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学定教学习心得
“以学定教,课例研究”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以学定教”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内容,很好地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学定教”,凸显了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就是很具代表性的观点。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学的内容来确定老师教的方式,以学生的基础决定教学的深度,以学生的学习规律探讨教学规律,而这些都是“以学定教”的表现。
一、“以学定教”对老师的要求
老师是教学中的重要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学定教”要求老师:
1.树立学生意识
树立学生意识即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采取人性化的方式和策略,把学生作为工作的起点、中心。
2.坚守价值信念
教师要适应学生,但是适应只是一种立场并不是目的。适应不是迁就,只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一个领航者,必须体现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3.善于周边促进
周边促进即教师要主动站在学生的周边,接受并走进学生的现状,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立场表达价值要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中发生积极变化,实现自我超越。这是统一“学生意识”和“价值信念”的策略。
二、“以学定教”在课堂中的运用
“以学定教”给教师指明了科学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的教育教学中,“以学定教”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收获,使学习课堂变得轻松活跃,充满欢笑,下面用具体的例子讲述“以学定教”在教学中的运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话,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学得轻松,并且效果非常明显,心里也不会有什么负担,因此,教师一定要紧紧地把握好这一点,让学生以最好的心态进入学习知识的活动中去。这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并努力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
三、感悟
1.以学生的差异来确定教师的教授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但常常只限于对学生整体情况的考虑,却忽略了或者无暇顾及学生的个体情况,总是一厢情愿地把学生置 于同一起点上,这就是教师为什么在教学设计时考虑了学生实际,在实施教学时却又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原因。这种行为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行为,是传统教学方式和狭隘教学观念的体现。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整体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学生学习起点的不一致性,针对其中的差异因材施教,不落下一个学生。
2.给学生提供足够大的思考空间
思维就像一对翅膀,是需要空间来进行施展和发散的。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方法来想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动脑能力。在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的同时,老师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了学生思维水平之间的差异,获得了很宝贵的教学资源,为后面工作的进行提供了参考。
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教学中,采用“以学定教”,给学生越多的学习自主权,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浓,热情就会越高,学习的潜能也就越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搭建尝试的平台,让他们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得到更多的经历和体验,使他们的知识水平获得提升的同时,性格也得到良好的塑造。“以学定教”使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实践证明,“以学定教”可以帮助老师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以学定教
在教学中贯彻“以学定教”
在培训模块二中,我认真张校长关于“后茶馆式教学”的培训。后“茶馆式”教学体现一个核心,“议”为核心;两个特征,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部分学生学得懂的内容老师不讲;要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展。三个发展,教学方式更加完善(从“书中学”一种学习方式发展为“书中学”、“做中学”的两种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学习后,我尝试把后茶馆式教学模式运用到我的课堂上。每当教学一个新内容,我都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学,寻找规律和方法,再到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最后通过练习验证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了“相异构想”,师生再一起共同研讨解决。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尝试教学中我真的感受到学生的闪光点,真正的走进了学生的世界。教学方式的改变让我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主动了,敢想敢说了,学习效果更好了,他们觉得学习更幸福了,我作为他们的老师也深感幸福。
第一次学以致用,让我尝到了培训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认真学,并把新的教学模式、理念运用到 我的课堂教学中。
第三篇: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是洋思教学的先进教学经验,是我们教学体制改革的一笔宝贵财富。但我们很多学校学洋思,为什么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呢?那是我们很多学校只学到了其形式而未得其神髓。
古人也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作用很明显,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变大课堂为大学堂,是新时期给我们提出的目标与要求。那么如何去贯彻呢?
首先,要让学生自学,就要让他们知道“学什么”(学习任务)、“怎么学”(自学指导)、“达到什么目标与要求”(学习目标)。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要明确“我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与困难”,也就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为下一步的合作探究做好基础。第二步是合作与探究,也就是学生解疑的过程。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交流,解决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与疑问。所以第一步中得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学而不思则罔”,学生交流讨论,必须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样才不会在交流讨论中一味被动,避免了“优生一言堂”的出现。
第三步是自学检测。检测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可以叫针对性习题练习,是针对前面设置的学习任务而制定的练习,所以习题数量上不宜过少,要面面俱到,也不宜过多,耽误了对新课的学习。
第四步是精讲点拨。也就是“释疑解惑”的过程,点拨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困难,点拨学生自学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切记,在这一步一定要做到“精讲”“点拨”,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不讲,不要“越俎代庖”。另外这一步不光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还要注意归纳总结解题方法,总结经验教训。
第五步是巩固性练习,针对精讲点拨内容而设计。我们光点拨了不行,还需要一定的习题进行巩固,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消化这些知识。“学以致用”是很重要的。
第六步是达标练习,针对整节课的目标而设计,注意做到面面俱到、难易结合。最好以学案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及时进行批阅反馈,使整节课得到一个完满的成功。
另外,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决不能生搬硬套,而要与实际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篇:浅谈“以学定教”
浅谈“以学定教”
一、从思想上重视“以学定教”。
教学活动的中心不是“教”,而是“学”。以学定教和以案定教、以教定教的本质区别在于目中有人,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真正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主体的发展。而以案定教,教师心中只有教案,教学是为教案服务,而不顾及学生的基础、情感和生命发展。以教定教呢?那教师心中只有自己,忙着灌输知识,忙着传授方法,全然不考虑学生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
二、在课堂上落实“以学定教”。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具体做法:
(一)抛出针对性问题
例如上“物体的浮与沉”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三个问题:
1、下饺子时,生的饺子是沉在水底的,而熟的饺子会浮出水面,这是为什么?
2、自家腌咸鸭蛋时,要吃咸点的就取下面点的鸭蛋,而要吃淡些的就取上面些的,这又是为什么?
3、潜水艇下潜时要向艇中灌入适量的水,而当灌入太多的水时,潜水艇又有沉底被水压坏的可能,那么怎样才能算是适量呢?
(二)课前小范围倾听
课前了解三、四个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认识,大致了解学生能独自解答的地方与困难之处。
(三)课堂交流、适当点拨。
利用课堂交流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教学生,难的问题共同探讨,适当点拨。关注学生
1、能否去比较F浮与G物的大小关系,确定物体的浮与沉;
2、能否知道改变浮沉从改变F浮与G物大小关系着手,而改变F浮可以从ρ液与V排入手;
3、能否从ρ物与ρ液大小关系确定物体的浮与沉。
三、注意点
以学定教,不能以学生想学什么就教什么,变成“散放式”。而是在学生的已有认知与教学大纲之间,构建一座座桥梁,这些桥梁可以是学生个体独自搭建的,也小组合力搭建,也可以是教师帮把手。
最后用第斯多惠的话做个结尾。“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五篇:以学定教
一池清水,再亮“以学定教”
——嘉善教师团赴杭参加“千课万人”活动
202_年11月27日~29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由大舜小学校长顾敏杰带队的嘉善教师团走进了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现场。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半,内容涵盖“数的认识、乘法计算、几何教学、面积教学及综合应用”五大版块。
在这20个小时里,分别由来自不同地区的15位教师带来了15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他们从“有所知”到“知所知”来,向编织成“网”到“理”直气壮中去,展示了各自独有的教学风采。期间,刘永宽、朱乐平等特级教师还引领互动了评课辩课环节,还原了史宁中教授“会想问题,会做事情”的课堂本质。在同课异构环节,袁晓萍、俞正强、朱国荣三位特级教师又向大家展示了《年月日》、《折线统计图》、《数字编码》三堂课,三堂课朴素简约,充满思辨性,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可谓:人一来,课随来;人离开,课还在„„
本次活动,为我们走在成长路上的教师很好地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各地区的教学教育带去了一剂良药,“以学定教”我们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