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镇组织工作创新总结
编辑:悠然自得 识别码:10-1016729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31 10:31: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镇组织工作创新总结

**镇组织创新工作总结

202_年以来,**镇党委紧紧围绕“进一步落实好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开展了学习型乡镇建设、党员志愿服务、大学生村干部相关岗位竞聘、党员干部勇战洪魔等活动和工作,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学习型乡镇建设卓有成效

**镇针对农村党员老龄化、文化知识落后等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学习型乡镇建设,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奖惩兑现,完善学习制度。我镇把建设学习型乡镇纳入工作目标,建立了干部职工学习活动考核制,出台了考核细则,由办公室专人对学习活动情况进行考评,并定期公布考评结果。今年以来,学习活动做到了有安排、有考勤、有记录、有心得体会、有

专用笔记本、有奖惩。截止202_年6月底,我镇共收到学习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115篇;对积极撰写信息和宣传稿件的3名大学生村干部给予了奖励;对一名干部不按时参加镇党委集中学习活动给予了做书面检讨的处理。

二是三学同步,灵活学习方式。我镇采取领导带动集中学、报刊网络摘录学、工作周报交流学“三学同步”学习方式,全面推进学习型乡镇建设,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领导带动集中学。镇领导班子成员轮流每月举办一次专题学习讲座,对镇机关和村社区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辅导,引导党员干部科学制定个人自学计划,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强化日常学习。报刊网络摘录学。大力倡导和鼓励干部职工利用工作之余看书读报和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学习手段,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当前的热点重点时政知识,并作好学习摘录笔记,全面提升机关党员干部把握经济社会大局、掌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工作周报交流学。推行工作

周报制度,每周一镇分管领导和站所负责人分别汇报总结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安排本周工作。通过交流,促进学习借鉴,促进全镇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如今,我镇围绕村换届选举工作、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创先争优活动、农村党员发展等重点内容,掀起了新的学习热潮。

三是突出实践,提高学习效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我镇采取学中做与做中学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双促进。目前,我镇组成专项调研组,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等问题,深入村社开展了调查研究活动,提高了学习效果。通过调研学习,党员干部提高了思想意识,各村党支部书记主动向镇党委和社会公开承诺,打造环境示范村,坚决改变村里柴草乱堆、家禽乱跑、垃圾乱倒等脏乱差现象,让村庄变脸,让农家变美,让村民变样。目前,十字路村党支部已制定打造环境示范村计划,由5名党员组成评比检查组,每月开展一次清洁卫生检查评比,对获得前10名的给予奖励,对最后10名在村广播上通

报批评。镇党委正协调帮助各村在打造环境示范村活动中做到“四有”(村有垃圾坑、村有保洁队、村有评比栏、村有监督员)“四不”(垃圾不乱倒、牲畜不乱放、柴草不乱堆、粪水不乱流),引导群众转变卫生观念,改掉不良习惯,做到家家清洁、院院整洁、村村和谐。

二、大学生村干部相关岗位竞聘,进一步激励成长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因此,我镇党委、政府对202_年至202_年受组织选聘到我镇任职的12名大学生村干部,一贯重视、关心、培养,积极为他们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进一步助推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根据岳组通[202_]2号文件精神和岳池县大学生村干部聘用合同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进一步完善我镇大学生村干部选用、培养、竞争、成长机制,确保“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待遇好;干得好、有望头”,进一步搭建培养“锻炼平台”,提升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确保到

村任职工作任务完成的前提下,鼓励我镇在岗12名大学生村干部实行差额竞聘党政办助理、民政助理、综治大调解助理镇机关助理10个工作岗位。

先由大学生村干部对竞聘岗位自愿报名,报名后根据各自竞聘岗位撰写好竞聘演讲稿。在镇党委组织下统一进行竞聘演讲,竞聘中党委严格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竞争择优的原则,并由镇党委领导及中层干部共12人作评委按百分制打分,当场公布分数结果,并按分数由高到低进行择优聘用,并与镇党委签订岗位工作目标责任书。

进一步改善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待遇:

1、对大学生村干部完成所在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无安全事故发生和无信访案件发生的,每月发放50元工作补助。

2、对竞聘上协助镇机关工作岗位、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大学生村干部由镇财政每月另发放200元岗位工作补助。

三、党员志愿服务得民心。

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响应县委在全县开展“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我镇党委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成立了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并于202_年10月13日召开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动员会,会上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易兵主持会议,党委书记刘永生同志作了动员报告。并对党员干部服务队的要求、做法作了明显的要求,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党员干部志愿服务群众搭建了平台。

动员会后,我镇党员干部及党员积极分子踊跃志愿报名加入共205名,成立了宣教类、帮扶类等9个志愿服务队。

202_年10月15日上午**镇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开展了“重阳节尊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给每位老人们送去了糖果(每人两斤)、鞋子(每人一双)、15斤肉,党委刘书记代表志愿队向院内五保老人作了节日的问候“叮嘱老人爱惜身体,颐养天年,祝愿老人晚年幸福,健康长寿!”

二是镇党员干部志愿队在院内展开了环境卫生的整治,党员干部志愿者自带工具打扫院子,给老人们收拾房间、洗衣服、晾晒被褥等,不怕脏,不怕累,认认真真地清扫着环境卫生。清除了院内多年来的卫生死角。志愿者队和老人们亲切的交谈使他们平日沉闷、单调的生活增添生气。志愿者们的爱心让老人们非常开心和感动,使老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给予他们家庭般的温暖。

在这次以“党员干部志愿者服务”为主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激发了党员干部志愿者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内在动力,调动了党员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四、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勇战洪魔 **镇党委在抗击7.17特大洪灾中,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充分发挥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党旗的感召下150多名党员干部迅速集结组成20支党员志愿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抗洪一线,勇战洪魔,以实际行动践行创先争优,夺取抗洪抢险全面胜利。

通过组织“党员志愿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岗”等,积极践行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党旗始终屹立在渠江边,飘扬在受灾群众的心中。同时,党委要求各党支部要注重在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发

现和考验入党积极分子,对在抗洪抢险救灾中表现突出、一贯表现好、符合发展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党委明确指出要注重在这次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考验考察干部,把各村干部在抗洪抢险救灾中的表现,作为换届组织考察的重要依据,对表现优秀的普通党员经考察按程序纳入村级后备干部。

在党委的号召下,轻灾区各党支部在不到一小时内迅速集结150余党员组成的20支党员志愿突击队、14支基干民兵救援队。协调县公安局从县城抽调20余名民警,分布到被洪水淹没的14个重点区域,设立警戒点、维护秩序,防止群众围观、涉水打捞物资而出现意外伤亡。迅速争取县卫生防疫站和县畜牧食品局的大力支持,并庚即安排迅速组织镇卫生院和畜牧站开展了人和畜禽“消、杀、灭”卫生防疫工作。对受灾区域在清淤前后分别进行了两次次全面专业的消毒防疫工作,并继续做好消毒防疫的查漏补缺,确保灾后人畜安全。通过全力抢险、科学处置,我镇在抢险中无一人伤亡发生,抗洪抢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总之,一年来,镇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

收入为目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任务,以新农村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紧紧围绕“建好一个场镇、壮大两大基地、开展三项活动、加强四大建设、优化五项服务、办好六件实事”六大工作思路,创新举措,狠抓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共 县**镇委员会 202_年12月10日

第二篇:镇组织工作半年总结

镇组织工作半年总结

20**年**镇党委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打造精品党建为目标,深入开展**活动、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加强党员队伍管理、认真做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四项工作,全面提升了组织工作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1、党员纳新。现已发展党员16名,重点培养35岁以下青年入党,将致富带头人、行业带头人、生产一线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分子、道德楷模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改善优化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把党员入口关,慎重发展新选入村委会成员入党,严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关,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党员教育管理。结合全镇党员队伍现状,按年龄、工作、学历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一是发挥老党员政治立场坚定,人生阅历丰富,群众威信的优势,让老党员、尤其是退休党员发挥余热,牵头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唢呐、皮影、二人转等乡土艺人成立“宝国吐秧歌队”、“超越农民乐队”、“蒋家皮影戏班”等民间文艺组织11支,开展民俗节点庆祝会3次、妇女联欢会1次、体育比赛3次。这些活动不断满足和丰富着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营造出了干群同乐同心的浓厚文化氛围。二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镇党委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结合党建工作实际和

广大流动的意见建议,在“**镇政府门户网站”设立“流动党员之家”网页,加强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该“流动党员之家”以单独网页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内设“网上临时党支部”,负责流动党员的联系沟通。设“热点问题对对碰、他乡见闻录、有困难找支部、每周一学、我为家乡建言、领导点津”等多个栏目,为广大流动党员提供了网上学习、获取信息的媒介,搭建了党委与党员、领导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之间互动沟通的平台,满足了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的需要,保证了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解决了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三是针对年老体弱党员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对因病、年老等原因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采取送学上门、带学上门和通过敖汉党员教育频道学习的办法进行解决。

3、发挥党代表作用。积极探索党代表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履行职责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建立健全党代表服务承诺制,目标责任制,入村坐班制,群众评议制等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党代表联系党员,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扩大党的群众工作的覆盖面和党代表的社会影响力。市、旗、镇三级党代表轮流入村坐班服务,公开了个人电话,佩戴党代表工作证,进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4、开展党员“1+X”带富活动。镇党委通过双选”“三优”实现致富大户带产业,优势产业带一方的良性循环模式。

双选”“三优”即从致富党员中选育产业,大力培育推广党员自发尝试探索的产业,在敢闯敢富党员的带领下,使灵芝、红干椒、肉鸽、肉兔、池塘养鱼、甜玉米种植等农民想干不敢干的产业化项目落户生根。从优势产业中选育典型。镇党委选拔优势产业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广大群众,全镇推出16名事迹突出、示范作用大、群众认可的党员带富典型,带动全镇1000余户贫困家庭开启致富之门。发挥共赢带富优势。党支部促成带富党员与贫困党员、贫困户形成契约合作关系,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发挥致富党员市场销售优势。充分发挥率先致富党员在多年的发展中所积累的市场资源、人脉资源和对市场行情的熟悉优势,在发展自身产业的同时,又充当经纪人的角色。发挥外出创业党员就业优势,通过外出成功创业党员带动,提供待遇更为优厚、技术含量更为先进、工资更有保障的岗位,开辟劳务市场,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

党委、党支部通过建立党员致富基地、向大户倾斜项目资金、支部积极领建合作社等措施,大力支持党员兴业致富。全镇共建立宝国吐户外养殖小区、宝力格-嘎岔农业观光带、兴隆沟遗址观光区、春光灵芝园、永元号生态安全猪户外养殖小区等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种养基地5处。围绕党员大户投入项目资金,对发展规模提出了标准要求,确保每个项目区都要有足够多的户数、足够大的规模、足够好的发展前景,从客观上促使大户引导带动周边农户加入发展行列。充分发挥党支部龙头作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农民互助组

1个、产业党小组35个,并积极吸纳农党员进入产业管理层、技术层,提高党员创业能力。

四、大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镇党委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实际问题做起,从联系服务群众做起,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是便民中心服务群众。镇投资102万元,建成了408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凡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办事较多的站所办全部进驻大厅,群众可以进一家门,办多家的事,对涉及重大复杂社会事项,可以在“中心”综合办公,多方协调,就地解决。中心还授理群众来信来访等事项,解决群众诉求,体现了社会矛盾联调,群众工作联做,治安问题联治,社会管理联抓,便民实事联办的工作职能。在此基础上,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16个便民工作站,按人口1‰配备社会管理服务人员,同时以自然屯为单位,设立便民工作点,配备以村民组长、党小组长、村民代表为主的2-3人工作人员,形成镇服务中心、村服务工作站、组服务工作点“三点一线”服务格局,分层分级承担辖区内群众办事和社会管理工作。截止目前,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各种事项560件次,完善新建村服务工作站16个,组工作点161个。二是网格管理走近群众。全镇推行服务群众网格化管理机制,镇村干部按区域户数分布,结合领导包片、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情况,160名镇村干部以村组为单位,集中联系60左右户群众,与他们结成“亲戚”,让群众成为干部的“娘家人”,即做到联系群众全覆盖,又做到服务群众全程,同时与社会管理网格化结合,与网格员配合,形成三

级网格服务格局,上下联动,左右联通,对小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对疑难复杂问题事项等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解决,做到群众遇事有人管,有人帮,大到经济项目、公益事业、干群矛盾,小到邻里纠纷,家庭琐事,大事小情,镇村干部到场帮助解决,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息访。三是干部入户融入群众。加大镇村干部下村进组入户频率,按区域联系已入户两次,每次入户率100%,重点是填好2张表,即基本情况表、征求意见表;送一张明白纸,送一条致富信息,送一项种养适用技术,送几项政策和法规,记好一本民情日记。截止目前,镇村干部为群众提供各类信息510多条,做到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做为大事来办。四是结对帮扶致富群众。开展镇村干部联系一批困难群体和致富项目活动,每个副科级以上负责人联系帮扶2户困难户,2户特困户,2户项目户,一般干部联系帮扶2户困难户,2户项目户,村干部联系帮扶2户困难户。截止目前,镇村干部帮扶慰问困难群众520人次,投入资金10万元以上,落实项目户32户,联系贷款300多万元。确定9个扶助重点村,落实重点项目12个,现正在实施中。五是民生工程惠及群众。镇党委政府确定并实施民生工程10项,重点是通过“一事一议”年内完成5条村级路硬化工程,实现村级路硬化工程全覆盖,解决群众出行难和农畜产品出售难的问题,前期设计测量工作已完成,大岗线已完成招投标。10月末前竣工。低压整改10个台区、8个村、510户。人畜饮水3处解决1500人,3000头(只),牲畜饮水难问题。完成9个村“三到村、三到户”

扶贫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有线电视入户三个村600户,实现有线电视全覆盖。充分利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暨“世界旱作农业发源地” 的优势,远古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兴隆沟古遗址实施土地流转落实优质谷子1900亩,惠及百姓。

第三篇:乡镇组织工作创新

乡镇组织工作创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全国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精神,大力加强我县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根据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全省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现就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进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乡镇组织工作创新。

一、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的重要指示为目标,通过“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放宽用人视野、严格选配标准,将政治素质高、热心于共青团工作、工作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基层团的工作岗位,担任书记、兼职团委副书记、委员等职务,使乡镇团组织人员配置和工作内容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要求,切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党建带团建”原则。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委的领导,并采取灵活、适当的组织手段,对过程和结果保持合理的引导和掌控,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二是坚持发挥好上级团组织“协管”作用的原则。团县委将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精力,全程参与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三是坚持竞争择优原则。在人选确定上要通过适当的方式体现竞争性,把那些真正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影响力的优秀青年选拔出来,吸纳到团组织中,工作总结《乡镇组织工作创新》。四是坚持合理配备原则。要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合理配备乡镇团干部,要把代表不同群体、阶层、领域的青年选配到团组织中来,形成有利于推动工作的人员结构。五是坚持换届推动的原则。各乡镇团组织以集中换届的形式,规范选举程序,促进基层民-主,扩大工作影响,全力推动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二、乡镇团委干部选配要求

1、严格选配标准

选拔对象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本地户籍或在本地长期居注工作的青年,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以下,其他条件特别优秀的兼职干部人选可放宽到40岁以下;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风正派;热爱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在青年中有较高的威信。要特别注意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村致富能人和产业带头人、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人员、青年社团骨干、优秀青年农民工等人员中选拔兼职团干部。

乡镇团委书记要从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学习刻苦、作风扎实的优秀青年党员、团员中选拔,应为公职人员。

2、把握数量结构

以团的组织格局创新方式换届后,乡镇团委一般由9-11名委员组成。具体数量根据各乡镇青年人口数量,各类社会组织数量以及团组织结构、团员数量等因素确定。团委书记、副书记数量一般不超过委员数量的三分之一,副书记、委员构成必须注重编制内、外相结合。

3、规范选任程序

一是提名。要按照选配标准的要求,在广泛发动团员青年参与、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多数团员青年的意见确定委员候选人预备名单,报乡镇党委同意。

二是产生。乡镇团的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中,书记、副书记由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团员大会选举产生,选举中要注意通过扩大差额比例等有效方式体现竞争性,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处于届中的乡镇团委,可根据《团章》规定进行提前换届或届中补眩

三是报批。选举产生的乡镇团委委员、副书记、书记人选须上报乡镇党委和团县委批准,经组织部任命后,公示生效。

4、相关权利和任期

第四篇:谈组织工作创新

如何加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

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组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桂林市委组织部202_年下基层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要求,我们庙头镇党委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在全镇23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查找各基层党委当前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面临的困难,认真分析原因所在,并结合我镇实践,如何加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形成了此报告。

一、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问题,是在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组织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是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组织工作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正确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工作理念。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复杂性、挑战性,自觉地把组织工作放在全局的大背景中来审视,放到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中来谋划,放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中来考虑,统筹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制度建设,兼顾组织、干部、人才、自身建设方面,克服只见局部,不见整体,防止顾此失彼的现象。特别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下,对我们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组工干部重视创新、善于创新,就会充满活力,就会更快发展。要结合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是破解当前组织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必然要求。要站在更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有利于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的高度,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组织工作观,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组织工作创新与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益格局重大调整,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在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面临着诸多亟待突破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不相适应、非公党组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传统的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这些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组织工作,要求我们要着眼于时势和目标任务的变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用开放的思维、开明的思想对待和处理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推动组织工作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

3、组织工作创新是提高组织工作整体水平和组工干部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组织工作创新的过程,也是组工干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亲自参与和经历过工作创新的组工干部,才能更加主动地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身到知识经济建设主战场。组织工作要“出精品、创特色、争一流”,其实质就是组织工作要不断进行创新。组工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就是投身到组织工作创新的实践中去,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之中使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反之,如果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不思进取,或者整天陷于具体事务之中,思维闭塞,或者思想保守,不敢有所作为,那么,在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下,就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组织工作创新的过程,也是组工干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亲自参与和经历过工作创新的组工干部,才能更加主动地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组织工作上新水平。

二、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就是要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维观念,敢于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敢于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谋划组织工作,用改革的精神增添组织工作发展动力,用探索的思维拓宽组织工作新路子,不断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1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思想是行动的基础。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是工作创新的前提。应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要坚持以先进的理念引领组织工作,冲破一切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中推动工作创新。一是要树立全局理念。新时期组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涉及面广,必须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传统思维模式,主动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以全局的思维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因此,一定要多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找准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在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中确定创新的方向,在总结和借鉴经验中拓宽创新的思路,从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中发掘创新的亮点,从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中找准创新的着力点,通过选准干部、配好班子、建强组织、用活人才,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努力实现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强化服务理念。开展各项组织工作,不仅要提高甘为人梯、任劳任怨、勇于奉献的思想境界,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组织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服务的意识,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水平,把激活每一个干部的思想、挖掘每一个干部的潜能、规范每一个干部的行为,让每一个干部舒畅地工作、健康地成长、不断地发展,作为组织工作的最高价值追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树立“敢为人先”理念。加快组织工作的创新,就是要在工作实践中,怀有不唯上、不唯书的勇气,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在突破重点工作中探索创新,在开发和巩固优势工作中总结创新,在不断推动常规工作中推陈创新,在攻克薄弱环节中积累创新,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创新力”。我们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对重要部门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实行公推公选,通过公推公选的方式,已成功选任教育局局长、县委办主任等8名正职领导干部,得到省市组织部门的一致认可。

2、坚持以方法创新为动力,使组织工作富于创造性。科学有效的方法,是推动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保证。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寸步难行。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应该养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推动工作的习惯。一是以加强调研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调查研究工作历来是各级领导机关推进工作、破解难点、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组织部门要创新工作、改进作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针对当前组织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不熟悉基层、不掌握情况,凭经验办事、按惯例办事、靠想当然办事等形式主义倾向,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紧紧围绕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上级组织部门确定的工作任务,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调查研究,做到谋划工作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调查研究先行,推进工作面对面指导,评判工作尊重群众看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从基层的实践创新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升华规律,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形成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制,切实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创新。二是以典型引带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及时总结经验,用典型推动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方法。以典型引路的方式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首先要学会发现和培育典型,其次要善于解剖典型、推广典型,再次就是要学会提炼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和提升组织工作整体水平。几年来,我们全力构筑典型示范网络,县委确定党建示范党委,党委确定示范支部,支部确定示范党小组和典型党员。结合深入实施“先锋工程”,发现、挖掘和培植一大批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并对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受触动、受教育、受启发,在全县上下形成学先进、树正气、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以此来牵动各项工作。三是以凝聚合力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组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抓好组织工作,不可能“单兵独进”、封闭运行,必须多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要注重整合组织系统内外资源,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在凝聚工作合力,改善领导方式和推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要注重搞好横向互动,理顺组织部门各组室间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任务,形成科学分工、相互配合、合理制约、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组织、干部、调研、人才工作,使“四个轮子”协调运转;要注重搞好上下联动,加强对基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上下结合,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要注重搞好内外协作,加强组织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用足“内力”,借助“外力”,内外结合,依托相关部门资

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四是以载体活动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做好组织工作,一个根本的方法就是把我们的思路和目标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形式来承载、来支撑、来实现。近几年,我们以开展“先锋工程”为统领,结合庆安实际,在农村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双带双强”和设岗定责等活动,在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开展了“三为三争”和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了争当“六大员”活动,在企业党员中开展了争当“一星四手”活动和“双培双带”活动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既为各级党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新抓手,又为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搭建了新平台,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3、坚持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使组织工作把握规律性。

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要以相应的机制创新来作保证。要着眼于机制创新,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探索内在规律,及时把创新成果提升为制度规范,建立和完善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组织工作新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干部选任制度。在坚持常规方式选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选任机制,切实加大公开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力度,全面推行差额选任、公推公选、公开选拔、试用期前置四种选任方式,积极探索扩大干部选任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效途径。今后对重要部门科级班子党政正职的选拔任用一律实行公推公选,并将逐步扩大公推公选的适用范围,由重要部门科级正职向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科级副职延伸。切实加大对年轻干部和女、少、非干部公开选拔力度,不断扩大公开选拔的数量和比例,要科学规范选任程序。全面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提名、组织考察、酝酿沟通、决定任用等程序。严格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实行先推荐后提名,对科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初始提名,一律采取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县委委员会议、缺职单位干部会议的方式,实行“三次公推”。进一步完善考察方法,逐步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动态考察评价机制,围绕“四果”对考察内容全面进行细化、量化,科学确定考核评价要素,不断改进考察方式,完善述职、质询提问等项环节,使考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不断改进票决制度,探索推行全委会讨论决定重要干部票决制,对一些重要部门的“一把手”在常委会通过后,提交全委会票决。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二是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干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实绩问责、交流任职、辞职、考培制度等“四个办法”,积极探索用人规律。将进一步扩大干部交流力度,通过调整性交流、政策性交流、回避性交流、培养性交流等多种交流形式,不断激发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促进干部队伍的合理有序流动。在强化素质提高上,采取重点培养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围绕提速发展对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拟采取“三段式”方式,举办一期农区工业化与现代农业培训班。此外,要充分发挥“三校合一”的优势和资源,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专题论坛、理论研讨、专家讲座等方式,分层次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以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对乡科级领导班子实行绩效考核,出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健全绩效考核办法,采取工作完成情况评估、共性目标评估、领导评估、社会评价、专家评估、确定评估等次等多种考核评估方法和步骤进行考核评估,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准确度。实行绩效考核成果联奖惩、联职务升降、联工作去留的正负激励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三是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行责任目标管理,突出抓住领导带头和严格责任,探索构建更为有效的责任明确、推进有力、考核科学、奖惩到位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增强各级党组织管党责任和管党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探索城乡之间党组织结对共建的更为科学的形式,促进城乡之间党的基层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前进。改革创新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构建城乡衔接、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管理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组织功能、活动方式等,积极探索新的更加务实管用的模式和做法,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党的基层组织格局,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建立健全党员队伍管理机制。把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学实践科学发

展观活动,认真组织集中辅导培训,使学习活动向党员、干部全覆盖。实行服务群众逐级承诺制,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服务群众承诺5件以上实事,党员要结合个人实际,确定2-3项承诺内容。要建立台帐,逐级公示,跟踪考核。各级党组织要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在全县科级干部中开展1+1包扶贫困户活动,在社区在职党员中开展联系一名下岗职工活动,在企业家中开展联系帮扶一名贫困大学生活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形成城乡衔接、全面覆盖、协调配合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站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加强党员管理的新方法。丰富党员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内容,把日常管理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创新流动党员活动证和管理信函制度,进一步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严格履行发展党员程序和手续,以保证质量为重点,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思路。

创新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种超越,但也不是让我们去割裂历史,搞全盘否定。不坚持继承,只一味地强调创新,将好传统、好经验、好制度统统抛弃,我们的组织工作就会缺乏连续性和制度政策的连贯性,就会缺少发展和前进的根基;同样,在创新的过程中,若只一味强调继承,把这也搬过来用,那也搬过来用,甚至是不合时宜的东西也沿袭下来,就会模糊我们的视听,束缚我们的手脚,误导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在一些无关大局的皮毛问题或个别环节上纠缠不休,而缺乏对事物本质规律、重大问题和整体功能的认识把握,直接影响创新活动的深度、广度和效果。事实上,创新本身就包括对原来正确部分的继承、错误部分的纠正和过时部分的抛弃,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就是“扬弃”。因此,我们不能将创新错误地理解为否定过去的一切,另搞一套,另端一桌,推祟全否式创新;也不能因为要保持工作和制度政策的连贯性而缩手缩脚,照搬照套,不敢创新;还不能因为满足于浅尝辄止而只在一些枝节问题上进行改进,对大局把握不准,对重点突出不够,对问题解决不实,不会创新;更不能因为有了好经验、好办法一味继承而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去创新。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和机敏过人的智慧,重继承而不唯继承,大胆创新,科学创造,实现组织工作的新飞跃。

二、正确处理好改革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组织工作必须以“求真”的态度求解“务实”的方法,多思考多总结,善于“求真”“取长”找规律,多实践多探索,善于“务实”“补短”提水平,做到干部工作保密不“保守”,组织工作组织不“阻滞”,人才工作开放不“放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途径,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在学习的基础上借鉴,不断拓宽创新的思路,使组织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蒲城结合本地实际,善于借鉴先进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大胆进行思维观念的创新,既继承党建工作的好传统、好做法,又挖掘党建工作中的特点、“亮点”,在更新理论上多学习,在改进方法上做文章,在拓展载体上下功夫,在完善机制上动脑筋,推进各项工作创新,进一步打造组织工作的品牌。

没有“不变”,没有继承,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变”,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因此,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继承难在如何的合理取舍,对凡是被后人所认可的,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取,反之则舍。但创新是绝对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创新是生生不息的动力。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种“代替”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积极的成分加以吸收,同时增添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既要对传统的经验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有机统一起来。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勇于面对现实,研究探索,想别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解决前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破旧才能立新,但创新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从理论上讲创新是一种扬弃而不是全盘地去否定。就组织工作本身而言,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地创新,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党的宗旨、党的组织原则是不能变的,我们党在多年的革命和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是不能丢的。我镇的党群合作组织湾山优质梨协会、龙源花卉苗木协会社作为全市四种模式之一,已经抓了4年多,但每年抓的过程中都有所创新,赋予新的内容,比如202_年,我们对原有合作社进行引导规范,主要推广了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示范园区型、实用技术服务型、各类能人引带型、主导产业牵动型五种模式的合作组织。通过乡村屯干部领建、经纪人创建、家族合建、龙头企业带建等多种形式组建合作社,现已经发展到12个,建千亩示范园区合作组织1个,参与农户1680户。

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对于一些实践证明有效的工作,应该做到“助势添柴”,一以贯之,扬优成势,也要根据新的情况,丰富、创新和发展原有的工作思路;要正确处理好基础工作与创新工作的关系,绝对不能在创新的口号中,丢掉基础工作,要在做实基础的前提下创新,通过创新促进基础。继承即是取舍,创新即是扬弃。所谓继承也就是指对原有事物中合理部分的接续,是否定中的肯定,克服中的保留,是“取舍”。所谓创新也就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扬弃”。两者之间是内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表现为继承-创新-再继承的循环往复,构成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和永恒运动的前进过程。继承与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两者紧密联系,既对立又统一。

继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加以合理的取舍;创新不是离开传统另搞一套,而是对原有事物合理部分的发扬光大。只创新不继承,认为以前的经验和传统已经完全过时,所以不用继承;或者只继承不创新,认为继承就是“原封不动”,完全照搬老经验,对新观念、新事物、新办法不愿接受和尝试,这两者都是极端的表现。在实践过程中,任何对原有事物只继承不创新的,最终必定是原有事物的难以为续;而任何完全抛开传统搞创新的,也必定是以失败告终。

没有“不变”,没有继承,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变”,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因此,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继承难在如何的合理取舍,对凡是被后人所认可的,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取,反之则舍。但创新是绝对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创新是生生不息的动力。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种“代替”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积极的成分加以吸收,同时增添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既要对传统的经验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有机统一起来。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勇于面对现实,研究探索,想别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解决前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五篇:组织工作创新项目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深入发展,变革创新已成为当代的主旋律,推动着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可以说,组织工作创新已经不再是挂在嘴上的时髦用语,而已成为迫切探讨实践的客观现实。对此,笔者提出如下浅显认识。

;第一,更新思维方式,树立战略意识。时代的进步,事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就必须更新思维方式,树立战略意识。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组织工作,尤其需要开放的观念和超前的意识,尤其需要适应改革开放、率先发展的思维方式和宏观把握、战略思考的宽阔视野。这种开放的思维既要高屋建瓴、大处着眼,又要实事求是、小处着手。这就要求广大组工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开放的精神审视、谋划和推动组织工作,善于从全局的角度观察、分析、处理问题。要坚决克服和大力破除单纯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思想倾向和思维定势,敢于冲破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那些相对“封闭”、“保守”、“被动”的工作思路,坚持把组织工作放到整个时代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到党的工作的大局下来把握,不断拓展组织工作领域,延伸组织工作触角,增强组织工作的渗透性。

第二,围绕中心任务,找准切入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是全党全社会的中心任务,也是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如何实现组织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是组织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搞组织

工作的同志必须首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头脑中时刻绷紧经济建设这根弦,真心实意、全心全意、脚踏实地地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组织工作的目标任务,不能只是盯着考察任用了多少名干部,培养发展了多少名党员,筹划举办了多少期学习班等单纯业务数字,而要跳出就具体业务、单纯考核看成效的传统思路、传统观念、传统做法。要尽快转变组织工作是软指标、软任务、软项目的观念,把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实际效果作为衡量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把为最大限度的调动干部、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来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实现价值,使组织工作不仅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还出生产力、发展力、创造力。

第三,坚持科学态度,增强实践意识。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丰富的、新的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创造和实践。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指导工作。要坚持辩证法,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历史的观点看问题,不断深化对组织工作规律性的认识,胸怀全局、面向未来,不断创新、永不自满,真正使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成为勤奋学习和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和锐意进取的模范。同时,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到事事处处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大胆创新、吐故纳新,不断改革组织工作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只有这样组织工作才会有生命力、创造力、战斗力。

第四,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工作方法的改进。要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以重点工作的突破,来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要善于协调、合作,注意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注重规范,严格按法律政策、客观规律和工作程序办事,从点滴、基础和每一件事情做起,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要强化督查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实行首长负责制和部门、个人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加强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加强规划指导、政策制定、法规建设、指导服务工作,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要推进组织工作的开放化,坚持走群众路线、扩大民主,实现组织工作的开放化,做到组织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要学会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工作,学会按照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做好干部和人才工作。在干部培训基地的选择上,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培训项目公开招标制。要学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工作,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数学、心理学、行为学、系统论、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努力探索建立一套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补充的组织工作评价体系。同时,要加强组织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镇组织工作创新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