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蒋巷村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10-1054020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9 09:34: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蒋巷村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赴蒋巷村考察学习心得 12月6日,党支部组织我们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企业骨干,参观考察了:全国文明村——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并拜访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同志。我们此行的目的,在于考察学习以常德盛同志为代表的蒋巷村党员干部、村民员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从中体现出来的党员干部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走进蒋巷村,风景优美、绿树环绕、绿油油的田野,整洁的别墅群,宽敞气派的工业园,生机昂然的生态园,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公墓像陵园、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我们先后参观了蒋巷新村—村民的别墅住宅小区、老年公寓、生态种植园、村史展览馆、民俗馆、村办公楼、蒋巷宾馆等地方,观看了介绍蒋巷村近四十年发展奋斗历程的资料片。40年前的蒋巷村,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河沟坑洼、土地破碎,粮食产量级底,村民决大多数住的是泥墙草房。但是,蒋巷人不甘心贫穷、不甘心落后,他们在村委书记常德盛同志的带领下,凭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穷不会生根、富不会天生”的信念,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展开了斗争。他们挖沟渠、填洼地,首先从提高粮食产量入手,很快甩掉了穷帽子。

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蒋巷人开始大力发展主体工业、扶持民营经济、吸引外资、扩大联营,在工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蒋巷村增加村民收入、增加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保障投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等各方面也得到了全面地发展。2005年蒋巷村地社会总产值达1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4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超过2万美元。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760人、辖地只有3平方公里的村,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蒋巷村由当初哪个穷乡僻壤发展成为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它的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蒋巷村的脱贫至富、快速发展,靠的是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有道是:“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在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生产。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这个村的发展,他日夜操劳,走南闯北,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也就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观蒋巷后,我知道了常德胜的“奇”,就在于他“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改”的精神,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常德盛无私奉献,有所作为,不图名利,一心为民的事迹使所有在场的党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先进性教育。大家认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所有党员都应该在先进性教育中,对照先进性标准,比较自己和优秀党员之间的差距,进而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蒋巷村之行确实给大家很大感触。参观结束后,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常德盛同志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执着追求;学习常德盛同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负责精神和情系百姓、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作风,为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都要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篇二:参观蒋巷村心得 参观蒋巷村心得 5月12日我*组织部分*参观了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学习那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思路和经验。40多年前的蒋巷村,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村民绝大多数住在泥墙草房里。蒋巷村在常德盛书记的带领下,凭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使蒋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在蒋巷村,一排排别墅林立,绿树成荫,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让人流连忘返。

跟随观光车游览,我心里不断在感叹蒋巷村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对常书记的钦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常书记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了蒋巷村发展上,四十年如一日,从常书记身上折射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奉献精神。常书记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就要心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公,执政为民,不为己谋私利,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做到这些就是一种奉献。而我们少数村干部缺少这种奉献意识,一切以私利为中心,心中想的是自己而不是群众,什么有利可图就做什么,心思不在此如何发展村经济?奉献意识是基础,有一颗为民办实事的心,才能“百姓得实惠,发展见实效”。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体现了常书记内心强烈求变的渴望,就是这种求变的意识化为一种强大的动力,促使着常书记千方百计的想方设法来改变、发展蒋巷村。我想每一位村干部都应具备求变的意识,全身心谋发展,不能只限于现有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得过且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唯有求变才能发展。常书记用了40多年时间将穷土恶水的蒋巷村发展成现在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村,这种坚定发展信念,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现在村发展环境比常书记那个年代要优越的多,国家政策等都在向农村倾斜,我们只要坚定信念不懈怠,定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同时配强村两委班子很重要,村干部要起“领头羊”作用,带头创业致富,自己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带领村集体、群众致富。这就要有奉献意识,不能只想自己致富而忘了共富。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谋发展,深刻理解领会中央精神,结合本村实情科学发展,力争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情的新农村发展道路。愿*的明天更美好。篇三:苏州学习心得体会(村党支部书记 3篇)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镇**村党支部书记 *** 近日,根据镇党委安排,我有幸参加了“万名乡村干部培训示范班”,并到苏州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我找到了差距,增长了见识,受到了鼓舞,开阔了思路。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共安排了六堂理论课。听取了苏州农干院讲解的《农村基层干部策略与方法》、《提高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方法》、《苏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与探索》、《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破解新时期三农难题》、《土地流转与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非常强。

二.苏州新农村建设的感受与体会(一)更新观念,思想解放

思路决定出路。苏州人搞发展,无论什么经济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80年代初期,苏州人大搞的乡镇企业,如今已做大做强,最后发展成了集团公司;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他们通过因地制宜推行“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镇级收入靠税金,村级收入靠租金,农民收入靠薪金和股金的良性收益分配格局。而当年我们也有很多乡镇企业,比如**厂、**厂,但是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全部倒闭,而苏州的乡镇企业却越做越大,我觉得这就是创新和观念的问题。

(二)发展第一,新农村建设高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始终坚持发展地方经济,牢固树立“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发展理念。上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出苏南经济模式。造就了一批跑供销、闯市场的能人。苏州人将其概括为“四千四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发展乡镇企业。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工业反哺农业,苏州新农村建设飞快发展。(三)艰苦奋斗,求真务实

苏州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快,标准高,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吹出来的,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干出来的,实干可以出成绩、出经验、出办法,实干可以战胜困难,可以创造奇迹。全国文明村——蒋巷村,曾经是一个穷土恶水、交通闭塞、血吸虫流行的苦地方,在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同志的带领下,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坚持走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创新发展之路,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种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吃苦耐劳的苏州干

部和苏州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

三.学习苏州经验,创造性的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

这次苏州之行,我认为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多少拿来就用的招数,而是思想上得到了洗礼和升华。苏州发展所具有的独特条件和机遇是我们无法比拟的,但苏州人的创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是值得我们学习。他山之石,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为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才能取得实效。

苏州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村党支部书记 ***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泰安市委组织部为期七天的乡村干部示范班并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学习。通过几天的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境界,坚定了信心,看到了希望。***部长就这次培训班的学习目的及要求更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就是我们学什么、怎么办和怎么干的问题,现将个人的一点体会作以下总结。

一、学什么

首先要学一种精神,一种敢为人先、艰苦创业、超越自我、开拓进取的精神。更要树立一个信念,一个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穷一定要变的信念。我们要以“等不得”、“坐不住”、“靠不起”的紧迫感和压力感积极行动起来,拼上、豁上,大干一场,不辜负市委对我们这次培训班的希望,真正做到不虚此行,学有所获。

纵观苏南经济强村,大都有一个持久、稳定、强力的领导班子,在经济建设中,党员干部不仅发挥了带头致富作用,而且还有一种无私奉献和回报社会的精神。参观了全国文明村常熟市蒋巷村,江苏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旺山村等村集体经济特别发达的村,让我们看到了真实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深刻感受到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始终坚持发展地方经济,牢固树立“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发展理念。上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出苏南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一批跑供销、闯市场的能人,苏州人将其概括为“四千四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发展乡镇企业。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发展的矛盾和困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工业反哺农业,苏州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勤劳的苏州农民在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的新农村建设的改革大潮中,走出了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康庄大道。

二、怎么干

要有一个好班子,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我们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要有一个好项目,选一个好的项目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我们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特别是我们农村要充分考虑到生态效益,目前我村已经制定了一个集养殖、加工、种植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现在项目正在实施中。

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要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实行践诺问责,绩效考核,从而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

总之,这次培训班将是落实我村实施“强村固基”工程实现篇四:赴都江堰学习心得

赴都江堰学习心得

杨应栋 互助县丹麻镇 202_年11月26至11月30日,我参加了青海省海东市选调生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赴都江堰市考察学习。短短一周的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有充实的课程也有有趣的晚间聚会,还有舒适周到的食宿安排,在这里,我要特别感激省、市、县委组织部的精心安排和带队老师的辛勤付出!

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多,感受很深,在刚踏上工作岗位之际,这样的培训如同一剂营养药,为顺利实现了公务员的角色转变、为将来从事公务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一周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无论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到工作中的细节把握、从我省的选调生工作情况,到选调生在基层如何开展工作、还是从领导到教授到师兄师姐的言传身教,使我们收获了许多知识。对党和人民有了更深刻理性的认识,对群众有种想了解他们帮助他们的强烈愿望,对于基层工作,我想,我像个小学生一样,我还有那么多知识、经验要学,但我相信自己,我一定会把工作做好。

清楚的记得26日开班仪式那天成都村政学院校长的讲话,她给我们抛了三个问题:

第一,基层需要选调生。第二,选调生需要到基层去。

第三,选调生在基层可以大有作为。

培训之前心里还有许多的疑虑与猜测,我专业不对口、对乡镇工作一无所知,我能为基层做什么?我的父母年岁渐高没有保险没有退休金我拿什么孝顺?基层有没有可以交流的年轻人能一起分享生活的悲与喜?我会不会处理好复杂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一个个迷茫而现实的问题,在这里找到了答案,于是,我豁然开朗。

罗朝鹏部长在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授课中说:基层需要选调生。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繁重,任务艰巨。当前我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着诸多问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基层党建基础还比较薄弱,急需一批有知识、懂政策的青年人才改善基层干部队伍机构,加快推进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我来自农村,学习生涯16年,这一路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培育、人民的恩情,现在是时候回报社会。回到我的家乡,那个交通不便利的山区城镇丹麻镇,还有很多的农民过着贫困的生活,那里没有宽广的马路、没有资源、农民靠天吃饭。我想,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感染更多的同学更多的杰出人才回到家乡,一起努力去改变家乡农民的生活。

罗部长说:选调生需要到基层去。因为基层是实践的前

沿,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只有熟悉基层,才能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基层是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地方,是我们工作必须充电的课堂,只有经过基层历练,才能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我们,放弃大城市繁华舒适的生活环境,放弃大企业的优厚待遇,加入到选调生的队伍,也是希望能够在艰难困苦的地方成长锻炼,增长才干。能够在基层沉淀下浮躁的心,达到一个耐得住清贫,顶得住艰苦,经得起考验的思想境界和责任担当。我由衷的佩服那些有过三年村官或者“三支一扶”经历的前辈们,他们真切感受过基层的艰难,生活的清贫与不易,仍然义无反顾的决定将热血撒向这片热土,不为同学们高薪舒适的生活所诱惑,而是选择留在基层,将青春奉献给基层。罗部长说:选调生在基层可以大有作为。因为基层一线是年轻干部提高修养的“大熔炉”,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是最能锻炼意志、最能发挥作用、最能创造业绩的地方。罗部长语重心长的号召大家,要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摒弃杂念,安心工作,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篇章。曾经因为专业、性别而有些不自信,但现在想想其实自己有能力为家乡人民做些什么的。我在自己的家乡,没有语言障碍,我来自农村,我很乐于去学习,我待人真诚而又有耐心。所以通过这次培训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定位,对基层工作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心态也渐渐踏实下来。相信自己投

身也投心在基层,能够做到与他们打成一片,能够被群众所接受。最近镇里在进行换届选举,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渐渐了解他们,应了大学生村官杨海滨的那句话“群众是非常可爱的”,的确,家乡的人民其实很真诚,淳朴。目前对我来说最难的是这些工作很陌生,从未接触过,所以我更要加强学习,不负组织的信任及群众的热切期望。翻开培训期间所做的笔记,认认真真记录了许多有指导性的东西。26日下午,海东市委组织部、海东市委党校、都江堰市委组织部、成都村政学院相关领导开班典礼上作了重要讲话,都江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罗朝鹏作了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与基本要求”的专题教学,罗部长从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知识、准确把握新时期党建工作、务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等方面作了详细严谨的教学,在以后的几天学习中有现场教学也有案例教学,我参观了村民自治管理典范——柳街镇金龙村黄家大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村——柳街镇鹤鸣村土地流转情况,也参观了郫县安德镇泡菜生产基地、郫县唐昌镇战旗村农业产业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典型——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等一些很有学习意义的村镇,在学习中我把所见所闻所感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希望对我以后如何开展群众工作具有指导作用。28日全天,我参加了第二届村政论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级治理,这这次专家与学员的论坛中,我进一步了解到全 省上下为把成都打造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而奋斗着,了解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两圈一带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些见闻鼓舞着我在推动青海跨越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积极奉献自己的力量。29日下午,都江堰市委党校高级讲师邓蓉用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给我们通透掲示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涵,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什么是政治,如何在工作中做到外圆内方。衷心感谢这些领导教授们,这将是我们开展基层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关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与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教学,也为我们今后写文章理清了一个脉络与思路,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深入群众中去调查去分析去总结,然后写出高质量的报告。当然有些东西是深深铭记在心的,不仅仅是用笔记录,更多的是用心去感悟了。这期间,尤其是28日全天的论坛,让我感触特别深。党的十八大代表、江苏省常熟市支唐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何为人民满意的公仆,他告诫我们:“一名共产党员,形象重如泰山,形象就是生命!”他还说:“一个人入党宣誓只需两分钟,但要用一辈子的奋斗、奉献来实现。”他像是自己的亲长辈一样在教导着我该如何做人,该如何做一名共产党人。同一天,在28日下午,社会综合治理的“枫桥经验”基本情况介绍诸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辉,指引着我们《要向实践学习,在基层磨砺成长》,一要篇五:带领村民走上幸福路——记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 带领村民走上幸福路(十八大代表风采录)——记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

本报记者 王伟健

《 人民日报 》(202_年08月28日 04 版)

夏日里,蒋巷村桃红柳绿,无公害优质粮油生产基地、生态园、蔬菜园、工业园以及村民新家园生机勃勃,一派兴旺景象。蒋巷村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46年来,在村党委书记常德盛的带领下,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改天换地”,成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治水改土变良田

常德盛常说,他一生的追求就是富民强村,让全村人都过上好日子。1966年,常德盛当上大队长的时候,蒋巷村是有名的贫困村。“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常德盛带着大家实施长达10多年的治水改土工程,将低洼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直到今天,蒋巷村仍然是全省人均向国家出售粮食最多的村之一。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苏南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常德盛决心抓住大好机遇发展工业。靠着热忱和诚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常盛集团逐步发展壮大。如今,蒋巷村的企业稳步发展,吸纳了全村80%的青壮劳动力,每年还主动上交给村集体600万元,这些钱大部分都用于村民的福利,成为村民致富的经济保障。

近年来,蒋巷村积极开发“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等项目,每年吸引游客10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近千万元,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动共赢。目前蒋巷村的净资产有1.8亿元,202_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800万元。

“要的是村民过上好日子” 生活富裕了,环境美化了,但常德盛还不满足,在他的理想中,蒋巷村还应是管理民主的文明村。

在常德盛的倡议和推行下,村里每有重大事项,首先征求村民意见,开会讨论。蒋巷村实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财务公开,落实村民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

权和监督权。202_年6月,有种植大户反映,村里的两个小工厂影响了种植户的利益。村两委立即邀请村民代表、种植大户和工厂业主一起开会。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搬迁工厂,并确定了补偿标准。(转载于:蒋巷村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常德盛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蒋巷村的发展和村民的幸福上,得到了百姓的真心拥护和爱戴。

在村会计那里,记者看到了常德盛历年的工资单。统计显示,转制时常德盛该拿的1000万股份他一分没要,这些股份在今天至少价值3000多万元。该得的销售提成即使以1%计,多年累计也已达数千万元,他也分文没取。还有镇里给他的绩效奖金等,基本上也只拿个零头。折算起来,从1993年至今,常德盛让掉的资产高达上亿元。很多人不理解,说他这样太不值了,但常德盛说:“我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村民过上好日子。

第二篇:蒋巷村概况(202_)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概况

蒋巷村位于常、昆、太三市交界的阳澄水网地区的沙家浜水乡。全村186户,800多人,村辖面积3平方公里。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敬老模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苏省文明村标兵、卫生村、百佳生态村、循环经济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三星级信息化示范村、人居环境范例奖。202_年3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时称“你这个村叫做全面发展,农业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民富裕。”同年11月,曾庆红副主席视察时被树木成林、草绿花红、稻谷飘香的景色深深吸引:“多好的地方啊,这就是现代化新农村。”202_年11月,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和王忠禹副主席视察了蒋巷,高度赞扬常书记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农民。202_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委员长李鹏视察蒋巷村时称赞蒋巷村民真幸福!202_年7月11日,全国人大华建敏副委员长视察,对蒋巷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非常赞赏。202_年4月26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为蒋巷村题词“幸福新家园、和谐文明村”。

40多年前的蒋巷村,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河沟坑洼、土地破碎,村民绝大多数住泥墙草房。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创业之星”、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同志怀着“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下定“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决心、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团结拼搏、务实创新、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带领党员干部、村民群众沿着“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科学发展新思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四个文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上人、自然与环境和谐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主体工业,扶持民营经济,吸引外资,扩大联营,促进主体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步伐,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高。202_年全村经济总产值12亿元,主体工业产值销售超过1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10年超过2万美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2万元(不包括集体福利和别墅房补贴)。人均社区股份制分红5000元。

1000多亩集约化经营、机械化耕作、标准化生产、生态化种植的无公害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全面实施“储粮于田”的低碳工程,确保粮油产量质量安全。建设生态种养园,扶持养殖专业大户,全面发展多种经营。以蒋巷生态园为基地,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定位,以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集体荣誉和常德盛书记个人声誉为依托,投资建设村史展览馆、江南农家民俗馆、农艺馆、蒋巷图书馆、青少年科普馆、实践基地中心大楼、农耕实践区域等景区景点,增建三星级蒋巷宾馆、度假村、钓鱼台、采摘区、游乐区、动物观赏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彩弹射击场以及商业贸易、停车等旅游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发展新农村建设考察游、生态田园观光游、农家生活乐趣游、农耕文化体验游、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游。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村级龙头企业-------江苏常盛集团(下属四家股份制公司),1997年被批准为省级企业集团,同年跻身全国乡镇企业集团行列。202_年就评为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并列入江苏省先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常盛”商标为省著名商标。轻、重钢构件及轻质建材系列产品,连年被评为江苏省同行业唯一的名牌产品,钢结构工程连年获上海钢结构建筑工程“金钢奖”。202_年部分钢结构件参与奥运场馆建设。并开发了风电设备生产。

全村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四个文明”的目标,着力打造“四园一基地”(蒋巷生态园,村民新家园、常盛工业园、农民蔬菜园和无公害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实践农村集镇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社会化和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田向能手集中的总体要求。建设独具水乡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86幢别墅和150套老年公寓组成村民新家园,被省建设厅评为“江苏省村镇文明住宅小区”。已建成的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医疗服务、各类人群活动场所以及农民乐园、文化中心广场、农民剧场、影视厅、文广中心、荷塘长廊、生活污水处理站,小型沼气、秸秆气化站、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等为村民新家园的配套设施。全村建有员工公寓楼、职工宿舍楼、常盛酒家、俱乐部等。村民家庭的电话、数字电视、有线广播、气化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卫生洁具、小水井等安装建设均由集体投资,26公里村级公路主干道全部黑色化、林网化,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超过50%,实现了“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公墓像陵园,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的总体目标。社会稳定和谐、村民安居乐业。老年人按“老”取酬,每月享有300--1000元养老金,并统一提供优质粮食。

蒋巷村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央首长、各级领导的视察为动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创新发展新思路,千方百计巩固提高社会主义优越性,千方百计调动发挥村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实现“绿色蒋巷、优美蒋巷、整洁蒋巷、和谐蒋巷、幸福蒋巷”,为全村三业产值持续增长,村民人均收入和员工收入稳步提高,创建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而努力。

二O一一年二月

第三篇:学习蒋巷村的心得体会

通过几天的集中学习蒋巷村的发展经验和先进事迹,使我对蒋巷村的发展模式和常德盛书记的精神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蒋巷村从昔日人人穷得没饭吃的贫苦小村发展到今天户户有别墅住,家家有汽车开的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领头羊,成为全国争相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蒋巷村的巨大变化不给我诸多感想。

第一,一个村能否较好、较快的发展要看是否有一个团结、办事效率高、愿意帮助群众集体致富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团结就是力量,即使个人的力量是那么的微小,但一个团队的力量凝聚起来那是惊人的。一村的干部只要齐心向上、积极为群众谋实事、办好事,没有干不成的难事。

第四篇:赴蒋巷村考察学习心得

赴蒋巷村考察学习心得

12月6日,党支部组织我们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企业骨干,参观考察了:全国文明村——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并拜访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同志。我们此行的目的,在于考察学习以常德盛同志为代表的蒋巷村党员干部、村民员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从中体现出来的党员干部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走进蒋巷村,风景优美、绿树环绕、绿油油的田野,整洁的别墅群,宽敞气派的工业园,生机昂然的生态园,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公墓像陵园、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我们先后参观了蒋巷新村—村民的别墅住宅小区、老年公寓、生态种植园、村史展览馆、民俗馆、村办公楼、蒋巷宾馆等地方,观看了介绍蒋巷村近四十年发展奋斗历程的资料片。

40年前的蒋巷村,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河沟坑洼、土地破碎,粮食产量级底,村民决大多数住的是泥墙草房。但是,蒋巷人不甘心贫穷、不甘心落后,他们在村委书记常德盛同志的带领下,凭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穷不会生根、富不会天生”的信念,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展开了斗争。他们挖沟渠、填洼地,首先从提高粮食产量入手,很快甩掉了穷帽子。

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蒋巷人开始大力发展主体工业、扶持民营经济、吸引外资、扩大联营,在工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蒋巷村增加村民收入、增加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保障投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等各方面也得到了全面地发展。2005年蒋巷村地社会总产值达1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4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超过2万美元。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760人、辖地只有3平方公里的村,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蒋巷村由当初哪个穷乡僻壤发展成为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它的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蒋巷村的脱贫至富、快速发展,靠的是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有道是:“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在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生产。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这个村的发展,他日夜操劳,走南闯北,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也就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观蒋巷后,我知道了常德胜的“奇”,就在于他“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改”的精神,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常德盛无私奉献,有所作为,不图名利,一心为民的事迹使所有在场的党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先进性教育。大家认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所有党员都应该在先进性教育中,对照先进性标准,比较自己和优秀党员之间的差距,进而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蒋巷村之行确实给大家很大感触。参观结束后,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常德盛同志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执着追求;学习常德盛同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负责精神和情系百姓、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作风,为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都要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五篇:党委书记联席会议交流材料(蒋巷村)

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 切实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

蒋巷村党委于202_年6月成立,下设10个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104名,预备党员5名。近年来,村党委坚持“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抓班子、带队伍、理思路、定目标、创业绩,形成了“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喜人局面。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最有魅力乡村、江苏省文明村标兵、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和10多位省、部级领导先后来村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202_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2亿元,村级可用财力1500万,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5万元,人均社区股份制分红6000元。

一、抓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加强理论学习。党委会成员每月组织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把班子成员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论述上来,明确和把握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加强班子成员的自我学习,积极组织参加市、镇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在学习培训中陶冶情操,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

2.建立分工负责制。根据本村产业的特点,建立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班子成员分别具体负责村部、各股份制企业、旅游等主

1要产业,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整体效能。

3.坚持联席会议制度。村党委坚持发扬民主,不断完善班子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做到随时召开联席会议,集中研究重大问题,并实行当场确定,集体拍板落实。班子成员在重点工作和阶段性工作面前能做到分工不分家,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始终倡导发扬“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蒋巷精神,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抓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强化教育,提升素质。在思想上,村党委采取集中谈心和个别沟通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党员在工作中的信心和责任感。在学习上,完善党员学习制度,按照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符合实际的党员学习计划,组织本村党员积极参与全村的读书学习活动,记录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以上措施,使党员的学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使党员始终处于精神振奋、热情饱满、奋发向上的工作状态,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夯实基础,增强活力。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本着成熟一名发展一名的原则,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确保优秀团员、优秀妇女、优秀职工能适时加入到党组织中,进一步优化党员的结构。近三年来,共发展党员12名,另有2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同时,每年采取党员自评、党内互评、群众参评的方式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通过汇总反馈意见,整理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和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构建载体,发挥作用。一是选配党建工作指导员,具体指导并联系全村各支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情况。二是依托远程教育站点,根据村里党员分布的行业特点和要求,对党员加强市场经济知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

三是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积极为老年党员、无职党员设岗,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作用,保证了全村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自己合适的岗位,使老党员也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发挥余热。四是依托党员教育中心充分发挥群团活动室、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等活动阵地的作用,为广大党团员、村民群众提供了学习、活动的场地,既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抓规范制度建设,提升村级党建工作水准

1.坚持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监督整体推进,确保三会一课扎实有效。坚持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组织的作用,解决系列重大问题;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书记汇报会,专门听取活动开展情况;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党员大会,通报每个阶段的发展思路和取得的成效,使每个党员都切实体会到蒋巷的变化,增强每个党员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另外结合村的实际,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坚持主题教育,组织观摩学习,观看1-2部警示教育片,每年在党员中进行一次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工作表现的综合评议和总结,并纳入党员年终考核,实现了“三会一课”形式多样,党员管理求真务实,监督考核同步跟进的效果。

2.完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在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和管理的基础上,去年增设了党务公开栏,在内容上,重点对党委的党建工作责任目标及完成情况,包括党建工作计划、党员发展情况、民主评议情况、优秀党员评比等进行定期公开,对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等进行随时公开,对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点题公开等;在管理上,组织不定期检查,设立意见箱,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

监督,受到了群众欢迎。

四、抓规划目标建设,共创蒋巷美好明天

蒋巷村党委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在初步建成“蒋巷生态园、常盛工业园、村民新家园、农民蔬菜园、无公害优质粮油生产基地”这一独具水乡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建设和谐新农村,为开创蒋巷更美好的明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1.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步骤,近几年我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展开,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以及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等活动总体要求,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表率意识和服务意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今后要紧紧围绕蒋巷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在思想上、业务上、服务上走在群众的前面,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蒋巷村的发展历程中村党组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蒋巷村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党的先进性要求有一定差距、与全国文明村的标准要求少够和谐的一些问题。今后,要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引导

全体党员争当先进,争创一流,切切实实解决党组织在自身建设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早日建成具有蒋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进一步落实惠民富民措施。蒋巷村将进一步巩固全面小康建设成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着力推进“强基固本”工程,进一步健全组织,夯实基础,为百姓排忧解难,为村民解决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让百姓在受惠的过程中感到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特别是要经常组织慰问村里的困难户、长期患病群众、老党员、老干部和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等,要不定期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党组织还要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做新农村建设中特别能工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先进分子,千方百计带领全体村民群众,沿着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持家的新理念、新思路,把蒋巷村进一步建设成“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实现“绿色蒋巷,优美蒋巷,整洁蒋巷,和谐蒋巷,幸福蒋巷”,使“本村人舒服,城市人羡慕,外国人信服”!

蒋巷村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