移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可能性增大意愿增强,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集中,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的科学合理布局。

二、中心村建设是保护农村生态的需要。

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如果再在分散的旧村址上大搞新农村建设,随着人口的萎缩,很多建起来的新农村点最后可能废弃,另外由于点多面广,也不可能做到精致建设,只能是低水平建设,满足一时的需要。在废弃后,这些村落的建筑垃圾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清理和进行生态修复的,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将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中心村建设,可以将农村的市政工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性高标准建设,既可以降低建设成本,而且可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将大幅降低农村生活污水和建设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所以,推行中心村建设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

三、中心村建设是应对人口素质提高与人口减少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的大幅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女权思想的日渐强化,女性的社会自我实现越来越强,现代女性已不是旧社会的生娃机器,不论男女,都不再追求过去那种多子多福的生活,少子化现象在整个社会成为常态,人口基本不可能出现过去那种暴发式增长;

兼之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民弃农进城,农业人口日益减少,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加剧。若干年后,当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口走完人生行程,农村人口势必大量减少,很多村庄都可能面临废弃无人居住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必要对农村村民住地进行整合,推行中心建设。

四、中心村建设是有效进行社会管理的需要。

一方面,过于分散居住的农村村民增加了农村社会管理的难度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分散居住的村民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灾害带来的侵害时,个体单薄的力量难以应对,也增加了农民日常生存生活的风险。推行中心村建设,农民群体集中生活,不仅有利于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农村社会管理机构,降低农村社会管理成本,也有利于增强农民抵御自然和社会灾害的能力,使农村社会管理更加稳定有效,降低农村社会风险的发生。

五、中心村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需要。

在农村分散的村落条件下,要普及建设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几乎不可能。比如教育、医疗卫生等紧密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一些偏远、条件差的地方很难满足群众的需要。

特别是教育,当前农村群众生活中最大的不便是子女的就学问题。分散的农村村落,大多距行政村有一定距离,距乡镇所在地有的则更远,非常不便于小孩上学。而地方政府要在每个村落建学校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优质学校。偏远农村没有优质教育资源,农民子弟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这一点也是逼迫农民进城购房最主要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导致不少偏远农村现有教育资源荒废浪费。

因此,合理的规划中心村建设,有利于减少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点多面广、低水平重复建设,可以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城市优质教育、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农村,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资源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据此,为推行中心村建设,建议意见:

一是要加快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

要在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框架下,加快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平台建设,打破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单一集体属性规则。一方面可采取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征收进入流转平台,这是隐患最少的供地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采取集体建设用地政府长期租赁的方式进入流转平台,但此种供地方式隐患较难预料。采取多元化提供农村中心村建设用地,以方便中心村规划区域外的农民在中心村购地(或租地)建房(或由属地政府统一建房出售给辖区内农民)。

二是要加快中心村建设的规划编制。

地方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选择若干区域进行中心村规划设计(如X,只需以东坪村为中心村进行规划建设),中心村的规划编制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预见性规划,在实施农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各项建设应根据预见性规划做趋向性建设,以减少建设过程中的重复、低水平建设,降低建设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加快中心村建设思考建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