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编辑:眉眼如画 识别码:10-973936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4 16:27: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大水小学

申超凤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30日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总结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部署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今天,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据统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会时间最晚的一次四中全会,也是中共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十余年后,首次聚焦依法治国,本次会议或绘制出新路线图,为“法治中国”制作顶层设计,以法治为改革护航,而司法改革、反腐“治本”等话题也成为舆论观察此次会议的焦点。

自去年11月以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目标任务。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全会首次聚焦法治,引来国内外舆论关注。从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至今的17年间,中国在法治国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当前中国法制法规体系还存在漏洞缺失,社会法治观念还较淡薄,官员权力滥用、国人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据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法治体系是最重要的国家治理体系,法治能力是最重要的国家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法治国”尚需转化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改革落地见效,亦需要法治护航。

据专家分析,本次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十四大至今以来,按以往惯例,每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的全委会基本是,一中全会选举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二中全会为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法、最高检换届做准备,三中全会聚焦经济与改革,四中全会聚焦党建,五中全会关注 “五年规划”,六中全会讨论文化建设,七中全会筹备下一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次全会的任务和主题各有侧重。

四中全会已经将依法治国的集结号吹响。一系列改革难题、制度规划有望更加具体、更加细化。在以“法治”为主题的中央四中全会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依法执政、从严治党方面作出新的安排部署,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第二篇: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自主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内容,并就各自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心得体会分享会。在分享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结合四中全会的内容向大家讲解了他心中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就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盾凸显。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等也得以普遍增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于更加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期待。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并将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从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经历曲折后的艰辛探索;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法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组数据引人注目:截至202_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42部。68部法律的制定或修改列入了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引领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国家治理新常态。

腐败之风令公众对公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信任大为消减;执法不严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有害食品事件频频上演;有法不依令“看得见的手”进退两难,“看不见的手”难以施展。过去的经验和现实的要求都表明:治理当今中国的问题,健全法制、厉行法治,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无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按下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快进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北人,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央决定要将法治湖北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政法工作主线,省委政法委要尽快统筹资源,组建专班,加强调研,聚焦法治,全面摸清 “法治湖北”建设的实施情况,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入推进法治湖北建设的对策建议。要抓紧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有关工作,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借鉴兄弟省市经验,进一步完善试点方案,为推进试点打好坚实基础。要认真筹备好两个全国性会议,严格落实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抢抓进度,倒排工期,推进落实。省委政法委机关要深入开展“五比”活动,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为圆满完成下半年目标任务提供过硬的作风保障。

我想这正是全社会人们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大家渴望在依法治国下社会的公平公正,人人平等,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与成功不再“拼爹”,干部用人制度不再任人唯亲,买官卖官,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让制度说话!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为正义发声,做一个正直的人,从自己本身去实践“依法治国”的最基本的精神。

大骨一班

曹晗

第三篇: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羊圈学校 钟世福

今天,备受瞩目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幕,议题早已确定为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法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秩序与合作、和谐生活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趋向的总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须着力培育发展和传承传播我国社会主义法文化,以法文化建设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法文化是人们从事法律活动而形成的普遍而共通的观念和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成果等。这种观念和意识即规则文化、制度文化,可以通过政策来引导,通过教育来培养传承。

法文化建设对法治中国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法律条文制度等成果,成为人们法律活动的行为依据和法治中国建设的制度保障;二是在全社会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观念、意识,和尊重法律、相信法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但法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社会的法文化氛围必须经过长期培育和涵养。

首先,要继承创新我国传统文化中符合法治中国建设的精华。比如,继承创新仁爱、诚信、孝悌、礼义、廉耻,以及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理念中保护环境和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也是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中这些深入人心的精华,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创新,使之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法治中国建设所用。

其次,要着力培育具有法律思维的“法律人”,尤其是高度重视并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高校的法制教育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强化法律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教育氛围,培养一大批具有法律思维的“法律人”。

再次,要着力传播、推广和弘扬法文化。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施行3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让宪法家喻户晓,要在全社会形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这对传播、推广和弘扬法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广泛而深入的方式使民众逐步接纳先进的法文化,并使法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的生活,改变民众的行为方式。为了贯彻学习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我作以下表态:

1、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要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将学习精神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教研活动和每一次主题教育中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地方百姓。

2、本学期后期的政治学习内容重点是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好,落实好。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与职业道德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3、进一步以“比教学”工作和创建高效课堂为抓手,要提高学校整体质量和效益,用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提高工作效益,促进学校发展。

全会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明确了党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我们更加强化了跟着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四篇: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高远的立意、宏大的构架、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了升级版的依法治国。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开启依法治国新时代,中国的依法治国将从政治方略走向全面、系统的法治实践。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走过了一条艰难探索、创新发展的不平凡道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制度基石;是人民权利的根本保障。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这让依法治国有了现实的制度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立法的终结,相反,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法律体系,以此为转折点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立法时代。

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因此,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四中全会提出,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法治的要义就在于处理好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对于政府来讲,法治意味着限权;对于公民来讲,法治意味着权利保护。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等每一项任务和目标,无不剑指当前法治政府建设的要害。“守法即正义”,这个古老的法治命题,在当下的中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对公民个人来讲,守法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整个民族来讲,守法应该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自觉。

依法治国不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它需要法治文化的滋养和法治精神的支撑。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国税部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支生力军,我们每个干部是税法的贯彻执行者,又是法律尊严的坚定维护者,必须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我们执法队伍的灵魂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法律的忠诚,这就这样,才能忠诚履职,不辱使命。

第五篇: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本站推荐)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今天,备受瞩目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幕,议题早已确定为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虽然我国古代关于法的思想相当丰富,早在202_多年前就有“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说法,但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法仅仅是王法、治始终是人治,没有也不可能有法治,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历朝历代,法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和他们需要的社会秩序,人民往往为法所役、惧法畏讼。直到晚清搞所谓立宪,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仍然规定“皇帝权力神圣不可侵犯”。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也正因为如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法制重视不够,我国法制很不完备。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四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当代中国奋发向前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略愈加清晰。全面深化改革是必须打好的攻坚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必须解决的大课题,它们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广大人民幸福安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法治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彰显,法治必须且必行。

法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秩序与合作、和谐生活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趋向的总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须着力培育发展和传承传播我国社会主义法文化,以法文化建设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法文化是人们从事法律活动而形成的普遍而共通的观念和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成果等。这种观念和意识即规则文化、制度文化,可以通过政策来引导,通过教育来培养传承。

法文化建设对法治中国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法律条文制度等成果,成为人们法律活动的行为依据和法治中国建设的制度保障;二是在全社会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观念、意识,和尊重法律、相信法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但法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社会的法文化氛围必须经过长期培育和涵养。首先,要继承创新我国传统文化中符合法治中国建设的精华。比如,继承创新仁爱、诚信、孝悌、礼义、廉耻,以及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理念中保护环境和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也是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中这些深入人心的精华,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创新,使之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法治中国建设所用。

其次,要着力培育具有法律思维的“法律人”,尤其是高度重视并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高校的法制教育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强化法律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教育氛围,培养一大批具有法律思维的“法律人”。

再次,要着力传播、推广和弘扬法文化。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施行3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让宪法家喻户晓,要在全社会形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这对传播、推广和弘扬法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广泛而深入的方式使民众逐步接纳先进的法文化,并使法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的生活,改变民众的行为方式。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自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了许多新的政策,取得法制的新成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符合我国法治建设的趋势,必将为我国法治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也必将使社会主义中国行稳致远、走向繁荣昌盛,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高中部 姜涛

202_.11.20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