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秉承特色教育 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编辑:静默星光 识别码:20-946093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3 18:36: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秉承特色教育 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秉承特色教育,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平市新开区十家堡镇中心校

许耕田

一、学校概况

我校始建于 1986 年,学校占地面积 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50平方米,是一所普通农村小学校。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籍生1394 名。教职工104人,资格、学历达标,职称、年龄、专业结构基本合理。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

(一)学校园区规划日趋合理。

自我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以来,在梨树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扶持下,我校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了硬件建设水平。

202_年在校安工程建设中,经多方支持下,筹措危改资金200万元建设成我校第一栋230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202_年,在我校全力申请下,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总投资590余万元的三层新教学楼于202_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同年,学校利用专项资金,努力创建覆盖广、抓得住、有特色的1000多平方米的少年宫活动场所,在改建和修缮少年宫过程中学校还投入资金30余万元;202_年9月,由梨树县政府投入100余万元,铺设了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内设绿茵足球场一块,使我校成功成为全国 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同期,网球场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也实现了塑胶化。

202_年,我校再次开始对校园进行绿化与美化工作,投资15万元栽种各种木本花树,修树形,建花墙,在生态美上下功夫,动脑筋,搞创新,让我们的校园如花园一样姹紫嫣红,树木形态各异。同年,由梨树县财政投资220多万元翻建了共1033平方米的综合楼和锅炉房工程。并将拟投资60万元铺设标准人工足球场一块,大力开展足球活动,培养学生踢足球水平。

我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了学校的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建设,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学校布局和学区划分合理,两栋教学楼和综合楼的建成,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了6.2平方米,扩充了班级数量,班级学额减少;校园内景点别致,与文化长廊、宣传栏等交相辉映,形成了“喜有绿荫伴书香”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

(二)学校仪器装备日益完善。

1、四室建设

学校图书室藏书47800余册,其中图书室35500册,班级图书柜10350册,教师阅览室1650册,温馨书屋300册,生均31册,图书达标率为100%。

计算机网络教室应建2个,实建2个,计算机120台。依照计算机网络教室装备标准,现有设备13个种类,计305件。科学实验室应建3个,实建3个。依照实验室装备标准,现有实验教学仪器211个种类,共计10100件,装备达标率为100%。

卫生室应建1个,实建1个,仪器配备率为100%。

2、体音美器材配备

现有体育器材56个种类,共计1300件,装备率达100%;现有音乐器材24个种类,共计386件,装备率达100%;现有美术器材22个种类,共计190件,装备率达100%.我校各室建设日趋标准化,仪器配备率逐年提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三)教师队伍逐步完善

学校教师配备趋于合理,教师业务培训科学有序。我们学校在编教师109人。教师学历均达到或超过要求,且所有教师都取得了相应的教师资格。目前,我校教师基本能够满足各学科教学需求。全校教师参加岗位培训 109人,每位教师参加岗位培训每年都高于72学时,其中参加县级以上培训超过 32 学时。(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本培训等各 40 学时)。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要求教师践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培训理念,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县级全员岗位培训为依托,通过自身主动学习和参加国家、省、市、县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加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以及能力水平。

三、政府高度重视,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近几年,县政府和教育局下大力度帮助、扶持学校建设,学校发展很快,办学条件逐步加强,校容校貌有了很大改观。教学楼被风景区环绕,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楼南侧是1500 多平方米的运动场,内设塑胶跑道、草坪,学生体育、智育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每年上一个新台阶,学生整体素质和各方面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学校方方面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关爱特殊群体教育

县政府和教育局十分重视特殊群体教育,我们根据政府和教育局制定的《梨树县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梨树县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等文件,安排好随迁子女、留守儿童、三残儿童的教育,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建有外地随迁子女和本地随迁子女名册,制定了加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的相关制度、关爱措施等。学校设有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班,每年有针对性的制定留守儿童关爱方案、计划、总结,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工作过程有材料、有活动照片、备有名册、人数,入学率100%。十家堡镇辖区内有2名“三残”儿童,一名听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一名智力与肢体双重残疾儿童在四平阳光天使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做康复训练。学校定期派教师进行家访、送教,保障了“三残”儿童入学。另外,学校还申报了国家级科研课题《特殊家庭背景中的家庭教育策略研究》,现已结题。通过课题研究这一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家校合作,达到了家校共育的目的。

202_年7月,承办了梨树县家长学校建设现场会;10月,承办了吉林省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二)教育经费及教师工资及时到位

以县为主管理以来,我校教师工资能够按月足额打入工资卡,从不拖欠。我校每月从教师工资中扣除200元,作为教师绩效工资使用。我校的教育公用经费按省定生均标准和学生人数及时拨付到校。学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与使用规定,落实到位,保证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

(三)教师交流与培训得到充分保障

三年来,我校接收交流教师2 人,从事 2 科教学工作,他们在原单位都是骨干教师,为我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我们向县城 学校派出教师 2 名进行学习深造,这些教师回来后都成了教学能手。

县教育局多年来一直施行外出培训与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相结合策略,每年向外推荐各科教师参加进修以外,更注重县本级的继续教育和学校的校本培训,逐年增加培训经费,确保教师各类培训有效进行。202_年我校公用经费中用于教师培训的费用4.69万元,占学校公用经费总数比例 5.1 %。学校每年都搞校内评选优质课活动和教学大练兵活动,近年来,我校多次承办省市县教改、教研活动。

(四)教育管理逐步加强

我校严格按照省定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按照教育局发的《梨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免试 就近入学的原则、电脑派位分班的原则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安排学生的入学工作。绝不提前招生,从未将学生分为重点和非重点班。同时,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对各年级学生家庭作业也做了统一要求:

1、2年级不留作业,3、4年级15分钟,5、6年级20分钟)。

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把关注点进一步向课堂聚焦,与信息技术融合。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个人的思想认识与时俱进,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日俱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步步攀升,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有了根本转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校坚持开展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每年举办全校师生田径运动会、单项体育活动、师生文艺会演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直接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的繁荣及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202_年9月,我校学生代表梨树县小学生参加四平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

(五)教育质量逐年提高

我县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工作,学生巩固率和体质健康合格率逐年提高。按照教育局下发的“控辍”工作文件,学校每年与教育局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学校也成立了“控辍”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控流活动月”等活动,要求教师及包保领导及时家访,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时帮扶。明确各相关人员“控辍”工作职责,建立了 巩固率目标责任制,坚持扶贫“控辍”、依法“控辍”。几年来,全校学生“巩固率”一直保持在100 %。由于学校重视体育工作,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两操两课坚持经常,经常开展文体活动,学生体质进一步改善,我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几年来均达到95%以上。

四、几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果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关心、扶持下,在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呈现了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师资队伍逐步走向专业化,学校建设实现标准化,学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平行分班、阳光排座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信任,让孩子们感到了尊重,教育公平得到落实,教育发展实现均衡。通过我们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学校先后获得了梨树县甲类一级学校,四平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吉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吉林省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全国两万所足球特色学校之一,国家科研实验校,国家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等一系列荣誉,我校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

五、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学校面临的问题

1、现代化教学设施数量不足。

2、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政府扶持的同时,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增设现代化教学设备。

2、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积极向先进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秉承特色教育,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公平的、均衡的优质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希望。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对照上级要求,直面问题,加快发展步伐。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第二篇:秉承解放教育,助推区域均衡发展

迎接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评估验收校长汇报材料

秉承“解放教育”

助推朝阳教育均衡发展

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校

202_年4月

秉承“解放教育” 助推朝阳教育均衡发展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解放大路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就以《秉承“解放教育”,助推朝阳教育均衡发展》为题,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解放大路小学校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有近70年历史的老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1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6689平方米,现有60个教学班,2464名学生,190位教职工,187位专任教师。学校借鉴陶行知先生“六个解放”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以生命为本,富有解放特质的“解放教育”:即解放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解放教师,让每一位教师的劳动闪烁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获得丰实愉悦的职业幸福感,实现生命的价值;解放思想,让全体解放人全身心投入、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实现构建“解放”旨趣下卓越学校的宏伟目标,实现教育的全面解放。

一、解放思想,优化资源配置,从硬件上促进教育均衡

学校在202_年之前,由于公办民助的办学体制投入不足,对学校设备设施、资源配置等不能及时更新,老化陈旧,导致硬件水平相对落后。202_年学校回归公办后,特别是我省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以来,在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扶持下,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硬件建设水平。两级政府总计为我校投资达到202_余万元。迄今为止,学校按照省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图书室藏书75000册,生均30.43册;计算机室2个,科学实验室3个,保健室1个。各功能室仪器设备种类齐全,件数充足,音体美器材符合装备标准,实现了配备率100% 除此之外,还拥有绿色草坪操场、28间独立欧式钢琴房、400平米的科技空间等功能室,所有教室均安装了交换式一体机,校园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学校硬件设施完全达到或者说超过了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我校在202_年5月的全省装备现场会上以《依托教育技术装备平台,助推“解放教育”发展》为题作了经验交流。从202_年回归公办以来学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政府在基础教育上的投入力度之大,数量之多,感受到了政府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

二、解放个性,强化教师队伍,从内涵发展上促进教育均衡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校的教师文化是:厚德——均衡施爱;敬业——幸福工作;合作——协同前进;进取——自主发展。

我们通过讨论、演讲、开展党员教师示范岗等系列活动,传播解放好声音,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盖春香、赵艳等30余位老师先后被评为市区优秀班主任,付淑萍老师被评为长春市师德模范,成为长春市师德宣讲团成员进行巡回演讲,并入选“首届吉林省最美教师”前20强。仅202_年,学校先后收到学生家长赠送的锦旗15面,表扬信5封,受到家长表扬的教师达到50人次,这仅仅是我们师德建设的一个缩影。

通过校本培训,职业生涯二次设计,建立教师专业委员会、教师会课坊、读书沙龙、书法社团等团体,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潜下来”的策略,以学习、反思、课(案)例研讨形式,通过上课评课,观课评课,研课评课的研讨过程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坚持“二对一”导师制培养模式,实施青年教师教学和管理双口径培养,引领青年教师成长。通过实践——反思——提升,再实践——再反思——再提升,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帮助教师凝练特色,发展特色,辐射特色,完成从教书匠——教育“思想者”——教育家的蜕变,促进名优骨干教师成长,并发挥辐射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均衡发展。以付淑萍长春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通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从问题入手,以案例研究的形式,解决德育突出的问题,促进班主任队伍的成长。

师德和专业的双重成长,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我校班主任姜欣华受邀赴永春中心校进行班级管理的经验交流,202_年我校承担了长春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暨教师读书活动现场会,促进了全区和全市教师专业水平均衡发展。

三、解放载体,强化高效课堂,从质量提升上促进教育均衡

1.实施“均衡分班”,促进公平发展。我们规范办学行为,招生政策上,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学区划分和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招生,利用电脑随机分班,我们不设重点班,不设实验班。在师资配备上,照顾全体,力求均衡,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开与公正性。

2.实施“解放教育”,促进内涵发展。通过实施以“常态优质,减负增效”为基础,充分发挥我校五大长春市优秀学科组的辐射作用,以“主题式单元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书法、语文、英语微课为创新点,立足校本,学区共研,全面落实“培养自主能力,构建生命课堂”的三阶段八环节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区学科生命教育要求,实现 “教材重组,教学整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文化内涵。

3.实施“校本课程”,促进多元发展。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总计开发了5大类30余门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四、解放生命,活化德育手段,从文化氛围上促进教育均衡 我校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均衡发展,逐渐形成了二大特色教育活动:

1.解放德育。我们以“解放币”为突破口,(“校长币”“健康币”“勤俭币”“智慧币”“艺术币”“能人币”“文明币”“义工币”“自护币”“乐学币”)通过让孩子动手设计,解放孩子的头脑和双手,整合了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美育教育、创新教育,文学教育,数学教育等,促进了家校合作,明确了育人方向,实现了教师、家长、社会,全员、全面育人的美好愿景。由此,我们推广了“瓶盖画”,并将开发更加多彩的活动形式,将创意进行到底,让生命更加丰富。

2.阳光德育。我们搭建好两个平台建设,即学生社团和课后文体活动,让德育形式多样,让阳光普照每一个孩子。借助我校科技空间球幕影院科普教育优势,资源共享,邀请全区孩子共同观看球幕电影,组建了魔方、飞叠杯和航模等科技社团;借助吉林省唯一拥有的28间钢琴教室,组建了钢琴、舞蹈、合唱等音乐社团;借助体育馆的资源优势,组建了美式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社团,以省书法家贾占武等老师的资源优势,组建了书法、创意美术等艺术社团。我们以科技空间、艺术空间,体育空间为载体,以安全演练、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健康活动日、体育科技艺术节、端午节、英语节等为平台,以校本课程为渠道,以学生社团活动为核心,活化艺体科卫教育,提高学生体育、艺术和科技素养,构架好学生发展的桥梁,让生命更加出彩。

我校连续多年荣获朝阳区运动会综合成绩第一名,乒乓球、篮球、排球也分别荣获第一名,合唱队、舞蹈队、军乐队等比赛均荣获市区特等奖。202_年,我校获评为吉林省艺术教育示范校。202_年,我校被吉林省教育厅推荐参评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示范校。

五、解放胸怀,加大对口交流,从行动上促进教育均衡 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朝阳区实施了“对口交流、整体发展”的推进策略,我们秉持“发挥特色、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宗旨在大学区片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思想上理念共融。积极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区校长论坛和大学区片内校长论坛,各校定期开展专家引领、研讨活动,校长们交流办学理念、探讨办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实现理念共融。

2.管理上交流统筹。坚持校长轮岗、教师支教、走教、互访交流活动,坚持教师送课下乡。几年来,先后有两位正职校长到我校轮岗交流,我校也有四位副校长到其他学校任职;选派和接纳40多人次教师到富锋、永春、乐山、宽平、艳春等学校支教、走教,交流;范春艳、王淼、张敏等优秀教师送课下乡的课次已达到上百次。

3.资源上优势共享。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我们同享学区片内的教育资源,借助解放校科技空间、艺术空间的现代资源、宽平小学的书香校园特色、永春学校的农村优势等教育资源,建立一体化教育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研上探究同步。一方面加强教研团队的建设。各校各展所长,通过面向全区的英语教学开放课、语文导学案的使用展示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学科生命教育的模式和内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改深化。另一方面坚持教师培训同行。借助网上国培、开辟网络交流、经验汇报等多种形式,促进学区片教师共同成长。

202_年解放大路小学有幸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的殊荣,这是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兄弟学校相互帮助的共同成果,是区域均衡发展、整体推进的的成果,我们将加倍珍惜这一殊荣,力争做的更好。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秉承“解放教育”,助推朝阳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公平的、均衡的优质教育,是我们每个朝阳教育人的希望,以上只是我们的初步探索,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我们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代表解放人再次感谢各位专家一直以来对解放大路小学的的关注、支持和厚爱,谢谢!

第三篇:XX完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色材料

立足校园特色创建 深化教育均衡发展

——XX完全小学均衡教育发展特色材料

一、学校基本概况

XX镇XX完全小学位于305省道XX镇街道中心地带。有近百年的建校史,目前,发展成一所较大规模的农村半寄宿制学校,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59平方米,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83人。在职在岗教师78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高一层次学历达72%,专业结构配置基本合理。现有教学楼两幢,行政综合楼1栋,学生公寓1栋,教师宿舍6栋,配套有规范的食堂、厕所、操场、功能室等教学设施,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区划清晰,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

我校积极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责,努力规范办学行为,优化管理,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设条件,义务教育均衡水平大幅提高。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本学年在校学生数1183人,一年级204人,入学率达100%。无辍学。上学六年级毕业人数185人,合格率100%,优秀率为全镇第二名。

(二)师资水平:(1)学校设校长1人,书记1人,副校长3人,均取得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为100%。(2)202_年春在职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5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3)学校设有党支部、教务处、教科室、德育处、体艺处、少先队、总务处、电教室、工会、妇委会等组织机构,下设有教学、安全、卫生、后勤等管理专班,管理责任层层落实。

(三)办学条件:(1)学校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生均32.9平方米,校舍面积13363平方米,生均19.75平方米。(2)学校图书馆中共有20000余册,生均31册;(3)学校办公用机25台,配备26个多媒体教室,全部计算机宽带上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

三、以教育均衡验收为契机,深入特色校园建设

(一)立足“好上学”这一目标,确保适龄儿童全入学 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证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

(二)立足“安全学”这一准则,确保学生在校安全

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家长放心教育。我校牢记李岚清同志“生命不保,谈何教育?”的训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具体落实措施:一是成立了以章烈平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陈其林书记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二是安全责任得到层层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做到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三是强化安全教育。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四是重视安全防范,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等部位进行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五是多次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实,安全制度健全,安全教育开展频繁,预防措施妥当,师生安全意识增强,所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事故。学校已成功创建平安校园。

(三)立足“上好学”这一要求,开展孝爱特色校园文化创建 进入教育均衡发展以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突破口,以创建孝爱文化为着眼点,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和谐化。

树立德育为首,用孝爱文化育人,丰富学生“情商”。

1、创建“孝爱文化”活动序列化常抓不懈。学校充分发挥少先大队的作用,组织全校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孝爱学生、孝爱教师、孝爱班级,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学校的精神文明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2、严格执行周一升国旗制度,坚持每周一推荐优秀班主任国旗下讲话,使师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5.12大地震后为了培养学生献一份爱心,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发动全校师生捐款,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面对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立足长远,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坚持绿化、美化环境,狠抓校园卫生,责任到班,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创建孝爱文化建设,强化“三风”建设,定期布置橱窗、板报、班级文化建设,检查评比,奖优促劣。

(四)立足“上好学”这一思路,开展四学式高效课堂创建 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动四学式高效课堂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智商”。践行四学式高效课堂,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

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行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重视语文、数学,突出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讲、批、辅、研、评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课题研究要到,评价评定要全面。

3、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组建书法、武术、舞蹈、音乐等特长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

4、加强教研活动,积级推动新课改倡导的同课异构研讨、集体备课和导学案新做法。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节示范课、评好一节公开课、讲好一节观摩课、写好一课好教案、学好一本理论书、做好一篇好论文。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我校在全镇积极开展新课程的交流、观摩和示范课,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师资力量优化明显提高,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维修加固一栋教学楼,新建文化宣传墙一面,新增18套多媒体教室和电子白板,改善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在岗位中练兵,在岗位中成长,先后有15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

五、存在问题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日益加剧,尽管全县加快了城乡教育布局调整步伐,但种种客观原因造成部分偏远农村学校办学需求存在矛盾。如学生离家远,不方便;上下学社会车辆接送路途不安全等等。

六、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坚持办好留守儿童活动中心。

2、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办公室、宿舍安装空调、添置电脑)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百倍的热情建设品牌学校、特色学校,围绕均衡教育提升办学质量;培养四名人才,即名学生、名课堂、名教师、名班主任;创建五园工程,即平安校园、快乐校园、书香校园、科技校园、生态校园。用创新和矢志不渝的精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得到持续发展。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浅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巩固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中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内容。该纲要认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想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然后制定相应对策,加以实施监督,最终促进稳定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教育上的平均主义,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所有受教育者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接受本应享受到的社会给予的公平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和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背景。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均衡发展的问题。首先是地区之间由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差异,东部和西部、中部,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现实背景;第二,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出的制度背景;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均衡发展就其实质而言,它要使尽可能多的孩子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要求教育公正地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上的深刻体现,同时也是人本主义的体现,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政治背景。

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都比改革开放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义务教育要推行均衡化发展战略,就不能忽视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主要表现为:

(一)区域不均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差距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其中各区域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最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西部地区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使得农村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都低于城市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民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也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也有差异,女童失学率高于男童。

(二)城乡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中心倾向使得我国广大的地区显现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这使得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城乡教育严重失衡状态,并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备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在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率远远高于城市。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也逐渐拉大。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相互交织在一起,使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失衡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

(三)校际不均衡。城市中心倾向和精英主义教育思想,使大多数地方政府执行的是重点与倾斜的教育政策,直接表现为在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向所谓重点学校倾斜,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窗口学校、示范学校数量虽少,但是占有的财政资源、教师资源越来越多,而大部分的薄弱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却越来越少。由此也导致了择校风热愈演愈热,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时常上演,同时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各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中小学还出现大班额问题。而普通学校却越办越弱,师资流失,生源减少。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类学校在生源、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经济基础中的重要元素,而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已成为中国国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东部地区生产力较发达,因而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梯度也较高;而西部地区生产力则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也相对滞后,产业梯度也较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也大。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其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制度性不平等,政治因素是现实原因之一。制度性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然而针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当前的配置并未体现出“注意规则的公平,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的发展要求,而相反的是教育资源明显向发达地区、城镇地区倾斜,从而愈发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定势,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包括教育政策之中,并致使国家的公共政策往往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其中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对重点学校的帮扶,普通学校不加重视投入不够,就会直接导致

校际差距。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使各个学校之间、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被明显忽略,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区域间、城乡间的文化差异也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各区域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的思想观念、教育价值观念、办学条件以及人口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贫因地区,计划生育不但得不到落实,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且优生优育也难以保证。大量早婚、近亲结婚的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口生育的质量,致使低能或身心发育不全儿童大量产生,也对我国普及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增加了负担。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导致教学要求、水平也不同,导致教育发展速度不平衡。还有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很低,父母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导致有些学生辍学或没有入学,而且贫困地区交通也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不仅增加了办学布局和学生就学的难度,而且也造成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封闭性,由此来看,今后若干年贫困地区必将是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惠及全民,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作用。“十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及时作出西部“两基”攻坚的战略部署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但要消除地区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拟定相关改进措施。

(一)要建立健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保障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改变教育观念,减少歧视与区别对待,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择校热问题。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三)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重点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励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机制,完善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措施,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城镇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当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在教育领域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其他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健全。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一个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

目前,国家、政府、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人民都在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着,纲要中的措施也正在逐步实施中,相信在这十年里,只要上下一心加强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定得以改善,逐步形成稳定发展的态势。身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出一份力!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是天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天津市紧紧围绕优质均衡和公平普惠这两条主线,通过提升干部教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一、提升干部队伍素养

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与大都市的地位和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天津市坚持把提高干部、教师素质作为提升学校软实力的核心环节予以重点建设。

让校长、教师成名成家。天津市注重优秀校长队伍和教师对伍建设,创造最优越的条件促其成名成家。在实施了两期“十百千工程”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公正、民主科学的原则,从全市遴选200名工作扎实、刻苦钻研、积淀深厚、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校长作为培养对象。用三年时间,分研修学习、深度培养、择优推介三个阶段集中培养,以期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教师、名校长。

市财政按每人平均10万元的标准,总计投入202_万元专项培养经费。集中投向课程开发、导师指导、境外培训、异地挂职等项目。为促进培养对象自觉发展、竞相发展、早日成才,天津市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培养和选拔机制,包括竞争择优机制、跟进后续培养机制、定期召回机制、开放合作机制以及培养成本分担和成本返还机制等,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培养对象的内驱力。

按照既定的培养方案,目前,“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学员,已经进入深度培养和二期学员的高端培训阶段。一批脱颖而出的优秀学员在“全国第二届未来教育家论坛 ”和学员个人教育专著首发式及推介会上一展风采,赢得广泛赞誉。

壮大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农村教师力量薄弱,是(障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为此,天津市把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面向农村学校,把工作业绩突

出、愿意扎根农村的教师选入农村骨干教师建设项目的培育对象。市财政投入202_万元专项培养经费,用五年时间,着力培养200名市级、600名区级、5000名校级农村骨干教师,着力建设一支能够在农村地区引领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

天津市设立的农村骨干教师建设项目,“按需施训、立足课堂、强化实践、开放合作”,采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行为跟进”的新型培训模式,在教学中突出案例分析、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和外语培训,重在开阔视野,观念更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引领骨干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刻理解和感悟《规范》中提出的 “志存高远,知荣明耻,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和要求,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素养。

如今,天津市农村骨干教师培养项目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广大学员在名师讲堂、学员论坛和志愿者学校研修基地潜心钻研,增长了才干,大幅度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能力,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创建均衡发展合作学区

经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范化学校建设等多方面努力,天津市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学校之间管理、师资、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这既是困扰薄弱校发展的瓶颈,也是导致学生择校的主要原因。

天津市创新发展思路,建立了“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校际合作的新模式,积极开展均衡发展合作学区试验。均衡发展合作学区是根据学校布局,组成的若干学区,每个学区由一所具有先发优势的学校作为中心校,周边3至4所学校为成员校。联合学区以中心校为核心,分层组建由校长、副校长、学科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合作共同体,中心校负责牵头统一进行校本教研、教学观摩、课题合作、学科检测与质量分析等活动。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盘活学区内教育

资源,图书馆、运动场、天文台、各类专用教室向学区内成员校开放,成员校之间可进行干部跨校挂职,教师跨校授课等形式的人员交流,形成共用共享机制。

均衡发展合作学区主要有中心辐射型、点面结合型、校际联动型、捆绑发展型等协作、互助、共赢的活动方式。在硬件共享方面,通过建立学区内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了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均衡发展合作学区实践使所有成员校充分意识到所肩负的共同发展责任;为创新教研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为资源共享搭建了平台,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均衡发展合作学区是天津市基于自己的教育发展现状而探索建立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非行政性组织,它的运行为创新学校发展模式带来了希望。河西区“小学教育发展联合学区”、南开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联合体,都是这种合作机制的成功典范。202_年,天津市教委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建立均衡发展合作学区的意见》,把统筹教育资源,组建均衡发展合作学区,逐步建立更具实效性、普惠性的校际合作发展机制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

三、促进教师城乡对口交流

天津市通过制度设计不断深化城乡义务教育对口交流工作,一是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乡镇任教服务期制度,按照制度规定,各区县要定期选派城镇骨干校长、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称、特级教师,必须有一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二是落实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教育计划,要求各区县新招收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原则上都要到农村锻炼一年,对试用期内到农村锻炼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给予定级和相应的工资待遇。三是建立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帮扶制度,市内六区和市教委直属校分别与农村区县建立对口支援关系,100所城乡中小学结成了对口支援对子,市内六城区每年选派100名优秀教师到对口区县农村任教。

为配合教师交流制度的实施,今年天津市正式启动“流动教师公寓项目”,在“老五县”距离城镇20公里以上的农村学校,投资建设76套流动教师公寓,覆盖211所学校,惠及600余名教师,切实让城镇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天津并不满足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努力把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这篇文章做实、做好,为孩子的未来、天津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奠基。

秉承特色教育 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