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 刘玉萍(合集)
编辑:繁花落寂 识别码:10-987104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4 21:52: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 刘玉萍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

玄马小学 刘玉萍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阅读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积累了素材,如此,写作时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当然,阅读有多种目的,为了积累知识,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有选择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看的书越多,视野越开阔,越能辨真假,明优劣,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会有用武之地,才能让学生写出精彩,写出新颖!

但在多年的农村教学生涯当中,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状: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感兴趣,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尤其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再加上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甚至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一些教师认为看课外书就是浪费时间,很少去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这样的理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学生为读而读,为写而写,没有去借阅读拓展写作思维,没有借写作去延伸阅读的层面,虽然懂得了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却不会灵活运用,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题材不新颖,千篇一律,缺乏明显的个性和灵性,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处。反之,也影响语文教学,学生思路狭窄,难以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内容。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现在的语文教学,大部分学生只是满足于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很少会有学生主动去找书看,缺乏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知识的意识。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更应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按照阅读到欣赏到借鉴的这样一个科学阅读的过程发展,当学生很好的掌握好这个方法的时候,相信阅读课的四十分钟能更好地利用起来。

有句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好优美语句的摘抄是一个相当好的习惯,把自己喜欢的,能激起自己情感共鸣的语句记在本子上,时常翻看,就可以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写作时就能自然用上,从而达到汲取书籍中的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能力的目的。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呢? 因此,我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会读 现在的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哇哇大叫,为什么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肚子里没有“货”。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素材来写出一篇好文章呢?我想,每一位著名作家的路,都是由一本本书籍铺成的,没有谁是天生的作家。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辅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那他们在写作上的成功将指日可待。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自己的韵味和思考,力争读出文章的精彩,从而让他们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放飞。同时在阅读中要让学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充分享受文章的精彩,享受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读书。

1.鼓励学生大范围阅读

课外读物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生意盎然。因此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读物,不断地让学生尝试到知识的甜头,不 断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而且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做好了读物推荐工作: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丑小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景阳冈》,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等。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阶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古代少年英才故事 》等书籍。

(3)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如学习《新的跨越》,明确了消息的写法,动员学生阅读报刊上的新闻报道,进一步明确报道的写法,为习作《写板报稿》打下基础。

(4)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

(5)另外还可以有目的有层次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 作。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有时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从中截取精彩段落朗读或解说,以此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而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阅读渠道,应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信息,我们的课外阅读也不能极限于书本,除了班级图书角里的书籍和学生订阅的杂志以外,还可以学会用各种途径进行广泛阅读。如果没有上网阅读的条件,电视中一些优秀的栏目等也是获取知识的好渠道。我们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2.授之学生读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课外阅读需要;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老师应该要因人而异,抓住学生的不同兴趣与爱好,有创造性地引导他们选读课外阅读的内容,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

我认为学生在读书时应掌握“浏览”、“博览”、“速读”、“精读”四种方法。“浏览”即在读书时,对文章的次要部 分一目双行,大略地了解其大概内容,不需细嚼慢咽、品滋品味,这样省出时间可在重点部分多下功夫;“博览”则指读的范围要广,不仅要读作文书,还要读科学书、童话书、故事书等,而且要掌握书中文章的主要内容;而“速读”是指默读与思考同步进行的快速阅读,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默读,做到眼到、心到,读与思相结合;“精读”则需对文中描写精彩、含义深刻的重点部分做到细读、深思,晓之其理。

3.创设学生的读书氛围

首先,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有关竞赛活动:如百科知识竞赛、作家作品知多少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书法、写字比赛、报刊剪贴、口头作文赛、手抄报、墙报、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阅读的价值所在。

第二,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表扬奖励一批读书收获大的学生,抽取他们的读书笔记,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放假期间则让学生把“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办个人手抄报,让每个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第三,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在班级经常性组织学生之间开展课外阅读的心得交流会,以学生阅读时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彼此增进对阅读的进一步了解,这样无形中就给学生一个动力,促进了读书的劲头。

此外,老师可在班级图书角订一些学生喜爱的优秀报刊和书籍。如《少年文史报》、《作文成功之路》、《优秀作文大全 》、《三毛流浪记》、《小飞侠》等。这样,大家必定会争先恐后来看,互助传阅也便于形成一种读书气氛。

二、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知识

阅读包含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而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在学生乐于读书的前提下,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因为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兼容,所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也开拓了视野。

1.读记结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学生乐读、想读、愿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才能将材料积累下来,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2.以读促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通过阅读所得,有了个人情感和个人认识的理解,再诵读积累,这不仅为下一步的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将在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沃土上,培植创新意 识之芽,孕育创新意识之花。

三、把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

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教师要激发学生把这些语言词汇臵于自己的写作中。俗话说:“言为心声”。写作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小学生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融,观念的确立,思维的碰撞,语言的积累。1.读写结合

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我们要告诉学生写日记并非每天要写长长的一篇,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抓住每天中一个值得写的片断,即长则长,能短则短,并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日记中加以灵活运用,那么死的语言、词汇就变活了,只有这样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才有用武之地。2.读中想象

儿童最富于想象,他们常常通过异想天开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神话般的世界,编出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这点是我们成人都始料未及的。合理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也是学生习作的一个亮点。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增加了内容方面、修辞方面、语言方面的储备,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话引子”,比如,学习了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 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编写故事,班上的李甜甜同学以“好一个乡下人家”开头,一口气写下了4个排比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了田园之乐 ;学习了古诗《忆江南》后,班上的侯宁宁同学有感而发,也写下一首《忆江南》:“田园好,风景四时鲜。锦绣乡村美如画,勤劳度日了无边。能不恋田园?”就连班里最愁写作文的石淋同学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悟:“田园多美丽,风景在画里。院里鸡觅食,河边鸭嬉戏。鲜花满大地,最美是这里。”所以,有效的读,必定能促进高效的写。

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也就是说,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延伸,写作是提高;阅读与写作永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要阅读与写作两手抓,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帮助学生快乐的阅读,轻松的写作。

第二篇:心得——刘玉萍

戒毒所义演心得

本次义演的地点在戒毒所。“戒毒所”,当我看到或听到这两个字眼的时候,不禁打了几个寒颤。他们在我们眼里是最没有文化修养,最没有组织纪律并失去美丽灵魂的人。当我们有机会接近他们时总是不由自主的产生防备的心理状态,这属于我们的本能。

我们作为襄樊学院音乐学院的学生,身负重任来到戒毒所。在进戒毒所前管理人员要求我们关掉手机和一切联系方式,两人一排点好人数而后前行。首先映人我眼帘的是一道既宽又亮的绿色的大而坚实的铁门,当我跨过这道儿门槛儿虽说体会不到身为有毒瘾的人的那种绝望而沉重的心情,随着队伍前行一路走来,高高的石墙和电缆隔开了我们与里面的世界。对于里面我还是怀着极为好奇的心境。经过左转右拐的路程,隐约听见敲锣打鼓声,随着距离的临近声音渐渐清晰,我们终于进入这另外的一个世界。原来那阵阵鼓声是为迎接我们的到来而奏响的。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教育楼,只见两纵金黄色大字“法律结合,文明改造”耀然楼面。

??? 在戒毒所里面的许多知识都是我没有看过的,于是我顿时感到丝许惭愧,看到他们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不禁使我联想到身为一名大学生,如果在学校里再不珍惜学习时间,再虚度光阴的话,那将来的路不知道何去何从。此地让我难以相信这是戒毒所,这更像是一所教人做人学习知识的学校。我为他们都在此生活感到欣慰,反而不会感到可耻,甚至心生羡慕,因为它在我眼中早不是一所戒毒所。

??? ???快要离开时,我们收拾好行装排好队随着管理人员迈向来时的路。我随着与大家同样的步步前行,没行几步便站到了那道绿色大铁门前,让我心里一震,好像回去的路没有来时的路那样长远,心里竟有些留恋,真是有些可笑。

又一次跨过这道门槛,不仅感受不到所中人被释放出来的那种愉悦,反而使我想到他们心头涌上一丝无奈之感。但我还是禁不住回头,看着那道大而坚实的铁门,它好像是脱去了那冰凉冷酷的外衣,竟让我感受到一种希望智慧的暖意。我相信,里面的人会通过那样的教育改造后,成功迈出这道门槛获得新生。相信他们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希望在他们当中出现比当今社会中入更强的成功人士。在学校里,读书学习是我的天职,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下,我的羽翼渐渐丰满;在家里,上网是我的课余爱好,与网友们谈天说地,侃侃而谈,是我人生一大乐趣;奔驰在操场,享受狂奔的欢愉;遨游在书海,享受文学的乐趣。勤奋是我们从小就懂得的美德。小学时,老师告诉我们做人要勤奋,要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了中学,老师督促我们要勤奋,要我们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当我们成人后,我们会自觉的去勤奋,去亲手描绘出我们未来美好的蓝图。勤奋,它做起来似乎很难,因为他要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而要勤奋又是十分的容易,因为你只要珍惜从你身边流过的美一秒。

学术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说过:“勤奋出灵感。”缪斯女神对那些勤奋的人总是格外青睐的,她会源源不断的给这些人送去灵感。

做一个勤奋的人,让阳光每一天的第一个吻触,都能首先落在我们的脸颊上。在我的书橱中,有许多书,其中一本名叫《哈佛天才》,我十分喜欢读这本书,使我受益最深的是书中《天才在于勤奋》这篇文章。其中的内容主要讲了要成功必须付出努力,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终生努力,便成天才。” 此话出自俄国伟大的科学家门捷列夫之口。它对天才作了正确的判断,说明了天才与勤奋之间的密切关系,至今还被人作为座右铭。难道人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吗?不,不是的。蒲丰说过:“天才就是毅力。”;歌德说:“天才就是勤奋。”;叔本华说:“天才就是忘我。”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当人们夸赞他是“天才”时,他却说:“那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这就说明他已吃了苦,用了功,否则,他是不会得那么大的成就的。那么,难道他们小时侯的成绩很好吗?不,牛顿小时也被老师和同学称为“笨蛋”,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倒数第一,15岁时,他的母亲曾为他的成绩不佳而绝望,一度准备让他退学去从事农业。由此可见,这些天才们在校的成绩并不好,那原因在哪儿呢?我还是用爱迪生的一句至理名言来告诉你吧!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

我觉得天才,最重要的还是“勤奋”两字,难道这些伟人的伟大成就是轻而易举得来的?不,正是他们的勤奋使他们成为了让后代所敬仰的伟人!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从小抓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之后为国家添砖加瓦,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希望他们改造出来之后 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我站在门前,期盼!祝福!希望他们早日摆脱毒品的束缚,昂首挺胸的走出这大门!

音乐学院

陈毓

第三篇:刘玉萍心得体会

指引我做一名人民满意教师的思想灯塔

——学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

心得体会 城南小学 刘玉萍

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的重要讲话,是总书记站在教育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作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显示了对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时代性、规律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为教育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是指引我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实现我的“中国梦”的思想灯塔。

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教育工作者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并提出了做“四有”的好老师的具体要求,为我指明了前进方向,我要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关键是要把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总书记讲话精神上来,把其中的重要论述和重大观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正确的立场、方法和举措实现我的中国梦---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一、从爱岗敬业做起,争当一名好老师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对我国教育事业时代要求的清醒认识,对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1 总书记科学庄严的为全国老师提出了“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情操,练就扎实学识,富有仁爱之心,积极争做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的要求,联系我的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使我进一步明确了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根本路径。要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原则。总书记深刻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他用唐代韩愈的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形象生动阐释了一个非常重大而深刻的道理: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我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工作将近20年的基层教师,对教书育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有着深刻的体会,我认为总书记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是对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工作方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我要在保持以往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工作思路,制定自己的学习,工作目标,从爱岗敬业做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说明教师这个职业无私奉献的所在。爱岗敬业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每位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 2 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影响学生的素养。因此我就要从自身做起,要做有思想,有道德,有志趣的人,做爱岗敬业的人。同时,我要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把政治学习同业务学习紧密结合,把传统的拼音、识字教学同当前的科改教学紧密结合,把日常的学生管理同对学生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进一步学习党的知识理论,新时期党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一心一意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当好教改的“排头兵”。

二、从向我看齐做起,做一名学生行为的“向导” 总书记在计划中提出了: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总书记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精辟阐述了生动鲜活的教育艺术,为我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我要找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定位,摸清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学生行为的路径,以身体力行的教育方法在“引导和帮助青 3 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上下功夫。要重点抓好课堂行为与生活行为,的模范养成,比如,“讲普通话;上楼梯,出行靠右走;垃圾纸屑不乱扔;关心同学;爱护公物”等等这些良好行为习惯,我将采取做给学生看,不是讲给学生听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

身体力行,给学生以示范,方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须首先做到。我在今后生活、学习、工作中,不讲有损祖国的话,不人云亦云;要在工作中把自己摆在服务者的位置上,立足服务学生,服务家长,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满意;不向家长、学生伸手,不在家长、学生身上谋取任何私利;不参与那些无意义的(如打牌等)娱乐游戏活动;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不计时间和报酬,真正的敬业爱岗;不为私利与同事、领导闹矛盾,同事有事要帮忙,尽自己能力所为;在学校上班不迟到早退,不做有违师德的事;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在生活上不追求时尚新潮,不追求奢侈豪华,衣着打扮、发式发型公众化。

身体力行,首先历练自己的思想道德意识,净化自己的思想灵魂,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才能在自己的教育对 4 象中具有威信和说服力,才能真正实现我的愿望——成为一名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三、从学以致用做起,争当学生求学路上的“人梯” 总书记反复强调,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终身学习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基础。丰富的文化知识及拓宽的知识面,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前提。所以,我做为老师,必须不断的丰富自己,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教育学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技术更新日新月异。无纸化办公已进入学校,超越了教育、教学的传统视野,使课堂教学冲破时空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多样性,能创造出使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文化教育环境,为学生个性、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通过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既激发兴趣,又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

在今后工作中我首先要自学武装自己,通过自学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文化素质;通过多看、多读、多收集,实现专业知识的积累。其次,培养自己的兴趣,把看书、学习作为自己的爱好,勤奋试验,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通过量的积累,5 达到质的飞跃,写出课改要求的教案,上出课改要求的课堂,带出课改要求的质量。

勤为径,苦作舟,长积累,细运筹。就是平时多读多看多学多写,勤奋努力不动摇;在生活中多积累,对教学过程中的想法,平时的灵感和问题等进行积累,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带着这些问题去搞课改,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宗旨,以学生为本,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一心扑在教育上,扑在事业上,扑在工作上,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甘为人梯。

四、从无私奉献做起,争当学生的良师益友

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讲,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做一个老师真的很难,既要配合学校和上级的工作,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个主要是因人而异的了!我认为一个好的老师,不但要受到领导、同事的肯定,还要受到学生的喜欢,要他们爱你!

要做到这样,首先我们对待学校的工作任务要积极的去开展工作,对待学生我认为重要的是要有“爱心、耐心、恒心、6 关心、决心”,要学生知道你是真正的对他好。还有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分数或其他的原因而偏心,这点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做到了这些,那你就肯定的一位好老师了。做为一名老师,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韧性,要有“钉子的钻劲,放大镜的意识。”搞好教和育,才是一名好老师。我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坚持“德育为先”这一宗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关爱差生,因材施教。我经常对同行说:“只有教不好书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想方设法为差生营造一种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学习上耐心细致地指导,把自己全部的爱心都倾注在学生身上,让差生感到师爱的温暖,集体的温馨,想方设法增强差生的信心,鼓舞差生战胜困难的斗志。多年来,我用一颗赤诚之心为差生搭建了一座又一座告别自卑走向成功的桥梁,使一批又一批差生步入优等生的行列。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总书记的讲话是动员令,是冲锋号,是我们每个人实现人生理想的灯塔,我将牢记总书记的讲话,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的标准,锤炼品质、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刘丽萍)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实验设计

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实验设计

牟定县茅阳第一小学

刘丽萍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所以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学科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开放科学实验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科学的感性认识主要靠科学实验提供,重视科学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充分利用科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科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如何搞好科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浅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就如我们最常见的 “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可以采取这样的试验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在屋子里洗澡时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二、实验设计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科学实验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例如在教学《电磁铁》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一个自主探究的环节:让学生用自带的和老师提供的材料,自由地制作电磁铁,把导线(漆包线)绕在铁钉上,试一试,通电以后线圈能产生磁性吗?铁钉能不能吸取大头针?切断电源,铁钉还能吸引大头针吗?这个自主探究实验,让学生人人能动起手来,学会电磁铁的制作、使用,认识电磁铁这种装置。这是进一步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和南北极的基础和前提。在学生对自主探究实验交流之后,就可以追问:你一次能吸取几个大头针?大家一次吸取大头针的个数相同吗?那是为什?你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在学生充分思考、预测以后,根据学生不同的预测,自由组合成小组(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教师注意引导搭配组合),进行合作探究,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以探究小组的形式在班上进行交流,实验结果与小组的预测是否相符,说明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或者与什么因素无关。小组探究结果有差异的,可以进一步探究;课上来不及完成的还可以延伸至课外探究。(电磁铁有无南北两极、南北两极可否改变,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

三、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验设计要联系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其高科技的产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的特点,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例如:在教学《四季星座》一课的教学时,首先要充分运用教学挂图,从静止状态的星座图片观察四季中星座位置的变化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动态的星座变化放给学生观看,增强教学的动态效果,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更直观的星座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师无需更多的言语,便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的过渡到抽象思维,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

五、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自然课要密切联系当地自然条件。”我县有一些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都是垂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自然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自然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再到水里游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六﹑实验设计要注重实验过程,培养安全意识。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居主导地位,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居主体地位。实验课前有序化准备是确保实验课质量的关键,要十分重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是实验环境安全问题,实验室中药品的安全存放,实验室的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以及良好的通风设施等。二是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最要注意的是接触药品后手的冲洗和眼睛的保护。三是如果实验涉及户外实验,要注意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期待实验教师有更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为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再现崭新策略。

第五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刘玉萍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数学思考方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联系和区别,实现对立体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3、在解决问题方面,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情感态度方面,通过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立体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 形成长方体、正方体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指出这些图形是平面图形。

2.请学生将课前收集的鞋盒、药盒、化品盒等拿出来,简要说出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区别,揭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点题:今天我们来认识立体图形中的两种------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三、讲授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出示思考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长短怎样?

(3)3条陵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长方体物体,通过看、摸、数,回答思考题的问题,讨论长方体的特征。(1)师提问①: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老师注意比较学生的不同数法,有意识引导学生按顺序数面的个数,使学生清楚知道长方体的面是由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组成。

师提问②: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认识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或者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提问③: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度量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宽,真正认识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通过师生对话,板书长方体面6个都是长方形或其中有两个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老师通过对相对两个面和相交两个面的比较,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并让学生说出哪两个面相交得到棱(如前、右两个面相交有一条棱。……)提问①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数棱时可以按顺序分三组数或者按相对的棱分三组数,长方体有12条棱。

提问②相对的棱长短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由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说明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并板书:棱12条相对棱长相等

(3)老师通过对相对的棱和相交的棱的比较,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并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顶点8个

(二)画长方体立体图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教具,知道不管在哪一个位置上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从而揭示长方体的画法

(三)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让学生观察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一定有3条棱。

(2)三条棱中任两条一定是同一个面的长和宽,指出这两条棱也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另一条称为长方体的高。并在图上标出长、宽、高。

(四)正方体的认识和正方体的特征

(1)利用长方体框架多媒体课件,变动长方体正面的长,使之与宽的长度相等,再变换长方体的高,使之与长、宽的长度相等,从而揭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并出示正方体的实物图及画出立体图,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正方体的特征启发学生通过观察面(包括:个数、形状、面积大小)、棱(包括:条数、长短)、顶点(个数),归纳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归纳特征后,老师小结并板书其特征。板书:正方体面6个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棱12条长度都相等顶点8个

(五)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通过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知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所有的特征,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并不是每个长方体都具有。如果把长方体看成一个整体,那么正方体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完成课本第15页表格。

四、巩固练习

1.(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正方体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5厘米。2.课本自主练习1。

3.说出下面各图形的长、宽、高(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

4.下面是一个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的部分图,说出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并试说哪个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 刘玉萍(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