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一带一路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10-964635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17 11:23: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一带一路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自贸区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众所周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1979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2_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2_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就恰好成为他们最大的投资乐园。所以,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第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202_年,中国加入了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WTO这一被大多数成员国一致遵守国家经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但是,近年来国际经贸机制又在发生深刻变化并有新的动向。“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紧密联系的。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建自贸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大部分是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因此,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落实和发展。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第二篇:202_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论文

“一带一路”战略与福建自贸区建设

班级: 网络1413 论文摘要:“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自贸区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合作。关键词:“一带一路”;自贸区。

正文:

一、“一带一路”概念由来

202_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2_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欧洲时表示,要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2_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202_年11月8日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二、“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这一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1、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2_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2_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2、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

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1]

3、推动多边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福建自贸区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

1、特殊地位

(1)历史上福建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

我省的泉州、福州和漳州,都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其中,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即宋元时期的主港之一,被誉为当时的“东方第一大港”,曾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往来,海外贸易的繁盛给泉州带来丰富的多元宗教、民族、文化,并与当地宗教、民族、文化相融合共发展。福州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通商口岸,唐、五代时达到全盛,与广州、扬州、明州并列为唐代四大贸易港口,明代随着郑和船队在此驻泊与扬航,福州港的商贸地位不断提升。以月港为中心的漳州是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前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海外交通贸易的中心,是这一时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

2、独特作用

(1)发挥海西的先行先试作用。福建一直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可以用好用足用活中央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优惠政策,发挥平潭综合实验区、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和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先行先试优势,积极作为,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区。

(2)发挥闽籍华侨华人深厚的人脉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核心要靠人。综观历史上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靠人走出来的、靠人干出来的,其中华侨华人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见证者和实践者。目前华侨华人已经融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挥好他们的人脉作用,既是我国实现与周边地区全面融合的关键,也是福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重要特色。据统计,东南亚202_多万华侨华人中有1000多万祖籍福建,202_年福布斯亿万富豪榜中,东南亚华商有30位,24位是闽籍。加上与东盟关系紧密的两岸三地闽籍人脉资源,“海外福建”人的总数不比现有福建人口少,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可以成为促进“一带一路”社会、文化和人文的深度融合的重要纽带。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剧锦文 经济日报 202_/4/2 第13版

第三篇:202_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论文

“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重点

摘要:“一带一路”是党中央总揽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正式发布,获得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响应。宣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和路线图。“一带一路”的立体布局日趋清晰,同沿线国家发展规划的对接不断取得进展,特别是我国分别同俄罗斯、欧洲签署了发展规划对接的联合声明,使“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两个方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一带一路”也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自贸区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合作。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重点。

正文:

一、“一带一路”概念由来

202_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2_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欧洲时表示,要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2_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202_年11月8日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二、“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这一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1、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2_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2_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2、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

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1]

3、推动多边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各种机遇

1、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

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2、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3、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结语:“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1] 剧锦文

经济日报[N]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2_/4/2 第13版 [2] 王义桅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 人民出版社202_ [3] 冯并著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M] 民主法制出版社202_

第四篇:一带一路形势政策论文

202_年,随着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周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全局部署中的一大亮点。“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一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路”)是新形势下中国推进周边合作的全新倡议,在整体和周边外交新布局中具有总体性引领作用。本文简要结合目前的世情论述一下“一带一路”的发展前景和发展途径。

关键字:“一带一路”、意义 一带:

一带一路中的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其合作重点地区在于俄罗斯、中亚、中东、欧洲。

俄官方通过202_年《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对“一带”表明了支持。俄政策界也阐明俄是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共建“一带一路”对中俄之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强调“一带”的提出有助于促进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多边经济合作,推动中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合作,进而防范域外政治势力的干扰。中亚五国及蒙古的领导人及主要官员近期通过双边访问、官方文件等肯定了“一带”建设对本国及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均表达了响应和参与“一带”具体项目合作的积极姿态。东欧国家对“一带”热情较高,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领导人和官员均表示本国处在欧亚交通要道的关键位置,愿在交通等领域积极共建“一带”进程。202_年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期间,海合会轮值国主席表示各成员国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法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等国官员和媒体表示,“一带”不仅是经济机遇,也符合各方长远安全利益,欧洲不应错过。一路:

一带一路中的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其合作重点在于东南亚及南亚国家。

202_年8月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东盟各国外长表示中国提出的“2+7”合作倡议显示了推动东盟—中国关系的诚意和决心,泰国外交部常务次长表示东盟各国愿打造东盟—中国未来关系新的“钻石十年”,推进东盟—中国关系自贸区升级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深化互联互通建设,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持并愿积极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建。拉贾•莫汉等印度战略界学者认为,尽管印度“一带一路”存在许多保留,但印度无法阻止邻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与中国合作,更不应阻挠中国在该地区发起的丝绸之路倡议,而是应该积极参与并影响这一行动计划。此外,一部分印度舆论从竞争角度解读“一带一路”,并称莫迪政府最近提出了利用印度“历史、文化和地理优势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竞争”的Mausam计划,规划了一个“印度主导的海洋世界”,包括东非和阿拉伯半岛,经过伊朗覆盖整个南亚,向东则通过马六甲海峡和泰国延伸到整个东南亚地区。202_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和南亚期间,作为印度洋沿岸重要岛国,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均表示希望积极加入“一路”建设。

舆论方向:总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态度较为积极,舆论环境有利于两项倡议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政策手段、前景及影响在沿线及域外国家引起热烈讨论,相关舆论既有积极和期待的一面,也有消极和疑虑的一面。应该正视的是,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因此,有必要针对相关国家官方、政策研究及学术界、企业界、媒体等主体开展对外传播,对“一带一路”进行更为全面、准确和务实的宣介,及时纠正误解、减少疑虑,创造积极的国际舆论氛围。

发展途径:

(一)针对周边及沿线国家:避免将倡议战略化和地缘政治化,强调和平共赢性质

部分国际舆论将“一带一路”解读为中国向周边及欧亚大陆推行的具有扩张性质的地缘政治战略,曲解和误读倡议的目的和意图。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所阐述,“一带一路”是合作倡议,中国没有特别的地缘战略意图,无意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不会干涉别国内政。针对相关误读和疑虑,宜积极主动确立对外传播中的话语主导权,避免部分舆论将倡议政治化、战略化甚至军事化,并应主动突出“一带一路”的和平共赢性质,及其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继承性和一致性。

(二)针对域内外大国(美俄印欧等):强调倡议的合作性和非排他性

在“一带一路”沿线,各主要大国也提出了一系列地区合作倡议,包括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多边经济合作等。针对美俄印欧等域内外大国,应主动强调倡议的合作性、开放性、非排他性和互利共赢性,淡化其对抗性;针对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应积极营造“一带一路”建设中多方参与的氛围,探索与相关组织框架下现有倡议、项目等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和方式。

(三)针对相关国家及其民众:在具体地区和领域探索和夯实互利平等共赢合作的基础

一是针对域内外大国做好增信释疑工作。

二是充分考虑沿线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利益和诉求,以平等互利的姿态开展合作,充分倾听和考虑相关国家内部企业、社会及民众的利益和诉求。

三是与沿线存在争端的国家妥善处理好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敏感问题。以南海争端为例,推动南海合作共赢是增强我与东盟国家相互信任、降低“一路”建设障碍的必经之路。

这“五通”从政策到民心,从道路到贸易,乃至货币,可谓虚实结合、重点突出,为“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机制,落实了内容。而贯穿并统领“五通”的,就是“丝路精神”,就是古代丝路各国共同创造的丝路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战略堪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招,“一子落而全盘活”的活棋,是理念价值与交流方式、合作机制、具体措施相结合的最佳载体。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论文--香港一带一路

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 抓住时代机遇,助力经济发展

——香港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如何担当好“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关键字:一带一路战略 香港优势与劣势 扬长避短 金融平台 贸易中心 超级联系人 摘要:

一 从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分析香港成为大陆和资本主义市场的“超级联系人”的必要性

二 香港扮演这一“超级联系人”的优势和劣势

三 香港应当如何扬长避短,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的历史机遇,成为这一战略的“超级联系人”,助力经济发展。

引言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经合组织成员国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后,历经四年的不断发展壮大,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新时期下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未来在“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投资经济银行”的支持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全球。在这历史机遇之下,长期扮演大陆和资本主义市场“超级联系人”的香港将如何借此契机进一步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将对香港产生重大的影响。

回顾香港经济发展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八十年代的经济腾飞,香港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香港在大陆和国外资本主义市场之间所扮演的“超级联系人”的角色。特别是在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时,香港通过资本运作对大陆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在帮助大陆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香港就像一个资本运作的枢纽串联了大陆和资本世界,并从中获取利益,使得自身经济繁荣。

近三十年来,当大陆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例如深圳、东莞等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陆续转移契机而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时,香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香港逐渐成为以服务业为支柱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并通过雄厚的资本、健全的法治和成熟的商业环境以及拥有发达的高等教育和众多国际化人才建立具优势的国际性网络。然而,近几年在大陆拥有逐渐成熟的资本运行机制后,香港的经济发展逐渐后继乏力。香港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显然,香港要在新时势下,从新定位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挖掘和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新一轮国家发展战略中“超级联系人”。通过自身的资本运作与大陆的资金以及领先世界的基建工程技术相结合,使香港的资本触手触及更多的地区并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利益,助力自身的经济发展,走出现下的经济困境。毫无疑问,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为了自身的发展,香港必须要大展一番拳脚。

二 由于香港存在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现实必要性,所以在讨论香港如何更好的在此机遇下发挥自身优势取得长远发展前,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香港在参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优势和劣势。使得香港能够扬长避短,更好的提振自身经济。

作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的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国际化和市场化。香港已经逐步构建了完善的金融体系,专业化的金融分工,透明、标准化的金融产品,齐备的金融基础设施,形成了强大的金融信息聚集、金融研发能力和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香港在支持内地企业投资境外方面拥有先天优势。香港可以在资金流通中运用丰富的国际金融通信资源和操作经验为大陆对外投资提供国际水平的专业服务,包括金融、法律、税务、可持续经营风险评估、国际认证监测等。进一步而言,香港在推动大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在境外合作园区发展过程中可担当的角色包括:投资分析及尽职调查、园区规划及管理、环保服务、物流服务、融资及保险服务等。简而言之,香港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发挥自身在金融领域优势的体现就在于运用资本运作使得来自大陆的丰裕资金能够高效健康对外输出并作用于需要的国家,即连接大陆资金、技术与国外基建工程的“超级联系人”。作为世界第四大吞吐量的港口及重要的航空枢纽,香港一直是东亚及东南亚的货运贸易中心。从海上看,香港位于全球最繁忙的国际航路上,港口经济发达,是国家开放格局中的重要门户。从陆上看,背靠广东,通过现代化的互联互通,可以便捷、高效、低成本地连通内地,是连接海陆、沟通中外的重要节点。从空中看,香港拥有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客货运量都位居全球前列。优势十分明显的地理位置,使得香港成为联通大陆和国外货物贸易的不二选择。香港可以依托现有的贸易优势,跟随大陆不断拓宽的经贸圈,成为双方贸易的平台和枢纽,起到串联的作用。同时香港在货运贸易中拥有突出的管理经验和技能优势,可以提供大量的相关人才配合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输出的人才也将将加强大陆与国外的联系,这也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所需的。因此,香港能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国际贸易的“超级联系人”,促进经济的交流和繁荣。

与此同时,香港在中外交流畅通上也颇有其潜力。由于历史上曾长期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香港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汉语。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用英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香港在加强大陆与外的交流和文化输出上有先天优势。香港能在项目实施中起到联系调和的作用。

当然,香港也有着其发展的诸多不足,例如长期的资本操作和贸易中转业务使得制造空心化严重、金融服务业务发展停滞、香港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能力不足、经济缺乏实体等等。事实上,香港的优劣势十分明显。香港赖以生存的核心是它的国际市场化和贸易中转枢纽。因此,香港必须抓住一带一路的契机,扬长避短,拓展香港离岸贸易相关服务的市场空间,解决香港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瓶颈,推动香港金融服务、贸易服务和专业服务等支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香港的持续健康发展。

既然,香港的优劣势十分明显。那么,香港如何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呢?首先,香港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可以发挥其金融优势功能,充当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外融资平台。发挥其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优势,集合不同领域的资金用于为“一带一路”提供贷款、债券、股权等不同类型资金,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资金需求。同时在世界范围发行“一带一路”债券融资,加强与国际、国内金融机构合作。

其次,香港可以利用在境外人民币融资市场及贸易结算的优势地位,发挥好人民币在产业合作和贸易往来中的功能。通过与国际合作,以产业合作和贸易往来提升人民币作为区域贸易结算的货币地位,通过银行贷款和发债券等方式,在向“一带一路”基建项目提供人民币融资过程中,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人民币资金循环和跨境流通。利用“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加强与其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合作,提升人民币在贸易融资、项目投资、跨境贷款中的使用比例,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香港也可借此进一步提升国际金融的地位,提振经济活力和信心,推动香港金融的升级转型。

除了在金融运作方面上大有可为外,香港也可以利用其在国际货物贸易的核心地位,将自身打造为环球商贸和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于促进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外贸易发展。香港国际贸易中主要集中在亚洲市场,“一带一路”建设将增加香港货物转口或转运、离岸贸易和服务输出等机会,商贸洽谈、展览、品牌推广等贸易支援服务也将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香港将有机会加强贸易转型,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管理业务。因此,香港应当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频繁大规模的货运贸易,积极承托大宗货物贸易运输,提高货物中转效率和国际化水平。只有利用一带一路的机遇,积极参与中国与国外的贸易交流,才能拓宽香港的贸易层次,实现香港的跨越式发展。

另外,香港也可以运用自身在法律制度、市场规则以及语言文化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优势,致力于促进中外的交流和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金融贸易发展。例如在遵从市场运作、合理回报及风险管理方面为“一带一路”地区提供可操作经验,帮助建立具有国际标准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框架,协助有关部门共同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边参与的产权及投资保护机制。香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所扮演的“超级联系人”将改变自身及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乃至全球的金融贸易格局。因此,当香港在这一战略中找到自身定位,他将大有可为。

结语

正如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香港的发言中提到的:香港应深化与内地合作,共同开辟“一带一路”市场。充分发挥香港多中心合一的功能优势,在专业服务和国际化人才方面深化与沿海省区市的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水平。香港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应当认清自身的定位与优势,抓住历史机遇,成为中国与国外经济贸易的串联者,推动国内外的经济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联系人”。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一带一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