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
9疏浚现场监管方案
9.1工程概况 9.1.1工程简介
阿坝州松潘县岷江青云乡段河道疏浚工程是
9.1.2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松潘县水务局 监管单位:
9.2监管依据 9.2.1相关文件
⑴《阿坝州松潘县岷江青云乡段河道疏浚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
9.2.2疏浚任务和规模
航道疏浚任务:。
航道疏浚规模:疏浚范围是松潘县岷江青云乡段红花村大桥下游,长3667m,宽20~50m,疏浚区域近期最低高程约-1.5~-2.4M,疏浚至-4.0m,疏浚深度为0.3~1.6m。疏浚总量为19.0万吨。
9.2.3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⑵水下地形测量规范 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
9.2.4其他依据
⑴施工合同 ⑵监管协议 ⑶施工安全管理协议 ⑷会议纪要等其他依据 9.3监管目标及方式 9.3.1目标
岷江河道疏浚的监管首要目标是实现岷江河道疏浚,维护岷江河势稳定,确保防洪。具体目标是:“江面防乱,现场防超,运输防偷,人员防腐”。
9.3.2监管组织机构
疏浚工程监管责任的主体是松潘水政监察支队,管理机构下设现场监管办公室,负责处理现场关于疏浚监管的一切事务。
9.3.3监管方式
(1)疏浚现场监管
①现场监管人员均须持有水政监察员证。现场监管人员分三班上岗,每班不少于2人,对疏浚现场实行全过程监管。
(2)查阅有关记录进行跟踪检查确保疏浚工作正常进行
9.4监管准备
1、建立健全制度
制定监管制度、监管程序和工作流程,使监管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使得监管人员有章可循,监管对象有据可依,按章办事。
2、签订监管协议
工程开工前,与建设单位签订《监管协议》,并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建立联系,确定联络人和负责人。要求建设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监管协议》要求进行施工作业,要求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疏浚地点进行施工作业,积极配合监管人员的日常监管。
9.5现场管理
1、严禁非工程人员进入施工区。
2、对施工设施进行监管。
3、疏浚区域进行监管
9.6疏浚过程监管
确保在正确的区域进行疏浚,避免违规施工破坏河道以及生态。9.7疏浚作业安全管理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督促施工单位抓好疏浚作业安全。
2、所有现场使用的挖掘机必须经年检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操作人员必须配备齐全且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作业。
3、施工期间禁止与施工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
4、工程开工前,为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当事故或险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救险、避险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5、为了施工机械安全,值班人员必须认真负责遵守如下制度:(1)值班交接班要做到交清接明;(2)注意防火防盗,冬季特别要注意防滑;(3)经常检查消防设备;
9.8河床河势监测和后评估工作
1、由建设单位负责在疏浚作业前、中、后三个时段疏浚区域及附近水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为科学分析疏浚前后河床河势变化提供依据。
2、预先订好后评估协议,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9.9资料和档案管理
1、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日、月把施工进度详细数据统计上报,现场监管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及时存档。
2、由建设方及施工单位提供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如有设计变更,须及时通报并提供书面材料,现场监管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及时存档。
3、现场监管队员认真做好监管日记的填报工作,日记要详尽的记录疏浚过程,以便日后的监管总结。
4、评估报告
建设单位在疏浚完成后,做好评价工作,形成书面报告并整理归档。
第二篇:河北省河道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规程
河北省河道采砂项目 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北省河道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基础资料、砂石可采量分析、采砂工程设计、采砂影响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境内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采砂项目。术语和定义 2.1 河道采砂
河道采砂是指在河道、湖泊、水库、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滞洪区等管理范围内开采砂、石、土,以及淘金(含淘取其他金属和非金属)等翻动砂石。2.2 可开采量
可开采量是指在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和跨河、穿河、临河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开采的砂石料量。2.3 可采期与禁采期
可采期是在不影响河道行洪和输水的前提下,允许开采的时段;禁采期是禁止开采的时段。2.4 禁采区
禁采区是为保障河道行洪(输水)安全、附近各种建筑物及村庄防洪安全确定的禁止开采区域。基本要求
3.1 采砂首先要保护河道防洪安全,满足河道整治需要,保障跨河、穿河、临河建筑物安全。
3.2 采砂应该符合河道河势演变规律,努力做到通过有计划的采砂进行河道整治,需同治河、清障、护岸、固堤相结合,砂料开采不能造成新的险工或行洪障碍。
3.3 河道采砂实行分级管理、总量控制的原则,做到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分期有序开采。3.4 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的编制应由具备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基本资料
编制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需要具备以下基本资料。4.1 测量资料
采砂场1:2000~1:5000地形图,包括采砂范围及其以外上下游各1000m、左右各200m范围。4.2 地质资料
采砂范围内砂石料的分布、埋藏深度、厚度、颗粒组成及岸坡土壤岩性组成等。4.3 附近建筑物及设施
论证范围内地面和地下建筑物规模、级别、主要技术指标等,包括道路、桥梁、管道、缆线等跨河、穿河、临河设施以及两岸村庄等。4.4 河道水文泥砂特性
河道水文特性、河道泥砂特性、年平均淤积量、主要控制断面的年输砂量等。5 采砂河段概况及治理规划 5.1 河流概况
说明河道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流经地区、河道长度、宽度、坡度、堤防现状以及现状泄洪能力等。5.2 河道治理规划
介绍流域规划和河系规划中关于采砂河段的规划要点。包括分段治理标准、设计流量、治理方案等。5.3 河道治理措施
阐述河道的治理措施,重点说明规划方案中采砂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河床断面的要求,河道、堤防整治措施,主槽、滩地、堤防的技术指标,针对险工险段采取的工程措施,采砂河段与上、下游河段的衔接等。5.4 采砂规划 介绍该河段采砂规划要点。6 采砂河段河势及河床演变分析 6.1 水文分析
近期规划中已有洪水成果可直接采用。否则应分析采砂项目所在河段的设计洪水,提出不同标准的设计洪峰流量成果,并进行合理性分析,必要时应分析提出设计洪水过程线。6.2 河势及河床演变分析
阐述河床演变情况、采砂河段及上下游衔接段主流改道摆动情况、堤防漫水出险情况,分析河流改道及主流摆动的原因及发展趋势,说明险工位置和造成险工的原因。6.3 河道采砂现状及存在问题
阐述河段采砂现状,说明现状采砂点的分布、历年采砂量和累计采砂量。分析现状采砂对河道、堤防、跨河建筑物以及水流形势造成的影响或危害情况。可采砂量分析
7.1 采砂河段水文泥沙特性分析
根据采砂河段入流断面和出流断面的水文泥沙资料,分析河道内泥沙淤积形成情况、特点、砂源状况及泥沙补给情况。7.2 采砂场砂料总储量分析
根据划定的采砂场范围及有关地质资料,分析计算储砂总量。7.3 禁采区的划定
根据河段的流势、建筑物的位置等具体情况,划定采砂场的禁采区范围。7.4 可开采量分析
根据采砂河段年淤积量及砂料总储量,在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和跨河、穿河、临河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分析确定可开采量。8 采砂设计 8.1 确定采砂场位置 分析确定采砂场的长度、宽度、砂坑边坡、边界线及采砂控制高程,提出基础控制点坐标及高程。8.2 制订开采计划
分析确定开采方式、开采时间及年开采量,制订详细的开采计划,根据河道具体情况,确定可采期及禁采期。8.3 砂石料及弃料堆放处理
分析确定砂石料的堆放位置、形式、高度及面积,并确定运出时间;根据防汛、交通、料场恢复等多方面要求,分析确定弃料的的堆放及处理措施。8.4 场区道路布置
根据开采设备的进出、搬迁以及运输车辆的流量情况,合理安排行车路线。8.5 采砂场平整及恢复措施
对有覆盖层的砂石料场,提出回填方式及恢复措施。为保证采砂后河段上下游、左右岸的平顺衔接,根据采砂场的开采情况,提出衔接方式和处理措施。对行洪河道内跨开采的,应提出每年汛前的防洪要求。9 采砂对行洪、输水影响分析 9.1 河床断面变化
根据制订的采砂计划,分析确定河床纵横断面变化。9.2 采砂对行洪、输水影响分析
9.2.1 根据采砂后河床断面的变化情况和上下游、左右岸的衔接方式,分析遇现状防洪标准、河道规划整治标准条件下采砂对行洪、输水的影响。
9.2.1 行洪、输水影响分析应同采砂设计方案结合进行,以合理确定保障河道行洪、输水安全的采砂方案。
9.2.3 分析应采用恒定非均匀流计算方法,必要时可以采用二维数学模型方法。10 采砂对跨河、穿河、临河建筑物及村庄安全影响分析
10.1 根据采砂河段及上下游、左右岸建筑物的位置,逐个分析采砂前后由于河床断面或主槽位置的变化对行洪安全的影响。10.2 定性分析由于采砂后河床断面的变化,可能引起河道主流摆动或形成的串沟、冲坑等对建筑物及村庄的安全影响。
10.3 根据采砂可能对跨河、穿河、临河建筑物及村庄产生的影响,提出保护措施。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1.1 分析河道采砂对河床扰动及附近植被的影响,并分析由此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11.2 根据采砂场砂石料的堆放地点、堆放形式及弃料的处理方式,分析采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1.3 根据采砂场砂石料的开采及运输方式,分析采砂噪声、粉尘对环境的影响。11.4 对采砂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不利影响提出具体减免措施。12 结论及建议
对采砂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采砂项目可行性的综合评价结论及建议.
第三篇: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大纲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大纲与技术要求 总则
1.1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事关长江河势稳定、防洪和通航安全及沿江工农业设施的正常运用。为加强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项目的管理,规范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提高技术成果质量,保证采砂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特制定本编制大纲与技术要求。
1.2本编制大纲与技术要求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报告》确定的可采区以及整修长江堤防进行吹填固基、整治长江河道、吹填造地等采砂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1.3承担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工作的单位的设计、科研或咨询资质应符合有关规定。编制完成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应按有关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批。
1.4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规划可采区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应根据批准的《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报告》及采砂规划实施方案进行编制。因整修长江干堤进行吹填固基、整治长江河道、吹填造地等采砂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在长江干堤吹填固基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吹填造地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报告已审批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1.5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在收集基本资料,对采砂河段的水文泥沙特性及河势演变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论证采砂对采砂河段(指采砂可能涉及影响的河段)的河势变化、防洪与通航安全、水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提出科学的论证结论。对于河势变化敏感、有重要防洪工程、通航条件不良以及水生态环境敏感的河段,应开展相应的专题研究(含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必要时还应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1.6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和深度为:分析和预测采砂河段河道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确定采砂规模;选定采砂区位置和范围,分析确定采砂区平面坐标、控制开采高程,分析床砂组成、砂质、储量以及补给情况;综合论证采砂对采砂河段的河势变化、防洪与通航安全、水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提出科学的论证结论以及减轻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基本拟定采砂船采砂能力、采(运)砂船只数量及作业方式,基本确定采砂作业施工期及采砂作业时间,落实现场监管、采砂作业安全管理以及河床动态监管的措施。编制大纲与技术要求 2.0前言
简述采砂河段的河道基本情况,采砂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可行性论证的任务及目的,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的主要过程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内容。
2.1基本情况
阐述采砂河段的河道基本情况、河床地质组成、国民经济设施分布情况、防洪及河道整治工程、河段航运、航道状况及水生态环境状况等。
2.2河道水文泥沙特性
阐述采砂河段的河道水(潮)位、径(潮)流、泥沙等特性。2.3河道演变分析
阐述采砂河段的河道历史演变和近期演变,分析采砂河段的河道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
2.3.1历史演变
利用以往分析成果,阐述采砂河段的河道历史演变。2.3.2近期河道演变及趋势分析
利用近期采砂河段的河道观测资料,深入全面地分析采砂河段的河道近期演变情况及规律。主要包括河道主流线变化、岸线变化、深槽变化、洲滩变化以及河床冲淤变化等。根据采砂河段的河道历史和近期演变规律,分析预测采砂河段的河道演变趋势。
2.4编制依据
简述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2.5采砂任务和规模
简述采砂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和采砂任务。规划范围内的采砂项目应简述已审批的规划情况,主要包括规划的可采区位置和范围、控制开采高程、控制开采总量、采砂船控制数量以及禁采期要求等情况。堤防吹填工程、河道整治工程以及吹填造地工程等采砂项目应简述工程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工程位置、工程规模、总施工期以及工程投资等。
规划范围内的采砂项目规模应根据审定的控制开采量确定。
堤防吹填工程、河道整治工程以及吹填造地工程等采砂项目规模应根据已审批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报告确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报告以及相应的审批文件应作为该可行性论证报告的附件之一。
2.6采砂方案拟定
根据采砂河段的河道基本情况、河势演变趋势、采砂项目的规模以及采砂区选择原则,科学合理地拟定采砂方案,堤防吹填工程、河道整治工程以及吹填造地工程等采砂项目,还须进行方案比选。主要内容包括采砂区的布置、控制开采高程的确定、禁采期、采砂船只控制、可采区砂质颗分、砂质、储量以及泥沙补给情况分析等。
2.6.1采砂区选择原则
阐述可采区选择的主要原则。2.6.2采砂区布置
根据采砂河段的河道特点和有关可采区选择原则,科学合理地选择采砂区位置和范围,确定采砂区平面坐标。河道采砂区布置应采用现势性强的河道地形实测资料,其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5000。
2.6.3采砂区河床近期演变
根据采砂区水下地形测量成果,结合河段河道演变分析,描述采砂区河床和水流泥沙特点,分析可采区河床冲淤变化规律和趋势。
2.6.4采砂区泥沙补给分析
根据采砂区河段的河道床沙组成和上游河段来水来沙情况,对采砂区泥沙补给情况进行分析预测。
2.6.5采砂区控制开采高程确定及砂质、储量分析
应对采砂区进行必要的外业勘探工作,根据采砂规模和采砂区勘探分析成果以及河势分析结论,合理确定采砂区控制开采高程,并对可采区砂质颗分、砂质及储量进行分析。
2.6.6禁采期
根据可采区的防洪、通航安全、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合理确定可采区的禁采期。
2.6.7采运船只控制
按照有关规定,基本拟定可采区采砂船只及运砂船只的能力和数量。2.7采砂影响分析
对拟定的采砂方案,从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水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进行充分的综合分析论证,提出综合影响分析的结论以及减免不利影响的对策与措施。2.7.1 河势稳定影响分析
根据采砂区布置、采砂量和河势稳定的要求,分析采砂对采砂河段流速、流态等的影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分析论证采砂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对河势变化敏感河段,必要时应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2.7.2防洪安全影响分析
根据采砂区布置、采砂量和防洪安全的要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分析论证采砂对该河段防洪工程安全的影响。
2.7.3通航安全影响分析
根据采砂区河段的通航现状和通航安全要求,结合采砂方案的特点,充分分析论证采砂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如有影响,应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对通航条件较差的河段,应进行河段通航安全影响评估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应作为可行性论证报告的附件之一。
2.7.4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采砂河段水功能区的特点、水生态环境现状和水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水生动物保护的要求,重点分析采砂活动对四大家鱼等重要经济鱼类产卵场、珍稀水生动物等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如采砂河段涉及用水敏感区,还应增加对有关水质影响的分析。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的对策措施。
对珍稀水生动物有特殊保护要求的河段,应进行河段水生态环境影响专题研究。专题报告应作为可行性论证报告的附件之一。
2.7.5其他影响分析
根据采砂河段水利工程以及工农业等国民经济设施的分布情况,分析论证采砂对有关工程与设施的影响。
2.8采砂作业 合理确定采砂作业方式,基本确定采砂船及运砂船只的采运能力和数量以及采砂作业时间。
2.8.1采砂作业方式
根据采砂区位置、可采区特点、采砂船和运砂船的能力以及可采区禁采期等,合理确定采砂作业方式。
2.8.2 采砂作业时间
根据长江干流河段防洪、通航、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禁采要求,基本确定采砂作业施工期,提出采砂作业时间的有关要求。
2.9采砂作业管理
河道采砂事关河势稳定、防洪和通航安全,应明确采砂区采砂作业管理责任单位,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
2.9.1采砂作业管理单位
根据采砂区属地和有关规定,明确采砂作业管理的有关责任单位,并落实相应职责。
2.9.2管理措施
为确保采砂作业依法、科学、有序进行,减少对通航安全的影响,避免采砂作业事故特别是海损事故的发生,保障采砂作业的顺利施工,应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采砂作业监管措施、采砂作业安全生产管理以及河床动态监管措施。
(1)采砂作业监管措施
根据采砂作业对采砂区、采砂船包括船上有关技术人员等方面管理的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提出采砂作业需要制定的有关管理办法和制度。
(2)采砂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按航道和海事部门对采砂船舶施工作业的要求及有关规定,提出采砂作业安全生产的有关管理措施。
(3)河床动态监管
为了及时掌握河床动态变化情况,应在采砂作业实施前、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后,适时对河床实施监测,提出采砂作业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2.10结论与建议
总结归纳综合分析论证的主要结论,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
附: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参考目录
附: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编制参考目录
0前言 1基本情况
1.1河道基本情况 1.2河床地质组成 1.3国民经济设施分布情况 1.4防洪及河道整治工程 1.5河段航运和航道状况 1.6水生态环境状况 2河段水文泥沙特性 2.1水(潮)位特征 2.2径(潮)流特征
2.3泥沙特征
3河道演变分析 3.1历史演变
3.2近期河道演变及趋势分析 4 编制依据 5采砂任务和规模 6采砂方案拟定 6.1采砂区选择原则 6.2采砂区布置 6.3采砂区河床近期演变 6.4采砂区泥沙补给分析
6.5采砂区控制开采高程确定及砂质、储量分析 6.6禁采期 6.7采运船只控制 7采砂影响分析 7.1河势稳定影响分析 7.2 防洪安全影响分析 7.3通航安全影响分析 7.4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5其他影响分析 8采砂作业 8.1采砂作业方式 8.2 采砂作业时间 9采砂作业管理 9.1采砂作业管理单位 9.2管理措施
(1)采砂作业监管措施(2)采砂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3)河床动态监管措施 10结论与建议
第四篇:长沙市湘江干流河道采砂情况论证
长沙市湘江干流河道采砂情况论证
河道采砂直接关系到河道的行洪输水、河势的变化以及堤防安全、岸坡稳定、航运安全、与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科学地、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发利用河道砂石资源,才能有效地保护好河道和生态环境,支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结合长沙市水文地质情况、砂石资源分布及积累情况、城市建设砂石需求情况等因素,参照《湖南省湘水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一、长沙市湘水流域地质基本情况
长沙市位于湘江干流下游段。湘水下游为丘陵平原地貌,从元古界板溪群至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岩浆岩普遍分布于中、下游河段。沿岸除市、县城区两I级阶地呈对称分布外,绝大部分河段呈不对称分布,阶面宽100-500m不等,为结构松散,抗剪强度与凝聚力低,抗冲刷能力弱的粉质粘土、粉土与粉细砂及砂砾石组成,在饱水条件下容易形成塌岸,除沿岸分布I级阶地外,其它岸坡多由薄覆盖层基岩组成,局部当冲或顺层岸坡存在浅层小体积的滑坡外,其它岸坡自然状态下稳定条件良好。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与碳酸盐岩溶水。河道内砂砾石储量较为丰富。
二、长沙市湘水流域水文特征 长沙市的河流大都属湘江水系,支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302条,其中湘江流域289条。
按支流分级:一级支流24条,二级支流128条,三级支流118条,四级支流32条;另有13条属资江水系;形成相当完整的水系,河网密布全市。
湘水年平均地表径流量82.65亿立方米,径流深550~850毫米。湘江流经长沙市的常年径流量年均692.50亿立方米,全年可通航。全市水能蕴藏量24.53万千瓦,地下水总储量9.35亿立方米/年,为长沙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但现仅利用16.72%。长沙水文特征:水系完整,河网密布;水量较多,水能资源丰富;冬不结冰,含沙量少。
湘江干流贯穿南北,在长沙市境内有81km 望城县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湘江是流经望城县最大的河流,其从南入境,纵贯南北而下洞庭,流经境内58公里,一级支流12条,二级支流21条,呈叶脉状向东西两侧展开,斜贯全县。其中西侧有乔口河、沩水河、八曲河、靳江河等一级支流9条,东侧有沙河等一级支流3条。
湘江在长沙县境内流长9公里,流域面积52.7平方公里。
三、长沙市湘江河道砂石资源分布情况
长沙市湘江河道砂石资源主要分布于望城县、长沙县及长沙市。望城县主要分布在洪家洲、蔡家洲及河段(表层粉土2m,下部砂砾石厚4m,含砂率62.4%,含砾率37.6%,河床内砂砾石厚3m,累计储量4527万立方米。);香炉洲河段(洲上表层粉土厚2m,下部砂砾石厚4m,含砂率62.4%,含砾率37.6%,河床内砂砾石厚3m,累计储量3881万立方米)。
长沙市许家洲河段(河床内砂砾石厚3m。储量1831万立方米,质量较好。另长沙市长石铁路桥至三汊矶桥河段、黑石铺大桥上游至兴马洲段均有少量粉质砂源分布。
长沙县巴溪洲及河段(周边已采,洲中表层粉土2m,下部砂砾石厚4m,含砂率62.4%,含砾率37.6%,储量320万立方米。河床内砂砾石厚3m,储量148万立方米,累计储量468万立方米)
依据《湖南省湘水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报告》的估算,湘水年平均河沙补给量约为187万吨。
四、长沙市湘江河道采砂船作业情况
我市湘江岸线长度为76.1公里,在湘江范围内采砂的船只共计41艘,可采水域岸线长度为50公里,禁采区水域岸线长度约26公里,原湘江河段禁采区范围约10公里,从2009年5月1日起,开始对湘江二桥至三汊矶大桥之间水域实施禁采。望城县登记入册的16条采砂船,年采砂量约为1000万吨,长沙市湘江干流登记入册的采砂船共计20条。通过采砂船作业功率与实际情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 算,在目前湘江市区段砂石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年采砂量约为410万吨。总计为1410万吨,约为701万立方米。另有5艘采砂船因行政许可未获得批准以及机械故障等原因没有作业。湘江河道内个别小型毛砂船因流动性大、作业量低未纳入计算范围。
五、长沙市城市建设砂石需求量的调查
依据2008年11月份,《湖南省湘水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报告》提供的数据,长沙市砂石需求量约为500万立方米,约1004.5万吨。并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发展按普遍公式每年增加5%的幅度逐年增加。
六、湘江全面禁采的利与弊 有利方面:
(一)符合长沙市整体环境建设需要。一是改善城市湘江河道面貌;二是改善湘江沿岸生活群众的居住环境,减少了生活垃圾、废油的排放和工程船作业的噪声污染;三是改善湘江各时期的饮水安全情况,特别体现是在枯水期的水质保护,取水安全保护等方面。
(二)保持湘江主干堤的防汛安全及湘江河道河势稳定。避免了采砂船谋取利益所形成的采挖堤脚、洲滩等行为。
(三)减少因采砂带来的各种水事纠纷。因无采砂作业的主体对象,从而消灭了因采砂等利益分配带来的各种水、岸纠纷。
(四)可以逐渐增加湘江河道砂石资源储量。
(五)有利于规范湘江河道的通航,避免了采砂船为了占有砂石资源在湘江河道上乱停、乱采,避免形成采砂尾堆阻碍河道通航。
不利方面:
(一)对长沙市城市建设所需砂石造成较大缺口。在上面的材料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长沙市目前城市建设所需的砂石绝大部分来自本地区河段的采砂作业。一旦对湘江长沙段实施全面禁采,将造成长沙市城市建设砂石的较大缺口。如果从外地购进砂石:一是湘江河长沙段的水利枢纽及围堰工程不利于全年运砂船只的通航;二是造成砂石价格的上涨,从而全面拉动长沙市城市建设各项价格的上涨。
(二)各类采砂船业主的补偿及安置工作难度较大。每条采砂船的造价成本少则100多万,多则400多万,实施禁采也意味着这些采砂船将不能再作业,从而造成这些采砂船只能废弃。现有的41条采砂船如何安置与补偿,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与人力进行协调、安排。
(三)个别河段容易造成河床抬高,加大防洪难度。从材料分析中看出,长沙湘江河段年河沙的补充量为187万吨,加之河床、河势的复杂性,容易造成个别河段的河砂堆积较多,抬高河床,加大防洪困难。
七、结论: 长沙市湘江河道采砂量仍然占有城市经济建设砂石需求量的三分之一,不适宜立即实施全面禁采。但可以限制新增采砂船及做好采砂船的规划管理工作。
一、长沙市湘江河道内不能再新增采砂船。
二、湘江河道内2009年未取得许可证的采砂船只应全面废除。
三、合理规划长沙市湘江河段河道内洲滩的开发,适当增加长沙市砂石资源的供应以保障城市建设需要。
八、长沙市河道采砂初步规划
(一)指导思想:长沙市河道采砂应本着科学规划、有限开发的原则,综合长沙市环境建设、城市开发、基础建设、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开发利用湘江砂石资源。
(二)组织领导:长沙市河道采砂的规划与管理,由长沙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长沙市水利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以政府直管的形式,成立长沙市河道采砂管理领导小组。形成相对独立的机构对长沙市河道采砂实施组织领导。
(三)开发形式:由水利局牵头,结合河道的清理、洲滩开发等因素对湘江河段进行区域划分,制定湘江河道采砂规划。逐年采取招投标的形式在政府的协调统筹下,有限制地对湘江河道砂石资源进行开采利用。
(四)职能职责:湘江河道采砂由长沙市河道采砂领导小组全面统管与协调。参加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在领导 小组的具体明确下开展工作。主要形成规划、管理、执法一体的综合管理职能。其中:长沙市水利局主要负责湘江河道采砂的整体规划与管理,牵头采砂执法行动。长沙市公安局、城管局主要负责派出专门力量协助管理及参加各项水事执法行动,加强执法力量,加大对水事违法行为特别是违法采砂行为的打击力度。交通、航运部门主要负责协助制定河道采砂规划,参与水上安全的管理,配合执法行动对违法采砂行为进行打击。
第五篇:可行性论证报告
CC市XX镇ZZ村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
可 行 性 论 证 报 告
XX镇人民政府 2017年6月30日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市场需要预测与销售
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与实施进度劳动组合、管理与运行管护 结论和建议
第一章 项目背景
一、项目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要求。随后河南省制定了《河南省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和《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指南》。
2013年3月,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郑州市出台了《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2015-2017年郑州市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郑州市财政局制定了《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申报指南》。对项目名称、项目实施范围、项目建设内容、申报条件、申报程序、有关要求、上报时间以及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实施方案标准文本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为本项目的申报工作提供了依据。
XX镇党委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十分重视,广大群众也表示赞成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为此,经多方论证和考察,CC市最终确定XX镇ZZ村为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二)项目建设意义
ZZ村2017项目建设打造沟域经济带,在2015、2016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着重突出第三产业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主,以壮大集体经济为目的,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造血功能的缺陷,使村集体经济走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良性道路。不仅可以改变村集体经济都靠帮、靠、要落后的现象,还可以改变村庄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可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齐头并进,互促共赢。
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也可以实现村庄经济社会永续健康发展,更可以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将大大促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1.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1)宜居
2017项目建设打造沟域经济带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建设美好幸福家园的迫切需要。ZZ村有9个自然村,村民居住分散,不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建设与利用。项目选择在ZZ自然村,顺应了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自来水管网覆盖全村,接水率达到100%,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建成覆盖全村、功能齐全、分布合理、管理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2)宜游
沟域经济带打造,将推进CC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名片。将使古村落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有利于保护现有的村落格局,保存和开发村落特色,整治民居建筑和村庄环境,充分挖掘村落的文化内涵、景观资源和潜在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本村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环境,以旅游业为载体,通过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立足乡村文化,依托朝阳沟水库和升达学院CC校区,弘扬地方民俗风情;结合田园观光,发展特色农家乐项目,增添生态旅游休闲设施,提升ZZ村的旅游服务水平。
(3)宜业
沟域经济带打造,有利于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就业。通过沟域经济带项目建设,利用特有的沟域地理条件,在当地1公里长的沟域两侧顺地势打造特色手工作坊、文化展览馆舍、特色小吃等传统作坊群落,引进外来资金发展野外拓展训练、真人CS等娱乐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及娱乐业,为当地居民创业就业拓展渠道,进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使地方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成后,使整个沟域经济基础上集民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经济体。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
一、有利条件
(一)区位优势
ZZ村隶属于CC市XX镇,紧临巩登、郑少洛等五条高速,村境内郑登快速、S237穿村而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拟打造沟域位于入村主路东侧,中心村西侧,升达学院西南侧,自然形成的沟域,总长度约1公里,沟域地形复杂多变,生态原始风貌保持完好,自然风光优美,极具开发价值。
(二)具有人口规模支撑
ZZ村辖ZZ、赵家门、范家门等9个自然村,共635户,人口2812人。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CC校区建设用地大部分为ZZ村用地,即将落成的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CC校区可为ZZ村提供就业岗位和带来可观的人流量,项目建成后师生规模达到20000人。依托学院,可为发展打造沟域经济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水利设施
1、水库及水资源丰富
西部紧邻MMM水库,水库部分区域在村域范围内,湖光山色秀丽宜人,水量充足,具有休闲、娱乐活动基础。自西南向东北 有一条天然沟渠,XX中心村西侧有ZZ水库,沟渠及水库即为沟域经济带项目所在。
(四)产业发展有一定特色和潜力
ZZ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经济增长较慢,一产为主,村经济严重依赖于村民外出打工收入,村内产业基础薄弱。依托山区和朝阳沟水库优美环境,第二、三产业具有特色,发展潜力很大。同时依托KKK学院CC校区的建设,能够快速带动村庄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ZZ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外部条件的支撑,为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和特色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保障,将快速带动XXX村的旅游产业发展。
围绕“红色记忆、生态ZZ”的建设目标,村庄规划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村域西南部紧邻朝阳沟水库,可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以“草莓采摘”为代表的体验式农业生态发展取得新成效;KKK学院CC校区建设用地大部分为ZZ村用地,依托学院,可为打造沟域经济带提供人口支撑,为村庄居民提供就业工作岗位,发展餐饮业,住宿业,商业服务业。农业方面:种植核桃、苹果等林果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旅游方面:建设村庄红色文化广场,与八路军医院遗址、村域革命烈士墓、窑洞、古井为基础形成一个红色旅游线路;与朝阳沟水库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业呼应,承接来自CC市嵩山-MM水库旅游开发的辐射,实现 7 “秀美、生态、宜居”的生态旅游村。
村庄与自然风景相互依存,ZZ可以从: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田园风光+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全方位一体化打造生态旅游产业。
二、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该项目建设的主要阻碍因素是村集体无经济收入来源,缺乏资金。项目建设完毕之后,后续管理缺乏资金支持。解决的方案通过ZZ美丽乡村2017项目建设,产业提升,壮大村集体经济,使村集体经济有收入来源,可以实现村集体经济的自我壮大、发展,从而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ZZ现有人口635户2812人,2015年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ZZ村落户后,计划招生人数为20000人,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校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计划2018年建成招生。其大学在ZZ自然紧密连通,村北ZZ村主干道连通其南大门,沟域经济带项目紧邻升达学院南门,顺路沿河直下,项目建成后,升达大学20000名学生及其家属将是的ZZ沟域经济带发展的最直接人口支撑来源。
其次,村积极争取上级、外来资金支持,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项目,配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流转土地1080亩,发展高效 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果园采摘、农家乐,目标人群为郑州、CC、新密等打造1小时短期旅游经济圈,配合沟域经济带,更加丰富ZZ乡村旅游项目。
因此,开展ZZ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前景十分广阔,预期效果良好。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与实施进度
一、建设规模和内容
项目为2017年预申请建设内容,总投资规模约XXX万,主要涉及沟域人行步道建设、人行道护栏、道路标识牌设置、明渠连接、沿杀谭沟小品景观整治、民俗文化馆舍建设、文化长廊打造等2个部分,6个项目的建设。项目落成后,将ZZ沟域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特色民俗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化经营模式,建成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基地,从而实现该村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特色村。
二、项目实施方案选择及实施进度
ZZ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经过专家论证,而沟域经济带作为建设试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平台作用,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实施方案选择沟域经济带进行打造,基于现有保持完好的地形地貌,稍加修整即可作为旅游观光、游玩、文化体验的绝佳出去。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积极响应了国家脱贫 攻坚战略决策,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项目的实施,定位1小时短程乡村旅游,主要目标面向周边周末短程快捷1小时休闲旅游,通过沟域经济带打造,营造时光回溯活态生产生活体验休闲度假空间,使繁忙的都市人在休闲之余,近距离可以享受到环境优美宁静、富有特色的乡村田园风光体验。本项目建设一年完成。建好湖区产业提升、手工作坊、文化长廊等产业提升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章 管理与运行管护
沟域经济带打造项目实施以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为启动引擎,以提高集体、村民收入为目的,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地区发展为目标,使村集体在拥有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形成良好循环式经济发展模式。村集体发展,主要采用“村委+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农业合作社,鼓励引导有发展意愿和能力的村民,以资金、土地流转、技术、劳动力等多种形式入股,参与和分享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发展成果,达成村集体、村民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实现带动地区区域发展的目标。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本项目符合国家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与郑州市中心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安排合拍,项目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10 大学建成后人口规模支撑条件优越,基础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项目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合理,预期资金投入回报率高,定论充分并切合实际,在项目预期回报方面留有余地,经得起风险的考验。且易于操作,且项目建成后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项目。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并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