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动物学实习总结及心得
编辑:红尘浅笑 识别码:10-909704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4 10:17: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动物学实习总结及心得

暑期实践活动心得

—— 记天堂寨夏令营活动

生科院1103班乐花花

作为一名已经在大学校园生活了一年的大学生,对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里,我希望能与以往有所不同。在这个时候,学校提供了参加实践活动的建议这是一种磨练,对于学生来讲,实践的机会真的是很难得。在中国的教育里,我们学的都是理论知识,真正用到的却不多。理论加实践才是最科学的学习方法。

今年暑假,我们11级生物科学专业三个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动物学课程野外实习活动,还有黄石七中的学生也来参加了我们的夏令营。

活动内容及收获

1.动员准备阶段

通过夏令营动员、天堂寨实习情况介绍,我们了解活动的目的、内容、安排及要求达到的目标,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1)每班按8—9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2)检查野外用品(捕捞器械、标本桶、标本瓶)及其它劳保装备;

(3)购买室内标本制作的药品、器具等;(4)了解野外生物记录簿的记录格式。

2.教学阶段

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为期一周。

基本训练内容有:(1)各种动物标本野外采集;(2)室内标本制作;(3)标本的鉴定、描述和保存。

要求有:(1)每天及时整理当天收集的资料及采集的标本;(2)每天要作实习小结;(3)每天预习与第二天实习有关的内容。

3、活动+学习阶段

在天堂寨的那些日子里,每天要上山采集标本,但是那些中学生也跟我们一起学习,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还有特征。

我们学习了昆虫纲等的很多动物的生活习性。昆虫纲

鳞翅目:体表及翅上都被有鳞片及毛,虹吸式口器,复眼发达,完全变态,幼虫为毛虫型。代表有:蛱蝶科(豹纹蛱蝶,电蛱蝶),粉蝶科(菜粉蝶),凤蝶科(麝凤蝶)。

蜻蜓目:咀嚼式口器,触角短小刚毛状,复眼大;翅两对,膜质多脉,前翅前缘有一翅痣;腹部细长;半变态。代表有:蜻科(白粉蜻,黄蜻),科蜓(大粉白蜓),蟌科(河蟌)。

鞘翅目:咀嚼式口器,触角形式变化大。前翅角质,厚而坚硬;后翅膜质,常折叠藏于前翅下,脉纹稀少。中胸小,盾片小,完全变态。代表有:天牛科(黑缘苹果天牛,云斑天牛,浅翅天牛),虎甲科(黑斑虎甲)。

膜翅目:复眼大,触角丝状,锤状或膝状;口器除蜜蜂科为嚼吸式外,其他一般为咀嚼式;前翅大,后翅小,皆为膜翅,透明或半透明,后翅前缘有一列小沟,可与前翅互相连接。前翅前缘有一加厚的翅痣。代表有:泥蜂科(泥蜂),蜜蜂科(熊蜂)。

同翅目:刺吸式口器,成虫大都具翅,触角短小,刚毛状或丝状;体部常有分泌腺。代表有:蝉科(蝉)。

节肢动物:河蟹,溪蟹

爬行动物:竹叶青,南草蜥,石龙子

扁形动物(涡虫纲):三角头涡虫

我们还和那些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学习了采集及制作方法。

涡虫的采集与培养:涡虫喜生活于流动而清洁的溪流中,白天喜隐生

于石块下。当在溪流中发现涡虫时,可连带 石块一起放入装有干净溪水的采集桶中带 回。在饲养涡虫时,最好在饲养缸中种植少量水生植物净化水质。

昆虫标本采集 采集工具

a.采集网 依据各种昆虫生活的场所、取食方式和个体大小等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网。

捕网:由网杆、网圈和网袋组成,是采集昆虫的主要工具,用来捕捉能飞善跳的

昆虫。

扫网:网袋要用较结实布做,直径和袋深比捕网要小,其他和捕网相同,主要适用于扫荡隐藏在枝叶下的昆虫。

b.毒瓶 常用500ml广口玻璃瓶,在瓶底铺1层脱脂棉,采集之前倒入适量乙醚或乙酸乙酯,用来收集和迅速杀死昆虫。

C.其他 采集袋,采集箱,玻璃指管,记录本,标签纸,镊子,剪刀,铅笔,三角纸袋,小桶

采集方法:网捕法,诱虫法,击落法,搜寻法 标本制作方法

插针法:取出新鲜标本,根据虫体大小选择适当的虫针,昆虫针插入应与虫体纵轴垂直,虫针尾部在胸部背面处留出8mm。不同目的昆虫插针的部位不同。经插针后的标本,整理其姿态,使其保持自然,用大头针加以固定,放入烘箱里烘干,取出后,将针插入已写好的标签纸上。

展翅法:蝴蝶。蛾类等标本要用展翅法固定。将蝴蝶用昆虫针固定在展翅板上,是蝴蝶身体处于沟槽中,用镊子分开翅膀,两边各用纸条压住,再用细虫针轻拨翅脉较粗的部位,使其整理成飞翔的自然姿态,一般前翅与身体保持垂直,后翅前缘多少被前翅后缘盖住,这样后翅暴露面最广,使蝴蝶整体保持最优美的姿态,将标签插在旁边,以免弄错,最后放入烘箱内烘干或阴干,取下后插上标签即可。在实习期间,我们生科1103班是由顾老师担任专业指导老师,本来顾老师也是教我们动物学实验课的老师,在平时,他就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负责任的顾老师对我们要求真高,从他那里几乎没听到赞扬的话,但最终他布置的任务我们还是尽努力完成了,让我们的暑期实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这次天堂寨动物学野外实习不但巩固和提高了我们的动物学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有条件的话,多一些进行野外的实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山林是我们的资源宝库,它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各种各样有用的资源,我们在开发山林资源的同时,也又去保护它,而不应该为了短期的利益破坏它。在实习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谅解,组员之间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很好的完成了实习的任务。

这次动物学课程野外实习,使我们不仅学到了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而且也了解了很多有关天堂寨的人文知识。还记得实习最后一天我们集体去攀登大别山的主峰,大家虽然很累,但坚持到了最后,“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们也可以拥有,1700多米的海拔还是挺高的;还记得大别山主峰顶上的那口大钟,为了我们自己心中小小的梦想,我们都去敲钟许愿,希望天上的神仙听见,让我们心想事成;还记得爬主峰途中,一路上除了台阶还是台阶,衣服因为出汗湿透了,但因为顾老师的“沐清风”,我坚持到了最后,看到了山顶的山花烂漫;还记得顾老师在实习过程中对我们的严格要求,让我们养成严谨的习惯。

虽然实习过程比较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微笑着面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大家在笑声中掌握知识、锻炼耐力,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知识令我们难以忘怀,实习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第二篇:动物学实习心得

动物学实习心得

为期5天的动物学实习,在端午节那天结束了。由于有了植物学实习的经验,我们对动物学实习的痛苦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植物学实习的时候,我们是集体行动。所有人都围着老师和植物转。而动物学实习,我们的自主性极大。整个动物学实习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眼明手快”。那些瓢虫、蛾、蜂等等都隐藏在密密麻麻的树叶或草丛中,需要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而在帽峰山最难捕捉的就是大大的凤蝶了。它们“身手敏捷”,每次从深谷飞出,都引起一片惊呼,但我们尝试了无数次,最终还是没有抓住!很失望!但是,在火炉山,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峡谷不深,加上有了帽峰山捕蝶的经验,我们这次很顺利地捕捉到了很多种类的蝴蝶。

可能是由于小时候,经常在山里玩耍,去摘野果,捉蝉,掏鸟窝之类的,我一点也不害怕那些动物,反而觉得很有趣。当然,我们抓动物不是随便乱来的。设想过我们要抓哪一类动物,我们初步了解了它们的习性,然后开始寻找目的地。在火炉山,我就在水边的小石头下,抓到一条很大的马陆,还有在浅水处抓到一只小蟹,很开心!上山不久,我还抓到一只正在蜕皮的蝉!那个蝉壳已经从背中线裂开,可以看到幼蝉绿色的背部!等到11点半休息的时候,居然发现蝉已经完全从壳里钻出来了!绿绿的!整个过程也就不到一个小时!可惜抓到它时,卡氏液不在我们这个小组(因为我们这个大组分成两个小组来行动了)。不然可以把它固定在壳里。也很可惜,那天没能向老师说明我观察到的这个现象。

在大学城,我在湖边抓了一只有绿色条纹的蜻蜓。这种蜻蜓很难抓!它总是在湖边忽悠一下就飞走。我觉得自己有点邪恶啊!因为我是趁它产卵的时候,用捕虫网抓住它的。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蜻蜓交尾和蝴蝶交尾的现象。学习了动物学之后,我们不再以玩乐的眼光来观察动物,而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也发现了一些动物世界中有趣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看大盘表面现象。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大组的联系就不够紧密。实习路上,我们打趣说我们这是西天取经呢!

制作标本的时候,我们一起查阅资料,为确定每一只虫子的目而纠结;制作标本的时候,为蚂蚁的微小而叹息。制作标本的过程,我们不断翻书查阅,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一个梳理和巩固。

我觉得,这次动物学实习又一次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加了更多有趣的故事。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最后,老师人性化地取消了个人考试,让我们很感动!哈哈哈„„

第三篇:动物学实习总结

5月26日,在动物学实习之前,老师为我们举行了实习动员大会,大会中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习过程中的小组安排等等。让我们对整个野外实习有了个总体的认识,清楚此次实习的学习目的,也让我们做好组织工作,在实习过程中能分工合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事先告诉我们的注意事项让我们的实习更安全。5月30日,我们到湛江森林公园进行无脊椎动物昆虫观察与捕捉、野生鸟类的搜寻和观察。刚刚开始,我们由于没有捕捉昆虫的经验,所以收获成果很少。后来我们想起老师在动员大会时有说过的捕捉技巧,我们逆着昆虫飞行的方向挥捕虫网,果然捕捉昆虫的效率大大提高,这让我们欣喜若狂。捕捉到的蝴蝶放进自制的昆虫袋里,目的是为了防止蝴蝶的翅膀折断而影响观察;其他的无脊椎昆虫则放进毒瓶里,使昆虫昏迷死亡而无所损坏。在捕捉过程中我们也不放过观察的机会,每抓到一只都会粗略地观察它的形态,为了避免下一次抓到相同的昆虫。在这个捕捉过程中,我们小组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更浓厚。

5月31日,我们在实验室进行昆虫分类鉴定和标本制作。我们小组捕捉回来的昆虫很多,但我们没有草草了事,而是很认真地把每只昆虫都按老师的要求很所教的步骤,把它们制成标本。蝴蝶的翅膀要小心翼翼地铺平、其他无脊椎昆虫要按照它原来的生活形态摆好,再钉上标本钉。即使是长达3个小时的烘焙过程,我们小组的成员也很有耐心地等待,交替值班。当标本制好后,我有种很强烈的成功感,这是我第一次做昆虫标本,看着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一只只栩栩如生的昆虫,我突然领略到了动物的美和它独特的魅力,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每只昆虫的有独特的外表、它们外表纹理是如此的美丽。根据每只昆虫的独特外表形态,我们翻阅着各种昆虫鉴定工具书,终于把所有我们捕回来的昆虫都找到了所属的目和科。从鉴定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昆虫独有的形态的肢体,也从工具书中了解到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殖方式。在这个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把平时课本上的知识套用到了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检验了课本上的知识,使我们对昆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制作标本和分类鉴定的过程中,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耐心和细心,更是对我们的毅力和态度进行一个大考验。6月2日和3日,我们到硇洲岛野外实习2天,这两天我们的主要实习任务是水生动物的采集、识别、标本处理。这2天充分展现了我们队员之间的相亲相爱和团结合作。由于路途遥远,有些同学有晕车、晕船现象,我们队员之间互相协调,把头等车位让给晕车、晕船的同学,互相之间的体贴让彼此的友谊升温,更让我们的凝聚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可见野外实习是一个让彼此了解对方、建立深刻友谊的好机会。在沙滩上采集水生动物的过程更让我们增添学习兴趣,这是课堂学习难以提供的。采集到的水生动物,我们通过看、闻、摸等多个感官去认识这些水生动物,把课本上教授的知识在实体上重新认识了一遍,这让我们不再是在空想中学习,而是让我们有了更全面的对某种知识的框架。在沙滩上学习那种学习氛围非常的有趣,不像课堂上学习那么的枯燥无味,是一个令人回味的学习体验。这一次硇洲岛野外实习更让我们体验到为了学术而努力奋斗的滋味,是件挺快乐的事情。6月4日,我们在宿舍阳台把采集回来的贝壳和一些水生动物洗干净和晒干,便于储存。6月5日,我们在实验室对采集回来的水生动物进行鉴定和标本制作。部分水生动物需要用福尔马林浸泡而制成标本;而另外一些水生动物如贝、螺、珊瑚等,则需要查阅水生动物鉴定工具书,查出其科名、属名,用标签做好标记。由于许多贝、螺之间的区别很少,只在外壳的纹理上有些许的差异,这实在挑战我们的毅力、细心及态度。在这个查阅过程中,需要我们每个队员分工合作才能有效率地把学习任务完成。而在查阅过程中我们能学习到更多详细的知识,正好弥补了课本上的缺陷。可见,野外实习在我们学习专业知识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6月7日早上,我们到金鹿园进行哺乳动物梅花鹿、马鹿的特征观察。在金鹿园有导游悉心地为我们介绍梅花鹿成长的每个阶段及其生理特征。更为我们介绍了很多梅花鹿的药用价

值,增添了我们的课外知识,使我们把知识运用到现实。这次的实习我们通过对梅花鹿的认识,使我们对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小见大正是我们此次野外实习的目的,通过对某种具有普遍哺乳动物特征的动物进行认识,从而对整体哺乳动物有进一步的认识。另外,野外实习中学到的许多知识是我们课本上所没有提及的,正好弥补我们专业知识上的缺陷,更让我们认识到从我们的身边也能学习到许多专业知识,只要我们具有善于发现、探讨的态度。

6月7日下午我们到湛江海洋大学的水生生物博物馆,对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爬行类和无脊椎水生动物螺、贝、珊瑚等的外形分类特征观察与识别。这个博物馆的水生动物种类十分的多,确实让我们开阔眼界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各种螺类的外形,外壳上的纹理和外壳的形态是那么的美,实在让人感叹这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啊!在这里,让我看见了平时没有见过的水生动物,也让我看见了课本上用文字描述出来的动物外形。让我从跳出课本,走进现实中学习。

6月8日,我们到寸金动物园对哺乳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在动物园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平常容易看到却缺乏观察的动物,如狗、猫、鸟、鸡、鸭、鹅等等,也可以观察到我们平时难以观察到的动物,如老虎、狮子、河马、豹等等动物。借此机会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有个好机会了解这些近在身边,却忽略观察的动物,也让我们对这些平时难以看见的动物进行观察。从这次实习中,我们发现自己平时观察事物时不够认真、仔细。在寸金动物园这一站野外实习中,我们认识到了很多动物,令我们对课本上某些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不再停留在对文字叙述进行联想这个层次。也让我们认识到平时仔细观察事物的重要性,而学动物学是需要细心与耐心的。

6月9日,我们在实验室进行脊椎动物剥制标本。我们小组分工合作,有的人负责把兔子处死,有的负责剥皮,有的负责制固定形态的铁丝圈,大家各自完成分配的任务使实验尽快完成。而在整过制作过程中,我们都严格按照老师事先教授的剥制标本的方法进行操作,尽可能减少失误,使标本呈现活体时的生活形态。这个实验让我们互相之间的分工合作有了更明显的体现,也增加我们队员之间的默契和友谊。

6月11日,我们在多媒体课室观看动物行为影像,使我们增添对动物行为的认识也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使我们的专业知识更全面,而不是停留在动物外表上的认识,更增添了我们对动物学的兴趣。让我们认识到,原来学习是可以这么的多元化的,知识是如此的丰富多彩的。

这次野外实习令我们把课本的部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课堂上展示的动物,这次我们有机会目睹一番了。野外实习时我们不再是纸上谈兵了,而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我们认识的动物是立体的,而不仅仅是课本图上的一面。这样的野外实习能培养我们学习动物学的兴趣。以前只是对“生物”有所了解,可经过实习后我们才深刻的懂得了“生物科学”的真正含义,明白了知识不仅仅是在书上。实习虽然结束了,可是它会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意志、一种力量、一种方向。通过实习,我们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而研究野外实习的指导,思想,不仅仅在于验证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翻开人生的扉页,实习生活绝对是短暂而精彩的一笔。从课本走向大自然,我们多了一份对动物的深刻认识,更增添了一份对动物的喜爱。经过这些天的野外实习,我们收获了知识、收获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收获了团结合作的好品质。

第四篇:动物学实习总结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

------黄智勇

从202_年6月18日至202_年6月29日,我们09级全体同学进行了动物学野外实习。经过野外参观学习,探讨总结,我们较圆满的完成了实习的任务,达到了实习的目的。明白了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的力量在于使用,在于创新、在于活学活用、在于把知识创新真正强大的力量。其中实习过程中不仅仅进一步掌握了学科的知识,也培养了我们热爱自然的热情,进一步增强我们对自然环境中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

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们进入早寒武纪化石群,走进动物园,观看动物标本馆,踏入原始恐龙丛林中……让我们能与动物们亲密接触或近距离接触,去体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之旅!这样,我们都能够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了我们科学的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习地点及内容:

野外实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了参观和记录各种动物的特征、动物标本及生活习性等。了解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种类特征和分类方法;通过实地操作,增加感性认识,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锻炼意志品质。同时可以了解环境对动物分布的重要影响,对所见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其主要分布地点的分析。

1、澄江古生物化石群博物馆:6月18日,我们到了美丽的澄江,参观了澄江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博物馆。澄江生物化石群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古老、保存最好的一个多门类动物化石群,生动如实地再现了当时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提供了珍贵证据。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引起世界科学界的轰动,被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其中以软躯体化石的罕见保存为特色,现在已经识别的化石就有120多种,有海绵动物、腔肠动物、鳃鬼动物、叶足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等种类,还有一些没有命名的奇异种类。澄江生物群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最古老的海洋生态群落图,这种生态群落之前我们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现在,我们不仅能知道在寒武纪大爆发时产生了哪些动物,我们还能初步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方式和食性。澄江动物群或许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中生物演化的原因,以及诱发这种大爆发的理由。

2、圆通山 :6月25日,我们到圆通山动物园参观并很详细地记录了各种很有代表性的各种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动物园饲养有猴、熊猫、犀鸟、狮子、亚洲象、金钱豹、斑马、孟加拉虎、孔雀、丹顶鹤等珍禽异兽500多种,还有孔雀园,鸟园,水族馆,陈列各种鱼类。我们认真观察记录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对于有些本土不分布的动物,我们观察动物的特征与常见的种类对比,对照课本内容,加深对各种动物的深刻印象。

3、昆明动物博物馆:6月26号,我们冒着小雨去了昆明动物博物馆,博物馆有三个展厅。一层展览震撼人心:序厅、生物多样性展厅、亚洲象展厅、恐龙及化石展厅、骨骼展厅、两栖爬行动物生境柜和鱼类、两爬类瓶装标本展厅;二层展览丰富多彩:色彩缤纷鸟类标本及其生境的展示、种类丰富的昆虫资源及其生境展示,人与自然、熊猫、湿地三大生态景观淋漓尽致表现生物及其生境的关系;三层展览别致新颖:呈现的是水生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滇西北生境的缩影寒温带生境柜和热带-亚热带模拟自然综合大型室内生态景观。创新的设计及布展使整个展厅异彩纷呈,又各具独特亮点。昆明动物博物馆通过动物的姿态标本、骨骼标本、皮张标本、浸泡标本、生态景观等,按照动物的进化、生息和分布规律,集中反映这些动物的特征、习性、分布等,体现物种和生境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展厅通过主题单元的展示方式并配以声像、多媒体、各种生态系统景观等。

4、世界恐龙谷:6月29日,我们到了禄丰恐龙谷,它也是世界的恐龙谷!历史上禄丰恐龙曾两次在世界上引起震撼:一是1938年,我国古生物学奠基人,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先生在禄丰发掘出了中国第一条恐龙骨骼化石标本——“许氏禄丰龙”,并在重庆装架展出,使禄丰成为闻

名世界的“中国恐龙原乡”,并由此揭开了中国恐龙研究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1958年,国家邮政部发行的[禄丰龙纪念邮票],成为世界上第一枚恐龙邮票。二是1995年在禄丰川街阿纳恐龙山,即现在“世界恐龙谷”项目所在地,发现了一处世界级规模的恐龙骨骼化石掩埋点,经过中美两国古生物工作者3年的发掘和探勘,确定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处中侏罗纪晚期的恐龙大坟场,有上百条恐龙埋藏于此,全部揭出将是世界一大奇观。在那里让我们走进恐龙王国,穿越侏罗纪世界,解读地球生灵的兴衰演化,共享留存地球的亿万年世界奇观。

实习心得体会:

完成整个实习后回首这一段经历,无论在知识能力方面还是精神意志方面均是收获颇多。通过野外实习,亲手收集并鉴定了部分动物,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掌握了制作标本的方法及要求,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和对大自然强烈的求知欲,摆正了学习的态度,在此次实习中,我同时得到了一次自我锻炼的机会,逐渐地喜欢我们的工作,也更喜欢我们生物这个专业,并在此次野外实习过程中了解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同时在向老师询问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更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整个实习过程中,在同样一个问题,我们也懂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看,一起讨论,那时也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就是会“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讨论问题的重要性。

总之,此次实习学与乐同在,艰辛与笑声并存,是一段值得珍惜的经历,谢谢学院、谢谢老师能给我们这样一个野外实习的机会。

第五篇: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

野外实习是生物学科类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理论与实际连接到桥梁,同时也是巩固和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方式。通过书本与实物的相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也让我更加接近自热、了解自然。

野外实习对于动物学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到野外田野、林间、滩涂和动物园、生物标本馆各种不同分类动物的外部形态和特征,以熟悉各种不同分类动物的分类特征,基本外形,了解动物千姿百态的各种变化,加强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另外,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存和生活的基本习性,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主要是允许、可捕捉到的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学会和熟悉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本次野外实习,由于考虑到捕捉时所存在的隐在危险,所以我们大多数是以参观了解为主,通过外形的直接观察了解各科的主要特征及科间所存在的差异。本次的实习也让对古生物从未涉猎的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实习的地方有:

1、昆明动物博物馆

2、昆明圆通山动物园

3、澄江帽天山古化石群

4、禄禄丰恐龙谷。

前两个地点主要是对现代的认知,虽说物种种类比较少,不过总是比光看课本来的实际。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自己动手记录了物种的特征,因此我组也非常成功的完成了动物学实习名录,作为一个组长我感到很欣慰。首先观察的是动物的实体标本,初步了解了几大主要科目动物的外形特征,当然,有认识的,也有没见过的,总之一句话,这次没白来。同时也简单的了解了动物地理的一些简单的知识,了解地域的不同,物种是根据地域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座山,可以分春夏秋冬,动物的分布也随之而变。然后,我们去了动物园,这次通过活体动物的观察,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基本生活习性及生活方式,通过阅读动物铭牌了解它们的地理分布、食物来源等等。

而后两个地方则是我们首次参观的有关化石的博物馆,帽天山是有关寒武纪的一些节肢动物化石群,在那里看见了生物大爆发是产生的特有远古物种,一如奇虾,又如可能是最早脊索动物的云南虫等等。参观的同时我们也体验了下野外工作者的感觉,亲自去了山上刨化石。体味了考古学者们细心枯燥的工作以及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在这里对那些为考古学做出贡献的学者们致敬!恐龙谷之行,就显得单调的多,单一的恐龙,不过那场面也足够震撼,整个博物馆建立在化石发掘现场上,园内充满了各种恐龙的复原模型,馆内则是各种骨骼的化石拼接起来的骨架。不得不承认,通过这次的化石大餐,我对古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还特意的查阅了有关资料,稍稍深入的了解了一下考古学,了解下古生物。

它们曾经是地球上的主宰者,是今天地球生物的祖先,由于地质运动和地球环境的变化,它们从此长眠地下。经过了成千上万年的掩埋,它们的躯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成为了化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让人着迷。通过查阅资料,明白了何为化石,化石的形成方式、过程,化石的分类以及研究化石的意义。

下面我对本次野外实习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我在知识和技能上获得了丰收。在实习中,我们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动物学知识,不仅是我以前所学的课本知识设在自然界中得到了验证与加深,对各门各纲的动物的分类有了清楚的辨别,更通过与动物的近身接触了解了他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更对它们存在的价值有了新的反思和认识。

再者,我们认识到啦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期4天的动物学实习时间很短,但工作量不少。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各尽其职,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记录动物标本的时候,大家相互协作,培养了从小组到整个实习同学的集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最后,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习中所学到的知识与经验,最基本的为我们应聘生物教师这一职业或是继续深造提高了竞争力。通过对自然界中的生物的了解,发现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用处,只要我们对它们认真学习与钻研,就必能做到物尽其用,它们势必也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财富。而这一切的前提便是我们在校期间那必须认真学习好我们的知识,留意身边的每一种动物,恰到好处的将我们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壮大自身的能力素养。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也是我们今后从业或是继续深造的基本前提。

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实习过程中的参考书籍资料有些不足,有些问题不能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此外,实习最好做到人人动手,让同学们自己采集、鉴定、制作标本,这样才会起到相应的效果。最好能真正的做到野外实习。

动物学实习总结及心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