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深化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研究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20-1090231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3 19:33:1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深化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研究

深化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研究

深化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研究

何光伟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义重大,其次对绵阳市经历十余年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的八大成绩予以肯定,并对存在的股份制改革不彻底、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发展资本单一短缺、规模大效益低、监管方式待改进等五大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按照“问题导向”原则,提出了深化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坚持的四个基本原则。论文最后提出了五大改革举措,全面深化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

【关键词】:深化

绵阳市

国资国企

改革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n mianyang Japan soe

reform

【Abstact】: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deepening state-ownedasset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secondmore than 1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mianyang city: yuying assets of state-ownedenterprises reform and eight grades affirm, and the existence of shareholding systemreform is not tho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is notperfect, capital shortage of the single, large scale benefit, low regulationways for improving the five problems, such as a detailed analysis.In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problem oriented”, and put forwardthe deepening of mianyang Japan guiding ideology and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enterprises adhere to the four basic principles.Paper finally put forward thefive major reform measures, comprehensively deepen of mianyang holdings of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keywords】:deepening;Mianyang city ;state assets ofstate-owned enterprises;reform

目 录

一、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效„„„„„„„„„„„„„„„„2

二、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2

(一)企业股份制改革尚不彻底„„„„„„„„„„„„„„„„ 3

(二)现代企业制度仍需健全„„„„„„„„„„„„„„„„„

3(三)企业发展资本单短缺„„„„„„„„„„„„„„„„„„ 3

(四)规模大经济效益低问题突出„„„„„„„„„„„„„„„ 3

(五)国资监管体制待改进„„„„„„„„„„„„„„„„„„ 3

三、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指导思想及原则„„„„„„„„„„„„„„4

(一)指导思想„„„„„„„„„„„„„„„„„„„„„„„

4(二)坚持的原则„„„„„„„„„„„„„„„„„„„„„„ 4

四、绵阳市改革发展举措„„„„„„„„„„„„„„„„„„„„„(一)立足资产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5

(二)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创新发展„„„„„„„„„„„5(三)推进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济„„„„„„„„„„„ 6

(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落实董事会的职权„„„„„„„„„„ 6

(五)优化国资监管体制,实施国企分类管理„„„„„„„„„„ 7 参考文献„„„„„„„„„„„„„„„„„„„„„„„„„„„„8 致谢„„„„„„„„„„„„„„„„„„„„„„„„„„„„„„9

序 言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绵阳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认清现状、找准问题、增添措施、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 业在新的形势下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放权让利、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等途径,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绵阳市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逐步增强,推进绵阳市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绵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自202_年成立以来,国资监管从机构到制度体系从无到有并趋于完善;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绝大部分已归口国资委统一监管;统一的国资监管体制基本确立;实行优胜劣汰一大批原有企业已完成改制重组;以公司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建立;企业的人事、产权、财务、投资、分配、收益等重大事项的管理日趋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的资源要素已主要靠市场取得;法律顾问制度在企业已初步实施。国有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市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绵阳市国企总体看已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国资国企是最大的存量资源,是支撑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骨架”,发挥着社会经济日益重要的主导作用。与国资委成立前的202_年相比,截至202_年底,绵阳市国企资产总量已达1982.9亿元,增长4.94 倍;国有权益已达345.3亿元,增长2.29 倍;实现营业收入865亿元,增长3.36 倍;实现利润23.7亿元,增长5.24 倍;实现在绵纳税22.9亿元,增长2.75倍。

二、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

国企改革历经30多年,成绩显著。但国企改革还远没到位,无论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布局,还是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内部经营机制,都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阻碍着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不利于进一步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支柱作用。绵阳国资国企改革面临以下问题。

(一)企业股份制改革尚不彻底 绵阳市国有企业基本实现公司制改造,但80%以上仍属于国有独资性质,真正实现多元控股的模式并未形成,导致决策、管理等不科学,不能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二)现代企业制度仍需健全

由于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欠缺及管理体制的限制,绵阳市政府主要负责投资,而资本退出机制未真正形成;高级管理人员基本都属于行政任命,退出机制还未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中部分企业高管仍由公务员兼任,不符合人事政策;少数集团公司与下属公司高管人员高度重合,容易形成不规范利益转移;多数企业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人员重合,缺乏有效制衡;董事会任免、考核经理层的权力未落实;企业监事会既有外派又有内设,彼此职责不清等。

(三)企业发展资本单短缺 绵阳市国有企业分子公司尽管很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但集团公司及很多一级子公司仍为国有独资,融资渠道主要靠银行贷款、转让等方式实现,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求差距甚远,企业发展的资本来源显得单一和短缺。

(四)规模大经济效益低问题突出

经过多年的重组整合,绵阳市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数量不多,但仍存在300多家下属公司,并且很多公司是经营规模大,经济效益偏低,社会贡献率低。比如,长虹集团规模现已接近1000亿元,但企业效益低于同行业水平。

(五)国资监管体制待改进

绵阳市已形成“国资监管机构——出资企业——下属公司”三层次国资监管体制及一整套国资监管办法,但现行国资监管的内容、方式还不适应“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的新要求;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的事项偏多,责任与权力不匹配;企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党委会各自的职责、权限不清晰,不规范,内部管理层级过多,管控方式不规范。

三、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指导思想及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等,这是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总纲领。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体部署,围绕绵阳市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动力,积极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经济转型升级,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分类国资监管体制,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促进绵阳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的原则

一是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国资国企改革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总要求,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借助市场机制来充分运用市场手段聚集资源和要素,从而提高企业的自我调节和自主发展能力,并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职责,两者要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同时,依据法律、法规、契约和有关政策,确定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三者之间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

四是坚持分类管理,一企一策,依法操作、稳步推进。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涉及工业、金融、通信、交通、旅游等20多个行业,关系到10万多职工的切身利益,触及到很多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要根据每个企业的类型、性质和特点,坚持一企一策的原则,在对每户企业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在遵守法律制度,确保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工作。

四、绵阳市改革发展举措

深化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涉及工业、金融等20多个行业,关系10余万职工利益,要积极稳妥推进;要合理配置资源、推动股权多元、完善企业制度、健全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立足资产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绵阳市国有企业近几年虽不断发展壮大,但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绵阳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进行开放重组;要支持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国有企业通过合并、划转、并购等多种方式重组;鼓励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实施整合重组,压缩管理层级,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向主业集中;遵循优胜劣汰原则,推动国有资本退出低端产业,国有企业逐步退出亏损产业;整合资源要素、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并组建资产经营公司。下一步,绵阳市资产资源整合重点工作,一是要将长虹、九洲等企业培育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集团公司。二是要根据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转变政府之能的要求,对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要进行全面清理,提出整合方案,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对资产规模小、运营效益差等不适合作为出资企业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划入绵阳市将要组建的资产经营公司,由国资委直接管理。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通过资产经营、资产整合和业务重组等手段,对划入经营性国有资产实施规范运作,培育新兴产业,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促进绵阳市经济发展。

(二)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当前,科技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总体来看,仍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国有企业一定要主动作为,着力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按照中央要充分发挥军民融合“试验田”作用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推动绵阳科技城建成军民融合创新驱动试验区”要求,绵阳要着力推进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提高国有资本在推动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和经营质量;促进企业间的横向联动与产业链纵向整合,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创造更加高效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有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提升企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当前,要支持长虹集团加快实施“三纵三横”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拓展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业,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支持九洲集团建设省空管系统产业联盟、北斗导航产业联盟,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打造全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标杆企业。

(三)推进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从本质上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股份制经济,是一种富有活力和效率的资本组织形式。从绵阳市实际情况看,按企业类别统计,目前绵阳市出资企业及各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268户,占比74.24%,应该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拥有了较好的基础,以较小的国有资本引导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从集团公司层面看,混合所有制的比例还不高,也还有许多推动改革的空间。所以,近期要做好资产核定、评估、未来效益分析,制订鼓励政策措施等工作;远期要制订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案,通过实施产权多元化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方面,实施存量产权多元化,鼓励出让一部分优质资产,引进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实施增量产权多元化,优化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控制上下游,增强竞争力,在企业新增投资中允许各类资本参股、入股、持股。

(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落实董事会的职权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目前,绵阳市国有企业大多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机构,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上已基本建立,但存在行政化色彩较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够规范,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彻底,员工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绵阳要坚定推动集团公司与下属子公司分别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要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履行各自职责,形成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体系。对竞争性国有独资公司,实行“外大于内”董事会结构,对功能性和公益性的企业逐步增加外部董事比例。要规范董事会、经理层、党委会的职位、职数设置,通过交叉任职实现有效制衡。大中型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党委书记原则上由董事长兼任;小型企业董事长原则上兼任总经理,党组织书记分设。

董事会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要发挥好董事会的核心作用,首先要落实董事会人事权,落实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提名和任免权。董事会要想落实人事权,国有企业认识制度就有大变革,一旦董事会对经理层实施市场化选聘,国企高管面临去行政化。这次改革中,中央、省、市都提出,要建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规范企业中、高层职数和职位设置,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应当注意的是,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和管理者的身份体制应保持一致,要抓紧研究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高管和去行政化的高管不同的薪酬标准和激励约束办法。其次,要落实董事会在投资决策、薪酬考核等权力。拥有薪酬考核权,董事会对选聘的经理层,依据聘任合同约定,实行经营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薪酬待遇和是否续聘。拥有投资决策权,董事会可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促进企业从粗放型的投资发展模式向精细型投资管理模式转变。同时,董事会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立人事提名、薪酬、审计审核、战略投资等方面的专业委员会,其中人事提名委员会主任原则上由党委书记担任,负责经理层成员的考评、提名建议等工作,董事会“外大于内”的企业薪酬、审计审核委员会主任应由外部董事担任。各专业委员会必须制定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相关议事制度。

(五)优化国资监管体制,实施国企分类管理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基础。要按照以管资本为主的新要求,将提升资本效率、激发企业活力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结合起来,突出管好资本投向、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等监管重点。依法保障国资监管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出资企业享有的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要简政放权,进一步规范出资人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不得干预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真正发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作用。要根据国有资本运作的需要和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组建或者改组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充分利用股票市场、产权市场、债券市场配置国有资本、优化布局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提升企业价值。依法明确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下属出资企业的关系,探索在主业范围、投资管控、资本注入、信息公开、责任追究等方式实施相应政策,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加快监管信息化与风险预警、内控建设联动,切实做到监管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优化国资监管,重点是推动国企实施分类管理。绵阳市国有企业原则上分为竞争类、功能、公益类三类。竞争类企业指以市场化为导向,主要提供竞争性产品或服务,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功能类企业是指以特定功能为导向,以完成专项目标或者社会战略任务为考核目标,兼顾经济效益。公益类企业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和稳定,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引入社会评价,参与监管管理。根据国有资产布局结构、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可动态调整国有企业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分别从领导人员配置、薪酬管理、业绩考核、目标责任、风险控制等方面设置不同的标准、方法和要求,实行分类监管。

参考文献: [1]张毅.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J].《国有资产管理》,202_年,第1期:4-7页.[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J].《国有资产管理》,202_年,第1期:8-10页.[3]熊志军.国企改革再认识[J].《国有资产管理》,202_年,第11期:4-9页.[4]李亚莲、市国资委.绵阳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课题汇编[A].中共绵阳市委政策研究室.《绵阳市全面深化改革重大研究课题汇编》[C].绵阳:中共绵阳市委政策研究室,202_年:77-119页.作者:何光伟,男,汉族,1976年生,四川巴中人,高级经济师,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历任攀钢集团长钢公司技术员、秘书科科长、锻造分厂经理助理。

第二篇:国资国企改革

国资国企改革“大年”即将来临

202_年国资国企改革加速度:将面临七大主要任务

刘东;王川

导语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在202_年12月31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202_年国企改革将有大进展和大动作,国资改革今年预料将会遍地开花。202_年12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新常态下的国资国企改革意见进行分析。会议要求,要“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与此相对应的是,自202_年12月底上海率先出台国资国企改革二十条意见以来,截至202_年1月4日,全国已经有上海、甘肃、山东等22省市出台了地方版本的国资国企改革意见。部分省份意见虽未正式出台,但一些改革举措已在进行之中。南京、长沙等省会城市也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意见。随着国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相关意见的逐步出台,202_年的国资改革将会迎来哪些进展?

本报记者 刘东

实习记者 王川 上海报道

地方改革遍地开花

彭建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之前由于国家层面方案没有出台,地方国企改革突破较少,今年预料将“遍地开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已经出台地方国资改革方案后发现,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意见主要集中在混合所有制,分类监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公司制治理结构、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方向,绝大部分省市都对国资改革设立了一个较为具体的目标。

例如,在混合所有制方面,甘肃提出到202_年国有经济中混合所有制比重达到60%左右,江西提出5年内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占国资的70%。

在国有资本范围方面,北京国资国企改革意见要求,到202_年,80%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等领域。上海、江西、甘肃、江苏、重庆、四川、青海等省市也都将国资集中在关键领域的目标设定在“80%”上。不过,在对202_年国资国企改革进展进行评价时,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改革的力度并不如预期。中国社科院微观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刘小玄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国资国企改革的进展仍相对比较缓慢。

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出台的国资改革意见里面存在两个问题,重复性比较强,各个省的意见都差不多,在具体操作上,还是缺乏一些可操作性。

顶层设计意见将出

原定于202_年年底出台的改革意见并未能如预期出现,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认为,可以说这些总体文件由于迟迟不能出台,已经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软肋,影响到国企改革总的进程。

此前有消息称,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由财政部、发改委和国资委牵头制定,可能以“1+N”的形式发布。其中,“1”是指首先会出台一个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N”则是三四十个配套方案。这些配套方案将分阶段分批发布。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近日表示,202_年国资国企改革将面临七大主要任务,而部分方案推出的时间表或将提前至春节前。

尽管如此,被称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元年”的202_年仍取得一定成就,分析人士认为,202_年国家在把握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精准而坚定,此外,7月开始的“四项改革”试点,也为国资改革提供经验基础,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协调。

彭建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央企方面,202_年各企业积极性较高,做了调研、制定方案等准备工作,待方案一出,央企动作应该比较大。此外,第一批国企改革试点工作到202_年也会有较大突破。若第一批试点进展顺利,第二批有可能扩大试点范围。

彭建国称,专项工作也会大有进展。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今年二级和三级公司会进行董事会试点等多项工作。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对202_年国企改革形势持乐观的态度,整个国资国企改革将会铺开,尤其是在混合所有制和分类改革、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进展。

“混改”新内涵

不过,目前对于国资国企改革中的一些关键领域,仍存在不少争议。

彭建国认为,目前主要有三方面存在争议,即是否先对发展较好的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经济是否该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以及是否采用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在混合所有制方面,国资改革专家、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认为,要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契机,改变资本被板块化、碎片化,做到国有企业的实力加民营企业的活力来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引进新的投资者,自然垄断行业应该把可竞争的板块逐渐分拆,通过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去行政化,民营企业去家族化,建立有效公司治理。

彭建国也认为,虽然国企上市或多或少已变成混合所有制企业,但这种上市大多是形式上的,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改革。

202_年12月底在广州召开的首届国企改革发展前沿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认为,只有竞争性国企适合做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公益性国企和自然垄断型的国企应坚持国有独资或国家控股。楚序平则表示,中央企业总部最好保持国有独资,对绝大多数重要国有企业,政府要保留51%以上控制权。同时,混合所有制优先考虑包括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公众基金。

陈清泰建议称,混合所有制治理上,有五点需要考虑,过大股比的国有股权适当分散给若干持有者、所有股东都应通过股东会、董事会行使权利,确立董事会的核心作用和战略地位。经理人由董事会选聘,董事会有权罢免。公司必须执行国家的法规接受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

去年七月,国资委将六家央企纳入“四项改革”试点,其中,中国医药、中国建材入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认为,应当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入管理层中长期激励、职业经理人和员工持股机制,保障“所有者到位”,才能真正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去年七月,国资委将六家央企纳入“四项改革”试点,其中,中国医药、中国建材入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认为,应当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入管理层中长期激励、职业经理人和员工持股机制,保障“所有者到位”,才能真正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争议分类监管

“准确分类是实现下一步国资改革的重要一步。”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不过,目前分类监管仍是争议颇多的一个领域,从地方的经验来看,上海将国企划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进行监管,四川则分为竞争类和功能类两种类型,其他省市基本按照三类进行分类监管,但类别名称有所不同。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上海国资改革中,一些功能类的国有企业更愿意被划分到竞争类企业中去,因为两者受国资委监管及考核存在较大差异。从国家层面来看,分成两类还是三类监管也有不同意见,陈清泰认为,国有经济有两大功能,国有资本应该分作两类,一是政策性功能,就是作为实现政府特殊政策目标的重要资源。二是收益性功能,那就是获取财务回报用于民生和公共服务。而这两者的比例构成,应该与时俱进进行调整。

刘小玄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类监管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分类不清,在理论上没有一个合适的定义,这些分类的的具体含义到现在还没有很清晰地厘清。如果是“一锅乱粥”的话,改革很难推行下去。

彭建国则认为,分类监管之所以有这么多争议,是因为同一央企有不同业务板块,整体上很难划分,而同一块业务因同时具备公共服务、功能性等多种属性,难以进行归类。

彭建国称,按照分类,央企主要是商业1类和2类(竞争性、功能性居多),而中储粮等承担国家政策业务的属于第3类。第3类公益类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服务企业,如供热、供水。所以各央企针对分类监管,必须完善自身的功能定位,根据分裂进行监管、考核、薪酬制定、改革和结构调整。

具体来说,比如薪酬制定,商业1类要看市场,根据完成财务指标、是否实现保值增值功能来制定,而公益类则要紧盯社会功能,看其社会效益完成指标,商业2类(功能性)则两方面都要考虑。因此,在改革方面,要根据分类制定负面清单,使改革具有可操作性。

破题新常态

是否学习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存在争议,而此次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由于在国资委会议中并未被提及,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李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相关意见财政部负责制定,因此国资委工作会议对此并未多作提及。

彭建国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投资公司更多关注产业和实业投资,这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两类公司要做到以管理资本为主,发挥作为资本运作平台的作用,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本保值增值和流动的属性,在相关领域有退有进、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此外还要注意上下权利义务的边界问题。

一个新的动向是,202_年1月1日开始,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正式实施,首批涉及72家央企共200多位负责人。

此外,“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的国资国企改革也受到关注,国资委主任张毅表示,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也进入爬坡过坎的阶段,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大部分央企都面临产能过剩、产销衔接不畅的巨大压力,有的企业大幅度减利甚至亏损,个别企业陷入经营危机。张毅表示,对于国有企业来讲,适应新常态,关键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做好加减乘除。

对此,彭建国建议称,国企尤其是央企改革一定要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即充当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创新驱动的领头羊、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排头兵,国企要以真正成为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为目标,逐步规范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较普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以适应经济新常态。

第三篇: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国资委将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两大方面来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的总体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国务院国资委对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分解,抓紧提出具体实施措施。今后,国资委主要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两大方面来抓好贯彻落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以后,国务院国资委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抓紧修改和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这个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以下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第二,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第三,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重点落实好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资委将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国资委将按照六个原则推进实施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第一,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逐步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二,国有企业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将降低国有股权的比例。第三,大力支持各种非公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到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中。第四,国有企业通过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

运行机制。我们不仅仅是要吸引社会资本来发展,更要把着力点放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内部运行机制上。第五,在具体实施中,实行一企一策,分类进行研究,分类提出措施,不搞一刀切。第六,改革要统筹安排,系统推进,稳妥操作,强化公开透明和规范运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形式。第一,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的形式。第二,涉及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绝对控股。第三,涉及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相对控股。第四,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国有参股的形式,或者可以全部退出。

实际上,国资委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在改制中引入民间投资。民间资本投资国有企业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现在,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截至202_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有378家,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53%。地方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有681户,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60%。

目前,国资委正在研究制定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实行企业员工持股的具体实施办法。实行企业员工直接持股,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对于将来更好地形成资本持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是个很好的办法。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情况,根据将来的情况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定,一并加以考虑。

《决定》提出,要合理确定并且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还有业务消费。国资委将坚决按照中央精神来贯彻落实。下一步,国资委主要抓三点。第一,建立健全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绩效、风险、责任等方面确定薪酬的制度,不断完善企业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结合企业的功能定位、经营管理特点和企业负责人选任的方式,探索建立与企业管理人员分类管理相适应、与选任方式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第二,对市场化聘任的企业管理人员,研究建立市场化的薪酬协商机制,以适应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需要。第三,研究制定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待遇、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负责人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的规范管理。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点是抓好五项工作。一是积极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二是抓紧研究组建或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三是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五是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使国有资本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三中全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还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我们对此有三个方面的理解。

第一,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更加突出了出资人代表的性质,更加突出了国有资本的运作,更加强调从出资人的角度来加强监管。今后我们的各级国资委主要是以产权管理为纽带,依法通过公司章程和公司治理,围绕“管好资本”这四个字落实出资人的职责,不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不干预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第二,党的十六大做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十几年过去,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表明,十六大确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正确的、成功的。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用了“完善”两个字,就表明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继续坚持,同时对现行体制不完善的地方也要抓紧完善。第三,国资委所监管的企业,不管是什么形态的企业,都是由国资委来履行出资人职责。

组建或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实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三中全会“以管资本为主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工

作。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以产业资本投资为主,着力培育产业竞争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开展股权运营,改善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所出资企业更加强调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更加突出市场化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手段。在投资管理、公司治理、职业经理人管理、管控模式、考核分配等方面,都会更加市场化,充分体现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目前,国资委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推进这项工作的具体措施,包括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条件、标准等。我们将按照稳妥推进、分类实施的原则,首先在一部分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开展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开。将来有可能的是,有些中央企业集团所属的子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完成之后,具备条件的这些中央企业集团可以转化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另外,根据国有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我们也可能会新设一些类似国新公司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三中全会提出“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对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非常有利。国资委非常重视分类监管问题,正在对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将尽快出台。目前,国资委正积极探索完善中央企业分类考核的办法。一是在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的基础上,区分企业不同的业务性质,进一步完善分类考核的政策,准备对中央企业的业务按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进行区分并以此为依据实施分类考核。

二是在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

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进结合分步推进、分类实施。

202_年国资委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以来,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逐步提高。现在我们正在配合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提出202_年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再提高一定上缴比例的具体实施方案。今后我们将根据中央企业改革的进程和企业效益的状况,有

差别、分步骤地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最终实现202_年提高到30%。通过公共财政的统一安排,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下一步,地方会出台一些国资国企改革的措施。上海已经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20条。因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是统一所有、分级代表,意味着各个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办法。各地出台的具体落实措施,一要根据中央三中全会确定的精神,二要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在这种前提下来研究出台具体措施,对下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会更加有利。

(本文根据202_年12月19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淑和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整理)

第四篇:关于金昌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金昌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做好我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根据市委办《关于印发市委常委202_年重点调研计划的通知》(市委办发[202_]10号)精神,我深入有关市属企业,采取生产一线了解情况、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深化改革的思路措施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全市国有企业共有48家,按隶属关系分:市属国有企业35家,县属国有企业13家(金川区无国有企业);按行业分:工业企业16家、金融业1家、批发零售业10家、其他服务业21家。202_年,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3亿元,从业人员6590人;实现营业收入58.37亿元、利税总额2.21亿元,分别占地方规模以上企业的52%、60.7%。

二、改革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23条”意见精神,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各项工作,通过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体制机制,加强国资监管和企业内部管理,全市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一)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优化。永昌县、金川区将国资监管职能划入财政局,由财政局统一负责国有资产监管和处置等工作。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金泥、金化、金铁等企业初步建立了国资监管、考核评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等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责任和经营责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2_年至202_年,市属国有企业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2939.72万元,支出主要用于企业改革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

(二)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在省属国有企业层面,八冶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和推行员工持股试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在市属国有企业层面,积极引进战略性合作伙伴,通过产权合并、股权收购、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形式,加快推动国有企业由单一投资主体逐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如金泥集团由单一的生产建材产品,向生产电石、乙炔等化工行业扩展延伸,与金川公司合资建设的40万吨电石项目已经建成,16万吨干法乙炔项目正在建设;金化集团公司与内蒙古雅布赖盐业公司、金昌德金物流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甘肃丰盛环保科技股份公司和金昌金雅德化工公司,正在积极与贵州瓮福集团、大洋公司(私营企业)等企业协商合作和股权转让事宜;金铁集团正在与台海集团洽谈合作建设高端装备特种合金材料项目。全市48家国有企业中,国有独资企业9家,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39户,混合所有制企业占81.3%。202_年,市属国有企业总资本金14.07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4.68亿元、国有企业持股9.19亿元、民营企业持股0.2亿元,分别占总资本金的33.26%、65.3%、1.4%。

(三)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金泥、金化、金铁集团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市城投公司、金悦演艺公司也建立了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其他市属国有企业和永昌县国有企业,也根据《公司法》建立了与企业相适应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四)企业内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建立起管理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新机制。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企业实行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制度,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兑现薪酬;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当中实行年终综合考评激励与末尾淘汰,形成了良性淘汰机制;企业员工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薪酬制度,基本建立了市场化用工机制。

(五)企业上市工作积极推进。宇恒镍网公司完成股份制改制,金泥集团参股的金昌宇恒镍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现已进入上市辅导的尾声阶段,计划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三洋金源农牧公司、万隆实业公司基本完成上市辅导工作,有望在“新三板”上市。

(六)企业历史包袱逐步得到解脱。金川公司总校及中小学全部移交地方管理。金化集团、金铁集团、金泥集团等市属重点企业抓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金化集团公司、金铁集团公司扭亏脱困方案和深化企业改革方案正在修改完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企业生产经营和深化改革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资监管机制不健全。除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企业外,其他企业国有资产由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存在权责不清、管理分散的问题。如甘肃省融资担保集团金昌有限公司、甘肃银行股份、金昌大厦、金悦演艺公司等政府投入的资金没有明确监管单位。金川区虽然成立了国资局,但是对国资监管的部分职能界定不清,国资监管不到位。

二是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由于产能过剩、市场低迷、成本过高、销售不畅等多种原因,金化集团、金铁集团等重点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严重下滑,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偏高,生产经营举步维艰。截止202_底,金化集团负债总额14.65亿元,负债率为80%;金铁集团公司负债总额6.65亿元,负债率为69%;金泥集团公司负债总额7.2亿元,负债率为42%。

三是部分企业“五险一金”欠缴严重。由于效益不佳、资金困难,企业欠缴社会保险数额较大。截止202_年底,金化集团公司共欠缴养老保险费3027.82万元、失业保险费272.63万元、工伤保险费63.45万元;金铁欠缴养老保险费759.46万元。

四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虽然大部分企业按照《公司法》相关规定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职责边界不清,监事会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企业领导人员参照党政干部管理,经营管理人员竞争机制和市场化选聘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五是存在事企不分的问题。供热、供水、排水、交通等公共服务行业的国有企业,同时具备事业单位性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以企业经营行为为主,依照事业单位管理,市场化程度较低。

六是企业主辅分离及辅业改制任务还很艰巨。厂办大集体企业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企业办社会分离、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重组改制企业人员分流安置、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健全,企业社会包袱沉重。

四、对策建议

围绕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和《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就推进我市国资国企改革,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快转变国资监管方式。按照国资监管由“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的要求,规范政府、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健全国有企业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完善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对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类实施分类监管,竞争类企业全部由国资监管机构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能,进行直接监管;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能够直接监管的直接监管,尚不具备条件的可采取委托监管的方式进行过渡,待条件成熟后,即纳入直接监管范围,过渡期一般不应超过3年。分类建立国有企业保值增值、分红、可持续发展等制度机制,竞争性企业,重点考核经营绩效指标和主业持续发展能力;功能类企业,重点考核融资能力和风险管控;公益性或社会服务的企业,重点考核生产安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企业领导者的重要依据。

(二)不断完善国资管理体制。一是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部门与企业脱钩,市直部门管理企业逐步改制脱钩,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推动国有资产重组整合和优化配置。根据国有企业发展情况,组建或者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二是建立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出资人审批事项清单制度,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董事会选聘经营层、考核分配、投资等职权,切实落实资产收益、选择管理者和参与重大决策等出资人权利。国资监管部门依法参与制定公司章程,通过公司章程落实出资人职责、维护出资人权益,但不干预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三是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加快建立完善符合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产权制度,积极探索符合市场规律和现代公司治理要求的国有产权监管方式。国有股权低于50%的企业,不再简单套用国有及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监管制度,实行更加市场化的监管机制。四是加强企业领导层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加强对企业领导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财务收支状况、廉洁自律情况等方面的审计,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五是完善国有资本收益保障机制。建立资本金及资产注入机制,将中央补助及省级、市级预算以国有资本金的方式增加国有资本金投入;修订完善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根据企业效益和经营状况,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规范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和支出流程,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使用范围,增强支持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

(三)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一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整合,切实做好国有资本从不具备竞争优势行业的退出工作,聚焦引领企业转型升级,聚焦培育领先企业,聚焦促进产业聚集,将更多的国有资本投向重大基础设施、循环经济、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新型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等重要先导性产业。二是支持国有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重点支持金川集团公司、八冶集团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境外投资并购和跨国经营,以工程总承包方式承揽中亚西亚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等工程或“以工程换资源”。加强对境外投资的指导,简化投资合作核准手续,为企业人员赴境外开展投资合作提供便利。

(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是加快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股权划转等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境内外战略投资合作伙伴和有实力有信誉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逐步将市属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大与外资、央企、民企的合作力度,推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革。二是加快企业上市工作。把上市作为实现国有资产证券化的主要途径,积极推动金泥集团公司、三洋金源农牧公司等已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采取首发、并购等多种方式实现上市。鼓励民营资本、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三是加快引入多元投资主体。积极引入包括股权投资基金在内的各类资本参股国有企业,鼓励非国有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等多种形式参与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四是稳步推进股权激励和职工持股。鼓励符合激励条件的国有创新型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大力支持八冶集团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和职工持股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在规模适中的企业实施经营管理者、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持股。

(五)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中心地位,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形成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按照“新人新政策、老人老办法”的思路,分步推进国有企业去行政化步伐。国有企业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以聘任制、任期制和经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逐步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实行契约化管理。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养、使用、奖惩的重要依据。三是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和加快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依法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机制,建全和完善公正透明的竞聘上岗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和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机制。四是推进国有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以推进企业内部设计研发、物流运输、营销采购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分离改制为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同一企业内部相同或相近产业链、业务的重组整合,推动企业内部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价值链高端聚集,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五是完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经营业绩考核,修订完善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负责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收入与企业效益、职工收入、考核结果和责任风险相挂钩的原则,实行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分类管理相适应、选任方式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在行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待遇、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的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其他消费的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经营投资管理制度,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

(六)着力营造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一是完善各类配套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快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总体改革方案,积极跟进健全完善配套政策,为我市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基本遵循和路径设计。二是加快解除企业社会包袱。妥善处理好企业办社会分离、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重组改制企业人员分流安置、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使企业轻装上阵,融入改革潮流。三是一企一策积极稳妥推进改革。顺应改革要求和企业发展实际,鼓励各项改革试点能率先突破的就不等不停、先行先试,注意体现不同试点之间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因企制宜、一企一策一方案,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探索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改革。四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调动和增强各级各方面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良好的舆论环境保障国资国企改革顺利推进。

第五篇:山东出台政策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山东出台政策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齐鲁网3月19日讯(山东台记者 张燕妮)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山东《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几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等5个配套政策文件。

这一个实施意见和五个配套政策文件,确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山东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主要包括:(版子)划转省属国有企业30%的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由省国资委和社保基金理事会分别作为出资人,对省属国有资本进行管理,促进股权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张新文说,“省属的国有企业包括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管理的企业,将划转的范围内的国有资本一次性划转到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是本次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按照改革时间表,今年5月底前,部分重点企业要配齐董事会成员,9月底起,全部省管企业董事会人数要达到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要求。

省属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要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进行规范和披露。每三年对省属国企及其权属企业全部审计一次。健全完善防止利益冲突机制,明确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亲属任职实行回避和公示报备制度。建立省管企业关联方交易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公开招投标制度。

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按照一次划转、分布到位、逐户完善的原则,启动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上半年确定2--3户省属国有企业改建为投资运营公司。

省国资委副主任樊军说,“初步确定了鲁信集团和省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作为第一批试点,目前这两家企业正在制定和完善实施方案,报省政府同意后再批复实施。”

1+5改革措施还明确了国企内部改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相关政策。省国资委确定,将以十天为一个时间单位设计安排工作进度,争取到进年底前,本次改革确定的70项任务节点,全部完成或者取得阶段性成果。

深化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