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学习《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条例》心得体会
编辑:雨雪飘飘 识别码:10-1006427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3 16:43:3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习《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条例》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树新风

——学习《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条例》心得体会 安龙县招堤街道第二小学 王婵

我校于202_年11月30日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条例》,该条例于202_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于202_年1月1日起施行。

在条例中第八、九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义务教育辍学问责制度。同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学校参与、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配合的父母外出务工的中小学学生教育工作制度。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父母外出务工的中小学学生服务中心并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关爱工作。这就充分体现了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教育“立德树人”的春天已经到来。

光阴如梭,转眼间我站在这三尺讲台上已有16年,回顾这里的酸甜苦辣,通过对《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条例》的认识,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严于律己,从我做起

针对小学生实际,教师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自重、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以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文明、礼仪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等,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2.以学生为本,倾注全部爱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被感化。

把“爱与责任”作为主线,以学生为本,倾注全部爱心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生活、学习、个性发展的需求,了解家长和社会对现代教育的需求,促进教师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充分了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学生为本,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多形式、多层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点,给学生充分的信任与鼓励;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层次,努力践行师生双方双向的交流,不忽视一个学生,心与心的零距离感受;多途径、多层面回应学生需求,把情感教学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更教育理念,探索新常态下教育的新模式

全面关注学生发展。对“特殊学生”采取感情上温暖,人格上尊重,专业上激励的方法,做到社会、家长、学校三结合,给学生以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对学生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给他们以尊重和信任,创造师生平等的氛围,使学生在无形中感到一种温馨和责任。

4.加强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老师对待学生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用爱心打动学生的心灵,用细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诚心解开学生的症结,用信心和耐心促进学生的成功。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心理入手,给学生一种自我满足感;从教育教学入手,给学生一种成就感;以强化管理入手,给学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好的教师,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教育学生成人成才。

第二篇:贵州黔西南州----兴义苗族

贵州黔西南州

——兴义苗族

兴仁县陈家沟、鲤鱼、木桥、长青的苗族从黔东南黄平、凯里、台江等一带迁来。第一个移居时期距今约300年,雍正年间黔东南苗族人民起义遭到残酷镇压,不少人被迫逃亡来县。第二个移居时期距今约200年,贵州苗族乾嘉起义失败,清军强迫苗民迁徙。第三个移居时期,距今大约100至140年间,张秀眉领导苗族起义,斗争持续20多年后失败。贵州“上下游废田不下数百万顷,流亡可复者仅十之二三……降苗所存户口较前不过十之三”,“其民则逃亡转徙,百里无烟。”苗族人民扶老携幼.翻山越岭向黔西南迁移。

一、语言文字

苗族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居住县内的苗族分黔东方言和川滇黔方言,即中部方言和西部方言。鲤鱼、陈家沟、长青、马路河、木桥等地操中部方言;跑马厂、鹧鸪园龙树脚、营盘山、丰洞等地操西部方言。苗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交际中,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词汇。解放后的新词和外来词,苗语中用音义两借的办法,苗语完全能够精确地描绘和刻画各种事物的形态,表达各种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建国前,苗族有语言而无文字。1950至1956年,中央和省组织民族语文科学工作队伍,深入苗族聚居区,进行广泛的调查,创制了苗族文字方案。

苗文(中部方言)共计26个字母,32个声母,26个韵母,8个声调。声母中“Y”和韵母中的ao、ee、iao、iee、ui、aa、uai、an、da、m都是用来书写汉语借词的,在拼写汉语借词中韵母“i”与声母z、c、s、y相拼时,要读成[]。学会了全部韵调和拼音,就可以读拼课文和写话。苗文是表音文字,在掌握苗语的基础上,只要写熟记熟声母,韵母和声调,就可以应用自如。

根据苗语词的结合及在句子中的作用,苗语词类可分为名词、代词、指示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状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13类。

二、居住服饰

(一)居住

兴仁县苗族居住在河谷沿岸或高山地带,喜聚族而居,多则百余户,少有五六户,依山建筑自成一寨.住房以木质结构为主,坝区多为两层楼房,以瓦盖顶,砌石墙封山;山区普遍是以茅草盖顶,住房形式多为一层。苗寨多栽有桃李果木、竹林,四时葱绿,建国前苗族人民较贫穷,多数就地取材,建立3柱头的叉叉房或5至7个头的木柱房,四壁用竹编围。房屋大都分为3间,中为堂屋,作招待客人和吃饭之用,左右两边、火坑和卧室之用。少数富裕者住瓦房,结构和汉族房屋大同小异。极少数人住岩洞。建国后,县内苗族人民陆续建住宅,不少村寨有半数以上的住宅是建国后或近几年来新建。建国前后雨樟交乐雷打石苗人多住岩洞,1983年国家出资建房,最后5户才建房搬出。

(二)服饰

苗族因方言的差异和居住地区不同,服装式样和所用布料、花色图案等各有差异。中部方言的苗族服饰较统一。男装一般对襟布纽扣短衣、筒裤,老年人穿长衫、头包青帕。所用布料由妇女亲手纺编、染色,自裁自缝而成。建国后,男装一般和当地汉族相同,但色彩保持蓝色和青色,女装全身所用布料以棉布染成深紫和青色作底布,在衣袖、胸围、后衣片等处的绣花边沿分别镶嵌红、绿、蓝等绸缎条作装饰,其中蓝绸缎所占面积较宽,把绣有龙凤、犀牛及几何图案的衣片、衣袖、胸围等衬于深青色棉布上。挑花、绣花图案一般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老年人的后衣片不绣花,是用自织提花形图案衣料染成深紫色而制作。上衣是大领无纽扣短衣,系织花带于背后。女青年下身着白褶长裙,裙脚织红、绿、黄3条虹(象征长江、黄河是祖先起源地)。裙的前后各系一块与裙同长、精心缝制的提花围腰。头饰装束,内头巾两块包住长发。头巾边沿绣有锯齿形花边。年轻姑娘还钉有银泡花,外包四方形头巾,头巾的两边吊有丝络,包成椭圆形。戴大银耳环、扭丝耳环和瓜形耳环。头右髻戴有银插头片,青年妇女和姑娘还在插头片上外接5棵1尺2寸长的银链,连接银蝴蝶插于头顶上,再戴上银项圈、银手镯等银饰品。苗族的背带、童帽精美,背带布满绣花、挑花和自织的提花,色泽鲜艳,手工精细。童帽有猫头帽、虎头帽、瓦房帽等。上面精心绣有花纹图案,配做花边,钉有银器18“罗汉”,在帽的后面再加上银铃、银富印、丝络等。操西部方言的苗族因分次方言和土语区,服饰较复杂。服装充分使用精巧编织和刺绣、蜡染等技艺。女装上衣前胸开襟、无扣、衣短齐腰,红布作高领,下衣是百褶裙,用细白麻布做成,裙脚下沿镶有2寸宽的红布,头顶包红色粗毛帕,在衣裙相接的腰间系上飘带。围腰系于前,飘带束于后,飘带头还戴细瓷珠、银链等。这是其中的一种服饰。西部方言区另一服饰是发束于头顶,包大盘青帕,帕的外圈,套一绣花带,下沿缀满两寸来长的多串细米瓷珠(也有玻璃和银珠的),串珠下端垂吊银铃、银刀等银器,耳吊细耳环。上衣右开襟,用花边滚托肩和袖口及衣领。下身系裙,裙有蜡染和不蜡染的。不蜡染的裙,只在编织裙布时,经线用白线、青线相隔,编织出条形花布做成百褶裙即可。围腰飘带均不绣花。西部方言区还有一种服饰:上衣白色或浅色,前胸开襟,襟口镶一条约1寸宽的其它色布,衣短齐腰,衣的后肩上有一块方背盘,绣有几条简单的边线。下衣是白麻布制成和百褶裙

三、习俗

(一)婚俗

1、中部方言婚俗

血缘选择苗族婚姻在姓氏上有所限制,在苗族中,只有不同姓的才可通婚。祖先结拜过被视为同宗,其子女视若兄弟姊妹,不能通婚。一般说,能否通婚,以苗姓为准。

择偶苗族择偶有自由择偶和包办择择偶。自由择偶:男女青年在各种节日或赶场等活动中,通过唱歌互相认识,彼此选择,经过较长时间的交往,最后同意结成伴侣。这种择偶形式称“游方”。待双方都有一定意思后告知家长,家长又通过多方了解确无意见,便聘请媒人出面定亲。包办择偶:双方家庭门当户对,儿女年龄相适,双方父母同意,再征求儿女认可。双方默认联姻后,男方备办点心糖果,米1升、酒l壶、雄鸡1只,,择定吉日由摩尼(媒人)到女方家提亲。个别人家要叫摩泥往返几次,婚姻才算定。摩尼必须是结发夫妇两个健在,男女孩都有。

定亲双方择定吉日良辰后,女方通知亲友寨邻与男方的来客(十余人)汇集一堂。男方备办酒百斤、米3至5斗、猪肉五六十斤、雄鸡、鸭各l只以及粉丝、豆腐、茶叶、叶子烟等。女方家将男方带来食品做成熟食祭供祖宗后,双方公推老人分宾主坐上席,互讲祝福话,有的还互唱酒歌。

交礼金根据古代沿袭来的规矩,在举行婚礼前,要先交礼金,女方家要通知舅父收礼金。舅父一般来1至3人,由一个“命好”(结发夫妇健在,男女孩都有)的舅父背一根2尺多长、用竹杆做的刻好礼金项目以及数量的标尺来收礼金(这节竹叫刻木,即婚书)。交礼金在男方或女方家,由双方事先协商确定,不论在哪方,女方的舅父均有决定权。“摩尼”请求舅父让礼让情,其他人只是作陪。礼金是银饰品、布料和舅父的外甥钱、父母的辛苦钱、折鸡鸭的钱等.银饰品包括银项圈、银耳环、银手镯、银头片、戒指等(无银饰品结不成婚)。交礼金当天若是男方家困难,一时交不清,就由“摩泥”负责,结婚前补齐。

结婚双方都办酒席,男方请3至5个男青年前一天到女方家,晚上举行宴会,送亲姑娘与接亲小伙对歌,直到接亲小伙拿出一条带去的青帕子。次日早上,接亲的小伙挑着糯米饭、几斤猪肉和一只鸭,接走新娘。新娘穿着老式衣服(背心不绣花,只有提花图案),众多的送亲姑娘一起步行到新郞家(按旧俗新娘必须穿草鞋),新娘出门时,若寨子有立房子的要停止响动(响锤),遇办丧事的就绕道而行。新娘到男家门口时,由一位中年妇女指点,先跨左脚进屋,进屋后,坐在中柱下,以表示从今日起当家立志。中午,男方家摆席吃午餐。新娘不吃饭,坐桌陪送亲姑娘。饭后,几个迎亲姑娘到井边挑半挑水后(表示开始在夫家做家务).新娘与送亲姑娘以及去接亲的那几个小伙子返回女方家,仪式结婚时新郎不在场。婚礼后,新婚夫妇到次年的2月2日以后才同房。

2、西部方言婚俗

有自由择偶和父母包办择偶。自由择偶受阻力,女方就会背着父母而跟男方去成婚,半月或一月后,男方找二三个族中长老,带上酒和肉与夫妇同行,回到女方家认亲,女方父母只好默认。一般情况下,男方要付一笔“离娘钱”,拿几十斤酒肉,让女方亲朋共吃一餐才算开亲。

吃鸡酒操西部方言的在结婚前,男方择定吉日通知女方家,男方请两个媒人,一正一副称为讨媒,另有族中一叔伯作为男方父母的全权代表。正媒背把伞,副媒背毡包,带几斤好烟草和酒、肉各30来斤,女方父母也找两个坐媒以及族中长辈和寨老等陪伴。两个讨媒到女方家后,向女方父母唱求亲歌,若女方父母无意见,则找两个族中的人陪同两个讨媒,走遍女方父母的内亲家中请客,就是远居百里以外也要走到。媒人到内亲家中也要唱同样的求亲歌,并对被请者递上几匹烟叶,再告诉吃鸡酒的时间。吃鸡酒席上,双方媒人、族中寨老把女方家所要礼金和衣料数目定下来,并让所有参加鸡酒的人知道,开议定送亲人数,让坐媒将竹签削好缺口递给讨媒,将按竹签切口的记录发给送亲客酬劳。

接亲结婚的前一天,男方家根据女方家嫁妆多少,请一帮小伙子到女方家接亲。接亲队伍中有一位领头人。接亲时,男方家要挑酒米一挑,还有挑一腿和三皮肋疤骨的猪肉到女方家,礼品上要打红封。接亲的人要吹着唢呐和芦笙,边唱歌边跳舞,高高兴兴地到新娘家,新娘家以礼相迎。

送亲苗家送亲的人很多(除已丧偶者),任何人都可以当送亲客,多时有100多人,最少有30至50人,主要以男女青年为多数。送亲客多少是根据新娘家的亲戚多少和农忙农闲的季节来定。送亲客中必须有一对夫妇作为领头人,送亲客的衣食住行一切由领头人安排。出亲时,新娘要当着父母和亲友的面哭,表示怀念,依依不舍。亲友要拿钱给新娘(三角五角都可)。

换装送亲客来到距男家只有二三里路时,新娘把最好的服装拿出来由领头替她换。服装出自姑娘的双手,一般在婚嫁的大喜日子,苗家姑娘就要把自己多年挑绣缝制的最好的服装穿出来显本事。

进亲进亲时,男方家也有一对夫妇作为领头人恭候女方家送亲客。男方家事先请一帮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提着酒壶,拿着碗,只要抓住送亲客,不管老少,都得先喝三碗酒才给进男方家大门。男方家领头人事先用一张大桌子放在大门口,拦住女方家的领头人对歌,一直要对到有一方领头人认输才让进男方家大门。进亲时,男方家用盆装有一盏灯,一面镜子(灯表示今后日子光明,镜子表示照出妖魔鬼怪驱除邪恶),新娘必须从盆的上面跨过,以示吉祥。同时,男方家早有一人拿着一只大公鸡站在大门口,当新娘抬脚进大门时,突然把公鸡从新娘的头上放飞,表示凤进龙门。

送亲客进门后,男方家指定一位斟酒人到送亲客里面去先认新娘的舅父后认叔父,再认姑父(送亲客里面必须有这三方面的人),认到谁,谁就得喝三大碗。认完亲后,男方家的领头人吩咐帮忙的人抬甜酒水给送亲客喝,意解渴,后喝油汤水,意为提神,最后吃香瓜子(可以用苞谷泡代替),让众亲友摆家常。

摆酒正常只摆“上桌”、“右桌”、“左桌”,坐不完的送亲客由男方家另外安排坐席。上桌为“对歌桌”,坐有新娘、男女双方的女领头人、新娘的婆婆等。酒菜上桌时,男女双方的女领头人就开始对歌,一直要对到有一方认输才能开始饮酒吃菜;右桌为“正桌”,上座有新娘的舅父、姑父、叔父,下座有双方的男领头人,左右座有其他主要亲戚,称为“正桌”。左桌为“陪桌”,坐的是新娘家的姑表,血表等,还有堂哥堂弟,通常称为“扯皮桌”,只要男方家稍有一点不如意,这些姑表血表就要表现出来,一般男方家派出斟酒和陪客的都不愿到这桌去。

洗脚送亲客休息时,男方家指定几位姑娘先给新娘的舅父、姑父、叔父洗,后给女方家领头人洗,最后是给其他送亲客洗。不论洗到谁,洗不洗都要给来洗脚人的钱(三五角都可)。男方家给送亲客洗脚后,女方的领头人又指定送亲客中的两位姑娘出来给男方家洗,主要洗男方领头人、新郎的父母亲、厨官等。洗到谁,同样在给钱。

洗完脚后,进亲礼节结束。年老的亲友可休息,男女青年自由对歌、吹芦笙、跳舞和谈情说爱。

跪亲进亲的第二天,由新郎和陪男向新娘的舅父、姑父、叔父和女方领头人下跪,女方家要给新郎从头到脚换一套服装,其他亲友要给新郎和陪男丢钱。

送礼也叫发草鞋钱。这是一种传统形式,一般只付给新娘的舅父、姑父、叔父各3元6角,领头人2元4角,一般送亲客3至5角。

退亲退亲时,男方领头人用一张大桌子堵住男家大门,要女方领头人对歌,对到有一方认输才让女方领头人走。退亲时,男方家要事先指定两位姑娘到寨门口去拦新娘(叫拦亲,新娘在双方领头人对歌时,趁人多不注意,悄悄溜跑了),新娘被拦住后,就放声大哭,表示不愿离开亲人,送亲客和亲友要送给新娘的钱,新娘被拦亲的人劝回新郎家后,送亲客才能退亲回女方家。

(二)丧俗

1、中部方言丧俗

丧葬分为送终、入殓、报丧、葬礼、复三等几个程序。老人病危,儿女日夜守护。老人落气,全家恸哭,寨邻帮忙料理丧事,并将老人抬到堂前,沐浴穿戴停放于木板上。人去世后,急找本民族巫师推算安葬时间,派人分别到亲友家中报丧,亲友吊丧时,孝子跪着迎接。儿女、女婿须在人殓棺前给老人送上6尺白布作为垫盖布。参加葬礼的各路亲友请人吹唢呐,带着鞭炮、香烛、纸钱、鸡鸭、糯米、大米及苞谷等物,有的还关祭碗、祭帐、挽联。办丧事不收礼(钱),丧家一般杀猪或杀牛。葬礼必须有巫师给死者开路,棺木送到墓地后,落土时,巫师念巫词后,孝男向死者作最后告别,然后带上鸡鸭、香烛、钱纸到墓地向死者悼念,并请巫师退魂。孝家要守孝120天,守孝期不寻欢作乐、剃头,禁忌吃狗肉,3年内不贴红喜联,不穿红绿衣服。

2、西部方言丧俗

老人死后要将尸体洗净入棺,择期安葬。根据经济条件杀猪打牛办丧事(也可不办)。葬后第13天夜晚,亲戚各带上一壶酒来祭奠死者,并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

祭祀又叫“烧灵”。办丧事最隆重的典礼,多年才办一次,被祭死者不止一个。子孙分了家的也要联办。

横葬无论坟的向山如何,都要让死者的脚朝东方。据说祖先从东方来,死后仍然走到祖先那里去。

(三)传统节日

苗家除过春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过如下节日:

跳花节农历正月初八,西部方言区过跳花节。跳花节的来历有两说。一说:古时候,苗家在战争中撤退迁徙,每到一个宿营地,首领们都要高高地竖起一面旗帜,传令前后人马,就地宿营。定居以后天天升旗。久之,改天天升旗在正月初进行,纪念过去竖旗屯兵活动。另一说:三百年前,一对男女青年,后生名杨信,姑娘叫李梅,同居一个村,青梅竹马,可是父母都为他们各自定了“背带亲”。正月初八,杨信带着芦笙,李梅携起铜琴,相约到远离村寨的一座山头上,双双依在一棵大杉树下,杨信吹起芦笙倾诉对李梅的爱情,李梅弹响铜琴,发出生死相随的和声,双双吊死在杉树上。后人为纪念他们争取婚姻自主,歌颂他们忠贞纯洁的爱情,把正月初八定为“跳花节’。主持者择定吉日,竖起花竿,挂上有色长布条,鸣放鞭炮,号召众人前来过节。正月初八,人们穿上盛装,吹着芦笙、唢呐等,云集山场并从事一些体育比赛,参加者常达数千,有的来自百里之外,青年男女交朋联友,缔结姻缘。县境每年在柏秧树过跳花节。

敬轿节农历二月二日,是送新媳妇和修补路的节日,家家煮鸡蛋,染成红色,小孩子用网袋背着出游。

六月六农历六月六,过“包棕节”。多的包四五斗米,少则包斗米(是走亲戚不可少的礼物),同时到田坎边宰杀公鸡一只,把鸡血滴在纸马上,以示驱害虫保丰收。

卯节农历七月十三日,各户都把出嫁了的姑娘、姑妈、姑奶接回来欢聚。晚上坝子里插上香,如满天繁星,预示着新谷进房,确保丰收。

(四)传统食品

苗族主食,河谷地区以大米、苞谷、苔类为主,高山地区以苞谷、麦子、荞子高梁为主.副食有瓜类、豆类、蔬菜以及肉类等。细酸菜煮鱼是苗族待客的美味佳肴。细酸菜是由青菜凉到半干,洗净切细,加上甜酒糟、苦葱、蒜苔等拌匀,贮于坛中,密封而成。.此外,还喜作豆豉、豆腐等。荤菜的加工,主要有熏制腊肉、腌肉、香肠等。苗族喜糯食,亲友来,以糯食待之。糯米粑是春节拜年、棕粑是六月六走外家必不可少的礼物。苗族喜饮酒,秋收以后家家户户都要自酿甜酒和烧酒,特别是用苞谷和麦子烤的烧酒,是醇香的低度酒。苗族人民还喜吃狗肉。

四、民族文艺

(一)民族文学

县境内苗族口头文学丰富,分为散文体和韵文体。

古歌又称“老歌。一般都是几百行、上千行乃至万行。古歌的语言形式为盘问体和铺叙体。盘问体的句型一律为五言,铺叙体的句型有五言和长句掺杂。每首古歌都有一定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或把动、植物和非生物拟人化。古歌在结构上采取设问作答的方法,辗转复唱。古歌的内容,一般的习惯说法是12路(路就是“本”或“部’)。按内容分,有叙述天地来源的《开天辟地》、《运金运银》、《铸日造月》等;叙述万物来源的《找木种》、《犁东耙西》、《栽枫香树》、《砍枫香树》、《妹榜妹留》等;叙述人类来源的《洪水滔天》、《兄妹成婚》等;叙述民族迁徙的《跋山涉水》等。这些歌叙述当时的祖先为寻求美好生活,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现在居住的地方,开垦种植、繁衍子孙的经过。县境内陈家沟、木桥、鲤鱼、长青、马路河等地的部分老人会唱古歌。

叙事歌也叫故事歌,大多由几组合成。一般为五言体,押调不押韵,较有代表性的是《仰阿莎》,在艺术上具有独特风格,长达几千行。它叙述一个心地纯洁的“清水姑娘”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故事。

酒礼歌和祝词酒礼歌和祝词是在走亲访友、建新房、婚礼、为老人祝寿等场合唱,多是颂歌和谦词。

造反歌阶级性异常鲜明,能激起人们对反动统治者的仇恨,号召人们向那些残酷的统治者作殊死的斗争,如《霞巴夺》。

情歌种类繁多,有传统继承,也有即兴而作。抒发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情歌一般分《相见歌》、《青春歌》、《赞美歌》、《单身歌》、《求爱歌》、《相恋歌》、《结婚歌》、《悔婚歌》、《逃婚歌》、《分别歌》等,有用汉语作情歌唱者。

节日歌节日才唱,不同节日又有不同的内容。如《过年歌》,说“年”天上地下到处走,天上和地下的人都争着抢它。为此,天上和地下还打了一仗,最后议定,它先到天上,天上先过年;它下到山林,百鸟才过年;钻到水里,龙王鱼虾过年。最后才来人间,只有勤劳富裕的地方才有年过,而懒惰的地方年不去,所以现今的人们才努力生产。

巫词巫师在祭祀、丧葬等活动中专门唱颂的一种苗歌,对先人、死者、灵魂等都有绘声绘色的描述,内容也极为丰富。

儿童歌和谜语儿歌苗语称“霞纠呆”。它符合儿童心理和理解能力,在苗寨的少年儿童当中广泛流传,很有群众性。儿歌和谜语虽然短小但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口头语言特点乏突出。

近年来,在陈家沟、木桥、鲤鱼、长青等地,一些青年人用苗文进行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的创作。

(二)民族艺术

音乐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最早的曲调之一。苗族的音乐,可分为民歌、芦笙、唢呐和箫琴曲调,每类曲调又各有若干种。民歌曲调可分为古歌、情歌、丧歌曲调几种,每种各有其特点。古歌曲调浑厚练述,拍节分明,娇健刚劲,唱时多用真声,略带朗读形式。情歌为青年男女社交所唱,曲调很多,抒情气氛浓郁,旋律优美。一般是低声对唱,也有二重唱和混声合唱。酒歌(祝酒歌、对歌)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对唱,用于社交场合敬酒时。丧歌是对成年人正常死亡时的悼曲,曲调悲戚,内容凄楚。

芦笙曲调是苗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曲调分为舞曲、代歌曲、问讯曲等几种,每种又有若干曲。舞曲节奏轻快,抑扬顿挫;代歌曲曲调婉转柔和,多有尾声;问讯曲曲调缓慢,节奏明朗。唢呐曲调各地不同。在本民族中一般是在办丧事时吹奏。苗族吹木叶,历史悠久,在也仍然时兴。

舞蹈芦笙舞起源很早,宋朝时曾进入朝廷表演。苗族最有代表性的舞蹈是芦笙舞。县内苗族的芦笙舞以双人舞为主,旋律变化多,节奏比较自如,有大旋转,立高桩,鸭子步,大翻滚等带杂技性的芦笙技巧。为获得更好的共鸣效果,吹奏者将芦笙朝下或者左右摇摆,其声与山谷回音相激荡。板凳舞,办喜事举行宴会时,助兴而舞,一妇女司酒,男女数人各持小板凳两张,击拍合歌,先进3步,退3步,旋跃而舞,节奏铿然,错节拍者罚酒。一般喜在有楼板的屋中进行,使步伐音节更为响亮,以增添活跃气氛,“蛙不勒旮耿”是县境苗族人民在祭祀中的舞蹈,流传于大山、坪子等村寨。此舞是以鼓相配唱跳和以鼓相配吹跳的芦鼓舞。第一部分以鼓相配唱跳,动作为“走”、“走场”、“转场”。第二部分以鼓相配的笙鼓舞分三段:第一段体现苗族祖先经历的艰苦历程,动作有作贝斗,踩贝勒(走三步、踩三步),意为接祖先,烧灵祭奠;独波娃哥(收牛拍角),意为祖先历程艰苦,生存来之不易。第二段动作:作贝斗(走三步,踩三步),意为接死者魂归,为其烧灵;嗡克啦(鸭子下田),意是为死者烧灵开道时辰已到。第三段动作:作贝斗,踩呗勒(走三步,踩三步)送死者归天;勾股斗(脚勾脚)死者已无牵挂,祭奠死者的牛及衣食等物已被死者带走;摩啊德(转身对掌),表示生存者为死者灵魂升天而高兴。此舞蹈的基本步伐有:走(走,踢走)、勾脚(立勾、蹲勾)、转(踏转、跳转)等。舞步动作以矮步动作为主。芦笙随体动方向自然摆动,使“走”、“勾”、“转”协调配合,揉为一体。此舞先唱跳三段后吹跳三段,唱跳都以鼓相配,唱跳踩字眼,鼓声要分明,舞步干脆利落,强弱分明,粗犷古朴。

(五)民族工艺

刺绣具有独特的技巧,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绢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10来种。图案有麒麟、龙凤和常见的虫鱼、花卉、桃子、石榴等。颜色有大红、紫红、水红、深蓝、浅蓝、深绿、浅绿、橙黄、深黄等。

一般以绸缎作底,绘上或贴上图案。刺绣有平绣凸绣之分,平绣流行面很广,凸绣是在底布上多铺几层纸花,使所刺花卉凸出,有立体感。有的喜绣大花,绣成后,再用金线转着花瓣边缘缀上,花朵格外醒目。有的刺绣,多以青、蓝布作底,绣出5色花纹。辫绣是先将8或12根染色丝线辫成辫子,然后将它回旋满缀于底布成花。结锈是插针后,以线在针头挽数结,然后抽针,如此反复插满花结。贴花是用彩色丝缎剪作许多等腰三角形,如葵花米大的小瓣贴在布底上,再在其周围密绣一圈,纹样多为几何图形。堆花是用缎子剪作花瓣,贴上较小的布壳,边沿往里折,再层层堆叠,缀成后,花瓣逐渐凸出,就象木雕一样,主要用袖花。

挑花花线喜用深疏色和水红色,有的喜用橙黄色套以其它杂色。挑花针法与刺绣不同,是以平布作底.挑制时先用线勾出轮廓,再按图案隔一根纱或几根纱插针,不能错乱,而且多是背面挑,正面看,花纹多成几何图形,常常是纹形不同的几朵小花拼成一大朵,外套菱形方格。

织锦把牵好的经纱轴搁在织机上,再用一块光滑的竹片按照花纹需要,向经纱的一根或数根挑通,而后引进一根纬线。织锦有宽窄两种,窄的只有四五分至2寸左右,作带子用;作裙围的织锦,宽约尺许,都是彩色丝线织成.也有挑织,全用白棉线织成,宽约1尺,染成藏青色,作妇女衣背用。

蜡染苗族蜡染历史悠久。蜡染制作方法,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热溶解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有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绘的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成后,投人染缸渍染,捞出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出现白色花纹。

银饰本民族男工匠所制,工艺精巧。较为精工的泡项圈,圈身制成空心的龙身,镂成“二龙抢宝”,玲珑剔透。还有泡手镯、银泡、银链、银耳环、银铃、银蝴蝶等,制作这类银饰费工极大,有的要经过多程序加工。

第三篇:第三课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范文模版)

第三课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王舍人中心小学 任海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8页 教材分析:

教材具体介绍了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五个民族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这五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课文内容共分三个板块:民族花园、探究与体验和实践园地。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其它学科的学习或日常生活中的积累,能大体了解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这五个民族的主要风俗。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知道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的分布特点。

2、知道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的基本特征与风俗习惯等。

3、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4、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探究、采访、讨论、讲授等活动,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将重点知识与问题分析清晰,掌握牢固。

教学重点:知道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知道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的基本特征与风俗习惯等。教学准备:

师:各民族的资料,挂图,课件。

生:查阅资料初步了解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五个民族分布的地方及风俗习惯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民族花园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知道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的分布特点。

2、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的有关知识。

2、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的有关知识。

二、民族花园

1、苗族

苗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 学生自读课本第一自然,指名回答。

生:苗族广泛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省、市、自治区,人口数量约为894万。主要从事农业。

你对苗族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2、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 学生自读课本第二自然,指名回答。

生: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人口数量约为776.2亿。主要从事农业。

你对彝族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3、壮族

壮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 学生自读课本第14页第一自然,指名回答。

生: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人口数量约为1617.9万。以农耕为主,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

你对壮族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4、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 学生自读课本第页第二自然,指名回答。

生: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297.1万。主要从事农业。

你对布依族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5、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人口数量有多少? 学生自读课本第15页第一自然,指名回答。

生: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人口数量约为192.4万。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而闻名。

你对朝鲜族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三、阅读与思考

1、读一读

学生自读第15页“读一读”的内容。

2、想一想

(1)苗族人民居住的吊脚楼一般分为几层呢? 学生交流。

(2)他们主要住在哪一层呢? 学生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 苗年、火把节、壮锦、石板房、燃灯节

第二课时 探究与体验

教学内容:探究与体验 教学目标:

1、知道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的基本特征与风俗习惯等。

2、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探究、采访、讨论、讲授等活动,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教学过程:

一、角色扮演

1、创设情境

布依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不吃生的食物。喜欢吃酸、辣、麻、香、脆菜肴,以及糯食如粽子、花糯米饭、糍粑,并喜欢喝酒。布依族的五花花饭,独具特色。

小宾是一名就读于小学三年级的布依族小男生,有一天,你邀请小宾到家里做客,你会如何招待他呢?

2、合作表演

(1)由同桌扮演小宾,记录你的待客全过程。学生同桌合作。

(2)指名同桌全班表演。

二、比一比

彝族人传统上居住的土掌房和蒙古族人过去居住的蒙古包,都很具有民族特色。你认为这两种住房的风格与该民族主要聚居地的环境有关系吗?结合图,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

三、认一认

认一认邮票上的民族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第17页上的邮票,然后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

第三课时 实践园地

教学内容:实践园地 教学目标:

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探究、采访、讨论、讲授等活动,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教学过程:

包粽粑

1、导语。

包粽粑是我国的优良民族传统,汉族称作包粽子。壮族同胞过春节或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包粽粑,这是他们节日喜用的传统美味食品。他们在粽叶中包夹糯米、绿豆、芝麻、板栗、冬菇等,个头大小不等,然后炖煮得十分软熟,吃起来可真是美味可口啊!。

2、教师播放相关包粽粑视频,学生欣赏。

3、看后学生交流感受。

4、小结,布置课外作业

同学们,请你们回家后,在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的帮助下,试着学习如何包粽粑。这样,你们不仅学会了一种美食的做法,而且还可以传承我国民族饮食文化哦!

第四篇:学习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学习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按照卫生局党委的要求,我通过广播电视、及医院组织的党员学习,认真全面的学习了昌吉州党委书记李建国同志关于《坚定信心 科学跨越 为实现“三个率先”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及县委书记王炳炬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奇台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李书记的报告精神学懂、吃透,贯彻好落实好。现将本人学习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主要心得体会归纳如下。

一是要提高学习能力。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在学习内容上求“广”,在学习方法上求“活”,在学习态度上求“严”,从而加快知识更新和理念更新。要以此次学习党代会精神为契机,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党代会精神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学深学透,联系工作实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应用,并且在应用中检验学习效果,在应用中转化学习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

二是要提高工作能力。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和物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是要提高创新能力,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创新不意味着否定过去,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区分对待。创新的关键在于依托现有条件、整合现有资源、发挥现有优势,借鉴以往的经验、条件的同时,发挥主、客观能动性,客观查找存在的问题,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总结有效的做法,找出新思路、新方法。

四是要以贯彻为主线,不断增强敬业意识。学习党代会精神,重在贯彻、落实。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要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能把心思花费到工作上,能把心血倾注到工作里,展现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锐意进取、勤勉敬业,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业绩向党、向人民汇报。

五是提升实践能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首先要满足群众需求,注重人文关怀和细节设计,把为群众提供优质优惠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增加诊疗科室,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患者享受到了便捷的医疗服务。其次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医疗机构经济补偿机制和药品价格管理机制,抑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改变“以药补医”的状况。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收费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继续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认真查处红包、回扣、开单提成和乱收费等违法违纪问题,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

通过对两个报告的学习,感悟很多、收获很多、得到启迪也很多,更给自己今后的工作带来很多思考。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做好自己当前的本职工作,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思想统一到州、县党委的要求上来,进一步树立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以正确的态度、积极的措施去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探索解决医院发展问题的同时,努力改革创新,使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篇:学习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次代表大会已胜利闭幕了。会议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紧围绕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坚定信心,科学跨越,为实现“三个率先”而努力奋斗!

经过认真学习李建国书记代表自治州党委所作的工作报告,我认为报告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凝聚了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立足州情与放眼全局的高度统一、求真务实与开拓创新的高度统一,是指导全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是在全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新时期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回顾了自治州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各项工作,深刻分析了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定了今后五年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对全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这次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民主和谐、求实奋进的大会,是一次开拓进取、团结鼓劲的大会,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昌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院全体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对实现我州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学习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核心就是学习李建国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李建国书记的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总结过去客观实在,分析形势深入透彻,谋划未来与时俱进,部署任务具体明确,通篇贯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精神和昌吉州实际的紧密结合,符合我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指导性,是当前和今后指导我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从报告中我认识到:

一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加深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找准中央精神和昌吉州实际的结合点,进一步坚定开创昌吉州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的丰富内涵,不断深化对州情的认识,坚定发展方向,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不遗余力地推动我州跨越式发展。

三是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是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灵魂,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张春贤书记视察我州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坚定不移地走符合昌吉州实际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四是深刻理解和把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谋划、突出重点,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励精图治、锲而不舍的昂扬斗志踏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征程。

五是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充分调动全州人民群众建设和谐昌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好着力改善民生任务,扎实推进幸福玛纳斯、文明玛纳斯、和谐玛纳斯、平安玛纳斯的建设。

六是深刻理解和把握着力加强党的建设的长远意义,进一步明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着力点,深入推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学习《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条例》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