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电大社工专科社会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20-1046971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3 18:32: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电大社工专科社会调查报告

龙岗区黄阁坑社区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调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计划生育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日益严峻。为了了解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本人于202_年9月10日至9月26日在龙岗区龙城街道黄阁坑社区抽样调查和走访了30名退休老人。现将龙岗区龙城街道黄阁坑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黄阁坑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的基本情况

黄阁坑社区隶属龙城街道,辖区总面积6.45平方公里,户籍居民1290人,外来人口约3.8万人,共有出租屋932栋,25767套,将路网规划和建成区划分为7个网格。社区现管辖大围、新村、麻沙、白灰围四个居民小组,龙城工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特发龙飞工业园三个工业园以及天健现代城、君悦龙庭、水蓝湾、中海康城等花园小区。社区目前共有道路绿化面积约4万平方米。社区环境较好,空气清新,比较适合老年人居住。且社区交通便利,大型超市、社区诊所、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居民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为老人便利生活提供了条件。

通过对黄阁坑社区老年人情况的调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56岁至65岁的老年人居多,大部分都已婚;二是大部分老年人生活来源都是自己的退休金跟自己劳动所得;三是大部分老年人家庭感情融洽。此外,对社区内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还显示,老年人对社会各种服务方式的需求是较为广泛的,但目前社会服务的普及程度还不高,服务宣传还不够到位,老年人对本地是否已设有这些服务方式并不了解。老年人闲暇在家,把时间花在看书阅报、看电视听广播、体育锻炼和运动健身方面较为普遍,另外老年人在社区帮子女带小孩的也较多。

二、黄阁坑社区养老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老年人的心理及身体问题容易被忽视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有接近四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在常见疾病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排前三。只有不到两成的老人每年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体检。每季度花在医疗上的费用,500以下占73%,500至1000占17%,1000以上的10%。大部分老人认为有病是常事,不必太在意,不想花冤枉钱。

现如今的社会节奏太快,年轻人都似乎无法适应,更何况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走访过程中发现老年人在自己的身体及心理问题上普遍关注的不多,同时社区内在这方面的管理机制做的不是太细,不能实时的了解老年人身体问题及心理问题。

(二)社区的设施不够齐全

调查显示,社区内老年人住所附近建有的各种活动场所,基本满足了老年人的活动需求。但是有些老年人表示,社区的活动场所还不够大,而且运动设施没有大量的更新。走访发现,黄阁坑社区的服务设施配置不够齐全,缺乏专业化设备及数量上也无法满足社区内老年人的需求。

(三)老人单独生活日趋见长

老年人由其子女赡养、照顾,是我国传统养老模式,老人帮助子女做家务、照顾孙辈,子女也方便照顾老人,有利老人身心健康。在被调查者中,与子女同住、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占70.5%。但由于住房条件、子女生活方式与老人不同、子女去外地工作生活等原因,部分老人年龄虽大,但依旧选择了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这种养老生活方式,在被调查者中,自己或夫妻俩自己料理生活的占到了9.5%,并且这种现象也正渐渐的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由于和子女们的分开甚至疏远,加上老人内心的无助,长此下去将有可能造成老人心中的恐慌与孤独感,觉得自己是个包袱是个累赘会拖累了子女,甚至由此产生无用感。

(四)机构养老方式价格普遍较高

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但老人多数仍然愿意居家养老,除这一部分人外,剩余的老人中部分人即使想去而又不愿意去养老机构的原因就是收费较高,社区内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暂时还无法适应老年人的承受能力。在调查的离退休老人中,居家不便而又不愿机构养老的老人中有7.0%是因为养老费用较高,经济条件窘迫、无力支付费用,同时部分老人觉得这笔费用花的不值。

三、改善黄阁坑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综合以上的调查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市应充分重视当前社会养老的问题,当务之急是“鼓励居家养老”、“推动社区养老”、“完善机构养老”、“开启医院养老”等,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多种养老形式,以满足不同家庭、不同经济能力老年人群的需求。

(一)鼓励居家养老 据调查,大部分的老人还是更希望能跟子女一起生活。家庭是老年人感情和精神的重要支柱,生活的主要场所。居家养老能给老人带来安全感、亲切感和归属感,能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情,对于维护老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利的,其优势是其他的养老方式很难相比的。对于子女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照顾老人的问题,可以通过由政府完善家政服务市场,让子女可以聘请到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在自己外出上班时到家中帮助照顾老人,以此减轻子女的负担。

因此,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加强子女赡养义务的宣传教育,弘扬和表彰尊老典型,从而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完善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当前社会养老的一个重要的模式,老人们在养老机构中群居生活,有利于减少孤独感,同时也便于护理人员统一照顾。因此,强化政府在完善养老机构的建立与管理中推动、引导的作用,是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应由政府出面,联合社区扼制个别养老机构乱收费高收费的不良现象,推动养老机构的良性发展。

(三)推动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就是将老年人养老的地点集中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这种养老服务模式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卫生保健为主要内容,以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综合性集中服务照料为目标,在社区建立一个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开展社会化服务。社区养老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多样等优点,它既能够不改变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照顾到老人对亲情的需求;又能在子女不在家时提供日常的照顾护理,排除子女的后顾之忧,并维护老年人与子女双方的自尊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养老模式,应当成为今后社会养老最主要的模式。同时,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成立社区颐养义工队,为在社区内居住的老人提供常规性服务。

(四)创建医院养老

政府可鼓励各医院尝试开启老年养老病房,建立服务老年人医疗需要的全科医生队伍,形成专业人员的培养机制,或者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结合起来,形成联动机制,加强对患病老人的医疗护理,为提高老年病人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基本保障,让老人能得到更加专业的看护与治疗。同时可以开设临终关怀项目,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到医院陪老人说话聊天,让重病的老人能舒适并祥和地走过人生的最后一程。通过本次的走访调查发现,老年人的现状也许就是未来的我们的缩影,子女家庭的和睦与否深深关系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试想下,你是愿意生活在一个和谐和睦的家庭中还是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争吵怨声不断的家庭中呢?

第二篇:电大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报告

电大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报告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需要一大批的高级知识分子来建设国家。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使得大学生能够做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来符合时代飞速发展的要求的。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是我们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及敬业态度有助于企业的高质量,高水平,强有力的发展,企业有了这样的中坚力量才能稳步卓越的发展,并使得经济不断的提高的新的高度,国家的迅速强大繁荣。针对本次对当代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下的问题有待于了解与探讨。

一、调查对象介绍1李杨:大连东达环境集团普兰店水务有限公司,性别:男。202_年7月毕业于辽宁手工程技术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校期间担任过学校干部,拿到英语四级和计算机证书。毕业后就职于大连东达环境集团普兰店水务有限公司在所在单位表现出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曾多次受到公司的荣誉称号,现担任车间主任。2宋超:性别:男。202_年7月毕业于沈阳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校期间担任过学校干部,拿到英语四级,毕业后就职于大连东达环境集团普兰店水务有限公司在本单位表现良好,并在年终获得优秀。

二、调查结果说明通过本次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工作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优秀,大学本科生的基本素质还是很好的,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综合素质较好,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有努力向此方向发展的趋势。可以凭借自己的学历优势在民营私营以及合资企业找到相对适合的工作。对本科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还有很大期待。本科毕业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认可,但是对现有的教育体制提出质疑,更倾向于专业知识的实践与应用。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较高,本科毕业生的总体素质得到认可,在社会中的到如此高的评价,对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给了本科毕业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三、教学质量分析总结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大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们学会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并具备在新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现在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即便是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承受能力及思想提升有一定的空间可以更好的发展提高,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就必须要先看到部分大学生在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现行政策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毕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思考不足,盲目从众。大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双向选择的人才就业市场,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还要有一段较长的适应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今年也有呈现出来。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以至于在投入工作后会有部分表现出礼部从心的状况。在市场经济崇尚个性发展大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与以前所倡导的已大有不同。比如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时,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应当是“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在对待“奉献与索取”这一,而不应该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关系的问题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观念已与时代不符,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奉献多索取,少奉献少索取,不奉献不索取”。这些现象表明,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已相当鲜明,与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有了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中“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思想也有所抬头,在校期间得以更好的认知和明确的指引才首选。大学生人生观问题。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包括西方的政治观点、人生哲学和腐朽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来,对现代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影响。多方位,全面的学习与考虑问题是教育学的趋势发展所引导,但学校教职员工能尽其责掌握其方向与制度也很重要,在学校不断的给与学生良好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其明确目标,指引方向是必不可少的。

四、对策与建议针对企业对以工作的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和本科毕业生对毕业院校现有的教育体制有问题,在工作中不能完美的学以致用,理论往往不能结合实际,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应用到工作中。一致认为在学校中实践教学与社会活动的功能要完完全全大于课堂教学期望,现做如下的建议:建议在高校中多设立社会实践与调查活动。

注重应用能力培养,毕业生对大学需要改进的问题最为关注,主要集中在应用能力方面。如:专业技能培养66.5;动手操作、演练能力64.4。其次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和社会人文素养培养,完善自身。应考虑主辅修制、双学位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修读两个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具有两个领域的知识素养,更有利于在交叉学科领域作出成就,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毕业生对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素质培养等问题的认知、看法,客观、真实、信息反馈丰富多彩。调查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得知,21.9人很了解,60.2的人了解;对于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总体评价,22.6的学生很满意,46.2的人比较满意。大学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实践57.9,其次是学习内容枯燥、陈旧、不丰富。

多数毕业生自我感觉良好本科毕业生对自身能力自我评估的综合评分比较自信,自我感觉良好。远高于社会其他群体对“80后”大学生自身能力的评估和期望,二者之间有一定分歧和差距,恰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更是大学毕业生入职期望普遍偏高、职业价值认知偏重于自我性的重要原因。

本科毕业生从对书本知识的渴求,变为对掌握知识技能的追逐;毕业生对改革第一课堂教学模式、重视第二、第三课堂对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开发重返期待;求职中务实与梦想同在,坦言个人发展排序第一,对事业发展有利排序第二;毕业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缺乏锻炼,成为求职、求存的软肋,渴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但体验不深,过于理想化。

专业设置应与社会实践关联,大学专业的设置应与社会实践应用相连接,让学生入学时就明白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师资水平方面,避免学生刚毕业又进校门当老师的现象,大学应外聘对口专业相关人士兼职大学教师,为学生讲授实用技能。此外,大学里每半年的实习期应穿插在整个学习期内,形成“实践—学习—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学边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大学生人际交往多在同龄人之间,因此常常表现出随意性。家庭管教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主要因素,学校和应放手让孩子到实践中磨练自己。学校里也应该开设礼仪和公共关系的课程,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在走入社会以后本科毕业生必将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

第三篇:专科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

三农关系国家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关系三农发展。为了了解农村财务管理状况,学习农村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寻求农村财务管理好的方法,**年*月份至*月份,我对******农经站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农经站是市、县、乡、镇在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一个职能部门。它的工作涉及农村经济、政策、计划、土地、农业承包、扶贫、分配、销售、农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二轮土地承包等诸多方面。

农经站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强化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清理核实村组历年形成的债权债务,摸清农村集体家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增加新的债务。

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是指农村不再设立会计和出纳岗位,只配备一名村级报账员及时向乡镇农经站进行报账,由农经站人员代为管理农村财务。

农经站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实现农村财务收支公开化,财务监督制度化,根据《会计法》和《*****村级财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农村财务实际情况,制定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并积极实施。

一、机构与人员配置

(一)农经站现有站长1名,业务会计3名。认真完成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同时接受市农经管理部门业务指导及乡镇监督考核。

(二)村报账员主要负责村级收入、支出原始凭证的收集整理,村级备用金的领取、保管,定期向乡镇农经站报账。

(三)农经站有关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主要职责

1、审核监督被代理村集体的报账凭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各项收支和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合法,保证会计资料完整、真实、合法。

2、及时做好被代理村集体的各项会计业务核算工作。

3、及时反映会计信息。为被代理村集体提供会计报表,并指导各村按财务公开规定及时进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及时上报有关报表和提供各类会计信息。

4、专门设置档案柜、档案盒,做好被代理村集体的会计资料、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工作。

5、加强会计资料、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防火、防盗、防毁损。

(四)农村报账员的主要职责

1、首先要审查报账手续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

2、及时办理村级财务收支报账手续。

3、发生固定资产、库存物资、增减变化及土地流转等业务,及时记录。

二、会计账簿设置与账务处理

(一)农经站设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及明细分类账。

总分类账户的会计科目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内部往来、库存物资、牲畜(禽)资产、林木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短期借款、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长期借款及应付款、一事一议资金,资本、公积公益金、本年收益、收益分配、经营收入、经营支出、发包及上交收入、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其他支出、管理费用等。

现金日记账记录现金的增减变化,要求明确记录发生日期及摘要内容。明细分类账户进一步记录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及摘要内容,便于进一步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监管。

(二)农经站把票据审核作为重点内容,由2名会计人员专门负责审核监督被代理村集体的报账凭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要求,杜绝存在不合理票据,白条抵账、坐收坐支等现象。

(三)村集体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均采用通用记账凭证,要求记账凭证的填写规范,字迹清晰工整,金额大小写清楚正确。

(四)农经站相关账户记录必须按月与村报账员记录进行核对,以保证记录准确无误。

三、票据设置及印鉴管理

(一)票据设置

委托代理后,会计核算设置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审批单、村集体专用收款收据、购物单、劳务支出及差旅单、审核单等必要票据。发生经济业务及时记入相关票据。

(二)印鉴管理

1、将各村村委会公章、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理财小组组长、村报账员相关印鉴在农经站备案。

2、农经站业务会计保管村级财务专用章及个人名章。

3、由村理财小组组长保管村民理财小组审核专用章。

四、银行账户管理

(一)每村只设一个银行基本账户。

(二)农经站、村级报账员每月与开户银行核对一次银行存款账户记录。

五、收入管理方面

各村委会要将本村集体收入及时缴入镇农经站,不准滞留、不准公款私存、不得坐收坐支、更不准私设“小金库”。集体收入包括:经营收入、发包收入、租赁收入、土地经营收入、处理变卖资产收入、筹资筹劳收入、募集捐献收入、国家拨入的专项资金、外来投资、借入资金、其他收入等。村集体收取款项时,由村报账员出具收款收据。不得先打白条后开收据,做到款、票同步运行。收取的现金必须及时存入村集体开设的银行账户,不得坐支。

六、支出管理方面

村集体支出采取备用金领取方式进行管理。实际开支时,需经村民理财小组同意并加盖印鉴后,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审批签字;如遇重大开支和事项,还要通过村民大会审议;凡指明专门用途的资金,使用中必须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挪用现象发生。

(一)报销流程

1、村集体发生财务支出事项时,经手人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真实的原始凭证,并在原始凭证背面注明用途并签字,提交村报账员。

2、村报账员根据原始凭证填制《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审批单》,加盖报账员名章,并将原始凭证一同提交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民主理财小组长在审核通过的原始凭证上加盖“民主理财组审核专用章”,并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审批单》上加注“属实”意见。

3、村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审批单》上分别签署“同意”、“准支”意见并签章。

4、村报账员将《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审批单》与原始凭证提交农经站。经农经站站长或业务会计审核同意并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审批单》上签章后,由会计人员进一步审核记账,同时在原始凭证上加盖“准予注账”专用章。

(二)农经站审核报支事项时,不规范、不合法、不真实的经济事项不予受理。

七、现金管理规定

库存现金实行封闭式运行管理。由农经站根据村规模大小与现金流量需求,为各村核定备用金额度,然后在农村信用社以村委会名义为各村开设备用金存折户,并转入与核定备用金额度相等的资金。各村需要支用时,由村报账员凭备用金存折到农村信用社取款使用。村报账员持备用金存折到农经站进行报账。

八、土地台账管理规定

(一)各村建立完善土地台账。

(二)土地台账格式设计充分考虑农村近年来出现的土地流转、退耕还林、建设用地等土地变更事项,设计相关栏目,使土地台账记录与农村土地资源分布状况相符合。

(三)土地台账实行镇、村两级管理,即一式两份,村留存一份,由村报账员管理;乡镇农经站备案一份,由业务会计管理。发生变动必须一式两份同时登记,两份记录应当完全一致。

村报账员、业务会计发生变动时,办理土地台账移交手续,不得遗失。

(四)土地台账记录必须有据可查。所有变更事项均须保存书面依据。

(五)土地台账记录必须完整无遗。村集体机动地必须纳入土地台账记录。

九、财务公开规定

(一)各村按照国家和的我市的村务公开制度规定公开财务收支事项。

(二)财务公开由上期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四部分组成。“上期结存”、“期末结存”均系会计账面的货币资金结存数。所有公开数据均系实际发生的数据。

(三)财务公开中,没有数据发生的项目,一律填写“0”,不能空格不填,也不能删除项目名称。

(四)财务公开在村公开栏或村内醒目位置及时公开。

十、责任追究办法

(一)发生业务差错的,分具体情况依法追究村报账员、业务会计、农经站站长责任。

(二)对使用非法票据报账的,追究报账员、村委会主任责任。

(三)对擅自篡改制度的,分具体情况追究农经站站长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以上十项就是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的主要内容。

通过两个月时间的实地调查我发现*********农经站坚决落实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把农村财务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做。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为农村财务管理节约了会计成本,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这一举措得到了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很好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四篇:电大专科调查报告

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适应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化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增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引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凝聚力、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为更加深入了解发展农村经济问题,我利用毕业调查环节对所在乡镇农村进行了8周的社会调研活动,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走访等方式,认真听取了各村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措施和难点,深入剖析了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各种因素,掌握了一系列情况,现形成调查报告。

一、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主要由乡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村级产业结构调整构成。从部分农村地区发展的实践调查表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推动农村发展,特别是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要实现“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目标,必须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的实践表明,只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雄厚,才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无论修建入村大道、整治村容,还是提供文化、娱乐等服务,都需要有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

(二)有利于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息息相关,只有产业结构调整有实力,才能解决有钱为民办实事的问题,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群众支持;同时,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管理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也就是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过程,必然会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基层组织政权。

(三)有利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确保社会稳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绝大部分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特别是一部分农民通过辛勤劳动积累了上千万财产,兴办了不少企业,住上了豪华楼房,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但是这部分农民毕竟还是少数。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还是要落实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得好,才有足够的财力为全村人办大事、办好事,才可以

让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现在一些产业结构调整实力雄厚的农村,实现建房统一规划、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考上大学的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奖励,并享有医疗、保险和各种救济等多项福利待遇。因此,只有不断壮大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的各项公益和福利事业才有可靠的保障;才能消除由于个体大户与多数群众收入差距拉大,高平均数下掩盖着贫富悬殊而潜伏着的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安定,早日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

二、我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现状

我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因区位优势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较好的村,依据原有的集体资产,在发展扩容过程中的近城优势,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抓住规划制订的产业支持政策,加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整合集体资产、资源,集体经营性资产日渐增多,集体经营年收益逐步增大;但绝大部分村社,因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集体可经营资产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可经营性资产,集体收入甚微,经济增长方式和增收渠道十分单一,集体资产增速极慢,效益极差。

目前我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收入的主要来源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原有村办企业、集体办公用房及其它资产的租赁收入;二是财政的各项补助收入(如修建农民活动中心的资金支持);三是通过土地流转,流转业主给予村社集体的服务费协调费;四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业主的各项协管费。极个别村子基本没有集体收入。

三、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速度普遍较慢的原因,归纳起来讲,主要存在“两缺”(缺资金、缺人才)、“一差”(农村基础设施差)和“两制约”(土地政策制约、规划制约)。通过调查,基层干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产业结构调整收入单一,缺乏新的增长点和后劲。大多数村产业结构调整收入都依靠集体资产租赁,而集体资产也大多为几间铺面,一般也只有几百上千块元收入;土地流转协调费因区位和配套服务的限制也只能收到100元/亩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固定的微薄收入很难壮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部分种植业生产有特色的村,因道路、渠系等基础设施太差,道路不通,造成农产品销售困难,并且很难引进农产品加工、销

售企业或种植大户,进行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县镇两级有限的财政投入,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全县农村基础设施现状,采取“一事一议”农民筹资筹劳办法来解决当地的道路渠系等,操作难度也很大。基础设施条件差,成了制约这部分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致命点。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必要启动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依据产业特色建立起来的 “民建、民管、民受益”的经济组织。目前我县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专业合作社只有12个,一些村社在种植、养殖或其他副业生产方面具有优势,也在抓紧筹建农民自身的合作经济组织,但因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使部分合作社迟迟没有组建起来。同时因农产品税收优惠政策没有明确的办理程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体化运作较慢。

(四)农业产业发展政策跟进滞后。有发展规划的地段因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而无法启动。如沙西线两侧的农业观光休闲带,没有出台具体的政策,使很多洽谈好的项目流产。

(五)土地政策的瓶颈制约。在农业招商引资中,引入的农产品生产或加工企业,需建生产用房,存在国土、规划等部门办证难。工业向园区集中政策和土地使用限制,严重限制了村社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引进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修路和发展村级企业都需要土地资源。

四、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环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普遍感到困难重重,很重要的原因是现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环境。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盘活土地使用权。二是要改进征地模式,确保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空间。

(二)品牌战略。各镇村根据自己的区位和产业优势,找准发展的路子。在农产品种植区,主要发展农业项目或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县委、政府在政策、技术和资金上支持特色农业生产发展,鼓励其发展壮大。提倡一村一品、整村推进的发展战略。

(三)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不单纯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而是采用以土地资本入股的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产业化企业共同发展,从而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实力。

(四)土地政策的支持。为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以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为契机,在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的前提下,把整理出来的土地,留置一部分土地指标给村集体,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限制土地的用途,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生产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农用地要向业主集中,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有明显改善,才能实现,农村道路、农田水利是关键。而这部分投入仅靠村集体或业主,是远远不够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用部分土地收益支持农村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县镇两级要在认真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投入,采取多种途径,县、镇支持一部分、村集体投入一部分和农民自筹一部分的办法。逐步改善生产条件,实现产业化经营。

(六)优化环境,加大推进力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薄弱村的发展。县、镇两级政府和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从政策、资金、技术和基本生产条件上支持薄弱村的发展。对发挥产业优势,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新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组织的村,给予一定的有偿或无偿启动资金,推进其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薄弱村,前几年因发展形成的债务,在债务化解上能否进行先挂,当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以后,再来化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县财政投入应向薄弱村倾斜。

(七)加强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新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带头人的经营管理能力,扩大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和眼界。还可采取招聘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办法,选准村级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发展的路子,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调整。

(八)建立各种帮扶制度。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较为薄弱的村,采取企业或部门对口帮扶的办法,以促进其发展。

(九)建立健全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激励机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监督机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了,收益增加了,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了,农民也得到了实惠。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速度较快的村和促进发展的带头人,应制定明确的奖励政策。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过程中,对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和资产处置,要建立更有效的监督机制。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能否长远发展。实践证明,农村集体资产管得好,产业结构调整就会积少成多;管不好,再强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垮下来。因此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农村现有产业结构调整的保值增值。

这次调研活动得到了参与调研的镇村干部的积极配合和欢迎,镇村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很多很好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面走出新的路子,为农民增收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这次调研能为起草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实施意见提供很好的参考。

第五篇:电大法学专科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2_年2月。

调查地点:农村、乡镇、就业办事处等地方。

调查方式:采用收集材料、电话、网聊、面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深入剖析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前言: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成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同程度地受到侵犯,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法律素质普遍较低,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一问题,我在202_年春节期间,对灵璧县的农民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通过调查灵璧县外出的农民工在外主要涉及建筑业、餐饮服务、批发零售、车辆修理、轻工业等行业。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

调查显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这些传统媒体仍然是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54.64%;通过法制宣传橱窗获取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占到了总数的25.24%;以互联网为载体获得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只占到了总数的1.6%。

在农民工认为在哪里咨询法律问题比较可靠这一问题上,有48%的人选择了政府相关部门,44%的人选择了法律服务所,33%的人选择了律师事务所,还有13.5%的人选择了熟人介绍。

在有效解决法律问题途径这一项目上,有66.51%的人选择了依法解决,另外还有9.57%的人选择了上访,这说明大部分农民工已有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而少部分把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

在农民工是否了解法律援助具体条件的问题上,有84.07%的人选择了了解一些。有85.6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他们需要法律帮助时很方便或比较方便。此外还有89.84%的农民工认为他们能够或有时能在社区获得法律帮助。

二、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分布较广、流动性大、居住分散、难以集中,这些特性给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特别是外出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比较薄弱,存在不少盲点。

2、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还处在初始和尝试阶段,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

3、由于缺乏有效的经费保障,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加之其他主客观因素,造成宣传形式单一,特别是对外出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没有更好的办法,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4、个别单位和部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将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也没有将其列入普法计划,致使此项工作开展的力度不大。

5、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教育对象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效果。

6、虽然建立了目标责任,但各部门的工作力度不尽相同,因此,在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加强各部门密切配合、总结推广经验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7、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用工单位对在农民工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识不足,热情不高,目前宣传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工地、规模较大的工厂等农民工较集中的企业,分散在个体商业、服务业、私营企业的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比较薄弱。

三、当前亟需法律帮助的农民工群体及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

调查中,62.44%的被调查者认为建筑工地农民工最需要接受法律帮助,在外经商人员占23.08%,这说明建筑工地农民工人员较集中,有些共性问题,最需要得到法律帮助。

在农民工最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上,有43.72%的人认为是拖欠工资问题,另有24.02%及21.26%的人认为是劳动时间过长和用工单位待遇过低。

调查建议: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推动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建立健全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机制,实现对辖区内农民工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协调,形成政府指导、法制宣传教育部门协调、各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各企业保证落实的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的格局。建议建立各职能部门组成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例会制度,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定期交流研讨,把握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探求开展工作的新机制、新途径。协调解决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出现的问题,注重开展对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理论研究,以引导农民工的法制教育工作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普法主管部门负责领导机构的日常工作,对每一时期的具体工作制定方案,协调、督促和检查。要加强对本辖内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协调、督促和检查,共同推进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形成和完善层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网络。

2、将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积极营造氛围,发挥媒体作用。一是普法部门要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乡村”等活动,适时组织普法讲师团巡回进行法制演讲;二是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人士、法律志愿者的作用,鼓励法律职业工作者在承接农民工法律服务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倡导律师事务所自主为农民工举办各种类型的法制讲座;三是充分发挥各级调解组织及法律援助机构的作用,将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相结合,及时调处农民工因工伤、劳资、人身伤害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四是及时总结推广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带动后进,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农民工之中扎实、有成效地开展。

3、充分发挥企业的自身资源优势,营造学法用法氛围。企业自身要发挥内部党、团、工会组织的作用,加强企业内部普法的组织领导,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企业普法五定、一考制度,即定目标、定人员、定形式、定内容、定时间,统一培训后进一步进行考试的制度。同时制定培训细则、学法制度、签到制度、作息制度等,保证企业法制教育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依靠和发挥企业自身的宣传资源,利用已有的墙报、专栏、展板、内部刊物、内部网络开展法制教育,形成人人学法、讲法的氛围。努力探索依托企业内部法律顾问室、调解组织促进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的法制部门,以及受聘担任法律顾问的律师在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建立企业工会维权制度,通过职代会,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把评选“学法先进”同评选“名牌员工”、“守法员工”“优秀农民工”、“杰出青年”等活动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农民工自觉学法用法,不断奋发向上。

4、重点抓好企业主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企业主是企业发展、运营的决策者,抓好这部分人的法制教育,树立起法治理念,也就抓住了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关键。因此要重点加强企业主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使他们深入理解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努力掌握宪法、基本法律以及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诚实信用、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观念,并辐射影响到在企业内的农民工,达到依法治企,诚信经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在普法内容上,要选择一些实用并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流通、金融、税收、劳动社保,以及与市场经济规则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制教育形式上,要组织一些质量较高,有一定层次的集中培训或专业法讲座,同时,鼓励自学和积极参加政府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在组织方法上,由普法主

管部门具体协调,行业协会和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各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与政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企业主的法制宣传工作,积极引导企业主遵纪守法、依法决策、依法经营。

5、进一步抓好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聘用谁负责”的原则,将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治安、劳动用工、计划生育、卫生管理于一体的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相应的用工单位中。在教育内容上,选择与其工作生活相关,以及维护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诉讼法基本知识;在教育形式和组织方法上,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要抓好农民工的法律培训工作,劳动部门在用工单位招聘人员时要把好就业前的培训关,在岗前培训时组织学习《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用工单位也要将法律学习融入各项业务培训活动中,如经营培训、管理培训、市场培训、策划培训,使农民工在接受业务培训过程中逐步接受法律知识,使农民工掌握与自身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知晓解决法律问题、寻求法律帮助的渠道和方法。满足农民工的学法需求。同时,做好农民工的维权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经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工群体的法律素质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在今后的“七五”普法工作中,应定期举办“法律进工地”活动,宣传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使普法教育经常化、多样化。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职能,简化程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建立工地民调组织,法律宣传与法律服务相结合,积极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理性表达利益诉求。针对农民工法律知识需求量大的特点,在对农民工普法的工作中,要加大法律知识覆盖面,在过去的劳动法、民事法律法规等传统普法内容上加大与农民工工作、生活更加贴近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由于用工单位劳动时间过长及待遇过低等问题已开始凸现,今后的工作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农民工合理合法讨要拖欠工资的宣传教育之外,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用工单位的宣传教育,提高用工单位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通过对返乡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宣传工作的调查,综合灵璧县的情况,参看调查数据,我认为整个情况暂不严重,但可能会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化而趋向严重,不可掉以轻心,必须积极应对。我们要看到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情况,要努力变不利为有利,化危机为转机,确保农民工就业与增收不受影响,并借此促进现代农业和打工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电大社工专科社会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TOP