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徐斌课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10-1076107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3 16:48: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徐斌课心得体会

教育“无痕”,学习“有痕”

—参加名师引领教学改革,聚焦课堂深度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韬奋希望小学 杨珊

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让我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202_年11月29日,我有幸去参加了名师引领教学改革,聚焦课堂深度学习的活动。在这半天的时间里,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苏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皋岭、东坎实小陈娟的展示课以及最后徐斌老师做的报告。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沉稳儒雅的皋岭老师,设计新颖、思路清晰、教法灵活;徐斌老师语言亲切,情感愉悦、轻松的课堂。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新的教师,我珍惜每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因为每一次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更何况特级老师的课,能够让我学习不少教学经验。认真倾听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目标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高度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深度学习的思考。

现就结合徐斌老师的《9的乘法口诀》简谈如下:徐斌在讲授这一课时,首先欣赏动画《西游记》,让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发现72、81,孙悟空、唐僧等形象是小朋友熟悉的人物。课前交流时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学生在不经意间进入了自己熟悉、喜欢的情境,为正式开始学习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更为有意思的是,歌曲中的“七十二般变化”、“九九八十一难”等歌词,正是本课要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这样的交流让这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了。

然后在课的导入环节徐斌老师让学生猜最大的一位数是多少,从而轻松切入本课的正题,9的乘法口诀。接下来引导学生算出9、18、27„„这一列数,观察得数。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来源与同数连加有着紧密的联系。为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含义做了充分准备,学生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理解了乘法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加法。

在正式编制9的乘法口诀之前,教师通过逐步出示五角星图片,让学生在了解几个9的得数特征的同时,通过9与10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一过程先让学生用加法得到得数,再引导学生用减法的思路得到得数。有了前面的铺垫和对例题五角星图的丰富的感性积累,编制9的乘法口诀就水到渠成了。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放手让他们自主编制口诀,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接着教师设计了几层记忆:看口诀边读边记、看加的得数记口诀、看减的得数记口诀、对口令、找规律记、手指记忆。尤其是通过介绍手指记忆法,把每一个学生当做学习资源,运用每一个学生的双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在这每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中初步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

徐斌老师安排了设计了用口诀计算相关的乘法算式、算一算说一说口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目的不是计算,而是通过口诀指导方法。最后学生就在这练习题如春风化雨般中提升了。

徐斌老师的这一节课真正是给了学生充分发展的天空,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完全看不出这一节课的教育意图与教育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教育,这样的数学课堂,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学生学习经历是充实快乐的,学习结果是充分有效地,学习过程是充满智慧的。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无声无息,无缝无形,却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就如同朱熹的一首诗那样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徐斌老师所坚守的“无痕”教育,是旨在“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第二篇:徐斌

徐斌(特级教师)剖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误区

作者:莲花落 出自:壶山脚下 浏览/评论:1,011/1 日期:202_年12月4日 09:27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的剖析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徐斌(仙桃市第二实验小学陈雄新老师根据录音整理)

一、情境创设为哪般?

课标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如一位教师教学《认识乘法》时,3分钟问了3个问题:

1、有几种动物(有用的信息)

2、鸡和兔是怎样排的?

3、我们需要知道鸡、兔各有多少只?你怎么得到? 生:1个2,2个2,3个2 2+2+2 „„

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应该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什么?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思维是内引的心理活动,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那里跳动着,在那里也不知道在操作着什么,也不知道在说着什么?他能有效的进行数学思维吗?那么,我就对目前一些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表面繁荣现象做了一些分析。我觉得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一些课堂表面繁象。第一:过多廉价表扬;第二,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第三,大搞物质刺激。

二、调动积极性是数学目的吗?

第一、过多廉价表扬。廉价表扬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我校的周老师让学生观察那个图,你能发现什么。有一个学生说:有大树、白云、河流、小桥。有学生说:我发现水在流动。老师是怎么评价的,说:你真聪明,观察真仔细,表扬他,(生:啪、啪、啪)。我们试想一下,只要视力没障碍,智力没障碍,都能发现,这叫很聪明吗?这就是典型的廉价表扬。我们常常听到很多的课,只要学生回答了问题,老师总是很好,你真棒,棒极了,表扬他(生:啪、啪、啪),还有双语的Good、Good、VeryGood,什么的。整堂课充斥的都是这样的廉价表扬。学生怎能不浮躁呢?

第二,不敢批评学生。这里的批评不是指好像要挫伤学生自尊、自信的那种,是指我们的课堂应该有效地引导。有的时候有些学生偏离了学习任务,甚至影响了别人的学习,我们的老师是不是视而不见呢。就十一月份,我们苏州赛课,有一个老师一上课就叫了后面的一个小朋友回答问题,那个小朋友回答错了,而且风马牛不相及。过一会儿,老师上着上着,那个学生又站着举起手来,其他学生都还没举手,老师不得不让他回答,又是风马牛不相及,接下来,那个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时,那个学生还去举手,老师想视而不见。那个学生想引起老师的注意,站起来,并把手左右挥舞,老师越不看他,他开口叫起来:老师、老师、我来、我来。老师还是不睬他。这个学生为了引起老师注意就下位走到老师前面去,这个老师被搞得非常窘。其实,这个学生其实喜欢表现表现自己,实际上他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数学思维。面对这样的情况,课后我对老师说:课上有个学生你没有发现他不仅没有深入的思考问题,而且还干扰了别人的学习,影响班级的纪律。老师说:是啊,我这节课就被他搞砸了,我说: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老师说:是啊,我叫他答了两个问题,他都答错了,我怎么还能点他呢?我说:是的,他答错问题是很正常的,问题是你回避他,当他甚至违反纪律时,你也不批评他,不去引导他。其他小朋友学习时,你可以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跟他交谈交谈,你应该要有效地引导他。老师说:徐老师,现在不能批评学生啊,我们要模糊评价。这个模糊评价绝不是来自我们一线老师,我对模糊评价搞不清是什么意思。由此我说,我们的课堂是面向全体的课堂,学生是需要引导的。他如果自己学习受到了影响,而且甚至还影响到别人,我们不应该模糊评价。

第三是大搞物质刺激。这个不用我说,老师们都知道,就是这个礼拜,我去参加一个调研听课,咦,一上课,我发现这个老师的服装好像专门为我们小学生设计的,她穿一件白色的羊毛衫,羊毛衫上有三排图案,第一排是红苹果,第二排是红五星,第三排是小红旗。咦,我想还有这样的服装,一上课,当第一个同学回答了问题的时候,老师马上红苹果就贴到他的额头上了;紧接着第二个同学回答了问题,红五星就贴上去了。每回答一个问题,就有奖励。我不是反对这种形式。后来发展到,老师手一挥,来了两个同学,两个问题还没答清就上来抢老师的红苹果了。再发展到后来,学生只是重复别人的发言,老师也给他红苹果。更使这个老师没想到的是,课上到一半时,红苹果没了,红五星完了,小红旗也发光了,老师对同学说:老师办公室还有很多呢,你们只要课堂上好好回答问题,老师下课再奖励给大家。学生又不认识你,哪知道你办公室在哪里。说不定平时经常受这种话的糊弄。于是,学生像气球胀、胀、胀到一定程度时瘪了,你们能想像到后半节课是什么状态呢,这就是大搞物质刺激造成的。好,我这里想说的,如果我们过多的廉价表扬,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就是学生浅尝辄止,随意附和。他不要思考,重复别人的发言,你也奖励他,他还会深入思考问题吗?我们过分模糊评价,我们现在看到有一节课,学生回答对了,老师嗯;学生回答的不全面,老师也嗯,甚至学生回答错误,老师也没说法,这叫模糊评价吗?过分模糊评价,就会导致学生知识缺陷,甚至是非不分,两种矛盾的结论,甚至对立的结论,老师这个嗯,那个也嗯,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大搞物质刺激,带来的是学生急功近利和情绪浮躁。

过分廉价表扬——学生的浅尝辄止和随意应和

过分模糊评价——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是非不分

过分物质刺激——学生的急功近利和情绪浮躁。

关于大搞物质刺激,我自己也经历过。我自己什么都奖励过,什么红花、巧克力糖、苹果啊,什么都奖励,我还奖励过抱抱小孩,我觉得奖励是中性的,用的好可能发挥很好的效率,用的不好,可能导致学生的情绪过分的浮躁,所以我这里用了修饰词。我不是反对表现,不是要老师们经常批评学生,更不是说我们上课不要物质奖励,我们要注意一个度,度一旦超过了,就对我们的学习有弊。我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关于生活味和数学味。

关于生活味和数学味我想说的是什么?生活等于数学吗?不等。那么在我们数学课上怎样处理生活味道和数学味道呢?下面,我们请大家看一个课例,最近我听过的一次课:味道好极了。全是菜谱:肉丸子、白菜冬瓜,有鱼、虾、鸡腿、韭菜、豆腐,等等。我就听了这么一堂生活味道浓而又浓的课,讲的是什么呢?我不说老师们就不知道,课题叫:找规律。找什么规律呢:搭配。两个荤菜三个素菜,按照一荤一素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我们以前也见过这样的吃法。我们苏教版上大概是穿衣服的,上衣两件裤子三条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这是排列组合。以前教材中没有,现在有了。我最近听了这课,我不是说教材编的不好,我是说这个老师上课挺好玩的。一开始老师就说: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到食堂去了一下。同学们全部是中午在校吃饭的。我把菜谱拿来了,会吃什么呢?我们准备了肉丸子、白菜、冬瓜,如果按照一荤一素的配菜方法,我们可能吃到什么荤呀?学生说:可能是肉丸子白菜,也可能是肉丸子冬瓜。好,这种导入我觉得蛮好的。让学生知道这种搭配是生活当中常有的现象。第二,展示。老师说:我把周三的菜谱也带来了。有鱼头、排骨、青菜、豆腐,周三也是按照一荤一素,我们可能吃到哪些菜呢?好,接下去的学习方式,先自主探索,怎么探索呢?你觉得吃到什么就写下来:排骨→青菜,鱼→油菜,你觉得有几种就写几种。这叫自主探索。探索完了是小组内交流。然后再汇报。汇报的时候,出现了三种情况。有两个组说:老师我们写了五种,学生报一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还有的组说:老师,我们组和他们不一样,我们觉得可能吃到六种菜,学生说一个老师写一个„„;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们有七种呢。他们又说一个老师写一个„„整个黑板上全写好了。然后,大家要观察哦,要判断哪,到底哪一种是对的呢?哦,有的学生说五种的少了一种,他把鱼→油菜少了。是的是的,少了一种。还有的学生说七种的也不对,他把排骨→豆腐和豆腐→排骨作为两种。好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产生了一种需要。即有序搭配。你胡乱的写容易重复或遗漏啊!好,然后怎么样有序搭配呢?荤的在上,素的在下。荤的和素的有哪些。周五的菜谱是进行巩固练习。老师说:我把周五的菜谱也带来了,请你们根据这种搭配的方法,看看周五会吃什么样的菜呢?最后一个练习叫逛超市。秋游,老师让学生商量我们秋游带什么?学生真高兴,我们要秋游了,有的说要带玩的,有的说要带吃的,什么、什么的„„。老师说:我们主要带吃的。学生说:吃的有的是填肚子,有的是休闲的是不是。老师说:我们讨论,只能买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课上到这里玩了。这时候,从设计上讲,没什么大的问题,从上课的过程当中,我选取几个镜头:

一、我觉得这堂课是低效的。低效体现在哪里呢?在第二、第三个环节,学生去探索时,在此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老师发的十六开的白纸,学生正面全写满了汉字,反面也全写满了汉字,老师们,这是写字课吗?这堂课黑板上也全写满了汉字,数学课数学有它的符号、有数学的语言,低效就体现在这里。你为什么不引导学生用简易的符号把菜名表示出来呢?如荤菜画个○,素菜画个△,不也是很好吗?那样多节省时间啊,还体现了数学的简洁呀!我觉得特别不舒服。第二,课堂上如周五菜谱,学生问的最多的问题:老师,韭菜是荤的还是素的。我们大人觉得很好笑,小孩不知道,小孩没有买菜和配菜的经验,现在的独生子有多少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他哪里知道荤的素的,紧接着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告诉他,是绿色的,它是素的。又一个学生又问:老师,豆腐是素的还是荤的?在这个环节,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判断这个菜是荤的还是素的,这是数学上要判断的事情吗?更好玩的是这堂课正好是上午11点多了,快吃午饭的时候,人的正常的条件反射,当学生说到鸡腿时,动作就跟上了,教室里不时爆发出可爱的笑声,最使我们这个老师下不了台的是,逛超市的环节。老师出示了一个很大的图片,上面什么都有。我们且不说老师开始几分钟花在秋游要买什么的讨论上。但是这是数学问题吗?我们且不说这个。后面挑选一瓶饮料,二样主食,三样副食。问题又来了:老师,面包是主食还是副食?老师就问了一句:面包能不能填饱肚子呀?学生说:能。那,主食。一个学生说:火腿肠是主食还是副食?老师说:火腿肠能不能填饱肚子呀?有的学生说:能。有的学生说:不行,火腿肠不能吃太多,否则会怎么怎么„„。紧接着又一个学生说:“老师,薯片是主食还是副食呀?”“说实话,我不知道。”老师这时被这个什么主食、副食也搞不大清楚了,下不了台。还好这时下课铃响了,老师说:你们下课后到超市去问问营业员,哪些是主食哪些是副食吧。我听了这节课生活的味道是浓而又浓。数学的味道呢?数学的力量被削减了。数学在这节课上显得有些苍白,这样的课也绝不是好课。因此,我写下了这样一个表达式,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上要清楚生活和数学的关系,这是必要的,只要有可能,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到生活当中寻找数学问题,就应当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问题。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我们是上数学课,我们数学课上更重要的是发现数学问题,是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数学问题,这是主要的。生活跟数学的关系,我认为是来龙和去脉的关系,让学生知道生活当中有很多很多的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让学生知道解决了数学问题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问题。这里还存在一个误区,老师们认为生活问题容易还是数学问题容易呢?对学生来讲,生活问题有时比数学问题更难解决。我们不要以为给学生生活问题,学生就能解决了。不一定的,特别是现在的很多教材,教材中的应用问题这里一个圈,那里一个圈,下面还有两个圈。圈里的信息有的是有用的,有的是无用的信息。有的是先发生的事情,却在后面的圈里;有的是后发生的事情,却在前面的圈里,那好像是让学生进入了生活情境,但是学生一片模糊。他首先要干什么,首先要整理句子,排序。以有这种情况不多见,以前给学生文字呈现的数学问题不是先问问题,后出示条件,我们再给学生呈现生活问题不要以为学生就一定能解决。

四、合作学习决不等于小组学习。

老师们比较清楚的是合作学习绝不等于小组交流。我举一个例子:我到一个国家实验区,刚刚新课程改革时,有一个校长就过来了,带领我们参观他们的教室,他说:你看看,我们已经全校进入课改了。我说,参观教室怎么知道你全校进入课改啦?他说:你看看我们的座位跟以前不一样了,我一看,哦,果真,每个教室的座位全是摆成一堆一堆的。这个校长以为这样做就进入课改啦,以为小组学习就进入课改啦。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其实,我们数学学习当中,有很多内容是不适合进行小组学习的;当然,也有很多是适合小组学习的,这里想说的是,我们小组学习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实际。课前我跟仙桃市实验小学的一位教导主任聊天时谈到:仙桃还有很多学校班级生员还有超过100人的,60人以上是常见的。我觉得这是很难想象的,我非常敬佩你们„„班级只有20~30人才能进行小组学习,如果超过60人很难想象,我不是反对小组学习,下面我提出四个供老师参考适合进行小组学习的时机:时机是指有的内容行,有时内容不行。是指课堂上有的时候行,有的时候不行。第一是个体操作条件不充分,需要帮助时;你让他操作,他一个人忙不了,手忙脚乱,你让他们分分工。第二独立探索有困难,需要相互启发时;独立探索困难,课标中指出给学生呈现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我们数学课上要大胆的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当面对这些问题时,学生常常探索有困难,他就自言自语,他就会问问别人:你是怎样想的?我是这样想的,这就有一种需要了。第三是形成不同意见有分歧需要交换时,学生毕竟是学生,他的思维常常是有局限的,常常是从一个方面是观察问题,从一个侧面去思考问题。这个时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你让他互相交流获得准确的、全面的、丰富的认识。这时候,小组学习比较合适。最后一个是我用的最多的,当学生争着发言,老师又不能满足他的表现时,你让他两个人互相说说,不也挺好吗?比在小组里说还要好。小组里说的时候,五六个人叽叽喳喳,没有人在听;两个人你说我听一次,我说你听一次,有效培养他倾听的习惯。好,关于小组学习只想说这么一点。

五、算法多样化和形式化。

关于多样化和形式化,主要是指算法多样化和算法形式化的问题。这个我想教师比较清楚,我就不说了。我概括的说一下,算法多样化,只是一个过程,决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毫不讳言目标是算法优化。我觉得我们数学课堂应当在合适的时机、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算法优化,不然老师的责任就会受到怀疑。

六、活动越多越好吗?

关于活动,我反思自己追求理想课堂的道路,我上过的公开课很多,我也整理过。我的导师评价我上课的语言很逻辑。为了我的语言儿童化,导师让我听鞠萍姐姐的录音,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听陈艳华阿姨的故事。我以前上课沉闷,现在我上课有本事让学生在几十秒内喜欢我,把学生搅和得非常的兴奋,甚至有点亢奋,学生在我的课上常常沸腾,我曾经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有一段时间,我上的课有点“花”,常常是一个活动还没完,下一个游戏又开始了,规则还没讲清楚了,接下去又是另外一次比赛了。我现在发现很多人还在走我同样的路。最近,我校有个青年老师要上一堂汇报课,上的是“时、分”,时间单位时,分的认识。我们在讨论教案时,这个年轻老师把他教案拿给我看。我一看,说:我真佩服你,你设计了那么多丰富的、有创意的活动,你怎么想到的?我上网查找了我能查找的所有教育网站,把人家所有“时、分”的教案全部找到,把好活动全下载过来。他设计了10次活动,开始,我想只要你时间来的及,是有效的,10次活动又有什么不可以呢?看了教案,我表扬了他;上了课,我发现,有点问题。我描述其中几个片断:第一,一上课,他对学生说:我们来猜个谜语: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嘀答嘀答响,天天叫我起。是什么?闹钟。学生猜出来了,真高兴,老师表扬了他。我们再来猜一个谜语 :兄弟两个,一个个子高,一个个子矮,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还有什么什么的„„,学生又猜出来了:手表。老师表扬了,说:我们再来猜一个谜语„„后来,我问他:花五六分钟干嘛?他说:我是为了引入时间单位时、分呀!我说:你为了引入时、分,猜一个谜语足了。猜三个谜语,难道是活动越多越好吗?接下去是老师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当上这个环节时,老师说:请你们把手中的闹钟拿出来。学生拿出钟放在桌上,没想问题来了,我发现也许是我很长时间没逛钟表柜的原因,也许是科技发展的原因,学生的钟表真是琳琅满目,形态各异,老师让学生把钟面上的东西画下来,这不是很好吗?可是学生却画的是钟的外形:熊猫、牛、猪等等,很少有把钟面画下来的。学生被这种表面的活动所吸引,被钟的功能和外表所吸引,这样的活动实效性有多大,问题最大的还不是这儿,是第4次活动,我不知你们上“时、分”是如何让学生体验1分钟有多长的。说来话长,我查“时、分”时,用一种方法“测脉搏”,我课前花了二十分钟还有一半学生找不到脉搏。这个老师不一样了,他设计了四种活动。同时进行,一组让他们静坐,有道理,人静坐时,1分钟是蛮长的;第二组数数,只要掌握一定频率是可以计算时间的,1,2,3,4„„数到60是1分钟;第三组测脉搏,第四组跳绳,选两个小孩,一个是前面的,一个是后面的。老师说:开始,四组进行自己的活动。我就发现数数的组,快慢不一,频率不一致,声音忽高忽低,这样数数怎样能计算时间呢?第三组测脉搏,老师又是比划,又是指导,最后有学生放在手腕,有学生放在胳膊上,有放在肘的,有放在手心的、手背的,最后汇报1分脉搏,有30几次、100次、200次„„。最后一个小组跳绳,学生跳的很卖力、总想多跳一些,当一个小孩跳到20多秒时,满头大汗,接下去跳一次绳绊一次跟头,跳一次绳绊一次跟头„„他也很着急,其他同学还在给他加油,后面的小孩也只跳了三四十秒时间,再也跳不动了„„。下课后,我专门去请教体育教学研究的专家,问:

一、二年级学生跳绳达标怎么测?我们是测三十秒跳绳。从学生生理规律上讲让他一分钟跳绳是违背规律的。老师们在这样的状态下,静坐的还能静坐吗?活动绝不是越多越好。

七、课堂上的“三无”现象。

由于做课的需要和多媒体的广泛使用,现在的课堂上“三无”现象愈演愈烈。“三无”现象我认为是:无板书、无看书、无作业。无板书,教师喜欢被电子驱役,不屑于用粉笔书写或为了节省时间;无看书,教师不提供时间给学生看书,或提供的时间不充足。让学生养成爱看书、会看书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无作业呢?被表面的一些花哨活动和形式取代了。有两节课老师终于做作业了,我想老师终于做作业了,当老师说作业是第几页第几题第几题时,下课铃响了。这三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这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一般是没有的,你说哪个课堂上每天都用多媒体课件呀?你平常上计算为主的课不让学生做作业吗?不可能呀!这次我点评时,评完了课,有个小伙子对我说:课堂上做作业是多么冷场啊!老师们,他说:冷场。难道上课是表演吗?数学是数学课呀,不是演戏呀!该 让学生做作业为什么不让学生做呢?为什么课堂上不能静静地让学生思考、书写、计算来形成他的技能呢?以上三种现象希望引起我们老师思考。这样“三无”课堂长此以往造成的就是不合格。

八、关于过程与结果。

有人批评传统教学是灌输,是只重结果忽视过程。于是有人说,现在课程改革要反过来,只重过程不重结果,难道过程比结果重要吗?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老师上“射线和角”,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我们讲角是从一个顶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这哪是角呢?„„这个环节就这么过去啦?上课完后,这个老师进行了反思,写了反思性的文章,该老师的观点:当课上到这里的时候,结论是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到学生一个个充满自信的模样。老师们,果然是这样吗?难道结论是什么不重要吗?很显然这是一个误区。我认为结论是与过程相互依存的,没有结论的过程就不是有效的过程。我们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体验,更要获得准确的认识。怎能说结论是什么就不重要了。只要他自信就行了吗?有什么不等于是什么,图二中有三个角并不等于它是角。违反了逻辑规律。我们老师在出这样的题目时,容易产生疑义。你出了就应该引导学生有正确的认识。这样的题该不该 出可以讨论,我们不应该 说课堂上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我们所追求的过程是要让学生来体验,来经历,来探索。体验了,经历了,探索了,是需要有明确的结论的。因为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是严谨、是明确。尽管有模糊数字,但这绝不是我们小孩子学习的。”

第三篇:听徐斌教师心得体会

在这半学期的听课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徐斌老师执教的一堂课,(徐斌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1969年出生,他堪称小学数学界的精兵强将,曾先后应邀到北京、广东、上海等20多个省市作公开教学200多次)这次他给我们带来的是六年级的数学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短短的四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徐老师那精湛的教学水平、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灵活机智的课堂驾驭能力,给在场所有老师留下了长久的、深深的回味与思考。下面我就徐老师的课谈几点个人体会:

1、教学层次晰、层层深入

新课一开始,就由学生熟悉的天平、曹冲称象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入手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替换,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通过画图、摘录、整理等教学方法渗透教学策略——替换,让学生通过替换的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最后由学生总结出替换的思想方法。

2、教师的引导顺畅自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每当学生的思维受障时,徐老师总是不急不火,循循善诱,最后达到拨云见日的效果。学生往往能根据教师的引导抓住问题的关键,例如:在教师问倍数关系与相差关系的不同之处时,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倍数关系的题总量不变、物体的数量变了;相差关系物体的数量不变,总量变了。

3、教师的语言简洁精练、幽默风趣。从课堂上的每一句过渡语,每一次提问,每一阶段的小结都能看出:教师的每句话、每个字都经过锤炼。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中,满眼是缤纷的色彩,热闹的场面,满耳是激烈的争辩,廉价的表扬,而徐老师的这节数学课,却让我有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宁静而清新、扎实而不失生动、有趣而不失有效,从他的课上,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什么是底蕴!一个优秀教师的底蕴!

第四篇:徐斌 无痕教育 心得体会

教育“无痕”,学习“有痕”

——参加“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深刻转型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板泉潘庄小学

聂磊

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让我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202_年3月4日,我有幸去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教育名家教学观摩活动”。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斌、黄爱华、余颖等著名教师的展示课以及最后各位老师做的报告。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沉稳儒雅的黄爱华老师,设计新颖、思路清晰、教法灵活;徐斌老师语言亲切,情感愉悦、轻松的课堂。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新的教师,我珍惜每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因为每一次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更何况特级老师的课,能够让我学习不少教学经验。认真倾听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目标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高度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深度学习的思考。

徐斌老师的这一节课真正是给了学生充分发展的天空,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完全看不出这一节课的教育意图与教育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教育,这样的数学课堂,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学生学习经历是充实快乐的,学习结果是充分有效地,学习过程是充满智慧的。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无声无息,无缝无形,却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就如同朱熹的一首诗那样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徐斌老师所坚守的“无痕”教育,是旨在“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第五篇:徐斌的故事

解读幸运——特级教师徐斌的故事

作者简介:徐斌,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教改实验先进工作者。现任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1992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选拔赛第一名,1993年代表江苏参加全国首届小学数学观摩课评比获二等奖,202_年获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观摩课评比一等奖,202_年获全国小学数学第11届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我,很普通。个子不高,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走在街上,是很容易淹没在人群中的。有人说我朴实得像个农民,或者渔人。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农民要对得起土地,渔人要对得住大海。而我,作为一个小学数学老师,学生、课堂、数学,就是我耕作的土地,我出航的大海。

我很幸运。刚到而立之年,就成了当时江苏省最年轻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运气不是与生俱来的。幸运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觉间通过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创造了好运。”(怀斯曼《幸运指数》)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日子,清点着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默念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涌动着的,是感念,是感恩,是感慨。

我和我的恩师:不得不说的故事

1987年秋天,刚满18岁的我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首批免检的老牌实验小学——如东县掘港小学,踌躇满志地开始了我的教育之旅。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数学兼做班主任。一个堂堂男子汉要和刚从幼儿园过来的小娃娃们成天呆在一起,我傻眼了:看上去很简单的“2+3”,我却不知道怎样给孩子说清楚;淘气的孩子们常常在课堂上乱成一团,我在一边急得手足无措。也许男人真的不适合做小学教师,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我的职业选择是否错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数十公里外的马塘小学听盛大启老师的数学课。我惊奇地发现——数学课堂竟可以演绎得如此生动活泼!同样是一年级课堂,同样是男教师,而且已经年过半百。我不禁看呆了。

这是我神往的课堂!犹如黑暗中的一点光,一下子把我的心扉打开。蹒跚学步的我,岂肯放过这难得的机会?

下课后,我没有离去,拉住盛老师问了不知多少个问题,也不知道天是何时黑下来的。盛老师和蔼亲切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我——一个毛头小伙子的甚至有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末了,他还留我在他家吃了晚饭。这是我与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顿饭菜吃了什么,现在很难再想起来,当初,我就没在意。可那晚的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诲,无疑是我精神上的“满汉全席”。

点燃起的青春激情,其力量的坚毅和执着,是不可估量的。从此后,掘港——马塘,就成了我的“运营专线”。每个星期,我都要去,少则一两次,多则三五次,数十公里的路,交通工具就是我的老“坦克”——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事实上,我俩也没有什么拜师仪式。只是,在一次次真诚而频繁的交往中,在一回回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我自然而然地把他当作我的导师,我的长辈;他也对我的勤勉极为赏识,把我当成他的徒弟,他的孩子。我后来才渐渐知道,他是江苏省较早的一批数学特级教师之一,曾任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是江苏省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材的主编,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的主审。

现在想来,在人生的起跑阶段,一段不经意的机缘,我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影响我终生的导师,我因此少走了许多弯路。

“魔鬼式”训练:智慧积木的“产床”

“徐斌的数学课仿佛是一堆多彩的智慧积木搭建的儿童乐园:设计精巧,语言生动,气氛热烈,既有传统的扎实训练,又不失充满情趣、注重启发的现代风格。”(《现代教育报》焦晓骏先生撰写的《徐斌:用智慧搭建数学乐园》)

如果我真有那么几块智慧积木的话,我想,它们的“产床”,是一次次赛课中所接受的“魔鬼式”训练。

从1987-1993年,正是课堂教学比赛的高潮时期。这6年里我参加了10次赛课。

1993年,全国首届小学数学赛课活动在江西南昌举行。因为是第一届,每个省只派一名代表参加,各省都不含糊,派了实力雄厚的选手参赛,甚至还有特级教师呢。初出茅庐的我才24岁,是参加赛课的26名老师中年龄最小的。

赛前准备的过程是难熬的。整个暑假,在学校的宿舍里,我通读了小学阶段的全套数学教材。宿舍条件差,连个电风扇也没有。那段日子里,流下的汗水,恐怕只有那 12册教材的书页和陪伴我的肆虐的蚊虫才知道。夜深人静,暑气渐退,此时正是我的大脑最为兴奋的时候,当我沉浸在一道道例题、一个个算式、一次次求解、一层层演绎中时,我深深为数学的美丽陶醉。

其间,我的课堂得到了我省一些著名特级教师的多次会诊。张兴华老师指出了我的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句子太长,不够儿童化,语调呆板,缺乏亲和力,并建议我多听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录音。于是,每个晚上,我都在鞠萍等人的录音故事里进入梦乡……

今天看来,那段魔鬼式的训练,虽然苦不堪言,但直到现在乃至今后,我都一直享受其中的“利息”。

也许有人会说“频繁赛课”的磨练经历,是需要机遇的。对此,我深深理解。我觉得,机遇就像是一层层的台阶。只有登上了第一层,才有了登上第二层的可能。牢牢把握住每个机会,让我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公开教学:让一朵朵具体的花开放

媒体上常有人说,公开教学是一种“作秀”。不可否认,现在公开教学“作秀”的现象时有存在。但,这决不是公开教学本身的错。

“一朵具体的花胜过一千种关于它的描述。”

公开教学,之于我的成长,无疑是助推器。从教18年来,我到过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公开教学200余次。

1988年4月18日,我永远记得的日子——我的第一节公开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张卫国主任到实验区了解人教版教材的实验情况,要来我们海边小镇,听我上一年级实验课《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在导师盛大启的精心指导下,我编写教案,制作精美的教具和学具,特别是采用了电化教学——配乐故事《猪八戒吃西瓜》(自编),还制作了漂亮的幻灯片。为了这节课,我一星期加起来的睡眠时间才十几个小时。

下课后,张主任紧握我的手说:“这堂课上得太精彩了!学生在轻松自然和快乐的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发展。”张主任奖掖后生的褒扬,极大地鼓舞着我的信心和期望,让我尝到了公开教学的苦后甘甜。

鲜花掌声固然可喜,失败批评虽然疼痛,但能忍着疼痛清醒地解剖自己,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202_年,上海浦东。时隔近10年后,我又一次执教曾经的“经典”课——《万以内数的读法》,当课堂按照我的预设运行了还不到10分钟,我发现,教材中的所谓“新知”——读各类数,学生其实都已基本会了,而我硬是把学生拽到我课前设定的轨道上来,和学生做了数位排队、数字组合、转盘读数、击鼓传花等活动化游戏。学生看上去情绪高涨,但我深知,这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泡沫情绪。它引发了我的深思:学生进入课堂怎么会“零”起点?什么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怎样用数学特质的美吸引学生?怎样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展?我对理想课堂的思考与追求,也因这节失败的公开课而有了质的飞跃。

个案在分析中明晰,思想在交流中发展,理念在探究中升华,我的教学艺术的日臻完善,离不开这绽放着的一朵朵具体的花。

确定位置:描画我的人生坐标

古希腊人看到重物落地,认为那是物体内部有一种“寻找自己位置的愿望”。

最近,我上了一节数学活动课《确定位置》。一位老师听了这堂课后,感慨地说:“生活中,工作中,我们都需要给自己确定位置。我想,徐老师的人生坐标是否可以这样描述:对数学一如既往的热爱,是坐标的横轴;对课堂孜孜不倦的追求与超越,是坐标的纵轴。徐老师在自己找准的位置上,在横轴纵轴的交汇里,铸造着一个个辉煌的亮点!”

我想,亮点谈不上,但我的确愿意做一个思考的行者,在实践的土壤里,在审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从《九章算术》到《尝试教学法》,从《儿童心理学》到《给教师的建议》,在工作最初的几年里,我阅读了50多部理论书籍和202_多本教育期刊,撰写了100多万字的笔记。与布鲁姆、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的“亲密接触”,那充满人的气息和爱的光泽的经典之作,打开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理念,更奠定了我做一个真正的教师的精神底子。

18年来,我一直没有离开我钟爱的数学课堂。我常常在想——怎样的数学课是好课?在不断的追寻中,我的好课观也在变更着:

第一阶段:精雕细琢,完美无缺

这段时间,我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程序严谨”、“提问精细恰当”、“采用多种媒体”、“板书精当美观”、“过渡语言周密设计”、“时间控制恰到好处”等等孜孜以求。我以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密不透风,滴水不漏,应该天衣无缝,无可挑剔,应该精雕细琢,完美无缺。

为了上好一堂数学研究课,我常常把课堂教学中要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写下来,有时还对着镜子排练教案,甚至掐着秒表计算时间,哪一个环节用几分钟,哪几句话用多少秒钟,有时甚至幻想,当我讲完课堂结束语的最后一个字,下课铃声正好响起。

第二阶段:多层并进,快乐交流

这个阶段,我追求的理想课堂是“教学目标具体而有层次”、“教学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教学形式以小组学习为主”、“教学过程以游戏比赛为主”等等。由于大量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制作了形象逼真的投影片和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了大量的故事、比赛、游戏,学生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往往情绪十分高涨。

第三阶段:真实有效,互动生成

真实的课堂摈弃演练和作假。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

有效的课堂追求简单和实用。应该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只是“烧中段”;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而不是人为编造、纸上谈兵,不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不是学习陈腐僵化的数学。

互动的课堂讲求对话和共享。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的见解和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或间接地作为个人独特的精神展示在教师面前。

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生成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需要老师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运用老师的智慧耐心引导学生,使之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

人生的坐标,自己描画。天书无垠,行者无疆。一切幸运,都在我们自己的把握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徐斌课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