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敖鲁古雅创建AAA级景区汇报材料
打造使鹿部落风情,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树精品旅游景区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创建AAA级景区汇报材料
——卜伶生
尊敬的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旅游局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为了加快根河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挖掘和保护敖鲁古雅独特、丰富的鄂温克使鹿部落文化,根河市以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为切入点,实现敖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敖乡政府在市旅游局的指导下开展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报工作。
经过几个月来的准备,目前景区软硬件建设已完成。下面我代表敖鲁古雅乡党委、政府、景区管委会就申A的各项具体准备工作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进行汇报:
一、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的基本概况。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位于根河市区西郊4公里敖乡孟库依村,占地2.6平方公里。景区三面环山,南临S301省道,交通极为便利。“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根河市唯一的具有独特民俗特征的民族乡,在全国素有“驯鹿之乡”和“最后的狩猎部落”之美誉。目前,保留了7个猎民部落,饲养着中国唯一的1200头驯鹿种群。2007年敖乡鄂温克民俗文化和桦树皮制作技艺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敖乡被自治区命名为“桦树皮文化之乡”和“驯鹿文化之乡”。2010年被国家环境保护部评定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景区有4名鄂温克族猎民,被自治区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使鹿部落景区目前具备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规划及环评、1 土地、建设选址等相关文件及批复”。景区建设分三期完成,分为“核心旅游区、民俗示范区、猎民居住区、森林别墅区、驯鹿公园、宿营地公园等六大功能区,总投资1.8亿元。2008—2009完成一期投资11,974万元。建设了狩猎文化博物馆、原始部落景区、敖鲁古雅家庭游景区、敖鲁古雅宾馆、新撮罗子景区、民族广场、驯鹿猎民点七个部分。设有游客中心、警务室、医务室,成立了景区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各种规章制度健全,软硬件设施完善。
二、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依据和基础。
2010年,根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申A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集中全市各科局力量对敖乡景区进行软硬件改造。先后修通了高质量的景区公路1.8公里,进行了景区大面积树木移植,对景区软硬件改造提供资金支持。敖乡党委、政府更是不断优化景区的旅游环境,挖掘民族文化、增加民俗活动项目,使申A工作稳步推进。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措施到位,全市参与。
1、全市统一思相,高度重视。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根河市发展旅游的客观需要,通过创建将拉动敖乡的旅游经济,对根河市的经济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敖鲁古雅使鹿部落3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被列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以及根河市的重点工作。
根河市委、市政府和敖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的3A创建工作。根河市人民政府王晶副市长主抓,在年初召开了创建工作“相关部门协调会”。强调创建工作重要意义,提升各部门对此项工作的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实现了各相关部门在创建工作 2 中的密切配合,提出具体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在创建过程中市委书记孙锐,市长吕建伟等有关市领导曾多次深入到景区督察、指导创建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各项创建工作呈现出全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为增加景区的原生态性,2009年根河市政府投入50万元在乡新址道南侧,新建了敖鲁古雅原始部落景区。同时,为全面保障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我市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为创建工作拨专款24万元,专用于景区内外部交通标识、垃圾箱、各项标识牌制作、房屋粉刷改造等软硬件建设,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对景区道路、环境治理、景区绿化进行了全面改造建设。
3、景区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成立了以敖乡党委书记、乡长卜伶生、市旅游局局长吕思义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冯训林、市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广为副组长,乡党政班子成员和乡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3A景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项目建设组、环境整治组等具体工作部门。形成了网状的组织机构,制定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创建国家3A级景区实施方案、计划、预算》,实现分工细化、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景区积极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增添内涵,整改到位。
1、提升景观吸引力,增强文化内涵。
为全面提升景观吸引力,增加文化内涵,景区突出了“敖鲁古雅 3 狩猎文化,使鹿部落风情”这一主题。在景区规划,建设上突出独特性和原生态性,博物馆、宾馆、民居内部装饰展现了使鹿鄂温克特色。让游客处处感受独特的敖鲁古雅风情。
2、严格自查,完善软硬件改造。
景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对照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及评分细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检,制定出软硬件整改方案,完成软硬件九个大项,近百个小项的整改工作。其主要体现在:
一是进行了标识、标牌和垃圾箱的规范整治。对景区所有标志、标牌包括外部交通标识全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标准化设计改造。制作了景区简介、导游图、导览标识牌、景物介绍牌、公共服务信息标牌等。其中景区简介、停车场须知、导览标识牌用“中、英、蒙”三种语言加以说明。其余为“中、英”文及“标准图形”。购进了标准的分类环保垃圾箱,垃圾箱达到80个,家庭游及特色商店均设有。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服务标准、档次。
二是增加了游客中心,完善了景区服务功能。景区在入口处设置了“游客中心”,内设导服、咨询、售票、天气预报、节目预告服务,设立了电脑触摸屏,全面介绍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民俗风情。设立“休息座椅、残疾人轮椅、童车、便游柜、壁挂式公用电话”等设施,增设了“拐杖、雨伞、充电器、饮品、卫生用品”等备品,做到细小环节无遗漏,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三是进行了景区卫生间的改造。景区共设有六处卫生间,内设厕位、洗手池、洗手液、装饰画、干手机、衣帽钓、取纸盒、垃圾桶。厕位设有标准格板,男女分设,标识标准明确,全部实现水冲式。其中三处进行了“残疾人服务设施”改造,设立了“残疾人专用卫生间”。4 设有专人打扫,空气流动性好,清新无异味。
四是进行了景区民俗家庭游和民族特色产品商店的提升改造。在景区的猎民新居中增设了家庭游旅馆和民族特色产品商店,制定了《敖鲁古雅家庭游标准》建立了家庭游档案,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进行规范管理。现在家庭游内部外部卫生整洁,建筑装修极具民族风情。民族特色商店内的旅游纪念品和鹿产品的品种近百种,所有商品明码标价,经营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诚信、有序、舒适、健康的住宿和购物环境。
五是加大景区硬件改造力度,对停车场、景区绿化、景区大门进行规范化改造。对停车场进行了改造,停车场面积达6000平方米。铺设了新沙石、增加了文化景观石、设停车场标准标识牌、管理制度。在其周围及景区其它地方共植树1000余棵,铺设了绿草坪,对景区进行全面的绿化、美化。规范了景区出入口,在景区游客中心前设立了景区“入口大门”,景区西面设立了景区“出口大门”设有专人负责检票放行。
六是从软件建设入手,加强景区从业人员培训。乡政府联合相关科局,举办了景区从业人员培训班,邀请了呼伦贝尔知名旅游专家进行授课。对景区全体从业人员共60人进行了“文明礼仪、导游讲解、接待服务、餐饮摆台、客房服务”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加之景区前两年的四次培训,并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组织的相关培训,景区累计培训人次达350人次。规范了景区“导游词”,导游人员公示上岗,在岗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50%,在软件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七是加强景区管理制度建设,做到了用制度管人。景区从管理规 5 范化入手,成立景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景区环境保护制度、安全制度、防火预案、紧急救护预案”等相关制度。制做了“工牌”,编制了“岗位责任制”,并制作成标准图版34块上墙公示。使景区每一个岗位有专人,有专责。设立了警务室、医务室、电子监控系统,做到24小时,有保卫,景区监控布点有记录。景区救护有协议,有措施。垃圾处理做到有协议,日产日清,使景区步入规范化管理。
八是加强景区民俗文化宣传力度,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独特的敖鲁古雅狩猎文化,景区协助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对景区进行专题报道,对猎民点及猎民人物制作了宣传专题片。协同市旅游局印制了宣传折页、宣传画册放置在游客中心。景区建立了“敖鲁古雅网站”,帮助和鼓励猎民家庭游建立个人网页,使更多游客能够更加详尽的了解景区风貌、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风俗。同时,聘请“吉祥三宝”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夫妇为敖乡打造“敖鲁古雅风情”大型舞台剧,演出多场并得到广大游客和来宾的极大好评。制作了风光明信片、音像制品、收集了相关民族专著、文化作品、报纸刊物、印制了“文化衫”,为游客提供了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纪念品。
九是进一步完善了景区服务功能。景区积极联系相关通信部门,设立信号源,使景区周边的移动、联通的手机电话都可接打,可以上网,实现了景区通信信号全覆盖。广场撮罗子内增设了邮政代办业务,在景区游客中心增设了“公用电话”,全方位的提升了景区人性化服务水准。
(三)科学发展,保护与发展并重。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属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是全国唯一的有着驯鹿文化和狩猎文化题材的旅游景区,有着鲜活而独特的民族 6 风情。其使鹿文化、桦树皮文化、萨满文化是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景区在发展建设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保护为前提,以发展促保护,使景区建设和文化资源达到和谐发展。
首先,在环境资源的保护方面,以更加科学的手段保护民族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观。一方面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及完善的防火制度。另一方面,由市环保、卫生、质监等部门定期对景区内空气、水质、噪声、餐饮和售卖商品等进行监测和检查,保障景区内的环境质量和卫生安全。
其次是成立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组,科学保护博物馆内文物。协调市文化部门挖掘和抢救整理民俗文化,由于保护措施具体得当,工作落实到位,景区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完整性。
三、打造公平经营环境,建立诚信体系。
在打造公平经营环境,建设诚信体系方面,景区成立了诚信建设领导小组,以诚信经营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重点,以法律法规、诚信经营自律公约为依据,建立了景区诚信经营服务体系。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的相关收费意见进行门票收费,执行国家相关门票优惠政策,自觉接受经济、法制、行政监督、社会评议等监督机制,把诚信光荣和失信惩戒机制落到实处,打造了“诚信旅游”的品牌形象,创建了诚信和谐的景区环境。
四、以申报工作为契机,总结工作不足,创建一流景区。以上是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创建3A级旅游景区的简要工作汇报,通过近期全方位、高标准的争创工作,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景区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景区建设和管理上与其他先进景区相比还 7 有较大差距。我们深知,景区建设任重而道远。在此,我代表敖乡党委、政府,管委会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
我们有决心在根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旅游局的具体指导下,继续加大景区的管理、建设,不断推动景区的晋升标准,以此来推动我乡、我市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为自治区、呼伦贝尔、根河市旅游业做出贡献!
谢谢各位领导、谢谢各位专家!
二0一0年七月八日
第二篇:创建AAA级景区汇报材料(范文)
日照祥路碧海生态茶园 创建AAA级景区情况报告
市旅游局:
祥路碧海生态茶园位于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北依日照市区,东临日照开发区,距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日照港15公里、岚山港40公里,本身位于沈海高速公路日照服务区,交通十分便利。
高兴镇是日照市农业强镇之一,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平原面积占80%,灌溉面积达91%,林木覆盖率29.2%,199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吨粮镇”。茶叶是高兴镇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从1966年南茶北移至今,已有30多年的栽培历史。高兴镇现已建成无公害茶园4600余亩,年产鲜叶16万吨。优越的海洋气候条件和北部山区的天然屏障,孕育了高兴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上市早”的独特品质,被誉为“江北第一茶”。祥路碧海生态茶园依托高兴镇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步打造一流的茶叶品牌和旅游品牌。
一年来,祥路碧海生态茶园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开展创建AAA级景区活动,经过不懈努力和精心准备,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自查,我们认为祥路碧海生态茶园已具备了申请AAA级风景区的条件。现将情况报 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山东日照公路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沈海高速日照服务区,距离日照市区15公里,借助深海高速,连通青岛、临沂、江苏连云港等,东西南北交通十分方便,茶叶生产车间3500平米,设计年生产能力40万公斤。是集茶叶种植、加工、观光、展览、品茶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也是江北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在管理方面高度重视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健全的管理机制,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上岗人员培训率达100%,关键和重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目前,景区现有干部职工132人,景区管理人员9人。
二、申报依据和基础
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仅仅喝茶,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祥路碧海生态 茶园的建成,不仅可以让游客对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可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1、茶叶种植
茶园分东西两区,西区占地近500亩,设有自助采茶区,东区占地300余亩。茶叶品种包括福鼎、鸠坑、龙井长叶、龙井43#、金观音、安吉白茶、黄山群体等,茶叶品种众多,各局优势,如龙井43#春季发芽特早、安吉白茶春季叶片呈现白色等。茶园在肥料方面主要使用内蒙古羊粪、豆粕、豆饼和茶叶专用有机肥;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用粘虫板、黑光灯等物理方法除虫,从源头上杜绝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园区,游客可观看到各种物理除虫方式。
2、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对于游客来说是一件新鲜事物。不同种类的茶叶有着不同的加工工艺。公司现有茶叶加工车间3500余平方米,其中包括鲜叶摊晾区、精制车间、成品库、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包材库等,另有自动化茶叶生产线5条,生产线包括红茶生产线一条,扁形茶生产线两条,曲形茶生产线两条,保证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标准化、连续化、清洁化、节能化。加工车间是回字形建筑,游客可以在回形走廊中观看到各种茶叶的加工过程。
3、茶文化宣传
茶园建有茶文化展馆,展馆面积320余平方米,主要展 示祥路碧海产品、中国十大名茶、名优茶具等,在展馆中不仅能看到很多关于茶文化的书籍、书法、茶具,还能了解各品种茶叶的特点。同时建有品茗苑与茶文化展馆毗邻,游客在品茗苑可品尝来自祥路碧海茶园的有机茶叶,同时可以通过视频观看到加工车间的茶叶加工过程。
4、配套设施建设
为了提供更好地观光体验,园区内提供两条游览路线,一条是木栈道,方便游客徒步观光;另一条是花砖路,用于游客乘坐电瓶车观光。园区建有赏荷亭、柳缘桥、茶仙子雕塑、陆羽雕塑等设施,同时设计了观光池塘,池塘内种植了睡莲、再力花等10余种水生物供游客观赏,使游客身处优美的自然环境当中,在荷花盛开的季节邀上亲朋好友坐在赏荷亭小憩,观赏水面上碧翠欲滴的荷叶以及亭亭玉立的荷花。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我们严格对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进行了自检、整改,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生态功能不断增强。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创建AAA级景区为契机,大力加强软硬件建设,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认真听取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抓好整改落实,全面提高公园景观、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日
第三篇:AAA级景区汇报材料
日照祥路碧海生态茶园
创建aaa级景区情况报告 市旅游局:
祥路碧海生态茶园位于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北依日照市区,东临日照开发区,距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日照港15公里、岚山港40公里,本身位于沈海高速公路日照服务区,交通十分便利。
高兴镇是日照市农业强镇之一,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平原面积占80%,灌溉面积达91%,林木覆盖率29.2%,199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吨粮镇”。茶叶是高兴镇农业支柱产业之
一。从1966年南茶北移至今,已有30多年的栽培历史。高兴镇现已建成无公害茶园4600余亩,年产鲜叶16万吨。优越的海洋气候条件和北部山区的天然屏障,孕育了高兴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上市早”的独特品质,被誉为“江北第一茶”。祥路碧海生态茶园依托高兴镇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步打造一流的茶叶品牌和旅游品牌。
一年来,祥路碧海生态茶园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开展创建aaa级景区活动,经过不懈努力和精心准备,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自查,我们认为祥路碧海生态茶园已具备了申请aaa级风景区的条件。现将情况报
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山东日照公路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沈海高速日照服务区,距离日照市区15公里,借助深海高速,连通青岛、临沂、江苏连云港等,东西南北交通十分方便,茶叶生产车间3500平米,设计年生产能力40万公斤。是集茶叶种植、加工、观光、展览、品茶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也是江北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在管理方面高度重视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健全的管理机制,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上岗人员培训率达100%,关键和重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目前,景区现有干部职工132人,景区管理人员9人。
二、申报依据和基础
茶园的建成,不仅可以让游客对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可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1、茶叶种植
茶园分东西两区,西区占地近500亩,设有自助采茶区,东区占地300余亩。茶叶品种包括福鼎、鸠坑、龙井长叶、龙井43#、金观音、安吉白茶、黄山群体等,茶叶品种众多,各局优势,如龙井43#春季发芽特早、安吉白茶春季叶片呈现白色等。茶园在肥料方面主要使用内蒙古羊粪、豆粕、豆饼和茶叶专用有机肥;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用粘虫板、黑光灯等物理方法除虫,从源头上杜绝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园区,游客可观看到各种物理除虫方式。
2、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对于游客来说是一件新鲜事物。不同种类的茶叶有着不同的加工工艺。公司现有茶叶加工车间3500余平方米,其中包括鲜叶摊晾区、精制车间、成品库、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包材库等,另有自动化茶叶生产线5条,生产线包括红茶生产线一条,扁形茶生产线两条,曲形茶生产线两条,保证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标准化、连续化、清洁化、节能化。加工车间是回字形建筑,游客可以在回形走廊中观看到各种茶叶的加工过程。
3、茶文化宣传
茶园建有茶文化展馆,展馆面积320余平方米,主要展
示祥路碧海产品、中国十大名茶、名优茶具等,在展馆中不仅能看到很多关于茶文化的书籍、书法、茶具,还能了解各品种茶叶的特点。同时建有品茗苑与茶文化展馆毗邻,游客在品茗苑可品尝来自祥路碧海茶园的有机茶叶,同时可以通过视频观看到加工车间的茶叶加工过程。
4、配套设施建设
为了提供更好地观光体验,园区内提供两条游览路线,一条是木栈道,方便游客徒步观光;另一条是花砖路,用于游客乘坐电瓶车观光。园区建有赏荷亭、柳缘桥、茶仙子雕塑、陆羽雕塑等设施,同时设计了观光池塘,池塘内种植了睡莲、再力花等10余种水生物供游客观赏,使游客身处优美的自然环境当中,在荷花盛开的季节邀上亲朋好友坐在赏荷亭小憩,观赏水面上碧翠欲滴的荷叶以及亭亭玉立的荷花。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我们严格对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进行了自检、整改,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生态功能不断增强。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创建aaa级景区为契机,大力加强软硬件建设,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认真听取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抓好整改落实,全面提高公园景观、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日篇二:巴楚县争创aaa级景区汇报材料
巴楚县红海湾水上乐园及曲尔盖金色胡杨岛旅游风 景区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工作汇报
(巴楚县委常委、副县长 施齐)
(2011年10月18日)
尊敬的段玉明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值金秋十月,胡杨之都——金色胡杨最美之际,自治区旅游局景区星级评定委员会专家不辞辛苦,莅临我县检查指导红海湾水上乐园及曲尔盖金色胡杨岛旅游风景区创建3a级工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政府和全县32万各族干部群众对专家和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自治区旅游局专家和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我县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各省市新一轮援疆工作的启动,特别是喀什被国家确定为特殊经济开发区后以及上海对口援建喀什四县以来,我县也迎来了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今年,我县明确了2011—2030年巴楚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旅游带县”的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并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将红海湾水上乐园及曲尔盖金色胡杨岛旅游风景区建设成为国家3a级景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的奋斗目标,打造巴楚国家公园新疆全域型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目标,现就我县创建国家3a级景区工作汇报如下:
一、景区基本情况
1、巴楚县红海湾水上乐园
该景区距巴楚县城12公里,风景秀丽的红海水库,库容量为 7200万立方米,水库面积34.265平方公里,坝长34公里。作为我县独具特色的水上游乐区,景区“沪星号”于2009年开始兴建,目前集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沪星号”吸引着八方来客,水库生态环境良好,水质清澈无污染,水产品丰富,盛产鲢鱼、鲤鱼、草鱼、鲫鱼,还有珍贵的牛蛙、毛蟹,水库四周绿树环绕,水面微波粼粼,岛内有天然自成的芦苇滩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水面,碧绿茂盛的芦苇与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水中,蔚蓝的天空中雁、鹤、野鸭等自由飞翔,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水利资源和当前对外开放的“沪星号”,以及配套完成的汽艇、摩托艇、各类大、中型组合水上游乐设备和正在完善的垂钓、游泳、冲浪、沙滩等娱乐设施,将该景区打造成为喀什地区乃至南疆三地州最大的水上游乐基地、水库观光基地,将此作为南疆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疆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玩。目前该景区已投入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今年该景区建设由上海援建200多万,明年该景区将增加400万的二期配套和宣传项目援建资金。
2、巴楚县曲尔盖金色胡杨岛
该景区位于喀什河冲积平原上,距县城24公里的红海乡境内,景区面积3795亩。景区内金色胡杨岛四面环水,放眼望去,四周全是枝繁叶茂、火红火红的金色胡杨林,水面上是成片的芦苇荡,岸边是一片片盛开的野花,形成了水岛相依,花草树木自然成形,别有一番风味。如身临其中,似人间仙境,可以净化心灵,忘记一切烦忧。每当秋季来临,近万只白鹭、燕隼、灰鹤、野鸭等水鸟游弋其中,构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壮丽景观。每到周末,游人从四面八方前来,可以在这里垂钓、划船、戏水、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还可以参加烧烤、亲手制作各种美食;也可
以品味欢快的刀郎文化。随着太阳西下炊烟起,乐观向上的胡杨人家将会用最欢快、最原始、最优美的歌舞欢迎你的到来,听着悠扬的歌声,跳着欢快的舞蹈,品着富有民间特色的美食,将会令人引人入胜,回味无穷。目前景区已投入资金1200万元,为游客建设有演艺大厅、悬眺餐厅、独体休闲木屋13栋、水面曲桥2座、木栈道1100米、胡杨林观光道、水上游乐等。二期将投入400万元完善配套,后期将根据资金配套情况不断扩大景区承接功能和游乐项目。
3、以鹿苑为代表的民族风情园
随着巴楚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巴楚民族风情园和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巴楚县鹿苑风情园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该园位于多来提巴格乡,距县城1公里。景点面积为63亩,园内观赏各种品种杏树、桃树、李子、核桃、无花果、巴旦木、石榴、西梅、葡萄长廊等十几种果树,风情园内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独特、工艺别致。每年三月到十月,这里百花争艳、百鸟逐香。鹿苑宴会厅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秉承以人为本、以和为美之理念,以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将维吾尔族文化、维吾尔族建筑、园林景观、现代设施融为一体,体现了自然美与建筑美、古典美与现代美、空间美与装修美、人文美与景观美的和谐统一,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古朴的民俗风情、民族歌舞,还可以品尝到独具一格的烤全羊、烤鱼、烤包子、包谷面饺子、面肺子等声名远扬的美食,无一不令人垂涎欲滴的巴楚民间特色文化饮食。
4、巴楚国家公园 打造巴楚县国家公园,以天然胡杨林、刀郎文化、雅丹地貌、沙漠湿地、乡村大巴扎、黑山玛瑙、丝路遗迹等七大类重点资源
为依托,以实施精品带动、区域联动、形象制胜、产业结构优化等战略为途径,通过构建七大品牌产品体系、近期建设十大精品工程和中远期建设八大后续工程,并开展旅游整体营销,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建成“巴楚国家公园”和新疆首个全域型旅游目的地。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重视、健全机构,认真落实创建责任。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景区3a级创建工作,把搞好巴楚县景区3a级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创建工作专题会议,组织成员单位对《景区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认真学习,并将创建责任层层分解,确保每项工作能够具体抓好落实。二是召开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会议。今年,我县召开了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会议,并对我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展了多次的讨论和协调会议,为今后旅游业发展明确了目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三是加强软硬件建设,不断提升景区的综合服务水平。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县委、政府克服财政资金短缺的困难和等、靠、要思想,多方筹措建设启动资金,累计筹措建设资金22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红海湾水上乐园及曲尔盖金色胡杨岛景区消防、供排水管网、道路、供电、通讯、垃圾池、旅游公厕、度假村、水上游乐等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基本功能完备。完善了游览标识,在景区各处明显位臵设立了标识牌、警示牌和“安全须知”、景区游览图等,配备两辆景区区间车,同时加强景区安全保障措施。在经营管理中,成立了巴楚县神鹿旅游有限公司,明确了公司的职责,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制定完善景区经营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统一规范景区工作人员着
装,并佩戴工作牌,同时,制定培训计划,对景区内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内容涉及旅游质量管理、营销、导游等专业。今年,景区通过执行灵活政策和专项资金,逐步完成了餐饮和特色旅游娱乐项目建设,使景区吃、住、行、游、购、娱功能进一步提升。四是积极创建巴楚县国家公园。紧紧围绕巴楚县306万亩的原始胡杨林资源申报国家森林公园;围绕勒亚依里塔格山的奇特景区和化石群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利用巴楚具有的天然胡杨林、刀郎文化、雅丹地貌、沙漠湿地、乡村大巴扎、黑山玛瑙、丝路遗迹等资源优势打造巴楚国家公园。
2、做好规划、明确定位,为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
打造使鹿部落风情,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树精品旅游景区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创建aaa级景区汇报材料
——卜伶生
尊敬的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旅游局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为了加快根河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挖掘和保护敖鲁古雅独特、丰富的鄂温克使鹿部落文化,根河市以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为切入点,实现敖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敖乡政府在市旅游局的指导下开展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报工作。
经过几个月来的准备,目前景区软硬件建设已完成。下面我代表敖鲁古雅乡党委、政府、景区管委会就申a的各项具体准备工作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进行汇报:
一、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的基本概况。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位于根河市区西郊4公里敖乡孟库依村,占地2.6平方公里。景区三面环山,南临s301省道,交通极为便利。“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根河市唯一的具有独特民俗特征的民族乡,在全国素有“驯鹿之乡”和“最后的狩猎部落”之美誉。目前,保留了7个猎民部落,饲养着中国唯一的1200头驯鹿种群。2007年敖乡鄂温克民俗文化和桦树皮制作技艺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敖乡被自治区命名为“桦树皮文化之乡”和“驯鹿文化之乡”。2010年被国家环境保护部评定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景区有4名鄂温克族猎民,被自治区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使鹿部落景区目前具备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规划及环评、二、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依据和基础。2010年,根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申a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集中全市各科局力量对敖乡景区进行软硬件改造。先后修通了高质量的景区公路1.8公里,进行了景区大面积树木移植,对景区软硬件改造提供资金支持。敖乡党委、政府更是不断优化景区的旅游环境,挖掘民族文化、增加民俗活动项目,使申a工作稳步推进。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措施到位,全市参与。
1、全市统一思相,高度重视。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根河市发展旅游的客观需要,通过创建将拉动敖乡的旅游经济,对根河市的经济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敖鲁古雅使鹿部落3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被列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以及根河市的重点工作。
根河市委、市政府和敖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的3a创建工作。根河市人民政府王晶副市长主抓,在年初召开了创建工作“相关部门协调会”。强调创建工作重要意义,提升各部门对此项工作的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实现了各相关部门在创建工作
中的密切配合,提出具体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在创建过程中市委书记孙锐,市长吕建伟等有关市领导曾多次深入到景区督察、指导创建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各项创建工作呈现出全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为增加景区的原生态性,2009年根河市政府投入50万元在乡新址道南侧,新建了敖鲁古雅原始部落景区。同时,为全面保障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我市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为创建工作拨专款24万元,专用于景区内外部交通标识、垃圾箱、各项标识牌制作、房屋粉刷改造等软硬件建设,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对景区道路、环境治理、景区绿化进行了全面改造建设。
3、景区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成立了以敖乡党委书记、乡长卜伶生、市旅游局局长吕思义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冯训林、市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广为副组长,乡党政班子成员和乡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3a景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项目建设组、环境整治组等具体工作部门。形成了网状的组织机构,制定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创建国家3a级景区实施方案、计划、预算》,实现分工细化、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景区积极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增添内涵,整改到位。
1、提升景观吸引力,增强文化内涵。
为全面提升景观吸引力,增加文化内涵,景区突出了“敖鲁古雅
2、严格自查,完善软硬件改造。
一是进行了标识、标牌和垃圾箱的规范整治。对景区所有标志、标牌包括外部交通标识全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标准化设计改造。制作了景区简介、导游图、导览标识牌、景物介绍牌、公共服务信息标牌等。其中景区简介、停车场须知、导览标识牌用“中、英、蒙”三种语言加以说明。其余为“中、英”文及“标准图形”。购进了标准的分类环保垃圾箱,垃圾箱达到80个,家庭游及特色商店均设有。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服务标准、档次。二是增加了游客中心,完善了景区服务功能。景区在入口处设置了“游客中心”,内设导服、咨询、售票、天气预报、节目预告服务,设立了电脑触摸屏,全面介绍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民俗风情。设立“休息座椅、残疾人轮椅、童车、便游柜、壁挂式公用电话”等设施,增设了“拐杖、雨伞、充电器、饮品、卫生用品”等备品,做到细小环节无遗漏,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三是进行了景区卫生间的改造。景区共设有六处卫生间,内设厕位、洗手池、洗手液、装饰画、干手机、衣帽钓、取纸盒、垃圾桶。厕位设有标准格板,男女分设,标识标准明确,全部实现水冲式。其中三处进行了“残疾人服务设施”改造,设立了“残疾人专用卫生间”。
设有专人打扫,空气流动性好,清新无异味。
四是进行了景区民俗家庭游和民族特色产品商店的提升改造。在景区的猎民新居中增设了家庭游旅馆和民族特色产品商店,制定了《敖鲁古雅家庭游标准》建立了家庭游档案,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进行规范管理。现在家庭游内部外部卫生整洁,建筑装修极具民族风情。民族特色商店内的旅游纪念品和鹿产品的品种近百种,所有商品明码标价,经营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诚信、有序、舒适、健康的住宿和购物环境。
五是加大景区硬件改造力度,对停车场、景区绿化、景区大门进行规范化改造。对停车场进行了改造,停车场面积达6000平方米。铺设了新沙石、增加了文化景观石、设停车场标准标识牌、管理制度。在其周围及景区其它地方共植树1000余棵,铺设了绿草坪,对景区进行全面的绿化、美化。规范了景区出入口,在景区游客中心前设立了景区“入口大门”,景区西面设立了景区“出口大门”设有专人负责检票放行。
六是从软件建设入手,加强景区从业人员培训。乡政府联合相关科局,举办了景区从业人员培训班,邀请了呼伦贝尔知名旅游专家进行授课。对景区全体从业人员共60人进行了“文明礼仪、导游讲解、接待服务、餐饮摆台、客房服务”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加之景区前两年的四次培训,并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组织的相关培训,景区累计培训人次达350人次。规范了景区“导游词”,导游人员公示上岗,在岗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50%,在软件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七是加强景区管理制度建设,做到了用制度管人。景区从管理规篇四: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汇报材料
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旅游景区
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汇报材料
本次汇报内容包括资源吸引力65分,市场影响力35分。资源吸引力包括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规模与丰度和完整性;市场影响力包括知名度、美誉度、市场辐射力和主题强化度。
资源吸引力,自检分65分 观赏游憩价值,自检分25分
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腹地,与周边地区极度干旱的气候环境不同,这里溪流纵横、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蓝天、白云、峻岭、雪山、冰川、草场、羊群以及星星点点的毡房,构成了天山大峡谷独特而美丽的风情画卷,观赏游憩价值极高。
一环峡谷观光区内群峰竞秀、峡谷纵横,森林密布、溪流淙淙,沙沟、柳树沟、哈熊沟、五道凹沟、牛牦湖沟、东西白杨沟等等无一不是奇峡、险峰、秀水、密林的完美组合,这也让天山大峡谷成为西部地区探险野游的首选地。行走其间可见羚羊跃涧、马鹿分群,雕鹰翱翔、雪鸡啼惊,珍菌林间遍布,雪莲绝壁常见,这里可谓是西北地区珍稀动植物的天堂。
天山大峡谷深处的大美雪山探秘区山谷空旷、草原辽阔、天空蔚蓝、白云悠悠,终年不化的雪山,银龙横卧,气势宏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是“大美新疆”的独特展现。
天山大峡谷里的哈萨克牧民逐水草而居,生活怡然自得。姑娘追、叼羊、赛马、摔跤、射箭等原汁原味的哈萨克民俗风情给天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原始生态之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自检分15分
历史上,天山大峡谷一带被泛称为“南山牧场”,早在唐代就是边塞著名的狩猎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即是在此写下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著名诗句。到了清代这里依然是著名的牧场,清代大学士纪晓岚谪戍期间,也曾留下“何当快饮黄羊血,一上天山雪打围”的诗句。这里作为避暑游览胜地,也早在清朝就已发端,解放后这里的旅游疗养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多次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友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天山冰川形成于第三冰川纪,距今已有480万年的历史。由于现代冰川类型集中,冰川地貌和沉积物典型,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清晰,所以天山冰川有“冰川活化石”之誉。
天山大峡谷内的天然云杉林,树种珍稀,规模壮观,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具观赏价值的原始雪岭云杉林,具有极高的旅游欣赏和科学考察价值。
珍稀或奇特程度,自检分10分
天山坝气势恢宏,把天山冰雪融水截留在陡峭的峡谷之中形成了绵延近5公里的照壁山水库,如同宝石玉带般蜿蜒在青山之间,造就了磅礴的高峡平湖景观,为西北地区所罕见。
天鹅湖由圣洁的天山雪水汇集而成,湖水被青山和牧场所环抱,湖面浑圆,平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以及牧场羊群,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是一副绝美的画面,可谓高原湖泊美景的典型代表。
天山大峡谷原始雪岭云杉林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为世所独见。
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如此完美地融合了雪山、冰川、草原、森林和高山湖泊等大量高品质景观元素,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
规模与丰度,自检分10分
天山大峡谷旅游景区规划总面积达1038km2,面积之大可谓中国旅游景区之最。景区广阔的土地上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连绵的崇山峻岭、圣洁的雪山冰川、神秘的原始森林、辽阔的山谷草原、纵横的峡谷河流以及浓郁的游牧民族风情,这里囊括了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观。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依托丰富且优质的旅游资源,天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已经建设成为一处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完整性,自检分5分
天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景区内所有景观保持完好,自然风貌完整,景区开发规划合理,环形的游线设计,使得各类资源组合良好,为游客体验的完整性创造了良好条件。
市场影响力,自检分35分
知名度,自检分10分 为塑造高品质的品牌形象,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带动战略,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先后投入巨资在多种媒体平台上开展营销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公共交通媒体等多种渠道,以广告、专访、专题片、动态报道等形式开展营销宣传,极大的提高了旅游区的品牌知名度,吸引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游客的关注,其客流量和门票收入在新疆地区均名列前茅,客源市场已辐射到海内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美誉度,自检分10分
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旅游景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成为“新疆十大著名景区”之一,享有“空中花园”、“乌鲁木齐城市后花园”等美称,多次荣获“优秀企业”、“先进单位”等称号。
市场辐射力,自检分10分
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因其资源的独特性、全面性、功能的完备性,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胜地。其客源已辐射至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东南亚和欧美等地。2011年,全区年接待游客78.6万人次,境外游客6.17万人次。主题强化度,自检分5分
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完美融合了天山之大美,雪山与草原相依,冰川与森林对语,马匹追逐着羊群,雄鹰飞绕着牧民,这里是一部西域风情的传奇。景区围绕“传奇天峡,度假天堂”的主题,将天山大峡谷打造成为天山风情观光、森林养生度假以及康体娱乐、商务会议、体育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胜地。篇五:aaaa级景区省检汇报材料范文
职责明确 齐抓共管 严格执行国标细则
全力打造螺髻山4a级旅游景区
一、基本情况
螺髻山,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的境内,地跨普格、西昌、德昌两县一市,已向游人开放的主风景区位于普格县螺髻山镇境内,距州府西昌42公里。景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因其主峰高耸入云,形似青螺,宛若玉髻而得名----螺髻山。螺髻山风景区是邛海—螺髻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1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5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景观资源极其丰富,在国内具有不可替代性,旅游环境良好,具有建立国际旅游基地和国内生态旅游区的优势。现已列为凉山州6大旅游精品建设的重点,又是2006年四川省第二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的首要承接景区。
二、管理机构的设立和现状
螺髻山管理局成立于2004年12月,为凉山州政府管理的副县级行政机构,实行凉山州、西昌市、普格县、德昌县共同管理,即州县共管理州管为主,业务上受州旅游局指导。其核定编制管理人员11人。主要负责风景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开展调查、保护景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景区资源和监督执法;负责景区的建设、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三、景区规划和发展概况
螺髻山风景区自九十年代初在凉山州委、州政府,普格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就对螺髻山进行过初步的踏堪及旅游前景设想规划。并于1992年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0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将螺髻山定位为生态旅游,并作为凉山六大旅游精品进行重点打造和优先发展,同年普格县发展计划局向凉山州发展计划委员会呈报了“螺髻山古冰川公园旅游开发项目立项申请”,凉山州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凉计市场?2000?72号《关于普格县螺髻古冰川公园旅游开发项目申请立项报告的批复》,批准立项;2001年受普格县人民政府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螺髻山温泉瀑布景区旅游规划》,同年凉山州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凉计市场?2001?43号《关于螺髻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立项申请的批复》,同意螺髻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立项;2002年受凉山州人民政府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目前修编工作已完成待评审。螺髻山旅游景区于2002年由民营企业螺髻山综合开发
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整体建设开发;2004年8月6日开始对外营业;景区开发以来,先后投资810万元,建成9公里山岭重丘三级旅游沥清混凝土公路;投资3100万元建成2.56公里旅游观光索道及集吃、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客综合服务中心;投资242万元修建了移动通信基站;投资 万元修建了占地50亩的大型生态停车场,已累计完成投资5400万元。今年螺髻山管理局投入2700万元建设木质游览步道、冰纹路面游览步道(各5公里)、环保厕所、游客公共休息设施(风雨亭和观景台)、游客中心、污水处理场和垃圾填埋场等,这些工程将于10底全部竣工,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景区自对外开放以来,到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63424人,实现综合旅游收入869万元(门票收入70万元,螺髻山景区自2006年1月20开始收取门票,票价为50元/人),上缴税金133万元,利润107万元。
四、景区发展思路和目标
紧紧抓住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形成的新世纪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框架——三区联动,建设新世纪的动力产业的要求,树立大旅游、大市场观念,开发建设以真山、真水为龙头的生态旅游景观,坚持旅游资源、旅游客源、旅游商品三个大开发。由于独特的封闭式地理环境和开发时间
短、开发规模小,螺髻山因此保存了多种植物原始种群和动物种类,成为中国西部珍贵的“植物王国”和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如果今后旅游开发方式不当或开发过度,都会给螺髻山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破坏,甚至是严重破坏。因此要根据《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对螺髻山生态旅游的定位和《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本着突出重点、由近及远、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分期实施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对螺髻山实行按景区分片开发,严格坚持规划,强化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的总体要求下,加速招商引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建树螺髻山生态旅游品牌。
凉山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旅游业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把旅游业培养壮大为支柱产业,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产业优势,建树旅游品牌,增加看点和卖点,优先对螺髻山实行重点开发,实施中心突破,无疑具有牵一发而动千钧的作用,对凉山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在螺髻山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创造条件,积极申报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区
和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把螺髻山建成四川旅游的著名品牌、西部优秀生态旅游区和中国生态旅游的知名品牌。螺髻山风景名胜区自开发以来,通过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以及旅游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景区旅游交通优越,可进入性良好,具备相应的停车场,游览线路布局合理。游览条件日臻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在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等方面都已符合相关要求。在经营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为了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景区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按照州委、州政府“一办两创”的工作要求,年初螺髻山景区确定了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
第四篇: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材料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乡稳定与发展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申报材料
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人民政府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根河市唯一的民族乡,也是呼伦贝尔市13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自1965年建乡,49年来走的是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之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心怀民族发展之重任,用真心和实际行动不断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时光荏苒,不变的是民族情结,年复一年,永恒的是手足友谊,这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民族团结工作的真实写照。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现有人口1581人,是一个以鄂温克族为主体,由鄂温克、汉、蒙、满、回、朝鲜、俄罗斯、达斡尔等八个民族成份组成的大家庭。长期以来,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不同民族的领导、干部、职工、乡民之间,建立起了鱼水相依、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形成了共同进步、互相帮助、全心全意维护团结、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并在不断继承、保持和发扬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曾被根河市多次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乡党委书记卜伶生2008年被呼伦贝尔市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一、加强教育,使民族大团结思想深入人心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党委、政府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
策、民族理论和加强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到其它工作中去,并作为检验和考核工作业绩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断教育干部职工贯彻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实践中,坚持加强对各族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各种形式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全乡范围内一种人人讲团结、个个争先进的氛围,推动着民族团结工作不断发展。
为了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每年乡党委都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三位副职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使全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内容、有形式的进行,也保障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质量,使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不断涌现出了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各族干部职工不分民族、团结互助蔚成风气,兄弟情深、各民族合睦亲如一家。
二、以发展促团结,用和谐铸牢民族情
经济发展了,社会才能够稳定,社会和谐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才能够长久。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一直以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乃至中央和国家的关怀和爱护。特别是2006年以来,山上猎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猎民上山下山有车接送;猎民点安装了太阳能照明设备、地面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在山上可以
用上了电、看上了电视;乡政府发放了3次新的帐篷,包括新式的棉帐篷,2011年又在每个猎民点安装了保暖板房,每家免费领到撮罗子、床、被褥、简易桌椅、简易急救药箱、民族服装等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敖乡鄂温克猎民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畴,保险缴费少,报销金额多。
山下猎民新居2008年至2009年进行了改造。62户猎民每户住房面积提高到88平米,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进行了升级改造,硬化了广场。新址按照敖鲁古雅景区规划,凸显民族特色,为敖鲁古雅乡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我乡新址2010年晋升为AAA景区,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敖乡鄂温克猎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近年来,敖乡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使这些祖辈创造的宝贵财富得以不断的传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敖乡被自治区、国家授予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称号。
2008年6月中旬,敖乡5个饲养驯鹿的猎民点,正式以敖鲁古雅部落的名义加入了国际驯鹿养殖者协会,中国也成为世界上仅有的9个养殖驯鹿的国家最后一个入会成员。2009年3月末,敖乡驯鹿养殖者代表参加了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2013年7月,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在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召开,使敖乡驯鹿文化走出了国门,国际驯鹿文化带进了中国。
2006年以来,敖乡利用千村扶贫资金实施了养狐、养羊、饲养驯鹿等扶贫项目,通过实施扶贫项目猎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人均2892.46元增加到2014年的人均15000.00元。
随着鄂温克猎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逐步富裕,乡内不文明的现象少了,更见不到邻里之间争吵或争斗,违法犯罪等治安刑事案件不再发生,全乡呈现一派童叟无欺、不同民族皆为兄弟、欢歌笑语、欣欣向荣繁荣的景象。
三、创优争先,力促民族团结花园结硕果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党委、政府每年都将民族团结工作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到每个领导干部的身上,以促进各族干部职工自觉用民族政策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自觉同其它民族同事融洽关系、建立兄弟情谊。几年来,敖乡干部职工和乡民从未发生过纠纷,也没有发生过影响民族团结的事情,全乡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团结和睦,亲如一家。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全乡干部职工不分民族,相互推荐,对谁有意见,都把话说在当面和桌面上,下去后从不乱说,也不乱发议论,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坚决不做,对每年评出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都以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号召和激励更多的干部职工向他们学习。
四、大力实施得民心工程,促进地区和谐稳定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把民族团结教育与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从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和难
点、热点问题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谋,组织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2010和2014年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下,为64个大龄未婚青年争取到根河市棚户区改造楼房64户,2010年每户住房面积45平米,2014年住房面积55-75平米不等,解决了鄂温克大龄青年无房无法结婚的实际困难。2010年、2012、2014年春季期间,山上驯鹿放养点出现熊害,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不同民族的乡干部和乡派出所民警驻守熊害发生地,稳定了鄂温克猎民恐慌情绪,避免了鄂温克猎民财产受到更大损失。这些实事、好事,深得民心,民族团结工作做的扎实有利,全乡保持着和谐稳定的态势。
多年来全乡各族干部自觉努力发扬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始终坚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的科学内涵,同时也认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相互离不开”是各民族加强团结的共识。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多年来,全乡各族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齐心协力,弥补不足,发扬成绩,以服务为重点,以搞好民族团结为己任,切实做到“三个离不开”,共同努力维护全乡这个和睦的大家庭。
49年来,敖乡领导班子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人虽在变,但不变的民族团结精神却一直留了下来,时间在不停的走,环
境在不停的变,但是,全乡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睦相处的民族情、兄弟谊却永远不变。在大兴安岭经济转型的今天,在全乡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作为根河市唯一的民族乡,正以她民族之间更加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姿态迎接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建乡暨鄂温克猎民定居五十周年庆典,迎接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美好灿烂的明天。
二0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第五篇:河南AAA级景区
河南景区3A级大全
郑州金鹭鸵鸟园
河南 3A 安阳岳飞庙 河南 3A 许昌灞陵桥 河南 3A 许昌春秋楼 河南 3A 南阳云华蝙蝠洞景区 河南 3A 南阳桐柏淮源风景区 河南 3A 南阳龙潭沟景区 河南 3A 南阳社旗山陕会馆 河南 3A 潞王陵景区 河南 3A 新乡辉县百泉景区 河南 3A 新乡比干庙园林景区 河南 3A 濮阳毛楼生态旅游区 河南 3A 三门峡大坝风景区 河南 3A 三门峡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 河南 3A 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 河南 3A 濮阳世锦园 河南 3A
商丘永城芒砀山文物旅游区 河南 3A 洛阳花果山 河南 3A 洛阳民俗博物馆 河南 3A 洛阳博物馆 河南 3A
洛阳八路军驻洛办事处 河南 3A 洛阳千唐志斋 河南 3A 洛阳王铎故居
河南 3A 洛阳龙马负图寺 河南 3A 洛阳汉光武帝原陵 河南 3A 郑州黄帝故里 河南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