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出网络感受生活班会发言稿
远离网络感受生活班会发言稿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以其丰富的内容、开阔的眼界、快捷的方式,呈现给了我们一个美丽而精彩的崭新世界,使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大事,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等。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目前的网络管理还不够规范,网络上既有健康美好的事物,也有低级庸俗的内容,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难以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沉溺于网吧,沉迷于网聊、网恋、网络游戏大战中,逐渐变得不守纪律、厌学逃学、夜不归宿,纯洁的心灵受到了毒害,眼睛、身体受到了损害,学习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而且,为了赚钱,为了引诱使学生进入网吧,那些受利益驱动的经营者采取了各种手段,千方百计诱学生进入网吧,根本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网吧设施简陋,没有安全保障,出入人员复杂,经常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网吧的危害牵动着数以万计父母焦灼的心,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了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务院颁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其中明令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作为肩负祖国未来建设重任的学生,更应该响应国家号召,用实际行
动拥护此条例,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远离网吧,自主成才,以此来回报祖国及父母的养育之情。
为此,我发出以下倡议:
一、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端正自己的言行,加强自我修养。
二、远离网吧,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节假日,决不踏进营业性网吧一步,向营业性网吧告别。
三、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倡导文明上网,无论在何时何地上网,都只上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绿色网站。
四、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对继续上网吧的同学,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检举和帮助。
五、树立崇高的理想,增强学习的进取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同学们,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我们的学业成功,为了让我们的父母安心,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让我们从我做起,告别网吧,远离“网毒”,倡导健康上网观念,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沉溺虚拟时空,珍惜光阴,勤奋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共创一片明净蓝天!
第二篇:走出“网络沉迷”主题班会
走出“网络沉迷”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让学生们认识到沉溺于网络中的危害,走出走出网络迷谷。活动步骤:
一、班主任讲解: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常常使青少年成为受害者。由于青少年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网络犯罪不断上升。
二、学生分组讨论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一)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二)“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三)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三、各抒己见: “网迷” 学生如何克服网络迷恋,走出网络迷谷?
具体可以选择下面几种方法。
第一,认知调整法。认识、分析迷恋网络的危害;明确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长好身体、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二,兴趣转移法。重建新的兴趣点。中学生的兴趣是极其广泛的,不难发现和培养,如各种体育活动、唱歌、琴棋书画、动手制作与小发明等。
第三,活动转移法。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班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如球类比赛、校园歌手比赛、各类知识竞赛以此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主动投身到校园文化生活中。
第四,心理辅导与干预法。可以通过角色表演来帮助学生体会迷恋网络的危害;利用“谈心室”、“聊天室”,使学生敞开心扉,满足学生内心发展的需要。
第五,回归自然法。定期利用休息日时间,多参加野外旅游等活动。在开心愉快的游玩中,自然而然地增进师生间、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理解与尊重、真诚与友谊。
以上几种方法,方便易行、操作简单,如果能够坚持使用,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走出户外-感受阳光
走出户外 感受阳光
如果有人问,自大年初四以来,这几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我感受最深的这明媚的春天和灿烂的阳光。虽然没有搞民意测验,但我想大家的心情一定都和我一样,那郎朗乾坤,那蓝天白云,那洁净透亮的空气,那阳光,那温暖。。真的让我们好兴奋、好激动。就像沙漠海说的那样,这样明媚的天气,呆在室内都是浪费。是的啊,窗外喳喳鸣叫的喜鹊和匆匆飘过的白云似乎在呼唤着我们:赶快来在户外,聆听春风,感受阳光吧!
这阳光的珍贵,这阳光给人们带来的欣喜和兴奋,也许我们晨跑人最有深刻的体会。我们跑过了漫长的、寒冷的、黑暗的冬季,我们多么渴求灿烂的、温暖的、明媚的阳光啊!加上大年三十儿、大年初
一、大年初二还都在阴霾和寒冷中度过,这阳光来的就更显得及时,太是时候了。不说别的,就拿黎明脚步的晨跑聚会来说,以往的大家相见和一起奔跑都是在黑魆魆的环境下,而现在聚会时,可以看到大家灿烂的笑容和美丽的脸庞。就如qq糖说,我们拍个照也不用闪光灯,可以拍出更美丽的图片了。
昨天下午,午睡后推开面西的小窗,一阵春风扑面而来,我似乎嗅到了花香的味道。弥目远望,但见长天一色,碧空如洗,白云悠悠,春色迷人,那阳光照射在对面高楼上,我似乎看得见楼顶高台上的一枚螺丝。孩子和爱人都不在家,我一人不能把大好下午浪费在电脑和电视前。我止不住走向户外,向着阳光充裕的开阔地走去,想要充分享
受阳光的温暖。我无意识的来在缝山针,不看不知道,原来这里人山人海,许多人已经选择在阳光晴好的天气来此爬山,登高望远,感受节日气氛。我也毫不犹豫的融入这红男绿女中,感受这春光和暖流。我猛然想要给朝阳打个电话,建议朝阳是不是瞅准时机组织个群体活动,让从冬天的黎明跑过来的黎明脚步队员们,都能有机会来到户外,来在大自然中间,充分的聆听春风的声音,亲近阳光,零距离抚摸阳光,重温阳光的故事,和阳光面对面,和阳光对话。我们不但组织在黎明时分跑步,而且也可以组织一次白天的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做游戏。如果能够融入眼下倡导的低碳消费和公益环保等内容,那将会使活动更有意义。
昨晚返家时,街灯已经明亮,天空升起一沟细细的弯弯的下旋月。今晨跑步时,虽然没有找到那枚月亮,可是看到天空闪烁的星辰和背后蔚蓝的天空。我和如约跑到缝山针喷泉广场,向东望去,只见天空犹如调色板,从蔚蓝向大红过渡。闪烁的太阳能地灯和远处山坡台阶上的水银路灯、近处柏油路面上橘黄色的园灯把漆黑的山体装扮得美丽且神秘。天空太晴,我忽然看到一架拖着白烟的喷气式飞机,由北向南快速延伸,转眼间就把天地景色划分为两部分,给寂静的早晨增加一丝动感的色彩。
朝阳、沙漠海、qq糖、孔孔、落日公、阿里巴巴、和平、蓝海、流行闪月、路灯等我们十几人一道围着山下主园路跑了一圈,然后按照朝阳说的路线,大家一道走西口。本来我也担心,走西口要围绕山上转一个大圈,回来会不会太晚耽误白天的事,可后来看到太阳已经升
起好高,就决心多走一会儿,感受一下早晨的阳光。我们从山顶顺着西侧岭脊上的小路走,时而走走坡陡土滑的石子路,时而走走人工修葺的平台和历史上开山放炮留下的遗迹。阳光从遮挡的山体后射出来,照在我们的脸上,我们个个红光满面,春风得意,一路欢歌笑语,一路浪漫和温馨。
春色明媚,春意盎然。刚从寒冷和阴霾走来的人们,多么渴求阳光明媚的春天。也许再等下去,阳光就又会过于明亮和火热,现在正好是春寒料峭、春风扑面之时,阳光也比其他任何时候显得更加珍贵和使人怜惜。让我们都走出户外,贴近大自然,零距离感受阳光,拥抱阳光,亲近阳光,和阳光接吻,感受春天的物语吧!
第四篇:网络歌曲如何走出低俗
网络歌曲如何摆脱低俗化
姓名:谢军
学号:53011002
41专业:新闻
班级:1002班
指导老师:张春华
摘要: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网络歌曲走进人们的生活。然而,网络歌曲的发展越来越低俗化成为当前发展的一大问题,该如何避免或者尽量减少这种低俗的恶俗的网络神曲是我们应该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低俗网络歌曲原因发展互联网
正文
打量网络歌曲,可以发现,也许它们土得掉渣,也许它们比白开水还乏味,甚至就是根本没有煮的自来水,但它们不假大空,不概念化;不貌似崇高,不伪装正确;不僵硬,很鲜活;与地气相接,不悬浮空中。
我们来看看一些网络流行歌词吧:
“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恶俗无敌的要数这首《香水有毒》了。据说“睡”改成“醉”了,但这还有什么关系吗,谁不知道是“陪你睡”!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你想不想找个人来陪?”这难道不像三陪女、全陪鸭的代言心声?
“天上下凡三圣母,生下沉香和爹住。”简直叫人崩溃,至今弄不明白是词作者本事大,一生生了俩,一个叫沉香,一个叫爹住?还是生下了沉香和爹住? “看见蟑螂我不怕不怕啦,我神经比较大,不怕不怕不怕啦;一个人睡也不怕不怕啦,勇气当棉被不怕不怕不怕啦。”这样的歌词你如何评价?
“老公,我想住可以在家里拉巴巴的楼房”。高居手机铃声榜首的《老公老公我爱你》,最后有这样一句独白。这样恶心的歌大肆流行,真是不晓得是词作者和歌手是神经错乱还是社会出了问题。
大量这样低劣的歌曲充斥当今网络,大肆流行,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担心和谴责?从《两只蝴蝶》和《老鼠爱大米》,到其它颠覆美丑、是非的口水歌因旋律简单,被从垂暮老人到三岁小孩过耳不忘,张口就来。这不能不让人心痛!
近日,在网上看到许多抨击网络歌曲的评论,“不要脸趁年轻”,“歌至贱则无敌”,“恶俗无耻”,言辞之恶毒,超人想象。
不可否认,现在确实有些网络歌曲歌词低俗,超出了人们的审美标准和道德接受能力。但是,放眼整个网络音乐流行乐坛,真正流行起来的网络歌曲,有那首歌俗不可耐,缺德到不可接受的地步?
低俗网络歌曲,成因何在?
有专家指出,互联网的普及让每个人都获得了平等实现音乐梦想的机会。但与之相伴的是,这些网络歌曲往往倾向表面化的个性标榜,而缺乏对生活内涵的发掘。更糟糕的是,为了哗众取宠,一些歌曲还采用侮辱人格和打情色擦边球等 “出位”的做法,导致格调低下之风在网络歌坛蔓延。
一些网民也对网络歌曲的低俗化现象表示了遗憾和痛心。网民们指出,一些歌手为了达到一夜成名的目的,把恶搞当幽默,“创作”时毫无道德感和艺术责任心;一些专业网站和手机彩铃制作商等,则为了经济利益罔顾社会良俗和道德,传播劣质作品。上述种种恶行导致网络歌曲的集体名誉受到损害。
此外,也有舆论指出,对网络歌曲的监管不力,也是低俗现象泛滥的重要原因。首先,对于网络歌曲的管理在制度上存在空白地带。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品监管部门还没有涉及网络歌曲这一领域。互联网有关管理部门只对网吧等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公共场所实施监管,如涉及到出版物的版权问题,则由知识产权部门监管,网络歌曲在事实上是处于“监管真空”。
网络歌曲为什么会如此盛行,网络的普及与发达固然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一些青少年精神信仰的缺失.而网络歌曲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又刚好填补了他们另类而寂寞的心灵,因而也就使得网络歌曲得以蓬勃发展,甚至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因此,我们在批评一些网络歌曲不够健康积极之外,更应从全面的角度进行客观审视。
那么,已经明显受困于低俗的网络歌曲,未来之路该何去何从?
网络歌曲已成为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品种,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区别对待,认真辨别“通俗”“低俗”“恶俗”之间的差异。对“通俗”的应宽容和鼓励,对“低俗”“恶俗”的则要坚决抵制。网络歌曲的走红、低俗网络歌曲的泛滥,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当前流行音乐的低迷。“网络音乐的盛行打垮了很多优秀专业音乐人。音乐不再是个人的艺术理想,而更多地沦为赚钱牟利的工具” 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优秀歌曲的扶持和重视,让优秀歌曲的劳动和创造得到保护,用大量有活力的主流的流行歌曲取代由投机商和文化掮客炮制的低俗网络歌曲。由此,使网络歌曲在良性的音乐环境下自我调整,走上正常、健康的轨道。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优秀音乐作品的传播有了更丰富更宽泛更平易的途径,数字化音乐、网络音乐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情理之中,也是无法忽略的社会进步。但是,由于网络产业发展的规范和管理滞后于科技的发展和传播的速度,以恶俗化为特征的网络文化创作和传播愈演愈烈,对整个社会精神层面的 负面影响很大,如何规避这种恶果,成为文化工作者、网络从业人员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和便捷的平台,本身无良莠,关键是创作者的价值导向。作曲家要努力创作出优秀的网络音乐作品,创作出更多适合网络传播的优秀作品,占领网络空间,让低俗文化没有生存空间,运用多种形式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弦章(202_)——新民风时代,网络歌曲特点及影响浅析
2、徐治(202_)——刍议网络歌曲对青少年的影响
3、蔡音颖;叶亚玲(202_)——网络歌曲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对策
4、倪永东(202_)——网络歌曲浅析
5、许淑芳(202_)——网络歌曲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研究
第五篇:走出生活的围城
走出生活的围城
——电视剧《北京青年》影评
在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播出后,“青春三部曲”末篇《北京青年》也登上荧屏了。剧中主人公何东那句“重走一回青春路”触动了多少奋斗在工作岗位的人的心,而剧中“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的爱情誓言又让多少人找到了心灵的共鸣。
总的感觉:80后的青春即将逝去,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80后们,大多数也是蜜罐里长大的独生子女,俨然必须走入婚姻的围城,承担起应有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而转身看一看身边的新同事们,90后纷纷涌入,更是激起了心中的焦虑。买不起房、摇不到号的各种现实压力,差点让我们抬不起头来„„看了这个剧后,我觉得这都没关系,没房没车照样可以过的鲜活,缺失什么都可以,重要的是不要缺失梦想而妄活青春!
何东跟权筝说他要重走一回青春,拒绝了父母看好的这段婚姻,辞去了铁饭碗的公务员工作,剪去了头发,然后重新的开始轻松自由生活。轻松、自由„„这是多少年轻人曾经向往的事情。许多网友在看了这部剧时都拍大腿说:对,何东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做了我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另一些人会抬着清高的眼皮说出:瞎折腾个什么劲,这样幼稚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房有车?面对这些论点,而我想导演应该并不是让每个年轻人都去效防男主角的那些作法,而是让我们认清:青春,多久都不晚!关键是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你是每天生活在欢愉之中、还是日复一日的惧怕上班打表下班仍是加班的苦逼生活?那试着放空自己,看看自己的青春是否在虚度,试着改变让自己开心起来!
生活并不总是甜的,那些言不由衷的苦楚,时常会将我们压的很低很低,如世间的一粒微小的尘埃。别人以为你是不足为伍的小兵就算了,如果自己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可能你早已被生活的黑幕吞噬全部,没有个性没有梦想只是在活着,这样的日子很可悲!
《北京青年》是励志的、醒世的,何东的“闷”,何西的“纯”,何南的“飘”,何北的“二”,似乎就是埋伏在身边,亦或就是自己的影子,在父母的安排下结婚生子,还是违逆旨意,将梦想找回来,或者把自己找回来。
而《北京青年》一开播就大火的原因,一是赵宝刚的番号和李晨、任重、杜淳、马苏、张俪及姚笛等一众优秀青年演员的号召力;二是在剧中人物的热血青春总是能戳动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对于剧中“生活是可以改变的,青春也是可以被重走一回”这样的理论,我们只敢想想、他们竟然就敢去做了,很能引起我们对生活的深度思考!
赵宝刚是位聪明睿智的导演,也是位能看透年轻一派心灵深处秘密的大师,在高速发展鸭梨山大的时代,他深知年轻人们的艰辛与不易,他知道这帮苦逼的年轻人在卖命的同时心理最向往的是什么!他以四位小伙追求轻松的人生和自然的生活这一生活主题,这种新型成功观念狠狠的戳动了我们的心,同时也将“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二逼想法,来了个正面洗礼。
希望喜欢这部剧的你我他,看了之后,不仅仅是当餐后水果一样甜一下,而是能真正引起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拒绝麻木,拒绝盲从,更拒绝惟命是从作个啃老族,勇敢做自己,让内心真正的快乐起来,才是这部剧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