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观看电教片法治燃灯者心得体会
编辑:夜色温柔 识别码:10-903064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8 10:34: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观看电教片法治燃灯者心得体会

观看《法治“燃灯者”》等三部电教片有感

按照地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协调办公室要求,根据地区司法局专题教育专题三学习研讨计划,我局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观看《法治“燃灯者”》、《燃尽生命写忠诚》、《党旗下的誓言》等三部电教片。一位站在法治改革前沿,勇于担当的年轻法官,一位致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鞠躬尽瘁的组工干部,一位一心一意强国防,感动中国的将军。他们都是我党最优秀的党员干部,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的触动我。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的党龄的干部,我应该向他们好好学习。

一、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不管是邹碧华、杨业功,还是李林森,他们都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往近了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计划,往远了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社会。邹碧华作为审判机关的一名领导干部,勇挑重担,亲自上门为百姓解决困扰十数年的难题;李林森抱着身患癌症的病体,在病床上坚持审阅基层组织换届的方案;杨业功装上起搏器的心脏推动他跋山涉水,亲临一线视察阵地。他们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奋斗在为民服务的国防、法治、党建等各个战线上。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国家公务员,我会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团结带领全地区司法行政干警,为推动全地区法治建设较快发展,更好的服务全地区百余万人民。

二、学习他们勤于学习精神,增长干事创业的能力 政治素质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是第一位的,但为民服务需要精湛的业务水平。杨业功将军十年磨一剑为我国二炮部队提高战斗力作出了突出贡献;李林森部长开拓进取,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现了基层组织建设年轻化、高效化,为县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打实了基础。邹碧华作为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从事审判工作以后进一步加强学习,学习法治理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学习先进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与法院业务工作相结合,开发出全国首创的审判工作平台。同样作为从事法律务实工作党员干部,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大势,面对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考验,原有成功经验面临不合时宜的窘境,法治理论、知识亟待更新。所以,加强学习是增强干事创业本领的必然选择。法治思想、法治理论和法律条文是基础内容,作为领导干部更要学习疆内乃至国内司法行政工作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找准与我地区司法行政工作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在借鉴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勇敢探索,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康庄大道。

三、学习他们严于律己的操守,永葆钱正廉洁本色 一位将军,一件衣服穿十数年,将手提土特产的老部下轰出家门;一位县委常委,父亲却住在低矮的老院中,靠着兄弟姐妹接济支付医疗费用,拒绝了同事、下属的慰问金。一位审理过重多大案要案的法官,坚持公平正义从未偏私。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光辉。法律是保护人民群众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身后便是群众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就是要用法律武器保护人民的权益,绝不能搞权钱交易,不能在公平正义上为自己谋私利,让法律尊严扫地。纵观国内发生的判决有失公允的案件,当事人往往付出沉重的代价,或妻离子散,或常年奔波在上访、上诉的道路上,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我党有很多的优秀党员,政治上坚定是他们的根基,业务上精湛是他们的名片,廉洁自律是他们的光环。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会追随他们的脚步,开拓进取,为地区法治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燃灯者

“燃灯者”引路 “邹碧华精神”激励我们前行

去年12月10日,年仅47岁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带着对司法事业的热忱离开了人世。时间过去近3个月,法律界内外对邹碧华法官的悼念、追忆活动始终没有间断。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此前没有人料到,一位在行政序位上排得并不算高的法官的离世,会在业内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效应。也因为法律界上下的一致共鸣,有媒体冠之以‚邹碧华现象‛。

作为法律职业界的典型人物,邹碧华与以往看到的先进模范、榜样典型有着极大的不同。他的为人所知,不是经由传统媒体的‚深入挖掘‛继而得到官方认可,而是来自于其身前在工作岗位上的兢兢业业,在诸多司法实践问题上的独立判断和坚定立场。

邹碧华逝世伊始,司法界、律师界、法学理论界等不同领域的法律从业者纷纷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表达着各自的哀悼。在一些法官、律师重新拿起案头的《要件审判九步法》,纪念这位学者

型法官的时候,邹碧华的一篇名为《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律师?》热文也从圈内传到了圈外。

关于邹碧华辞世的扼腕叹息声中,有人赞叹其业务、理论能力的兼具,有人引据他对法官和律师关系的深刻洞见。这个有志于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法律人,身后赢得了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以及其他各类法律工作者的一致认可。诚如最高院法官何帆所言,想象中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终于在网络上的各种自发悼念中出现。

解读‚邹碧华现象‛,焦点大多集中在邹碧华‚横跨‛行业内外,同时在两个舆论场得到极高的评价上。但从法律人的职业及其精神来看,邹碧华大概更愿意认同,他不过在做一个合格的法律人该做的一切。对法律、法官职业的信仰,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可以概括邹碧华26年职业生涯的所有付出和坚守。另一方面,邹碧华对法官职业本身也有更深的理解,就像他说的,‚当一个好法官,光靠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知识如果不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滋养,就会干瘪无味‛。而后一点,是他获得司法界以外认同的重要因素。今天来看,邹碧华在法官职业上的不断精钻,专业知识和法律素养的自我提升,恰是当下司法改革对司法人员专业化要求的方向。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我们与邹碧华一样,是同处在一个法治建设求

新求变的伟大时代。这是一个另多少法律人梦寐以求的时代,另多少法律前辈为此奋斗终生的时代。我们能为赶上这样的时代而自豪,能为身处这个时代而庆幸,能为这个时代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骄傲。这样的时代能激发我们对司法事业的无限热忱,他能让我们无论面对什么的艰难困苦、什么样的曲折得失,都能坦然面对,都能义无反顾。因为我们的队伍里有邹碧华这样的‚燃灯者‛在引路,有‚邹碧华精神‛再激励我们,有邹碧华这样的典型做标杆,我们只有始终像邹碧华那样保持火一样的激情,才能完成党赋予我们的使命,完成邹碧华未竟的事业,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人民法官来自于人民,人民是我们的根,是司法权的权源。我们只有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宗旨,心存敬畏,守住底线,才能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我们只有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动摇,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保持定力,坚定方向,自觉抵制公器私用,让‚刀把子‛永远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我们只有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事业,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和信赖,司法权才能有公信力和权威,人民法官也才能有作为和地位。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历史的业绩。我们今天的事业,是传承于我们前辈们的流血牺牲和无私奉献,没有他们就没有人民司法的今天。我们的事业,同时也是薪火相传的事业,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而我们今天的每一名法官都正处在历史的抉择中,我们能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历史将会给与我们怎样的评价?这需要我们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法治领域改革涉及的主要是公检法司等国家政权机关和强力部门,社会关注度高,改革难度大,更需要自我革新的胸襟。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拘泥于部门权限和利益,甚至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讨价还价,必然是磕磕绊绊、难有作为。‛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的手上,而我们又是处在这样一个浩浩荡荡大变革的时代,时不我待,失不再来,只有抓住机遇,拿出自我革新的胸襟和气魄,迎难而上,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做出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上海市奉贤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龙华这样解读‚邹碧华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这是邹碧华精神的生动写照。在全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今天,面对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期待越来越高的新形势,这种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显得弥足珍贵。在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看来,‚法官当如邹碧华‛,启迪着当下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优秀的法律人应当具备这样三

种素养:一是精湛夯实的法律功底。二是公平正义的法律品格。三是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情怀。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张宇航去年还聆听过邹碧华的《案件审判九步法》,对这位客座教授有发自内心的崇敬:无论作为一个法官、官员还是学者,他都是最好的。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建立了一门审判学问,也以身垂范促成法律共同体形成。作为邹碧华的好友,上海新文汇律师事务所主任富敏荣律师说:‚邹碧华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得到了整个律师界的欢迎。最让人钦佩的是,他提出要共同构建律师与法官的法律共同体,法官应该用包容、谦和的态度对待律师,赢得了广大律师的尊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邹碧华把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大幕刚刚拉起的司法改革上。作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的操盘手之一,他身体力行地推动司法改革,虽不讳言改革之艰,却毫不畏难迎艰而上,把改革‚一点一点往前拱‛,只要内心笃定路径正确,没有什么好彷徨犹豫。

邹碧华法官的过早离开令人痛惜,但他‚燃灯者‛的理想,炽热的信仰力量仍在,司法改革的事业未竟,他的事迹会召唤更多满怀职业理想的法律人接过火把点亮未来。这也是对邹碧华法官的最好告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邹碧华精神‛将永远生长在法治中国的丰收景象之中。

第三篇:燃灯者读后感

读罢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心中感慨良多,燃灯者读后感。

同样类型的书,之前有所接触。之前曾读过陈来先生的《燕园问学记》以及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同是对过往求学道路上师者的追思和记录,但是论文风,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对我的心灵震撼更为强烈。

与其说这是一部哲学学人追思恩师的回忆录,倒不如说这是两代学人思想激荡、相知相伴的成长史。

追随作者的视角,让我这个后生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如饥似渴的学人一道重温他们求学问道、探寻人生真谛的成长历程。

尽管这些学人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就像越胜先生能够遇到周辅成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一样,他们的求学经历却都往往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面对艰辛、清贫的生活条件,面对珍贵稀有的学习资料,心中没有丝毫杂念,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执着、坚毅却又乐观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不管你是否经历那样一段岁月,但是透过字里行间,你都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对过往的求学成长经历是很受用的。

而这一切,在越胜先生的笔下,是那么地熠熠生辉,栩栩如生。情之切、爱之深,不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渲染,读后感同亲历,那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令人颇为感动,读后感《燃灯者读后感》。犹记得越胜先生与辅成先生踏着雪走在鼓楼东大街交谈的场景,步行两站多地的距离固然算不上遥远,或许很多时候只是默默地相伴而行,但是这幅画面在作者内心深处却激起了千层浪,因为他们彼此已经超越了学术层面的探讨和追问,直达内心深处达到了心与心的交融。在政治背景不甚明朗的岁月里,谈国事,论人生,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充分信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事后越胜先生如此挂念先生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半夜心不安”,当收到辅成先生“雪夜漫步京城,心情大好”这寥寥数语的回信后,才终究放下心来。

越胜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能够得到辅成先生的教诲和指导。辅成先生对越胜先生而言,犹如他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长明灯,不知疲倦地照亮远方。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是纯粹的,不夹杂丝毫功利之心的,从1975师从先生思想启蒙开始,到后来在学术道路上站稳脚步,三十四年间,彼此始终将对方当做最为尊敬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彼此是真正能够读懂对方的,是知音,是灵魂伴侣,是超越传统师生情谊的真性情。

写到此,想到曾经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朋友犹如路灯,它照亮了你的前程。你一直往前走,会一直有路灯亮。一生中,你会遇到不同的朋友,与周遭的一切发生着莫名其妙的关系,有的朋友依旧伴随在身边,而有些,却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无论怎样,他们都见证了你的成长历程,那些幸福美景,那些辛酸往事,人生大喜大悲的时候总是有朋友在你身旁的,如此我们才不会孤独地或是享受快乐或是承受痛苦。也许始终陪在你身边的路灯并不多,三两盏,甚至一盏就足矣,人生得一知己已是莫大的幸福,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读完《燃灯者》,此种感觉更为强烈,物化时代,真正的朋友不多,知己就更难能可贵。这种情谊犹如美酒,越陈越香,越有滋味。

第四篇:燃灯者读后感

【篇一:燃灯者读后感

“骊歌清酒忆旧时”,从阅读《燃灯者》开始到意犹未尽的读罢此书之后,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三十年,三个人,三种不同的人生,四段截然不同而又有着某种共同轨迹的命运。当读到那些述说过往的青葱岁月的潇洒肆意的文字,似乎耳畔真的想起了那个懵懂青年和友人把酒言欢,引吭高歌,似乎作者是在轻松愉快的骊歌清酒中写下了这写回忆。但是在回忆唐克的文章的末尾,作者写到“唐克,老兄弟,你如今在哪?那把老吉他是否已常悬崖壁上,久不作声?摘下它吧,请抚弦再歌一曲,在喑哑的歌声中有我想说的话:‘晚风轻轻送来,想念你的那一首歌’”。恍然间才发觉,原来我忘记了赵越胜所要书写的是他这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

相比而言,“燃灯者”这个主题固然比不上“骊歌清酒忆旧时”的诗情画意。正如书中所言,所谓燃灯者乃是“是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言语间透入出的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但是仔细品读书中的三位,辅成先生是“我”哲学之路上的引路人,教我如何“哲学的生活和思考”;宾雁则是“我”一生敬仰的英雄,他的勇敢、睿智、担当,是“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生境界;而唐克,没有辅成先生的学识,没有宾雁的大义凛然,但是这个背着一把老吉他的不羁青年,在“我”最为懵懂的年纪,教会了“我”唱流行歌曲,他的洒脱、放浪形骸使“我”学会了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而这些东西,若不是在作者短暂的一生中遇到这三个人,也许及时是皓首穷经也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更有可能在那个喧嚣的年代,被淹没巨大的政治洪流之中。

既然是这样一段充满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回忆,赵越胜为什么要用如此华丽的文笔将他书写的如此“自然”?所谓“燃灯”,燃烧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年的光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尤其是这三十年是中国变化最为深刻的三十年,但是在赵越胜的笔下却丝毫感觉不到随着青春消逝后的苍凉,理想幻灭后的失落。其实这三个影响了作者一生的人的三十年的际遇所折射是同一个人生的理念——“自由”。追求自由是伴随这三个人一生的宿命。辅成先生终其一生徜徉在哲学的“理想国”中,即便是在最动荡的年代,他渴望的仍旧是像希腊先贤一般思考哲学,哲学的思考;而宾雁,人生的起起落落,矢志不渝的为了社会的公正,个人的自由呐喊、抗争,捍卫每一个人的自由权利;唐克,所有人的眼中最为卑微的一个,不管意识形态的宣传怎样的义正言辞,人们的目光多么的鄙夷和不屑,他依旧我行我素,从那个当初追求婷婷时在月下抚琴高歌的小青年到廿多年后在巴黎相见时那个挂着个破相机,不修边幅的中年老男人,始终如一的还是他身上那股子向往自由的冲动。

由“燃灯者”,我想到了顾准,那个至今还躺着我们大多人的视线所不及的角落里的灵魂,那个曾被人用泰戈尔的名言来形容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光里“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路”。固执的为了自己的信念,在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中,冷静、理性的思考民族、国家、历史问题。所谓“燃灯者”,亦是“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从来就不是希腊人的无端臆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同样的故事总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舞台”上上演,从苏格拉底为了唤醒民众的从容赴死,到纳吉为了自己的社会政治理念请求政府赐他死刑,从布鲁诺为了真理踏上火刑架,到卡斯特里奥为了捍卫每个人的信仰自由与加尔文大战…。其实这本《燃灯者》写的何止是作者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也是千千万万人的燃灯者,更是献给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人类的事业,点燃自己,照亮人心、照亮历史的先驱者们的赞歌。也许作者没有如此宏大的情怀,我们也不缺少那些充满了宏大历史叙述的著作,但是经过这些过于复杂的解构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任务,早就模糊了他们原来的面貌。而“燃灯者”可以看做是大背景下的一段“小故事”,那种随着历史的波纹一同起伏的人生遭遇,虽然由于夹着个人的情感有有失客观的嫌疑,但是弥漫在笔端的那种隽永的人生体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生儿”最为缺乏的。这或许对于我们理解我们的历史的一种读到的方法、方式。

一本好书,就是能让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莎士比亚。而让一个读者从一本书中读到一千个人的命运,也许也是文字的另外一种玄妙。《燃灯者》就是这样一本书。我觉得完全可以用李慎之的观点来解读这本书,所谓燃灯就是启蒙,燃灯者所书写的三十年就是中国新启蒙运动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一百多年的启蒙史的一个缩影。鉴往知今,启迪赵越胜的辅成先生和宾雁正是近代以来,无数启蒙者的写真,从严复、梁启超到胡适、陈独秀,从顾准、林昭到李慎之、孙家栋、陈乐民等。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和继承人,我们可曾想过:他们“为谁燃灯”

【篇二:燃灯者读后感】

被教育部的课题追着,发誓必待完成之后才写博文——毕竟它是题外之事,不能用它代替结项。但周三晚上参加学术沙龙,我的一个“文青”学生,送我一本名为《燃灯者》的书,副题为《忆周辅成》。我不知道“周辅成”为何许人也,作者“赵越胜”也不认识。以为是我这学生的朋友,回答说不是,而是周国平、徐友渔、陈嘉映他们一帮的。周、徐二人很熟,买过、读过他们很多的书。去年徐友渔来川大,也去听过他的讲座。但赵越胜,确实不熟。问学生为什么想起了要送我这书,回答说是猜想我会喜欢。后来推测,他可能也把我当成了“文青”,因为时不时地和他聊些文学什么的。谢过他,把书带回家来,也没打主意马上看,心思仍被课题缠着。

次日下午,难得的秋日阳光,很暖,却不晒人。坐在书房里写,总觉得有些辜负,最后还是移到了阳台,沏一壶朋友送的青城“韵味”,拿过《燃灯者》来读。这是一本时下难得的关于师生交谊的书。一个普通的青年工人(即作者赵越胜),在一个为工农举办的哲学学习班里,有幸与北大的周辅成先生结识了。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对知识的渴望,作者开始向周先生陈述自己读书遇到的困惑。也是带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风范,周先生开始孜孜不倦地给作者讲述西方哲学的要义,引导这位好学的青年步入西方哲学的圣殿。他们常常相约在饭馆,吃着聊着,以饭菜裹腹,以哲学铸思,每次都是周先生付账。相约以后,一个乘7路无轨电车去动物园换32路回北大,一个乘5路汽车去德胜门换车回清河,两路茫茫,以学为媒。一年年下来,到文革结束,作者已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工变成了一个深谙西方哲学奥秘的学者,并顺利地考进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工作。之后,他们又相约在北图,借书看书,每周的师生抵心交流不亦乐乎。在周先生无怨无悔的指导下,作者考取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研究生,又一步步地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一口气读完,半天找不回魂来。在作者的娓娓道来里,我总抹不开孔子与学生浴于沂、咏而归的场景,抹不开朱熹与蔡元定抵足共校《参同契》的场景。那是旧式知识分子才有的情藻,在我们这个老板与学工的时代已经成了令人艳羡的回忆。我很感谢周先生,让我看到了传统学人的纯正品格;我该祝贺作者,在**的年代遇上了一位爱才的尊师。这不仅仅是如何为师、如何为学的问题,而是为道的问题——于中贯穿了两千年来儒家的师道理想。

周先生和唐君毅、牟宗三为同学,一辈子致力于道德哲学的研究。但在我们这个不讲道德或只讲伪德的社会里,他注定是要踽踽独行一生,不仅失名于我等文革成长起来的寡闻之辈,即连他的相关著述也都很难见诸天日。但周先生是旧式学者,学问之于他不只是器,更是道,他耐得住寂寞和孤独,不会趋炎附势。他把陆游“独吟古调遣谁听,聊与梅花分夜永”的诗句写成条幅赠于作者,于中有他的孤独,也有他的坚守。他还曾将刘孝标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制成贺卡赠人,以此激励学生世道故乱、慎勿放逸。这是旧式知识分子的风骨,任你沆瀣满地、虎狼成群,“善人为善,岂有息哉!”

作者将书名取为《燃灯者》,自叙来自《五灯会元》:“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又引《马太福音》:“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作者认为,周先生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照亮的不仅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也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还有辛劳于野的普罗大众。就此而言,周先生又是幸运的。灯之为光,不枉此生。可是这个时代,我就点亮了自己的灯,也找不到安放的灯台,因为除了灯,我已经是一穷二白了。再说,这个时代真的还有需要光明的人吗?

【篇三:《燃灯者》读后感作文

读罢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心中感慨良多。

同样类型的书,之前有所接触。之前曾读过陈来先生的《燕园问学记》以及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同是对过往求学道路上师者的追思和记录,但是论文风,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对我的心灵震撼更为强烈。

与其说这是一部哲学学人追思恩师的回忆录,倒不如说这是两代学人思想激荡、相知相伴的成长史。

追随作者的视角,让我这个后生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如饥似渴的学人一道重温他们求学问道、探寻人生真谛的成长历程。

尽管这些学人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就像越胜先生能够遇到周辅成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一样,他们的求学经历却都往往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面对艰辛、清贫的生活条件,面对珍贵稀有的学习资料,心中没有丝毫杂念,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执着、坚毅却又乐观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不管你是否经历那样一段岁月,但是透过字里行间,你都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对过往的求学成长经历是很受用的。

而这一切,在越胜先生的笔下,是那么地熠熠生辉,栩栩如生。情之切、爱之深,不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渲染,读后感同亲历,那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令人颇为感动。犹记得越胜先生与辅成先生踏着雪走在鼓楼东大街交谈的场景,步行两站多地的距离固然算不上遥远,或许很多时候只是默默地相伴而行,但是这幅画面在作者内心深处却激起了千层浪,因为他们彼此已经超越了学术层面的探讨和追问,直达内心深处达到了心与心的交融。在政治背景不甚明朗的岁月里,谈国事,论人生,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充分信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事后越胜先生如此挂念先生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半夜心不安”,当收到辅成先生“雪夜漫步京城,心情大好”这寥寥数语的回信后,才终究放下心来。

越胜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能够得到辅成先生的教诲和指导。辅成先生对越胜先生而言,犹如他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长明灯,不知疲倦地照亮远方。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是纯粹的,不夹杂丝毫功利之心的,从1975师从先生思想启蒙开始,到后来在学术道路上站稳脚步,三十四年间,彼此始终将对方当做最为尊敬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彼此是真正能够读懂对方的,是知音,是灵魂伴侣,是超越传统师生情谊的真性情。

写到此,想到曾经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朋友犹如路灯,它照亮了你的前程。你一直往前走,会一直有路灯亮。一生中,你会遇到不同的朋友,与周遭的一切发生着莫名其妙的关系,有的朋友依旧伴随在身边,而有些,却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无论怎样,他们都见证了你的成长历程,那些幸福美景,那些辛酸往事,人生大喜大悲的时候总是有朋友在你身旁的,如此我们才不会孤独地或是享受快乐或是承受痛苦。也许始终陪在你身边的路灯并不多,三两盏,甚至一盏就足矣,人生得一知己已是莫大的幸福,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读完《燃灯者》,此种感觉更为强烈,物化时代,真正的朋友不多,知己就更难能可贵。这种情谊犹如美酒,越陈越香,越有滋味。

第五篇:观看电教片基石心得体会

观看《基石》心得体会

本人按党支部的要求,观看了电教片《基石》,一句“青山埋忠骨,大海铸英魂”让我深深地感到共产党的江山来之不易。其中讲到:乐昌梅花镇村民,伟抢救红七军400多名红军伤员,冒着雨雪到山中采药,后来遭到敌人的疯狂报复,200多间房屋被烧毁;在南雄油山,由于敌军长达半年的“清剿”,陈毅率领的游击队生活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只得“夏吃杨梅冬吃笋,野菜和水煮”。在关键时刻,人民群众把省下来的粮食、衣物,还有冒着生命弄到的药品,源源不断的送到游击队;在雷州半岛,为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顺利打响,广大渔民踊跃支前,驾船出海,与解放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一起迎接海南岛的解放。正是有了无数先烈的奋战,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仅仅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关键要从读懂八荣八耻的精神入手。胡锦涛总书记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全面确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1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南。“八荣八耻”观是和谐社会精神基石。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多方面努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如果一个社会耻辱不分,甚至以耻为荣,人际必然冷漠,社会必然无序,哪还谈得上社会和谐?“八荣八耻”观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涤清社会风气,树立社会纲纪,打牢和谐社会精神基石,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必产生深远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良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所描绘的美好生活蓝图,更让人民群众满怀喜悦和期待。但是,如今社会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起来,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誉、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成为顽症。

我国古代思想家向来重视荣辱观念。孔子日:“行已有耻,使于四方。” 孟子云:“耻之于人大矣。”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八荣八耻”道德观,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精华并注入了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性,无疑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必须品而不是奢侈品,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知耻知荣,才会弃恶从善,才会见贤思齐,才会把良好道德逐渐内化为行为习惯。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最需要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但心中要有梦,更要坚定这个梦,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紧跟党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艰苦奋斗,锤炼出高尚的品格,勤奋学习练好本

领,提升道德品格和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实现中国梦和个人梦而努力奋斗!

202_年3月7日

观看电教片法治燃灯者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